幼儿大班语言教案活动《金鸡冠的公鸡》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金鸡冠的公鸡》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金鸡冠的公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金鸡冠的公鸡》,主要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动物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动物的性格特点;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金鸡冠的公鸡》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动物的性格特点。
2. 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动物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金鸡冠的公鸡》的内容,学习生词和短语。
难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生词卡片、故事卡片、教学PPT。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的动物。
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猜测故事中可能发生的事情。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金鸡冠的公鸡》,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教师对故事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引导幼儿用语言回答。
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故事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4.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动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进行课后拓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金鸡冠的公鸡2. 板书内容:故事主要角色:金鸡冠的公鸡、小鸭子、小兔子等。
生词和短语:骄傲、谦虚、友谊、帮助等。
故事主题:动物性格特点、友谊、团结互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喜欢的动物,并描述它的性格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兔子,它很可爱,性格温和,喜欢帮助别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金鸡冠的公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金鸡冠的公鸡》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增强幼儿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金鸡冠的公鸡》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公鸡为了得到金鸡冠,不惜去找假医生“治疗”,结果被骗得一文不值,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词汇和句型1.金鸡冠(jīn jī guàn):比喻权力,威望等。
2.假医生(jiǎ yī shēng):欺骗人的医生。
3.醒目(xǐng mù):突出,引人注目。
4.一文不值(yī wén bù zhí):一分钱也不值。
5.他说他是医生,实际上他是个骗子。
(Tā shuō tā shì yī shēng, shí jì shàng tāshì gè piàn zi)6.我们要诚实守信。
(Wǒ men yào chéng shí shǒu xìn)3.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理解词汇和句型,强化幼儿的分类整合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学方式采用互动性、情境性、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首先呈现故事梗概,让幼儿了解故事中涉及到的主要角色和情节;其次,在故事中穿插词汇和句型,让幼儿理解并记忆;最后,通过练习及游戏等活动,让幼儿重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步骤第一步:创设情境教师先引入“寓言”这一概念,讲解什么是寓言,为什么要学习寓言故事。
第二步:呈现故事梗概采用 TPR (身体反应教学法),教师通过动作、音效等方式逐句呈现故事梗概,提醒幼儿注意故事情节。
第三步:词汇和句型学习教师以图片或卡片的形式呈现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帮助幼儿学习和记忆。
第四步:练习及游戏1.观察游戏让幼儿观察教师做的动作,然后要求幼儿说出所对应的词汇和句型。
2.问答游戏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幼儿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回答。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金鸡冠的公鸡》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金鸡冠的公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五节《金鸡冠的公鸡》。
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新词汇,学习公鸡的叫声和动作,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金鸡冠的公鸡》的内容,并能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通过故事学习,使幼儿掌握故事中的新词汇,如:金鸡冠、骄傲、谦虚等。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动物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如骄傲和谦虚的含义。
2. 教学重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新词汇的掌握,以及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金鸡冠的公鸡玩偶、故事挂图、词汇卡片。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一只金鸡冠的公鸡玩偶进入教室,引起幼儿兴趣,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只公鸡为什么叫金鸡冠的公鸡吗?”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挂图,详细讲解《金鸡冠的公鸡》的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新词汇和道理。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一个场景,如公鸡骄傲的场景,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出公鸡骄傲的原因和结果。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分组讨论并回答,如:“你们觉得公鸡应该骄傲吗?为什么?”同时,让幼儿用水彩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心中的金鸡冠的公鸡。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金鸡冠的公鸡》2. 新词汇:金鸡冠、骄傲、谦虚3. 故事道理:不要骄傲,要谦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金鸡冠的公鸡,并用语言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画的金鸡冠的公鸡,它的鸡冠是金黄色的,非常漂亮。
但它不骄傲,和别的鸡和睦相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和父母一起阅读其他动物故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可准备更多关于动物的故事,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金鸡冠的公鸡》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金鸡冠的公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金鸡冠的公鸡》,主要围绕故事情节展开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二章《有趣的动物故事》中的《金鸡冠的公鸡》一文,详细讲解故事中的角色、情节以及道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分享、交流。
3. 引导幼儿认识公鸡的特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故事情节,认识公鸡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金鸡冠的公鸡图片、故事挂图、字卡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金鸡冠的公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公鸡的特点,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故事: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讲解故事中的道理。
3. 分组讨论: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并说出原因。
4. 例题讲解:结合故事内容,讲解语言表达方面的知识点,如成语、句型等。
5. 随堂练习:请幼儿用新学的成语和句型描述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金鸡冠的公鸡》2. 公鸡的特点:金鸡冠、漂亮、勇敢、聪明3. 故事道理:勇敢面对困难,乐于助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彩笔和画纸画出故事中的金鸡冠公鸡,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情节。
2. 答案:幼儿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幼儿在语言表达、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成长。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分享故事,进行家庭互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开展以动物为主题的绘画活动,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深度与方式。
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与引导作用。
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彩教案《金鸡冠的公鸡》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彩教案《金鸡冠的公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故事乐园》中的《金鸡冠的公鸡》。
内容讲述了一只金鸡冠的公鸡凭借智慧和勇气,帮助农夫捉住了狡猾的狐狸,并教育小朋友们要善于观察、思考和动脑。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勇敢、聪明、机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故事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如“金鸡冠”、“狡猾”等。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故事书、卡片、小狐狸和公鸡手偶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小狐狸和公鸡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通过讲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金鸡冠的公鸡和狡猾的狐狸。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公鸡是如何捉住狐狸的。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2)教师邀请幼儿用彩笔、画纸等学具,画出故事中的场景。
4. 小结与点评(5分钟)(2)教师点评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金鸡冠的公鸡》2. 生词和短语:金鸡冠、狡猾、勇敢、聪明、机智3. 故事道理:善于观察、思考、动脑七、作业设计2. 答案:故事道理为善于观察、思考、动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其他类似的故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故事中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实践情景引入:角色扮演和观察引导。
大班语言教案《金鸡冠的公鸡》

大班语言教案《金鸡冠的公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内容。
2. 学会生词:金、冠、公鸡、精美、骄傲、派、珍珠、羡慕、神气、珍贵。
3. 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发展语言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故事《金鸡冠的公鸡》的阅读与理解。
2. 生词的学习与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金鸡冠的公鸡》。
2. 生词卡片。
3. 画有金鸡冠公鸡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金鸡冠公鸡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公鸡的特征。
2. 教师讲述故事《金鸡冠的公鸡》,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故事中的生词,如金、冠、公鸡等,并尝试用这些生词组成句子。
4. 学习生词:通过生词卡片,教幼儿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引导幼儿正确发音并理解词义。
5. 情景表演:请幼儿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巩固故事情节和生词。
五、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金鸡冠的公鸡》的主要内容和生词。
2. 家长协助幼儿用故事中的生词进行日常对话,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倾听和表达能力。
2. 家长反馈幼儿回家后讲述故事和运用生词的情况。
3. 定期检查幼儿对故事情节和生词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课件或图书,生动展示故事情节,吸引幼儿注意力。
2. 通过分组讨论、情景表演等形式,激发幼儿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 利用生词卡片,进行互动游戏,帮助幼儿记忆生词。
4. 鼓励家长参与教学,加强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的语言实践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金鸡冠的公鸡》的情节,学会生词并能够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生词的含义,能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
八、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金鸡冠公鸡。
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选择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3. 邀请家长参与故事主题的亲子活动,共同讲述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大班教案《金鸡冠的公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金鸡冠的公鸡》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金鸡冠的公鸡》,主要涉及第3章《有趣的动物世界》中的第2节《金鸡冠的公鸡》。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金鸡冠的公鸡,了解公鸡的特点和习性;通过故事、观察、讨论等形式,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金鸡冠的公鸡的外形特征和习性,提高幼儿对动物世界的认知。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思考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金鸡冠的公鸡的外形特征、习性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重点:观察、表达、思考能力的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意识的树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金鸡冠的公鸡图片、故事书、观察记录表、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金鸡冠的公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公鸡的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公鸡,讨论公鸡的生活习性。
2. 故事讲解(10分钟)(1)讲述故事《金鸡冠的公鸡》,引导幼儿关注公鸡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2)结合故事内容,讲解金鸡冠的公鸡的特点,如鲜艳的羽毛、高傲的形态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金鸡冠的公鸡图片,记录公鸡的特点。
(2)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幼儿学会观察、表达和思考。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卡片,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观察并记录其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5. 作业布置(5分钟)(1)请幼儿画一幅金鸡冠的公鸡,并标注其主要特点。
(2)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其特点,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金鸡冠的公鸡》2. 内容:公鸡的外形特征:鲜艳的羽毛、高傲的形态等公鸡的习性:晨鸣、觅食、护巢等3. 插图:金鸡冠的公鸡图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其特点。
2024年大班语言课教案《金鸡冠的公鸡》

2024年大班语言课教案《金鸡冠的公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故事乐园》中的《金鸡冠的公鸡》。
内容讲述了一只金鸡冠的公鸡在森林里与众多动物互动,通过一系列的趣事,教育孩子们友谊、互助和勇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传递的友谊、互助和勇敢的品质。
2. 学会故事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并能用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学会用故事中的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友谊、互助和勇敢,用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重点:掌握故事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故事挂图、动物头饰。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森林里的各种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故事讲解(10分钟)按照故事发展顺序,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关键信息。
3. 例题讲解(5分钟)选择故事中的一个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故事情节,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友谊、互助和勇敢,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7. 表演展示(10分钟)让学生戴上动物头饰,分组进行故事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金鸡冠的公鸡》2. 关键词汇:友谊、互助、勇敢、森林、动物3. 故事情节简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画笔和彩纸制作一个你喜欢的故事角色,并简要介绍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学生制作一只金鸡冠的公鸡,介绍它的特点:“这是一只勇敢、友善的公鸡,它乐于助人,拥有金色的鸡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故事内容,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课堂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大班语言教案活动《金鸡冠的公鸡》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中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公鸡的贪吃、爱听奉承话;狐狸的狡猾;猫和画眉鸟的机智、勇敢。
2.学说故事中各角色的主要对话,丰富词汇:黑黝黝、急腾腾、高耸耸、热烘烘。
3.能积极动脑筋参与故事情节,喜欢表演。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揭开式活动图片。
(公鸡的鸡冠是用金色的纸做成)
2.提前请幼儿观察背景图片,理解黑黝黝、急腾腾、高耸耸、热烘烘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老师:“刚才我们一起看到图片上有什么?”鼓励幼儿说出“黑黝黝的森林、急腾腾的河流、高耸耸的山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老师结合图片介绍故事名称分段讲故事,帮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提问。
1.在黑黝黝的森林里有一座小房子(揭开式教具),里面住着……。
在高耸耸的山上住着一只狡猾的狐狸。
(揭开式教具)
2.猫和画眉鸟为什么让公鸡在家里一声不响?不能把头探出窗口?
3.狐狸是怎样唱的?为什么给它小豆?(引导幼儿感受狐狸的狡猾)
4.猫和画眉鸟听见了公鸡的喊声,于是它们走过……,跨过……,把公鸡救回来了。
(鼓励幼儿一起说,帮助幼儿掌握公鸡喊救命时说的话)
5.猫和画眉鸟为什么是“严厉”的对公鸡说?(鼓励幼儿模仿,提醒幼儿表现出严厉的神情。
)
6.狐狸第二次来的时候,鼓励幼儿和狐狸一起唱。
(体现狐狸的狡猾)
7.狐狸为什么要说“不给公鸡”?(进一步体验狐狸的狡猾)
8.告诉孩子这次太远,公鸡喊一遍救命,它们没听见,引导孩子体验公鸡此刻的心情,帮公鸡一齐喊救命。
(鼓励幼儿体现公鸡的着急,此环节主要让孩子学说对话)
9.帮助幼儿理解“非常严厉”,请幼儿模仿。
10.当猫和画眉鸟发现公鸡不见了,心情会怎样呀?怎样才能把公鸡救出来?(丰富词汇,理解猫和画眉鸟的机智)
活动总结:
《金鸡冠的公鸡》是幼儿园语言教材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部文学作品,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生动、形象,是幼儿所喜欢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故事的提问时能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引出问题讨论,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在活动过程中,我班幼儿能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渐渐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通过向幼儿提出启发性问题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对《金鸡冠的公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充分挖掘故事的教育作用对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对故事情节的记忆还不熟悉,建议下次活动应该重点在幼儿对故事角色之间的对话的理解和掌握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