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英国工业革命教学设计17、

英国工业革命教学设计17、

17、英国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基础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过程及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轮船、蒸汽机车等重大发明;法国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德意志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

2.通过对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建立在血腥掠夺的基础之上的。

今天东西方的差距有其历史根源。

3.通过对工业革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只有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才能取得巨大成就。

二、学情分析:1.通过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及影响,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难点: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三、课型:新授课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等六、教具:多媒体设备一套七、教学过程(教学提纲):(一)、讲授新课: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条件:①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②劳动力:圈地运动必要性③资源:丰富的煤铁资源,海外原料④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技术⑤市场:海外市场的扩大——————可能性二、工业革命的过程:1、什么叫工业革命?所谓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在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2、工业革命的特点:①、重要的新机器、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

②、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③、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产生连锁反应。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模板范文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2. 理解工业革命对英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教学重点:1. 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工业革命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的重大改变。

2. 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英国工业革命相关历史资料3. 学生分组讨论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工业革命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为何首先在英国发生。

2. 提问: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二、讲授新课1. 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 介绍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资本主义的发展。

- 介绍英国殖民扩张、圈地运动等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

- 强调国内外市场扩大对工场手工业提出技术改革的要求。

2. 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 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起点,介绍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的发明。

- 介绍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以及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

- 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的影响。

3.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

- 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促进了社会变革。

- 工业革命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推动了其他国家的技术革新和社会变革。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的重大改变。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2. 学生分享课堂活动成果,共同探讨工业革命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撰写一篇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小论文,阐述其对英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2. 收集关于工业革命的相关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和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教案标题:英国工业革命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2. 探讨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变革。

3. 分析工业革命对全球历史的影响。

教案大纲: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工业革命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是什么。

2.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和重要性。

3. 引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对工业革命的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介绍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包括农业革命、商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影响。

2. 解释工业革命的定义和起因,如纺织业的发展、煤炭和铁矿的开采等。

3. 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如城市化、阶级分化等。

4. 探讨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的影响,如工厂制造、贸易扩张等。

5. 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如蒸汽机的应用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和观点。

2. 提供一些与工业革命相关的案例,如纺织业的变革、蒸汽机的应用等。

3.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对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影响。

四、影响评价(15分钟)1. 引导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评价,如积极和消极影响。

2. 讨论工业革命对全球历史的影响,如工业化的传播、全球贸易的变革等。

3. 激发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等。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总结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对未来的启示和挑战。

教学方法:1. 导入部分可采用问题引导、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部分可采用讲解、示范、多媒体展示等方式,确保学生理解。

3. 案例分析部分可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影响评价部分可采用辩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总结与展望部分可采用思维导图、小结等方式,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英国工业革命》 说课稿

《英国工业革命》 说课稿

《英国工业革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英国工业革命》。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英国工业革命》是世界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对英国自身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这一章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进程。

(2)理解工业革命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创新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发明。

(2)工业革命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

2、教学难点(1)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2)理解工业革命对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二、说教法(一)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让学生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有清晰的了解。

(二)史料分析法展示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等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说学法(一)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教材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二)合作学习法在小组讨论中,共同探讨问题,交流观点,提高学习效果。

(三)探究学习法对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现代工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起源,从而引出英国工业革命。

(二)讲授新课1、工业革命的背景(1)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
简介
本课将介绍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相关的重要
人物和发展。

背景
1. 18世纪末,英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并从事农业劳动。

2. 由于农业生产力的限制和人口增长,人们面临着贫困和就业
机会的不足。

工业革命的原因
1. 科技进步:发明了一系列的机器和工具,如纺织机、蒸汽机等,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2. 煤炭和铁矿的大量开采和运用,为工业化提供了可靠的能源。

3. 政治和法律环境的稳定,为企业家提供了投资和创业的机会。

工业革命的影响
1. 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提高了生产效
率和商品质量。

2. 工业城市的兴起导致了人口的剧增和城市化的加速。

3. 工人阶级的形成和劳资矛盾的出现。

4. 工业革命的影响蔓延到其他国家,加速了全球的工业化进程。

重要人物和发展
1.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发明了蒸汽机,被认为是工业
革命的里程碑。

2. 亨利·福特(Henry Ford):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模式,彻底改
变了汽车制造业。

3. 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了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的
理论,对工业革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结
英国工业革命对全球的历史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科技进步、大规模生产和城市化的兴起,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
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和主要发明。

2. 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二、教学重点1. 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2. 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3. 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2. 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挂图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引导学生关注关键信息。

3. 课堂讲解:讲解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如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等因素。

介绍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如蒸汽机、纺织机等,并分析这些发明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纺织业、铁路交通等,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对这些行业的影响。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如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全球化等。

6. 总结: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并强调其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7. 作业布置:8. 板书设计:英国工业革命原因: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等因素发明:蒸汽机、纺织机等影响:推动生产力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推动全球化等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对比英国工业革命与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如美国、法国等,分析其异同。

2. 参观考察:若条件允许,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直观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实物资料。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价其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认识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英国工业革命小论文的质量,考察其对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理解。

八、教学反思1. 内容安排: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合理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原因;2.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影响;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原因(1)背景18世纪中叶,英国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由于交通不便、技术落后等原因,生产效率低下,经济发展缓慢。

(2)原因•科技进步:发明了纺织机、蒸汽机等机器,提高了生产效率;•资本积累:商人和资本家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可以投资于生产;•市场需求: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政治制度:英国实行议会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和经济制度保障。

2. 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影响(1)主要内容•纺织业革命:发明了纺织机,提高了纺织业的生产效率;•煤铁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提高了煤铁业的生产效率;•交通运输革命:修建了铁路、运河等交通设施,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商人和资本家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形成了资本主义制度。

(2)影响•经济影响: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社会影响: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工人阶级形成;•政治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科技影响: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科技进步和工业化进程。

1. 讲授法通过讲述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意义等方面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 视频教学法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英国工业革命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理解和思考,评价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第一章:工业革命的概念与背景1.1 工业革命的定义1.2 工业革命前的社会经济状况1.3 工业革命的发生地点与时间1.4 工业革命的影响范围与持续时间第二章: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2.1 纺织工业的革新2.2 钢铁工业的革新2.3 运输与动力技术的革新2.4 其他领域的技术革新第三章: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3.1 城市化与人口增长3.2 劳动条件的改变3.3 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3.4 教育与知识传播的变革第四章:工业革命的经济影响4.1 生产效率的提升4.2 贸易与市场的发展4.3 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4.4 经济不平等与社会问题第五章:工业革命的全球影响5.1 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5.2 工业化的扩散5.3 科技与文化的交流5.4 现代世界的形成第六章:工业革命在英国的早期影响6.1 农业革命的先决条件6.2 手工业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6.3 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的主导地位6.4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第七章: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后期发展7.1 蒸汽动力的普及与应用7.2 铁路与交通运输的革新7.3 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7.4 英国工业革命的局限性与挑战第八章: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影响8.1 欧洲各国的工业化进程8.2 欧洲大陆的工业革命特点8.3 欧洲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8.4 工业革命对欧洲社会结构的影响第九章:工业革命在美国的发展9.1 美国工业革命的起点与特点9.2 纺织业与铁路建设的革新9.3 美国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9.4 美国在全球工业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第十章:工业革命的影响与评价10.1 工业革命带来的进步与挑战10.2 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冲击10.3 工业革命的历史评价与争议10.4 工业革命对现代世界的启示与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工业革命的概念与背景难点解析:理解工业革命前社会经济的局限性,以及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

二、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难点解析:掌握各种技术革新如何相互作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英国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城镇中学潘青娟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瓦特改良蒸汽机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述法、引导学生讨论
教具:媒体资料,火车发明录像节选、棉纺织机械工具发明和改进的电脑图片
教学过程:
[ 出示材料]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蒸汽核心的工具机把工厂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恩格斯所说的“比较平静的变革”究竟是什么呢?就是指工业革命。

(板书课题)
一、工业革命的定义
什么是工业革命?最早从哪个国家开始?
二、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60时年代)
与手工劳动相比,机器生产具有哪些优势?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早采用机器生产呢?为什么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呢?它具有哪些有利条件?(阅读教材第一段内容和图表小字概括)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 概括)英国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为巩固统治,必然要发展资本主义,以满足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愿望,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前提。

为什么上述条件对机器生产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工厂手工业能否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要求?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出示材料]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厂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这样,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着人们去发明创造,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棉纺织业。

2、进程: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
①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出示投影:欧洲的旧式纺车;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利织布机等图片)
(概述棉纺织机械的改进过程,推动整个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以水利代替人力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以水利作为机器动力受到哪些条件的限制?(思考、讨论)
这些限制了机器的推广。

如何解决这一动力问题,成为当时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这种客观形势下,徒工出身的机械师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了。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
瓦特之前,蒸汽机已经发明了,作为矿井的抽水装置却无法用于纺织机器。

1769年,瓦特在前人研究探索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
瓦特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仅仅是因为灵光一闪吗?(思考、发言)
瓦特的成功决非一次灵感突发,而是刻苦的钻研于学习,并且深入了解社会的需要。

因此,每一项科技发明的出现,都是社会需要与个人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主观努力和客观需要的成功结合。

思考:瓦特改良蒸汽机有什么重要意义?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基本上用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用机器生产机器,完成了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上半期)此后,法、美等国也进行了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使用也刺激了交通工具的革新。

(板书)
三、交通运输的革新
[出示图片:富尔顿和他的汽船]
交通运输革新中影响最大的是火车机车的发明和铁路的兴建。

[出示图片:史蒂芬逊和他发明的火车机车] 1830年,史蒂芬逊改进的新机车“火箭号”在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铁路段创造了每小
时58千米的高速。

20年后,英国铁路近1万千米,40年后,世界铁路总长超过20万千米。

思考:以上数字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铁路发展如此之快?(讨论)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出示资料]
以上数字反映了什么问题?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除在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外,在社会关系领域最深刻的变革是什么?
[阅读材料]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地位。


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提示:一些欧美强国实力大增;对外进行殖民掠夺,是东方从属于西方;客观上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城市化进程加快)
板书设计
第17课英国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定义
二、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
2、进程: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
①珍妮纺纱机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
三、交通运输的革新
1、富尔顿发明汽船
2、史蒂芬逊发明火车机车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极大提高
2、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
3、改变世界的面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