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工艺学考试大纲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大纲

d高纲1140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3280食品工艺原理江南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食品工艺原理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和学位课程。
食品工艺原理是研究食品加工和保藏的一门科学,主要任务是探讨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食品保藏与加工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内外食品工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各类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食品工艺原理是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地说,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原理)是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营养学、药学以及食品工程原理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研究食品的加工与保藏,研究加工对食品质量方面的影响以及保证食品在包装、运输好销售中保持质量所需要的加工条件,应用新技术创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型食品,探讨食品资源利用以及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实现食品工业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选用由夏文水主编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作为教材,全书共分8章,教材体系完整、知识新颖、理论先进。
为便于自学考生学习,首先说明考生不要求掌握的章节,具体为:教材第八章《典型食品的加工工艺》的具体内容不作要求,涉及的保藏原理结合在相应章节中掌握。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了解食品加工工艺、以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要求应考者对食品工艺原理总体上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食品分类方法、食品加工的目的,掌握食品的质量因素及其控制;。
食品加工工艺学考试大纲

食品加工工艺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食品加工工艺学》是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对食品加工工艺学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该考试由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各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的特点,本着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食品工程中食品加工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评价目标根据食品工程硕士的培养计划与培养目标,攻读学位的考生应具备以下的能力:(1) 系统理解和掌握食品保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要点;(2)掌握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食品加工工艺理论及相关技术特点;(3)应用食品保藏及食品加工的基本知识分析食品加工的相关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食品加工工艺学》的考试内容包含食品保藏原理、果蔬加工工艺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小麦制品食品加工工艺学。
(一)食品保藏原理食品保藏原理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分析;食品保藏的目的和分类;食品保藏技术的基本原理;栅栏技术及其应用;具体各种食品保藏方法的基本原理、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及基本技术,食品保藏方法主要包括低温保藏技术、冷冻保藏技术、干藏、罐藏、化学保藏、辐照保藏、腌制、烟熏等。
(二)果蔬加工工艺学果蔬加工工艺学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果蔬加工原料学,主要包括构成果蔬组织的细胞、各种果蔬的组织特性、果蔬化学成分与加工性质等;果蔬原料加工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果蔬加工对原料的要求、果蔬加工前处理,包括,原料的分级、清洗、去皮、原料的修整、烫漂、抽空处理、工序间的护色和保藏等工序的加工原理和具体工艺;果蔬的干制工艺,重点是果蔬脆片及脱水蔬菜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技术;果蔬汁加工工艺,包括果蔬汁加工基本工艺、饮料用水的处理、果汁饮料加工技术等,重点是果蔬汁的提取技术和澄清技术;果蔬糖制及腌制工艺;果蔬速冻技术等。
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加工工艺

《食品加工工艺学》一、填空题(共30分,每格2分)1、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四大类途径,第一类、如技术;第二类、如技术;第三类、如技术;第四类、如技术。
2、列举一些常见的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干燥方法:、、、等。
3、合理选用干燥条件的原则:、、。
二、名词解释(共20 分,每题4分)1、食品工艺学2、升华前沿3、导湿温性4、干制食品的复原性5、瘪塌温度三、问答题(共50 分)1、影响原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2分)2、如果想要缩短干燥时间,该如何从机制上控制干燥过程?(10分)3、画出食品干燥过程曲线图,并说明曲线变化的特征。
(10分)4、试述干燥设备中顺流和逆流干燥的特点。
(8分)5、请你写出豆奶粉喷雾干燥工艺实验中喷雾干燥设备的基本组成和进风温度、出风温度的范围及其设备特点。
(10分)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30分,每格2分)1、运用无菌原理;罐头加工 (如果回答辐射、超高压等,也可视为正确);抑制微生物活动;冷冻(如果回答冷藏、脱水加工、腌制烟熏、化学保藏等,也可视为正确);利用发酵原理;发酵;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气调保藏。
2、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喷雾干燥;泡沫干燥。
(若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视为正确)3、使干制时间最短;热能和电能的消耗量最低;干制品的质量最高。
二、名词解释(共20 分,每题4分)1、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学是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研究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的一门科学。
2、升华前沿冷冻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食品的冻结层和干燥层之间的界面,称为升华前沿,或者说是在食品的冻结层和干燥层之间存在的一个水分扩散过渡区。
3、导湿温性在对流干燥中,物料表面受热高于它的中心,因而在物料内部会建立一定的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将促使水分(不论液态或气态)从高温处向低温处转移.这种现象称为导湿温性.4、干制食品的复原性干制品的复原性就是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和性状、质地、颜色、风味、结构、成分以及可见因素(感官评定)等各个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
食品工艺学课程考核大纲

《食品工艺学》课程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4302243二、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三、编写说明本大纲根据《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它是《食品工艺学》(48学时)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适用于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绪论1. 识记:(1)食物与食品的概念;(2)食品的分类依据及种类;(3)食品的特性;(4)食品加工的概念;(4)食品工艺学的概念。
2. 理解:(1)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2)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
3. 应用:食品工业未来发展状况。
第一章食品的成分1. 识记:(1)食品中的一般化学成分;(2)植物蛋白质种类及特性;(3)肉类蛋白质的种类及特性;(4)禽蛋的蛋白质种类及特性;(5)鱼类蛋白质种类及特性;(6)加热、冷冻、干制及碱处理对蛋白质变性的影响;(7)淀粉的水解;(8)淀粉的老化及防止措施;(9)果胶的变化与果蔬品质变化的关系;(10)油脂酸败的类型;(11)维生素在加工保藏中的变化。
2. 理解:(1)微生物蛋白质的种类及特性;(2)其他一般成分在加工保藏中的变化;(3)脂类酸败对食品品质的影响;(4)油脂酮型酸败、光敏氧化及自动氧化的机理;(5)矿质元素及在加工保藏中的变化;(6)食品的呈味成分;(7)食品的呈香成分;(8)食品的色素成分;(9)食品的毒素成分。
3. 运用:(1)蛋白质的加工特性;(2)碳水化合物的加工特性;(3)脂类的加工特性;(4)褐变作用及防止措施;(5)油脂自动氧化的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第二章食品加工保藏原理1. 识记:(1)影响食品变质的生物学因素、化学因素及物理因素;(2)低温保藏的类型及特点;(3)影响低温抑菌的因素;(4)冷却方法;(5)食品冻结方法;(6)冻结点、初始冻结点、低共熔点的定义;(7)罐藏容器的类型及特点;(8)低酸性食品和酸性食品的划分;(9)D值、TDT值、TRT值、F值的定义;(10)食盐腌制的防腐机理;(11)影响扩散和渗透的因素;(12)食糖对微生物的作用;(13)食品腌制方法及特点;(14)食品烟熏方法及特点;(15)栅栏技术的概念及基本原理;(16)烟熏的目的;(17)栅栏技术、栅栏效应的概念;(18)栅栏因子的定义及种类。
09级食品加工技术考试大纲(加工部分)

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加工部分占60%。
第一章绪论1.食品储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食品加工的目的延长食品的储存时间、增加多样性、提供健康所需的营养素、为制造商提供利润。
按照食品保藏的原理可将现有的食品保藏方法可分为下述四类: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2)抑制变质因素的活动达到食品保藏目的的方法3)运用发酵原理的食品保藏方法4)利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干藏、冷冻保藏、辐照保藏是食品储藏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脱水干制1、水分活度的概念,以及与微生物、酶活力、各化学反应的关系。
水分活度:食品蒸汽压与该温度下纯水饱和蒸汽压之比。
(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的关系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的发育通常细菌生长发育的最低水分活度为0.90,酵母菌为0.88,真菌为0.80,霉菌能够忍受更低的水分活度,是干制品中常见的腐败菌。
(需要水活度:细菌>酵母>霉菌)为了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干制品的储藏期,必须将干制品的水分活度降到0.60以下。
2)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的耐热性降低水分活度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但也使微生物的耐热性增强。
水分活度在0.2-0.4之间,微生物的耐热性最高。
因此,降低水分活度可以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但使其耐热性增强。
食品的干制虽是加热的过程,但并不能代替杀菌。
3)水分活度与细菌芽孢的形成和毒素的产生芽孢的形成需要比营养细胞发育更高的水分活度;中毒菌的毒素产生量一般随水分活度的减少而降低。
低的水分活度可以抑制细菌芽孢的形成和中毒菌毒素的产生。
一般地,食品原料在干制前没有产生毒素,则干制后不会有毒素产生;干制前已产生毒素,则脱水食品仍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2)水分活度与酶活性的关系酶反应速度随Aw的提高而增大,通常在Aw为0.75-0.95的范围内酶活性达到最大。
水分活度影响酶促反应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水作为运动介质促进扩散作用;稳定酶的结构和构象;水是水解反应的底物;破坏极性基团的氢键;从反应复合物中释放产物。
69-1食品加工工艺专业技能操作考试大纲

2024年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春季高考食品加工工艺专业技能操作考试大纲一、考试依据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2017年8月26日发布。
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颁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修订)》;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
3.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食品检验工》初、中级职业技能标准。
4.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最新颁布施行的食品工艺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5.参照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评价标准;参照黑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意西点”、“蛋糕制作”赛项评价标准。
6.参照国家职业标准《食品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编码:2-02-24-00)中的面包、啤酒、葡萄酒等相关内容;参照《糕点面包烘焙工》(职业编码:6-02-01-01)。
7.食品加工工艺专业对口涵盖专业范围,如表1所示。
二、考试方式2024年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春季高考食品加工工艺专业技能考试为实际操作考试方式,考试总分为200分,实操项目随机抽取,考试时间为15分钟。
三、考试范围和要求以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从业能力为立足点,实现技能考试内容与中职毕业生从业技能的需要相互兼容,在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运用各个层面,充分融合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的职业技能要素,将专业知识融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
技能模块1 食品加工人员操作规范1.知识与技能(1)养成食品加工人员应具备的个人卫生素质。
(2)能按照食品人员的从业要求正确地更换工作服、帽、鞋等。
(3)能按照食品从业人员要求不佩戴首饰、化妆等,正确洗手、消毒、风淋后进入车间。
2.设备与材料(1)换衣间。
(2)作服更衣柜、鞋柜。
(3)无尘衣、网帽、口罩、橡胶手套。
(4)带感应水龙头的洗手池。
(5)消毒洗手液。
(6)手烘干器。
(7)风淋室。
3.操作规范要求(1)进入换衣间:食品加工人员进入换衣间时不得化妆,佩戴首饰,个人指甲长度不超过1mm;外部皮肤损伤,必须明确提出并且得到处理(包扎或者佩戴手套)。
841食品加工工艺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41 考试科目:食品加工工艺学一、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系统理解和掌握食品保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要点;掌握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食品加工工艺理论及相关技术特点;应用食品保藏及食品加工的基本知识分析食品加工的相关实际问题。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报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含食品保藏基本原理与技术、植物源食品加工工艺学及动物源食品加工工艺学。
食品保藏基本原理与技术60分,植物源食品加工工艺学90分,动物源食品加工工艺学90分。
其中,食品保藏原理为必答内容,植物源食品加工工艺学及动物源食品加工工艺学二选一作答。
四、考试大纲1.食品保藏基本原理与技术主要包括:食品变质和腐败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食品保藏的目的及类型;食品保藏方法(包括低温保藏、干制保藏、罐藏、化学保藏、腌制和烟熏保藏、辐照保藏、化学保藏等)的基本原理、相关技术及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2.植物源食品加工工艺学主要包括《果蔬加工工艺学》和《粮食食品加工工艺学》两部分内容。
果蔬加工工艺学:主要内容:果蔬原料学,主要包括各种果蔬的化学成分、组织特点和加工特性等;果蔬原料加工预处理技术、原理及工艺,其中预处理包括原料的分级、清洗、去皮、烫漂、护色等;果蔬加工的基本理论、技术及产品品质控制,包括果蔬原料的制罐、制汁、干制、速冻、糖制、腌制、鲜切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知识。
粮食食品加工工艺学:主要内容:本部分涉及的粮食类原料主要包括稻谷、小麦和玉米。
具体内容包括原料的结构特点、化学组成及加工品质、粮食类原料的预处理技术的原理及工艺,如清理去杂、分级等,稻谷制米工艺及小麦制粉工艺,粮食类食品精深加工工艺及品质控制,精深加工制品主要包括免淘米、留胚米、米粉、蒸煮类面食品和焙烤类面食品等,淀粉生产及淀粉改性等。
《食品加工工艺学》复习资料

大学《食品加工工艺学》课程复习资料超全总复习一一、名词解释1.水分活度食品中水分逸出的程度,可以近似地用食品中水的蒸汽分压与同温度下纯水饱和蒸汽压之比表示,也可以用平衡相对湿度表示。
2.升华前沿冷冻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食品的冻结层和干燥层之间的界面,称为升华前沿3.导湿温性指食品在干制过程中,由于受热不均匀,存在温度梯度促使水分从高温处向低温处转移的现象。
4.均湿处理晒干或者烘干的干制品由于翻动或者厚薄不均以及不同的批次之间会造成制品中水分含量的不均匀一致(内部也不均匀),这时需要将他们放在密闭室内或者容器内短暂贮藏,使水分在平制品内部及干制品之间重新扩散相分布,从达到均匀一致的要求,被称之为均湿处理5.瘪塌温度在冷冻干燥的二级干燥阶段需要注意热量补加不能太快,以避免食品温度上升快,使原先形成的固态状框架结构失去刚性变为易流动的液态,从而导致食品的固态框架结构瘪塌,干制品瘪塌时的温度即为瘪塌温度6.导湿性食品高水分区水分子就会向低水分区转移或扩散。
这种由于水分梯度使得食品水分从高水分向低水分处转移或扩散的现象,称导湿性。
7.干制品的复水性新鲜食品干制后能重新吸回水分的程度。
8.水分活度食品表面测定的蒸汽压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之比。
9.干藏原理干藏原理就是将食品中的水分活度降到一定程度,使食品能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受微生物作用而腐败,同时能维持一定的质构不变即控制生化反应及其它反应。
二、填空题1.合理选用干燥条件的原则:①使干制时间最短②热能和电能的消耗量最低③干制品的质量最高。
2.在干燥操作中,要提高干燥速率,可对食品作如下处理:①升温②加快空气流速③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3.食品的质量因素包括①物理因素(外观因素、质构因素、风味因素);②营养因素;③卫生因素;④耐储藏性。
四个方面。
4.水分活度大小取决于①水存在的量②温度③水中溶质的浓度④食品成分⑤水与非水部分结合程度的强度5.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四大类途径,第一类运用无菌原理①、如②辐射技术;第二类③抑制微生物活动、如④冷藏技术;第三类⑤利用发酵原理、如⑥发酵技术;第四类⑦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如⑧气调保藏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加工工艺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食品加工工艺学》是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对食品加工工艺学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该考试由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各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的特点,本着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食品工程中食品加工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评价目标
根据食品工程硕士的培养计划与培养目标,攻读学位的考生应具备以下的能力:
(1) 系统理解和掌握食品保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要点;
(2)掌握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食品加工工艺理论及相关技术特点;
(3)应用食品保藏及食品加工的基本知识分析食品加工的相关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
《食品加工工艺学》的考试内容包含食品保藏原理、果蔬加工工艺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小麦制品食品加工工艺学。
(一)食品保藏原理
食品保藏原理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分析;食品保藏的目的和分类;食品保藏
技术的基本原理;栅栏技术及其应用;具体各种食品保藏方法的基本原理、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及基本技术,食品保藏方法主要包括低温保藏技术、冷冻保藏技术、干藏、罐藏、化学保藏、辐照保藏、腌制、烟熏等。
(二)果蔬加工工艺学
果蔬加工工艺学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果蔬加工原料学,主要包括构成果蔬组织的细胞、各种果蔬的组织特性、果蔬化学成分与加工性质等;果蔬原料加工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果蔬加工对原料的要求、果蔬加工前处理,包括,原料的分级、清洗、去皮、原料的修整、烫漂、抽空处理、工序间的护色和保藏等工序的加工原理和具体工艺;果蔬的干制工艺,重点是果蔬脆片及脱水蔬菜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技术;果蔬汁加工工艺,包括果蔬汁加工基本工艺、饮料用水的处理、果汁饮料加工技术等,重点是果蔬汁的提取技术和澄清技术;果蔬糖制及腌制工艺;果蔬速冻技术等。
(三)畜产品加工工艺学
畜产品加工工艺学包含肉品加工工艺学及乳品加工工艺学两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肉品加工工艺学:
肉品加工工艺学主要包括:肉用畜禽的屠宰加工、宰后肉的变化和分割利用;肉的概念;肉(胴体)的组成;肉的形态结构;肉的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及性质重点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含氮浸出物等;物理性质包括冰点,肉的颜色,气味和滋味,保水性,肉的嫩度,肉的固有硬度和尸僵硬度等;肉的低温及冷冻处理;腌腊制品加工工艺;灌肠制品加工工艺;烟熏处理;罐藏制品加工工艺等
2.乳品加工工艺学:
乳品加工工艺学主要包括:乳概念与理化性质,主要包括乳的概念、异常乳的分类和产生的原因;牛乳的基本组成,牛乳中各种成分存在的状态;牛乳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饮用乳的生产,主要包括原料乳的验收和预处理、消毒乳和灭菌乳加工工艺等;冰淇淋加工工艺学;乳粉加工工艺学酸乳制品加工工艺学等。
(四)小麦制品加工工艺学
小麦制品加工工艺学部分重点内容为小麦制粉、小麦粉及以小麦粉为原料的焙烤食品的加工工艺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小麦制粉的流程及基本工艺;小麦粉的理化特点,特别是小麦粉化学成分中的面筋蛋白的特点及面筋的形成;小麦粉的分类及特点;焙烤食品加工工艺学以面包加工工艺学和饼干加工工艺学的相关知识为重点,内容包括原料学(包含品质改良剂及应用),焙烤食品加工工艺学,主要内容包括不同类型的面团的调制、面包及苏打饼干面团的发酵、面包及饼干的成型、焙烤食品的烘烤、冷却等工艺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