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控制网设计书

平面控制网设计书
平面控制网设计书

哈尔滨市江心岛技术开发区

E级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目录

1、概述------------------------------------------------------------------------------------------------------------1

2、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1

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1

2.2、测区已有资料成果情况-----------------------------------------------------------------------------1

3、测量技术设计依据-----------------------------------------------------------------------------------------1

4、使用仪器------------------------------------------------------------------------------------------------------1

5、布网方案------------------------------------------------------------------------------------------------------1

5.1、布网要求----------------------------------------------------------------------------------------------1

5.2、布网原则与网形设计-------------------------------------------------------------------------------2

5.3、GPS网型网型方案设计---------------------------------------------------------------------------2

6、选点与标石埋------------------------------------------------------------------------------------------------3

6.1、选点----------------------------------------------------------------------------------------------------3

6.2、标石埋设----------------------------------------------------------------------------------------------3

7、作业要求------------------------------------------------------------------------------------------------------4

7.1、基本技术要求----------------------------------------------------------------------------------------4

7.2、GPS卫星预报和观测调度计划--------------------------------------------------------------------4

7.3、观测准备----------------------------------------------------------------------------------------------5

7.4、观测作业要求----------------------------------------------------------------------------------------5

7.5、外业观测记录----------------------------------------------------------------------------------------6

8、数据处理方案------------------------------------------------------------------------------------------------6

8.1、基线解算及其质量检验----------------------------------------------------------------------------6

8.2、补测与重测-------------------------------------------------------------------------------------------7

8.3、GPS网平差--------------------------------------------------------------------------------------------7

8.4、GPS测量数据处理需要经过如下图所示的基本步骤---------------------------------------8

9、提交成果------------------------------------------------------------------------------------------------------8

9.1、技术总结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8

9.2、GPS测量任务完成后,应提交下列资料----------------------------------------------------------8

10、进度安排和经费预算-------------------------------------------------------------------------------------9

10.1进度安排----------------------------------------------------------------------------------------------9

10.2、经费预算---------------------------------------------------------------------------------------------9

11、附录----------------------------------------------------------------------------------------------------------9

哈尔滨市江心岛技术开发区

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1、概述

本次gps平面控制测量任务和作业内容是位于哈尔滨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为配合本次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任务,需在江心岛开发区约4.2平方公里的测区范围内建立E 级GPS平面控制网。

2、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

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是松花江泛洪区自然形成的梭形岛,为河漫滩湿地。该岛地理位置优越,南北与哈尔滨市区相望,西隔宾洲铁路桥与太阳岛相望。

测区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最宽约1.3公里,面积达4.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5米,位于松花江中游,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

测区范围:

测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度37分—126度40分北纬:45度48分

实测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范围面积约4.2平方公里。

2.2、测区已有资料成果情况

测区有google earth卫星遥感图一幅,该图可供图上选点。此外,测区有校区控制三角点2个,其数据如下:

3、测量技术设计依据

(1)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3)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4)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5)CH / 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5)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

4、使用仪器

本次测量采用的GPS接收机型号是南方北极星GPS 9600,该GPS仪接受的信号是L1-C/A码。其平面精度:5mm+1ppm,高程精度:10mm+2ppm。

5、布网方案

5.1、布网要求

GPS网相邻点间基线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mm)为固定误差;(ppm)为比例误差系数;(km)为相邻点间的距离。GPS-E 级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相邻点最小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1/2~1/3;最大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2~3倍。

表1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mm) (1×10-6)

注:当边长小于200m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0mm。

5.2、布网原则与网形设计

(1)各级GPS网一般逐级布设,在保证精度、密度等技术要求时可跨级布设。(2)各级GPS网的布设应根据其布设目的、精度要求、卫星状况、接收机类型和数量、测区已有的资料、测区地形和交通状况以及作业效率等综合因素考虑,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

(3)各级GPS网最简单异步观测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

(5)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国家高等GPS点进行联测,联测点数不应少于3点。(6)GPS网的点与点间不要求每点通视,但考虑常规测量方法加密时的应用,每点应有1~2个通视方向。

(7)为了求得GPS网点正常高,应进行水准测量的高程联测,高程联测采用等级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联测的GPS-E级控制点且应均匀分布于网中。

(8)在布网设计中应顾及原有测绘成果资料以及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沿用,对凡符合GPS-E级网布点要求的旧有控制点,应充分利用其标石。

5.3、GPS网型网型方案设计

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及边点混合连接、三角锁连接、导线网连接、星形连接等几种基本方式。本次主要采用边连接式,每次用至少三台接收机,组成GPS网,能保证网的几何强度,提高网的可靠指标。

GPS网的图形布设如下图,布设点1、2、A、B、C、D、E、F,采用边点混合连接式。

6、选点与标石埋设

6.1、选点

在了解任务、目的、要求和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最后进行选点。选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它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

(2)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并应有利于安全作业;

(3)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应开阔,视场内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一般应小于15°;

(4)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以避免周围磁场对卫星信号的干扰;

(5)点位附近不应有对电磁波反射(或吸收)强烈的物体,以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6)交通应便于作业,以提高作业效率;

(7)应充分利用符合上述要求原有的控制点及其标石,但利用旧点时应检查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8)选好点后应按合理的方法给GPS点编号。

此外,有时还需考虑测区内的通讯设施、电力供应等情况,以便于各点之间的联络和设备用电或充电。

综上所述,结合测区的实际情况, GPS控制点宜布设在较高的永久性建筑物、山顶及其它符合要求的地方,或已成型的较宽的城市主干道、路口或其它较开阔而又稳固的建(构)筑物上。

6.2、标石埋设

(1)E级GPS点的标石及标志规格参见附录D,标石的中心标志用铜材料制

作,标志中心应刻有清晰、精细的十字丝;本测区采用下图所示的埋石方式:

(2)地面E级GPS点标石可用混凝土预先制作,然后运往各点埋设,埋设时坑底填以沙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楼顶E级GPS点标石应现场浇灌,浇灌前应将楼面磨出新层、打毛,钉上3~4颗钢钉,再套模浇灌;

(3)埋石结束后应填写GPS点之记;

(4)待标石埋设稳定,没有下沉,或现场浇灌的标石凝固后2~3天方可观测。

7、作业要求

7.1、基本技术要求

为保证GPS测量精度,采用载波相位静态相对定位作业模式,E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2、可不观测气象要素,但应记录雨、晴、阴、云等天气状况。

7.2、GPS卫星预报和观测调度计划

(1)保证GPS作业观测工作顺利进行,保障观测成果达到预定的精度,提高作业工效,在进行GPS外业观测之前,应事先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预报表应包括可见卫星号、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最佳观测卫星组、最佳观测时间、点位图形几何强度因子等内容。

(2)编制预报表所用概略位置应采用测区中心位置的经、纬度。

(3)作业组在观测前应根据参加作业的GPS接收机台数、网形及卫星预报表编制作业调度表,其内容应包括观测时间、测站号、测站名称以及接收机号等项内容。

7.3、观测准备

(1)每天出发工作前应检查电池容量是否充足,仪器及其附件是否携带齐全。

(2)作业前应检查接收机内存是否充足。

(3)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作业员到测站后应先安置好接收机使其处于静置状态,然后再安置天线;

②天线可用脚架直接安置在测量标志中心的铅垂线方向上,对中误差应小于3mm。天线应整平,天线基座上的圆水准所泡应居中;

③天线定向标志应指向正北,定向误差不宜超过±5°。

7.4、观测作业要求

(1)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以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

(2)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应连接无误,接收机预置状态应正确,然后方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

(3)各观测时段的前后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高之差不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记录在手簿。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手簿备注栏中。

天线高是指观测时天线平均相位中心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分为上、下两段:上段是指相位中心至天线底面的高度,这是常数hc,由厂家给出;下段是从天线底面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由观测员在现场采用倾斜测量方法直接量取。具体方法是:

从三脚架三个空档(互成120°)测量天线底盘下表面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距离,互差应小于3mm,取平均值为L,天线底盘半径为R,再利用厂家提供的

hc,按天线高求出。

(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作业人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选择菜单,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卫星号、各通道信噪比、实时定位结果及存贮介质记录情况等。

(5)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及时(每隔15min)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

(6)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以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

(7)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它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8)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在接收机近旁使用对讲机和手机等通讯设备;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

(9)观测中应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正确,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下载到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7.5、外业观测记录

(1)录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测站名、测站号;

②观测月、日/年积日、天气状况、时段号;

③观测时间应包括开始与结束记录时间,宜采用协调世界时UTC,填写至时、分;

④接收机设备应包括接收机类型及号码,天线号码;

⑤近似位置应包括测站的近似经、纬度和近似高程,经、纬度应取至1′,高程应取至0.1m;

⑥天线高应包括测前、测后量得的高度及其平均值,均取至0.001m;

⑦观测状况应包括电池电压、接收卫星号及其信噪比(SNR)、故障情况等。

(2)记录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应按规格现场记录,字迹要清楚、整齐、美观,不得涂改、转抄;

②外业观测记录各时段结束后,应及时将每天外业观测记录结果录入计算机硬、软盘;

③接收机内存数据文件在下载到存贮介质上时,不得进行任何剔除与删改,不得调用任何对数据实施重新加工组合的操作指令。

8、数据处理方案

8.1、基线解算及其质量检验

(1)基线解算以双差固定解作为最终结果,双差固定解的可靠性由以下两项指标来判别,即固定解的单位权中误差(Rms)和整周模糊度检验倍率(Ratio),其检验值见表4。根据表4判别时,Rms必须首先符合要求,而Ratio值越大表示固定值越可靠。

对于采用同一种数学模型的基线解,其同步时段中任一三边同步环的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宜超过表5的规定。

对于采用不同数学模型的基线解,其同步时段中任一三边同步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按独立环闭合差要求检核。同步时段中的多边形同步环,可不重复检核。

-6

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不宜超过下式的规定:

式中:为E级GPS控制网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4)独立环闭合差检验

无论采用单基线模式或多基线模式解算基线,都应在整个GPS网中选取的独立基线构成独立环,各独立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式中: :为闭合环边数;

:为E级GPS控制网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8.2、补测与重测

(1)无论何种原因造成一个控制点不能与两条合格的独立基线相连接,则在该点上应补测或重测不得少于一条独立基线。

(2)可以舍弃在重复基线较差、同步环闭合差、独立环闭合差中超限的基线,但应保证舍弃基线后的独立环所含基线数不超过表2的规定,否则应重测该基线或者有关的同步图形。

(3)由于点位不符合GPS测量要求而造成一个测站多次重测仍不能满足各项技术规定时,可按技术设计要求另增选新点进行重测。

8.3、GPS网平差

(1)起算数据与坐标系统

首先要了解测区中央子午线经度,起算数据的带号,采用的坐标系等。如岳麓山校区的起算数据为3度带的1954北京坐标,则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4°,故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取中央子午线经度L

=114°的3°带高斯投影。即有:

参考椭球为克拉索夫斯基椭球,长半径a=6378245m,扁率α=1/298.3;中央子=114°00′00″。

午线经度L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三维无约束平差

当GPS基线各项质量检验符合要求时,应以所有独立基线组成闭合图形,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GPS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以提供各GPS控制点在WGS-84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三个坐标差观测值的改正数,基线边长以及点位和边长的精度信息,并生成GPS高程拟合的数据文件。

在三维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V

δx、Vδy、Vδz)绝对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V

δx≤3

V

δy≤3

V

δz≤3

式中:为E级GPS控制网规定的基线的精度。

当超限时,可认为该基线或其附近存在粗差基线,应采用软件提供的方法或人工方法剔除粗差基线,直至符合上式要求。

(3)二维约束平差

在无约束平差确定的有效观测量基础上,以起算数据中提供的已知点作为强制约束的固定值,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平差结果就输出各GPS控制点在前述的坐

标系统中的二维平面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以及坐标、基线边长、方位的精度信息,转换参数及其精度信息。

约束平差中,应将已知坐标点组合成不同的约束条件,以发现作为约束的已知坐标与GPS网不兼容(即约束平差结果严重扭曲GPS无约束平差结果的精度)。

8.4、GPS测量数据处理需要经过如下图所示的基本步骤:

9、提交成果

GPS控制网的外业工作和数据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编写技术总结报告,并上交资料。

9.1、技术总结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包括测区的范围与位置、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以及任务来源、测区已有测量情况、项目名称、施测目的和基本精度要求等;

(2)施测单位,施测起止时间,技术依据,作业人员情况,接收机类型、数量及检验情况,观测方法,重测、补测情况,作业环境,重合点情况,工作量与工日情况;

(3)野外数据检核情况与分析,起算数据与坐标系统说明,数据后处理内容、方法与软件情况,平差结果精度分析;

(4)方案实施与规范执行情况;

(5)各种附表与附图;

(6)提交成果中尚存问题和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

9.2、GPS测量任务完成后,应提交下列资料:

(1)E级GPS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2)GPS控制点的点之记,见附录B;

(3)GPS控制网展点图及通视图;

(4)GPS野外观测原始数据及平差计算资料;

(5)GPS野外测量作业调度表,见附录C;

(7)GPS-E级控制点成果表;

(8)E级GPS控制网技术总结报告。

10、进度安排和经费预算

本测区共布设6个控制点,根据测绘产品价格标准,E级gps控制点按三类地形计算,每点7983.47元,总预算为7983.47×6=47900.82(元)

11、附录

附录B GPS点点之记

GPS点点之记

附录C GPS测量作业调度表GPS测量作业调度表

测量日期

附录D GPS外业观测记录手簿工程GPS外业观测手簿

GPS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

GPS控制网技术设 计方案 1

辽宁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鞍山市及周边E级 GPS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学院、系: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测绘工程 -2 学生姓名: 张贺 指导教师: 宁殿民杨凤芸 成绩: 12 月 31 日 - 1 -

目录 一、作业目的及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测区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测量依据、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技术设计内容步骤..........................................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高程控制的布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1:500测区地形图测绘....................................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工作进程、时间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检查验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上交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经费预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 2 -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场地平整就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全场地兼有挖和填,而挖和填的体形常常不规则,所以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分块计算解决,平整场地前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清除场地内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排除地面积水;铺筑临时道路等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场地的大小和地形、施工方案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或丘陵地区,常用三角网或三边网; 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较困难的地区或建筑物布置不很规则时,可采用导线网; 对于地势平坦的、建筑物众多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或住宅小区,一般采用建筑方格网; 对于地面平坦的小型施工场地,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的图形。 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其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建筑场地面积大于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②建筑场地小于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③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水准网形。高程测量的精度,一般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8.2建筑基线 8.2.1 建筑基线的布设方法 在面积不大、地势较平坦的建筑场地上,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地形等因素,布设一条或几条轴线,以作为施工控制测量的基准线,简称建筑基线。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有三点“一”字形、三点“L”字形,四点“T”字形及五点“十”字形等形式。布设时要求做到: 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 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互相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响; 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 8.2.2 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 根据建筑红线测设 在城市建设区,建筑用地的边界线(建筑红线)是由城市规划部门选定并由测绘部门现场测设的,可作为建筑基线放样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建筑基线与建筑红线平行或垂直,故可根据建筑红线用平行线推移法测设建筑基线。 如图,AB、AC是建筑红线,从A点沿AB方向量取d2定Ⅰ′点,沿AC方向量取d1定Ⅰ″点。 2.根据建筑控制点测设 对于新建筑区,在建筑场地上没有建筑红线作为依据时,可根据建筑基线点的设计坐标和附近已有控制点的关系,按前所述测设方法算出放样数据,然后放样。 如图所示,Ⅰ、Ⅱ、Ⅲ为设计选定的建筑基线点,A、B为其附近的已知控制点。首先根据已知控制点和待测设基线点的坐标关系反算出测设数据,然后用极坐标法测设Ⅰ、Ⅱ、Ⅲ点。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测设的基线点往往不在同一直线上,因而,精确地检测出∠Ⅰ′Ⅱ′Ⅲ′。若此角值与180o之差超过限差±10″,则应对点位进行调整。调整值δ按下列公式计算: 3建筑方格网 在建筑物比较密集或大型、高层建筑的施工场地上,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的施工控制网,

D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要点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3) 1.1.设计目的 (3) 1.2.任务概述 (3) 二、测区概况 (3) 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3) 2.2民族种类 (3) 2.3已有资料情况 (3) 2.4测区的范围: (3) 三、设计的依据 (3) 四、主要的技术指标 (4) 4.1GPS测量 (4) 4.2水平角观测 (6) 4.2.1水平距离的观测 (6) 4.2.2导线网 (6) 五、坐标系统的选择 (7) 六、设计方案 (7) 6.1布网的原则 (7) 6.1.1.GPS网型网型方案设计 6.2.图上展绘已知点(或图上查找已知点) (7) 6.3按点位要求与测区情况在图上选点布网 (8) 6.4.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主要点间) (9) 6.5.外业选点埋石 (10) 6.5.1选点 (10) 6.5.2标志埋设 (10) 六、仪器设备的选择 (11) 七、外野实测方案设计 (11) 7.1. GPS外业工作的原则 (11) 7.2安置天线要求 (12) 7.2.1对仪器设备的要求 (12) 7.3观测方法 (13) 7.3.1 GPS 观测方法 (13) 7.4 地籍勘丈 (13) 7.4.1 、地籍勘丈的方法: (13) 7.4.2. 宗地图编号 (13) 7.4.3. 地籍图的规格及分幅 (13) 7.4.4 地籍勘丈的基本精度 (14) 7.4.5界址点的施测方法 (14) 7.4.6 界址点边长的检核: (14)

7.4.7 地籍图的表示原则: (15) 7.4.8 宗地图 (15) 7.4.9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 (15) 7.4.10提交成果 (15) 7.5数据的记录 (15) 八、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要求 (17) 8.1.外业观测数据处理 (17) 8.2外业观测数据质量检核 (17) 8.3数据处理和平差计算 (18) 8.3.1数据处理 (18) 8.3.1无约束平差 (19) 8.3.2约束平差 (19) 8.4 GPS 高程拟合 (19) 七、提交成果 (19) 八、参考文献 (20)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地控制点所组成地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地测量网.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地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地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3.3.1大面积地建筑小区、大型建筑物或创市优重点工程,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地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地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地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控制网地图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筑方格网或多边形. 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展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 (1)方格网地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地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地中心轴线上).其纵横轴线地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地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平均. (2)方格网地顶点应布置在通视优良又能长期保存地地点. (3)方格网地边长合宜太长,大凡小于100 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 m地倍数.(4)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5)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地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地方格网是一种较好地检验方法. 建筑方格网地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并按导线测量进行平差. 3.3.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地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地二级平面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地图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线(两个控制点组成地)、十字形控制网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轴线地其他图形(图1). 3.3.3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地基本依据.高程控制网布点地密度应恰当,大凡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虎石台地区控制测量设计书 班级09181 组别第一小组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一、任务概述 1、测量要求 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生产任务。应委托方要求,测量虎石台地区三等控制网与即要考虑与原城镇三等网的联系,又要考虑镇内的个小区的独立性,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按设计要求将虎石台控制网沿测区周围布设,设计精度为三级。并按主轴线分成两个区域做到每个区域各有五个控制点。测区附近要埋设六个GPS水准点。另外,还要根据布好的控制网实地放样出19个轴线点,并埋设标石。 2、测区范围 本测区范围:虎石台镇整部,三条主干道,一条铁路,南至詹屯,北至新城子,东至国道,西至道义开发区。占地约25平方公里。此次控制,地形测量执行以下技术标准,规范及规定﹕ 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GB12898-91《国家一、二水准测量规范等》 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概况 本测区为沈阳市沈 北新区虎石台镇,面积约 25km2,测区地势较为平 坦,但高楼、小区及树木 等较多给控制测量带来 一定困难。该地区大气能 见度差,测区内杂草丛 生,给外业测量工作带俩 很大不便。 2、气候条件 测区气候干旱,早晨

多雾,夏季炎日,年降水量600-920mm,大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最高气温可达+38度,最低气温可至-19.7度,冬季多北风,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最大风速为25-32m/s,最大风力可到11级。 3、交通情况 测区内中间有国道(南北走向),南侧有城镇道路(东西走向),西侧有铁路,陆路交通方便。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 (虎石台基础控制测量)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⑴初测目的:根据测量资料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 步确定采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⑵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并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构 造物的位置,为施工设计提供资料 二.工程资料 (一)、资料的收集利用: 1.沈阳测绘局III等以上三角点成果(见下表)。 2.沈阳测绘局III等以上水准点成果(见下表)。 已知三角点、水准点成果表 4.高程控制部分:二等水准点有虎石台公园北门(dt31),建设南一路(dt10),矿中(dt30),国道北侧(dt29)四点。 (二)、技术依据: ①《控制测量规范》。 ③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特大桥首级控制网布设和测量

摘要 特大桥首级控制网分为首级平面控制网和首级高程控制网,对其设计与观测是特大桥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青岛跨海大桥,针对现代特大型桥梁施工建设对控制测量的要求,从桥梁工程的建设出发,对特大桥首级控制网测量技术设计进行详细的论述。主要分析利用GPS测量技术建立特大桥首级平面控制网和利用精密水准测量技术建立特大桥的首级高程控制网的方法。按照特大桥首级控制网的测量步骤,系统的阐述了特大桥首级控制网的设计、观测、数据处理的过程,以及在各个步骤中采取的提高精度的措施,通过完成青岛跨海大桥手机控制网的测量技术设计,得出一些对于特大桥首级控制网布设和测量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字:特大桥;首级控制网;技术设计 Abstract The head control network of bridge with long spa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head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 and the vertical control network, for its design and surve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and the head control network has very important means. Takes the Qingdao Bay Major Bridge as example,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survey for construction of bridges with long span, and gives a minute description about the technical design of survey of the head control network, which is designed for bridges with long span. The method of how to use GPS to set up the head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 and how to use precise leveling surveying to build the head vertical control network of bridges with long span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teps of

一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知识讲解

G P S 控制测量设计书

1.工作大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1.1任务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1.2工作内容及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2. 技术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2.1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2.1.1项目区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2.1.2已有资料及其利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2.2技术标准和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3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3.1控制测量设计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3.项目目组织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1项目组织机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1.1组织机构设置计划本项目组织机构设置计划如下图所示___________ 4 3.1.2各部分的具体职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1.3项目设备资源配置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2项目进度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4.质量管理措施、进度控制措施、生产安全保障措施_______ 5 4.1质量保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2项目进度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3生产及资料安全保障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5. 提交成果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附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6.1GPS点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城市D级GPS控制网设计书

一、任务概述 由于城市改造,阜新市原有控制点被破坏,为了保障测绘的日常使用,需要重新建立城市控制网。城市首级平面控制拟布设D 级GPS 控制网,首级高程控制拟布设二等水准网。 二、测区状况 阜新,位于辽宁省西部的低山丘陵区,是辽宁省西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为沈阳经济区重要城市之一。内蒙古高原和东北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全区呈现长矩形,中轴斜交于北纬42°10′和东经122°00′的交点上。 东西长170千米,南北宽84千米,总面积10445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高,东北低。辖海州区、细河区、太平区、新邱区、清河门区五个市辖区,彰武县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截止到2015年阜新市人口为177.8万。 阜新市初步探明有38种矿藏,矿产地228处。其中煤的储量较大,资源储量达10亿多吨。石灰石、珍珠岩、膨润土、花岗岩的储量也十分丰富,萤石、硅砂、沸石的储量居辽宁之首,黄金储量尤其可观。 三、级别和精度要求 D 级GPS 网相邻点基线长度精度用下列公式表示,并按下表规定执行。 δ=22)*(d b a 式中:δ—GPS 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 ),亦即等效距离误差。 a —GPS 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 b —GPS 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ppm )。 d —GPS 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km )。 四、布设原则 1.GPS 网一般应采用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或附合线路,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2.GPS 网作为测量控制网,其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应分布均匀。 3.GPS 网点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点相结合。重合点一般不少于3个(不足时应联测),且在网中分布均匀,以可靠地确定GPS 网与地面之间的转换参数。 4.GPS 网点应考虑与水准点重合,而非重合点,一般应根据要求以水准测量(或相当精度的测量方法)进行联测,或在网中布设一定密度的水准联测点。 5.为了便于GPS 的测量观测和水准联测,减少多路径影响,GPS 网点一般应设在视野开阔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6.为了便于用经典方法联测或扩展,可在GPS 网点附近布设一通视良好的方位点以建立联测方向,方向点与观测站距离一般应大于300米。 五、埋石、仪器、选点 1.埋石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45450

某县城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部分)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项目编号 批准单位:申报单位 审批意见:总工程师: 编写人: 审批人: 日期:

目录 1 任务概况 (3) 2 测区概况 (4) 3已有资料分析与利用 (4) 4 作业依据 (5) 5 作业的主要仪器设备 (5) 6 控制测量 (6) 7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部分)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1 任务概况 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查清我国土地利用现状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严格土地“闸门”需要;是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是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各级政府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需要。城镇地籍调查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重要部分,是城市发展、规划、管理的基础,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受某县国土资源局委托,曲靖地源勘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某县某县城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部分)的任务,该任务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 某县城四等GPS平面控制网,同步建立GPS拟合高程控制网,控制面积16.7平方公里; 2. 图根控制测量; 3.对测区16.7平方公里进行权属调查 4. 1:500标准分幅地籍图测绘; 5.宗地图编绘; 6. 面积量算,统计汇总; 7. 地籍数据库建设; 8. 有关技术设计,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数据库建设报告编写 项目工期要求:全部工作在6月30日前完成。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学生姓名:黄伟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12测绘 实习日期:实习地点:漳州市云霄县 指导老师:张高兴 一. 基本技术要求 (一)引用标准与作业依据 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 GB/,以下简称《图式》; 2、《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以下简称《规范》;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5、《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 22021-2008; 6、《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 21139-2007; 7、《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05 8、《福建省1:500 1:1000 1:2000基本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规定》,FCB001-2005; (二)坐标系统及已有成果利用 1、平面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2、委托方提供的高等级控制点水准测量成果数据和武平县似万安乡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成果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可用于本测区高程起算。 3、近年来有关测绘单位,在测区施测并验收合格的1:500、1:1000比例尺数字化图件成果可以作为修测底图。 4、1:5000 1:10000地形图、影像图可用于工作计划及引用参考。 二.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云霄县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 测区概况:云霄县为福建省漳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处于闽粤交界地带和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地理坐标为北纬 23°45′-24°14′,东经?117°07′-117°33′。总面积平方千米。 县人民政府驻云陵镇。全县辖6个镇、3个乡:云陵镇、、东厦镇、莆美镇、峛屿镇、火田镇、下河乡、马铺乡、和平乡。 云霄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全县现有人口万,总面积11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山地103万亩,海岸线长87公里,浅海滩涂和淡水面积万亩。县境依山面海,属低山丘陵地带。 三. 已有资料利用情况分析 (1)平面坐标系统:测区内(附近)原已布设的D级GPS控制点,见表1。经现场踏勘点位标石完好,可作为平面控制网的起算点。该成果属“1980西安坐标系-350投影”。 (2)高程控制资料:测区内(附近)已有的二、三等水准高程点,经现场踏勘,标石保存完好,可作为测区高程起算点。见表1。该成果高程系统属1985国家高程基准。 可利用C级GPS控制点成果表 表(1)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1.工程名称及任务。 2.测区概况简述。 3.已有资料的来源及分析、利用论证。 4.坐标系统的选择及处理方法的论证,起始数据的配置和处理。 5.水平控制网布设方案阐述,其中包括: (1)首级网的等级和布网方式,以及本次控制网在精度和密度方面对日后布设加密网的保证。 (2)控制网(点)精度估算的简要过程及结果。 (3)从经济上、技术上、精度上对两个以上布网方案进行对比论证,从中确定一个最优方案。 (4)填写精度统计表。 6.技术依据及作业方法。内容主要包括: (1)工程执行的规范及施测细则。 (2)觇标及标石图并注明规格,材料及埋设方法(绘出示意图)。 (3)仪器的选择及检验项目要求。 (4)观测方法及各项限差(参阅规范或教材,不能杜撰)。 (5)概算内容和平差方法。 7.工作量综合计算及工作进程计划表(自行估计)。 8.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名称、型号和标称精度)、材料及经费预算。 9.工程项目完成后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目录 一.测区情况 1.1测区位置及面积 1.2地理状况 二.作业依据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利用 3.1平面控制资料 3.2高程控制资料 3.3其他资料 四.平面控制测量 4.1E级GPS测量 4.2三级导线测量 五.高程控制测量 5.1四等水准测量 5.2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六.一级导线、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平差计算6.1观测数据的检查 6.2平差计算 七.提交成果资料 7.1技术总结 7.2控制点成果表的制作 7.3控制网图的制作要求

八.图根控制测量 8.1图根导线 8.2图根高程测量 8.3平差计算 8.4提交资料 九.附图、附表、附件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通过对长沙县水渡河及其周边地区实现控制测量,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及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及外业操作能力。 一.测区情况 1.1测区位置及面积 东经113°,北纬28°向涉及周围13km左右。 施测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范围面积约14km2。 1.2地理状况 测区位于长沙县水渡河区,交通便利。东至水渡河大桥、筒灰村、望新村、孙家坡、长沙人民政府一线,南到开元路、国防科大,西沿洪山路一线,北止水渡河。 测区为经济开发区,农田。构成了以经济开发去为主的城市建筑物,以星沙大道、开元路、洪山路、潇湘西路、湘龙路及附属街坊的建筑区,西北边的成片 农田,该区地势平坦,便于开展成片测绘作业,测区东南部建筑密度较大,对于开展成片测绘作业有一定的影响。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石家庄学院(南校区)校园控制测量 技术设计书 指导老师:*****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编写人:***** **级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班 ****年***月

1.控制测量的目的、任务概述 控制测量的目 概述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生产任务。按照设计要求将沿石家庄学院(南校区)2号楼楼体周围布设控制网。 控制测量的任务 应学院要求,布设沿学院2号楼楼体测区的控制网。通过一级导线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将完成闭合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导线边长的丈量任务,并计算出个导线点的坐标,进而完成水准网的控制测量,为学院施工提供高精度的施工数据。 2.工程概况 工程任务 通过一级导线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将完成闭合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导线边长的丈量任务,并计算出个导线点的坐标,进而完成水准网的控制测量,为学院施工提供高精度的施工数据。

对测量工作的要求 设计精度为一级导线测量和四级水准测量。测量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完成测量任务。 3.测区概况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位于东经114°29′,北纬38°03′是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干燥凉爽,冬季寒冷,降雨量集中于6、7、8月份,冬春光照较少,夏秋光照充足。 测区内虽地势平坦,但多树木、花圃等,植被茂盛,给测量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图表 1

E级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E级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 计书 1、概述 本次gps平面控制测量任务和作业容是位于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为配合本次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任务,需在江心岛开发区约4.2平方公里的测区围建立E级GPS平面控制网。 2、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 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位于省市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是松花江泛洪区自然形成的梭形岛,为河漫滩湿地。该岛地理位置优越,南北与市区相望,西隔宾洲铁路桥与太阳岛相望。 测区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最宽约1.3公里,面积达4.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5米,位于松花江中游,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 测区围: 测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度37分—126度40分北纬:45度48分 实测围呈不规则形状,围面积约4.2平方公里。 2.2、测区已有资料成果情况 测区有google earth卫星遥感图一幅,该图可供图上选点。此外,测区有校区控制三角点2个,其数据如下: 3、测量技术设计依据 (1)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 (2)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3)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4)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5)CH / 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5)CJJ -8-99《城市测量规》 4、使用仪器 本次测量采用的GPS接收机型号是南方北极星GPS 9600,该GPS仪接受的信号是L1-C/A

施工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方案

施工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方案(成果) 一、概述 1、工程概况 秭归县九里移民安置小区功能完善项目共有5条道路系城市道路综合改造。各条道路分别为:九里二路全长195米,红线宽26米,车行道宽15米;建东大道全长764.55米,红线宽32米,车行道宽22.5米;迎宾路全长1940米,九里二路至陡茅路红线宽13米,陡茅路至杨贵店桥头红线宽15米,杨贵店桥头至止点红线宽18米。陡茅路全长370米,红线宽18米,车行道12米;二圣路全长151.39米。五条道路总长3421米。 2、设计提供测量点位 根据建设单位按设计人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为GPS-E级点共7个,其点号分别为:GPS1、GPS3、GPS4、GPS8、GPS9、GPS10、GPS11。 二、测量方案 1、测量现有资料 平面坐标资料:按照业主提供的设计人移交的GPS控制点,因各点位之间有部分不能相互通视,施工过程无法进行,所以按照现场仅有通视条件,将首尾已知点GPS1、GPS8、GPS10进行了联测,并按照施工要求在中间各施工段进行了加密,其加密点编号分别为:JM1、JM2、JM3、JM4、JM5、JM6、JM7、JM8、JM9、JM10、JM11。 高程资料: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人移交的GPS-E级点,选择GPS8为基准点,进行闭合和附合测量。

2、测量依据 施工图纸:a、建东大道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b、九里二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c、迎宾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d、陡茅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e、二圣路路线平面图、路线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竖曲线表。规范依据:a、《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该规范中相关测量章节内容。 3、平面控制测量 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5.2.6导线测量之规定,进行布点测量。城镇道路工程施工首级控制(交桩点)测量、复核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经实测数据进行平差,其结果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fs/∑s=1/31157,测量成果详见后附件A。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表5.2. 6-1 等级导线长度 (km)平均边长 (km) 测角中误 差(”) 测距中误 差(mm) 测回数 2”级仪器 方位角闭 合差(”) 导线全长相 对闭合差 备注 一级 4 0.5 5 1/30000 2 10√n≤1/15000 二级 2.4 0.25 8 1/14000 1 16√n≤1/10000 三级 1.2 0.1 12 1/7000 1 24√n≤1/5000 4、高程控制测量 按照由建设单位提供的GPS8点黄海高程点为基准点,分两个布点方案,方案一:由GPS8点开始沿陡茅路至迎宾路交叉路口至九里二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四川建院东区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 题目:四川建院东区平面控制网设计报告专业:工程测量技术 班级:测量1102 组别:一组 组员:黄龙邓国浩罗广宇伍玥环黄瑶岳鹏成陈诚 指导老师:郭豫宾 2012.3.20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 1、目的要求 应专业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应指导老师要求,布设四川建院东区四等控制网。控制网既要考虑与三等网的联系,又要考虑四川建院的独立性,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按设计要求将四川建院东区控制网沿测区周围布设,设计精度为四级,并按主轴线分成四个区域做到每个区域各有两个控制点。另外,还要根据布好的控制网实地放样出9个轴线点,并埋设标石。 2、任务范围 本测区范围: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东区。 。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概况 本测区为四川建院东区,属于德阳市旌阳区,离108国道不远,测区内建筑及草坪较多,地势较为平坦,地区大气能见度良好,交通便利,给测量带来方便。 2、气候条件 测区气候较好,阳光照射充足,年降水量不多,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 3、交通情况 测区的北门外便是嘉陵江西路。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 一.任务: ⑴初任务:根据已有地形图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步确定采 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⑵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并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构造物的位 置,为施工设计提供资料 技术依据: ①《控制测量规范》。 ③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二.坐标系统及图幅分幅 1)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采用50*50的1:500的图幅;图幅内有明显地形、地物的应标注图名。

GPS控制网项目技术设计书说明书

GPS控制网项目技术设 计书说明书 1.概述 1.1 任务的目的 为了巩固大学测绘学院06级工程测量方向本科生所掌握的GPS知识,以及掌握利用GPS技术进行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培养和提高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复杂项目的能力,测绘学院GPS课程组特组织此次校园实习。 1.2 任务的容 按《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任务书》的要求,本项目拟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在大学一校区、二校区、三校区、国软校区围布设一个包含20个点的国家C级控制网,具体实习容包括: (1)外业测量:技术设计,选点,外业观测计划,外业观测; (2)业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机格式转换,基线计算,网平差,成果质量控制,技术总结。 1.3 预计工作量 1.布设控制点20个; 2. 按国家C级网的标准测量GPS点20个,已知点为 7个; 3. 每个点上至少观测2时段,每时段1h。

2.测区概况 2.1 测区踏勘概况 测区分划:由于大学三校区与一、二校区被八一路分割,因此将测区对应分为一、二、三测区。 交通情况:由于测区即为大学校园,且测区围小,对测区的交通情况要求不高,且道路分布 施测环境:除少数点周围建筑物较为密集或受林木遮挡较为严重,大多数点都能满足测量所需的环境条件。 测区除了教五有个广播台外,无其他大功率电磁发射装置,所以电磁干扰较小。 测区水电供应情况良好,由于测区较小,各种供应都能得到保障。 2.2 测区已知点资料 9月15日上午,实习小组在测绘学院调集了控制点资料和大学控制点点位分布图;9月16日下午,实习小组对测区调到的已知点资料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布设好其他控制点。 2.2.1 已有平面控制资料 实习指导老师提供的控制点平面测量结果为 C级 GPS控制网54坐标系,3 度带,中央子午线为 114 度的成果。经实地踏勘,这些点保存完好。这 3 个已知点在测区里分布均匀,图形结构好,可以很好地起到平面控制效果。控制点详细情况参见附录一“控制点点之记”。 2.2.2 已有地形图资料 1《大学校园示意图》大学出版 2 大学控制点点位分布图

D级GPS控制网设计书

D级GPS控制网设计书

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D级GPS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δ=22)*(d b a 式中:δ—GPS 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 ),亦即等效距离误差。 a —GPS 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 b —GPS 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ppm )。 d —GPS 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km )。 四、布设原则 1.GPS 网一般应采用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或附合线路,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2.GPS 网作为测量控制网,其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应分布均匀。 3.GPS 网点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点相结合。重合点一般不少于3个(不足时应联测),且在网中分布均匀,以可靠地确定GPS 网与地面之间的转换参数。 4.GPS 网点应考虑与水准点重合,而非重合点,一般应根据要求以水准测量(或相当精度的测量方法)进行联测,或在网中布设一定密度的

水准联测点。 5.为了便于GPS的测量观测和水准联测,减少多路径影响,GPS网点一般应设在视野开阔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6.为了便于用经典方法联测或扩展,可在GPS网点附近布设一通视良好的方位点以建立联测方向,方向点与观测站距离一般应大于300米。 五、埋石、仪器、选点 1.埋石 平面控制点按照《工程测量 规范》标石规格埋设永久性标 石,标石可采用现场浇筑的方 法,埋石深度不小于0.6m,采 用预制标石时,埋设时底部须铺设0.2m水泥,以防止标石沉降。标石面应露出地面在1cm左右,导线点标石上宽度不小于15cm×15cm,下宽度不小于30cm×30cm。导线点位应易于保存、寻找,便于测角、测距;并且应按照导线点位选择的特殊要求(见《工程测量规范》)选埋。如图

施工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 施工控制网及施工测量 技术设计书 批准单位:申报单位 审批意见:总工: 2011年月日 主要设计人: 2011年月日 审批人: 目录 一、测区概况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三、已有资料情况 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密度

六、基础控制测量 七、图根控制测量 八、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 九、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 为提高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大三学生综合运用测量知识、测量仪器、测量规的能力,在本学期安排本实习,主要容有:测区踏勘、施工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等实习任务。 一、测区概况 本工程区位于省崇州市羊马镇永和大道6号占地面积854.3余亩,建筑面积261490平米,测区建筑及草坪较多,地势较为平坦,地区大气能见度良好,交通便利,给测量带来便。测区气候较好,照射充足,年降水量不多,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测区的北门外便是永和大道。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1.GJJ8—99《城市测量规》 2.GB12898—91《三、四等水准测量规》 3.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三、已有资料情况 1、水院新校区1:1000地形图; 2、水院新校区控制点成果表; 3、水院新校区控制点点之记。 4、水院新校区规划图 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1.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高程基准。 3.基本等高距,1:500地形图为0.5m, 1:2000地形图为1m。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密度 1.由于学院灾后重建不久,对于新校区出于保护以及满足教学要求,在造标埋时应注意:选点应该尽量在稳定坚实的混凝土路面上,做到不影响行人车辆以及校园美观。同时兼顾点位的长期保存性,以

平面高程测量及控制网测量施工方案

7.4.1平面高程测量及控制网测量施工方案 1.编制目的 保证陕西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项目2×1000MW机组电厂输煤系统建筑安装工程(D标段)的施工质量和满足工程进度要求,指导本项目工程的测量施工。 2.编制依据 本工程设计招标图纸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施工准备 3.1.人员组织 由项目施工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业主提供的首级坐标控制点、原始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各级轴线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测量小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由测量工程师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3.2.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测量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及设计说明的阅读和现场踏勘,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工程建筑的位置及坐标;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工程建筑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的各项尺寸,它是整个过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坐标点及高程,对比工程结构图纸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两者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3.3.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至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测量原则和要求 4.1施测原则 (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 (2)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现场施测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场区控制网及轴线控制网工作完成后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上报的工作制度。(4)控制网施测好后,将成果报工程总承包方,要求联合检测,检测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2基本要求 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4.3工作内容 (1)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引测建立场内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2)用全站仪及水准仪测量放样出本工程的坐标及高程基准点桩。 (3)对施工部位进行检查验收,并绘制竣工图,整理验收资料。 5.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置 5.1平面控制网的布置 5.1.1根据业主提供的基本控制点、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工作,若发现有偏差应提请业主、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