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4.3:科普常识

合集下载

初中科学综合知识点汇总

初中科学综合知识点汇总

初中科学综合知识点汇总科学综合知识点汇总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万物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多个不同的学科领域。

初中科学综合知识点汇总旨在总结和归纳初中科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下面将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物理知识点汇总1. 运动学: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以及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特殊运动的规律。

2. 力学:涉及力的作用、分解、合成、平衡条件等,包括牛顿运动定律、摩擦力、重力等内容。

3. 光学: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基本现象,以及透镜、眼睛等光学器件的原理。

4. 电学:涉及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以及串联、并联电路、电池等电路的基本原理。

5. 热学:包括热传导、热膨胀、热平衡等基本概念,以及热能转化和传递的原理。

二、化学知识点汇总1. 元素与化合物:介绍常见元素的符号、周期表等,以及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2. 反应与平衡: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以及化学反应平衡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3.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介绍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以及平衡反应方程式的应用。

4. 电化学:涉及电解质、电化学电池、电解等,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5. 有机化学:介绍有机物的基本特点、命名规则、官能团等,以及石油、煤的组成和利用。

三、生物学知识点汇总1. 细胞: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功能,以及细胞分裂、变异等基本现象。

2. 生物分类学:涉及物种、属、科等基本分类单位的定义和特点,以及生物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3. 遗传学:包括基因、染色体、遗传变异等基本概念,以及遗传规律的描述和遗传工程的应用。

4. 植物生长与发育:包括植物的组织结构、光合作用、植物激素等基本概念,以及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5. 动物生殖与发育:介绍动物的繁殖方式、生殖器官和生殖行为,以及动物的发育过程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综上所述,初中科学综合知识点汇总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初中知识科普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初中知识科普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初中知识科普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各个学科知识的重要阶段,掌握初中阶段的科普知识点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阶段的常见科普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的学习指导。

一、地球与宇宙知识点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2. 天体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3. 卫星:人造卫星和自然卫星,如人工卫星、月球等。

4. 星座:北斗七星、猎户座、天鹅座等,通过标志性星星形成。

5. 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形成与变化。

二、生命科学知识点1. 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植物组织器官:根、茎、叶、花的功能与结构。

3. 动物分类: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与特征。

4.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

5. 遗传与进化:基因、DNA、进化理论等基本概念与原理。

三、物理与化学知识点1. 物质与能量:固体、液体、气体的特性与变化。

2. 电流与电路:导电、绝缘材料,并联与串联电路。

3. 灯与镜:发光原理、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4.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方法与化学平衡。

5. 元素与化合物:基本元素、化合物的命名与性质。

四、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环境:气候、水资源、土壤等自然环境与地理概念。

2. 人口与城市:人口增长、人口密度、城市发展等社会地理知识。

3. 地理分区:根据地理要素将地球分为不同的区域。

4. 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绿化、住宅区划等城市规划原则。

5.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五、历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历史: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历史顺序与典故。

2. 世界古代文明:埃及、希腊、罗马、印度等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

3. 近现代史: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等重要历史事件。

4. 革命与建设: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等。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4.3:科普常识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4.3:科普常识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4.3:科普常识第三节科普常识(一)地理知识◇区时◇大气层◇海市蜃楼◇极光◇寒潮◇梅雨◇龙卷风◇台风◇厄尔尼诺◇季风◇地球的结构◇地震◇火山◇地热◇四大洋◇岛屿◇海峡◇海湾◇大陆架◇三角洲◇山脉◇平原◇高原◇盆地◇冰川◇丘陵◇河流◇草原◇沙漠◇湖泊◇运河(详细内容见教材)(二)物理、化学知识◆物理知识◇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化学知识◇在山区常见粗脖子病(甲状腺肿大),果小病(克汀病),医生建议多吃海带,进行食物疗法。

上述病患者的病因是人体缺一种元素:碘。

◇用来制取包装香烟、糖果的金属箔(金属纸)的金属是:铝。

◇黄金的熔点是1064.4℃,比它熔点高的金属很多。

其中比黄金熔点高约2倍,通常用来制白炽灯泡灯丝的金属是:钨。

◇有较强的腐蚀性,由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一定体积比(3:1)混合而成的能溶解金的液体是:王水。

◇黑白底片上的黑色物质是:银。

◇很多化学元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缺少它们,人将会生病。

例如儿童常患的软骨病是由于缺少:钙元素。

◇在石英管中充入某种气体制成的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荧光灯强亿万倍的强光,因此有“人造小太阳”之称。

这种灯中充入的气体是:氙气。

◇在紧闭门窗的房间里生火取暖或使用热水器洗澡,常产生一种无色、无味并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氟氯烃导致地球大气层被破坏,则形成臭氧层空洞,致使作为人们抵御太阳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受到损坏,引起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并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体积分数)是:75%。

◇医院输液常用的生理盐水,所含氯化钠与血液中含氯化钠的浓度大体上相等。

生理盐水中NaC1的质量分数是:0.9%。

◇发令枪中的“火药纸”(火子)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是:五氧化二磷。

◇萘卫生球放在衣柜里变小,这是因为:萘在室温下缓缓升华。

◇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发痒或红肿,简单的处理方法是:擦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文化修养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文化修养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文化修养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第三节科普常识(一)地理知识◇区时◇大气层◇海市蜃楼◇极光◇寒潮◇梅雨◇龙卷风◇台风◇厄尔尼诺◇季风◇地球的结构◇地震◇火山◇地热◇四大洋◇岛屿◇海峡◇海湾◇大陆架◇三角洲◇山脉◇平原◇高原◇盆地◇冰川◇丘陵◇河流◇草原◇沙漠◇湖泊◇运河(详细内容见教材)(二)物理、化学知识◆物理知识◇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化学知识◇在山区常见粗脖子病(甲状腺肿大),果小病(克汀病),医生建议多吃海带,进行食物疗法。

上述病患者的病因是人体缺一种元素:碘。

◇用来制取包装香烟、糖果的金属箔(金属纸)的金属是:铝。

◇黄金的熔点是℃,比它熔点高的金属很多。

其中比黄金熔点高约2倍,通常用来制白炽灯泡灯丝的金属是:钨。

◇有较强的腐蚀性,由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一定体积比(3:1)混合而成的能溶解金的液体是:王水。

◇黑白底片上的黑色物质是:银。

◇很多化学元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缺少它们,人将会生病。

例如儿童常患的软骨病是由于缺少:钙元素。

◇在石英管中充入某种气体制成的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荧光灯强亿万倍的强光,因此有“人造小太阳”之称。

这种灯中充入的气体是:氙气。

◇在紧闭门窗的房间里生火取暖或使用热水器洗澡,常产生一种无色、无味并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氟氯烃导致地球大气层被破坏,则形成臭氧层空洞,致使作为人们抵御太阳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受到损坏,引起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并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体积分数)是:75%。

◇医院输液常用的生理盐水,所含氯化钠与血液中含氯化钠的浓度大体上相等。

生理盐水中NaC1的质量分数是:%。

◇发令枪中的“火药纸”(火子)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是:五氧化二磷。

◇萘卫生球放在衣柜里变小,这是因为:萘在室温下缓缓升华。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命题点:科学常识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命题点:科学常识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命题点:科学常识第四章文化修养第一节科学常识命题点1:我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一)我国古代四大发明1.造纸术发明于西汉前期。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蔡侯纸。

2.印刷术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

隋唐之际(7世纪左右),出现雕版印刷术。

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应刷品。

北宋时期(11世纪左右),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次革命,对中国、欧洲乃至世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特别是传入欧洲后,有力推动了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进行。

欧洲人用活字排版印刷比毕异晚四个多世纪。

3.火药发明于唐代中期,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在军事战场上。

火箭是最早利用火药的武器。

南宋时期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世纪传人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4.指南针前身是发明于战国时期的“司南”。

北宋时用于航海事业。

13世纪传到欧洲。

(二)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1.先秦时期《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

商代甲骨文已经记载了日食、月食,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

春秋战国之际,二十八宿体系已经建立。

春秋战国时采用的是古四分历,取周年长度为365又1/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

比西方早160年。

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石申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星象表。

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逐步发展完备。

2。

两汉时期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西汉《汉书·五行志》中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并发明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34-第四章 科学文化素养(三)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34-第四章 科学文化素养(三)

第四章科学文化素养(三)第二节科学文化素养(二)中国地理知识1.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2.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3.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4.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十堰的武当山、江西鹰潭的龙虎山、安徽黄山市的齐云山、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别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

9.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

10.中国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

(十三朝古都)——南京(六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洛阳(九朝古都)11.阳关道原指古代经过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来泛指通行便利的大路。

【例2018年上-真题单选】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诗中写道:“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诗人的朋友要经过“阳关道”去的地方属于()。

A.漠北B.岭南C.西域D.中原网校答案:C网校解析:“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语出王维的一首诗,因为当时的阳关是西域和内地的分界线,出了阳关就是茫茫沙漠。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2.我国邻国陆上邻国(14个):俄罗斯、蒙古、朝鲜、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越南、吉尔吉斯坦。

海上邻国(6):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13.陆地和海洋我国的陆地地形主要分为平原、高原和盆地:(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聚宝盆,最高的盆地)、四川盆地。

中学综合素养重点整理

中学综合素养重点整理

中学综合素养重点整理
1. 语言素养
- 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和词汇量
- 能够流利地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
- 理解和分析各种文本和语境
2. 数学素养
- 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和代数运算
- 理解数学概念和公式,并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数学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3. 科学素养
- 理解科学知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 能够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并记录和分析结果
- 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科学对社会的贡献
4. 文化素养
- 掌握国内外历史、地理和文化知识
- 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观念
- 培养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观念
5. 信息素养
- 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
- 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
- 具备信息安全和文献规范的意识
6. 艺术素养
- 具备欣赏和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 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培养个人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 理解艺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以上是中学综合素养的重点整理,通过培养这些素养,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2023年《中学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总结1500字

2023年《中学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总结1500字

2023年《中学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总结1500字2023年《中学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总结中学综合素质是指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以下是2023年《中学综合素质》的重点知识总结:一、思想道德素质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尊重人权和民主。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4.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和交往,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科学文化素质1.基本掌握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

3.了解自然、人文科学和科技进步的基本概念和最新进展。

4.培养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和尊重。

三、身心健康素质1.学习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保持身体健康。

2.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学会管理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4.认识青春期变化,学会适应身心发展的需求。

四、审美素质1.培养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学会审美表达。

2.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舞蹈等。

3.了解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发展,提高文化修养。

4.参与各种艺术实践,培养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五、实践能力1.培养动手能力,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

2.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组织和社会问题。

3.培养实验观察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参与志愿者活动,培养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综合运用能力1.培养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学会运用信息技术。

2.提高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解决复杂问题。

3.培养表达和交流能力,学会有效沟通。

4.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七、人文素质1.了解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政治制度。

2.培养文学、哲学、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兴趣。

3.学习外国语言和跨文化交流,培养国际视野。

4.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交流方式,增强文化包容性。

以上是2023年《中学综合素质》的重点知识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4.3:科普常识第三节科普常识(一)地理知识◇区时◇大气层◇海市蜃楼◇极光◇寒潮◇梅雨◇龙卷风◇台风◇厄尔尼诺◇季风◇地球的结构◇地震◇火山◇地热◇四大洋◇岛屿◇海峡◇海湾◇大陆架◇三角洲◇山脉◇平原◇高原◇盆地◇冰川◇丘陵◇河流◇草原◇沙漠◇湖泊◇运河(详细内容见教材)(二)物理、化学知识◆物理知识◇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化学知识◇在山区常见粗脖子病(甲状腺肿大),果小病(克汀病),医生建议多吃海带,进行食物疗法。

上述病患者的病因是人体缺一种元素:碘。

◇用来制取包装香烟、糖果的金属箔(金属纸)的金属是:铝。

◇黄金的熔点是1064.4℃,比它熔点高的金属很多。

其中比黄金熔点高约2倍,通常用来制白炽灯泡灯丝的金属是:钨。

◇有较强的腐蚀性,由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一定体积比(3:1)混合而成的能溶解金的液体是:王水。

◇黑白底片上的黑色物质是:银。

◇很多化学元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缺少它们,人将会生病。

例如儿童常患的软骨病是由于缺少:钙元素。

◇在石英管中充入某种气体制成的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荧光灯强亿万倍的强光,因此有“人造小太阳”之称。

这种灯中充入的气体是:氙气。

◇在紧闭门窗的房间里生火取暖或使用热水器洗澡,常产生一种无色、无味并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氟氯烃导致地球大气层被破坏,则形成臭氧层空洞,致使作为人们抵御太阳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受到损坏,引起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并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体积分数)是:75%。

◇医院输液常用的生理盐水,所含氯化钠与血液中含氯化钠的浓度大体上相等。

生理盐水中NaC1的质量分数是:0.9%。

◇发令枪中的“火药纸”(火子)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是:五氧化二磷。

◇萘卫生球放在衣柜里变小,这是因为:萘在室温下缓缓升华。

◇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发痒或红肿,简单的处理方法是:擦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

◇因为某气体A在大气层中过量累积,使地球红外辐射不能透过大气,从而造成大气温度升高,产生了“温室效应”。

气体A为:二氧化碳。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者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烧燃料放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造成的。

◇在五金商店买到的铁丝,上面镀了一种“防腐”的金属,它是:锌。

◇全钢手表是指它的表壳与表后盖全部是不锈钢制的。

不锈钢锃亮发光,不会生锈,原因是在炼钢过程中加入了:铬、镍。

◇根据普通光照射一种金属放出电子的性质所制得的光电管,广泛用于电影机、录像机中。

用来制光电管的金属是:铯。

◇医院放射科检查食道、胃等部位疾病时,常用“钡餐”造影法。

用作“钡餐”的物质是:硫酸钡。

◇我国世界闻名的制碱专家侯德榜先生,在1942年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所制得的碱除用在工业上之外,日常生活中油条、馒头里也加入一定量这种碱。

这种碱的化学名称是:碳酸钠。

◇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有些是用电镀加工成古铜色的硬铝制成,该硬铝的成分是:铝、铜、镁、锰、硅。

◇氯化钡有剧毒,致死量为0.8克。

不慎误服时,除大量吞服鸡蛋清解毒外,还应加服一定量的解毒剂.此解毒剂是:硫酸镁。

◇印刷电路板常用化学腐蚀法来生产。

这种化学腐蚀剂是:氯化铁。

◇液化石油气早已进入家庭。

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

若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改烧液化石油气,应采用的正确措施是: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进入量。

◇装有液化气的煤气罐用完后,摇动时常听到晃动的水声,但这种有水声的液体决不能私自乱倒,最主要的原因是:这种液体是含碳稍多的烃,和汽油一样易燃烧,乱倒易发生火灾等事故。

◇录音磁带是在醋酸纤维、聚酯纤维等纤维制成的片基上均匀涂上一层磁性材料——磁粉制成的。

制取磁粉的主要物质是:四氧化三铁。

◇泥瓦匠用消石灰粉刷墙,常在石灰中加入少量的粗食盐,这是利用粗食盐中含有的易潮解的物质潮解,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这种易解潮的物质是:氯化镁。

◇我国古代书法家的真迹能保存至今的原因:使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使字迹久不褪色,这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在字画上常留下作者的印鉴,其印鉴鲜艳红润,这是因为红色印泥含有不褪色、化学性质稳定的红色物质,它是朱砂(硫化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首饰成为人们喜爱的装饰品。

黄金制品的纯度单位用K表示。

24K通常代表足金或赤金,实际含金量为99%以上。

金笔尖、金表壳均为14K,它们通常的含金量为:不低于56%。

◇吸烟能引起支气管炎、心血管病,还能诱发肺癌、口腔癌、胃癌、膀肌癌等癌症,所以说吸烟是慢性自杀。

据分析知,烟草成分中危害性最大的物质主要是尼古丁。

◇潜水艇在深水中长期航行,供给船员呼吸所需氧气所用的最好物质是:过氧化钠。

◇变色眼镜用的玻璃片在日光下能变深色,是因为:在玻璃中加入了适量的卤化银晶体和氧化铜。

◇铅中毒能引起贫血、头痛、记忆减退和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中毒会引起慢性脑损伤并常危及生命。

城市大气铅污染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

◇盛在汽车、柴油机水箱里的冷却水,在冬天结冰后会使水箱炸裂。

为了防冻,常加入少量的:乙二醇。

◇医院里的灰锰氧或PP粉是:高锰酸钾。

◇高橙饮料、罐头中的防腐剂是:苯甲酸钠。

◇水壶、保温瓶和锅炉中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不能用来酿酒的物质是:黄豆。

能用来酿酒的物质是:谷子、玉米、高粱、红薯等。

◇剧烈运动后,感觉全身酸痛,这是因为肌肉中增加了:乳酸。

◇营养素中,发热量大且食后在胃肠道停留时间最长(有饱腹性)的是:脂肪。

◇味精又叫味素,它有强烈的肉鲜味,它的化学名称是谷氨酸钠。

◇在霜降以后,青菜、萝卜等吃起来味道甜美,这是因为青菜里的淀粉在植物内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古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因为过去的渔网是用麻纤维织的,麻纤维吸水易膨胀,潮湿时易腐烂,所以渔网用上两三天后晒两天,以延长渔网的寿命。

现在用不着这样做,这是因为现在织渔网的材料一般选用:尼龙纤维。

◇电视中播放文艺演出时,经常看到舞台上烟气腾腾,现在普遍用的发烟剂是:乙二醇和干冰。

◇用自来水养金鱼时,将水注入鱼缸以前需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目的是:使水中次氯酸分解。

◇若长期存放食用油,最好的容器是:玻璃或陶瓷容器。

◇不粘锅之所以不粘食物,是因为锅底涂上了一层特殊物质:“特氟龙”,其化学名叫聚四氟乙烯,俗名叫“塑料王”。

(三)高新科学与技术◇信息论◇信息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高性能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操作系统◇计算机病毒◇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光电子材料◇化学纤维◇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药物◇生物芯片◇基因组学◇纳米科学◇生物工程产业◇生态科学◇现代农业◇ 白色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海洋牧业◇农业生物工程◇有机食品◇转基因植物◇磁浮列车◇系统论◇控制论◇运筹学◇软科学◇边缘科学◇综合科学◇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地球科学◇海洋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技术◇航天站◇全球定位系统◇三网融合◇物联网(详细内容见教材)(四)天文知识◇恒星恒星,就是像太阳一样,由炽热气体(主要是氢和氦)组成,能自己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其次是半人马座的比邻星。

宇宙间恒星众多,能用肉眼直接看到的恒星有6000多颗。

恒星并非静止不动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单凭肉眼很难发现它们的位置变化,所以古人将它们称为恒星。

一般来说,恒星是单独存在的,也有个别的恒星是成双成对的。

恒星的体积相差很大。

恒星本身也是发展变化的,也要经历一个产生、发展、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太阳目前属于壮年恒星,有一天它也会衰亡。

◇黑洞黑洞是一种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言的特殊天体。

它体积小、密度大、引力强,有一个封闭的视界(即黑洞的边界),可以吸收一切进入视界的物质和辐射。

恒星进入晚期,星体内变化日渐剧烈,出现了大爆发一一向宇宙空间抛射出大量的物质,只留下一个致密的核心天体。

如果这个天体的密度相对较小,就会形成白矮星; 如果密度较大,就会形成中子星;如果密度特别大,就会形成黑洞。

◇星座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星空,人们把星空分成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就叫星座。

中国古代很早就将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巴比伦人也将较亮的恒星划分成许多星座。

根据较亮的恒星组成的不同图形,结合动物、希腊神话里的人物命名,如大熊座、小熊座、仙女座、猎户座等。

1928 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星空分为88个星座并公布了星座名称。

◇河外星系在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有许多个由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以及星际气体和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这就叫星系。

银河系就是一个普通的星系。

位于银河系之外的星系,一般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每个河外星系的直径从几千光年至几十万光年不等。

它们的外形和结构多种多样。

星系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聚成大大小小的集团,有物理联系的两个星系,组成了双重星系。

像大麦哲伦星系、小麦哲伦星系等,又与银河系组成三角星系。

◇银河系银河是由密集的恒星和其他天体组成的,这个由大约1000亿一2000亿颗恒星组成的庞大的恒星体系叫银河系。

银河系是一个透镜形的系统,中间厚、边缘薄。

从正面看,银河系像一个急流中的漩涡;从侧面看,银河系像一块用于投掷的铁饼。

银河系的主体部分似一个银盘,它的直径约为8万光年,中央厚约1万光年,边缘厚3000-6500光年。

太阳距银河系中心(银心)约3.3万光年。

银河系也在自转,现在已经发现银河系内有4条旋臂。

离银河中心越近,自转越快,银河系边缘自转较慢。

◇太阳系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构成。

在太阳系中,太阳是中心,吸引着其他成员环绕太阳公转。

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主要是八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此外,还发现了6000多颗小行星,以及许多卫星、彗星和流星。

太阳集中了太阳系 99.8%的质量,成为太阳系的中心。

在八大行星中,海王星离太阳最远,木星的质量和体积最大。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边缘附近,围绕银河系中心转一周需要2.5亿年。

◇太阳黑子在太阳表面,有一层薄薄的、圆圆的、明亮发光的气体——“光球”。

很久以前,古人就发现光球上经常出现一些黑斑,这就是太阳黑子。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现黑子的国家。

黑子并非固态黑斑,而是太阳大气中的漩涡状气流,是太阳上物质活动最剧烈的区域。

它贴近光球表面,多数是成群出现的,被称为“黑子群”。

黑子有生有灭,形成后几天到几个月就会消失,新的黑子又会产生。

太阳黑子的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周期平均长度为11.1年。

黑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当黑子群出现时,会扰乱地球的电离层和磁场,并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引发极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