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教师资格统考中,中学综合素质是一门重要的科目,涵盖了丰富多样的知识点。
以下为大家详细归纳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2、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
2、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教育公正包括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均等。
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包括性别、民族、地域、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公平。
三、教师观1、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包括: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等。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包括: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3、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
其中,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四、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法的体系,包括宪法中的教育条款、教育基本法律、教育单行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
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权利;同时要履行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等义务。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黄金考点汇编

必背考点汇编第一章职业理念考点1: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考点2: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核心目标)(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②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评价内容的综合化;③评价过程的动态化;④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考点3: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常见误区(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2)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
(4)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5)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6)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考点4:“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口诀】两独一发。
考点5: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考点6: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三者一开放】(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汇总考试概述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是由国家教育部门组织实施的全国性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是教育部门对人才素质的核心要求之一,也是量化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中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必经之路。
该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综合素质是其中比较重要的考试内容之一。
综合素质考试综合素质考试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考试内容之一,旨在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比较综合性的考试内容。
综合素质考试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个部分,客观题主要考查考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面对问题的能力和未来教育改革的思考能力等方面,主观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教育实践等方面。
综合素质考试重点1.熟悉教育改革政策考试要求考生掌握当前教育改革政策的最新动态,包括《义务教育法》、《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法》、《普通高中教育课程方案》等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考生要深入理解这些政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为未来的教育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掌握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心理学是现代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更好的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表现,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
3.学习思维方法和学科知识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各类学科的知识体系,并掌握相应的教学设计思路,同时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具备学科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学科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方案,能够充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教育层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5.掌握教育教学法和教学技能教育教学法和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技能之一,包括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技能,能够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带领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全面发展,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育部门对人才素质的核心要求之一,考生需要熟悉教育改革政策、掌握教育心理知识、学习思维方法和学科知识、具备学科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才能顺利通过此次考试。
中学教资综合素质大题必考点总结

【综合素质】大题高频考点一、必考:1、素质教育的内涵(教育观)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3、新课程下的教师观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章:职业理念重点掌握三观内容,教育观、教师观、学生现(选择、材料题必考)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材料分析题要点必须背! (口诀:提速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的总目标)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口诀:两全两发展创新和实践)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得发展;4.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5.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新课改下的教学观:材料分析题要点必须背!! (口诀: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会学生知识"转向"转会学生学习"3."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第二节学生观"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材料分析题要点必须背!!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资格证初中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初中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
一、教育心理学
1. 研究理论
- 主要研究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义、社会文化理论等。
- 智力理论: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
- 人的认知过程:感知、思维、记忆等。
2. 发展心理学
- 儿童青少年期的身心发展: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等。
- 起源于儿童发展理论:皮亚杰、维果茨基等。
3.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教学
-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方式。
-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奖励方式。
- 考试与评价方式。
二、教育法律法规
1. 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
2. 学校规章制度
- 学校管理制度。
- 学校安全制度。
- 学校考试制度等。
3. 学生权益保护法律法规
- 学生权益的法律保护。
- 学生惩戒与纠正措施的规范。
三、教育科学
1.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
- 教学设计的步骤和要素。
2. 教学评价
- 教学评价的概念和功能。
-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教学方法
- 指导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
- 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等教学方法。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初中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的简要概述,具体内容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更详细的学习和掌握。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教师法相关知识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教师法相关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教师法》的性质与地位《教师法》是教育单行法,《教师法》对教师培养、教师职业活动和教师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关系进行了规范,是集合了教师的行业管理和教师的权益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专门法律。
2.《教师法》的基本结构与内容(1)基本结构《教师法》共有三部分(总则、分则、附则),九章,43条。
其中,总则对立法目的、适用对象等做出了总体规定,分则是对教师权利和义务、教师队伍建设等的规定。
(2)主体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
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适用对象】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第三条【教师职责】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四条【政府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
第五条【管理体制】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师工作。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
第六条【教师节】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第二章权利和义务第七条【教师权利】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教资中学综合素质必背考点

教资中学综合素质必背考点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B. 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 素质教育就是取消考试和分数评价D.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即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教育家提出的?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夸美纽斯D. 陶行知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A. 爱国守法B. 爱岗敬业C. 关爱学生D. 追求名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严格按照教材讲解,不偏离主题B. 加大作业量,通过练习巩固知识C.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际D. 强调分数和排名,激发竞争意识下列关于学生心理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 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匀速进行的B. 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相同的规律C. 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D. 学生的心理发展完全受遗传因素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下列哪些属于教师的基本权利?A. 教育教学权B. 管理学生权C. 科学研究权D. 获取报酬权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 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C. 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D.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下列哪些做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A.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B. 安排大量的机械记忆和重复练习C.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D.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关爱学生的要求包括:A.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B. 尊重学生人格C.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D. 对学生严加管教,不允许犯错下列关于教育法律法规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B. 教师有权拒绝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C. 教师体罚学生是违法行为D. 教师可以私自扣留学生的作业本作为惩罚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1.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的基本概念、内容、任务、原则等-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的学派及其主要观点-教育规律与教育方法2.教育评价与学习评价:-学习评价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学习评价的形式、效度和信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与实施-学生发展情况的评价与分析3.教育管理与领导:-学校管理的任务、原则与方法-教育领导的基本要素与流派-学校制度与组织的管理4.中学教育的特点与任务:-中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初中、高中的区别-中学教育与德育、学科教育的关系-师德师风与中学教育5.课程与教学:-课程的基本概念、类型与结构-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方法6.学科教育:-学科的特点与目标-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科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学科教材的选择与使用7.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学生人身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网络安全与信息素养培养8.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与实施-教师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与适用9.教材研究与教学实践:-教材编写与选用的原则与方法-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教学实践的规划、操作与总结10.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与作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技巧与方法以上是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的一部分,考试内容还包括教师职业素养、教学设计与评价案例分析等。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多做题目和模拟试题,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9)第四章文化素养内容简介本章主要考查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要求考生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具有艺术鉴赏的能力,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本章内容主要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查。
第一节教师的文学素养高频考点提要1.我国古代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杰出代表;2.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及近代文学的主要作品。
高频考点速记一、外国文学(一)古典文学1.古希腊罗马文学(1)荷马,古希腊诗人,生活年代约在公元前9和8世纪间,生平不详。
他在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创作了《伊利亚特》《奥德赛》古代希腊两部伟大的史诗。
(2)柏拉图(约前427一前347),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
他和其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3)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一前456),是希腊悲剧的创始人,在悲剧剧史上最大的贡献是在剧中增加了第二名演员,使对话成为戏剧的主要成分,戏剧结构程式基本形成,被人们誉为“悲剧之父”。
著有《普罗米修斯》三部曲:《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
古希腊的文学名作还有: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伊索的《伊索寓言》等。
(4)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6一前385),被誉为“喜剧之父”。
他的喜剧艺术属于现实主义,但表现手法极其夸张,喜剧的语言来自民间,朴实、自然、诙谐、生动,他的创作对后世的喜剧和小说都产生了影响。
2.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最为著名的是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但丁创作的《神曲》。
但丁(1265--1321),意大利诗人。
《神曲》(1307一1321)是但丁在被放逐期间写的一部长诗,是他呕心沥血、历经十四年之久的忧愤之作,是诗人的代表作。
3.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1)意大利文学意大利是人文主义发祥地,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
薄伽丘以反对****的罗马教廷、反禁欲主义为主题,创作了《十日谈》。
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被称为“意大利人文主义三杰”。
(2)英国文学英国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顶峰。
莎士比亚是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一生创作了37部剧本、2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
主要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的作品情节生动丰富、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语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3)西班牙文学16世纪到17世纪是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代”,在小说、戏剧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米盖尔•台•塞万提斯(1547一1616),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50多岁开始写作。
其著名代表作是《堂吉诃德》。
(4)启蒙文学18世纪的启蒙文学,主要包括法国启蒙运动和德国民族文学。
①法国启蒙文学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启蒙文学逐渐成为当时法国文学的主流。
早期的启蒙文学作家主要是孟德斯鸠和伏尔泰。
卢梭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文学家,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②德国民族文学18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启蒙主义文学进入了高潮,歌德、席勒一起把德国的古典文学推向了高峰,不但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为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A.约翰•沃尔夫冈•歌德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
青年时期的歌德最重要的作品是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对当时德国的丑恶现实进行了深刻批判,向封建的德国社会进行了公开挑战。
诗剧《浮士德》是歌德以毕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杰出代表作。
它与《荷马史诗》《神曲》等齐名,被文学史家认为是史诗性的巨著。
B.约翰-克里斯托弗•席勒约翰•克里斯托弗•席勒(1759---1805),18世纪德国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
其代表作《阴谋与爱情》《奥尔良的姑娘》《威廉•退尔》等。
(二)近代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作家有拜伦、雪莱、雨果、缪塞、大仲马和小仲马、莱蒙托夫、裴多菲等。
①拜伦拜伦(1788—1824),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
拜伦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主要歌颂了欧洲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代表作为诗体小说《唐璜》,通过青年贵族唐璜的种种经历,抨击欧洲反动封建势力。
②雪莱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创作了《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云雀》《西风颂》等,名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广为流传。
抒情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取材于希腊神话。
③雨果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主将和领袖。
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反映了19世纪法国的重大历史进程和文学进程。
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的发表树起了浪漫主义的旗帜,成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其主要作品有《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④亚历山大•大仲马亚历山大•大仲马(1802--1870),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自学成才,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大仲马的通俗小说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构思了大量曲折离奇,传奇色彩浓厚的故事。
《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是大仲马的代表作品。
⑤亚历山大•小仲马亚历山大•小仲马(1824--1895),法国著名小说家,大仲马的儿子。
小仲马的作品大都以妇女、婚姻、家庭为题材,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其代表作《茶花女》通过妓女玛格丽特同阿尔芒斯的爱情悲剧,揭露了虚伪的社会道德和门第观念。
其他主要作品有《私生子》《金钱问题》《放荡的父亲》《半上流社会》《阿尔丰斯先生》《福朗西雍》等。
⑥普希金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其主要作品有诗歌《致恰达耶夫》《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茨冈人》等。
农民题材的小说《上尉的女儿》被誉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作。
⑦裴多菲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浪漫主义作家。
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领导人之一,不仅以诗歌作为战斗武器,而且亲身投入革命斗争,为民族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叙事诗《使徒》《自由与爱情》。
《自由与爱情》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成为人们传诵的名句。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有:梅里美、福楼拜和司汤达等。
①普罗斯佩•梅里美普罗斯佩•梅里美(1803一1870),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中短篇小说大师、剧作家,其主要代表作品《卡门》讲述了生性无拘无束的吉卜赛女郎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
②福楼拜福楼拜(1821--1880),19世纪中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是19世纪法国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
其主要代表作《包法利夫人》描写了一个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女爱玛的形象。
③司汤达司汤达(1799--1850),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自称是“人类心灵的观察家”。
创作了长篇小说《红与黑》。
④巴尔扎克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深刻地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等为代表。
①狄更斯狄更斯(1812—1870),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他的作品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描写了维多利维时代的精神。
重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荒凉山庄》等。
《大卫•科波菲尔》是自传体小说。
②萨克雷萨克雷(181 1—1683),英国作家。
成名作和代表作长篇小说《名利场》以辛辣讽刺的手法,真实描绘了1810--1820年摄政王时期英国上流社会没落贵族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等各色人物的丑恶嘴脸和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
③夏洛蒂•勃朗特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
其代表作《简•爱》,描写了一个谦谨、坚强而有独立精神的女性简•爱的形象,在英国文学妇女画廊中独树一帜。
④爱米莉•勃朗特爱米莉•勃朗特(1818一1848),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仅仅度过了30年便离开了人间。
但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她与《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小妹妹安妮•勃朗特(182-1849)——《爱格尼斯•格雷》的作者,号称“勃朗特三姊妹”,在英国19世纪文坛上焕发异彩。
(3)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人物有: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托尔斯泰等人。
①果戈里果戈里(1809--185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对俄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果戈里还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之一,1836年创作的讽刺喜剧《钦差大人》(1842年发表)揭露了贵族官僚阶级的冷酷,对“小人物”的遭遇表示了同情。
1842年发表的代表作《死魂灵》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典范作品,是俄国农奴制度崩溃时期农奴主阶级衰亡的历史,通过封建贵族农奴主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农奴不可避免地崩溃的趋势。
(2)陀斯妥耶夫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杰出的作家。
其主要作品《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作者一生创作的总结,突出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存在的哲理思考。
《罪与罚》标志着作者创作的高峰,为作者赢得了世界声誉。
③契诃夫契珂夫(1860一1904),他以擅长剧作短篇小说著称。
其主要作品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脖子上的安娜》《套中人》《樱桃园》等。
④托尔斯泰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俄国文坛活动了近60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4)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马克.吐温、欧•亨利、斯陀夫人等是其代表作冢。
①马克•吐温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美国作家。
其主要作品有《竞选州长》和《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等。
②斯陀夫人斯陀夫人(181 1—1896),美国作家,代表作品为《汤姆叔叔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