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智慧城规划设计
天河智慧城智慧水系(东部水系)连通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天河智慧城智慧⽔系(东部⽔系)连通⼀期⼯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天河智慧城智慧⽔系(东部⽔系)连通⼀期⼯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州⾼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河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编制单位:⼴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15年4⽉建设单位:⼴州⾼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河科技园管理委员会项⽬名称:天河智慧城智慧⽔系(东部⽔系)连通⼀期⼯程评价单位:⼴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802号法定代表⼈:吴友明总⼯程师:崔侠(教授级⾼⼯)项⽬负责⼈:廖庆⽟(农林⽔利类登记证编号:A28020430700)⽬录1前⾔ (1)1.1任务由来 (1)1.2环境影响评价⼯作程序图 (2)1.3环评主要结论 (4)2总则 (9)2.1评价⽬的 (9)2.2评价原则 (9)2.3编制依据 (9)2.4评价标准 (13)2.5评价重点 (13)2.6项⽬所在功能区及执⾏的环境标准 (13) 2.7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筛选 (16) 2.8评价等级 (18)2.9评价范围 (19)2.10环境保护⽬标 (20)3项⽬概况与⼯程分析 (21)3.1项⽬概况 (21)3.2⼯程现状 (22)3.3⼯程特性 (23)3.4⼯程布置及主要⼯程内容 (25)3.5主要建筑物 (27)3.6其它构筑物 (31)3.7观绿化设计 (32)3.8施⼯组织设计 (35)3.9⼯程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 (38)3.10⽔⼟保持 (38)3.11⼟⽯⽅平衡 (38)3.12⼯程管理 (39)3.13施⼯总进度 (39)3.14⼈员配置 (39)3.15投资估算 (39)4⼯程分析 (40)4.1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0)4.2⼯程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分析 (42)5沿线环境概况 (47)5.1地理位置 (47)5.2⾃然环境 (47)5.3社会环境 (49)6项⽬沿线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3) 6.1环境空⽓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53) 6.2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56)6.3地表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8)6.4地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3)6.5底泥(⼟壤)现状调查与评价 (64)6.6陆⽣⽣态调查与评价 (67)6.7⽔⽣⽣态调查与评价 (82)7施⼯期环境影响评价 (103)7.1施⼯期⽔环境影响评价 (103)7.2施⼯期空⽓环境影响评价 (104)7.3施⼯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105)7.4施⼯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07)7.5施⼯期⽣态环境影响评价 (108)7.6施⼯期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111)7.7施⼯期底泥环境影响分析 (112)8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114)8.1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114)8.2营运期环境空⽓影响评价 (117)8.3营运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124)8.4营运期景观影响评价 (126)9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29)9.1施⼯期环境保护措施可⾏性分析 (129) 9.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可⾏性分析 (135) 10环境风险分析 (137)11项⽬选址规划合理性、合法性分析 (138) 11.1项⽬建设必要性分析 (138)11.2项⽬建设合法性分析 (142)12污染物总量控制 (147)12.1总量控制指标确定原则 (147)12.2总量控制指标建议 (147)13公众参与 (148)13.1公众参与的⽬的和意义 (148)13.2公众参与对象 (149)13.3公众参与调查步骤和调查⽅式 (149) 13.4调查意见 (155)13.5公众参与⼩结 (158)14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60)14.1环境保护投资 (160)14.2环境损益分析 (160)14.3社会经济损益分析 (161)14.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162)15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计划 (163)15.1环境管理计划 (163)15.2环境监测计划 (168)15.3施⼯期的环境监理 (170)15.4项⽬竣⼯环境保护验收指标 (171)16评价结论与建议 (172)16.1⼯程概况 (172)16.2项⽬沿线环境质量现状 (172)16.3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措施 (174)16.4项⽬选址的环境可⾏性分析结论 (181)16.5环境风险评价结论及富营养化应对措施 (181)16.6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182)16.7公众参与结论 (182)16.8综合结论 (183)附件1、环评委托书;2、⼴州市天河区发展和改⾰局《关于天河智慧城智慧⽔系(东部⽔系)连通⼀期⼯程可⾏性研究报告的复函》(穗天发改函【2013】95号);3、公参代表复印件;4、专家评审意见及修改索引。
智慧城建设方案设计说明

智慧城建设方案设计说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
智慧城市是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各种城市资源、设施和服务进行整合,提供更加高效、便利、智能的城市运行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构建智能基础设施、数据平台和应用系统,以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保障城市安全。
本文将从智慧城市的建设方案设计、需要考虑的技术和应用系统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智慧城市方案设计1. 总体规划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制定全面的规划方案,包括城市发展的总体策略、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和智能化的设施建设规划等。
需要考虑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智能设施的融合,如智能电网、智慧交通、智慧环境等,建立智慧城市的整体框架。
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需要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和便捷性,满足个人和企业的需求。
首先需要建设智能公共设施,如智能路灯、智能垃圾桶、自助售货机等,减少环境污染和管理成本。
其次需要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如交通监控、智慧路灯、公共自行车等,改善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
同时需要建设智能能源系统,如智能电网、智能建筑、储能系统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3. 数据平台建设数据平台是智慧城市的核心,需要建立数据采集、处理和共享的系统,使城市的各类数据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分析和利用。
数据平台需要考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可以通过数据预测、智能决策等方式指导城市管理和日常生活。
4. 应用系统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建立多功能应用系统,方便居民和企业使用。
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办公、智慧社区等,让居民在城市中享受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同时需要建设智慧安全系统,如智能监控、安防报警、危险提醒等,保障城市的安全和防范各类安全事故。
二、需要考虑的技术1. 物联网技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立物联网技术,将城市各个设施、终端和传感器进行联网,实现设备互联、数据共享和智能管理。
2018.12.30《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各类管线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收费标准的研究》(王英)

第一章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收费标准计算依据
录
第二章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收费标准测算公式(暂行)
第三章 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收费标准案例
CONTENTS
目 录
Contents
1 第一章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和日常维护
费收费标准计算依据
政策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 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 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国办发[2015]61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 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 设的指导意见》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收费标 准测算公式(暂行)》
第一章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收费标准计算依据
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 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5]2754号
公式:Wi= C×(1+r)×(k×Bi+(1-k)×Fi)
• Wi—第i种管线单位里程需要交纳的日常维护费。 • C—管廊运营维护成本。 • r—管廊行业平均利润率 。 • k—权重系数,取值范围为0~1。 • Bi—第i种管线的管廊空间占比 。 • Fi—第i种管线管廊附属设施使用强度占比。 • i—参与管廊工程的管线类数。
(五)关于其他成本:因入廊而节省的管线维护和生产经营成本根据给水、供热、 天然气等管线按照各类管线该城市的实际漏损率计算,沿海城市的电力管线可考 虑台风损失。
(六)关于管廊运营维护成本:包括运行费用、维护费用、大中修费用、检测费 用等四项。
(七)关于管廊行业平均利润率:如无管廊行业平均利润率可参考市政行业平均 利润率。
• 其中:Zi —第i种管线的直埋成本:Zi=Z1i+Z2i+Z3i。
海绵城市建设思路探讨--以广州市天河智慧城核心区为例

海绵城市建设思路探讨--以广州市天河智慧城核心区为例邵锦焯【摘要】The frequency of urban waterlogging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Drainage and utilization of rain⁃water become focus of public concern. Taking the core area of Tianhe Wisdom Town in Guangzhou city as example ,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drainage facilities;discussed the ideas and general planning of sponge urban construction for this district;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 including regulation of water sys⁃tem,low impact development of urban facilities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ainwater.%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发生频率不断增加,雨水排放及利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以广州市天河智慧城核心区为例,分析了区域内防洪排涝设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城区建设海绵城市的思路、总体规划,提出了水系整治、城市设施低影响开发及雨水综合利用的相关措施。
【期刊名称】《广西水利水电》【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4页(P15-17,25)【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规划;广州市【作者】邵锦焯【作者单位】广州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 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近年来,快速城镇化带来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以水安全为代表的城市安全问题愈来愈严峻,城市防洪排涝、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工程PPP项目

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工程PPP项目投资协议甲方(项目实施机构):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乙方(社会资本):年月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工程PPP项目投资协议甲方(项目实施机构):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乙方(社会资本):鉴于: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并以BOT方式实施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投融资、建设、运营维护与移交。
且,广州市人民政府授权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为项目实施机构(本合同“甲方”)于年月至年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经过公开招标,确定(中标人)为本项目的社会资本方(本合同“乙方”)。
为维护各方协议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本项目经批准的《PPP项目实施方案》及国家和地方当前PPP相关政策、城市综合管廊相关政策等,甲、乙双方签订本“PPP项目投资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待乙方与政府资本代表(广州市建设公共设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并依法组建PPP项目公司后,甲方再与PPP项目公司签订详细的《PPP项目合同》,由项目公司承继乙方在本合同项下的权利和义务,并具体负责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及移交。
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广州市2016年综合管廊试点项目之一,综合管廊全长19.39km,主要沿天河智慧城现状科翔路~华观路、科韵路、柯木塱南路~高唐路、软件西路、横三路、横五路、拟建高唐路(华观路以南)、云溪路、沐陂西路、凌岑路、规划横七路布置,设控制中心 1 座、9处分控室以及20座箱式变电站。
2.合作模式本项目招标范围为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融资方式,并采用“BOT”方式运作,由政府资本出资代表与中标人(社会资本)按照34%:66%的股权比例出资项目资本金,共同在广州市成立项目公司。
经市政府授权,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将与项目公司签订PPP合同。
在特许经营期内,授予项目公司特许经营权,负责本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
智慧城顶层设计规划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规划实施方案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从全局的视角出发,进行总体架构的设计,对整个架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设计。
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主体,城市政府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方法论,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一、智慧城市的背景与发展形势1.智慧城市的定义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
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1)实现途径:通过全面感知、信息共享、智能解读,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的全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智慧化,人性化、精细化、可视化、互动化等科技手段,推进城市管理创新。
(2)内容上来看,智慧城市要涵盖城市的产业、民生、环境、防灾减灾、行政治理、资本配置等方面。
(3)理念上来看,以智慧系统作为粘合剂,将集约、低碳、绿色、人文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融入到新型智慧城镇化当中。
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佳选择,它既是城市发展的应循之路,也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
针对国内社会的具体需求,我国的新型智慧城市将会在一下几个领域重点发展:(1)以人为本的民生服务“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
其内涵是以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人”为焦点,最大限度地为城市中的“人”提供医、食、住、行、游、教等方面全面细致的服务,最终达到使城市居民都享受到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的城市生活。
智慧城设计方案(智能交通)

智慧城设计方案(智能交通)智慧城设计方案(智能交通)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交通安全和效率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针对智慧城市的智能交通方案进行设计,并探讨其实施的可行性。
2. 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建立一系列基础设施,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管理。
2.1 交通网络首先,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交通网络。
这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交通设施。
在设计交通网络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交通流量、旅行时间、方向和限制等因素,以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2.2 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来收集和监测实时交通数据。
这些设备可以包括摄像头、交通信号灯、车辆识别系统等。
传感器和监控设备的使用可以帮助智能交通系统准确把握交通状况,及时调整信号灯配时和交通流量控制策略,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2.3 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为了处理大量的交通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建立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
这些平台可以用于存储和处理交通数据,同时还可以为其他智慧城市应用提供支持。
3. 智慧交通系统的功能3.1 交通监测和预测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如车辆数量、速度和拥堵情况等。
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系统可以提前发现交通拥堵的可能性,并及时向驾驶员提供路况信息和建议,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改善出行体验。
3.2 信号灯控制和交通优化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数据分析,可以精确调整信号灯配时和交通控制策略,以实现交通流畅和减少等待时间。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自动优化信号灯计时,提高交通效率。
3.3 路径规划和导航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提供最佳路径规划和导航功能,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导航指引,同时考虑实时交通状况,以避免拥堵路段和选择最优的行驶路线。
天河区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林局
资有限公司 度2.4公里,路宽40米,双向6车道。
新开工
20202022
13
天河区执信中学天河 校区项目道路工程
天河区住建园 林局
天河区代建局
本项目拟新建道路全长2.2千米,其中次干路1.15千米, 支路1.05千米。
新开工
20202022
本项目拟改造天河区高快速路出入口7个站点,包括广从
站、广汕站、黄村站、科韵路站(环城高速公路)、大
前期
20202029
(四) 土地储备项目(4个)
32 广州中学凤凰校区
天河区规划和 自然资源分局
天河区代建局
天河区代建局
本项目对华康小区,京剧团大院,银利街35号小区,新 光厂宿舍,东莞庄路248、250、252、254号,东园小 区,德埔小区,腰岗西小区等8个老旧小区进行微改造。
竣工
20192020
本项目对东圃中学宿舍,国土、仪器厂宿舍,龙岗东小
23
B类老旧小区微改造项 天河区住建园 天河区住建园 区,113中学宿舍五山路93-105号,天雅阁,远洋宿舍
7,467
完成征拆工作,开展施工建设 。
2,523
4,466
施工建设。
2,750
1,575
施工建设。
81,000
征地拆迁;道路开工。
12,333
工程施工。
740 5,000 4,160
11,820
施工建设。
4,000
7,446
前期报批。
100
52027
规划报建、征地拆迁、施工图 设计。
80
12,482
续建
20162021
总投资 (万元)
2020年具体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