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建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 治必修一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案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 治必修一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案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材分析】本课立足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介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新要求,围绕一个主题,抓住一条主线。

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设计意图】结合高三课堂复习模式,按照“基础知识梳理——考点突破——当堂巩固训练”的复习环节,同时设置典型例题进行“考点演练”,让学生加深对易错易混点、重难点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目标】1.高考考点:(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考向定位:(1)了解总体小康水平的特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要求,对涉及的选择题能够准确判断;(2)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3)深入理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对涉及的“发展”类主观题灵活应用。

【教学重难点】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教材、梳理基础、归纳问题2.合作探究: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自主思考与合作讨论相结合3.讲解法: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与点拨【教学过程】【环节一:基础知识梳理】(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知识)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总体小康特点:总体小康是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发展很的小康。

2.全面小康的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将成为基本实现、显著增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普遍提高、明显改善、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具有更高与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更加具有亲与力、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参考答案: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工业化综合国力国内市场富裕程度生活质量生态环境民主权利文明素质安定团结开放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2、现实依据:粗放型发展方式
(1)科技含量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 以上,属于打工型经济。2004年出口60亿双鞋, 平均每双不到2、5美元;出口177亿件服装, 均价为3、5美元。(2)资源浪费严重。我国 人均资源少,但浪费严重。 2004年创造的国 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4%,消耗的能源为11%。 (3)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 放量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一、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 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1、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背景和 性质
(1)背景:十七大作出了在全党开展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决策;当前党内 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
(2)性质:属于党内集中教育,是先进性 教育活动的继续,是不叫整党的整党。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30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3、直接诱因:非典疫情 科学发展观也是2003年非典疫情的深 刻教训。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1、酝酿阶段(2002、11—2003、10) 2003年4月,胡锦涛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坚 持全面的发展观。 2003年7月,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上,胡锦 涛强调,必须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 察时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高中政治必修知识点: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高中政治必修知识点: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高中政治必修知识点: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总体小康
表现:
微观上看: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宏观上看: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GDP)。

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实现时间:本世纪头二十年
2、全面小康
特点: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即:六个“更加”)3、全面小康的经济建设目标: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加开放更有活力的市场体系。

③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福足的生活。

4、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1、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追求GDP的增加,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
以人为本——本质和核心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
统筹兼顾——根本方法。

10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2014 蒋嘉骏)

10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2014 蒋嘉骏)
他解释称,先进的农业科技,使以 色列的一个农业人员可以养活90个 人,而我们只能养活两个人。
对准“佳沃”蓝莓的包装盒一 照,大屏幕上随即显示出蓝莓 的生命全周期信息记录:从生 产基地到工厂加工,从成品检 测到终端市场,全都一清二楚。
通过手机查看蓝莓、猕猴桃的种植状况
在佳沃的农业基地里,到处都装着360度摄像头, 无死角地拍摄、监控果园里的一切工作,让管理者可 以通过互联网管理监控。
闪存芯片——东芝(日本)
音频处理芯片——高通(美国)
主芯片CPU——高通(美国)
RAM芯片——三星(韩国)
科技可以改变农业,科技可以点亮农业。农业科技 就是未来农业的出路。
科技的方法将让农业人员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能 够站着把钱挣了。
——陈绍鹏
(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佳沃集团总裁)
陈绍鹏列举了两个数字说明科技对 农业的改变:1:90和1:2
一式两制
(二)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 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 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 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三)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 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
5.调休放假。休放假是涉及面最广,直接影响全市各 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基础性措施,由其带来生产生活方 式的变化,能够直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浙江省“四换三名”促转型
“四换”——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 “三名”——大力培育名企、名品、名家。 腾笼换鸟,就是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 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产业,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积极淘汰改造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着力改变过多依赖低端产 增资 业的状况。 强源 机器换人,就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利用先进装备替代低端劳 可节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动力,着力改变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状况。 持约 续环 空间换地,核心是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主体功能区规 发境 划、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之间的衔接,合理布局 统筹城乡一体化 展保 生态、农业、城市功能区及基础设施。 能护 电商换市,就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向领域 力, 拓展,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着力改变过多依赖传统市场及 创新商业模式促需求 传统营销方式状况。

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关系

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关系

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内在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 目
标实现的推动力和思想保障。


深 入贯 彻 落 科学 发 展观 是 继 续全 面 建设 小 康社 会
的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旋律
的新期待 , 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 , 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 主义经济建设 、 政治建设 、 文化建设 、 社会建设的基本 目 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 ,在十六大确立的全 面建设 小康社会 目标的基础上对我 国发展提 出了新 的更高要求 。 因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奋斗 目 是一个全面发展的 目 标 标, 说到底是一个关于经济 、 政治 、 文化、 社会等各方 面的全 面、 协调 、 可持续发展 的目标问题。当前 , 我们 已经朝着十六 大确立的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 ,是 中国特色社会经
社会是现阶段 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摆在我们面前 的最为突 出 的问题 , 要解决好这个 问题 , 其关键 同样是发展 ,发展才是 “
硬道理 ” 。只有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精神财富, 才能解决
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离开了发展 , 一切 问题和困难 的解决 便无从说起 。 第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是一个全面发展 的目标 。 必须 以深入贯彻落科学发展观为主旋律 。 党的十七 大适应 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 ,顺应各族人 民过上更好生活
展 观 。’
首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始至终体现着加快发展的 思想 。 强调和突出了发展这个主题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的指导下提出的 , 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 的实践过程就是全面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的过程 , 因 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 现。发展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主题 , 从而也是全面建设

(八)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八)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八)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右边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A.是低水平的小康 B.是不全面的小康 C.是不平衡的小康 D.实现了现代化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根本是要·坚持A.以政治改革为中心,建设民主社会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大力发展政治文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漫画《节能之路》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A.节约能源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B.只要节约能源就能促进经济增长C.节能是GDP快速增长的根本途径D.节约能源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4.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彻底改变“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方式。

这是因为GDP 不能A.反映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B.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C.全面反映人民的幸福程度 D.反映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5.某市提出下列发展经济的思路:统筹外源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外资内资一齐引;统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二、三产业一块抓;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

下列说法中,能够概括这一思路的是A.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B.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目的性C.创新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转型提升,注重发展的科学性6.国家经济面临困难,百姓冷暖备受关注。

关键时刻,中央态度坚决:民生问题无小事,百姓利益大于天。

关键时刻,中央果断决策: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

材料直接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的A.第一要义 B.核心 C.基本要求 D.根本方法7.某县党委宣传部准备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主要街道悬挂一些宣传标语,下列宣传标语与该主题不符的是A.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发展作贡献B.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提高速度为目标C.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D.明确新思路,树立新标杆,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8.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各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的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9.下面漫画《“增长”的背后》的经济生活寓意是A.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B.要统筹城乡发展C.牺牲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必然代价 D.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10.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某省省长提出要做好民营企业?加减乘除”四篇文章。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复习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复习

• ①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巨大
• ②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 ③中国能源供给结构单一 • ④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种类众多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答案:A
• (2010· 课标全国)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
。截至2009年4月,国家对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投资 538.7亿元。这一工程将
2005年
0.92吨标准煤
2600万吨
137.5万吨 96.6万吨
2010年
0.74吨标准煤
1820万吨
112.6万吨
82万吨
降低比例
20%
30%
18%
15.1%
• • • • • • •
下列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措施有 ①关闭化工企业,发展环保产业 ②开发推广节约和治污的先进实用技术 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 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②③分别从推广节约和治污的先进 实用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正确阐述了如何实现节能 减排的目标,均应选;①主张关闭化工企业的做法是错误 的;④与题意不符。
• 思考: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提示:漫画告诉我们不能只顾经济发 • 展而忽视环境保护。这启示我们应统筹 •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
• 1.(2009· 广东文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
~2020年)》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对总体小康的理解
①实现的时间:本世纪末
②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加。

③特点:我国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
①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人人享有社会基本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和基本内涵是什么?
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