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花慢》周密词作鉴赏
念念不忘:纳兰性德《木兰花慢》鉴赏

念念不忘:纳兰性德《木兰花慢》鉴赏简介《木兰花慢》是中国古代文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七绝诗,被誉为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通过对木兰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乡愁与思念的情感,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女性英雄主义精神。
本文将深入解读《木兰花慢》,从诗歌结构、意象、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
诗歌结构《木兰花慢》共有四十个字,包括十个句子。
每句皆为七言绝句,每句都呈现出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整首诗采用押韵方式,使得诗歌更加流畅、优美。
意象描绘在《木兰花慢》中,作者以婉约、含蓄的笔触描绘了木兰花。
他用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描述了木兰花的颜色、香气和姿态,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花的娇艳。
同时,作者通过木兰花来象征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内容主题《木兰花慢》以女性英雄木兰为主题,展现了她坚强勇敢、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风貌。
诗中描述了木兰悄然离镜塞作军装,隐忍身姿不断向前,逆流而上。
她的行动既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孝顺与忠诚,也彰显出女性力量和坚韧。
鉴赏价值《木兰花慢》是一首融汇了音韵美和意境美的佳作,它展示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才华和感受力。
通过对木兰花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故乡乡愁的怀念与思念之情。
这首诗还启发人们反思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呼唤更多人关注并尊重女性权益。
结论《木兰花慢》是纳兰性德最具代表性且备受喜爱的作品之一,通过对木兰花的描绘和对女性英雄木兰的赞颂,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才华。
这首诗以其音韵美和意象描绘吸引了众多读者,并具有广泛的文化、艺术鉴赏价值。
以上是《木兰花慢》鉴赏的相关内容,希望本文能够增加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欣赏。
《重别薛华》翻译赏析

《重别薛华》翻译赏析第1篇:《重别薛华》翻译赏析《重别薛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柏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前言】《重别薛华》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为《别薛华》的姐妹篇。
诗中先写景,后抒情。
景*晦暗*凉、险峻辽远,情思惶怨绸缪、凄惊悲苦。
情景融合,将彷徨凄苦和盘托出,平白而深切。
【注释】①沉珠浦:河岸的美称。
浦,*岸。
②濯锦川:即锦*。
岷*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鲜艳,濯于他水,则锦*暗淡,故称。
③绝岸:陡峭的*岸。
④洲渚:水中小块的陆地。
⑤亘:绵延。
⑥长天:辽阔的天空。
⑦旅泊:飘泊。
旅,一作“飘”。
⑧栖遑:同“栖皇”,奔波不定,神情不安。
遑,一作“迟”。
⑨“穷途”句:典出晋阮籍。
《世说新语·栖逸》注引《魏氏春秋》:“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哭而返。
”⑩潸然:流泪。
【翻译】明月照在冒珍珠似的水泡的*水上,秋风洗刷着能把锦缎洗得更好看的锦*。
这分别的地方,有楼台,紧靠着又高又陡的*岸;有洲诸,很长很长,长得要跟远天连起来。
旅途飘泊,现在要以千里计数了;而凄凄惶惶的情景,看来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眼前的穷途末路,只能叫我眼泪洗面;回头看看我走过的里程,也只能叫我潸然出涕。
【赏析】这首诗的创作特点是随心而发,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重别薛华》翻译及赏析重别薛华王勃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柏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前言】《重别薛华》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为《别薛华》的姐妹篇。
诗中先写景,后抒情。
景*晦暗*凉、险峻辽远,情思惶怨绸缪、凄惊悲苦。
情景融合,将彷徨凄苦和盘托出,平白而深切。
【注释】①沉珠浦:河岸的美称。
浦,*岸。
②濯锦川:即锦*。
岷*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鲜艳,濯于他水,则锦*暗淡,故称。
周密诗几首翻译及赏析

周密诗几首翻译及赏析周密诗几首翻译及赏析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苹州,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弁阳啸翁。
其先济南人,曾祖周秘南渡,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
少从父周晋宦游浙、闽。
景定二年(1261)入临安府幕僚,监和剂局。
咸淳间历两浙运司掾、丰储仓检察。
约景炎初(1276),为义乌令。
入元不仕,迁居杭州,悉心著述,著作宏富。
周密的诗代表作品:《野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周密。
其古诗全文如下: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翻译】和煦的风吹斜了麦陇的新稻,小青蛙再水洼草根处不停的叫着。
多么羡慕那无忧无虑的蝴蝶啊,暂且沉醉在这春风过处的花田草甸吧。
《夜归》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周密。
其古诗全文如下: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翻译】夜归天黑,需撑着竹杖而行,好在田埂上聚有磷火和萤火虫,发出微光,使人顺利通过。
到了村店,也因月昏无灯,泥路滑,十分难行,又好在村店竹窗射出读书、补衣灯的光亮,照着人继续前行。
《观潮》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周密。
其古诗全文如下:【原文】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翻译】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
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
周密《玉漏迟·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赏析

周密《玉漏迟·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赏析《玉漏迟》周密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老来欢意少。
锦鲸仙去,紫箫声杳。
怕展金奁,依旧故人怀抱。
犹想乌丝醉墨,惊俊语、香红围绕。
闲自笑。
与君共是、承平年少。
雨窗短梦难凭,是几番宫商,几番吟啸?泪眼东风,回首四桥烟草。
载酒倦游甚处?已换却、花间啼鸟。
春恨悄。
天涯暮云残照。
这首词作于宋亡之后。
吴文英去世之后,其自度曲词集《霜花腴》被整理出来,词人为它题作此词,同时借以追悼久已作古的故人吴文英。
“老来欢意少,锦鲸仙去,紫箫声杳。
”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年纪大了欢乐就少了。
你如李白一样骑鲸仙去后,你手中紫竹制的箫的声音也渐渐远去。
首句提醒,为什么“欢意少”呢?是自伤老大,故交凋零抑或还有别种原因?下面作者以触景生情的词笔层层写来。
“锦鲸仙去”用李太白骑鲸仙去的事,写词友亡故。
“紫箫”谓倚声度曲,切词人身份,“声杳”指音容渺茫。
“仙去”、“声杳”连贯,给人以这样的印象:仿佛梦窗一搁笔,词坛就从此寂寥了。
赞美中带有沉痛的心情。
“怕展金奁,依旧故人怀抱。
”这二句是说,不敢打开你的词卷,因为害怕看见你的词作而想起你。
“金奁”,保存吴词的匣子。
又,温庭筠等人词集名《金奁》,又可径指《霜花腴》词卷。
“怕展”,怕睹物伤情,可是如此怀念,情动于中,而又不能不展开。
“依旧故人怀抱”,睹词作如见故人,还是那般怀抱!“犹想乌丝醉墨,惊俊语、香红围绕。
”这三句是说,依旧记得像张旭醉后在乌丝阑上进行书法创作一样的题词时,众人惊赞,美女围观。
这里沉入怀想。
“乌丝”,“乌丝栏”的简称,这里指精美的笺纸。
“香红”,喻美丽的歌女。
想到梦窗酒后赋词,情酣墨饱,俊语联翩,四座惊耸,“香红”聚观吟唱,那情景多么叫人陶醉。
“闲自笑。
与君共是、承平年少。
”这二句是说,不由得悠闲地笑了起来。
我们当时都一样,在太平中度过少年。
“承平”,指宋亡前,他认为那是太平时代。
这句感叹是他对太平时日许多美好情景的概括。
那时“承平”,现在又如何呢?这句感叹,又含有伤世乱、伤衰暮、伤友亡诸多言外之意。
《全宋词》周密

《全宋词》周密木兰花慢古今词家未能道者。
”余时年少气锐,谓此人间景,余与子皆人间人,子能道,余顾不能道耶,冥搜六日而词成。
成子惊赏敏妙,许放出一头地。
异日霞翁见之曰:“语丽矣,如律未协何。
”遂相与订正,阅数月而后定。
是知词不难作,而难于改;语不难工,而难于协。
翁往矣,赏音寂然。
姑述其概,以寄余怀云。
恰芳菲梦醒,漾残月、转湘帘。
正翠崦收钟,彤墀放仗,台榭轻烟。
东园。
夜游乍散,听金壶、逗晓歇花签。
宫柳微开露眼,小莺寂妒春眠。
冰奁。
黛浅红鲜。
临晓鉴、竞晨妍。
怕误却佳期,宿妆旋整,忙上雕軿。
都缘探芳起早,看堤边、早有已开船。
薇帐残香泪蜡,有人病酒恹恹。
木兰花慢(平湖秋月)碧霄澄暮霭,引琼驾、碾秋光。
看翠阙风高,珠楼夜午,谁捣玄霜。
沧茫。
玉田万顷,趁仙查、咫尺接天潢。
仿佛凌波步影,露浓佩冷衣凉。
明榼。
净洗新妆。
随皓彩、过西厢。
正雾衣香润,云鬟绀湿,私语相将。
鸳鸯。
误惊梦晓,掠芙蓉、度影入银塘。
十二阑干伫立,凤箫怨彻清商。
木兰花慢(断桥残雪)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
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
等闲。
泮寒睍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
瓦陇竹根更好,柳边小驻游鞍。
琅玕。
半倚云湾。
孤棹晚、载诗还。
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月初三。
东阑。
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湿锦鹓斑。
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
木兰花慢(曲院风荷)软尘飞不到,过微雨、锦机张。
正荫绿池幽,交枝径窄,临水追凉。
宫妆。
盖罗障暑,泛青苹、乱舞五云裳。
迷眼红绡绛彩翠深偷见鸳鸯。
湖光。
两岸潇湘。
风荐爽、扇摇香。
算恼人偏是,萦丝露藕,连理秋房。
涉江。
采芳旧恨,怕红衣、夜冷落横塘。
折得荷花忘却,棹歌唱入斜阳。
木兰花慢(南屏晚钟)疏钟敲暝色,正远树、绿愔愔,看渡水僧归,投林鸟聚,烟冷秋屏。
孤云。
渐沈雁影,尚残箫、倦鼓别游人。
宫柳栖鸦未稳,露梢已挂疏星。
重城。
禁鼓催更。
罗袖怯、暮寒轻。
想绮疏空掩,鸾绡翳锦,鱼钥收银。
兰灯。
伴人夜语,怕香消、漏永著温存。
犹忆回廓待月,画兰倚遍桐阴。
木兰花慢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木兰花慢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木兰花慢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木兰花慢》作品介绍《拆桐花烂漫》描绘清明的节日风光,侧面地再现了宋真宗、仁宗年间社会升平时期的繁胜场面。
清明时节风和日暖,百花盛开,芳草芊绵,人们习惯到郊野去扫墓、踏青。
这首词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游为再现对象,生动地描绘了旖旎春色和当时盛况,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气象,形容曲致”之作。
《木兰花慢》原文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拆桐花烂漫,乍疏、洗清明。
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
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⑴出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
斗草踏青⑵。
人艳冶⑶、递⑷逢迎。
向路傍往往⑸,遗簪堕珥⑹,珠翠纵横。
欢情。
对佳丽地,信金罍⑺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⑻日,画堂一枕春酲⑼。
《木兰花慢》注释⑴幰(xiǎn):音显,车上帷幔。
⑵踏青:春季郊游。
秦味芸《月令粹编》卷四引冯应京《月令广义》云“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又卷五引费著《岁华纪丽谱》云“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又卷六引李淖《秦中岁时纪》云“上巳(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
旧俗以清明节为踏青节。
⑶艳冶:艳丽,犹言妖冶。
⑷递:驿车,驿马。
⑸往往:处处。
⑹珥:音耳,古代珠玉耳饰。
《仓颉篇》“珥,珠在珥也。
耳珰垂珠者曰珥。
”⑺罍:音雷。
古器名,容酒或盛水用。
《诗·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尔雅·释器》郭璞注云“罍形似壶,大者受一斛”。
⑻永: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⑼酲:音呈,财也。
《木兰花慢》原文翻译桐树花开绚丽烂漫,一阵疏雨刚过,郊外一片晴明清新,如同洗过一般。
艳丽的红杏林犹如燃烧的火焰,浅红色的缃桃花装扮着郊野,美景似画屏。
清明踏青的人们倾城空巷而出,全都为游赏名胜而去。
人们纵马驾车奔向远郊。
暖风中吹来阵阵繁密清脆的管弦乐声,千家万户竞相奏起新颖美妙的音乐。
远郊佳丽如云。
踏青队伍里,少女们采花斗草,艳丽妖冶的歌女递身迎合、不停地招呼交往。
周密《解语花-晴丝罥蝶》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周密《解语花-晴丝罥蝶》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解语花-晴丝罥蝶》羽调《解语花》,音韵婉丽,有谱而亡其辞。
连日春晴,风景韶媚,芳思撩人,醉捻花枝,倚声成句。
晴丝罥蝶,暖蜜酣蜂,垂檐卷春寂寂。
雨萼烟梢,压阑干、花雨染衣红湿。
金鞍误约.空极目、天涯草色。
阆苑玉萧人去后,唯有莺知得。
① 余寒犹掩翠户,梁燕乍归,芳信未端的。
②浅薄东风,莫因循、轻把杏钿狼藉。
③尘侵锦瑟,④残日绿窗春梦窄。
睡起折花无意绪,斜倚秋千立。
【注释】①阆苑:神话中的仙人居处。
玉箫人去:谓神仙伴侣离开自己。
《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
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为妻焉。
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
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
不下数年,一旦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
”②乍:方才、刚刚。
端的:清楚、真实。
③轻:轻易、随意。
狼籍:吹落遍地。
④锦瑟:瑟上绘文如锦。
瑟:一种弦乐器。
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
”【译文】春天的重重屋檐下,游丝飘舞,蝴蝶驻足,蜜蜂醉意薰薰,令人觉得寂寞无比。
栏干前花枝带露,落英缤纷,打湿和染红了我的衣襟。
他远游而去失约不来,我徒然举目眺望,但见萋萋芳草无人影。
他象仙人萧史一样自往乐土.只有黄莺知道他的踪迹。
早春残寒犹在,门窗紧闭。
梁间燕子刚刚归来,尚未将春天消息打探确切。
轻起的东风啊,请不要仍象从前那样,轻易把杏花吹落遍地。
闺房中锦瑟积满了尘埃,斜阳照在纱窗,我连睡梦也那样易醒,不能梦里远行。
起床来百无聊赖去采摘花朵,秋千架下久久倚立凝神。
【集评】清·谭献:“(评起句)层折断续,熔炼沥液。
”(《复堂词话》)又:“(评‘浅薄’三句)柔厚之至,岂非《风》诗之遗?”(《复堂词话》)清·许昂霄:“起用‘晴丝’,忽接‘雨萼’,微碍。
两‘雨’字亦犯重。
‘雨萼’疑当作‘露萼’,或作‘雾萼’。
否则下‘雨’字有误。
”(《词综偶评》)【赏析】词写春情春景,意象密集,造语绮丽。
《木兰花慢·断桥残雪》周密词作鉴赏

《木兰花慢·断桥残雪》周密词作鉴赏【作品介绍】《木兰花慢;断桥残雪》是宋元间文学家周密的词作。
词的上片写作者效仿林逋,踏雪寻梅的风雅举动,词中将诗、雪、梅融为一体,以突出孤山这一地域性特点。
下片前几句写词人留连风景的情致。
至“是醉魂”以下三句,暗讽奸相贾似道大造园林,荒淫误国。
“东阑”后几句,写其所见所闻,表达了词人对残雪的赏爱。
全篇语丽音协,充满诗情画意。
题为“断桥残雪”,而词中未见一“雪”字,又无处不在写雪,构思巧妙,针线细密。
【原文】木兰花慢;断桥残雪1觅梅花信息2,拥3吟袖4,暮鞭寒。
自放鹤人归5,月香水影,诗冷孤山。
等闲6。
泮7寒晛8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
瓦陇9竹根10更好,柳边小驻游鞍。
琅玕11。
半倚云湾。
孤棹晚,载诗还。
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月12初三。
东阑13。
有人步玉14,怪冰泥、沁湿锦鹓15斑。
还见晴波涨绿,谢池16梦草17相关。
【注释】1、断桥残雪:西湖十景之一。
断桥在西湖孤山的侧面,里湖与外湖之间。
2、觅梅花信息:梁简文帝有《雪里觅梅花》诗:“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3、拥:合拢一起。
4、吟袖:词人的衣袖。
5、自放鹤人归:北宋林逋结庐孤山,梅妻鹤子,终身不仕,纵情山水。
6、等闲:不留意,转眼间。
7、泮(pàn):冰雪融化。
8、晛(xiàn):阳气浮动。
9、瓦陇:屋顶以瓦敷成的行列。
10、竹根:篱边。
11、琅玕(láng gān):美玉,这里指翠竹。
12、奁(lián)月:玲珑的月亮。
奁,妇女用的镜匣。
13、东阑(lán):犹言东园。
阑,通“栏”。
14、步玉:踏雪。
15、锦鹓(yuān):饰有鸟的锦制女鞋。
鹓,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鸟。
16、谢池: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句,故称“谢池”。
17、梦草:《南史;谢惠连传》称,谢灵运梦见他弟弟谢连惠,文思大畅,故称“梦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瑶花慢》周密词作鉴赏
【作品介绍】
《瑶花慢;朱钿宝玦》是南宋词人周密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以咏物来讽喻政治的词作,上阕先描写琼花,下阕前半即写序文所说的将琼花“进之天上”的过程。
全词通过对朝廷特重扬州后土祠之名花一事的描述,从侧面讥评了南宋统治集团全然不思挽救危局的奢靡腐败风气。
【原文】
瑶花慢⑴
后土之花⑵,天下无二本。
方其初开,帅臣以金瓶飞骑,进之天上⑶,间亦分致贵邸。
余客辇下,有以一枝;;;;;;
朱钿宝玦⑷,天上飞琼⑸,比人间春别。
江南江北曾未见,漫拟梨云梅雪。
淮山春晚⑹,问谁识、芳心高洁?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⑺!
金壶翦送琼枝⑻,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⑼。
韶华正好⑽,应自喜、初乱长安蜂蝶。
杜郎老矣⑾,想旧事、花须能说。
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⑿。
【注释】
⑴瑶花慢:一名《瑶华》。
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格。
⑵后土:扬州后土祠。
⑶天上:皇宫、皇帝。
⑷朱钿(diàn):嵌金花的首饰。
宝玦(jué):珍贵的佩玉。
⑸飞琼:许飞琼,仙女,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
⑹淮山:指盱眙军的都梁山,在南宋北界之淮水旁。
⑺玉关:玉门关。
⑻金壶:酒壶之美称。
⑼瑶阙(què):传说中的仙宫。
⑽韶华:指美好的时光。
⑾杜郎:指杜牧,作者自比。
⑿“记少年”二句: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又《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
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
【白话译文】
像红色的金花饰、珍贵的玉玦佩,是天上仙女飞来,化作此琼花,她比人间的春色,自是不同。
这花在江南和江北都未曾见过,请别胡乱地将她比喻似白云的梨花或者像雪片的梅花。
淮水旁的都梁山,春已迟暮,试问有谁能识得她芳心的高洁呢?经过了几番花开花落,守卫在边疆上的英雄将士们,也都已渐渐衰老了!
这琼玉花枝被剪下来,插在金壶中送走,你看传送者骑上一匹快马,扬起滚滚红尘,让这异香直达瑶台宫阙。
春光正大好,花儿也该自感欣喜,能够初次结识京城这许多像蜜蜂、蝴蝶似的爱花的权贵们。
我这个杜牧是已经老了,回想起历史上的种种事情,这琼花便是见证,她应该是能够讲出许多来的吧!我回忆少年时在扬州的那段生活,简直就像一场梦一样,那时候,二十四桥都被沉浸在一片宁静的明月光影之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南宋度宗咸淳年间。
当时权相贾似道专权坏政,政治黑暗。
南宋开庆元年(1259),宋军败于蒙古,贾似道暗中与蒙古屈膝议和,答应割地纳款。
蒙古退兵后,贾似道又谎报大捷,骗赏邀功。
咸淳初,蒙古大军卷土重来围攻襄阳、樊城,情况非常危急。
而度宗皇帝却日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对前方战事不闻不问,贾似道将告急边书匿而不报,却去西湖边大造楼阁亭馆,日日升歌纵酒。
《瑶花慢》
词就是针对的这样一个社会现实。
词原来有一个一百五十余字的长序,但今传的《苹洲渔笛谱》版本却只留下了四分之一,使后人无法更多地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意图,殊为可惜。
【赏析】
这是一首以咏物来讽喻政治的词作。
扬州琼花天下无双,为花中极品。
起首三句赞美琼花的特异资质。
“朱钿宝玦”,朱红色的钿饰和莹洁的玉玦.这是美人的妆饰,连下句都是属于“天上飞琼”的。
许飞琼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美艳绝伦。
以飞琼比拟琼花,除了因“琼”字相同而引起联想之外,还有天上仙葩的意思,因此,她自是有别于人间春色,而作为飞琼佩饰的“朱钿宝玦”,也是暗切琼花花蕊花瓣的形状色泽了。
“江南”二句说此花名贵,还从人事上渲染。
说此花罕见,故世人亦不能辨识,只识随意把她想象似繁密的梨花和疏淡的梅花那样。
这两句也颇有深意。
“江南江北曾未见”,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扬州后土祠的名种琼花,“天下无二本”外人本难得见;二是琼花初开,当地长官便即剪下来,“以金瓶飞骑进之天上(皇宫)”、“分致贵邸”,故即使是在她的产地扬州(江北)和传送地临安(江南),一般人也难得一见。
这样,琼花与世人隔绝,她的“芳心高洁”无人得知,而她的心与淮山之春相联。
道出“芳心”二字词人于此不能无寄托,这也是词人的心。
淮山,指盱眙军的都梁山,在南宋北界的淮水旁。
琼
花生长的江淮地区,胡尘弥漫,兵戈挠攘,丝毫没有春天的气息。
琼花开放、凋零,年复一年,而边塞将士疲弊不堪,不能出兵北上,壮志难酬,琼花也为之浩叹。
接下来“金壶翦送琼枝”,即言小序中所记载的地方长官每逢琼花盛开即以飞骑传送到临安皇宫中,供皇帝妃嫔们观赏。
“一骑红尘”,化用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将度宗飞骑传琼花与唐明皇飞骑传荔枝作比。
作者借古讽今,规劝统治者不要再沉湎声色,否则将招致覆亡之祸。
“韶华正好”二句承上意,谓琼花正值盛正,被进贡到临安,能够为都城的观赏者们所赏识,也算是件幸事。
全篇结构谨密,盘旋而下,至此忽出一闲笔颇有意味。
所谓“旧事”,当包括古往今来诸多酣玩误国的历史教训,尤其指隋炀帝为了观赏扬州琼花,开凿运河,千里南巡,游宴无度,最终身死国亡,宗庙丘墟。
当年徜徉于扬州发兴亡之慨叹的诗人杜牧久已作古,无数治乱兴衰的往事,琼花都历历在目,一切仿佛是昨事。
而现在又有人在重演悲剧!作者痛心疾首,竟至无话可说。
最后三句,“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只是说了这么一句:琼花的故乡扬州,当年曾经十分繁华。
“一梦扬州”本于杜牧诗《遣怀》“二十四桥明月”化于杜牧诗《寄扬州韩绰判官》,淡淡一笔,却发人深醒,令人扼腕。
名家评价
清;江昱《草窗词疏证》:草窗词意,似亦指此。
又杜牌有《琼花
记》。
“杜郎”句,盖用樊川点出此人。
清;陈廷焯《大雅集》:感慨苍茫,不落咏物小家数,亦中仙流亚也。
切合大雅,文生于情。
清;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引周济:草窗长于赋物,然惟此闽,一意盘旋,毫无渣滓。
他作纵极工切,不免就题寻典,就典趁韵,就韵成句,堕落苦海矣。
特拈出之,以为南宋诸公针砭。
【作者介绍】
周密(1232-约1298)南宋文学家。
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等。
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宋德祐间曾任义乌(今属浙江)令等职。
宋亡隐居不仕。
其词讲求格律,风格在姜夔、吴文英两家之间,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
也曾写过一些慨叹宋室覆亡之作。
并能诗文书画,谙熟宋代掌故。
著有《草窗韵语》、《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杂钞》、《云烟过眼录》、《浩然斋雅谈》等数十种。
编有《绝妙好词》。
存词150余首。
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