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古诗词中描写年华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年华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年华的诗句(35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古诗词中35条描写年华的诗句,供大家欣赏阅读。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苏轼《望江南·春未老》▶年华近逼清明,落日微风送行。

——韩翃《送陈明府赴淮南》▶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

——杨巨源《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春如有意,未接年华春已至。

——张孝祥《减字木兰花·二十六日立春》▶过了清明日愈迟,年华不复在辛夷。

——陆游《残春·过了清明日愈迟》▶冉冉年华过上元,梅花如雪照江村。

——陆游《春寒·冉冉年华过上元》▶冉冉年华吾自老。

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

——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年华未破清明节,日暮初回祓禊舟。

——王安石《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五——五上巳闻苑中乐声书》▶年华过雨春都尽,草色连天路欲无。

——项安世《南湖遣兴》▶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

——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落魄闲行不著家,遍寻春寺赏年华。

——元稹《定僧》▶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

——卢照邻《春晚山庄》▶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张若虚《代答闺梦还》▶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陆游《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周邦彦《过秦楼·水浴清蟾》▶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

——王沂孙《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

【赞美雪花的古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赞美雪花的古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赞美雪花的古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1.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卓文君《白头吟》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4.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5.鳌戴雪山龙起蛰。

——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6.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7.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李白《久别离》8.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9.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

——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10.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

——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11.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

——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12.寸心恰似丁香结,看看瘦尽胸前雪。

——尹鹗《拨棹子·风切切》13.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

——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14.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辛弃疾《念奴娇·梅》15.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6.云容冱雪,暮色添寒,楼台共临眺。

——施岳《解语花·云容冱雪》 17.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月。

——方以智《忆秦娥·花似雪》18.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19.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韩偓《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20.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

——汪遵《咏东海》21.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

——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22.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陈维崧《虞美人·无聊》23.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

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作者简介】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亦号蘋洲、四水潜夫、弁阳老人。

先世居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

宋末曾任义乌令,宋亡不仕,以故国文献自任。

著有《齐东野语》等数十种。

工诗词,与王沂孙、张炎等结为吟社。

有《洲渔笛谱》(一名《草窗词》)传世。

词风清丽,探源清真,兼取梦窗而自成家数。

【原文】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32]宋周密小雨分江,残寒迷浦 [33] ,春容浅入蒹葭。

雪霁空城 [34] ,燕归何处人家。

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翻被愁遮。

感流年,夜汐东还 [35] ,冷照西斜。

萋萋望极王孙草 [36] ,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

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

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

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注释】[32]越中:浙江绍兴。

此作绍兴王沂孙有和章,诸友当指王沂孙、邓牧、谢翶辈。

[33]残寒迷浦:余寒笼罩水边。

[34]雪霁:雪止。

[35]夜汐:夜潮。

[36]王孙草:芳草。

“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隐士》诗句。

【译文】细雨隔断了江面,早春的残寒笼罩水边,蒹葭抽芽露出春天最初的芳颜。

空荡的杭城雪后放晴,燕子飞来还能找到它旧日的人家?我的梦魂欲随江水飞往越中,却恐怕梦浅易醒,去路被深深的愁绪所遮拦。

可叹岁月如同流水,夜来潮汐退去,月亮斜挂西天。

极目眺望,唯见萋萋芳草,唯见天边树木、白鸥沙滩。

山依旧青葱,头发却已花白,两相对映令人悲哀。

归飞的大雁追逐潮水而去,可笑我心已倦游,仍然身在天涯。

试问春天的东风,你将先绿垂杨,还是先放梅花?【评析】这是一首怀人的名作。

上片从家居景色写起。

“小雨分江,残寒迷浦”一对而出,情景交融,极工细幽折,与秦观“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可说同其工致。

“梦魂”句写出相思之深。

“怕梦轻,翻被愁遮”一波三峭,最为传神。

下片则从怀友,回写到自己。

望极远方的友人,只见云中烟树,鸥外春沙。

我就像归鸿一样,趁着春潮从梦境中回来吧,却依然是一个天涯游子。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译文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译文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译文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

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

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

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

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

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

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

逐句译文上阕1. “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

”- 译文:小雨洒落在江面上,将江水划开(分江:形容雨丝像分界线一样落在江面上),残留的寒意弥漫在水滨,春天的景象浅浅地映入芦苇丛中。

2. “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

”- 译文:雪停之后,城中一片空寂,燕子归来,却不知道该飞往哪户人家。

3. “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

”- 译文:我的梦魂想要渡过那一片苍茫的江水(这里的江水可能象征着与友人相隔的距离等)前去(越中与友人相聚),却害怕梦太轻浅,又被忧愁所遮蔽(无法成行)。

4. “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

”- 译文:感慨时光的流逝,夜晚的潮水向东退去,清冷的月光向西倾斜。

下阕1.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

”2. “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

”- 译文:满头白发与青山相对,可怜互相映衬着彼此的苍老(苍华:花白的头发)。

3. “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

”- 译文:归雁趁着潮水自己回去了,可笑我厌倦了漂泊(倦游:对在外漂泊感到厌倦),却仍然还在天涯(未能归乡或者到达想去的地方)。

4. “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

”- 译文:询问东风,你是先吹到垂杨那里,然后才吹到梅花那里的吗?(这里可能暗喻世间的先后秩序或者自己对不同事物的关注顺序等复杂情感)。

一起共赏雪的浪漫诗句

一起共赏雪的浪漫诗句

一起共赏雪的浪漫诗句一、五言绝句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解释: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气越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孤零零。

2.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解释: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

3.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雪望》解释:山村的溪流由于水深,雪落下去就融化了;远山好像被冻住了,山上的流云也凝结不动。

4.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对雪》解释:乱云低垂笼罩着淡薄的暮霭,急雪翻腾回舞于凛冽的寒风。

5.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望余雪》解释: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

6.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解释:山壑溪水深幽有千年积雪,崖石断裂,寒泉石上流。

7.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题寒江钓雪图》解释:江面水已结冰不再流动,水面下的鱼儿藏在梅花的倒影中,好像在嚼着梅花玩儿。

8.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观放白鹰二首》解释:单独飞行的时候就像一片巨大的雪花飘,可是它却可以明察百里以外的毫毛。

9.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雪望》解释:连野桥边的那几株梅树,也都挂满了厚厚的白雪。

10.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雪望》解释:远远望去,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水中陆地与沙滩岸边被皑皑白雪覆盖住,一片银白,无法分清。

二、七言律诗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阁夜》解释:岁末时节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昼。

2.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最爱东山晴后雪》解释:我最喜欢那东山晴后的雪景,软红的光芒里涌来座座银山。

3.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早冬》解释:老柘树叶子是黄色的,犹如一棵娇嫩的小树。

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

4.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少室雪晴送王宁》解释:少室山峰三十六,其中几峰更特别;一峰晴朗阳光照,一峰皑皑铺白雪。

古代诗歌阅读~高阳台 寄越中诸友

古代诗歌阅读~高阳台 寄越中诸友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周密①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客浅入蒹葭。

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

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

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

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

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注释】①周密,宋代词人。

宋亡后,周密拒仕新朝,寄居杭州,本词是结写给同样拒仕新朝,寄居在越州的邓牧、谢翱等友人的。

4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三句描写作者所居之地寒气弥漫的残冬景象。

B.“夜汐”两句写词人想趁着月色明亮、潮水东还之际,返回家乡。

C.“认云中烟树”一句,一个“认”字,写得形象生动,笔力深透。

D.最后一句作者以梅花隐喻忍受清苦生活的遗民。

44.这首词蕴含的情感深沉复杂,简要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3.B 44.思念友人;伤己伤时;坚守气节,与友人共勉;对家乡的思念;对新朝统治者的讥讽;对趋炎附势者的不满。

【解析】4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

B.“写词人想趁着月色明亮、潮水东还之际,返回家乡”错,夜里的潮水向东退走清冷的月亮向西斜去,写出了作者因光阴消逝、与友人仍悬于两地而不能相见的感慨。

故选B。

4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诗歌情感的能力。

“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写经过战争之后,城里十室九空,居民屋子受到破坏,燕子虽然归来,但是它们到哪一家去做窝栖息呢?用燕子无处栖息来渲染形象而凝重。

此情此景,使作者想起了朋友。

“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转而写对友人的思念。

“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又回到自己,感慨光阴易逝。

写光阴,也只用三个字轻点,有年华流逝之感。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

”极目望去,只见长得很茂盛的王孙草,朋友却不知在哪里,以喻想念越中友人。

想念深而看不见,只好从远接云中的烟树与鸥鸟飞翔之外的沙滩,辨认通往友人所居住地方的道路。

王沂孙《高阳台 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沂孙《高阳台 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

②小贴金泥,不知春在谁家。

③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

④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⑤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

⑥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

⑦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⑧【注释】①越中:会稽为古越国,越中指会稽一带。

周密原词:《高阳台·寄越中诸友》,本书已选入,请参看。

②玉管春葭:指春天到来。

玉管:玉制的律管。

葭,本指芦苇,此指芦灰。

据《后汉书·律历志·候气》:古人以音乐十二律管应历法二十四节气。

候气之法,乃用律管十二置密室案中,以葭灰实之,气至则灰动。

如交立春节气,太簇管之芦灰即行飞散。

杜甫《小至》诗:“吹葭六琯动浮灰。

”③小帖金泥:金泥,即泥金。

小帖: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裁为小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

”④“相思”二句:语本唐卢仝《有所思》诗:“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奈:无奈。

个人:那人。

此句语本《诗经·葭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⑤“满树”二句语本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⑥“江南”句:语本江淹《别赋》:“黯然销魂兮,唯别而已矣”。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颜氏家训》:“别易会难,古人所重。

江南饯送下泣言离,北间风俗不屑此,岐路言离,欢笑分首。

”骢:青白杂毛马。

平沙:广漠的沙原。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

”“游骢”二句言友人羁游北地。

张炎《八声甘州》词:“傍枯林古道,长城饮马,此意悠悠。

”王沂孙《高阳台》怀陈君衡亦有“朔雪平沙。

”“江雁孤回,天涯人自归迟。

”⑦“如今”二句,语本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古代诗歌赏析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15题。

(共19分)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周密【1】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客浅入蒹葭。

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

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

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

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

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注释:【1】周密,宋代词人。

宋亡后,周密拒仕新朝,寄居杭州,本词是结写给同样拒仕新朝,寄居在越州的邓牧、谢朝等友人的。

13.下列对词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首三句描写作者所居之地清新明媚的初春景象。

B.“雪霁”两句是说雪过天晴,燕子回巢,春意盎然。

C.“笑倦游”一句表明词人畅游天涯海角,十分疲惫。

D.最后一句作者以梅花喻指拒仕新朝的自己和友人。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夜汐”两句写词人想趁着月色明亮、潮水东还之际,返回家乡。

B.“认云中烟树”一句,一个“认“字,写得形象生动,笔力深透。

C.“东风"一词一语双关,借自然之风,喻指新朝的招抚笼络。

D.这首词抒写深情,寄寓感概,具有深婉动人的艺术效果。

15.这首词蕴含的情感深沉复杂,简要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分)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8分)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送别友人,秋景凄清的诗句是“ ,”(2)范仲淹满怀思乡之情,描写秋景的诗句是“ , ,更在斜阳外”;(3)李清照借菊花表达落寞之情的诗句是:“满地黄花堆积, , ”(4)毛泽东心怀豪情壮志,描绘秋色中万物生机勃勃的诗句是:“鹰击长空, , ”。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一)(19分)13.(3分)D14.(3分)A15.(5分)答案要点:思念友人;伤己伤时;坚守气节,与友人共勉;对家乡的思念;对新朝统治者的讥讽;对趋炎附势者的不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翻译赏析《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出自宋词三百首,作者为宋朝诗人王沂孙,其古诗全文如下: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

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

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

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

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

【前言】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是宋末词人王沂孙的作品。

这是一首唱和词,是答和友人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的。

周密的原词为思乡怀归之作,词中流露了在外游子倦游之感。

作者此词,从原词意境出发,表达了对友人羁旅无归的同情和思念。

由于此时作者抛离故乡,飘流在外,故此词情真意切,动人心魄。

【注释】
高阳台:词牌名。

又名《庆春泽》。

双调一百字,平韵格。

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于两结三字豆处增叶一韵者。

周草窗:南宋著名词人OrG周密,字公谨,号草窗。

越中:泛指今浙江绍兴一带。

轻寒:微寒。

霏霏:飘洒,飞扬。

玉管春葭:古代候验节气的器具叫灰琯,将芦苇(葭)茎中薄膜制成灰,置于十二乐律的玉管内,放在特设的室内木案上。

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

见《后汉书·律历志》,玉管,指管乐器。

葭,芦苇,这里指芦灰。

小帖金泥:宋代风俗,立春日宫中命大臣为皇帝后妃所居之殿阁撰写贴子词,字用金泥写成。

士大夫之间也彼此书写了互送。

满树幽香二句: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此化用其意。

横斜,指梅花的影子。

游骢:指旅途上的马。

怎得:安得,怎么能够得到。

银笺:指洁白的信笺。

凭高:登临高处。

飞花:落花飘飞。

【翻译】
庭院背阴处尚有残雪堆积,透过帘幕,也还能感到轻寒。

玉管中葭灰飞扬,不知不觉已到了立春时节。

门前虽然已经有金泥帖,却不知道春光到来了谁家的亭阁?我对你相思若渴,梦中迷离隐约相见,无奈终究被天水阴遮。

待梦境醒来时,更加凄然伤心,只见满树幽香,地上都是疏影横斜。

江南离别自然充满愁苦,何况在古道上策马。

都在羁旅天涯,只见飞雁归落平沙。

如何能在信笺之上,诉说自己空度年华。

如今处处长满芳草,纵然登上高楼眺望,也只能见萋萋芳草遍布天涯。

更何况,
(人生)还能经受几度春风,几番飞红落花。

【赏析】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

”“残雪庭阴”写庭院背阴处还留有残雪。

“轻寒帘影”春寒料峭,风动帘拢。

“霏霏玉管春葭”,古时季节变化,用箫管十二,置芦苇(葭)灰于孔中,室内封闭,蒙上罗彀,那一节气到了,那一律管葭灰就飞出。

“霏霏”春葭灰的飞动貌。

玉管即箫管。

这句就是讲立春到了。

“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

”回答周密“燕归何处人家。

”宋代立春日宫中命大臣撰写殿阁的宜春帖子词,士大夫间当然也自己书写,字用金泥,所以说金泥小贴。

这种风俗,元代还有。

这里是说改朝换代,当日皇宫不存在了,士大夫散去,何人在这时候用金泥写宜春帖子贴挂?春落谁家?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

”写思念杭州如一帘幽梦,但醒来却是水隔绝,天遮断,“个人”当指周密。

“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是点出周密所在地西泠孤山之畔,说只梦见到满树幽香,满地枝影横斜的梅花的凄凉景色。

这里写出“个人”(即周密)生活虽然凄凉,但心态高洁。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意谓理解周密怀念越友及旧游地的离情。

江南春色自是最让人感受到离愁之苦的。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都是写江南离愁之苦的。

春色之妍,与离愁之苦,对比强烈。

“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纵青骢马游过的古道和时舟行所见的平沙落雁呢!和周密词中的“残寒梅未绽,正潮过两陵短亭逢雁”
相近。

“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

”意为:想写信对周密表示慰藉笔触从跌宕转为平收。

想到你的怀念,便想觅得银泥花笺,不嫌词费的和你讲一讲如今江南春天物华。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

”此处又笔转别恨,细数离怀。

呼应周密原词:“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

”从越倦游归去,此身还远在天涯。

周密词“萋萋望极王孙草”说:确实如今到处长满了春天芳草,登高望远,已不见你所在之处。

这二句和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用笔正相反。

柳永词《八声甘州》曾有句:“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归思难收。

”和此句描写手法相似。

“更难消,几度东风,几度飞花”,讲这样的离别相思,人将老去,怎能消几番春风来,春花谢呢!和“不知春在谁家”、“殷勤与说年华”等句相照应,围绕离情说,却有春光无主,好景不常的感伤。

王安石诗“不知乌石岗头路,到老相寻得几回”,和此句意思相近,但沉痛过之。

周密在原词中曾有句“雪霁空城,燕归何人家。

”王沂孙在词中也有类似句子,同时抒发了“可怜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

在朦胧的亡国的哀感蕴藏在胸中,却无所依托,只好写出离愁别绪。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