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喷涂发展历史相关知识介绍

合集下载

喷涂技术工艺

喷涂技术工艺

喷涂技术工艺【喷涂技术工艺】一、喷涂技术的历史1.1 起源与早期发展其实啊,喷涂技术可不是现代才有的新玩意儿。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类似喷涂的方法来装饰和保护物品了。

比如说,那时候的人们会用刷子把颜料涂在墙壁和家具上,这可以看作是喷涂技术最原始的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 19 世纪中叶,压缩空气喷枪的出现算是给喷涂技术带来了一次大的变革。

这就好比从走路变成了骑自行车,效率大大提高了。

1.2 工业革命后的突破工业革命的到来,那可真是给喷涂技术打了一针“强心剂”。

说白了就是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让喷涂技术变得越来越先进。

比如说,新型的涂料被研发出来,喷枪的设计也更加精细和高效。

在 20 世纪,喷涂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

汽车的外壳喷漆,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一辆辆色彩鲜艳、光滑亮丽的汽车从生产线上下来,这里面喷涂技术功不可没。

二、喷涂技术的制作过程2.1 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喷涂之前,得先把要喷涂的物件表面清理干净。

这就好比我们做饭前要先把菜洗干净一样,要不然做出来的“菜”可就不美味了。

比如说,如果是金属物件,可能需要进行除锈、打磨;如果是塑料物件,可能需要进行去油、清洁。

然后就是选择合适的涂料。

涂料的种类那可多了去了,有水性涂料、油性涂料,还有粉末涂料等等。

不同的涂料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这得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

2.2 实际喷涂操作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喷涂时刻啦!一般来说,有两种常见的喷涂方法,一种是空气喷涂,另一种是静电喷涂。

空气喷涂就像是用一把“喷枪水枪”,把涂料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后喷到物件表面。

比如说,我们给家里的小凳子喷漆,用的那种小型喷枪,就是空气喷涂。

静电喷涂呢,则是利用静电的吸引力,让涂料颗粒吸附在物件表面。

这就好比是磁铁吸引铁屑一样,涂料颗粒会乖乖地“粘”在物件上,而且分布得更加均匀。

2.3 后期处理喷完之后可不算完事儿,还得进行后期处理。

比如说,要让喷涂的涂层干燥和固化。

喷漆工艺历史和发展

喷漆工艺历史和发展

喷漆工艺历史和发展喷漆工艺是一种将颜料通过喷枪均匀地喷涂在物体表面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建筑等行业,为产品增添了美观和保护层。

本文将介绍喷漆工艺的历史和发展。

喷漆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喷雾器将颜料喷涂在墙壁和雕塑上。

这种喷漆工艺主要采用手持式喷雾器,通过人工控制颜料的喷射,并且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一个作品。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喷漆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世纪末,人们开始使用压缩空气喷枪进行喷漆,这大大提高了喷漆效率。

同时,喷漆工艺也被应用于汽车制造业。

1907年,美国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首次使用喷漆技术在汽车上进行喷涂,标志着喷漆工艺在汽车制造业的广泛应用。

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喷漆工艺进一步改进。

人们开始使用喷雾涂料,如喷雾漆、喷涂胶等,使喷漆更加均匀。

此外,喷漆设备也得到了改进,喷枪的结构和喷嘴的设计更加精细,使喷漆更加精准。

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喷漆工艺进一步提升。

自动化喷漆设备的出现使得喷漆过程更加高效、精确。

机器人喷漆系统的应用使得喷漆工艺在汽车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近年来,喷漆工艺在环保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传统的喷漆工艺使用的溶剂涂料含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人们开始研发水性涂料和粉末涂料等替代品。

这些新型涂料不含有害物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在喷涂过程中无需使用有害溶剂。

喷漆工艺在涂装效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人们可以通过调整喷漆设备和喷涂工艺,实现不同的涂装效果,如亮光、哑光、金属感等。

同时,喷漆工艺也可以实现复杂的图案和纹理,满足人们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

总的来说,喷漆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代手工喷漆到现代自动化喷漆系统,不断提高了喷漆效率和涂装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喷漆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高效、环保和多样化的喷漆解决方案。

静电喷粉发展历程

静电喷粉发展历程

静电喷粉发展历程静电喷粉是一种表面涂覆技术,利用静电作用将粉末颗粒均匀地附着在物体表面上。

它具有涂覆效果好、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静电喷粉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静电喷粉技术开始出现。

当时,人们开发了第一台静电喷粉设备:带有高电压发生器的旋转锥斗。

这种设备通过高速旋转的锥斗和静电电极之间的静电作用实现粉末的均匀喷涂。

然而,这种设备体积庞大,操作不便,且粉末的附着性能有限。

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静电喷粉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

1963年,德国的博士生Gunther Paulus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静电喷粉技术——无气喷粉。

他通过在高压容器中产生强烈的静电场,将粉末从容器中喷出并附着在工件表面上。

这种技术不仅喷涂效果好,而且操作简便,成为静电喷粉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静电喷粉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提高,喷涂效果更加稳定。

此外,人们开始研究静电喷粉的新应用领域,如汽车制造、电子产业等。

特别是在汽车制造领域,静电喷粉取代了传统的漆涂技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耐久性。

21世纪以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涂料的有害物质排放提出了更高要求。

静电喷粉技术凭借其无溶剂、无VOC排放的特点,逐渐成为涂料行业的主流技术之一。

此外,静电喷粉技术在电子产业、机械制造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目前,静电喷粉技术正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引入新型喷粉设备和喷粉材料,提高喷涂效果和性能;研究新的喷涂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开发环保型喷粉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

静电喷粉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相关行业的进步,也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静电喷粉经历了从早期的实验设备到现代化的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静电喷粉技术在涂覆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静电喷粉技术将在未来发展中迈上更高的台阶。

粉末涂料与涂装发展简史

粉末涂料与涂装发展简史
收稿 日期 :O7 5 8 20 —0—2
业化 的尝 试失 败 了 , 是 应 用 于户 外 方 面 的 丙烯 酸 但 粉 末涂 料在 日本被广 泛接 受 。 在8 O年代 , 氨酯粉 末涂 料在美 国和 日本 都 占 聚 据 了稳定 的市 场份额 , 在欧 洲的市 场却很 小 。 但
装置 , 首次实现 了粉末在预热工件表面的静 电涂装 ,
它为粉 末涂 装技术 的快 速推 广应 用奠定 了基础 。
16 年 Se 公司开创了现今粉末涂料行业广 94 hl l
泛使 用 的熔 融挤压 法粉 末涂 料生 产技术 。使 粉末 涂
年 都分 别在 市场 上 推 出 了热 固性 丙 烯 酸 粉 末涂 料 。
与此 同时 , 国的 B yr G和 B S G在 17 德 ae A A FA 91
当时应用 的树脂 主要是热塑性树脂 , 热固性环
氧树 脂 问世后 , 化床 涂 敷 工 艺 开始 进 入 实 质 性 发 流
展阶段 , 在电气绝缘 和化工 防腐领域 中获得 了工业
化应 用 。 16 9 2年法 国 Sme 公 司研究 成功 粉末 静 电喷涂 a ¥
尽 管后来 在 欧洲 和美 国市 场 上 , 烯 酸粉 末 涂 料 商 丙
料的生产实现连续化, 走上了工业化生产道路 。 环氧/ 双氰胺热 固性粉末涂料存在的一个严 重
缺 陷是对 u V光 线 的辐 射 十 分 敏 感 , 日光 的照 射 在 下, 涂膜会 很快 粉化 发 白和破坏 。另 外 , 的抗 黄 变 差
关键词
粉末涂料是一种 固体份 1 %的, 0 0 以粉末形态
进行 涂装 形成 涂膜 的涂料 。它与一 般溶 剂型 涂料 和
性也限制 了这类粉末涂料作为保护性或装饰性涂

(完整版)粉末涂料介绍

(完整版)粉末涂料介绍
无机色料 色料,如二氧化鈦由自然界存在的原料制成 自然风化得到的稳定而又多彩的原料 有些色料含有重金属,会污染环境 有机色料 增加了颜色的范围 遮蔽率比无机色料差 无毒 金属粉
粉末涂料中加入粒径较小的铝粉或铜粉后,体现出金 属效果,过多的加入金属粉会导致应用问题及耐久 性差
通过表面结合技术处理的金属粉提供更佳的颜色和效 果的均匀性
固性涂料、纤维处理剂、粘合剂、抗静电剂、氯乙 烯稳定剂、橡胶和树脂改性剂、离子交换树脂和印 刷油墨的粘合剂
不同体系性能比较
粉末表面类型
• 砂纹 • 垂纹 • 金属粉/珠光 • 低温固化 • 高温粉 • 薄涂粉
* 高光 >80% * 亚光 40~80%
* 消光 < 最大的工件密度 工件间距应该为最少穿透深度的2倍
接地的重要性
粉末上粉率工件接地(小于1兆欧姆)通常上粉率最 好 安全----接地不良在某种粉末系统中会有潜在的点燃
粉末导致起火或爆炸的危险 所有粉末应用设备都要直接接地 操作人员在操作喷枪时不能戴绝缘手套
喷枪吐粉或堵枪
流化不好 泵调节不到位 辅助空气泄露 气管等损坏 细粉太多 粉湿度太大
死角穿透差
粉管中粉位低 喷涂压力大 工件距离太近 接地不好 喷涂角度不正确 回收粉含量高 电压太高
流平问题及分析
膜厚太厚 升温太慢 配方不合适 粒径太粗
TGIC是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是一种杂环多环氧化合 物,具有很好 的耐热、耐侯性、粘接性以及优异的 高温性能。主要用于含羧基聚酯、羧基 丙烯酸树脂 粉末涂料的固化剂,高纯度的TGIC可用于制造电绝缘 层压板,粘合剂,塑料 稳定剂等
GMA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喷粉

喷粉

一、喷粉工艺发展历程喷粉工艺也称粉末涂装,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涂装工艺,所使用的原料是塑料粉末。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些国家便开始研究实验,但进展缓慢。

1954年德国的詹姆将聚乙烯用流化床法涂覆成功,1962年法国的塞姆斯公司发明粉静电喷涂后,粉末涂装才开始在生产上正式采用。

近几年来由于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水和大气没有污染的粉末涂料,得到了迅猛发展。

喷粉工艺的应用二、工艺突出优点1、一次涂装可以得到较厚的涂层,例如涂覆100~300μm的涂层,用一般普通的溶剂涂料,约需涂覆4~6次,而用粉末涂料则一次就可以达到该厚度。

涂层的耐腐性能很好。

2、粉末涂料不含溶剂,无三废公害,改善了劳动卫生条件。

3、采用粉末静电喷涂等新工艺,效率高,适用于自动流水线涂装;粉末利用率高,可回收使用。

4、除热固性的环氧、聚酯、丙烯酸外,尚有大量的热塑性耐脂可作为粉末涂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氟化聚醚、尼龙、聚碳酸脂以及各类含氟树脂等。

粉末涂料开始用于防护和电气缘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已广泛使用于汽车工业、电气绝缘、耐腐蚀化学泵、阀门、汽缸、管道、屋外钢制构件、钢制家具、铸件等表面的涂装。

我国自六十年代开始粉末涂装的实验研究,并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发展到目前已广泛得到使用。

三、粉末涂装工艺介绍1、流化床涂装法(又称沸腾床)它是由多孔隔板和容器组成,多孔隔板将容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其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向隔板以下的容器部分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多孔隔板使上面粉末未受空气流的作用悬浮起来,并在上部容器内滚翻,呈现“沸腾”状态。

经预热的工件通过“沸腾”的粉末区达到涂覆的效果。

工件的预热温度可稍高于粉末的熔融温度。

近几年来流化床工艺得到了一些改进,并与静电粉结合起来形成静电流化床粉末喷涂,已得到大范围的使用。

要使涂层获得较好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流化床的结构形式要求简单,内部光滑避免死角,最好设有震动装置;流化床中的多孔隔板,应有一定的孔径和空密度分布;粉末粒子的大小以通过50~150目/网筛孔为好,形状接近球形较为理想;粉末涂料的含水量要求尽量低,以避免流化不良和涂层气泡;压缩空气的流速和流量必须调整至粉末涂料稳定地流化,不致溢出,同时压缩空气应净化、干燥。

喷涂行业知识点总结

喷涂行业知识点总结

喷涂行业知识点总结一、喷涂行业概述喷涂是一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的表面涂装方法,通过喷涂设备将颜料、油漆或其他涂料均匀地涂覆在工件表面,以达到美化表面、防腐蚀、防锈、提高工件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功能。

喷涂行业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建筑装饰、机械制造等领域,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喷涂行业的发展历史喷涂技术起源于上世纪初的汽车制造行业,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喷涂技术逐渐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改进。

喷涂技术不断升级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喷涂设备、喷涂材料和喷涂工艺等完整的产业链,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

三、喷涂行业的设备和材料1. 喷涂设备喷涂设备包括喷涂枪、喷涂机、喷涂船、喷涂机器人等。

不同的喷涂设备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工件,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用合适的喷涂设备。

2. 喷涂材料喷涂材料包括颜料、油漆、涂料等,根据工件的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喷涂材料进行喷涂。

喷涂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工件的质量和性能。

四、喷涂行业的工艺流程1.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包括除锈、打磨、清洗等工序,是喷涂前必不可少的一环。

表面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喷涂效果和工件的耐久性。

2. 喷涂准备喷涂准备包括喷涂设备的调试、喷涂材料的准备、环境的调节等,确保喷涂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3. 喷涂操作喷涂操作是整个喷涂流程中最关键的一环,操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经验,确保喷涂的均匀和稳定。

4. 喷涂质检喷涂后需要进行质检工作,包括检查涂层的均匀性、附着力、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指标,确保涂层的质量。

五、喷涂行业的发展趋势1. 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喷涂行业逐渐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自动化喷涂机器人和智能喷涂设备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2. 环保和节能环保和节能是喷涂行业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开发和应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3. 高效和精准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喷涂行业还需追求精准的喷涂技术和高质量的涂装效果。

静电喷粉发展历程

静电喷粉发展历程

静电喷粉发展历程
静电喷粉技术是一种利用静电原理将粉末沉积到被喷涂表面的方法。

它与传统的喷涂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均匀性。

以下是静电喷粉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静电喷粉技术开始出现在工业应用中。

当时,人们主要使用喷枪将电荷携带的粉末喷涂到工件表面。

然而,这种方法的粉末利用率较低,因为大量的粉末会被风力吹走。

为了提高粉末利用率,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开始研究静电
喷粉涂覆系统。

这项技术通过将电荷附加到粉末颗粒上,并利用电场将其加速和引导到目标表面。

相比于喷枪,静电喷粉涂覆系统具有更高的喷粉效率和更均匀的涂层质量。

随着对静电喷粉技术的不断研究和改进,20世纪80年代,出
现了更加高效和精确的静电喷粉系统。

这些系统利用电子控制和高电压发生器来实现更细微的粉末控制和更高的喷涂速度。

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涵盖了从汽车制造到建筑材料的各个领域。

21世纪初,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静电喷粉技术进一步提升。

一些新型的喷粉设备出现,可以实现更高的喷粉速度和更精细的喷涂控制。

此外,一些新型粉末材料也应运而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喷涂效果和功能。

目前,静电喷粉技术已成为许多工业领域中最常用的涂覆方法之一。

它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建筑材料等行业,以
提供抗腐蚀、防水、防火和装饰等功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静电喷粉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末喷涂发展历史相关知识介绍
欧洲粉末喷涂设备的发展反映了涂料工业面临的环保压力,在几个世界大市场的推动下,粉末涂料正不断替代液体油漆而成为当今先进涂装技术的代表。

那么它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呢?粉末涂料涉及多种技术与涂装方法具有多年的发展历史,粉末涂料是随着几个主要用粉行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人们对环保型涂装技术需求的增加而得以提高。

采用有机聚合物粉末涂料涂装工件要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当时采用火焰喷涂法将粉末涂料涂敷于金属底材上。

在此期间德国科学家Erwin Gemmer博士开发了一种流化床涂装工艺,可将热塑性树脂粉末涂料涂装在金属材料表面,其涂装效率比火焰喷涂法高,1953年5月该项技术申请德国发明专利,1955年获得批准。

事实上在1958~1965年期间所有的粉末涂料都采用流化床涂装,绝大多数涂装都以实用型为主,涂膜厚度6~20mil。

这种厚涂膜的功能以电绝缘、防腐、耐磨等为主,所用粉末涂料包括尼龙11、CAB、聚乙烯、增塑型PVC、聚酯和氯化聚醚等。

在全欧洲和美国都采用流化床涂装粉末涂料的同时,人们也在开发其他粉末涂装工艺,用以满足更加广泛的商业需求。

1、最初的工艺
传统的液体油漆含有污染环境的溶剂,喷漆所含的溶剂量特别高。

为此人们开始研究无污染的环保型工业烤漆。

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人们研究环保型涂料最初的路线是:将涂料中50~60%的溶剂含量降低至20~30%,将涂料中的溶剂用水取代90~95%,用空气替代涂料中的溶剂。

前2种方法得到的涂料依然含有污染环境的溶剂,而第3种方法则引导人们开发粉末涂料,这种涂料不含任何有机溶剂。

为此,需要找到适合的固体树脂、固化剂、颜料和其他材料,将这些原材料混合均匀后研磨成为粒度适中的粉末,并在带有多孔底板的容器中通过鼓入空气使粉末混合物流化,成为具有某种液体性质的物料,这就是EPST工艺。

流化技术源自于石化行业以及预热金属表面的PVC粉末流化床涂装技术,同时我们还知道,法国已经采用静电喷涂技术将滑石粉喷涂到轮胎表面。

根据液体油漆涂装技术和法国的滑石粉静电喷涂技术,如果能够制成粉末态的油漆,那么这种流化的粉末必须是可以采用静电喷枪喷涂的,并可以喷涂到接地的工件表面。

在喷枪中带上静电的粉末粒子可以附着在金属表面,形成的粉末涂层可以熔融固化。

如果这种方法得以实现,就可以用空气替代液化的溶剂,从而开发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环保涂装方法。

这种的设想似乎是正确的,利用Shell公司生产固体环氧树脂,人们成功地研制了最初的粉末涂料。

最初的粉末涂料体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是由粉状环氧树脂、固化剂和颜料采用球磨技术得到的干法物理混合
物,由于混合物的均匀性很差,所以得到的涂膜很难保证一致性。

很快发现,要提高混合物的均匀性,可以采用加热的双辊磨或加热的Z型刮刀混合器进行热熔融混合加工,这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加工技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和失败之后,1961~1962年间真正的工业试验开始了。

“Teodur DM”是世界市场上最早出现的可喷涂的装饰性热固型粉末涂料,采用Z 型刮刀混合器热熔融混合制成,Teodur DM环氧/双氰胺粉末涂料最早是用于医院家具的涂装,其固化条件为350°F/30min。

早期的制粉工艺包括混合、挤出和磨粉等工序,某些特殊的粉末产品如低光泽花纹粉至今依然采用该生产方法,但这种方法的粒度控制比较差,制成的粉末产品喷涂性能不良(主要表现在流化、撞击熔融、上粉率等方面)。

其它的早期制粉方法还有双辊磨法和Sigma熔融混合器法等,这两种设备的产量都比较低,在进行每批次生产之前Sigma混合器的清机工作量都很大。

1962~1964年Shell公司又开发了热固型粉末涂料的熔融挤出生产方法,与此同时法国Sames公司通过改进现有的静电喷枪,开发出了第一代有机粉末涂料的静电喷涂设备。

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人们开始小规模的试验研究用常规的液体涂料生产工艺制备粉末涂料,将制备粉末涂料用的树脂和固化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颜料、填料和添加剂,用常规液体涂料生产设备混合上述物料,通过喷雾干燥得到粉末涂料,并回收大部分溶剂。

然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溶剂损失使其失去了环保意义。

2、市场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末人们开发了一种独特的粉末涂料技术—粉末涂料浆,但该技术至今没能市场化。

它是将已经制成的粉末涂料(主要为环氧型)采用表面活性剂分散在水中,用砂磨机研磨,得到的粉末涂料浆可采用常规油漆涂装设备进行施工和烘烤固化,形成的涂膜外观和性能与相应的粉末涂料完全相同。

粉末涂料浆在应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在喷涂操作中涂料容易絮凝结块,尽管采用适当的方法可以解决,但粉末涂料浆的应用却非常有限。

粉末涂料的涂装应用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与涂料有关的其他问题却在欧洲显露出来。

这些问题影响了整个涂料行业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的发展方向。

人口密度1000人/平方英里的发达西欧工业国家很早便开始与日益严重的空气和水体污染作斗争,与涂料行业有关的环保法规(如洛杉矶66法规)对工业排放物制定了严格的限制,迫使人们研究低VOC或零VOC的涂料替代品,也加快了热固型粉末涂料以及粉末涂料原材料、制粉设备和涂装设备的开发速度。

到1973年欧洲粉末涂料市场上已经形成4种基本的化学体系,即纯环氧体系、羧基聚酯/环氧混合型体系(简称混合型)、羟基聚酯/(封闭型)聚氨酯体系(或称聚酯/聚氨酯体系)、羧基聚酯/TGIC体系(或称TGlC聚酯体系),同时还出现
了其他一些粉末体系,如醇酸/三聚氰胺体系和某些丙烯酸体系。

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说,由于稳定性、施工性能和涂膜性能等问题,后2种体系未能实现市场化。

3、现在的发展
由于巨大的环保压力,粉末涂料不断地取代液体油漆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随着粉末涂料以及涂装技术的改进,粉末涂料的应用领域将更大。

粉末涂料及涂装技术的改进主要源白汽车行业、家电行业以及普通工业领域需求的增长,其中包括原材料、制粉和涂装技术等的展改进。

粉末涂装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不断扩大,汽车底盘、内饰件、轮毂和车身均开始采用粉末涂装。

汽车用粉末涂料的技术改进包括:透明粉末的透明性、附着力、流平性和抗紫外光性:在保证粉末涂料外观和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固化温度;以及各种涂装技术(如机器人技术、气流控制技术和高上粉率技术)等。

粉末涂料涂装的预涂金属板(卷材)在家电行业的应用快速增长,要求粉末涂料能在25~60s内完成熔融、流动流平和固化全过程,并同时保持良好的涂膜外观与各种抗性。

家电用粉末涂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后成型性,其成型度取决于最终用途。

涂装好的板材应当可以叠放在一起,普通金属板材薄涂膜的涂装线速度应当达到30~80fpm,卷材涂装的线速度应达到100fpm。

另外气流控制(或降低)、上粉率或电荷转移率应控制在最佳状态。

在高的涂装线速下固化涂膜外观的改进是家电粉末涂料技术改进的主攻方向,它涉及到红外光波长/光照强度与涂料及底材的匹配问题、快速流平的对流加热和感应加热固化方式、粉末涂膜表面连续性好的固化程序、以及整个固化体系的清洁程度。

汽车行业和家电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特种粉末涂料体系和涂装技术的开发,出现了适用于不同工艺的专用粉末涂料在普通工业涂料中的应用在不断增长,逐步进入以前难以涉足的领域(由于颜色要求过多、涂装速度过快、涂料渗色严重、涂层过多等)。

在普通工业涂料市场上粉末涂料因可以提供各种批次的产品以满足诸多小客户的需求而成为另一大亮点。

制粉设备供应商和原材料供应商的不断增加也促使许多区域性的油漆供应商增设粉末涂料生产线,与此同时,成熟的欧洲市场却不断有新的粉末涂料原材料以及涂装设备面世。

总之,供应商数量的增加对于小中型的粉末用户是最为有利的,它们可以得到价格稳定的原材料,产品的实用性更强。

但是粉末大客户的发展往往只有少数特定供应商受益,使他们与粉末涂料、涂装工艺、以及最终用户的关联度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