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学习知识——倒圆、倒角形式及尺寸
机械学习知识——倒圆倒角形式及尺寸

机械学习知识——倒圆倒角形式及尺寸倒圆和倒角是机械设计和制造中常用的加工形式之一,用于提高零部件的外观质量、加强结构强度以及避免尖锐边缘对工人和使用者的伤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倒圆和倒角的概念、应用场景以及尺寸规范。
一、倒圆和倒角的概念1.倒圆(Fillet)倒圆是通过给定的两个曲面的交线处添加一段圆弧,使其具有圆滑过渡的效果。
倒圆一般用于消除零件边缘的尖锐边,提高零件的外观质量和机械性能。
常见的倒圆形状有圆弧、斜弧和椭圆弧等。
2.倒角(Chamfer)倒角是通过将两个曲面的棱角修剪成斜边,使其具有45度角或其他所需的角度。
倒角一般用于增加零件的强度、防止零件边缘的损坏以及避免伤害工人和使用者。
常见的倒角形状有V型倒角、L型倒角和U型倒角等。
二、倒圆和倒角的应用场景1.倒圆的应用场景倒圆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零件的边缘处理:倒圆可以去除零件边缘的尖锐边,提高外观质量,减少应力集中;(2)连接部件的过渡:倒圆可以在连接部件的过渡处添加圆弧,提高连接的强度和可靠性;(3)模具结构:倒圆可以减少模具等零件的应力集中,提高零件的寿命;(4)液压油缸和气动缸:倒圆可以减少密封件与活塞杆的磨损,延长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2.倒角的应用场景倒角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刀具磨损:倒角可以减少零件边缘的尖锐棱角,降低切削力,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2)增加零件的强度:倒角可以增加零件边缘的强度,提高零件的承载能力;(3)避免伤害:倒角可以去除锐利边缘,减少对工人和使用者的伤害;(4)提高装配性能:倒角可以减少零件边缘的尺寸误差,提高装配的精度和效率。
三、倒圆和倒角的尺寸规范倒圆和倒角的尺寸规范一般遵循国际标准,根据实际需求和加工条件进行选择。
1.倒圆的尺寸规范(1)倒圆的半径:倒圆的半径一般选择与管道或零件的直径相匹配,一般建议选择直径的1/10到1/4作为倒圆的半径;(2)圆弧的长度:圆弧的长度一般选择2到3倍倒圆的半径;(3)倒圆的宽度:倒圆的宽度一般选择倒角宽度的1.5到2倍。
倒(圆)角尺寸标准

Q/WH 卫华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WH J—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华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卫华集团技术标准化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郑州卫华工程机有限公司技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莹峰、代富贵 、闫建英。
本标准于2011年 月首次发布。
倒(圆)角尺寸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减速机产品齿轮及轴类零件倒(圆)角尺寸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郑州卫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减速机产品设计,其它公司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403.4-1986 零件圆角与倒角JB/ZQ4238-1997 退刀槽3 原则3.1 倒(圆)角尺寸标准主要是针对减速机齿轮及轴类零件的配合部位,过渡圆角和倒角的规范文件,应考虑零部件的装配关系不干涉、加工工艺性好、装配工艺性好、经济合理、安全生产的原则。
3.2 确定倒(圆)角类型及尺寸的依据产品订货图;零部件装配关系图;现有设备及工艺条件;产品规范性要求。
3.3 本单位新设计及转化的减速机类图纸,应按此标准设计倒角、圆角。
4 主要内容及有关规定4.1 外R和外倒角(GB/T6403.4-1986)见图1和表1对于外圆以车工序为最终精加工工序的轴类零件及配合件的倒角和圆角可设计为外R和外倒角。
(应注意相配合件的倒角尺寸不得干涉,常用轴承的圆角最小尺寸见4.3)图1 表1直径D ≤3 >3~6 >6~10>10~18>18~30>30~50>50~80 R R1 0.1 0.2 0.3 0.4 0.5 0.6 0.8 1.0 1.2 1.5 2.0CCmax(C<0.58R1)0.1 0.1 0.2 0.2 0.3 0.4 0.5 0.6 0.8 1.0 直径D>80~120>120~180>180~250>250~320>320~400>400~500>500~630>630~800>800~1000>1000~1250>1250~1600R R1 2.5 3.0 4.0 5.0 6.0 8.0 10 12 16 20 25CCmax(C<0.58R1)1.2 1.22.0 2.53.04.05.06.0 8.0 10 124.2 退刀槽结构(JB/ZQ4238-1997)见表2对于外圆以磨削作为最终精加工工序的轴类零件,采用退刀槽结构,轴肩作为装配基准须靠磨的如齿轮挡肩和轴承挡肩采用B型退刀槽,轴肩不作为装配基准的,如所装齿轮非基准面顶轴套的采用A 型退刀槽。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2版)课件: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二)

5. 常用孔的注法
8
5. 常用孔的注法
9
5. 常用孔的注法
符号的比例画法
注:符号的线宽为h/10(h为字体高度)
10
6. 中心孔的注法
• 中心孔是在轴端中心处作出的小孔,供加工和检验时定位装夹用。国 标GB/T 145-2001规定了A、B、C、D四种形式。
• 中心孔是标准结构,在图纸上不必画出,只在轴端标注其标记和数 量,并用符号表明零件完工后是否保留中心孔的要求。
• 图中,“m0.4”表示滚花模数m=0.4mm。“模数”是表示滚花规格、 尺寸的参数。根据“m0.4”可查出滚花齿高、齿圆角半径和节距。
6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孔的注法
• 零件上常见小光孔、螺纹孔等结构的尺寸标注,可按GB/T16675.2-2012规定的简化标 注,如表9-1所示。
• 表9-1中的注法应注意:指引线应从装配时的装入端或孔的圆形视图的中心线引出;指引线 所连的水平线(称为“基准线”)上方注写主孔尺寸,下方注写辅助孔尺寸等内容。
2. 倒角
(1)45°倒角可按下图的方式标注
3
2. 倒角
(2)非45°倒角可按下图的方式标注
(3)45°倒角也可不画出,一端倒角标 注如图a,两端倒角标注如图b所示。
(4)图样中倒角尺寸全部 相同或某个尺寸占多数时, 可在图样右下方空白处说明 ,如“全部倒角C2”、“其余 倒角C1.5”。
4
3. 退刀槽及越程槽
11
6. 中心孔的注法
• 中心孔是标准结构,在图纸上不必画出,只在轴端标注其标记和数 量,并用符号表明零件完工后是否保留中心孔的要求,如图所示。
用B型中心孔,D=4,
D1=12.5,在完工的零件 上要求保留
齿轮倒角的种类

齿轮倒角的种类齿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元件,它通过齿与齿之间的啮合将动力传递给其他部件。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对齿轮进行倒角处理,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齿轮倒角的种类及其特点。
一、内倒角内倒角是指齿轮内部两个相邻齿之间的角部分被削去的一种倒角方式。
内倒角可以有效地减少齿轮的应力集中,使其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内倒角的大小一般为齿宽的1/3到1/2。
二、外倒角外倒角是指齿轮外部齿顶和齿根处的角被削去的一种倒角方式。
外倒角可以减少齿轮与其他部件之间的摩擦,降低噪声和振动,从而提高齿轮的工作效率。
外倒角的大小一般为齿宽的1/3到1/2。
三、全倒角全倒角是指齿轮内部和外部的齿顶和齿根处的角均被削去的一种倒角方式。
全倒角可以使齿轮的受力更加均匀,同时减少与其他部件之间的摩擦和噪声,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全倒角的大小一般为齿宽的1/3到1/2。
四、半倒角半倒角是指齿轮内部或外部的齿顶或齿根处的角被削去的一种倒角方式。
半倒角可以在保证齿轮受力均匀的前提下,降低制造成本和加工难度。
半倒角的大小一般为齿宽的1/6到1/3。
五、斜倒角斜倒角是指齿轮内部或外部的齿顶或齿根处的角被削去后,倒角面与齿轮轴线呈一定角度的一种倒角方式。
斜倒角可以减小齿轮与其他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噪声和振动,提高齿轮的工作效率。
斜倒角的大小一般为齿宽的1/6到1/3。
六、圆弧倒角圆弧倒角是指齿轮内部或外部的齿顶或齿根处的角被削去后,倒角面呈圆弧形的一种倒角方式。
圆弧倒角可以保证齿轮与其他部件之间的接触更加光滑,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圆弧倒角的大小一般为齿宽的1/6到1/3。
齿轮倒角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技术,可以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降低噪声和振动。
不同的倒角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制造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倒角方式。
倒圆倒角怎么操作方法

倒圆倒角怎么操作方法倒圆倒角是指在物体的棱角上进行圆滑处理,使其变为圆角或者倒角。
这种操作方法主要应用于工程、制造业和设计领域,在提高产品外观质量和安全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倒圆倒角的操作步骤和常用的工具及技巧。
首先,在进行倒圆倒角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和材料:1. 原料:需要加工的物体,可以是金属、塑料或木材等。
2. 数控机床或手动工具:数控机床在倒角加工上效果更好,手动工具如倒角刀、磨光机等。
3. 其他辅助工具:如量具、标定尺、锉刀、砂纸等。
下面是具体的操作方法: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需要进行倒圆倒角的位置和尺寸。
使用量具进行测量,标记出所需要处理的区域。
2. 如果使用数控机床,在设计软件中输入所需要的倒圆倒角的参数,包括倒角半径或直径、倒角深度、加工路径等。
将加工程序上传至机床,并进行相关设备的调试和安全检查。
3. 如果使用手动工具,可以选择合适的倒角刀具,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抛光和刃口修整。
使用锉刀和砂纸等工具,将物体的棱角逐步修整为所需的圆角或倒角形状。
4. 在加工过程中,可根据需要使用液压夹具、专用夹具或磁力吸盘等固定工件,以确保加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在倒圆倒角的进程中,可以使用切削液进行冷却和润滑,以防止工具过热和刀具磨损。
6. 加工完成后,对倒圆倒角的位置进行清理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平滑,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进行倒圆倒角操作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1. 合理选择加工工艺和工具刀具,在不损坏工件的情况下,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2. 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工件的硬度,调整加工的速度和进给量,以避免过渡切削和工件损伤。
3. 注意安全,佩戴个人防护用具,避免工具和工件的碰撞,避免工具滑出造成伤害。
4. 加工前应先进行试切试倒,根据试切结果调整切削参数和加工路径,确保加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不同的材料和形状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和刀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确保加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倒角圆角尺寸标准

《嘿,聊聊倒角圆角尺寸标准》
哎呀呀,有一回我和几个同事在车间里讨论工作呢。
突然就说到了倒角圆角尺寸标准这个事儿。
一个同事说:“嘿,你们知道那个倒角圆角尺寸标准不?”大家都摇摇头。
这同事就开始比划起来:“就是那个,比如说这个边儿,要是倒角的话,得倒成啥样儿才符合标准呢?”另一个同事挠挠头说:“这我还真不清楚,感觉好复杂呀。
”
我也凑过去说:“这标准到底是咋定的呢?咱要是弄不好,会不会出问题呀?”大家都有点担心起来。
这时候,我们的老师傅走了过来。
我们赶紧拉住他,问他倒角圆角尺寸标准的事儿。
老师傅笑了笑说:“这倒角圆角尺寸标准啊,可不是随便定的。
得根据不同的零件和用途来确定。
”
我们都围在老师傅身边,听他仔细讲解。
老师傅说:“比如说这个零件,要是用在精密仪器上,那倒角圆角就得特别精细,尺寸不能有一点差错。
要是用在普通的设备上,可能要求就没那么高了。
”
我们一边听一边点头。
一个同事说:“哎呀,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讲究呢。
”老师傅接着说:“对啊,所以咱们干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标准,不能马虎。
”
我们又讨论了一会儿,对倒角圆角尺寸标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嘿,这倒角圆角尺寸标准还真不能小瞧。
以后我们干活的时候可得多注意,按照标准来,这样才能做出好的产品。
嘿嘿。
倒角公式总结归纳

倒角公式总结归纳倒角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用于将材料边缘的尖锐角变为倒角面,以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外观美观度。
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倒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总结和归纳常用的倒角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倒角。
1. 单面倒角公式单面倒角是指在材料边缘的一侧进行倒角加工。
根据倒角的形状和角度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
1.1 直角倒角对于直角倒角,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倒角长度 = 倒角角度 ×材料厚度1.2 倒角半径倒角半径是倒角曲线的半径,一般用于圆弧倒角。
倒角半径的计算公式如下:倒角半径 = 倒角长度 / 2 × 1/tan(倒角角度/2)2. 双面倒角公式双面倒角是指在材料边缘的两侧进行倒角加工。
与单面倒角相比,双面倒角需要考虑两侧的角度和长度。
2.1 相等倒角当倒角两侧的角度相等时,可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倒角长度 = 倒角角度 × 0.577 ×材料厚度2.2 不等倒角当倒角两侧的角度不相等时,可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倒角长度= α × β × 材料厚度× (α + β - 1)/(α + β)其中,α和β分别表示倒角两侧的角度。
3. 多边形倒角公式除了直角和圆弧倒角之外,还有其它形状的倒角,例如多边形倒角。
多边形倒角可以用一系列线段来逼近,其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倒角长度 = n ×倒角角度 ×材料厚度其中,n表示倒角边数。
4. 倒角公式的应用举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倒角公式,下面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展示其使用方法。
假设有一块厚度为10mm的板材,需要对其进行直角倒角加工,倒角角度为45度。
根据单面倒角公式进行计算:倒角长度 = 45度 × 10mm = 450mm因此,需要在材料的一侧进行450mm的直角倒角加工。
5. 注意事项在使用倒角公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5.1 倒角公式仅供参考,实际加工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
倒角标准及规范

本标准适用我公司所有加工件、部套。
1. 倒角的目的①安全需要:为了使在接触工件时不被锋利的边角划伤手;②外观需要:为了使加工出来的工件更加美观;③工艺需要:在配合部位避免互相干涉,另外倒角还可以去除内应力防止工件热处理后因为应力集中而料裂;2. 常用术语及符号如未注倒角C0.5,各边倒角C0.5①未注倒角: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工件所有边倒角,第二种图纸上有倒角形状却没有标注尺寸。
②各边倒角:图纸上无特别标注尖角的,所有边倒角。
③沿周倒角:常指某一特征(如R角、C角)沿着所指出的某一轮廓轨迹特征加工倒角。
3. 如何判断零件可不可以倒角①根据零件类别分类:基本件:如无特别要求,都应倒角,去毛刺。
企标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不涉及刃口及刀口的边缘均需倒角,所有配合处理要求轴和孔配合的,都应倒角。
②根据零件材质及零件使用功能分类:如材质为45#的零件一般为辅助零件,皆应倒角。
4. 倒角规定①倒角范围:外形楞、槽、台阶、孔口、螺纹孔口等部件C角、R角加工(C倒角:45°)。
②图纸应对不允许倒角的地方做出明确规定;③图纸中所需要倒圆角的地方需要明确注明;④图纸已有明确标注的按图加工检验,下表为普通零件倒角或圆角一般参考值;(d为直径或板面厚度)⑤图纸画出倒角而未标注的为未注倒角。
未注倒角按技术要求所约定尺寸加工检验:外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为:C*45°,C=0.1d-0.15d内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后最大直径1.05d,角度90°或120°对光孔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分以下几种情况: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1-1.5)*45°d≥φ80 倒角(1.5-2)*45°对轴倒角,图纸有要求,按图纸要求,若无要求倒角原则为: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2-3)*45°d≥φ80 倒角(3-5)*45°⑥图纸未画出倒角、未标明尖角且在技术要求中未作约定的,以不伤手为原则倒角,倒角大小最大不超过0.5mm;⑦原则上各道工序的倒角由本道工序自行解决,倒角时遵循可机加工就不用手工操作的原则,但对某些不适合倒角的工序,工艺应综合考虑其成本和美观,另行安排工序倒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倒圆、倒角形式及尺寸mm
R
0.1
0.2
0.3
0.4
0.5
0.6
0.8
1.0
1.2
1.6
2.0
2.5
3.0
C
4.0
5.0
6.0
8.0
10
12
16
20
25
32
40
50
---
注:a一般采用45°,也可采用30°或60°。
与直径Φ相应的倒角C、倒圆R的推荐值mm
Φ
~3
>3~6
>6~10
>10~18
2.按图的形式装配时,内角与外角取值要适当,外角的倒圆或倒角过大会影响零件工作面;内角的倒圆或倒角过小会产生应力集中。
滑移齿轮的端圆齿和倒角尺寸mm
模数m
1.5
1.75
2
2.25
2.5
3
3.5
4
5
6
8
10
r
1.2
1.4
1.6
1.8
2
2.4
2.8
3.1
3.9
4.7
6.3
7.9
h1
1.7
2
2.2
2.5
2.8
3.5
4
4.5
5.6
6.7
8.8
11
da
≤50
50-80
80-120
120-180
180-260
>260
amax
2.5
3
4
5
6
8
>18~30
>30~50
>50~80
>80~120
>120~180
C或R
0.2
0.4
0.6
0.8
1.0
1.6
2.0
2.5
3.0
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80~250
>250~320
>320~400
>400~500
>500~630
>630~800
>800~1000
>1000~1250
>1250~1600
C或R
4.0
5.0
6.0
8.0
10
12
16
20
25
注:符号C和R参见“内角外角分别为倒圆、倒角(45°)的四种装配形式”。
内角倒角外角倒圆时Cmax与R1的关系mm
R1
0.1
0.2
0.3
0.4
0.5
0.6
0.8
1.0
1.2
1.6
2.0
Cmax
—
0.1
0.2
0.3
0.4
0.5
0.6
0.8
1.0
R1
2.5
3.0
4.0
5.0
6.0
8.0
10
12
16
20
25
Cmax
1.2
1.6
2.0
2.5
3.0
4.0
5.0
6.0
8.0
10
12
内角外角分别为倒圆、倒角(45°)的四种装配形式
内角倒圆,外角倒角时
内角倒圆,外角倒圆时
内角倒角,外角倒圆时
内角倒角,外角倒角时
C1>R
R1>R
C<0.58R1
C1>C
注:1.内角倒角,外角倒圆时,Cmax与R1的关系见表“内角倒角,外角倒圆时Cmax与R1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