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试验设计

合集下载

1330051《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教学大纲_明道绪54

1330051《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教学大纲_明道绪54

GDOU-B-11-213《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是:生物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其中包括试验资料的整理、特征数的计算、平均数的统计推断、卡平方检验、方差分析、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多元回归与相关分析、曲线回归分析和多项式回归分析、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函数型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常用生物统计软件( SAS, Excel )的应用等。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是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门应用数学。

它不仅提供如何正确地设计科学试验和收集数据的方法,而且也提供如何正确地整理、分析数据,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的方法。

学生在已学《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试验(调查)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也是学生将来从事生产、科研和管理工作所必需的知识,而且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和动物饲养学等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是动物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学完本课程后在教学内容上达到“基本概念清晰,基本方法熟练,基本原理了解,基本运算正确”,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基本的试验设计方法,能独立、正确进行试验设计;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基本的生物统计方法;熟练掌握函数型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独立进行畜牧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达到:1、培养学生科学的统计思维方法“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这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中要培养一种新的思考方法——从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分析科学试验的结果。

2、培养学生科学的计算能力和表达能力本门课程的概念多、公式多、表格多,许多判断和推理过程都是在经过仔细的计算、分析后得出的,结果的表达也是非常简洁和严密的。

因此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能力和表达能力。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

抄下9个随机数字,将单数组中配对的第一头归入 甲组,第二头归入乙组;双数组中配对的第一头归入 乙组,第二头归入甲组: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二、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一)随机单位组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采用两因素(单位组、试验因素)方差分析法。 假定单位组因素与试验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
试验处理因素为A,处理因素水平数为a;单位组 因素为B,单位组数为b:
2、统计分析简单 (二)主要缺点
1、由于未应用局部控制原则 ,非试验因素 的影响被归入试验误差,误差大,精确性较低。
2、在试验条件、环境、试验动物差异较大时, 不宜采用。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Nhomakorabea第五节 随机单位组(区组)设计
是根据局部控制的原则,如将基础条件相同的动 物划归一个单位组,每一单位组内的动物数等于处 理数,并将各单位组的试验动物随机分配到各处理 组。 要求同一单位组内试验动物尽可能一致,不同 单位组间的试验动物允许存在差异。
的试验。 由该试验的所有试验因素的水平组合(即处理)
构成。 (1)完全方案(能考察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2)不完全方案(正交试验、综合性试验 )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二)拟定试验方案的要点
1、根据试验的目的、任务和条件挑选试 验因素
挑选对试验指标影响较大的关键因素。若只考察 一个因素,则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两个以上因素,采 用多因素试验。
第二节 生物试验计划
一、试验计划的内容及要求
(一)课题选择与试验目的
1.实用性
2.先进性
3.创新性
4.可行性
(二)研究依据、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经济技术指标
(三)试验方案和试验设计方法 试验方案是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因素、水平的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第一章绪论1.生物统计学的内容:统计原理、统计方法和试验设计。

2.生物统计的作用:a.科学地整理分析数据;b.判断试验结果的可能性;c.确定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d.提供试验设计的原理。

3.样本容量常记为n,通常把n≤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n.>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

4.名解:(重)①生物统计:生物统计是应用概率论和数据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化的学科;②总体:是被研究对象的全体,据所含的个体的多少,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③样本:是指总体内随机抽取出来若干个体所组成的单位。

④随机误差:由于许多无法控制的内在和外在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内在如个体差异,外在如环境,它影响试验的精确性。

(了)①参数:从总体计算出来的数量特征值,它是一个真值,没有抽样变动的影响,一般用平均数u,标准差s。

②统计量:是从样本计算出来的数量特征值,它是参数的估计值,受样本变动的影响,一般用拉丁字母表示,如平均数。

③系统误差:主要是试验动物的初始条件不同,试验条件相差较大,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药品批次不同,药品用量与种类不符合试验计划要求,以及观察,记录抄案,计算中的错误所引起的误差,它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④准确性:指在试验或调查中某试验指标或形状的观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

⑤精确性:指试验或调查中一试验指标或形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第二章资料的整理1.统计资按性质分为:计量资料、次数资料和半定量资料。

2.计量资料是指用量测方式获得的数量性状资料,即用度、量、衡等计量工具直接测量获得的数量性状资料。

计量资料整理的五步骤如下:(1)求全距,即资料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R=Max(x)—Min(x);(2)确定组数即按样本大小而定;样本含量与组数样本含量组数30~60 6~860~100 8~10100~200 10~12200~500 12~17500以上17~30(3)确定组距,每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记为i ,公式:组距(i)=全距(R)/组数k ;(4)确定组中值及组限,各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称为组限,最小值为下限,最大值为上限,每组的中点值称为组中值,组中值=(下限+上限)/2=下限+组距/2=上限-组距/2;(5)归组划线计数,作次数分布表。

第十二章 三次设计

第十二章 三次设计

12.2 通过试验设计容差(华达呢染色)
前面讨论的试验项目,一般都是参数设计的项目。有时候,找到了 优良参数组合以后,在怎样的精度下使用这种好参数条件,就需要进行 容差设计。容差设计告诉我们:对哪些因素应严格控制和掌握?对哪些 因素可放宽限制?“严”则提高质量、效果,“宽”则降低成本简化操作。 例如,北京化工厂的“铬酸钡工艺改进”试验后,发现PH值为重 要因素,应严格控制在PH3-PH4之间才行,这样用PH试纸就不 合适了,化工厂用工业酸度计代替了试纸,实现了PH值自动控制,结果 不仅产品质量大为改进,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介绍的“华达呢染色”中的(三)是一个通过试验进行容差设 计的实例。纯毛华达呢6707色号(蓝色), 过去由于操作水平不统一, 同样的染料配方,染出的产品色差却很大。原来作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为了找出对上色号的辅料配比及方便易行的操作方法。试验后不仅达 到了目的,而且还节约了染料。
2.参数设计:系统设计之后,就是要决定系统因素的好参数组合. 在试验项目中,指的是要找到综合效果较好的生产条件。对于可计算 性项目,什么叫做好参数组合呢?它主要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直接择优”项目,优良的参数组合使得产品的性能指标达 到优良的状态。
第二类是:稳定性择优”项目,通过优良的参数组合,来提高产品指标 的稳定性。
表 12-4 因素
试验号
1 2 3 4 K1 K2 R
矾前沸 1 1大沸 2 小沸 1 2 180 185 5
矾后沸 2 1小沸 1 2大沸 2 185 180 5
矾前留液 3 1界限之间 2低于下限 2 1 200 165 35
评分 100 85 80 100 总和=365
四、效果
1.通过参数设计(前两批正交试验)找到了好的搭配条件,染色效果显著 提高。通过参数设计能得到好的生产条件,通过容差设计知道,如何实 现好条件。要想生产稳步上升,条件掌握该粗则粗,该细则细。 2. 用三次设计得到的好条件投产,批批对上色号。在不增加人力、物 力、财力的条件下,做到节约成本(节约染料15%),提高质量(批批对上 色号)、减少三废(减少了红矾用量,又取消了矾前放液。使染料与红矾 充分络合。减少了留入地沟的红矾),又减少了染色时间,真是一举四得。

第12章多元统计分析第四版

第12章多元统计分析第四版

2020/9/13
中国人民大学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研究中心
9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2.1 联合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020/9/13
中国人民大学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研究中心
10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2.1 联合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根据表12-1中对属性和水平的描述,调查中若采取析因设计, 将有729种组合,受测者无法对729种组合做出理性判断并一一 排序。这里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子集来代替全集,并且保持了 全集的某些性质。当属性个数或水平数较多时,析因设计会产 生大量的组合,令受测者无法对其一一排序。部分析因设计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是最常用的定义受测体子集的方法。 部分析因设计选择可能的受测体的一个样本,受测体的数目取 决于将定于受测者使用的合成原则。通常我们可以采用对称正 交设计(一个因子中的每个水平出现相同的次数、水平与属性之 间没有相关关系。)。有关试验设计的部分参见文献[6]、[7]。本 例中的对称正交设计的结果如表12-2所示。
2020/9/13
中国人民大学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研究中心
4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2.1 联合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M.安蒂拉(M.Anttila)等人曾指出联合分析具有以下优点: (1)联合分析既可以分析度量属性(如价格)的重要性,又可 以分析非度量属性(如品牌名称)的重要程度;(2)资料收集 的程序简单易行,受测者只需要对受测体组合进行排序(Rank)或 者评分(Score)。联合分析对受测者只做很少的要求,就可得到相 当可靠的资料;(3)联合分析要求受测者考虑各个属性之间的 兑换(trade-off),比直接询问受测者其理想点(ideal-point) 的属性水平及属性重要性要来得实际;(4)联合分析所求出的 成分效用值可供做尺度不同的属性或是更基本的非度量属性的直 接比较,而这些比较因素正是人们选购决策所面临的真实问题。

南开大学生物统计学课件第12章 实验设计

南开大学生物统计学课件第12章   实验设计
例题12-1 小麦品种比较实验
第12章 实验设计:四、单因素实验设计
3、拉丁方设计(Latin square design) 在现实中,同一区组内的条件未必完全一致,为
A D 了克服之,采用拉丁方设计。 B E C
❖ 具体做法是:安排每一处理在每一行上出现一次,
同时在每一列上出现D一次,A且每行C和每B列只能E出现一
计划书格式:实验方法的确定
❖实验仪器和设备: 列出仪器和设备种类、数量、规
格和型号。 ❖实验材料的来源:
列出所需材料的种类、数量、生 产厂家、等级。 ❖实验流程:每一步干什么。 ❖经费核算:
第12章 实验设计:二、实验计划书的格式
计划书格式:田间规划
❖ 实验地点的选择: ❖ 土壤肥力勘测: ❖ 隔离区的设置: ❖ 保护行的设置:实验地周围种3-5行其他作物。 ❖ 水源:漫灌、喷灌或滴灌。 ❖ 田间规划:绘制田间规划图,标明实验地的
❖ 随机化:是指实验材料(个体)的配置和实验处理 的顺序都是随机确定的。
第12章 实验设计:二、实验计划书的格式
二、实验计划书的格式
➢ 封面:实验名称、计划书编制者名称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实验目的
立项项目前人是否已经做过? 现在是否有人在做?已经得 到那些结论?存在的问题?
见 ➢ 预期结果 后 ➢ 实验设计的选择
坐落位置以及小区的划分和小区编号。 ❖ 小区划分:确定小区面积,划章 实验设计:三、简单实验设计
三、简单实验设计
把只有一个因素、两个处理(水平)的实验设 计称为简单实验设计。
我们学过:把检验两个不相关的样本是否来自 具有相同均值的总体的t检验称为独立样本t检验; 把检验两个相关的样本是否来自具有相同均值的总 体的t检验称为配对t检验。

试验设计第二版教学设计

试验设计第二版教学设计

试验设计第二版教学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试验设计课程第二版,旨在介绍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正交试验设计、因素水平设计、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以及实验设计在质量控制、工程优化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实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1.熟悉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掌握正交试验设计、因素水平设计、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等常用实验设计方法;3.学会如何在实践中设计和实施实验,并正确分析实验数据;4.熟悉实验设计在质量控制、工程优化等方面的应用。

课程大纲第1章试验设计基础本章主要介绍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实验假设的建立、实验设计的步骤、试验方案的选择和实验数据处理等内容。

第2章正交试验设计本章主要介绍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正交表的构建、试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能够正确设计正交试验,分析实验数据。

第3章因素水平设计本章主要介绍因素水平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因素水平设计的种类、试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因素水平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能够正确设计因素水平试验,分析实验数据。

第4章回归分析本章主要介绍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和优化。

第5章方差分析本章主要介绍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正交设计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方差分析和结果解释。

第6章实验设计的应用本章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介绍实验设计在质量控制、工程优化、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课程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实验课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习题集(动物医学专业用)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含量随机样本参数统计量准确性精确性二、简答题1、什么是生物统计?它在畜牧、水产科学研究中有何作用?2、统计分析的两个特点是什么?3、如何提高试验的准确性与精确性?4、如何控制、降低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第二章资料的整理一、名词解释数量性状资料质量性状资料半定量(等级)资料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二、简答题1、资料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2、为什么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对于计量资料,整理的基本步骤怎样?3、在对计量资料进行整理时,为什么第一组的组中值以接近或等于资料中的最小值为好?4、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用途?常用统计图、统计表有哪些?第三章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一、名词解释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调和平均数标准差方差离均差的平方和(平方和)变异系数二、简答题1、生物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数有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2、算术平均数有哪些基本性质?3、标准差有哪些特性?4、为什么变异系数要与平均数、标准差配合使用?三、计算题1、10头母猪第一胎的产仔数分别为:9、8、7、10、12、10、11、14、8、9头。

试计算这10头母猪第一胎产仔数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2、随机测量了某品种120头6月龄母猪的体长,经整理得到如下次数分布表。

试利用加权法计算其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组别组中值(x)次数(f)80—84 288—92 1096—100 29104—108 28112—116 20120—124 15128—132 13136—140 33、某年某猪场发生猪瘟病,测得10头猪的潜伏期分别为2、2、3、3、4、4、4、5、9、12(天)。

试求潜伏期的中位数。

4、某良种羊群1995—2000年六个年度分别为240、320、360、400、420、450只,试求该良种羊群的年平均增长率。

5、某保种牛场,由于各方面原因使得保种牛群世代规模发生波动,连续5个世代的规模分别为:120、130、140、120、110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1、试验的各处理组为什么要设置重复?
2、动物试验为什么要设置对照组, 对照的形式有哪些?




试验设计目的是什么? 什么是试验方案? 如何拟定试验方案? 动物试验为什么要设置预试期? 试验基本要求是什么? 试验设计要遵守基本原则是什么?
常用试验设计方法





完全随机设计(非配对设计); 随机单位组设计(配对设计); 拉丁方设计; 正交设计(优选法); 调查设计。
单位组间平方和
SSB=∑x 2.j/a- C =(11522+10472+…+12232)/5 -1099336.05=5530.15 误差平方和
SSe=SST-SSA-SSB=35890.95
-27267.2-5530.15=3093.6
总自由度
dfT=ab-1=5×4-1=19 dfA=a-1=5-1=4
也不必作多重比较。
三、随机单位组设计的优缺点
特点
精确性高,但灵活性较差。
适用条件
动物个体间差异较大时选用。
如:配对设计,两因素无重复试验等。
练习:
1、
P269 第13题。
2、为什么随机单位组设计的试验误差较完 全随机设计的小? 3 随机单位组设计与完全随机设计有何异同?
定义比较
完全随机 动物-----随机分组-----试验处理实施 随机单位组 动物----单位组---随机分组---试验处理实施
(二)处理数≥3 析。
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
三、完全随机设计的优缺点
特点:简单 灵活和常用,但试验误差较大.
如:非配对设计,单因素试验等
第三节 随机单位组设计
单位(区)组:指条件相同动物构成组群。
也称区组或窝组。如将同窝、同性别、体重
基本相同的动物组成一个单位组 。
组成单位组目的:可消除试验动物个体间差
动物试验为什么要设预试期?



做好准备工作; 让动物适应新环境; 熟悉操作方法和程序。 预试期时间: 7—10天
3 试验过程
试验过程: 试验设计-----实施试验------总结分析 撰写论文过程: 采集数据------- 统计分析------推断结论
(试验设计、实施) (显著性检验) (结论)
70 65
46
42
54 52
试分析各药物对猪生长效果有无显著影响。
解: (二法)
A因素(行)平方和与自由度计算 SST=S2*dfT=1184 SS行e=SS1+SS2+SS3=822 SSA=SST-SS行e=362 dfT=dfe+dft=11 df行e=df1+df2+df3=9 dfA=k-1=2
对于【例12.3】,通过按表12-3试验动物分组结果 进行试验后,各号仔猪增重结果列于表12-3。
1、计算各项平方和与自由度 矫正数 C=x2../ab=46892/5×4=1099336.05 总平方和 SST=∑x2ij-C=(2052+1682+…+2822) - 1099336.05=35890.95 处理间平方和 SSA=∑x 2i./b- C =(8252+9252+…+11372)/4 -1099336.05=27267.2
与试验设计相关名词



试验因素 因素水平 重复数 试验指标 试验处理
拟定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是试验处理总称; 包括: 试验因素选择-----各因素水平确定---重复数----试验指标---试验设计方法和结果 统计方法等; 反复讨论、优化试验方案(高效 、最优).
试验处理是试验研究对象,也是试验工作 核心,各处理需按唯一差异原则进行检查 和修改。

随机化分组

2个处理随机化分组
3个或3个以上随机化分组

练习: 试将12头小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进行 试验。
二、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对于完全随机试验的统计分析,由于试验 处理数不同,统计分析方法也不同。 (一)处理数为2 两个处理的完全随机设 计也就是非配对设计,对其试验结果采用非配 对设计的t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
第二节 完全随机设计
定义:根据试验处理数将试验动物随机地分成 若干组,然后每组实施不同处理。 处理数(组)数=水平数 各处理组间样本是独立的 适用条件: 动物个体间差异较小时选用.
随机化方法:
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
随机数表
组成: Ⅰ Ⅱ 每页有50行、25列,由0—9数字组成。 位置: 页、行、列、方向。
3.3 总结分析的主要工作



整理采集的试验数据;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合专业知识解释试验结果; 推断出结论(与试验目的一致); 撰写论文。
试验设计-----实施试验--------总结分析 (脑力) (体力) (脑力)
4 试验设计遵守原则



重复(降低试验误差、估计试验误差); 随机化 局部控制----唯一差异原则,保持试验条件的 一致性。

局部控制(试验条件的一致性)
唯一差异原则
特点及适用条件比较
完全随机设计的优缺点 随机单位组设计的优缺点 特点: 特点: 精确性高 简单灵活和常用 但灵活性较差 但试验误差较大. 适用条件: 适用条件: 动物个体间差异较 动物个体间差异较大 小时选用 时选用 如:非配对设计,单因素 如:配对设计,两因素 试验等 无重复试验等

例:

抗生素对牛血色素影响(二)
选择10头牛,分别测定注射抗生素前\后对牛 体内血色素影响。 试验指标为牛体内血色素含量,采用平均数 (Mean)±标准误(SEM)表示.

试验应设置对照组



设对照组原因:突出处理效应; 设对照组方法:差别仅在于某一处理,其它 条件应完全一致(遵守唯一差异原则); 设对照组方式:空白对照、标准对照、自身 对照和相互对照。
B(列)单位组平方和与自由度计算
B(列)单位组平方和与自由度计算
SS列e=SS1+SS2+SS3+SS4= SSB=SST-SS列e=
dfB=n-1=4-1=3
因为 FA> F0.01(4,12) , FB> F0.01(3,12),表明饲料添
加剂对仔猪增重影响极显著。
单位组为非试验因素,即使差异(极)显著,
试验设计是生物统计在生产实际中具体应 用,并可丰富生物统计知识;

二者结合是安排、分析、解释试验的工具, 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综合应用 专业知识能力的体现。
试验类型


按时间分: 预备试验(预试期)、正式试验。 按因素分:单因素试验、双因素试验、多 因素试验。 按途径分: 科学试验、 调查研究。


t检验(非配对设计) 平均数-----t值------概率(0.126) F检验(单因素试验方差分析) 方差-----F值------概率(0.126)
3
三种药物采用随机单位组试验的饲养生长猪 效果如下: 单位:kg
药物 A Ⅰ Ⅱ Ⅲ Ⅳ 43 50 47 30 (单位组)
B C
50 51
5 如何提高试验成功率
避免系统误差 预试期 、 设备 、 认真等主观因素. 降低随机误差. 分组 、试验设计方法、重复数等客观因素.

动物试验注意要点

遵守唯一差异原则; 设置对照组; 设置预试期。
例1:鱼卵体外不同保存时间孵化效果试验
将4000枚鱼卵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 按0、3、6、9h进行室温保存,然后转入相应池 孵化24、21 、18 、15h,使保存和成熟时间之和 均为24h, 以比较不同体外保存时间的卵子孵化效 果,试验重复10批次 。
处理间自由度
单位组间自由度 dfB=b-1=4-1=3 误差自由度 dfe=dfT-dfA-dfB =(a-1)(b-1)
=(5-1)(4-1)=12
2、列出方差分析表,进行F检验
二法
A因素(行)平方和与自由度计算 SST=S2*dfT= SS行e=SS1+SS2+SS3+SS4+SS5= SSA=SST-SS行e= dfT=kn-1=5*4-1=19 df行e=df1+df2+df3+df4+df5=3+3+3+3+3=15 dfA=k-1=5-1=4
第十二章 试验设计
第一节:试验设计概述
第一节: 试验设计概述
1 试验设计定义、目的

研究如何安排试验并对试验结果作统计分 析的方法。

目的是避免系统误差,降低随机误差,估 计处理效应,以较少人力、物力和时间获 取可靠的数据,以通过样本估计总体。
2 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关系

生物统计知识是试验设计理论基础;
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达到局部控制的目的 。
随机单位组设计定义
将试验动物构成单位组,再将单位组内动
物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的试验设计方法。
每一单位组内的动物数=处理数;
单位组数=重复数。
(一)随机单位组设计的分组方法
【例12.3】 5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分别以A1、A2、 A3、A4、A5表示,供试4窝仔猪分别按体重依次 编号为:1-5号为第Ⅰ组,6-10号为第Ⅱ组,1115号为第Ⅲ组,16-20为第Ⅳ组。试按随机单位 组设计将试验仔猪分组。
3.2 实施试验主要工作

按试验设计内容实施试验; 记录试验数据,且真实、可靠、合理; 记录意外发生的事情。
动物试验的基本要求
1、试验要有代表性
动物试验的代表性包括生物学和环境条件试验的正确性包括试验的准确性和试验的精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