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亚铁的制备
贫血药硫酸亚铁(FeSO4·7H2O)的制备及组成含量分

贫血药硫酸亚铁(FeSO4·7 H2O)的制备及组成含量分前言部分摘要:硫酸亚铁为抗贫血药。
它可通过铁屑与稀硫酸的反应制成,从水溶液中结晶一般为FeSO4·7 H2O。
由于硫酸亚铁的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高锰酸钾发生发应,因此可以利用已知准确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测定产品中的硫酸亚铁的含量,微过量的高锰酸根离子使溶液呈现微红色,指示终点。
硫酸亚铁容易溶解于水、甘油,不溶于乙醇。
1份可溶解于2份冷水,或0.35份沸水中。
高温分解2 FeSO4·7 H2O ==高温== Fe2O3+S O2↑+SO3↑+14 H2O。
硫酸亚铁是还原力的酸性盐,它的酸性与硫酸铝及硫酸锌比则较弱。
如硫酸亚铁的pH值约为4.6,而硫酸铝则为2.2,硫酸锌为3.6(以克分子溶液计)。
硫酸亚铁的7水合物是绿色小晶体,无臭有毒,比重1.8987。
在56.6℃时,7水合物转变为4水合物,64.4℃时变为1水合物。
久置潮湿空气中也能潮解,暴露在乾燥空气里容易风化,晶体的表面渐渐变为白色粉末,但易为空气氧化而呈黄色或铁锈色。
纯粹的硫酸亚铁晶体或溶液大都呈天蓝色,经氧化后,徐徐变成绿色,最后呈铁锈色。
晶体的最好洁净剂和保存剂是酒精,酒精不但能溶解硫酸铁和氯化铁,并能除去促起氧化作用的水分。
硫酸亚铁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氧化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
近年来用作吸附剂、净化剂和催化剂。
在无机化学工业中,它是制取其他铁化合物的原料,如用于制造氧化物系的颜料、磁性材料、黄色盐和其他铁盐。
此外,它又有多方面的直接应用,如做净水剂,可用于作印染工业的媒染剂,制革工业中用于鞣革,木材工业中用作防腐剂,在医学中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药物,农业中用于缺铁性土壤,畜牧业中用作饲料添加剂。
硫酸亚铁怎么制作

硫酸亚铁怎么制作
1、硫酸法:将铁屑溶解于稀硫酸与母液的混合液中,控制反应温度在80℃以下,否则会析出一水硫酸亚铁沉淀。
反应生成的微酸性硫酸亚铁溶液经澄清除去杂质,然后冷却、离心分离即得浅绿色硫酸亚铁;
2、生产钛白粉副产法:钛铁矿用硫酸分解制钛白粉时,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铁,三价铁用铁丝还原成二价铁。
经冷冻结晶可得副产硫酸亚铁;
3、用400份70~80℃的蒸馏水溶解200份工业硫酸亚铁,在热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银,通蒸汽沸腾,以除去Cl-。
将Cl-含量合格的溶液冷却,调ph=5~6,通硫化氢,使Zn2+,Cu2+等离子含量合格。
然后过滤,滤液必须清亮。
往滤液中通蒸汽煮沸1h,待沉淀完全后,过滤,滤液用化学纯硫酸调ph=1~2后,蒸发浓缩至38~40℃,趁热抽滤,滤液再用化学纯硫酸调ph=1,冷却结晶,甩干,并在60℃以下烘至不沾勺为止,成品要密封,避光,严禁有机物混入。
母液可循环利用;
4、金属铁溶于稀硫酸即可制得硫酸亚铁。
将铁丝或铁屑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以除去油污,用水洗净后放入15%~20%的硫酸溶液中,加热使其溶解,直至未溶的残渣不再溶解为止。
将溶液滤出并转移到烧瓶中,加硫酸酸化到刚果红呈酸性反应。
冷却后通硫化氢达饱
和,塞紧瓶塞,静置2~3天,然后将烧瓶置于水浴上加热并过滤除去碳、碳化物、硫化物沉淀。
将滤液转移到孚兹蒸馏瓶中,在通入无氧CO2的情况下,使溶液蒸发浓缩到原来体积的一半。
使溶液在CO2气体中静置过夜,即可析出硫酸亚铁的结晶。
硫酸亚铁制作方法

硫酸亚铁制作方法1. 硫酸亚铁的概述硫酸亚铁(FeSO4)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常用于农业、医药和工业等领域。
它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在水中呈现出浅绿色溶液。
硫酸亚铁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可以被广泛应用。
2. 硫酸亚铁的制备方法2.1 铁粉法材料准备:•铁粉•硫酸•水步骤:1.在一个反应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2.慢慢地向水中加入硫酸,同时搅拌均匀。
3.将反应容器放置在加热板上,并加热至适当温度(通常为60-70摄氏度)。
4.将铁粉逐渐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同时继续搅拌。
5.反应进行时,可以观察到产生了白色沉淀。
继续将铁粉完全加入后,保持搅拌一段时间,以确保反应充分进行。
6.关闭加热板,让反应容器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
7.使用滤纸过滤掉产生的沉淀物。
8.将滤液收集到另一个容器中,并放置在通风处,进行干燥。
2.2 硫酸和铁的反应法材料准备:•铁粉•硫酸步骤:1.在一个反应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硫酸。
2.慢慢地向硫酸中加入铁粉,同时搅拌均匀。
3.反应进行时,可以观察到产生了白色沉淀。
继续将铁粉完全加入后,保持搅拌一段时间,以确保反应充分进行。
4.关闭搅拌器,让反应容器中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
5.使用滤纸过滤掉产生的沉淀物。
6.将滤液收集到另一个容器中,并放置在通风处,进行干燥。
3. 硫酸亚铁的用途3.1 农业领域硫酸亚铁可以作为植物的微量元素肥料,用于补充土壤中缺乏铁元素的情况。
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强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3.2 医药领域硫酸亚铁可以用作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
它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铁元素,帮助合成血红蛋白,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3.3 工业领域硫酸亚铁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作媒染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于染色和印花。
此外,在制备其他化学品、催化剂和电池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结论通过铁粉法和硫酸和铁的反应法,我们可以制备出硫酸亚铁。
硫酸亚铁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农业、医药和工业等。
硫酸亚铁的制备

硫酸亚铁的制备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作为电解质、营养剂、催化剂等。
本文将介绍硫酸亚铁的制备方法。
1. 常规制备方法硫酸亚铁可以通过硫酸和亚铁粉的反应制备。
反应方程式如下:Fe + H2SO4 → FeSO4 + H2 ↑在实验室中,通常使用亚铁粉作为反应原料。
首先,将一定量的硫酸加入大瓶中,并在加入硫酸的同时,不断搅拌。
然后,将一定量的亚铁粉逐渐加入硫酸中,同样不断搅拌。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一定浓度的硫酸亚铁溶液。
该方法适用于实验室中小规模的制备。
2. 高效制备方法对于一些大规模工业生产中的制备过程,常规方法可能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因此需要使用高效的制备方法。
以下是两种用于大规模制备硫酸亚铁的方法:2.1. 溶液加入法与常规制备不同的是,溶液加入法在反应过程中,使用了浓硫酸和氧化剂来促进反应。
反应方程式如下:3Fe + 2H2SO4 + H2O2 → Fe2(SO4)3 + 2H2O在该方法中,首先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和少量的氧化剂加入反应瓶中,并将反应温度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然后,将适量的亚铁粉缓慢加入反应瓶中,溶液加入时需要注意控制加入速度和温度,以确保反应的平稳进行。
最后,过滤、冷却和洗涤,可得到较高纯度的硫酸亚铁。
2.2. 氧化亚铁法氧化亚铁法是一种高效的制备硫酸亚铁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氧化亚铁在氧气的存在下氧化为硫酸亚铁。
反应方程式如下:4FeSO4 + O2 + 2H2SO4 → 2Fe2(SO4)3 + 2H2O在制备过程中,首先将一定量的硫酸和亚铁粉加入反应瓶中,并在反应瓶内通氧气。
该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产量高、污染少等优点。
总结硫酸亚铁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
这篇文章对硫酸亚铁的两种常规制备方法和两种高效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
制备硫酸亚铁时,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物的加入速度,在纯化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控制各种杂质的含量,以获得高纯度的硫酸亚铁。
实验室制备硫酸亚铁晶体与硫酸亚铁铵晶体

实验室制备硫酸亚铁晶体与硫酸亚铁铵晶体一、实验室制备硫酸亚铁晶体口诀:热碱洗涤再水冲,硫酸不稀也不浓水浴加热趁热滤防止结晶滤纸中。
塞上塞子不要松冷却结晶冰水洗滤纸吸干装瓶中。
例题1、实验室制备少量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取过量洁净的铁屑,加入20%-30%的稀硫酸溶液,在50°C-80°C水浴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
将溶液趁热过滤,滤液移至试管中,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收集产品。
(1)写出该实验制备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
(2)硫酸溶液过稀会导致。
(3)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4)反应时铁屑过量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塞紧试管口的目的是。
(6)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在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答案1、(1)铁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2)硫酸如果浓度过稀,则反应时速率过慢;另外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的水,也不利于硫酸亚铁晶体的析出。
(3)水浴加热受热均匀,温度容易控制。
(4)铁屑过量的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成Fe3+,即使被氧化Fe能够使Fe3+还原:Fe+2Fe3+=3Fe2+。
(5)溶液趁热过滤的目的是减少FeSO4的损失;塞紧试管口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将FeSO4氧化。
(6)硫酸亚铁热溶液在冷却过程中,溶解度降低,在静止冷却一段时间后会有浅绿色硫酸亚铁晶体析出。
二、硫酸亚铁铵晶体模仿实验室制备硫酸亚铁晶体,稍加改进。
例题2、硫酸亚铁容易被氧化,而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O]较稳定,常用于代替硫酸亚铁作还原剂。
现以铁屑为主要原料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其反应如下:Fe+H2SO4(稀)FeSO4+H2↑FeSO4+(NH4)2SO4+6H2O (NH4)2SO4·FeSO4·6H2O步骤l:在盛有适量铁屑的锥形瓶审加入某种试剂除去油污,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铁屑质量为m1 。
硫酸亚铁的制备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2010-06-27 09:29:56)转载标签:教育实验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学会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制备硫酸亚铁铵;掌握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复盐的性质。
2. 掌握水浴、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学习pH试纸、吸管、比色管的使用;学习限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1.铁屑溶于H2SO4,生成FeSO4:Fe + H2SO4=FeSO4 + H2↑2. 通常,亚铁盐在空气中易氧化。
例如,硫酸亚铁在中性溶液中能被溶于水肿的少量氧气氧化并进而与水作用,甚至析出棕黄色的碱式硫酸铁(或氢氧化铁)沉淀。
若往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与FeSO4相等的物质的量(mol)的硫酸铵,则生成复盐硫酸亚铁铵。
硫酸亚铁铵比较稳定,它的六水合物(NH4)2SO4·FeSO4·6H2O不易被空气氧化,在定量分析中常用以配制亚铁离子的标准溶液。
像所有的复盐那样,硫酸亚铁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它的每一组份FeSO4或(NH4)2SO4的溶解度都要小。
蒸发浓缩所得溶液,可制得浅绿色的硫酸亚铁铵(六水合物)晶体。
FeSO4与(NH4)2SO4等物质的量作用,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硫酸亚铁铵:FeSO4 + (NH4)2SO4 + 6H2O =(NH4)2SO4·FeSO4·6H2O硫酸亚铁铵比较稳定,定量分析中常用来配制亚铁离子的标液;和其他复盐一样,硫酸亚铁铵的溶解度比它的每一组分要小。
3.比色原理:Fe3+ + n SCN- = Fe(SCN)n(3-n) (红色) 用比色法可估计产品中所含杂质Fe3+的量。
Fe3+由于能与SCN-生成红色的物质[Fe(SCN)]2+,当红色较深时,表明产品中含Fe3+较多;当红色较浅时,表明产品中含Fe3+较少。
所以,只要将所制备的硫酸亚铁铵晶体与KSCN 溶液在比色管中配制成待测溶液,将它所呈现的红色与含一定Fe3+量所配制成的标准Fe(SCN)]2+溶液的红色进行比较,根据红色深浅程度相仿情况,即可知待测溶液中杂质Fe3+的含量,从而可确定产品的等级。
硫酸亚铁的制备

实验四硫酸亚铁的制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通过之前对氢氧化铝以及苯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案设计,学生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和一般思路,可以指导制备硫酸亚铁方案的设计,但是要把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对我们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比如硫酸浓度的选择,操作等都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学生亲自感知实验由设计、准备到实施以及结果处理的全过程,这样动手动脑相结合,学生又有参与的积极性,有较强的求知欲,能够较认真的完成。
[教学思路]:1.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首先要弄清物质制备的原理,从原理为切入点设计方案,方案一般已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原理、用品、步骤、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
2.针对一个实验,可以设计出多种方案,要会得对每个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理论上要科学。
②操作上要简单可行。
③原料用量要节约。
④要环保,符合绿色化学原则。
3.进行实验验证、修正。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制备实验室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方法;2.通过对实验室方案的设计,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亲身感知实验方案对一个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并对自己设计过程进行修正和补充.3.通过从理论—实践—理论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对合理制备途径的选择Fe Fe 2. 对实验方案的实验操作[教学难点]:铁及其主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讨论,比较,操作,分析,归纳,修正[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硫酸亚铁制备实验室方案设计第二课时:实验方案的具体实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等[引言]:通过之前对氢氧化铝以及苯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案设计,我们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对硫酸亚铁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进一步熟悉巩固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与基本方法。
硫酸亚铁制备的实验报告

硫酸亚铁的制备的实验报告(温度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目的】1、掌握制备试验中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2、熟悉制备硫酸亚铁的过程并能演示实验基本操作,如水浴加热、过滤、冷却结晶等。
【实验原理】稀H2SO4与 Fe 反应生成 H2和 FeSO4,通过过滤除去铁屑中的不溶物,蒸发浓缩冷却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Fe+H2SO4(aq) = H2↑+FeSO4(aq)【实验内容】探究:不同温度下所得的硫酸亚铁的产率和反应的最佳适宜温度。
【所用仪器】铁架台、铁圈、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滴管、酒精灯、温度计、漏斗、石棉网、滤纸等【实验步骤】1、进行小组内任务分配,10 人分别秤取 3.5gFe 粉放入 100mL 烧杯中。
量筒取配制好的 20mL 3M H 2SO4溶液。
2、小组内各个成员控制反应条件,在相同的条件下控制反应的温度不同。
控制反应时间 30min,其水浴温度分别为30℃、 40℃、 50℃、55℃、 60℃、65℃、70℃、 75℃、 80℃、 90℃。
3、在反应过程中,观察有关现象(溶液颜色变化、体系反应激烈程度等)。
4、反应结束,趁热过滤,将滤液转移至蒸发皿中(过滤过程中如有很多晶体析出,可加热水使晶体溶解)。
5、蒸发结晶,不断搅拌。
当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
6、浅绿色晶体析出,取出晶体,用滤纸吸干水分,称量,计算产率。
【实验记录】原料:还原性 Fe 粉: 3.5g H 2SO4: 20mL 3mol/L 反应时间: 30min 个人记录:本人探究的是在温度为 80℃下硫酸亚铁的产量。
如图为实验装置和最终得到的产物。
产物为蓝绿色晶体,产量为8.0 克。
小组记录:控制温度 /℃30405055606570758090反应现象理论产实际产量 /g产率 /%量 /g反应极为缓慢,铁粉表面有少量的气0.5 5.48泡生成,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最后变为淡绿色。
反应很缓慢,铁粉表面有气泡生成, 1.516.45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且几乎维持浅绿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硫酸亚铁的制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通过之前对氢氧化铝以及苯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案设计,学生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和一般思路,可以指导制备硫酸亚铁方案的设计,但是要把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对我们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比如硫酸浓度的选择,操作等都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学生亲自感知实验由设计、准备到实施以及结果处理的全过程,这样动手动脑相结合,学生又有参与的积极性,有较强的求知欲,能够较认真的完成。
[教学思路]:1.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首先要弄清物质制备的原理,从原理为切入点设计方案,方案一般已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原理、用品、步骤、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
2.针对一个实验,可以设计出多种方案,要会得对每个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理论上要科学。
②操作上要简单可行。
③原料用量要节约。
④要环保,符合绿色化学原则。
3.进行实验验证、修正。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制备实验室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方法;2.通过对实验室方案的设计,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亲身感知实验方案对一个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并对自己设计过程进行修正和补充.3.通过从理论—实践—理论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对合理制备途径的选择Fe Fe 2. 对实验方案的实验操作[教学难点]:铁及其主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讨论,比较,操作,分析,归纳,修正[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硫酸亚铁制备实验室方案设计第二课时:实验方案的具体实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等[引言]:通过之前对氢氧化铝以及苯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案设计,我们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对硫酸亚铁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进一步熟悉巩固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与基本方法。
[板书]: 试验四 硫酸亚铁制备[讲述]: 对硫酸亚铁的制备实验方案进行了设计[板书]: 一.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讲述]: 首先对原料进行选择[学生活动]: 讨论制备硫酸亚铁需选用什么物资作为原料.[提问]: 部分同学回答选择情况[板书]: 1.制备原料的选择[学生活动]: 设计简单流程[3.Fe 4)3 FeSO 444 6. Cu SO 4 FeSO 4 [.[问题]: 请同学们对以上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讨论,并能对最后阐述自己对各方案取舍的理由[学生活动]: 对以上各方案进行分析,讨论,评价1.保留2.FeO化学性质不稳定性3.5 过程过于繁琐4.6 价格昂贵[评价]: 很好,通过上述分析讨论,确定以铁与稀H2SO4为原料制备[问题]:为了进一步节省原料,降低制备成本应选工业废铁屑还是纯净的铁屑.[回答]: 工业废铁屑[板书]:2.确定制备实验步骤[学生讨论]: 结合投影[回答]:部分学生回答,其余质疑,补充[归纳]:1.取适量工业废铁屑于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并对其加热,过虑.2.反复洗涤铁屑多次,干燥称量后将其置于烧杯中,量取加入足量稀H2SO4以浸没铁屑为定.3.水浴加热,温度控制在50度-80度之间,直到有少量气泡产生,同时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烧杯底部仍留有少量铁屑为止.4.用少量热水预热过滤器,然后将上述混合物趁热过虑,并立即将虑液转移至一密闭(加塞)试管中,观察现象.5.看到浅绿色晶体析出,取出晶体,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用滤纸吸干水分,称量后移到试剂瓶中密封保存,并计算产率[总结]:很好,请同学们对实验方案进行总体设计.[板书]: 3.硫酸亚铁的制备实验方案[学生活动]:[投影]: 学生完成结果实验名称:硫酸亚铁的制备实验目的:1.分析并评价硫酸亚铁制备的最佳反应条件和手法.2.进一步认识和掌握铁以及硫酸亚铁的化学性质.实验原理:Fe + H2SO4(稀)FeSO4 + H2实验用品: 烧杯试管铁架铁架台酒精灯漏斗玻璃棒温度计虑纸托盘天平石棉网试剂瓶橡皮塞量筒等废铁屑NaOH溶液H2SO4溶液蒸馏水实验步骤:1.取适量工业废铁屑于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并对其加热,过虑.2.反复洗涤铁屑多次,干燥称量后将其置于烧杯中,量取加入足量稀H2SO4以浸没铁屑为定.3.水浴加热,温度控制在50℃至80℃度之间,直到有少量气泡产生,同时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烧杯底部仍留有少量铁屑为止.4.用少量热水预热过滤器,然后将上述混合物趁热过虑,并立即将虑液转移至一密闭(加塞)试管中,观察现象.5.看到浅绿色晶体析出,取出晶体,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用滤纸吸干水分,称量后移到试剂瓶中密封保存,并计算产率实验现象及记录:实验结果处理:问题讨论:1.废铁屑为何可用热的碱溶液进行洗涤处理?2.废铁屑上的铁锈是否在制备实验之前进行处理?如不需要,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进行怎样的操作?3.本实验为何需要用水浴加热4.为何要趁热过虑,简述过虑方法.[课时小节]本课时,我们主要依据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对硫酸亚铁的制备原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比较、讨论,并最终设计完成了对硫酸亚铁的制备实验方案。
[课后作业]整理实验设计方案并写实验预习报告[课后练习]1、试用空气、焦炭、水为原料制备硝酸,设计实验方案。
[板书设计]实验四硫酸亚铁的制备一.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1.制备原料的选择2.确定制备实验步骤3.硫酸亚铁的制备实验方案第二课时[教具准备]:投影仪,胶片、化学仪器[药品]:工业废铁屑、氢氧化钠溶液、98%、60%、40%、20%、10%的硫酸溶液、蒸馏水[导入]:检查学生对实验方案中的问题和讨论并加以总结[板书]:二、硫酸亚铁的制备实验[投影]:硫酸亚铁的制备实验方案[提问]:如何选择硫酸的浓度,为什么?[回答]:98%和10%的硫酸同学们都未选择,因为98%的浓硫酸遇铁在常温时会发生钝化,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但生成硫酸铁,而10%的硫酸反应速率过慢。
[讲述]:分三组分别进行60%、40%、20%稀硫酸的实验,下面同学们依据上节课讨论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大家开始动手吧。
[投影]:实验设计方案[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完成实验[提问]:请各实验小组选代表简述自己的实验现象、结果、原因。
生甲(60%的硫酸)反应速率很快,有大量气泡急速产生,浅绿色溶液中有少量固态物质析出,杯底有铁屑残余,反应完毕,趁热过滤过程中漏斗及下流滤液下流过程中即有大量固态物质析出,滤液转移至密封试管中后,固态物质析出过程不是很明显。
生乙(40%的硫酸)反应速率较快,产生气泡较多,无色溶液变成浅绿色,溶液中有铁屑残余,反应完毕,趁热迅速过滤后,滤液转移至密封试管中后,逐渐有大量固态物质析出。
生丙(20%的硫酸)反应速率缓慢,产生气泡少而疏,硫酸亚铁生成现象不是很明显,反应完毕,趁热迅速过滤后,滤液转移至密封试管中后,有少量固态物质析出。
[问题]:通过上述三组实验,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硫酸的比较结果,同学们总结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总结]:对于选用原料工业废铁屑和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制备硫酸亚铁,硫酸浓度的选择至关重要,所用硫酸浓度如果太稀,反应速率过慢,实验想象不明显,在相同条件下制备产率较低;所用硫酸浓度如果太浓,反应速率过快,各种实验想象混杂,难于观察,物质损失较多,在相同条件下制备产率也较低;所以在对其制备过程中应选用浓度合适的硫酸进行制备实验。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完善制备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报告[学生活动][课时小结]:本课时我们对上一课时的硫酸亚铁制备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验证,同时,通过对照实验,又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正和补充,这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实验四硫酸亚铁的制备(第二课时)二、硫酸亚铁的制备实验1、废铁屑的处理2、硫酸亚铁的制备3、硫酸亚铁晶体的制取[教学反思]第一课时一、达到教学目的1、通过硫酸亚铁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益于学生巩固了铁及其化合物知识和掌握好“铁三角”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全面训练实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了解了制备实验方案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1)条件合适,操作方便;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3)原料丰富,价格低廉;4)产物纯净,污染物少。
3、原料选择与制备物质的性质对实验方案设计过程至关重要,需要重点讨论与强调。
从多条路线中优选出一种最佳的制备途径,合理地选择化学仪器与药品,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4、涉及较多课外知识,以信息形式给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
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1、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对铁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不够,无法真正的弄清反应原理。
所以在实验之前要重点复习相关知识。
2、本次实验要求学生自主性较强,放手让学生大胆设计,但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学生有惰性,所以学生自主性没有充分体现,还是教师代办的比较多。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让位,要还给学生一定时间,充分相信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第二课时1、本次实验和以往的学生实验有很大的区别,即以往实验课本中都给出实验设计的方案,而本次实验方案是由学生自己通过第一课时的讨论得出的,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实验方案不断优化,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2、铁屑由学生自己准备,提高他们参与实验的热情。
从废弃的铁钉中挑选生锈严重的铁钉,养成保护环境,节约的习惯。
3、通过对稀硫酸浓度的选择的对比实验,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注意操作的准确性。
4、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学会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根据实验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3、硫酸亚铁制备实验的实验操作并不难,但许多基本的实验操作较之以往的有所差异,如水浴加热,趁热过滤等,学生操作有所困难,教师要加以指导并留较多时间给学生完成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