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与解析二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与解析二多选题1、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党和毛泽东根据列宁关于过渡时期学说,是在借鉴苏联经验,总结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它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具体表现为A.实现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B.实现工业化是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乃至阶级差别的根本途径C.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D.实现工业化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单选题2、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公安工作的重心和指导思想实现了战略转移,即______。
A.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B.由以打击为主,转移到以防范为主上来C.由单纯依靠公安机关,转移到公安机关与群众相结合上来D.由主要依靠政策办事,转移到主要依靠法律办事上来单选题3、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A.加强原始创新B.加强自主创新C.加强集成创新D.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简答题4、关于毛泽东批评“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主张的材料:[材料]有人在民主革命成功以后,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地方,他们没有懂得革命性质的转变,还在继续搞他们的“新民主主义”,不去搞社会主义改造。
这就要犯右倾的错误。
右倾的表现有这样三句话:“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
这种提法是有害的。
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
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怎样“确立”?要“确立”是很难的哩!……过渡时期充满着矛盾和斗争。
现在我们的革命斗争,甚至比过去的武装革命斗争还要深刻。
这是要把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彻底埋葬的一场革命。
“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斗争情况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
――摘自毛泽东《批判离开总路线的右倾观点》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单选题5、开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
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和答案解析[完整版]
![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和答案解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3b16e577232f60dccca102.png)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这表明A. 实践是人类知识的基础和来源B. 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C.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D. 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B.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C.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有其历史继承性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
智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A.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C.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这表明A. 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B. 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C.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D.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5. 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议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
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A.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B.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C.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D.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6.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3486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简答题1、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18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答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暂无解析简答题2、关于毛泽东批评“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主张的材料:[材料]有人在民主革命成功以后,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地方,他们没有懂得革命性质的转变,还在继续搞他们的“新民主主义”,不去搞社会主义改造。
这就要犯右倾的错误。
右倾的表现有这样三句话:“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
这种提法是有害的。
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
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怎样“确立”?要“确立”是很难的哩!……过渡时期充满着矛盾和斗争。
现在我们的革命斗争,甚至比过去的武装革命斗争还要深刻。
这是要把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彻底埋葬的一场革命。
“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斗争情况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
――摘自毛泽东《批判离开总路线的右倾观点》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1)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批评过“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主张,因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
尽管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资本主义因素,也有社会主义因素。
但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因素显然居主导地位。
暂无解析单选题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消灭贫穷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D.巩固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答案:B暂无解析单选题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8726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多选题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A.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B.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C.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D.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答案:A,B,C,D暂无解析简答题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案:(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暂无解析简答题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主要内涵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答案:(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主要内涵:①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墓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即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矛盾双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
这些不相适应而相矛盾的方面,不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②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
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来说,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来说,除了对抗性的一面,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在一定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还有可能转化。
因此,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638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单选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由以下几方面构成:(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3)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4)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其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5)(4)(2)(3)(1)B.(4)(1)(3)(2)(5)C.(3)(5)(1)(4)(2)D.(1)(5)(4)(2)(3)答案:C暂无解析单选题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增强()。
A.科学发现能力B.技术发明能力C.模仿创新能力D.自主创新能力答案:D[解析]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多选题3、十七大以来,党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战略部署,这是基于A.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B.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C.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D.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答案:A,B,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799

简答题
1、有部分学校领导认为,只要学生学习好,考分高,就是办学质量高,于是以 创建名校为目标, 狠抓智育, 以考分为唯一标准到去衡量学生的优劣和教师的教 学。结果少数尖子生上去了, 大多数学生都处于一般化水平。 由于学习的压力致 使不少学生出现了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试析:这种办学思想和做法是否 符合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单选题
15、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答案: A [ 解析 ]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总结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 验的基础上,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 表 明将把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故选 A。
单选题
9、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 A.加强原始创新 B.加强自主创新 C.加强集成创新 D.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
答案: B [ 解析 ] 85~86 这 2 题是对第 6 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造型国家的基本内 容的考查,是新教材第 8 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 ( 原文:加强自 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 集成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 的重要标志。 )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材料 3 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 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 不 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 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 教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5282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单选题1、马克思:唯物史观A.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B.列宁:武装斗争理论C.邓小平:改革开放理沦D.思格斯:科学发展观答案:C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所创立,改革开放理论为邓小平所创立。
简答题2、试论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
答案:“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概括地说,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核心是祖国统一,但也要讲两个方面。
具体地讲,有以下几点:暂无解析多选题3、“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的重大历史意义有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理C.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和模式答案:A,B,C,D[解析] 考查对“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掌握。
“一国两制”的构想允许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突破了在一个国家内部只能允许一种社会制度及其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本来是用来解决国际间的问题的,现在把它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政问题,这是一个创造,坚持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为解决世界性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范例,是邓小平对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的重大贡献。
所以,A、B、C、D项都是正确答案。
单选题4、马克思:唯物史观A.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B.列宁:武装斗争理论C.邓小平:改革开放理沦D.思格斯:科学发展观答案:C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所创立,改革开放理论为邓小平所创立。
简答题5、(3)对照材料3,说明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出现的重大变化及其意义。
答案:(1)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跳不出“人亡政息、政怠宦成”的“历史周期率”。
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以“家天下”为基本特征的人治、独裁专制。
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及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政治(科目代码:101)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在试题册指定位置上填写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报考单位、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并涂写考生编号信息点。
2.考生须把试题册上的“试卷条形码”粘贴条取下,粘贴在答题卡的“试卷条形码粘贴位置”框中。
不按规定粘贴条形码而影响评卷结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册上答题无效。
4.填(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者钢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记清楚;涂写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题册按规定交回。
(以下信息考生必须认真填写)考生编号考生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恩格斯于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
他称自己一生所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
恩格斯不仅与马克思一起创立马克思主义,参加并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而且在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恩格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B.《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C.《反杜林论》D.《自然辩证法》【答案】C.【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C选项,《共产党宣言》是恩格斯与马克思合作拟定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用唯物史观阐明了国家的实质和其消亡的必然性;《反杜林论》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
2.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此,技术乐观派认为人工智能为人类发展更新了“发动机”,悲观派则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