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次课程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改)

谈三个问题:新课改的社会背景;新课改的基本思路;重点谈一下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与策略。

一、新课改的社会背景

在这里我们谈四个基本特征。

我们这次课改从上世纪末开始,好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社会经济领域,我们最频繁使用的几个名词是什么?这就能看出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看一下我们的基础教育能否适应时代的需要?

市场经济;全球市场;中国加入WTO;全球化市场的形成;信息革命,信息时代;知识创造价值,知识经济时代;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我们概括出四个名词:全球化;信息时代;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

(一)全球化

经济的发展使国家、地区,合组织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封闭起来,只能在这样一种信息技术渗透下交往空间相对狭小的地球村发展。这样一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对公民素质有什么要求:全球视野和国际视野(结合外语学习中的反对意见)。

这样,合作、交往、赞美、分享、沟通便成为现代公民的一些基本素质,只有如此,才能适应这一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背景。

我们的基础教育适应吗?放在这样一个全球化、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们的基础教育缺少这样一种开放的心态和视野。

eg:有人做的教材分析(24本语文),结论:学生通过语文教材对世界的认识是保守的、落后的。有反映西方,了解世界的篇目,但都是17到19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的情况。《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20、21世纪的孩子了解的依然是西方19世纪以前的状况,这至少不利于孩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啊。

目前,资本主义世界课改,一个基本任务:国际理解教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啊),这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得不采取的一个策略。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姑且不说理解世界,至少要了解我们自己56个民族的文化吧(民族团结啊,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了解是基础),但我们中小学的语文、历史、地理根本就没有涉及到。这与多元价值文化与世界发展的开放视野是不合拍的。

我们把孩子放在一个封闭的知识体系里,美其名曰:让我们的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结果却是被知识的海洋淹没。所以我们新课改要培养孩子的开放视野,这甚至关系到我们综合国力的增强,竞争力的提升。

(二)信息时代

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

现在,信息的东西逐渐演变成一种生活要素,任何人,要生存,要发展,想离开信息技术是不可能的(不信,把你手机借我用3天),这就要求每一名社会成员要有信息意识和相应的素养。信息是一种资源,一种价值,无处不在。

另一方面,要有起码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eg:我们的论文作业,毕业论文)。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初中课表,没有计算机类的信息课程。解释: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素养不是通过开一门课,系统接受就能培养起来的,他们认为应把这种意识渗透到孩子的方方面面(学校、社会、家庭),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不仅仅是用计算机上网就说明有信息意识与素质,它不仅是手段。以历史教学为例,我们的历史教学:历史事件的呈现,意义的告知(eg:八一南昌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学近代史,除去历史事实后,剩下的是什么?只有满腔的仇恨。古代史呢?那是无比的自豪。没有厚重的历史感,没有反思意识,批判意识。

在信息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教育,课程改革:把信息意识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三)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归结:人的可持续发展。这样60年代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在90年代又一次焕发活力,关注人的终身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课改的共同价值追求,那么,可持续发展对社会个体有什么要求?

1、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和能力——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厌学下很难真正做到,强迫

学习,没有兴趣,好奇心。斯宾塞)

2、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中学),我们不希望看到10多年的教育培养出有知识,没能

力,有能力,没思想,没个性的个体。

eg;法国高考的作文(2001),三选一,你会写吗?

文科作文题: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的权利都伴随以暴力”?

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理科作文题:

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利?

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因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经济社会科作文题:

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

2.“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种现象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我们的作文是抒情、审美、诗意的,而法国的作文题是理性。也许我们会觉得法国中学生面对如此沉重而深奥的哲学话题,未免活得太累。(我们不是说我们的课业负担重吗?)其实,哲学思考虽然费脑,但是也可以使法国人对人生采取超然的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境。正如崇尚自由浪漫的巴黎人在谈论快乐时所言——能在生活中做一个重要人物固然是快乐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做一个快乐的人。胡适曾谈:初中生着重演讲,高中生则应该在辩论中提高智慧。

(四)经济时代

生物,生命基因代码工程,美国占有90﹪以上,我们呢?1﹪。在知识经济下,一个国家要提高其综合国力、竞争力,必须关注每一位公民的创新品质与基本能力培养。而不是用标准答案规范学生的思维。(我们多次谈:雪融化了是春天,倾听花开的声音/柳宗元,千万孤独)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究竟什么知识才有力量。答案:只有创新价值的知识和技术才是有力量的,我们传授的知识对孩子来说有价值吗?有价值,但不是最有价值的。Knowledge is power,power一词,既是力量,还有权威的含义孕育其中。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基础教育必须教给孩子通向生活的钥匙。在双基落实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以下5个方面的基本素养:

1、健全的价值观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传授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C+O2=CO2,汽车文化);

处理人与他人、社会的价值观:合作、沟通、交往、分享,尊重人格、生命,承担责任。(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思维与价值观、情感)

处理人与自我的价值观:认识自我,发现潜能,确立自信、自尊、自主。

在三者的基础上,处理人与文化的关系。我们传授知识没有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是作为产品,作为结果,作为工具的知识:数学作为工具,不谈数学文化;政治道德,作为规则。(为什么要采取民主集中制,如何演变而来)

我们的教育应引导我们的孩子思考文化问题,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科学没有产生于我们文明古国啊?

2、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eg:李岚清曾谈到小学数学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