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沟计算公式
雨水排水天沟计算

公式
计算数值 128.52 3.57 128.52 40 8 320 0.0114 0.0137 0.0338 0.06476 0.408 0.0125 0.001 0.246 0.171 0.1368 22.848 2 320 128.52 0.0289 1 0.15
纠正后数值
kaiser确认(√)备注说明来自0.02388×i
1/2
/N(m/s)
5、彩钢板的磨擦系数:N=0.0125 6、天沟的排水坡度:i=1/1000(一般取0.001) 7、天沟宽度:W(m) 8、天沟深度:H(m) 9、天沟的最大水深:Hw(m)(通常取0.8H) 1、雨水斗的泄流量:qd=K1×S×H/3600(L/s) 2、屋面蓄积能力系数:K=2.0 3、屋面汇水面积:S=B×L(m2)=8×40 4、小时降雨厚度:H 1、落水管的排水量计算公式:Qd=M×Ad×(2gHw)1/2(m3/s) 2、落水管根数:M 3、落水管外径:d(m) 4、落水口面积:Ad(m ) 5、重力加速度:g=9.8m/m2 6、天沟最大水深:Hw(m)(通常取0.8H) 1、天沟排水量=:Qg>屋面的雨水量Qr 2、落水管的排水量:Qd>屋面的雨水量Qr
Kaiser大连凯杰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fomas雨水排水天沟计算
序号 1 2 3 4 一、降雨强度计算公式: 5 6 7 8 9 10 11 12 二、天沟断面核算: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30 31 五、天沟排水量和落水管的设计要求: 四、落水管的排水量计算: 三、雨水斗的泄流量计算: 名称 1、H=36×q5 2、q5----降雨历时5分钟的暴雨强度(L/s)×100m2(重现期为5年) 3、降雨强度:H(mm/h) 4、屋面长度:L(m) 5、屋面宽度(即落水管间距):B(m) 6、集水面积:S=B×L(m ) 7、每一个落水口所分担的雨水量:Qr=S×H×10-3/3600(m3/s) 1、天沟排水量采用满宁公式计算:Qg=Ag×Vg=Ag×R2/3×i1/2/N(m3/s) 2、天沟过水断面面积:Ag=W×Hw×0.8 3、水力半径:R=Ag/(W+2Hw×0.8) 4、天沟排水速度:Vg=R
排水沟设计流量计算

排水沟设计流量计算排水沟设计流量分排涝设计流量(最大设计流量)和排渍设计流量(日常设计流量)。
C6. 1 排涝设计流量(最大设计流量)排涝设计流量为:Q涝=q涝F………………(C28)式中: Q涝——排涝设计流量, m3/s;q涝——排涝模数, m3/s/km2;F——排涝面积, km2。
设计排涝模数主要与设计暴雨历时、强度和频率、排涝面积。
排水区形状、地面坡度、植被条件和农作物组成、土壤性质、地下水埋深、河网和湖泊的调蓄能力、排水沟网分布情况和排水沟底比降等因素有关, 可根据排水区的具体情况分别选用下列公式计算:a)经验公式法: 平原区设计排涝模数经验公式:q=KR m A n……………(C29)式中: K综合系数(反映降雨历时、流域形状、排水沟网密度、沟底比降等因素)R——设计暴雨产的径流深, mm;A——设计控制的排水面积, km2;m——峰量指数(反映洪峰与洪量关系);n——递减指数(反映排涝模数与面积关系);K、m、n应根据具体情况, 经实地测验确定。
b)平原排除法1)平原区旱地排涝模数:qd=R/3. 6 T·t………………(C30)式中: qd——旱地排涝模数, m3/s/km2;;R——设计径流深, ;mmT——排涝历时, d;t——每天排水时数, 自流排水, 一般取t=24h, 抽排一般取t=20~24h。
2)平原区水田排涝模数:qw=R/3. 6 T′·t……(C31)R′=P-h1-f-E………………(C32)E=aE a T′…………………·(C33)式中: qw一水田排涝模数, m3/s/km2;R′——设计净雨深, mm:T——排涝历时, dP——历时为T′的设计暴雨量, mm;h1——田间滞蓄水深, mm;f一历时为T′的水田渗漏量, mm;E——历时为T′的水田蒸发量, mm;Ea——水面蒸发量, mm/da——系数, 根据当地试验资料确定;t——每天排水时数, 自流排水, 一般取t=24h, 抽排一般取t =20-24h。
排水沟计算

1、设计重现期根据公路的重要程度取设计重现期15 年(高速公路坡面排水)。
2、汇流面积和径流系数汇水区域横向宽度=14(从道路中心线-路肩边缘)+10(从路肩-排水沟)=24m 纵向1514m (沿线涵洞间的最大距离),汇水面积24×1514×10-6=0.03634Km 2根据公路排水设计规范查得沥青混凝土地表径流系数C 1=0.95,粗粒土坡面和路肩地表径流系数0.3汇水区的径流系数 6792.024103.01495.0=×+×=C 3、汇流历时由公路排水设计规范查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粗度系数m 1=0.013,沥青混凝土路面横坡为1.5%,坡面流长度为14m ,则沥青路面的汇流历时为:.min 7386.1015.014013.0445.1467.01=⎟⎠⎞⎜⎝⎛××=t查得土质护坡道地面的粗度系数可取为m 2=0.1,路基边坡0.25,护坡道横坡0.04,则综合坡度为208.010204.0825.0=×+×,坡面流长度为10m ,路基边坡和护坡道的汇流历时为: min 0849.2208.0101.0445.1467.02=⎟⎠⎞⎜⎝⎛××=t则坡面汇流时间min 8236.3211=+=t t t设碟型排水沟水深为0.2,底宽为0.4,边坡坡率1:4则过水断面的面积A 为0.24m 2 浆砌片石明沟的粗糙系数为0.025。
计算排水沟的水利半径为m R 1171.0)4141(2.04.024.022=++++=按满宁公式可计算排水沟内的平均流速为s m v /8564.0025.0008.01171.032=×= 因而沟内汇流历时min 4644.2960/8564.0/15144==t由此汇流历时min 2880.334644.298236.343=+=+=t t t取汇流历时为30min 。
矩形排水沟 计算公式

矩形排水沟计算公式矩形排水沟是一种常见的排水设施,广泛应用于道路、农田和城市建设等领域。
它的设计和计算公式对于确保排水效果和工程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矩形排水沟的设计和计算公式,并讨论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矩形排水沟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合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使其能够有效地收集和排除降雨产生的雨水。
在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到排水沟的长度、宽度、坡度和流量等因素。
我们需要确定排水沟的宽度。
宽度的选择应根据预计的最大流量和地形条件来确定。
如果流量较大或地形较陡,排水沟的宽度应相应增加,以确保排水能够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排水沟的宽度应大于等于流量计算公式所得到的最小宽度。
我们还需要计算排水沟的坡度。
坡度的选择应根据排水沟的长度和流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较长的排水沟应选择较小的坡度,以避免水流速度过大而造成沟壁冲刷和水流剧烈波动。
而在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坡度应选择较大,以确保排水能够顺利进行。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排水沟的流量。
流量的计算是矩形排水沟设计的关键。
常用的流量计算公式有曼宁公式和立方根公式。
曼宁公式是根据排水沟的几何形状和粗糙度系数来计算流量的,而立方根公式则是根据排水沟的几何形状和横截面积来计算流量的。
在计算流量时,我们需要确定排水沟的横截面积。
横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横截面积= 宽度× 深度。
通过测量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排水沟的横截面积,并结合所选用的流量计算公式,计算出排水沟的流量。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排水沟的材料和施工要求。
排水沟的材料可以选择混凝土、塑料或石材等,具体选择应根据工程需求和经济性来确定。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排水沟的坡度、排水口的设置和沟底的排水能力等问题,以确保排水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总结起来,矩形排水沟的设计和计算公式是确保排水效果和工程安全的重要内容。
在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预计的流量和地形条件,确定排水沟的宽度和坡度。
在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排水沟的几何形状和流量计算公式,计算出排水沟的流量。
食堂排水沟流量计算

S
1/2
/n
Qg= Ag= R= Vg= N= S= W= H= Hw=
0.678165336 0.32 0.2 2.119266676 0.0125 0.006 0.8 0.5 0.4
计算结果: Qg> Qr
排水槽的截面满足要求
接明沟排水管计算:
Qd=mAd(2gHW)1/2( m3/sec) M:排水管根数=1根 d:排水管外径(m) Ad:排水口面积(m2) g:重力加速度=9.8 m/sec HW:明沟最大集水深(m) FOR Qd>Qr <OK>!! 使用排水管的管径大小 Qd= m= d= Ad= g= Hw= 计算结果: Qd > Qr
明沟沟断面核算:
明沟排水量采用曼宁公式计算: Qg=AgVg =AgR Ag=WHW R=Ag/(W+2HW) Vg:明沟排水速度(m/sec) N:明沟磨擦系数=0.0125 S:明沟泄水坡度=1/1000 W:明沟宽度(m) H:明沟深度(m) Hw:设计最大水深(m)(通常取0.8H) FOR Qg>Qr <OK> 使用明沟断面如右:
使用排水管的管径大小满足要求 1.05557513 m3/sec 3 0.4 0.125663706 m2 9.8 0.4H300Fra bibliotek200
食堂西面明沟排水及水管计算
屋面长度:L(m) 屋面宽度:B(m) 集水面积:Ar=BL(m ) 雨水量: Qr=Ar I10-3/3600(m3/sec) 降雨强度:I (mm/hr)
2
L= 87 B= 26 Ar= 2299 Qr= 0.638611111 I= 1000
m m m2 m3/sec mm/hr
排水沟系统计算

排水沟系统计算排水沟系统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尺寸、流量、坡度以及所需的工程量等。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计算方法和公式:1. 排水沟尺寸计算:宽度:通常,排水沟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排水管的直径。
深度:应足够容纳排水管和水流。
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2. 排水沟流量计算:常用的计算公式为:Q = K ×B ×D ×VQ:排水沟的流量,单位为m³/s。
K:系数,一般取0.7\~0.8。
B:排水沟的宽度,单位为m。
D:排水沟的深度,单位为m。
V:水流速度,单位为m/s。
另一个常用的公式是曼宁公式:Q = A ×R^(2/3) ×S^(1/2)A:排水沟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R:湿周半径,单位为米。
S:水流坡度,单位为米/米。
3. 排水沟坡度计算:常用的计算公式为:S = (H/L) ×100S:排水沟的坡度。
H:高度差,单位为m。
L:水平距离,单位为m。
通常,排水沟的坡度应大于0.5%。
4. 工程量计算:土方工程量:需要计算挖掘排水沟所需的土方工程量。
例如,混凝土的用量= 长度×截面积×厚度。
砖砌工程量:为了加强排水沟的稳定性,可以在排水沟两侧砌砖。
砖的用量= 长度×砌筑高度×砖长×砖宽÷砖高。
排水管工程量:在排水沟中安装排水管以将雨水排放到下水道或其他排水设施中。
5. 雨水排水量计算:计算公式:Q = C ×I ×AQ:雨水排水量,单位为m³/s。
C:径流系数,无单位,取值范围为0.5\~0.9。
I:降雨强度,单位为mm/h。
A:室外排水沟的有效面积,单位为m²。
在进行排水沟系统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排水沟的尺寸、流量、坡度以及所需的工程量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降雨强度、径流系数等因素对雨水排水量的影响。
这些计算方法和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进行排水沟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给排水管道土方量计算公式-沟槽土方量计算公式

沟底宽b (m)
沟深h (m)
沟长l (m)
挖方量 (m3)
沟底宽b (m)
50~750.60.00.8100~2000.70.00.9250~3500.80.0 1.0400~450 1.00.0 1.3500~600 1.30.0 1.5700~800 1.60.0 1.8900~1000
1.80.0
2.0
0.0
0.0
管径DN 钢管(m3/m)
铸铁管(m3/m)
砼管(m3/m)
钢管(m3)
500~6000.210.240.33700~8000.440.490.6900~1000
0.71
0.77
0.92
室内外给排水管道土方量计算(按一二类土设置,h>1.2放坡)
管沟挖方量计算式: V=h(b+0.5h)l
式中: h ——沟深,按设计管底标高计算,m ; b ——沟底宽,m ; l ——沟长,m ; 0.5——放坡系数。
计算时,各种检查井和排水管道接口处的加宽多挖土方工程量不增加;但铸铁管 给水管道,接口处操作坑工程量应增加,按全部给水管沟土方量的 2.5%计算增加量。
管径DN (mm)铸铁管、钢管、石棉水泥管(1) DN500以下的管沟回填土方量不扣除管道所占体积;(2) DN500以上的管沟回填土方量按下表扣除。
000小 计
合计:
管 道 回 填 土 方 量 计 算
挖、填土方量总计:
小计0
合计:
沟深h (m)
沟长l (m)
挖方量 (m3)
0000000
铸铁管(m3)砼管(m3)
0000
二类土设置,h>1.2放坡)
砼、钢筋砼管
0000。
排水沟尺寸计算公式

不同类型的排水沟,其尺寸计算公式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类型的排水沟尺寸计算公式:
1. 矩形排水沟:
* 横截面积(A)= 底部宽度(b)×高度(h)
* 周长(P)= 2 × (底部宽度(b) + 高度(h))
2. 梯形排水沟:
* 横截面积(A)= (上底宽度(b1)+ 下底宽度(b2)) ×高度(h) / 2
* 周长(P)= 上底宽度(b1)+ 下底宽度(b2)+ 2 ×√(高度² + ((下底宽度 - 上底宽度) / 2)²)
3. 圆形排水沟:
* 横截面积(A)= π×半径²(r²)
* 周长(P)= 2π×半径(r)
4. 半圆形排水沟:
* 横截面积(A)= π×半径²(r²) / 2
* 周长(P)= π×半径(r) + 2 ×半径(r)
5. 椭圆形排水沟:
* 横截面积(A)= π×长轴(a)×短轴(b)
* 周长(P)≈ 2π×√((长轴² + 短轴²) / 2)
另外,排水沟的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 排水沟的长度(L)= 需要排放的水流量(Q) / (排水沟的宽度(W)×排水沟的深度(D)×排水沟的坡度(S))
请注意,上述公式中的符号(如A、b、h、P、Q、W、D、S等)分别代表不同的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并确保所有参数都使用正确的单位。
同时,这些公式提供的是理论值,实际工程中可能需要根据现场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