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外国语中学名师点评中招化学试题:稳中求进 进中出新

合集下载

河南省中招化学试卷评析

河南省中招化学试卷评析

河南省中招化学试卷评析2023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评价2023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试题内容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既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又突出核心内容的重点考查。

试题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突出考查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及创新意识,体现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综合考查。

一、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核心价值试题呈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增强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如第1题的“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天工开物》记载的甘蔗榨汁、棉纱织布、白土烧瓷、楠木造船”,以我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典籍中的优秀成果为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试题精选我国科研成果,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如第16题“我国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

空间站内航天员吸入的氧气可由电解水提供,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为情境素材,在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科技成就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试题挖掘河南乡土资源,凸显地域特色,如第19题“弘扬红旗渠精神,走强国富民之路。

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

他们就地取材,利用石灰石烧制生石灰“为情境素材,考查物质之间的转化,厚植家国情怀;试题展示我国科学贡献,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如第9题“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锑、铈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情境素材,考查元素周期表有关内容的同时,促进学生关注我国科学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贡献,感悟民族智慧。

试题还注重选取化学在环境、能源、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为情境,体现化学在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如第2 题“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第3题“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某同学做西红柿炒鸡蛋”,第7题“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第8题“用蔗糖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蔗糖溶液”,第10题“庄家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第11题“治理汽车尾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第13题“盐酸除铁锈”和“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第21题“当我们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第20题“乙醇常用作燃料……乙炔(化学式为c₂h₂)也可用作燃料”等,展现了化学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展现了化学研究成果在人类健康领域的作用,传递了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中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使用D.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A.读出液体体积B.闻气体的气味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液体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4.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B.C.D.5.有a.b两支试管,b试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

现同时向两支试管内滴加等质量的同种过氧化氢溶液,能正确表示a. b两支试管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是A.B.C.D.6.比较1molH2O和1mol 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相同B.分子数相同C.含有氢分子数相同D.含有氧原子数相同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液态氧B.蒸馏水C.过氧化氢溶液D.二氧化碳8.含碳量为36%CO2,与CO 混合气体10g,与足量灼热CuO 反应后,将混合气体通入到足量澄清石灰水中,过滤,干燥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A.30g B.40g C.60g D.50g9.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当于原装置,对于改进后的乙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C.通过观察可移动胶塞先向右移动,可知白磷燃烧产生了气体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0.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实验前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A.15mL处B.20mL处C.10mL处D.5mL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5届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5届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5届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 2+2H 2O+4e ﹣=4OH ﹣B .此装置用于铁表面镀铜时,a 为铁,b 为Cu ,工作一段时间要使右池溶液复原可加入适量的CuOC .若a 极是粗铜,b 极是纯铜时,a 极逐渐溶解,b 极上有铜析出D .若a 、b 两极均为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 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 2体积相同 2、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 .2-甲基-4-乙基戊烷B .4-甲基-2-戊烯C .二氯丙烷D .2,2-二甲基-3-戊炔 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 .由图甲表示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知该反应的ΔH >0B .图乙表示pH 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 的变化,其中曲线a 对应的是醋酸C .图丙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D .图丁表示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生成CO 2与所加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 4、下列各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 .HCO 3-+H 2OH 3O ++CO 23-B .NH 3+H 2OOH -+NH 4+C .AlO 2-+2H 2OAl (OH )3+OH -D .CO 23-+H 3O +=H 2O+HCO 3-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NH 4HCO 3的电离:NH 4HCO 3⇌NH +4+HCO 3-B .明矾净水原理:Al 3++3H 2O ⇌Al(OH)3(胶体)+3H +C .碳酸氢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HCO 3-+H 2O=H 3O ++CO 23-D .NaHS 和Na 2S 的混合溶液中:2c(Na +)=3c(S 2-)+3c(HS -)6、利用镍(Ni)及其他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 CH 2=CH 2 和 CO 2 氧化偶联合成丙烯酸的催化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丙烯酸的分子式是 C 3H 4O 2B .该反应可消耗温室气体 CO 2C .该催化循环中 Ni 的成键数目未发生变化D .总反应可表示为 CH 2=CH 2+CO 2Ni 催化剂CH 2=CHCOOH7、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 .KOH 的电子式:B .水分子的结构式:C .CH 4的球棍模型:D .Cl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8、光导纤维已成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高技术材料 ,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物质是( ) A .二氧化硅B .金刚石C .大理石D .石墨9、使用绿色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2024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2024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2024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工业上常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氢气,其中一步反应的原理为CO(g)+H2O(g)CO2(g)+H2(g),下列选项的条件中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单位时间内消耗2 mol的CO同时生成2 mol的CO2B.两个H—O键断裂的同时有一个H—H键断裂C.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D.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A.铁单质B.亚铁离子C.铁离子D.铝离子3、有关油脂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油兼有酯类和烯烃的性质B.油脂的水解叫皂化反应C.液态油催化加氢后可以生成固态脂肪D.脂肪里的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较大,熔点较高4、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舍勒B.道尔顿C.门捷列夫D.阿伏加德罗5、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氧化物顺序分类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石膏、铁红B、醋酸、烧碱、纯碱、生石灰C、碳酸、熟石膏、小苏打、三氧化硫D、氯化氢、苛性钠、氯化钠、石灰石6、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12O2(g)=ZnO(s) ΔH1=-351.1kJ·mol-1Hg(l)+12O2(g)=HgO(s) ΔH2=-90.7kJ·mol-1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 ΔH3,其中ΔH3的值是()A.-441.8kJ·mol-1B.-254.6kJ·mol-1C.-438.9kJ·mol-1D.-260.4kJ·mol-17、某温度下,当1 g氨气完全分解为氮气、氢气时,吸收2.72 kJ的热量,则此状态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①N2(g)+3H2(g) = 2NH3(g)ΔH=-92.4 kJ/mol②N2(g)+3H2(g) = 2NH3(g)ΔH=-46.2 kJ/mol③NH3(g) =12N2(g)+32H2(g)ΔH=+46.2 kJ/mol④2NH3(g) = N2(g)+3H2(g)ΔH=-92.4 kJ/mol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全部8、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生成1 mol H2O(l)放出57.3 kJ热量。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

对下列科学家贡献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拉瓦锡:发现质量守恒定律B.门捷列夫:创立分子学说C.张青莲:精确测定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徐寿:与他人合译《化学鉴原》,命名的一些元素名称沿用至今2.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南阳玉雕B.洛阳剪纸C.开封汴绣D.汝州瓷器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滴管滴液B.过滤C.加热液体D.读出液体的体积4.下列反应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的铜产生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5.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I B.N C.Cl D.Ar6.铁、硅、氧气为同一类物质,下列物质中与它们同一类的有A.水B.氢气C.二氧化碳D.空气7.“第四类新材料”玉米塑料是由乳酸(C3H6O3)合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是氧化物B.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乳酸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乳酸是由3个碳元素、6个氢元素和3个氧元素组成的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附可除去一些可溶性杂质B.自来水厂投药消毒流程是物理变化C.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D.生活中将水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9.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②所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B.②为阴离子C.②②属于同一种元素D.②②化学性质相似10.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②3Hg ②Fe3+②S03②Na O2②3O2﹣②3P2O5.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②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②D.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②②11.稀土元素是有重要用途的资源。

2024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2024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2024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的月球土壤样品需在氮气环境中存储,主要是因为氮气( )A.无色无味B.沸点较低C.化学性质不活泼D.在空气中含量多2.(1分)巩义“河洛古国”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历史。

下列过程和化学变化关系不大的是( )A.玉器打磨B.高粱酿酒C.铜矿炼铜D.黏土制陶3.(1分)下列科学家与所作出的贡献对应错误的是( )A.拉瓦锡——原子论和分子学说B.张青莲——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C.侯德榜——联合制碱法D.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4.(1分)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氯化钠B.干冰C.金刚石D.氢气5.(1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未涉及到( )A.+7B.+6C.+4D.06.(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B.量取液体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的pH7.(1分)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如图是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是一种金属元素B.硒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4C.硒离子的符号为Se2﹣D.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8.(1分)通过一年的学习,你认为下列学习化学的思路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A.从化合与分解的角度认识水的组成B.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学习酸碱盐的性质C.从物质的存在、性质、用途及制备的角度学习氧气D.从气体体积变化的角度来判定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发生9.(1分)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新药千金藤素,中医药再显奇功。

下列有关千金藤素(C37H38N2O6)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化合物B.由83个原子构成C.相对分子质量为606D.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0.(1分)鉴别、检验、除杂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催化剂增加了生成物的质量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主要目的是A.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B.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C.加入等量的肥皂水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产生的氧气体积,装置气密性良好,图I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干燥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II、Ⅲ、Ⅳ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B.实验中,只须将装有二氧化锰的燃烧匙上提,离开过氧化氢溶液的液面,反应即可停止C.若用装置Ⅲ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验满D.若用装置I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无影响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84g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MgOB .CaCO 3C .O 2D .NaCl7.关于化学反应22C+O CO 点燃的理解错误的是A .这个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B .碳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C .每1mol 碳和1mol O 2点然后反应生成1mol CO 2D .每1g 碳和1g 氧气反应生成2g CO 28.下述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 .熄灭蜡烛时产生黑烟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生成二氧化硫C .加热铜绿,固体变为红色,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9.小明同学在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后梳理了以下知识:①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氧化物;③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不等于零;④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但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⑤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做燃料;⑥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⑦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粒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⑧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一定相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 .2B .3C .4D .510.下列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A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 .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C .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D .湿衣服晾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

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调研测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中考复习阶段,小明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用淬火后的钢针制钓鱼钩;②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③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④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⑤通过初中化学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均可生成水;⑥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⑦用加热的方法修补电木等热固性塑料;⑧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是一种复合肥。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4 B.3 C.2 D.12.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

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B.t1℃时,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不相等C.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D.t2℃时,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3.向一定质量的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硫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硫酸B.加入试剂总体积大于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不止是盐D.a点时溶液中有可能存在Fe3+4.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④⑤X稀盐酸水水双氧水水Y铁粉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⑤5.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 证明NaOH溶液中含有Na2CO3滴加无色酚酞试剂B除去CO2中少量CO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CuO C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D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将Fe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A.A B.B C.C D.D6.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C.O—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D.O—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7.归纳总结能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提高素质和能力,下面是一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都正确的一项是A.A B.B C.C D.D8.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②在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9g;③在19g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④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B.实验①可以确定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铜C.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D.步骤③生成的气体质量不可能是4.4g 9.某同学欲从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他先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4ml,则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16ml B.大于16ml C.小于16ml D.不能确定10.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A.B都为固态物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A和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30%B.t3℃时,A的溶解度比B大,故A溶液的质量分数也一定比B溶液大C.B的浓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A的稀溶液大D.把c点对应A的溶液降温至t2℃可得A的饱和溶液,继续降温可析出A晶体11.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是()待鉴别溶液试剂(均为溶液)A HNO3和KNO3酚酞B HCl和NaCl AgNO3C AgNO3和Na2SO4BaCl2D Ca(OH)2和NaOH Na2CO3A.A B.B C.C D.D12.向一定量的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则: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外国语中学名师点评中招化学试题:稳中求进进中出新
2021年中招化学试题,遵循“稳中求进,进中出新”的思想,注重情境创设,试卷的难、中、易比例设置合理,难度与2021年基本相同,保持了试卷的稳定性和导向性。

同时,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对化学核心素养这一初心的考查。

试题解析:
实验探究与创新性一色
如数字化实验图像分析、微型实验装置、绘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图、装置连接等试题,不同程度地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另外还有质量守恒定律的无数据计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试题,角度新颖,综合性强,整套试卷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生活气息与新时代齐飞
如题目中出现了“黄河鲤鱼”“陶瓷烧制”“天然气灶具和氢能源优点”、“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稀土资源”等情境,使试题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总之,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难度适中,区分度高,情景具体真实,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并对新课程教学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大河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