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患者报告结局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妇科恶性肿瘤发展现状与策略

Copyright © 2013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a subsidiary of Merck & Co., INC., Whitehouse Station, NJ,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VACC-1028726-0050 02/14 Visit us on the World Wide Web at
目前采用:细胞学-阴道镜-病理学;
HPV-细胞学-阴道镜-病理学;HPV-阴道镜-病理学
21
细胞学为初筛的意义和难点
1941年确定了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60年间细胞
学对宫颈癌筛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至今不少国家仍 采用细胞学初筛。
1951年我国协和医院杨大望教授引进细胞学。
70年代在全国进行的10省市地区61万人群普查中,经细胞
生率和死亡率增加。
癌症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65岁及以上人群占所有初诊癌
症患者的56%,所有癌症死亡的71%。
3
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2002年新发病例 1090万,死亡病例 670万
2008年新发病例 1270万,死亡病例 760万
2012年新发病例 1410万,死亡病例 820万
19
“宫颈癌发生在女性最好年龄,对人类、对社会和经济上
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但是,即使是在贫穷的国家里,患该 病也不应该被判死刑。”
“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应用普通技术和廉价的筛查工具,
即能显著降低妇女死于宫颈癌的负担。”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主要研究者 Dr. R Sankaranarayanan.WHO,2013
发病
死亡
农村癌症
宫颈癌新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措施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报告通过对最新宫颈癌数据分析,旨在揭示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风险因素、诊断和治疗现状,为我国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1. 发病率与死亡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万新发宫颈癌病例,每年约有30万女性死于宫颈癌。
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每年新发病例约10万,死亡病例约3万。
2. 年龄分布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2岁,较以往有所下降。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宫颈癌年轻患者比例有所上升,35岁以下女性宫颈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3. 地域分布宫颈癌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我国宫颈癌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
此外,宫颈癌在北方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南方地区。
三、宫颈癌的风险因素1. 性传播感染性传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其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最为重要的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90%以上的宫颈癌与HPV感染有关。
2.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吸烟者宫颈癌的发病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3倍,饮酒者宫颈癌的发病风险是不饮酒者的1.5倍。
3. 妇科疾病妇科疾病,如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等,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此外,多次妊娠、早产、人流等不良生育史也是宫颈癌的重要风险因素。
4.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史、遗传易感基因等遗传因素也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四、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现状1. 诊断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宫颈癌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宫颈细胞学检查:包括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和液基细胞学检查。
(2)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通过检测HPV感染情况,评估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患者报告结局的国际应用进展研究

患者报告结局的国际应用进展研究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是指直接来自患者的关于治疗产出及自身健康状况的报告。
研究患者报告结局相关领域的国际进展情况,在介绍患者报告结局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其国际上目前的应用进展加以概述,深入探讨目前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改善问题的建议。
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标签:患者报告结局;应用进展;挑战;建议近年来,“以患者为中心”这一理念越来越为医疗业所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备受国内外医学专家的关注。
因此,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这一概念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那么,这一概念在各国的应用进展如何?应用过程面临什么挑战?未来将如何解决?随着医学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引入,政策法规的日趋完善,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如何?本文将就以上问题逐一探讨。
1患者报告结局概述1.1概念患者报告结局是一种由多种潜在评价终点组成的涵盖性术语,是未经医疗专业人士解释的患者对自身健康产出的主观、直接的评价。
患者报告结局在慢性疾病及致残性疾病领域广泛应用,因为相比治愈疾病,这些领域药物更常见的治疗终点是缓解症状、恢复机体功能以及提高生存质量。
患者报告结局可作为临床试验中的主要终点,如肠易激综合症、偏头痛以及疼痛领域;它可为诸多疾病治疗领域提供主要支持性数据,比如失眠、哮喘以及精神疾病领域;它可用于评估治疗的获益及毒性,如在肿瘤领域引入其全面的评价治疗对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也被用于评估治疗满意度、依从性及看护者负担。
1.2测量方法广义上,患者报告结局共有两类测量方法,分别是特定疾病评价和总体评价。
根据不同的症状以及特定肢体功能的影响,前者可根据特定的症状和机体功能有成千上万种分类;后者通常考量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如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六维度健康量表(SF-6D)等。
广义分类的两种方法通常结合使用,特定疾病评价具有更强的信度和效度,总体评价可跨越病种界限评价总体情况。
ESMO临床实践指南《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在癌症连续性临床护理中的作用》解读

ESMO临床实践指南《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在癌症连续性临床护理中的作用》解读王思涵,夏瑾*,吴妍霏,王小梅,余欢,彭国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400010Interpretation of "The role of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 in the continuum of cancer clinical care":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WANG Sihan, XIA Jin, WU Yanfei, WANG Xiaomei, YU Huan, PENG Guoqing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IAJin,E⁃mail:********************Keywords patient⁃report outcomes; cancer; nursing; interpretation of guidelines摘要介绍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发布的《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在癌症连续性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指南要点,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患者报告结局;癌症;护理;指南解读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4.02.001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有996万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同时有1 929万例新发肿瘤病例[1]。
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世界性医学难题,随着临床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以手术治疗为主,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正在积极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但癌症病人经常会出现与疾病或治疗相关的毒性症状,如抑郁、恐惧、疲劳、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睡眠困难等。
乳腺癌阶段特异性患者报告结局测量系统的构建研究

乳腺癌阶段特异性患者报告结局测量系统的构建研究一、本文概述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发现、准确分期和有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乳腺癌治疗策略的日益完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因此,构建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乳腺癌阶段特异性患者报告结局测量系统,以量化评估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对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乳腺癌阶段特异性患者报告结局测量系统,该系统能够全面反映患者在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的身体功能、心理状况、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患者访谈等方法,确定测量系统的框架和内容,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验证。
最终形成的测量系统将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管理和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有助于推动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和全面康复的进程。
二、文献综述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疗过程涉及多个阶段,包括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都会发生复杂的变化。
因此,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对于优化乳腺癌诊疗路径、提升患者满意度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PROs)概念的兴起,构建针对乳腺癌阶段特异性的PROs测量系统成为了研究热点。
乳腺癌患者的PROs主要包括疼痛、疲劳、上肢功能、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方面。
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其关注的重点和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
例如,手术期患者主要关注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而化疗期患者则更关注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因此,构建一个能够准确反映乳腺癌患者各阶段真实感受和需求的PROs测量系统,需要充分考虑疾病特性和治疗过程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针对乳腺癌患者的PROs测量工具,如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QLQ-BR23)、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FACT-B)等。
病理实验报告宫颈鳞癌(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宫颈鳞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宫颈癌总数的80%。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性生活观念的变化,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本实验旨在通过病理学检查方法,对宫颈鳞癌进行诊断、分类及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宫颈鳞癌组织标本:来源于我院病理科,经术前诊断确诊为宫颈鳞癌的患者。
(2)常规病理切片材料:包括切片机、石蜡、切片刀、染色液等。
2. 实验方法(1)切片制作:将宫颈鳞癌组织标本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等步骤,制成蜡块。
随后,将蜡块进行切片,厚度为4μm。
(2)染色:将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以观察肿瘤细胞的结构和形态。
(3)显微镜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记录肿瘤细胞的形态、排列、浸润深度、血管侵犯等情况。
(4)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肿瘤细胞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如P53、Ki-67等,以评估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
三、实验结果1. 组织学观察(1)肿瘤细胞形态:宫颈鳞癌细胞呈不规则形,细胞核大、深染,核仁明显,细胞质较少。
(2)肿瘤细胞排列:肿瘤细胞呈巢状、条索状排列,相互交织。
(3)浸润深度:肿瘤细胞浸润至宫颈深肌层,未侵犯周围组织。
(4)血管侵犯:未见肿瘤细胞侵犯血管。
2.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P53:肿瘤细胞呈阳性表达,表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较高。
(2)Ki-67:肿瘤细胞呈阳性表达,表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较高。
四、讨论与分析1. 宫颈鳞癌的诊断根据本实验结果,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宫颈鳞癌。
2. 宫颈鳞癌的分类根据肿瘤细胞形态、排列、浸润深度等特征,本例宫颈鳞癌属于2级。
3. 宫颈鳞癌的预后评估根据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本例宫颈鳞癌预后较好。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对宫颈鳞癌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了诊断、分类及预后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宫颈鳞癌的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科学视角下患者报告结局实施的研究进展

-综述.科学视角下患者报告结局实施的研究进展成磊,袁长蓉Patient-reported outcome in clinical practice:current status and methodology progress from the lens of implementation science Cheng Lei,Yuan Changrong摘要:综述实施科学视角下患者报告结局在临床的应用目标、应用模式、效果评价、影响因素等现状和方法学进展,提出对我国临床实践中应用患者报告结局的建议°关键词:实施科学;患者报告结局;临床应用;循证证据;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0.24.098实施科学(Implementation Science)是研究如何在临床实践中促进研究结果被采纳、应用、转化的科学,是填补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差距的重要环节1*随着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 PRO)理念的深入,测量工具的不断研发,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对“来自患者的与患者健康状态有关的任何信息”2进行应用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者已逐渐开始用实施科学视角关注患者报告结局的临床应用过程*本文按照实施科学的核心要素,综述患者报告结局在临床的应用目标、应用模式、效果评价、影响因素等现状和方法学进展,提出对我国临床实践中应用患者报告结局的启示*1患者报告结局在临床的应用目标实施科学关注如何把基于证据的干预措施整合到实践环境中,关注对系统各层面产生的影响。
患者报告结局包括疾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的影响、症状相关信息、患者依从性、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信息[34]*其在临床的应用目标涉及系统流程、环境、相关利益个体等各方面,具体包括:参与患者需求评估、辅助医患共同决策、协助患者症状管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和促进照护质量改进*1.1参与患者需求评估获得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相关的自我报告内容有助于了解其目前的健康状态及对卫生保健服务需求*如通过相关工具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筛查,以确定进行正式患者评估或治疗干预的必要性*在发现有负性心理症状(如抑郁情绪水平)后进行更深入的评估,提供相关认知行为干预推荐措施5*1.2辅助医患共同决策患者报告结局数据通过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健康结局的可能影响(如疼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200032)成磊:女,博士,讲师通信作者:袁长蓉,yuancr@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71904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74032);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2019PJC006)收稿:2020—07—15;修回:2020—09-20痛、身体功能),从而辅助医患共同决策*如通过多学科团队共享患者自我报告数据,根据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临床基线资料对预后进行实施建模,协商治疗护理方案*同时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向患者提供自身健康状况信息,帮助表达诉求,促进医患之间沟通,权衡不同方案之间的风险和获益,做出合适的决策6* 1.3协助患者症状管理收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自我报告结局数据有助于了解其治疗期间的主观感受(如生理、心理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进行针对性的症状管理*如通过定期收集患者报告结局的相关信息,监控患者症状变化趋势,促进患者和临床医生沟通,帮助患者通过了解自身状态,提升自我效能,更多地参与到症状管理中[7]*1.4评价临床效果基于患者真实体验的患者报告结局数据与医务人员评估的患者健康信息及客观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结果等共同成为评价临床治疗和干预措施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通过收集患者主观报告的健康状态(如疲乏、抑郁、活动度),结合客观指标跟踪干预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评估治疗效果归* 1.5改进照护质量通过定期收集患者报告结局的数据,可用于比较患者视角下的照护质量,促进照护质量改进*如定期比较同一疾病不同临床团队之间和同一临床团队患者康复状态(如生活质量、身体功能),可帮助团队发现需重点关注的患者亚群特征,改进流程和方案,提升照护质量9*2患者报告结局在临床应用的理论框架实施科学要求根据不同的实践环境制订不同的实施策略,决定采用干预方案和使用该方案,最终产生不同的实施效果(10)*在实施科学视角下,目前患者报告结局在临床应用可分为工具应用和系统融入两种方式*工具应用关注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此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患者报告结局指标选择,工具具体应用,数据收集、呈现及分析*系统融入则聚焦于如何在临床系统环境中融入患者报告结局信息收集和分析,通过制定系统计划,在组织层面引发实践变革,如采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建立相应的应用质量控制体系,改善临床设备完善基础设施配置,协调人力投入资本保证证据落地等,将患者报告结局的相关工具和数据整合到临床系统实际运行流程中*具体介绍如下*2.1工具应用2015年国际生命质量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ISOQOL)牵头发布《临床实践中应用患者报告的结果评估用户指南》(User's Guide to Implementing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11)。
妇科肿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现状研究及护理新进展

妇科肿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现状研究及护理新进展2辽宁省肿瘤医院妇四病区辽宁大连 1100423大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内三辽宁大连 1100424大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科三辽宁大连 1100425辽宁省肿瘤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辽宁大连 110042摘要:妇科肿瘤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常见的妇科肿瘤类型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绒癌等。
我国妇科肿瘤在女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据首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是妇科肿瘤常用的治疗方式,而术后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是患者及家属关注的重点,也是临床评价疾病预后情况及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
本文就妇科肿瘤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及护理新进展展开综述,旨在为改善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护理及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妇科肿瘤;全子宫切除术;生活质量;研究进展前言全子宫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妇科肿瘤的手术方式之一,在保守治疗无效的子宫功能性出血等良性病变患者中尤为适用,子宫切除术后会导致女性患者腺垂体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发生一系列精神症状,同时,子宫切除术还会导致雌激素分泌水平降低,从而引起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分泌失调,诱发失眠、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1]。
而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生活质量概述随着社会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生活质量的评价维度包括多个内容,如身体机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
妇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包含社会职能、躯体功能、生理功能和疾病症状等[2]。
研究表明,除以上内容外,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功能也是影响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后会导致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不良情绪和精神状况也会受到影响[3]。
因此,评估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肿瘤患者报告结局的研究进展(完整版)妇科肿瘤是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其中以宫颈和卵巢肿瘤最为常见。
2018年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发病率位列全部恶性肿瘤第4位,且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1]。
妇科肿瘤患者有其特殊的疾病轨迹及伴随症状,如性健康问题、生殖器和生育能力下降、性欲减少等,在治疗过程中生理与心理问题较为突显,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2-3]。
因此,了解与疾病及治疗相关的心理感受、功能状态、症状负担等主观感受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组成部分[4]。
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着重评估相关症状或副作用对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影响的严重程度。
PROs全面充分考虑了生存期、生命质量和治疗负担等问题,学者倡导将其作为肿瘤治疗效果的综合评估,以充分获得患者对自身症状、功能和整体幸福感的认知[5-6]。
目前,多种临床护理评估量表,如疼痛评估量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焦虑抑郁量表、护理满意度量表等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一定成效。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妇科肿瘤PROs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临床照护措施提供参考。
1 PROs的概述PROs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由多种潜在评价终点组成的涵盖性术语,是患者对自身疾病、诊治照护、卫生保健服务模式等产生的主观的、直接的评价和感受[7]。
PROs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健康状态、生活质量、症状报告、疗效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及患者体验等[8]。
FDA 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类:优疾病相关体验和对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的影响,例如日常生活变化、社会角色、自尊和行为表现的影响等;悠患者症状强度、严重程度、对功能的影响等相关信息,例如疼痛、疲乏、精力等;忧患者满意度,包括治疗、护理、环境、卫生等方面;尤患者依从性,主要受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等因素影响;由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在肿瘤领域里,同一疾病有不同治疗体验的评价标准[9]。
2 妇科肿瘤PROs的测量工具PROs有总体评价和特定疾病评价2种测量方法[10]。
总体评价具有普适性,可用于多种疾病,应用范围广泛。
特定疾病评价是为特定疾病设计的测量工具,仅限于特定疾病的评价。
普适性PROs可用于妇科肿瘤,可一定程度反映患者的相关问题,但衡量相关结局指标的代表性和敏感性较差。
特异性PROs测量工具可精准识别妇科肿瘤患者相关特殊疾病问题,更具特异性、准确性及高效性。
2.1 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在宫颈癌中,欧洲肿瘤研究与治疗中心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宫颈癌模块(EORTC QLQCX24)在国外应用最普遍[11]。
QLQCX24是在QLQC30量表基础上改良,是专门用于评价宫颈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特异性问卷,包括躯体状态、症状、阴道功能3个维度,内部一致性Cronbach忆s琢系数为0.72~0.87。
宫颈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CX(V4.0)][12]是由FACTG和宫颈癌分量表(CX)组成,主要评估身体、社会/家庭、情感和功能状况,Cronbach忆s琢系数为0.61~0.80。
FACTCX(V4.0)包括共性模块FACTG和针对宫颈癌的附加关注模块(cervical cancer subscale,CXS)两部分。
EORTC QLQCX24与FACTCX(V4.0)比较,前者结构、内容、标准有效性和接受性等较好,更推荐作为宫颈癌患者使用量表。
国内学者[13-14]也编制了宫颈癌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QLSCCP)和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评估表(QLSUCC)。
其中QLSCCP评估了患者躯体功能、心理、社会及疾病症状源个维度,Cronbach忆s琢系数为0.93。
QLSUCC评估了患者心理、身体、社会职能、生活乐趣、负面效应缘个方面,Cronbach 忆s琢系数为0.62~0.76。
但QLSCCP和QLSUCC在国内并未广泛推广使用,使用较多仍然是EORTC QLQCX24和FACTCX的翻译版本。
2.2 在卵巢癌中的应用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OV28)[15]和卵巢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O)[16]目前被推荐为测量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首选工具,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其中QLQOV28是EORTC QLQC30的补充,内容包括腹部症状、周围神经病变、激素反应症状、化疗副作用、身体形象、对疾病和治疗的态度以及性功能,Cronbach 忆s琢系数为0.74~0.89。
FACTO由FACTG和卵巢癌特异模块组成,评估了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状况和附加关注5个领域,Cronbach忆s琢系数大于0.80。
国内学者编制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卵巢癌量表(QLICPOV)[17]和QLICPCE[18]在国内应用并不广泛。
QLICPOV可分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不良反应、特异模块5个领域,Cronbach忆s琢系数为0.80;QLICPCE 也分为5个领域: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和副作用、特异模块,Cronbach忆s琢系数为0.58~0.80。
2.3 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特异性量表(QLQEN24)[19]被认为是测量子宫内膜癌患者最可靠和有效的工具,由猿个功能性单项量表和10个症状量表组成,Cronbach忆s琢系数为0.74~0.86。
子宫内膜癌治疗功能评估量表(FACT En)[20]则评估了骨盆区域疼痛,体重问题,腿部外观,腿部功能以及腿部普遍疼痛。
QLQEN24量表是专为子宫内膜癌患者设计,主要评估内容包括淋巴水肿、泌尿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体征问题、性/阴道问题,较FACTEn量表应用更加广泛。
2.4 在外阴癌中的应用目前尚未编制欧洲肿瘤研究与治疗中心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外阴癌模块,仅有外阴癌功能评价量表(FACTV)[21]。
FACTV由FACTG 和外阴癌功能评估的子量表(VCS)组成,主要评估外阴出血、外阴瘙痒/灼热、阴道改变、下肢水肿、性兴趣、躯体形象、排尿异常等症状,Cronbach忆s琢系数为0.75~0.92。
FACTV虽具有良好的结构内容,但目前并未得以广泛应用。
3 妇科肿瘤PROs的临床应用效果临床上,妇科肿瘤幸存者往往受不良反应及后遗症的严重困扰,及时获取患者的自身感受,了解患者的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PROs是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度量,能为及时发现并全面评估妇科肿瘤患者症状提供重要依据,尤其对于晚期患者而言,减轻疾病本身以及治疗相关症状的负担已成为治疗的重要目标,因此PROs测量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
WEBSTER等[22]为妇科肿瘤患者设计了针对性的PROs问卷,结果发现,使用标准化的患者报告可以反映患者最重要的症状或发现可能被忽略的症状。
A晕阅陨运再粤晕等[23]采用症状跟踪和报告系统(STAR)监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的不良症状,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内完成每周1次的STAR问卷调查,发现术后早期最常见的3种症状:状态不佳(19%)、恶心(18%)和疲劳(17%)可通过患者报告结局干预及时发现并管理,最终减轻症状负担。
A月陨栽月韵蕴等[3]报道211例接受机器人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通过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FACTG)的评估,发现患者通过机器人手术,生活质量能较快恢复到术前状况。
一项纳入766例接受化疗的转移性实体瘤(包括妇科肿瘤)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24],通过基于电子化的PROs工具管理,患者实时报告化疗期间的状况,临床医师监测和记录,结果发现使用电子化PROs工具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总生存期也延长(31个月vs 26个月)。
许多妇科肿瘤的患者治疗后存在长期后遗症,尤其是性功能障碍及化疗毒副反应,但是目前针对妇科肿瘤患者治疗后遗症的报告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
一项研究对390例曾接受妇科肿瘤治疗的患者进行不良反应报告数据收集,通过基于网络的生存护理计划工具评估发现,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性功能受损、肠道的影响、周围神经病变和皮肤的变化等这些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5]。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26],医患之间存在差异症状评估,医师往往更关注病史而低估患者症状的严重性和体格检查,而患者则更可能通过自我报告发现妇科或泌尿方面的问题。
K粤杂栽哉砸陨等[27]比较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结局指标与患者提供的报告结局,认为后者可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信息。
因此认为,PROs应用于妇科肿瘤患者治疗的临床实践可提供更精准及全面评估。
目前患者自我报告不良事件的重要性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并积极推动及发展。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在原有的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收集和报告癌症试验中的不良事件(AEs)基础上,开发了PROCTCAE患者报告结果的测量系统[28-29]。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也正使用一种基于网络的测量系统——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PROMIS)评价患者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30]。
而这一系统克服了传统PROs工具的实施障碍并标准化了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测量系统,为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公开可用,高效且灵活的PROs 工具[3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未来电子化的PROs系统将成为临床治疗干预的有力工具,对治疗结果的综合评价亦将为治疗策略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4 小结妇科肿瘤PROs可提供更精准及全面的评估信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逐渐得到重视,在改善患者生活、治疗和延长生存期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但在我国,妇科肿瘤患者报告结局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仍需进一步重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例如缺乏专业性人才,临床应用欠规范化,致使PROs数据较少被研究;电子化PROs 平台发展受限,未与电子病历系统结合;移动应用程序、互联网、自动电话应答系统以及基于临床的报告设备不能跨平台使用等。
因此,未来仍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医护人员对PROs的认识以及对PROs标准化指导和执行监督,严格规范质量控制;简化报告流程,以便患者及时有效报告,医护人员及时应对解决。
相信随着对PROs 探索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将逐渐发现并解决PROs 在开发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妇科肿瘤患者提供更全面及有效的临床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