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构成

神经元

人类所有的想法、感觉和行动都可以归结为大脑内如蜘蛛网般交错的神经细胞的电冲动。大脑由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构成。神经元是单个的神经细胞,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也负责激活肌肉和腺体。一个孤立的神经元能够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要完成如眨眼类的简单动作至少需要一些神经元的合作。而当神经元集结成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时,就产生了人的智慧和意识。神经元以成块聚集、排成长链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每个神经元负责将自己的信号传递出去和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数以百万计的神经元必须同时传递信号,从而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产生想法。

神经元的构成

神经元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主要组成部分?虽然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在大小和形状上完全相同的神经元,,但大多数神经元均由四个基本部分构成。看起来像树根的部分叫树突,它的主要作用是从其他神经元那里接受信息。胞体接受外来的信息,对各种信息进行汇总,并产生神经冲动。轴突负责把胞体发出的信息传导至其他神经元。

轴突末梢是大多数轴突的终止部分,连接着其他神经元的树突和细胞体,使得信息能够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外一个神经元。有些轴突只有0.1毫米长(大约是用铅笔画的线的宽度),而有些轴突可在神经系统中延伸1米左右(约等于从脊梁骨底端到大脚趾的距离)。轴突如同细微的电缆一样,将所载的信息在脑和神经系统中传递。算起来,我们大脑中包含的轴突总长度约有480万公里。

神经冲动

神经细胞内外聚集着不同数量带电的离子,有些离子带正电而有些带负电。根据测量结果,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其内部与外部的电压差为-70毫伏,这

样每个神经元就像一节小小的生物电池一样储存在大脑内。

这个在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的电位叫做静息电位。但神经元很少处于这个水平: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会改变静息电位。当内外电压差达到神经元的阈限-50毫伏时,神经元就会开始放电,就好像在宣布:“啊哈!是该把信息告诉邻居们的时候了!”当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到达-50毫伏时,就会出现一个神经冲动,或称动作电位,它会沿着轴突传递到下一级神经元,最快速度可达90米/秒。这个速度看似很快,但做出反应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从机体接受刺激到作出回答反应所需的时间就叫反应时)。

动作电位时发生了什么?静息状态下,轴突膜上的离子通道是被一些起着“大门”作用的分子关闭着。在动作电位过程中,这些“大门”敞开了,钠离子(Na+)得以穿过膜进入轴突。首先是胞体附近的通道敞开,随后沿着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轴突上的通道顺次敞开。

动作电位呈一种“全或无”现象,即一种或完全出现或完全不出现的神经冲动。我们也许可以通过想象多米诺骨牌来理解在轴突上的动作电位。我们知道,当第一块骨牌被推倒之后,随后所有的骨牌将会波浪式地被推倒,直到最后一块;同样,当第一个神经冲动出现之后,一连串的动作电位就沿着轴突出现,直到轴突末端。

在每一个神经冲动之后,细胞电位会下降到静息电位水平以下,更不易激活。之所以出现这种负后电位,是因为大量的钾离子(K+)在胞膜的“大门”打开之后从神经元内部流出所致。由于移入与移出细胞膜的离子的交换,每一个神经冲动之后,神经元被复极化,为下一次神经冲动做好准备。再以多米诺骨牌作比喻,轴突的复极化就好比我们飞快地把被推倒的骨牌复原摆好,迎接下一次挑战。

突触和神经递质

信息是怎样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在基本性质上,神经冲动主要是一种电信号,所以用电刺激大脑能够影响行为。为了证明这一点,科学家Jos Delgado进入斗牛场,身披斗牛士的斗篷,手里拿着一个无线电遥控器。公牛朝Delgado冲过来了!他后退了两步,站了下来,正对着狂奔而来的公牛,没有躲避,而公牛则在就要顶到De1gado之前的刹那间停住了!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Delgado手中的遥控器发出了信号,使深埋在公牛大脑里的电极给脑特定的控制中枢施以刺激,大脑发出的指令使公牛骤然停住。

与神经冲动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化学性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有一个极小的间隙,叫做突触。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当一个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那里的神经递质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作为化学物质的神经递质能够改变其他神经元的活动。

当化学分子穿过突触间隙后,便依附到其他神经元的特定接受区域——受体基。细胞膜上的受体基对特定的神经递质敏感。研究者除了在神经细胞的胞体和树突上发现了大量受体基外,在肌肉和腺体上也发现了一些。

神经递质的释放是否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神经冲动?神经递质的释放可能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并发出更多的神经冲动,但也可能抑制它,使其减少神经冲动。由于一个神经元总是从数以百计的其他神经元那里接收信息,因此,总会有若干兴奋信息或抑制信息同时到达。此时,如果兴奋信息没有被抑制信息所抵消,那么,神经元将产生神经冲动。这就是说,一个神经元在接收到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后,首先进行整合,然后再决定是否发出动作电位。你可以想象一下,现在,就在你的大脑中,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和其间形成的100兆个突触正在

接受和发送着信息,这是一台多么神奇的生物计算机呀!

我们的神经系统所接收的信息,以及它按照信息行事的方式,都是由突触传递调节的。而突触传递又是由神经递质的作用决定的。

在胞体,来源于我们所食入蛋白的氨基酸转换成神经递质,然后它们被储存于轴突末端称为突触小泡的囊袋中。当冲动到达轴突末端时,神经递质释放入突触,在那里它注入间隙并且与接收神经元上的被称为突触后受体的特殊蛋白相作用。神经递质与这种突触后受体相配套就像钥匙与锁一样,这种反应导致接受神经元的电压发生改变,从而将神经冲动传向邻近神经元。然后,神经递质可以通过一种称之为重摄取的过程再回到轴突末端,或者在突触中循环。

神经递质受体可以随时间而改变。如果过多的神经递质被释放入突触中,为了代偿,突触后受体数目会减少或者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下降——这一过程称为“向下调节”。或者反过来:如果突触前神经元没有释放跑题的神经递质来传递神经冲动。则突触后受体将进行“向上调节”,增加其数量或其敏感性。某些行为障碍可能部分地是由于受体的上调或下调所引起的,神经科学研究人员正在探索这种可能性。某些针对这些疾病的药物治疗被认为是通过恢复正常调节功能而起作用的。

人体内究竟有多少种神经递质,迄今还是个未知数,有说50多种,有说100多种。目前已经确定了一些神经递质在心理健康和精神病理中有重要作用。例如乙酰胆碱、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组胺,以及多种氨基酸。这些递质一旦受到干扰就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例如,多巴胺过少会出现帕金森氏病的肌肉震颤症状,多巴胺过多则可能导致精神分裂。

许多药物可以模仿、复制或阻断神经递质的活动。例如,乙酰胆碱一般的作用是激活肌肉。一种叫做箭毒的药物能够占领乙酰胆碱在肌肉中的受体基,从而阻断乙酰胆碱激活肌肉,所以它会导致中毒后的人或动物瘫痪。居住在南美亚马孙河谷的印第安人正是利用这一点,把箭毒涂在箭头上来进行狩猎的。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神经递质的功能:

1.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是最早发现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参与向全身骨骼肌传递神经冲动。在中枢神经系统,它也参与了注意历程、睡眠障碍,以及阿尔兹海默症。

2.多巴胺(Dopamine)该物质对调节运动行为和与奖赏相关的行为非常重要。某些经常滥用的药物,如兴奋剂,就是作用于多巴胺系统。人们认为多巴胺活性的改变与帕金森氏病和精神分裂症有关。

3.脑腓肽(Enkephalins)该物质似乎能够与脑中阿片受体相作用(即受阿片或阿片相关药物影响的部分)。同样,它们可能是机体的“天然药物”。

4.GABA(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几乎只在大脑中发挥作用的神经递质,可以抵制神经元发放冲动。一些抑制焦虑的镇静药物就是通过提高GABA 的活性起作用的。

5.去甲肾上腺素(NE)在自律神经系统,该类物质参与了产生“对抗或逃走”反应,如增高心率和血压。在神经系统,去甲肾上腺素活化对危险的警觉性,可能与恐慌症和抑郁症相关。

6.5-羟色胺该神经递质在抑制中有重要作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不平衡可能导致严重的抑郁,以及一些其他疾病,包括焦虑症、强迫症、进食障碍、攻击性、自杀、精神分裂及酗酒。

神经调节素

大脑中还有一些负责调节更精细的脑活动的化学物质,叫做神经肽。这类物质并不直接传送信息,而是对其他神经元的活动进行调节,从而影响记忆、疼痛、情绪、愉快、心境、饥饿、性行为以及其他基本活动。例如,当你的手无意中碰到某个很烫的物体,就会马上缩回来。神经递质在传送“烫”的信息并使你做出这个动作的同时,还会传送“痛”的信息,使大脑释放脑啡肽,这种类似鸦片的神经调节素可以缓解疼痛和紧张情绪。与此相关的化学物质还包括脑垂体释放的内啡肽。总的来说,这些化学物质都能够减轻疼痛,以免因疼痛而丧失能力。

大脑调节素也可能有助于解释抑郁、精神分裂症、吸毒成瘾和其他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例如痛经严重、情绪紧张的女性,其内啡肽水平通常很低。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CNS)

由脑和脊髓组成。脑是神经系统的“中央计算机”。众多相连的神经元共同合作形成一些神经网络,每个神经结构又与其他神经结构相连,从而使脑拥有强大的能力。

脑通过脊髓这根巨大的“电缆”与全身各部位保持联系。信息就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PNS)之间传递。脑或脊髓的严重损伤通常是永久性的。不过,科学家正在努力寻找修复中枢神经系统的受损神经元的方法。

脊髓

脊髓就像一根电缆,连接着大脑和躯体的其他部位,负责控制反射等较低水平的行为。如果把脊髓剖开,你会看到白色的髓鞘,即白质(white matter),这种组织是由轴突组成的。神经纤维成对地从脊髓发出,共有31对。脊神经负责将感觉信息和运动信息传入传出脊髓。另外,还有12对从大脑发出的脑神经,它们与脊神经一起担负着躯体与大脑之间的信息交流任务。

脊髓如何控制行为昵?我们知道,最简单的行为模式是反射弧,即一个刺激引起一个自动反应。这类反射发生在脊髓水平。你可以想象自己在走路时突然踩在一个钉子上。这时,脚底皮肤中的感觉神经元(负责把感觉信息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马上察觉到疼痛,它发出动作电位,把信息发送到脊髓,神经冲动到达脊髓后又立刻返回到肌肉,引起肌肉收缩,让脚抬起来。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运动反射弧。

在脊髓里,有一种连接神经元,即专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起连接作用的神经细胞。感觉神经元与连接神经元形成突触,然后,由这个连接神经元去连接一个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的任务是接受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并将信息传递到肌肉和腺体。肌肉纤维由效应器细胞组成,顾名思义,效应器就是能够产生反应的细胞,踩到钉子后脚的回缩就是由这些肌肉细胞的收缩引起的。注意,这里反射弧的形成并没有大脑的参与,你的身体做出这种自动反应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

事实上,一个简单的反射常常会引发更复杂的活动。例如,为了支撑体重,你的另一条腿的肌肉就必须收缩。在脊髓完成这一系列反射的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神经细胞和脊神经的参与。同时,脊髓一般还会将发生的行为通知大脑。在你把脚从钉子上回缩的同时会感到疼,也会想:“哎哟!是什么呀?”

现在你可能已经认识到脊髓的这种独立反应能力具有多么重要的适应意义了吧。这种自主反应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在轮流接飞盘时不用管飞盘的落点,而能去处理一些更重要的信息,如树或电线杆的位置、有吸引力的旁观者。

涉及的内容太多,放在后面去单独说明。

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负责传递感觉器官和骨骼肌的信息的躯体神经系统,它控制的行为是随意性的;另一个是支配内脏和腺体活动的自主神经系统(ANS),自主的含义相当于“自我管理”,它控制的活动是非随意性的,多数是基本的生命活动如心跳、消化、排汗等。所以,躯体神经系统传递的信息可以让你的手移动,但不能让的瞳孔扩大;自主神经系统传递的信息能刺激消化,却不能帮你写字。当你因为没赶上车而大怒时,由自主系统管理的许多活动就会瞬间增强。需要注意的是,自主神经系统可以针对过度的环境要求变得过度刺激。例如,在有慢性压力或严重焦虑状态下,自主神经系统可能持续产生胃酸分泌,最终导致胃溃疡的发生。

自主神经系统又可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在情绪反应中,诸如心跳、出汗、哭泣以及其他一些非随意性行为都与这两个部分有关。自主神经系统和身体神经系统共同协调着我们的内部状态和外部行为。例如,当一条样子很凶的大狗朝你冲过来时,你的自主神经系统将升高你的血压,加快你的心跳速率,同时,你的躯体神经系统将帮你调整好肌肉状态,做好搏斗或逃跑的准备。

自主神经系统的这两个部分有何差异昵?交感神经系统由从脊髓中部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是一个“应急”的系统,其功能是在危险性或情绪性情景出现时使躯体兴奋起来,以便采取搏斗或逃跑的行动。换句话说,它会唤醒躯体采取行动。例如,当你发现自己将“爱疯N”落在出租车上的瞬间,你的交感神经系统立刻就活跃起来。

副交感神经系统是由脊髓上部和底部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其功能基本上与交感神经相反。交感神经主要是促使人体利用其能量,而副交感则是减慢代谢以及促使各器官致力于重建能量供应。即是使躯体保持平静,或使兴奋起来的躯体返回到较低的唤醒水平。交感神经是增加心率,而副交感活化则是减慢心率;当交感活化抵制消化,副交感则是提高消化。因此,副交感神经会在突发事件结束后或情绪活动之后很快被激活。此外,副交感神经系统还负责使心率、呼吸和消化功能保持在维持生命所必须的水平。

当然,自主神经系统的这两个部分一直处于活动状态。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但有时,它们并非互相对立,而是一起起作用。两个系统活动的协调决定了躯体的唤醒水平。例如,定位反应——当一个婴儿本能地转向妈妈时——心率减慢(副交感作用)的同时,瞳孔增大以及汗液增加(交感作用)。

由于其与唤醒的关系,自主神经系统对于一些压力相关疾病非常重要,如头痛、高血压、失眠症等。

大脑半球

大脑皮层由两边或者说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个半球由一条厚厚的叫做胼胝体的纤维带连接起来。每个半球都在控制对侧的躯体。左脑主要控制躯体右边的部分,而右脑则主要控制躯体左边的部分。当向大脑供血的动脉被塞住、一部分脑组织因此而死亡时,就会出现脑卒中(引发躯体瘫痪)。

大脑右半球的损伤还会产生一种奇怪的现象,称为空间忽视。这类病人对他

们左视野中的东西“视而不见”,常常不吃放在盘子左边的食物,其中有些人甚至不承认瘫痪的左手是他们自己的。如果你指着这类病人的左臂,他们可能会说:“噢,那不是我的胳膊,它一定是别人的。”

大脑功能单侧化

著名生理物理学家Roger spelly(1914~1994);他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大脑左右半球在语言、感知、音乐和其他能力等方面的分工有所不同。由于在大脑两半球特殊能力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1981年被授予诺贝尔奖。

如何单独测定大脑一侧半球的功能?研究的一条途径是,观察那些做过割裂脑手术的病人。这是一种极少使用的外科手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切断胼胝体来控制严重癫痫患者的行为。手术后,这些病人的大脑两半球之间失去联系,实际上是有两个脑指挥一个身躯。这样,特定的信息将可能被传送到一个半球,而不被传送到另一个半球。

“割裂脑”

在两个半球失去联系后,每个半球都能产生其独立的知觉、概念和行为冲动。

割裂脑的人在手术后如何行动?大脑两半球同时指挥一个身体会使人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例如,当一个割裂脑人穿衣服时,有时会出现一只手往上拉衣服而另一只手往下拽的情况。再如,有一个割裂脑人用左手抓住他妻子,不住地摇晃她,而他的右手却使劲抓住左手,不让左手伤害自己的妻子。不过,这类冲突发生的并不多,因为大脑两半球在同一时间内的感知经验基本是相同的,并且,即使冲突发生,总是由占主导的一个半球控制行为。

在特殊的测验中,割裂脑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研究者给割裂脑患者Tom的右脑呈现一个美元符号,同时给其左脑呈现一个问号。当要求Tom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用左手画出所看到的东西时,他画了一个“美元”符号。接着,研究者又问他刚才用左手画出的是什么,请他用右手指出自己画出的是“美元”还是“问号”,这时Tom就用右手指向问号。一言以蔽之,对一个割裂脑人来说,一个半球也许不知道另一个半球中发生了什么事,因此,右手并不知道左手干了什么。

右脑/左脑

以前常说左脑和右脑的能力不同,那么它们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昵?大约有95%的成年人用左半球处理语言性工作,如说话、写作和言语理解。另外,左半球在数学、时间节奏判断和协调复杂运动顺序等方面的功能更强。

相比之下,右半球只对一些简单的语言和数字有反应。一个只用右脑工作的人讲起话来就好像是一个只懂得十几个单词的小孩,回答问题时也必须使用非语言的方式,例如用手指着物体。

右脑虽然语言产生能力非常弱,但却拥有很强的知觉技能,比如识别模式、面孔和音调、用积木排列图形、画画等。右脑还能帮助我们表达和识别情绪。

右半球即使不太会“说”,却也能“听懂”,它在理解语言的某些方面很有优势。如果右脑受损,人们会难以理解笑话、讽刺、挖苦、暗示和其他一些细微的差别。总的说来,右半球帮助我们理解话语的整个语境。举个例子,假如你给一个右脑损伤病人讲下面这个笑话:“爸爸,”Jason说,“我的足球训练要迟到了。你来帮我做数学家庭作业吧?”

Jason的爸爸回答道:“儿子,我可能做不好。”

“没关系,”Jason说,“你至少可以试试,对吧?”

如果你问右脑损伤病人这个故事在说什么,他可能会说:“爸爸不想做作业,但是儿子很坚持。”因为右脑不能帮助他理解故事的情境,所以他不知道故事其实

是在取笑爸爸的数学能力。而左半球虽然帮助他理解了当时的词语含义,却不能令他领会整个情境。

一个大脑,两种风格

在脑的分工中,左半球擅长分析信息和按顺序加工,右半球则主要处理同时性的和整体性的信息。

进一步讲,右半球擅长将分散的片断整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找到总的模式和普遍的联系。左半球更关注小的细节。右脑看到的都是整体的、广阔的视野,而左脑捕捉到的是各种细节。

人们只用右半球猜谜或画画吗?只有左半球做其他事倩吗?许多书上都写着如何使用右脑进行管理、教学、画画、骑马、学习甚至性交。这类书将右脑和左脑的差异过分简单化。尽管许多任务可能会更多地使用到其中一侧半球,但是在大多数任务中,两个半球必须共同参与,每个半球负责完成自己最擅长的一部分,同时不断与对侧大脑进行信息交流。

现在流行一种开发“右脑思维”的训练,但这些宣传显然在回避一个基本事实,即每个人都已经在使用右脑进行思维了。其实,做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两个半球的加工能力和各自的特长。聪明的大脑从来都是既注意细节又能同时领会整体含义的。举个例子子,音乐会上李云迪不仅要用左脑判断时间和节奏、协调手的运动,同时也要用右脑识别和组织乐曲。

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

大脑皮层除了可以分成左、右两个半球外,还可按皮层的沟裂或不同的功能分成一些小的区域,称为脑叶。

枕叶

枕叶位于脑的后部,是皮层上的初级视觉区。枕叶可能控制着视觉区分和视觉记忆。如果枕叶某处发生肿瘤,即细胞的生长干扰了脑活动,那么病人会在视觉上出现盲点。

皮层的视觉区域直接对应于着到的事物吗?视觉图像虽然能够被直接投射到皮层视觉区,但已经被改变或扭曲了。视觉信息产生于神经元活动的复杂模式,因此,投射在视觉区上的图像与电视屏幕上的图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顶叶

枕叶的上部是顶叶,躯体感觉区就位于这里。我们的触摸觉、温度觉、压力觉和其他躯体感觉中枢都在顶叶的躯体感觉区之中,所以顶叶是多感官的整合中心。同样,躯体感觉投射成的图像也是歪曲的。身体部位的大小与其在感觉区所占的面积并不是对应的。一个躯体部位在感觉区中所占的部分越大,感觉的敏感程度就越高。例如,嘴唇所占的面积很大,这一部位对刺激特别敏感;背部和躯干所占的面积很小,这些躯体部分的敏感程度较低。我们还可以看到,手在图中占的面积也很大,对刺激很敏感,这对于那些音乐家、打字员、钟表匠、按摩师、恋人以及脑外科医生来说显然是很有帮助的。顶叶也是运动中枢,顶叶的损伤常常导致空间定位错误及大肌肉的控制失效(例如行走)。

颞叶

颞叶位于大脑的两侧。听觉信息直接投射到颞叶,这里是听觉的主要中枢。它控制听觉和部分视觉并且可能与精神分裂有关。此外,很明显的,它们在记忆中也有一定的功能,因为破坏颞叶通常有记忆的丧失。当你在听最喜爱的MP3歌曲时,对大脑进行PET扫描,就会看到你的颞叶区在活动。同样,如果用电极直接刺激颞叶的听觉区,人将会在没有声音时“听到”一系列声音。如果由上向下

对颞叶进行刺激,人将会“听到”音调由低向高的变化。

大多数人的语言中枢在左侧颞叶,只有约5%的人在右侧颞叶。因此,颞叶一些部位的损伤会严重损害个体语言使用的能力。我们在稍后部分将对这一点做更详细的阐述。

额叶

额叶有着更高级的心理功能和运动控制中枢。它与语言功能、精细的自主运动,高层次的认知功能如判断、计划、刺激的分类和信息的区分。在大脑顶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弧形组织,叫做运动皮层,这里指挥着全身的肌肉。如果使用电流刺激这个部位,将会引起身体各部位的抽搐。与躯体感觉区的面积分配原则相似,一个躯体部位在运动皮层上的面积大小反映了这个部位运动的重要性,而不是这个部位的实际大小。手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比脚大,这也正是手的动作能够如此灵活的原因所在。不过,学习和经验能改变这些“运动地图”,像王中山那样的古筝演奏家,其皮层上“手”占的面积要更大。

此外,额叶就像个比较仪一样——就是说,有时它们使我们考虑我们的行为并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从而估计其正确性。这使我们根据反馈所需来改变我们的行为。额叶能克服精神上的惯性(即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开始或结束某种行为,这与我们的自我控制和计划有关)。明白停止或改变的正确时间对于适应社会的行为非常重要。最后,由于额叶在感觉处理和情感处理之间存在双向联系,所以它们是情感和认知整合的关键。也意味着与额叶关系密切的还包括一些更复杂的的行为。例如,额叶损伤会改变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此外,推理或计划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有研究者认为青少年的拖延症的成因之一就是额叶皮层尚未成熟,缺乏对时间的管理能力,也就是计划能力。研究者发现药物滥用会破坏额叶这一大脑的重要区域。许多精神疾病(如抑郁)中就存在这种情感和认知之间关联的破坏。

除了按大脑皮层的沟裂对之进行划分外,还有研究者根据大脑皮层的机能对之进行分区。

初级感觉区

初级运动区

联合区

初级感觉区和运动区只占了大脑皮层的很小一部分。负责控制身体运动和接受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剩下的大片区域叫做联合皮层,负责对来自各个感觉器官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当你看到一束玫瑰花,联合皮层就会帮你认出它并叫出名称。联合皮层也与一些高级心理活动有关。左半球联合区受损的病人可能会患失语症,其语言使用能力受损。

一类失语症与位于左侧额叶的“语言中枢”布洛卡区有关。布洛卡区受损伤的病人说话和写东西极为困难。典型的表现是说话很慢,很费力,发音很差,语法使用也不正确。例如,他们会把“bike”说成“bife”,把“sleep”说成“seep”。虽然他们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就是不能把话正确地说出来。

与失语症有关的另一个区域是位于左侧颞叶的威尔尼克区。这一区域受损伤的病人在发音上没有问题,但在一些词义的表达上有困难。例如,同是看到椅子的图片,布洛卡区损伤的失语症病人可能会发音不准地说出“椅子”这个词,而威尔尼克区损伤的失语症病人也许会说“工具”。

脑损伤症状中最令人迷惑的一种是失认症,有时也被称为“心盲”。此类患者不知道自己看到的物体是什么。例如,你给失认症患者看一根蜡烛,问他这是什么,

患者也许会形容说这是一根长长的、顶端尖细的物体,甚至可以把蜡烛准确地画出来,但就是说不出它的名称。然而,如果你让患者触摸蜡烛,问他这是什么,他能马上说出名称。失认症患者一般都能够说出物体的颜色、大小和形状,但认不出那到底是个什么。

失认症认不出的对象仅限于物体吗?面孔失认症是失认症的一种,患者失去辨认熟人面孔的能力。例如,有一个失认症女患者,她不知道照片上谁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当她的丈夫和母亲到医院来探望她时,她看着他们,但不知道他们是谁。直到探望者开口说话之后,她才通过声音认出了自己的亲人。

负责面孔识别的关键脑区位于枕叶下部。目前看来,这些区域的唯一功能就是识别人的面孔。从进化的观点来看,这一部分大脑区专门为识别人的面孔而设置也不奇怪。毕竟人是社会动物,对其他人面孔的识别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类的意识器官拥有众多的神奇之处,专门化功能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然而,人与人的脑之间会有差异吗?我们能不能一个一个地进行比较找出这种专门化区域?回答也许是肯定的。“他和她的脑?”为我们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正如你所看到的,我们每天的生活经历和对世界的理解都可以追溯到皮层的感觉区、运动区和联合区。人脑是地球上所有有脑物种中最高级的、也是最复杂的。不过,这并不能保证人类会充分利用这台不可思议的“生物计算机”,我们依然要以敬畏的心态看待人脑的潜能。

皮层下结构

皮层下结构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所有脑结构。一个人在大部分皮层丧失之后仍然能够存活。但是,如果皮层下结构受到操作,TA的生命必将受到威胁,因为皮层下的大部分脑组织都是不可或缺的,饥饿、渴、睡眠、注意、性、呼吸和其他许多的生命功能都由它控制着。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对心理功能有重要影响的皮层下脑组织。

小脑

位于脑的基部,看上去像大脑皮层的缩小版,小脑主要负责调整姿势、肌肉的紧张程度和协调肌肉的运动。小脑在技能动作和习惯性行为模式的记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家毕生都要练习特定的运动技能,他们的小脑比一般人的更大,再一次验证了经验可以塑造大脑。

如果小脑受到损伤,人会怎么样?没有小脑,人就不可能完成走路、跑步或演奏乐曲等动作。一种导致跛行的疾病叫做脊髓小脑退化症,患者的典型症状是震颤、头昏眼花、肌肉萎缩,后期病人难以站立和走路,甚至自己吃饭都困难。

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位于延髓和脑干内,由一些神经纤维及胞体组成。由于大脑的传入和传出信息都要经过网状结构,因此,这一系统对注意、运动、警觉和一些反射活动都有重要影响。具体来说,当神经冲动进入大脑时,网状结构决定着哪些信息可以有优先权,哪些信息将被删除,因此影响着人的注意力。网状结构也修改发送到躯体的命令,所以,肌肉状态、姿势和眼睛、面部、头部、躯体、四肢的运动都受到网状结构的影响。另外,这一结构还控制着呼吸、打喷嚏、咳嗽和呕吐等反射性活动。

网状结构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是维持警觉和唤醒水平。一部分感觉信息进入网状结构后,来到一个叫做网状激活系统的部位。这里发出的信号起着激活皮层的作用,使大脑保持活跃和警觉。比如,一个昏昏欲睡的司机转弯时看到路中间

站了一个小孩,他立刻警醒踩下了刹车,这里他要感谢他的网状激活系统唤醒了脑中的静息部分,从而避免了一场事故。如果你看到这段文字时困意袭来,不妨试试掐一下耳朵,一点点疼痛肯定会让你的网状激活系统瞬间唤醒大脑皮层。

丘脑

是最后的“交换站”。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的信息都在这个小小的圆形结构中停留一下。所以,只要丘脑受到丝毫损伤,就有可能导致耳聋、失明或除嗅觉外的其他感觉的丧失,因为惟有嗅觉信息不经过丘脑而被直接传送到皮层。

下丘脑

虽然只有小葡萄那么大,但却是情绪和许多基本动机的控制中枢。受下丘脑影响的行为非常多,包括愤怒、体温、激素分泌、饮食、睡眠、觉醒、情感和性行为。下丘脑中有着皮层与皮层下结构之间许多通道的连接点,看起来就像是一条信息传出大脑的“干线”。同时它也是信息离开脑前的最后一站,对许多行为的组织或决定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是位于胼胝体之下包括多种神经组织的复杂神经系统。边缘系统的构造与功能尚不能十分确定,在范围上除包括部分丘脑和下丘脑之外,还包括海马和杏仁核等。这一系统在产生情绪和动机行为时起着主要作用。在边缘系统中,我们可以找到控制愤怒、害怕、性反应和其他强烈的觉醒反应的对应点。笑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快乐的一部分,也能在边缘系统找到相应的源头。

在低等动物中,边缘系统的作用主要使动物能够对情境进行不同反应,指挥动物的进食、逃跑、搏斗和繁殖等行为。在人类中,边缘系统的功能还涉及到情绪。杏仁核与恐惧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一个临床实验中,研究者对一个女患者的杏仁核进行电刺激,使她突然爆发出恐惧和愤怒情绪,她喊叫道:“我想从椅子上起来!不要让我这样做!我不是有意的!给我个什么东西,我要撕碎它!”。

杏仁核起着通往皮层的“快速通道”的作用,这使我们能够在完全弄清楚刺激的性质之前就做出对可能有害的刺激的反应。在军队打仗这样危险的现实情境中,杏仁核的快速反应可能会帮助士兵活下来。不过,大脑的恐惧系统如果出现问题,后果会很严重。例如一个刚退伍的老兵听到汽车发动机发出的后喷声音,便一下跳入路边灌木丛中——那声音实在太像枪声了。

科学家最近发现丘脑和杏仁核之间存在直接联系,这可能有利于解释“无意识”的情绪反应如恐怖症。(不经皮层分析直接产生情绪,所以其反应是不理性的。)

海马

边缘系统的一些组织具有相当高级的功能。例如,位于两侧颞叶中央的海马的一部分对于长时记忆的形成非常重要。因此,当颞叶部分的脑回受到电刺激时,人往往会产生类似回忆或做梦的体验。海马还能帮助我们穿行于不同的空间。例如,当你的大脑正在计划如何开车穿过小镇时,你的右侧海马就会更加活跃。另外,海马也与情感有关,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与中性的经历相比,我们更能够记住带有情感色彩的经历。

心理学家发现,动物可以学会通过按压杠杆获得对边缘系统的电刺激。基于这一发现,研究者们目前已证明,边缘系统中存在着“快乐中枢”,或存在着通向大脑其他区域中“奖赏中枢”的通道。下丘脑中也有一些可以引起快乐或满足感的区域,它们与负责饥饿、渴感和性的区域相互重叠在一起。可卡因、苯丙胺

类、海洛因、尼古丁、大麻和酒精等药物都具有激活“快乐中枢”的功能,这是导致一些人对这些药物产生依赖或成瘾的原因之一。此外,有些人特别喜欢毛骨的音乐,因为这些音乐刺激了大脑的“快乐中枢”,传递了一种令人激动的信息。同样的道理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为听音乐会不惜花费大笔的钱。研究者在边缘系统中也发现了“惩罚中枢”,或“厌恶中枢”。当这些区域被刺激时,动物全会表现出躁动行为,并能够学会自己去关闭刺激。这些发现令心理学家非常为之着迷,因为和动物一样,人类的大量行为也是以寻求满足和逃避惩罚为动力的。

小结

1神经系统疾病症状 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类

1神经系统疾病症状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类: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断连休克症状 (一)额叶 病变时主要引起随意运动、言语以及精神活动方面的障碍。 (1)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身体各部在此各有一定的代表区,头部在下最接近外侧裂,足最高,位于矢状旁。该区病变引起对侧面部及肢体瘫痪。 (2)Broca区位于额下回的后部,病变引起运动性失语。 (3)眼球凝视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刺激性病变凝视病灶对侧,破坏性病变凝视病灶侧。 (4)额前区该区广泛的联络纤维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冲动行为有关二)顶叶 受损后以感觉症状为主。 (1)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其分布范围与中央前回相似,头部在下而足在顶端。 (2)左侧顶叶损害:左侧角回皮质损害引起失读,左侧缘上回损害引起两侧运用不能。有时左侧角回损害尚可引起Gerstmann综合征,症状为计算不能,识别手指不能,左右认识不能和书写不能,有时伴失读。 (3)右侧顶叶损害:右侧顶叶角回附近损害,可引起病人不能认识对侧身体的存在,称偏侧忽视。 (三)颞叶 一侧颞叶损害症状较轻,尤其是右侧时。 (l)精神行为障碍:可出现错觉、幻觉、自动症、似曾相识症、似不相识感、情感异常和内脏症状。双侧颞叶损害可引起严重的记忆障碍。 (2)癫痫症状:颞叶前部病变影响内侧面的嗅觉和味觉中枢即钩回时,可出现钩回发作,病人可有幻嗅和幻味,气味难闻。做舔舌和咀嚼动作。 (4)失语:左侧颞叶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颞上回后部)和命名性失语(颞中、下回后部)。 (5)听力障碍:一侧颞横回处的听觉中枢受损时常无听觉障碍或为双耳听力轻度下降,双侧受损则听力障碍严重,偶可出现幻听。 四)枕叶 为视觉中枢距状裂之所在,损害后主要引起视觉障碍。 (1)视野缺损:单侧病变产生对测同向性偏盲或象限盲。双侧病变产生全盲或水平型上半或下半盲。皮层盲不影响黄斑区视觉,称黄斑回避,且对光反射不消失、如双侧视觉中枢完全损害,则黄斑回避现象消失。表浅的局灶性病变可产生色觉偏盲,一般为红一绿色,物体形状仍可感知。 (2)视觉性发作:视中枢刺激性病变引起不成形幻视发作(闪光、暗影、色彩等),可继以癫痫大发作。 (3)其它视觉症状:视中枢周围视觉联络区的刺激性病灶可引起成形的幻视发作。 五)内囊 为白质中最主要的结构,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分为前肢(位于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含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膝部(位于前后肢相联处,含皮质延髓束)、后肢(位于丘脑和豆状核之间,前部有皮质脊髓束,支配上肢的纤维靠前,支配下肢的纤维靠后。后部有丘脑辐射至中央后回。最后部有视辐射、听辐射等)

神经系统和情绪

说人有感情,这似乎是个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事情。可感情是什么,答案就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能够明白描述出来了。为了让这个问题更易解决一些,心理学把感情这个概念先划分为2个层面,那就是情感和情绪。 可感情这个东东并不是块豆腐,划分也不能象刀子那样整齐划一,并且各家有各家标准无法统一,这也就是出现了如此众多情绪定义的原因,也是各派之间争吵不休起点。不过,尽管大家的标准并不统一,但毕竟有共同认可的地方,那就是: 1, 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会在生理(血压,心跳频率,呼吸频率,腺体分泌)和行为(面部表情,肌体语言,行为模式)上表现出来。 2, 情绪和外部或内部刺激(S)有关,也是生物体应激反应或行为(R)的准备阶段。 3, 情绪更多和意识中的潜意识部分关联,但也不排除有意识部分。比如,当我们高兴时,我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高兴;但只要我们主动注意,又能体验到自己在高兴这个状态。 (这点很重要,表明情绪有自己独有的产生运行机制,否则按照2,情绪就纯粹是S-R的中转站了) 4, 情绪涉及到了认知成分,和事物(内在或外在)的评价有关,但又不象思维认知那样明确更多是一种潜意识的状态。 (这点把情绪和情感做了初步的界定,比如,一些人怕蛇却不怕蜘蛛,而一些人怕蜘蛛却不怕蛇(当然有人蛇和蜘蛛都怕)。某个人为什么会怕蛇或怕蜘蛛,某个男人为什么喜欢这个女人而不是那个女人,这是情感方面的内容;而无论是蜘蛛还是蛇,无论是这个女人还是那个女人,也就是说无论对象如何变换,恐惧和喜欢本身则有很大的共同点,这就落入情绪定义范围内。) 按照这个描述性定义,心理学家对文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感情的描述做出了分类,确定了一批属于情绪范围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数量很多,一些只是某种特定情绪量上的不同表达,比如“微笑”“开怀大笑”都是不同程度高兴的面部表情描述。当然,还有一些是无法归于强度变化的则先归为不同的分类,比如“微笑”和“皱眉”显然是不同情绪在面部表情上的不同表达方式。这些不同的特定情绪数量还有很多,心理学家又提出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这些概念认为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组合而来。对于基本情绪的定义是幼体一出生就具有的情绪,至于到底是哪些,一般说来不同教科书和不同流派就不太一样了。对于人类,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

神经系统病理

神经系统病理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基本病变 一、神经元的变化 (一)神经细胞的变化 1.染色质溶解:染色质溶解(chromatolysis)是指神经细胞胞浆尼氏小体(粗面内质网和多聚核糖体)的溶解。染色质溶解发生在细胞核附近,称为中央染色质溶解(central chromatolysis);发生在细胞周边,称为周边染色质溶解(peripheral chromatolysis)。尼氏小体溶解是神经细胞变性的形式之一。 (1)中央染色质溶解。多见于中毒和病毒感染,如铅中毒、禽脑脊髓炎等疾病。在脑组织轻度淤血时,也可发生中央染色质溶解。脊髓腹角和脑干中的运动神经细胞的轴突断裂后,胞体的中央染色质溶解,所以也称为“轴突反应”。发生中央染色质溶解的表现为:神经细胞胞体肿大变圆,核附近的尼氏小体崩解成泡沫状并逐渐消失,核周围呈空白区,而细胞周边的尼氏小体仍存在。中央染色质溶解是可复性的变化,但病因持续存在时,神经细胞的病变可进一步发展,乃至坏死。 (2)周边染色质溶解。见于进行性肌麻痹中的脊髓腹角运动神经细胞、某些中毒的早期反应核病毒性感染时,如鸡新城疫时可出现周边染色质溶解。发生周边染色质溶解的神经细胞中央聚集较多的尼氏小体,而周边尼氏小体消失呈空白区,胞体常缩小变圆。 ------是神经细胞变性的形式之一。 2.急性肿胀:急性肿胀(acute neuronal swelling)多见于缺氧、中毒核感染。例如,乙型脑炎、鸡新城疫核猪瘟等疾病的非化脓性脑炎可出现神经细胞的急性肿胀。病变神经细胞胞体肿胀变圆,染色变淡,中央染色质或周边染色质溶解,树突肿胀变粗,核肿大淡染,边移。------神经细胞变性的一种形式,是可复性的变化,但如果肿胀持续时间长,则神经细胞逐渐坏死,此时可见核破裂或溶解消失、胞浆淡染或完全溶解。 3.神经细胞凝固神经细胞凝固(coagulation of neurons)又称缺血性变化(ischemic neuronal injury)多见于缺血、缺氧、低血糖症、维生素B1缺乏以及中毒、外伤核中毒癫痫的反复发作之后等。一般发生于大脑皮质的中层、深层核海马的齿状回。病变细胞主要表现为:胞浆皱缩,嗜酸性增加,HE染色呈均匀红色,在保体周围出现空隙。胞核体积缩小,染色加深,与胞浆界线不清,核仁消失。早期属于细胞变性,但最终可出现核碎裂消失而细胞坏死。 4.空泡变性:空泡变性(cytoplasmic vacuolation)是指神经细胞胞浆内出现小空泡。常见于脑脊髓炎,如绵羊痒病和牛的海绵状脑病,主要表现为脑干某些神经核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中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乱圆形的空泡。另外,神经细胞的空泡化也见于溶酶体储积病、老龄公牛等。一般单纯性空泡变性是可复性的,但严重时则细胞发水坏死。 5.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 necrosis):神经细胞坏死后进一步溶解液化的过程,可见于中毒、感染和营养缺乏(维生素E或硒缺乏)。病变部位神经细胞坏死,早期表现为核浓缩、破碎甚至溶解消失,胞体肿胀呈圆形,细胞界限不清。随着时间的延长,坏死细胞胞浆染色变淡,其内有空泡形成,并发生溶解,或胞体坏死产物被小胶质细胞吞噬,使坏死细胞完全消失。与此同时,神经纤维也发生溶解液化,该部坏死的神经组织形成软化灶。液化性坏死是神经元变性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不可复性的变化,坏死部位可由星形角质细胞增生修复。 ------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吞噬坏死产物。 6.涵体形成(intrrocytomic inclusion) 神经细胞内包涵体的形成可见于某些病毒性疾病。包涵体的大小、形态、染色特性及存在部位,对弈些疾病具有证病意义。在狂犬病,大脑皮质海马的锥体细胞及小脑的普金野氏细胞胞浆中出现嗜酸性包涵体,也称Negri氏小体。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重点

一、神经系统如何区分?答: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指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组织,根据与中枢联系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脑神经核脊神经,根据分布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躯体神经核内脏神经. 二、臂肌、前臂肌各有哪些神经支配? 臂肌: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有肌皮神经支配,肱三头肌有桡神经支配.前臂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由尺神经支配,肱桡肌有桡神经支配,其余前臂前群肌有正中神经支配.前臂后群肌有桡神经支配. 三、股神经行程、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个怎样? 股神经是腰丛最大的分支,在腰大肌外侧缘与髂肌之间穿出,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进入股三角.肌支分布于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皮支分布于大腿前面皮肤,最长皮支为隐神经,分布于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皮肤.股神经损伤后表现为大腿前面、小腿内侧及足内侧缘皮肤感觉障碍,股四头肌瘫痪萎缩,屈髋无力,不能伸膝,膝反射消失. 四、坐骨神经行程、分支、分布个怎样?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于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在股后部下行于股二头肌深面,在此发肌支分布于大腿肌后群,主干行于腘窝上角分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终支 五、脑神经按所含神经纤维怎样分类?脑神经按所含神经纤维种类不同,可分为三类:第Ⅰ、Ⅱ、Ⅷ对脑神经为感觉神经,第Ⅲ、Ⅳ、Ⅵ、Ⅹ︳、Ⅹ︳︳对脑神经为运动神经,第Ⅴ、Ⅶ、Ⅸ、Ⅹ对脑神经为混合神经 六、面神经管内外损伤各有哪些临床表现? 面神经管外损伤:伤侧面肌瘫痪,额纹消失,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皱眉,闭眼、鼓腮、露齿、吹口哨等,口角歪向健侧,说话时唾液常从口角露出.面神经管内损伤:除有上述表现外还可出现侧舌体味觉障碍,同侧泪腺、舌下腺及下颌下腺分泌障碍,听觉过敏. 七、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有哪些去向? 去向:1.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并交换神经元。2.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节并交换神经元.3.穿过椎旁节至椎前节内交换神经元 八、骶丛的组成和位置? 骶丛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小部分与第5腰神经前支组成的腰骶干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位于盆腔内梨状肌的前面. 九、简述迷走神经在喉部的分支分布? 迷走神经在喉部的分支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分内外两支,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外支支配环甲肌,损伤后可导致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并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肌,损伤后可致喉肌瘫痪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 十、内脏运动和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 1.支配对象: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2.行程过程:只有一个神经元/两个神经元(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 3.形态特点:以条索状神经的形式分布/节后纤维常攀附于脏器或血管形成神经丛 4.结构特点:较粗的有髓纤维/细纤维(节前纤维是薄髓纤维,节后纤维是无髓纤维) 5.功能特点:只有一种功能成分/交感和副交感两种 6.意志控制:受/不受. 11.第六胸椎骨骨折引起脊髓左侧半横断伤,试问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为什么? 答:可引起左侧第八胸髓节平面一下出现布朗色夸综合征,即左侧肋弓平面以下位置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丧失(薄束损伤),左侧下肢瘫痪(皮质脊髓束损伤),右侧脐平面以下的痛、温觉丧失(脊髓丘脑束损伤)。 12.试述小脑的分部、功能及其损伤后的表现。 答:小脑从发生和进化上分为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三部分。古小脑(原小脑、前庭小脑):

神经系统基本知识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位于颅腔和椎管内,包括脑和脊髓,主要由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构成。位于颅腔和椎管以外的神经组织系统称为周围 神经系统。 (一)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它由胞体和突起 两部分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元的胞体集中存在于大脑和小脑的皮层、脑干和脊髓的灰质以及神经节内。一个神经元可有一个或多个树突,它们由胞体向外伸展,并呈树枝状分支。有些神经元,尤其在大脑和小脑的皮层,树突分支上还有大量多种形状的细小突起, 称为树突棘,常为形成突触的部位。一个神经元一般只有一个轴突。与树突相比较,轴突较 为细长,直径均一,分支较少,但可发出侧支,轴突起始的部分称为始段;轴突的末端分成 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梢部分膨大呈球状,称为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相 接触而形成突触。突触小体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囊泡,囊泡内含有神经递质,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二者统称为轴索,轴索外面包有髓鞘或神经膜,成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根据有无髓鞘可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在外周神经系统髓鞘主要由雪旺氏(或者施方)细胞的胞膜多层包裹而构成。髓鞘除在紧接胞体那一段轴索处缺如外,其余部分呈一个节段一个节段地包绕轴索,直到接近终末处。相邻两个髓鞘节段之间的缩窄部分称为朗飞结。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一个少突胶质细胞可以包卷数个轴突, 节段一般较短,而郎飞结处的间隙相对较宽,无髓神经纤维并非绝对无髓鞘,而是一条至多条轴突被一个施万细胞所包裹,不呈反复螺旋卷绕式包裹状。根据功能的差异,神经末梢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前者与其相连的各种特化装置一起称为感受器; 后者终止于其他器官、系统的组织中,主要是肌肉或腺体等效应器,支配它们的活动。 神经元按其功能可分为四个部位:(1)胞体或树突膜上的受体部:此部位的细胞膜能 够某些化学物质特异结合,并导致此处细胞膜产生局部兴奋或抑制。(2)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如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始段,或皮肤感觉神经元的起始郎飞结,受体接受化学物质刺激时只能产生局部电反应,以电紧张性的方式进行扩布,只有当扩布至该部位时才能引起或 阻滞向远处传播的动作。(3)传导神经冲动的部位:轴突能够传导神经冲动,通过轴突神 经冲动在胞体和末梢之间传导。(4)引起递质释放的部位:当兴奋传至神经末梢时能引起 末梢释放递质。 神经元细胞的基本功能是:(1)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而引起电位变化。(2)对各种来源的电位变化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神经元通过突起与其他神经元、器官、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来自内、外环境改变的冲动传人中枢,加以分析、整合处理,再经过传出通路把信 号传到其他器官、系统的组织,产生一定的生理调控效应。 2.神经纤维传导与纤维类型,兴奋传导在神经纤维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神经系统解剖记忆口诀

神经系统解剖记忆口诀 (一)概述 1.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区分两部分,中枢周围两系统; 脊髓与脑中枢系,脊脑神经周围系。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内外刺激作反应,所作反应叫反射; 反射基础反射弧,五个环节要记住。 接受信息感受器,感受神经传信息; 传入反射中枢内,运动神经传指令; 效应器中起作用,肌肉收缩作运动。 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 中枢神经神经元,胞体树突共集中。 色泽灰暗称灰质,大小脑表为皮质。 (2)神经核 若在中枢神经内,功能相同细胞体; 集中构成灰质团,特称之为神经核。 (3)神经节 若在中枢外,胞体集中处; 形状略膨大,叫作神经节。 (4)纤维束 中枢白质内,神经纤维聚, 功能若相同,称作纤维束。 (二)脊髓 1.外形 位居椎管扁圆柱,纵贯全长六条沟; 枕大孔处连延髓,长落第一腰下缘。 腰骶膨大颈膨大,三十一节要记清;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节单一个。 2.内部结构 白质周围灰质中,灰质切面倒“H”形; 胞体树突集中成,前柱胞体为运动。 后柱中间神经元。胸一腰三有侧柱, 交感低级中枢部。骶二三四无侧柱, 前后角间夹细胞,都是副交感中枢。 白质集中有三素,后索内薄外楔束; 精细触觉本体觉,两束传递有分工; 胸四以下薄束传,胸四以上楔束管。 侧索之中下行束,皮质脊髓侧束传; 躯干四肢温痛觉,脊髓丘脑侧束传。 前索之中共有两,皮脊前束脊丘前。(三)脊神经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一三十一;

胸一腰三前根内,躯体内脏运动全。骶二骶三骶四中,胸一腰三前根同;前支粗大吻合丛,颈丛臂丛腰骶丛;胸部前支单独走,后支细小不成丛。1.膈神经 一至四颈组颈丛,肌皮分支有两种;肌支名为膈神经,胸膜心包达膈肌;右膈神经有特点,肝胆信息它传递。2.臂丛分支 颈五至八胸第一,组成臂丛发长支;肌皮正中尺神经,桡腋神经后束分。 3.上肢的神经分布 (1)腋神经 腋神经后束发,三角肌它管辖。(2)臂肌前臂肌神经支配 肌皮神经外侧束,肱二头肌它管理。内侧束发尺神经,前臂屈肌一块半,名为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其余正中神经管,损伤正中不旋前。上肢伸肌肱桡肌,全受桡神经管理。损伤症状显垂腕,手背桡侧感觉缺。(3)手肌的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管手肌,鱼际肌群收除外,一二蚓肌它管理。小鱼际肌拇收肌;三四蚓肌骨间肌,全由尺神经管理。(4)手的皮神经分布 手的掌侧一个半,尺神经支它管理。其余桡侧三个半,正中神经管辖区。手背皮肌更易记,桡尺神经各一半。4.胸神经 胸神经支单独行,上十一对穿肋间;最下一对走肋下,胸腹壁乳肋间肌。二平胸角四乳头,十对水平平脐环;八对恰在肋弓下,腹股韧带中点出。5.下肢和神经分布 (1)股神经 腰丛分支股神经,股四头肌缝匠肌;最长皮支隐神经,小腿内侧足内缘。(2)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骶丛发,支配大腿后肌群;半腱半膜股二头,伸髋屈膝它有功。(3)腓总神经、胫神经 坐骨神经分两支,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总前群外侧群,后者支配后肌群。

神经系统病理生理学基础题库2-0-8

神经系统病理生理学基础题库2-0-8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47岁。头痛4个月,伴左侧肢体无力、呕吐7天。查体:意识清。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左上、下肢肌力Ⅳ级,腱反射增强,巴氏征(+)、克氏征(+)。下列检查首选()。 A.A.头颅X线片 B.脑电图 C.脑血管造影 D.CT E.ECT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47岁。头痛4个月,伴左侧肢体无力、呕吐7天。查体:意识清。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左上、下肢肌力Ⅳ级,腱反射增强,巴氏征(+)、克氏征(+)。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情况是()。 A.A.脑梗死 B.脑出血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水肿 E.颅内压增高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47岁。头痛4个月,伴左侧肢体无力、呕吐7天。查体:意识清。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左上、下肢肌力Ⅳ级,腱反射增强,巴氏征(+)、克氏征(+)。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A.A.脱水治疗 B.化疗 C.放疗 D.去病因治疗 E.去骨瓣减压 (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5d15603903.html,)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47岁。头痛4个月,伴左侧肢体无力、呕吐7天。查体:意识清。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左上、下肢肌力Ⅳ级,腱反射增强,巴氏征(+)、克氏征(+)。检查显示:右颞顶部低密度灶,其外后方可见一略高密度结节,右侧脑室体受压,中线结构右移。增强示结节均匀强化,整个病灶呈类圆形,边界清晰,周围无水肿。根据检查结果,患者较符合下列哪项诊断()。 A.A.星形细胞瘤 B.脑膜瘤 C.脑脓肿 D.脑出血 E.脑梗死

神经系统口诀解剖

神经系统口诀(解剖) 神经系统口诀(解剖) (一)概述 1.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区分两部分,中枢周围两系统; 脊髓与脑中枢系,脊脑神经周围系。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外刺激作反应,所作反应叫反射; 反射基础反射弧,五个环节要记住。 接受信息感受器,感受神经传信息; 传入反射中枢,运动神经传指令; 效应器中起作用,肌肉收缩作运动。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 中枢神经神经元,胞体树突共集中。 色泽灰暗称灰质,大小脑表为皮质。(2)神经核 若在中枢神经,功能相同细胞体; 集中构成灰质团,特称之为神经核。(3)神经节 若在中枢外,胞体集中处; 形状略膨大,叫作神经节。 (4)纤维束 中枢白质,神经纤维聚, 功能若相同,称作纤维束。 (二)脊髓 1.外形 位居椎管扁圆柱,纵贯全长六条沟; 枕大孔处连延髓,长落第一腰下缘。 腰骶膨大颈膨大,三十一节要记清;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节单一个。2.部结构 白质周围灰质中,灰质切面倒H形; 胞体树突集中成,前柱胞体为运动。 后柱中间神经元。胸一腰三有侧柱, 交感低级中枢部。骶二三四无侧柱, 前后角间夹细胞,都是副交感中枢。 白质集中有三素,后索薄外楔束;

精细触觉本体觉,两束传递有分工;胸四以下薄束传,胸四以上楔束管。侧索之中下行束,皮质脊髓侧束传;躯干四肢温痛觉,脊髓丘脑侧束传。前索之中共有两,皮脊前束脊丘前。(三)脊神经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一三十一;胸一腰三前根,躯体脏运动全。 骶二骶三骶四中,胸一腰三前根同;前支粗大吻合丛,颈丛臂丛腰骶丛;胸部前支单独走,后支细小不成丛。1.膈神经 一至四颈组颈丛,肌皮分支有两种;肌支名为膈神经,胸膜心包达膈肌;右膈神经有特点,肝胆信息它传递。2.臂丛分支 颈五至八胸第一,组成臂丛发长支;肌皮正中尺神经,桡腋神经后束分。3.上肢的神经分布 (1)腋神经 腋神经后束发,三角肌它管辖。(2)臂肌前臂肌神经支配 肌皮神经外侧束,肱二头肌它管理。侧束发尺神经,前臂屈肌一块半,名为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其余正中神经管,损伤正中不旋前。上肢伸肌肱桡肌,全受桡神经管理。损伤症状显垂腕,手背桡侧感觉缺。(3)手肌的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管手肌,鱼际肌群收除外,一二蚓肌它管理。小鱼际肌拇收肌;三四蚓肌骨间肌,全由尺神经管理。(4)手的皮神经分布 手的掌侧一个半,尺神经支它管理。其余桡侧三个半,正中神 经管辖区。手背皮肌更易记,桡尺神经各一半。4.胸神经 胸神经支单独行,上十一对穿肋间;最下一对走肋下,胸腹壁乳肋间肌。二平胸角四乳头,十对水平平脐环;

神经系统解剖学习题

神经系统练习题(2) 一、单选题: 1.支配腮腺分泌的神经为() A.面神经 B.三叉神经 C.舌咽神经 D.迷走神经 E.舌下神经 2.瞳孔散大由于损伤了() A.眼神经 B.视神经 C.动眼神经 D.交感神经 E.滑车神经 3.大脑中央前回中部的血供来自()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基底动脉 E.椎动脉 4.大脑后动脉起自() A.颈内动脉 B.基底动脉 C.椎动脉 D.大脑前动脉 E.大脑中动脉 5.内囊膝通过的纤维有() A.皮质脊髓柬 B.皮质核束 C.丘脑皮质束 D.视辐射 E.听辐射 6.蛛网膜下腔位于() A.硬脊膜与骨膜之间 B.蛛网膜与硬脊膜之间 C.软脊膜与蛛网膜之间 D.硬脊膜与软脊膜之间 E.脑室内 7.内侧丘系传导() A.痛温觉 B.浅感觉和精细的触觉 C.本体感觉和精细的触觉 D.本体感觉和粗触觉 E.味觉 8.病人的瞳孔向内斜视是损伤了()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展神经 D.眼神经 E.视神经 9.支配股四头肌的神经为() A.坐骨神经 B.闭孔神经 C.股神经 D.腓总神经 E.胫神经 二、填空题: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和_____两部分,它们分别位于_____和_____内。 2、脊神经共_____对。每对脊神经都借_____和_____与脊髓相连,前根属_____性,后根属_____性。 3*、动眼神经中的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除了_____和_____以外的所有眼球外肌,当此神经损伤时,表现为:瞳孔转向_____,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_____,瞳孔口径_____。 4、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纤维成分,而内脏运动神经则有_____和_____两种纤维成分。 5.神经系统可分为和,前者包括和,后者包括、和。6、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_____节段,其胞体位于脊髓的_____;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的胞体 则位于脑干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核内及骶髓_____节的_____核内。 7、脊髓依其位置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五部分。 8、脊髓全长有两个膨大,即_____和_____,颈膨大位于脊髓的_____节段,而腰骶膨大则位于_____节 段,脊髓的内部由和构成。脊髓表面有六条纵行的沟裂,它们分别是位于前方的_____,后方的_____及前外侧、后外侧的_____和_____。 9. 脊髓位于内,向上平处与脑的延髓相连,下端成人平,新生儿约平。具有和 的功能。 10、白质绕在灰质的周围,借脊髓表面的纵沟分为三个索,即_____、_____和_____索,三个索中有长 距离的上、下行的纤维束,其中后索中主要有_____、_____束,外侧索中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脊髓小脑前束;前索中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及内侧纵束。 11、第四脑室位于_____、_____和_____之间,其底为_____;向上经_____与_____相同;向下通延髓和 脊髓的_____。 12、第四脑室脉络丛是由脉络组织的一部分血管反复分支、缠绕成丛,血管外包绕_____和_____并突入 室腔而形成的,它分泌的脑脊液充满室腔后,经_____和两个_____孔流入蛛网膜下腔。 13.小脑中间缩窄的部分称,两侧膨隆的部分称。小脑半球下面前内侧部有一向下膨出部分称,它的位置靠近颅骨的 孔,当颅内压增高时可形成疝。 14、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五部分,其中_____体积最大。 15、第三脑室是位于_____和_____之间的裂隙,借助_____和_____分别与侧脑室、第四脑室相通。 16、大脑的背外侧面上可借若干条沟将大脑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五个叶,其中____叶 被额、顶叶和颞叶所遮盖。 17、写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分别位于_____和_____而角回和颞上回的后部则分别是_____和_____中枢。 18、第一躯体运动区位于_____和_____;第一躯体感觉区则位于_____和_____。 19.侧脑室可区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部,侧脑室脉络丛位于_____和_____内。脑的血供来 源于_____和_____。

情绪的理论

情绪化行为研究平台(群号170941219,)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1.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n James,1842-1910)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arl 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学说。 詹姆斯根据情绪发生时引起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机体变化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他指出,“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粹是身体的。”又说:“人们的常识认为,先产生某种情绪,之后才有机体的变化和行为的产生,但我的主张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当一个情绪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立刻会引起身体的某种变化,激起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情绪。在詹姆斯看来,悲伤乃由哭泣而起,愤怒乃由打斗而致,恐惧乃由战栗而来,高兴乃由发笑而生。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情感,假如没有身体的属性,就不存在了。”“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变化,乃是激丨情的真正的最初原因。”兰格以饮酒和药物为例来说明情绪变化的原因。酒和某些药物都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因素,它们之所以能够引起情绪变化,是因为饮酒、用药都能引起血管的活动,而血管的活动是受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的。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作用加强,血管扩张,结果就产生了愉快的情绪;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减弱,血管收缩或器官痉挛,结果就产生了恐怖。因此,情绪决定于血管受神经支配的状态、血管容积的改变以及对它的意识。 兰格与詹姆斯在情绪产生的具体描述中虽有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观念是相同的,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Cannon,1927)首先反对这一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2.坎农-巴德学说 坎农对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了三点疑问:第一,机体上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并无多大的差异,因此根据生理变化很难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第二,机体的生理变化受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这种变化缓慢,不足以说明情绪瞬息变化的事实。第三,机体的某些生理变化可由药物引起,但药物(如肾上腺素)只能使生理状态激活,而不能产生情绪。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多和肌肉紧张等。使个体生理上进入应激准备状态。例如,某人遇到一只老虎,由视觉感官引起的冲动,经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处,在此更换神经元后,同时发出两种冲动:一是经过体干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到达骨骼肌和内脏,引起生理应激准备状态。二是传至大脑,使某人意识到老虎的出现。这时某人的大脑中可能有两种意识活动:其一,认为老虎是驯养动物,并不可怕。因此,大脑即将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并转而控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使应激生理状态受到压抑,恢复平衡;其二,认为老虎是可怕的,会伤害到人,大脑对丘脑抑制解除,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的应激生理反应,并采取行动尽快逃避,于是产生了恐惧,随着逃跑时生理变化的加剧,

神经系统总论整理

神经系统总论 General Introduction Nerve system 第一节神经系统概述 人类的神经系统包括: 位于颅腔和椎管内的脑和脊髓,以及与脑和脊髓相连并分布于 全身各处的脑神经和脊神经。 人体的各种活动都要有神经系统参与,各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控 制和调节下进行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一活动过 程中,神经系统首先借助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剌激(信息), 通过脑和脊髓各级中枢的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身体各系 统的活动,使机体能够适应多变的外界环境,并保持内环境的相对 平衡。所以,神经系统是机体内的主导系统。 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除神经调节外,还有体液调节,这是 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形成的内分泌激素,可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从而发挥其功效。 (自身调节) 一. 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以及与脑和脊髓相连分布到周身各处的神经,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神经系统可作如下区分: ⒈按存在部位区分 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和周围神经系。 中枢神经系(central nervous system): 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 周围神经系(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 ⒉按支配结构区分: 周围神经可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somatic nerves): 管理骨骼肌的运动和躯体的感觉。 内脏神经(visceral nerves):

管理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运动以及内脏的感觉。 ⒊按神经性质区分: 周围神经可分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motor nerve:管理躯体和内脏的运动 (传出神经efferent nerve) 感觉神经sensory nerve:管理躯体和内脏的感觉 (传入神经afferent nerve) 二.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⒈协调人体内部各系统器官功能活动,保证人体内部完整统一。 ⒉调整人体的功能活动,使之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⒊人类的脑具有思维能力 因进化产生了分析语言的中枢,所以人类不仅能适应和认识世界,并能主观能动地改造世界,使之为人类服务。 三.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组成神经组织的是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细胞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又将之称为神经元(neuron)。 ㈠神经元Neuron 胞体body:是neuron的营养和生长中心,在显微镜下可见到胞核、尼氏体、轴丘等结构。 树突dendrite:一个以上,短而分支众多。 轴突axon:只有一个,一般在走行途中无分支。长度差异极大。 胞体和树突是接受信息的部位,轴突则是传出信息的部位。

神经系统巧记口诀

神经系统巧记口诀 发表者:赵东奇3609人已访问(一)概述 1.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区分两部分,中枢周围两系统; 脊髓与脑中枢系,脊脑神经周围系。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内外刺激作反应,所作反应叫反射; 反射基础反射弧,五个环节要记住。 接受信息感受器,感受神经传信息; 传入反射中枢内,运动神经传指令; 效应器中起作用,肌肉收缩作运动。 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 中枢神经神经元,胞体树突共集中。 色泽灰暗称灰质,大小脑表为皮质。 (2)神经核 若在中枢神经内,功能相同细胞体; 集中构成灰质团,特称之为神经核。 (3)神经节 若在中枢外,胞体集中处; 形状略膨大,叫作神经节。 (4)纤维束 中枢白质内,神经纤维聚, 功能若相同,称作纤维束。 (二)脊髓 1.外形 位居椎管扁圆柱,纵贯全长六条沟; 枕大孔处连延髓,长落第一腰下缘。 腰骶膨大颈膨大,三十一节要记清;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节单一个。 2.内部结构 白质周围灰质中,灰质切面倒“H”形; 胞体树突集中成,前柱胞体为运动。 后柱中间神经元。胸一腰三有侧柱, 交感低级中枢部。骶二三四无侧柱, 前后角间夹细胞,都是副交感中枢。 白质集中有三素,后索内薄外楔束; 精细触觉本体觉,两束传递有分工; 胸四以下薄束传,胸四以上楔束管。 侧索之中下行束,皮质脊髓侧束传; 躯干四肢温痛觉,脊髓丘脑侧束传。 前索之中共有两,皮脊前束脊丘前。

(三)脊神经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一三十一;胸一腰三前根内,躯体内脏运动全。骶二骶三骶四中,胸一腰三前根同;前支粗大吻合丛,颈丛臂丛腰骶丛;胸部前支单独走,后支细小不成丛。1.膈神经 一至四颈组颈丛,肌皮分支有两种;肌支名为膈神经,胸膜心包达膈肌;右膈神经有特点,肝胆信息它传递。2.臂丛分支 颈五至八胸第一,组成臂丛发长支;肌皮正中尺神经,桡腋神经后束分。3.上肢的神经分布 (1)腋神经 腋神经后束发,三角肌它管辖。(2)臂肌前臂肌神经支配 肌皮神经外侧束,肱二头肌它管理。内侧束发尺神经,前臂屈肌一块半,名为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其余正中神经管,损伤正中不旋前。上肢伸肌肱桡肌,全受桡神经管理。损伤症状显垂腕,手背桡侧感觉缺。(3)手肌的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管手肌,鱼际肌群收除外,一二蚓肌它管理。小鱼际肌拇收肌;三四蚓肌骨间肌,全由尺神经管理。(4)手的皮神经分布 手的掌侧一个半,尺神经支它管理。其余桡侧三个半,正中神经管辖区。手背皮肌更易记,桡尺神经各一半。4.胸神经 胸神经支单独行,上十一对穿肋间;最下一对走肋下,胸腹壁乳肋间肌。二平胸角四乳头,十对水平平脐环;八对恰在肋弓下,腹股韧带中点出。5.下肢和神经分布 (1)股神经 腰丛分支股神经,股四头肌缝匠肌;最长皮支隐神经,小腿内侧足内缘。(2)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骶丛发,支配大腿后肌群;半腱半膜股二头,伸髋屈膝它有功。(3)腓总神经、胫神经

神经系统练习题(含答案)

《神经系统疾病》练习题 一、A1型单选题 1、可表现为急性突发性头痛的疾病是 A、脑血管疾病 B、脑肿瘤 C、高血压 D、败血症 E、急性中毒 答案:A 2、保持急性意识障碍病人呼吸道通畅的护理,错误的措施是 A、仰卧位 B、肩下垫高 C、及时吸痰 D、抽搐者进行适当约束 E、有幻觉者要防止走失和伤人毁物 答案:A 3、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见于 A、椎间盘脱出症 B、多发性神经炎 C、内囊病变 D、桥脑损害 E、脊髓横贯性损害 答案:B 4、病变同侧面部感觉缺失和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此种感觉障碍称之为 A、末梢型 B、后根型 C、节段性 D、传导束型 E、交叉型 答案:E 5、一侧面部和肢体运动障碍。称之为 A、单瘫 B、偏瘫 C、交叉性瘫痪 D、截瘫 E、局限性瘫痪 答案:B 6、截瘫常见于 A、周围神经病 B、内囊出血 C、脊髓横贯性损害 D、高颈段病变 E、肌病 答案:C 7、不符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一项是 A、病损部位在大脑皮质、内囊、脊髓等 B、无明显的肌萎缩 C、肌张力痉挛性降低 D、腱反射亢进 E、病理反射阳性 答案:C 8、破伤风病人的角弓反张位,其肌张力的改变称之为 A、僵硬 B、强直 C、痉挛 D、僵直 E、震颤 答案:D 9、上运动神经元性病变引起的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其肌张力的变化称之为 A、折刀样强直 B、不随意运动 C、共济失调 D、扭转痉挛 E、铅管样强直 答案:A 10、处于脑出血急性期的病人,定时翻身应注意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动作轻柔 B、保护关节 C、防止牵动头部 D、观察受压情况 E、协助生活护理答案:C 11、护理有吞咽障碍的病人进食,不妥的措施有 A、病人取坐位、头稍前倾 B、提供安静的进食环境,进食时不要说话 C、小口、慢咽,充分咀嚼,尽量自己进食 D、有面瘫者,宜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舌根部 E、进食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误吸的表现 答案:D 12、三叉神经痛不应有的表现是 A、面部发作性剧痛 B、患侧面部皮肤粗糙 C、痛性抽搐 D、随病程的延长面部痛觉减退 E、有触发点

情绪的神经生物研究

情绪的神经生物研究 摘要:情绪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领域,同时由于情绪的复杂性,使得情绪的研究具有相当的难度。近年来脑成像技术(fMRI PET)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情绪与认知的神经生理基础的研究。本文从情绪的评定标准、被试的选取、实验材料的编制以及研究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情绪神经生物基础研究的基本方法;叙述了情绪刺激加工中情绪活动中,大脑半球的偏侧化效应,脑成像研究中发现正负效价情绪的加工由大量重叠神经通道负责,而不同性质的面部表情由不同的神经通道负责。论文关键词:情绪,神经生物,研究方法,脑机制 情绪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主要包括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个成分。其中生理唤醒即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涉及了广泛的神经结构,不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还包括内外分泌系统。具有非常复杂的神经生理基础。并且不同的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同的。情绪还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动态性、多成分等特征。基于情绪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限制,情绪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难点。但是随着近年来脑成像技术(fMRI PET)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等技术的发展,对情绪的神经生理基础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情绪与认知过程相互作用情绪与认知关系及其潜在的神经基础,在近年逐渐成为认知神经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并形成“情感认知神经科学”这一分支。这个领域的研究不经回答了情绪的起源、功能、本质

等科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将为情绪调节和情绪障碍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1]。 2、情绪神经生物基础研究的基本方法 2.1情绪的评定标准 研究情绪的神经生物基础,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什么是情绪,如何评定情绪的问题。这关系到被试的情绪体验、情绪诱发的刺激材料等问题。目前主要存在着两种标准:基本情绪论和情绪维度论。 基本情绪论认为情绪在发生上有原型,即存在着数种跨文化的基本情绪类型,每种情绪类型各有其独特的体验特征、生理唤醒模式和外显模式,其不同形式的组合形成了所有的人类情绪[2]。Ekman[3]的许多开创性的研究为基本情绪理论奠定了基础。对于有哪些基本情绪则有不同看法。模式分类分析显示除了厌恶以外,不同情绪类型都显示了特定的自主神经活动模式。但是,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个基本情绪具有各自不同的神经生理机制[4]。对于面部表情识别来说,其识别的基础也并不是基本情绪类型,而是面部表情在情绪体验的双极维度上的位置,或者是面部表情诱发的行为预备模式等[5]。 维度理论认为几个维度组成的空间包括了人类所有的情绪。维度论把不同的情绪看作是逐渐的、平稳的转变,不同情绪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根据彼此在维度空间中的距离来显示的[1]。维度模式常为两个维度组成:①效价或者愉快度,其理论基础是正负情绪的分离激活; ②唤醒度或者激活度,至于感情状态系相联系的集体能量激活的程度,唤醒的作用是调动集体的技能,为行动做准备。目前的研究大多

神经系统病理学知识点总结 考试复习资料

神经系统 ?神经元的基本病变 1.急性损伤性病变 急性缺血、缺氧和感染可引起神经元坏死,呈固缩、胞体缩小变形、胞质尼氏小体消失。HE染色胞质呈深伊红色,故称为红色神经元,继而出现核溶解、核消失,有时仅见死亡细胞的轮廓或痕迹,称为鬼影细胞。 2.亚急性或慢性神经元损伤(变性) 单纯性神经元萎缩多见于缓慢进展、病程较长的变性疾病(如多系统萎缩、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神经元呈慢性进行性变性和死亡。神经元胞体及胞核固缩、消失,无炎症反应。病变早期此类神经元缺失很难被察觉,晚期,局部胶质细胞增生则提示该处曾经有神经元存在。病变常选择性累及一个和多个功能相关的系统。 上游神经元变性、坏死,使下游神经元缺乏经突触传入的讯号而处于被“剥夺”的孤立状态,终致该下游神经元变性、萎缩,该现象称为神经元的跨突触变性。 3.中央尼氏小体溶解与轴突反应 轴突损伤、病毒感染、缺氧、B族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可导致神经元胞体变圆,核边置,核仁体积增大。尼氏小体消失,仅在包膜下有少量残留,胞质呈苍白均质状染色,此种改变称为中央尼氏小体溶解。此改变乃由粗面内质网脱颗粒所致,由于游离核糖体使神经元蛋白质合成代谢大大增强,因此在早期病变可逆,具有代偿意义;如果病变长期存在,则可导致神经元死亡。 轴索损伤时在神经元出现中央尼氏小体溶解的同时,轴突也出一系列变化(以往通常称为Waller变性),包括:①远端和部分近端轴索断裂、崩解、被吞噬消化,近端轴突再生并向远端延伸;②髓鞘崩解脱失,游离出脂质和中性脂肪,呈苏丹III 染色阳性;③细胞增生反应,吞噬细胞增生吞噬崩解产物,施万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增生包绕再生皱缩,完成髓鞘化过程,轴突损伤修复,神经元胞体的中央尼氏小体溶解随之消失。 4.包涵体形成 a)脂褐素:神经元胞质中出现脂褐素包涵体多见于老年人。有时这种包涵体可占据神经元胞体的绝大部分。与全身其他部位一 样,脂褐素源于溶酶体的残体。 b)病毒性包涵体:可出现于神经元胞质内(如狂犬病的Negri小体),也可同时出现于核内和胞质内(巨细胞病毒,Owl-eyes 鹰眼),在所有的病毒性包涵体中,只有Negri小体具有诊断价值。 【Cowdry 小体见于疱疹病毒感染;Negri 小体(胞浆)见于狂犬病毒感染——具有诊断意义;Lewy 小体见于帕金森氏病】 5.细胞结构蛋白异常 细胞骨架蛋白的异常可见于老年性痴呆(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AD 患者常见,神经原纤维增粗扭曲形成缠结,为双螺旋缠绕的细丝构成,缠结导致神经元轴突运输系统功能丧失,是神经元趋向死亡的标志)和震颤性麻痹(Lewy小体)。 除神经微丝的排列与结构异常外,还常伴有异常泛素化、α共核蛋白异常表达及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 海绵状脑病由于异常阮蛋白(PrP)的累及,导致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空泡化改变。 ?神经胶质细胞基本病变 1.星形胶质细胞病变 a)肿胀:是神经系统受损伤后最早出现的形态变化,尤多见于缺氧、中毒、低血糖以及海绵状脑病。此时星形胶质细胞核明显 肿大,淡染。如损伤因子持续,肿胀的星形胶质细胞可逐渐皱缩,细胞死亡。 b)反应性胶质化reactive gliosis:是神经系统受损伤后的修复反应,可出现星形胶质细胞的肥大和增生,胞体和突起形成胶质瘢 痕,硬度和强度都不如纤维瘢痕。肥大的星形胶质细胞的胞核体积增大、偏位,甚至出现双核,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在HE 染色时呈伊红色。此种细胞称为肥胖型星形胶质细胞(gemistocytic astrocyte)。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常有血氨升高,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在解氨过程中可改变其形态,形成核体积增大、核膜增厚曲折、核淡染而核仁明显的Alzheimer II(AII)型细胞。 c)胞质内包涵体形成:罗森塔尔纤维Rosenthal fibers是星形胶质细胞内出现的粗大的、嗜酸性的条索状(纵切面)、圆形或卵 圆形结构(横断面),由多种蛋白成分包括GFAP、crystallin以及热休克hsp27和泛素等构成,常见于陈旧性的胶质瘢痕、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以及由于编码GFAP的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的Alexander病。 老年人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聚集,在HE染色中可形成圆形、同心圆样层状排列的嗜碱性小体,称为淀粉小体corpora amylacea,多见于星形胶质细胞突起丰富区域,如室管膜下,软脑膜下和血管周围。 2.少突胶质细胞病变 a) CNS的少突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施万细胞的主要功能:形成髓鞘 b) 卫星现象:在灰质1-2个少突胶质细胞常分布于单个神经元周围,如果一个神经元由5 个或5 个以上少突胶质细胞围绕,则称为卫星现象,可能和神经营养及髓鞘维持有关。多见于少突胶质细胞瘤,可用于鉴别是星形胶质细胞瘤还是少突胶质细胞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