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的现状和发展

合集下载

2024年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市场发展现状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航空工业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发动机作为航空器的核心部件,对飞行性能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航空发动机市场的发展对于航空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市场概述航空发动机市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大量的企业。

根据统计数据,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了持续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增长的航空客流量。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市场的规模已达到X亿美元。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几家大型的发动机制造商和供应商。

这些公司分别位于美国、欧洲和亚洲等主要航空市场。

市场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例如,材料科学的进步促使新材料的应用,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重量和提高了使用寿命。

2.战略合作: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商越来越多地进行战略合作。

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帮助企业共享资源和技术,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双赢。

3.环境友好型: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商开始注重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研发。

这些产品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市场竞争: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市场竞争激烈,各家企业都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市场竞争的加剧将进一步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市场挑战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商面临着一些挑战:1.高成本: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制造需要高度精密的设备和工艺,成本较高。

这使得一些中小型企业面临着资金和技术上的压力。

2.安全性要求:航空发动机的安全性要求极高,任何一个零部件的故障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大国,而一个国家的强大绝不仅仅在于军事和经济,还包括科技。

航空发动机作为航空业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文将浅谈关于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一、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性航空发动机是现代民用和军用飞机的心脏,是飞行器最基本的能源转换设备。

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和维护,不仅涉及到材料、结构、机械、电子学等多个领域,还需要各种材料和元器件之间的精细协调和复杂运作。

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飞机使用效率、经济效益、安全性、生态环境等全局因素。

因此,航空发动机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都是科技军备竞赛的焦点。

二、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现状目前,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主要是航发、凯迪和中航等几家企业。

他们著名的作品包括:WS-10、WS-13等新型发动机,发动机精度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方面,中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目前中国航发的四代发动机WS-10尚未永久服役,虽然已经进行一定的应用测试,但仍有不少缺陷,如耗油量大、维修时间长等问题。

其次,WS-13发动机的可持续性和可靠性受到了一些限制。

现在,中国正在着手研发国产第五代战斗机,世界上有能力研制出第五代发动机的国家不多,加之缺乏零部件和测试设备,中国还需要大力发展航空发动机领域以满足国家战略需要。

三、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现状当前,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数量较多,公司规模较小,国内市场份额分散,与国际巨头相比,产业规模还不够大。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鼓励企业加大航空发动机科研和生产投入,形成多元化的供给链,并大力转向核心技术。

但航空发动机制造涉及到资源、技术和市场等多个领域,其中的复杂性对制造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无论是人才还是技术等条件,都需要一定的投资和时间。

四、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未来趋势未来,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趋势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

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现状随着现代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发动机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改进,追求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发动机技术。

当前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点:1. 更高的效率航空公司众所周知,航空燃油的成本在整个运营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所以不断提高发动机的效率也是制造商和航空公司的共同愿望。

最新的航空发动机采用先进的设计和工艺,使得发动机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燃料,提高效率。

2. 更加环保随着气候变化和环保问题的日益凸显,对航空发动机的环保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航空公司需要找到更加环保和低排放的方式运营,因此发动机制造商倾向于使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和技术,比如生物燃料或者燃气轮机技术等。

3. 更加智能化如今的发动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燃烧燃料拉动飞机的工具,而是一个智能化的系统。

许多航空发动机配备了各种传感器和电子设备,用于监测发动机的运行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评估发动机的维护状态和未来的故障预测,有利于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飞机的可用性。

二、航空发动机技术未来的趋势1. 轻量化轻量化是未来发动机技术的主要趋势。

减重不仅能减少燃料消耗和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机身的维护率和空载能力。

因此,制造商正在开发新的材料和结构,比如复合材料、高温合金等,使得发动机在减重的同时保持足够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2. 高度自动化自动化是未来发动机技术的另一个趋势。

目前,操作发动机的大多数工作都是由飞行员完成的。

而高度自动化的发动机将会减轻飞行员的负担,从而更加可靠、高效的运行飞机。

未来,发动机将通过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与其他设备和系统的连接,大大降低操纵门槛。

3. 高可靠性和更长的寿命未来的发动机将逐渐实现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制造商将探索借鉴汽车工业的方法,采用运行数据收集,完善发动机看护、维护,最大限度地延长发动机的寿命。

此外,发动机制造商将协助飞行员实现更安全、可靠的操作,从而降低飞行任务的难度。

2024年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随着航空业的发展,航空活塞发动机作为一种传统的航空发动机,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仍然具有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目前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发动机分类及市场份额航空活塞发动机根据其用途和技术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活塞式内燃机、涡轮活塞发动机等。

目前,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主要由活塞式内燃机占据。

根据国际航空市场的统计数据,活塞式内燃机在小型飞机和私人飞机领域的市场份额约为80%。

市场细分及需求趋势针对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可以将其进一步细分为通用航空发动机和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

通用航空发动机市场主要以轻型和超轻型飞机为主,而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则包括无人机和军用直升机等。

目前,通用航空发动机市场的需求增长较为稳定,而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则受到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安全需求的推动,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竞争状况和市场前景在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包括美国的Lycoming、Continental Motors Group,以及欧洲的Rotax等。

这些公司在航空活塞发动机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航空行业对环保性能的要求提高,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的竞争将面临新的挑战。

未来,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的发展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航空活塞发动机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私人飞机和通用航空领域。

另一方面,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将加剧竞争压力。

因此,航空活塞发动机制造商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

结论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目前主要由活塞式内燃机占据,其中通用航空市场是主要的需求来源。

在竞争方面,美国和欧洲的制造商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

为了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航空活塞发动机制造商需要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

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

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

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是保证飞机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件。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中,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始终是一个难以跨越的技术瓶颈。

然而,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开始向国际市场迈进。

一、发动机技术水平的提升过去,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动机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依靠进口。

然而,自从2015年起,中国航空工业开始大力推进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并逐步实现了重大突破。

2016年,中国成功试飞了C919大型客机,该机型搭载的是CFM56发动机,而2021年,C919已经搭载了自主研发的涡扇15发动机。

涡扇15发动机的研发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突破,也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国内企业的崛起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离不开国内企业的积极参与。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代表,中国航发、中航发、哈尔滨东安等公司,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中国航发是中国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商,也是涡扇15发动机的研发主体之一。

中航发则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老大”,其在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销售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丰富的经验。

哈尔滨东安则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后起之秀”,其成功研发出的WJ-6C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已经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三、国际市场的拓展随着国内企业在航空发动机领域逐渐崛起,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国际市场也开始逐步拓展。

目前,中国航发、中航发等企业已经开始向国际市场推广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产品。

2019年,中国首架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客机ARJ21,搭载的就是中国航发生产的发动机。

此外,中国航发还在与俄罗斯联合研制中俄大型远程客机CR929,并将为该机型提供发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研发过程中,中国航空工业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如技术壁垒、资金投入等问题。

然而,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中国航空工业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发展及发展趋势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发展及发展趋势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发展及发展趋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们要知道,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它决定了飞机的速度、高度和航程。

那么,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的发展又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出行体验呢?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1.1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的现状目前,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以前,航空发动机的噪音大、耗油多、寿命短,给乘客带来了很大的不适。

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噪音降低了很多,耗油也减少了,寿命也变得更长了。

这要归功于先进的材料、工艺和设计。

1.2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那么,未来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趋势:第一,绿色环保。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也会越来越注重环保。

比如,采用新型的低排放材料、优化燃烧过程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高效节能。

未来的航空发动机将会更加高效节能。

这需要我们在材料、工艺和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燃油效率。

第三,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的航空发动机将会更加智能化。

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控制,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第四,轻量化。

为了降低飞机的重量,未来的航空发动机将会更加轻量化。

这需要我们在材料、结构和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减轻发动机的重量。

2.1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的挑战虽然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如何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何降低制造成本;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实现轻量化等。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努力去克服的问题。

2.2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的未来展望总的来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将会越来越先进。

未来的航空发动机将会更加环保、高效、智能和轻量化。

这将为我们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让我们的天空更加湛蓝。

航空发动机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

航空发动机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

航空发动机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一、背景介绍航空发动机是飞机完整飞行的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关系到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

它是一些最复杂、最漂亮、最先进的机械制造品之一,同时也是机械工业领域内最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制造、应用管理等全过程都需要高度技术精湛、团队合作协作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航空发动机的研究和发展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工科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研究现状1. 燃烧室燃烧室是航空发动机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其燃烧效率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消耗。

当前,我国在燃烧室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的进展。

其中,高速、高温和寿命是我国燃烧室研究的重点,而研究成果更是优秀。

例如,近几年在我国研究得到的面积燃烧室,体积燃烧室和复合燃烧室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燃烧室均有一定的成果。

2. 涡轮涡轮是用于驱动压气机和整个发动机的旋转机构,同样也是航空发动机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涡轮的研究方面,当前国内主要关注点是增加导叶等方面。

例如,我国的一些机构利用复合材料构件来制作铁氧体电磁管,形成了旋转电磁场,达到了涡轮旋转的效果,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和功率。

3. 压气机压气机是将大气中的空气加压送入燃烧室进行燃烧的核心部件,生产高压气流以驱动整个发动机工作。

在目前的国内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涡桨叶片的研究,这是压气机的关键组成部分。

涡桨叶片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改善叶片的材料性能和制造工艺,以提高叶片的耐高温性、强度和刚度,二是优化叶片结构,使其在受到大气压力时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加速。

4. 辅助系统辅助系统,因其所代表的航空发动机巨大设计挑战而备受关注。

这些系统包括激波强化器、燃气轮机和访问钵等等。

在目前的研究中,主要故障是围绕重要辅助系统的磨损和老化问题进行的。

三、发展现状1. 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快速、高效、经济的同时提供足够的保障,如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是飞机发动机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直接和间接的精度测试和监测系统被广泛应用,以确保连续80万小时以上的持续运行,以及对发动机最坏的“机型”和“设计点”进行测试和验证。

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航空发动机是推动飞机飞行的重要装置,其发展状况决定着飞机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服役寿命。

近年来,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迅速,在发动机型号、结构、性能、制造工艺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大提升了飞机的飞行性能和安全性能。

首先,航空发动机的型号和类型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其中涡轮发动机的研发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其次,在结构方面,航空发动机的结构越来越紧凑,材料也得到了更新换代,从而使发动机更加轻巧、紧凑、可靠,更易于维护维修。

此外,在发动机性能方面,新型发动机的推力大大提高,使得飞机可以以更高的速度、更远的距离和更多的负载进行飞行。

同时,发动机制造工艺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发动机的制造质量得到了保障,从而提高了飞机的服役寿命。

未来,航空发动机技术将继续发展,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研发更加高效、可靠、低噪声的新型发动机,以满足更多的运输需求。

其次,研发新型的低碳发动机,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推动发动机制造工艺的发展,以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总之,近年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迅速,为飞行安全和经济性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也将不断提高发动机性能,研发出更加高效、可靠、环保的发动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71385(2008)03000605航空发动机的现状和发展张宝诚(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摘 要:概述了现代航空发动机的特点,论述了第四代战斗机发动机F119的技术指标及其衍生的F135发动机的设计进展。

给出了2020年前航空发动机I HPTET计划的部件设计水平、总技术指标和结构特点,预测了未来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战斗机发动机;技术指标;结构特点;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V23511文献标识码:A 航空发动机从上世纪30年代的活塞发动机起,经历了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桨扇发动机-变循环发动机-垂直起落多用途战斗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使战斗机飞行速度达到3倍以上音速(M>3),飞行高度可达30k m以上。

推重比达到10。

21世纪初,第四代歼击机已实现了超音速巡航、隐身,耐久性提高了两倍,寿命期费用降低25%以上,其涡轮前温度已达1700℃以上。

航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推重比为25的综合化高性能涡轮发动机技术计划(I HPTET),可降低耗油率40%,成本降低60%。

应用这种发动机的歼击机,M>3,短距起落,有效载荷提高100%,巡航速度M=1.5,不采用空中加油,作战半径9260km,可实现全球性攻击。

本文将简明论述航空发动机的现状及发展,就其特点进行分析,论述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前景。

1 现代航空发动机1.1 推重比8一代发动机的技术特点推重比RW是衡量发动机技术先进性的综合指标。

美国F100和俄罗斯AL31φ发动机是典型代表。

图1示出某些发动机RW的变化。

其主要性能列于表1。

可以看出:以F100和31φ及其改进型为代表的现役航空发动机的特点可概括为:(1)高增压比,军用型为25左右,改进型如F100-229增加到33;民用型大部分在25-35之间;收稿日期:20080316作者简介:张宝诚(1940),男,辽宁沈阳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航空发动机。

(2)高涡轮进口温度,军用型为1400℃左右,民用型>1300℃;(3)耗油率逐渐降低,如F100耗油率为0.7 kg/da N.h,而F100-229为0.66kg/da N.h。

加力状态耗油率从2.55kg/da N.h降到2.0kg/da N.h。

它的降低直接增加飞机航程或减少燃料储备,从而使飞机的直接使用费用明显降低;(4)贯彻结构完整性设计,改善了可靠性和耐久性。

如改进后的F100-P W-220发动机寿命达到4300个循环,空中停车率减少到0.2次/ 1000飞行小时,返厂率减少到0.3次/1000飞行小时;(5)部件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如高压涡轮叶片、导向叶片采用复合冷却单晶材料,双层气膜冷却滚压成型燃烧室,F100-229采用了浮壁燃烧室;采用数字电子控制系统(F ADEC)。

图1 某些发动机推重比的变化1.2 推重比9-10发动机上世纪90年代研制的推重比9-10发动机主要有F119、EJ200、M88-2和P2000。

F119(图2008年6月第25卷第3期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enyang I nstitute of Aer onautical EngineeringJun.2008Vol.25 No.32)是第四代战斗机发动机的典型代表。

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飞机能在不开加力条件下以马赫数M 为1.5~1.6持续飞行;(2)为飞机提供短距起落和非常规机动的能力;(3)具有隐身能力,发动机的红外和雷达反射信号特征小;(4)加力推重比提高20%,不加力耗油率比现役战斗机发动机下降8%~10%;(5)零件数量减少40%-60%,可靠性提高一倍,耐久性提高两倍;(6)寿命期费用降低25%-30%。

优化的发动机热力循环参数为:涵道比为0.2~0.3,总增压比为23~27,涡轮前温度为1647℃~1757℃。

推重比为9-10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主要有:(1)压气机采用三维非定常粘性流计算设计,级压比提高到1.45~1.50。

采用3级风扇和5-6级高压压气机达到压比24-25。

小展弦比叶片设计提高了强度和抗外物损伤能力。

采用空心叶片和整体叶盘减轻重量,采用刷子封严,减少漏气,提高效率;表1 现代航空发动机特点 max -最大JL -加力类型发动机型号推力F F JL da N 推重比R w 耗油率Sfc kg .daN -1.h -1增压比πc涡轮前温度℃空气流量max kg/s 涵道比B 装用飞机涡扇双转子军用加力F10068007.650.70(max )2513991010.7F15F16AL31φ7620122588.170.7952.023.813921140.6Sh -27F4044800726080.751.6225.0131663.50.20.3舰用F20A F /A -18EJ20060009000100.741.7326.0147777.00.4欧洲EF2000M88-2500083008.80.891.8025.0157073.11.08阵风F119979015560>100.621.826.017000.2~0.3F22P2000801012000>91570M г2000涡扇双转子JT9D 22240 5.630.70624.01312701 5.10B747B767A310RB21122270 6.380.58133.01371728 4.30B747767CF M5616600 5.50.5770.6824.71373-1427511 5.1~6.0A320B737V250015540 5.840.58527.71427384 5.4A320MD P W400023130-373105.50-6.00.60230-4013018025.0~6.4B777A310MD -11图2 两种发动机的简图(F119、EJ200)第3期 张宝诚:航空发动机的现状和发展 7 图3 V2500的技术特点 (2)燃烧室改善了气膜冷却和隔热涂层,采用了浮壁燃烧室,减少火焰筒热应力,延长其低循环疲劳寿命;(3)涡轮采用三元跨声速气动设计提高了涡轮的加功量,采用单级高、低压涡轮,F119采用了对转涡轮,取消了高、低压涡轮转子动叶之间的导叶,采用带扰流柱的先进复合冷却技术,减少冷却空气量;(4)采用二维矢量喷管,实现了短距起落且非常规机动,减少红外和雷达信号特征;(5)采用数字电子控制系统(F ADEC),实现故障诊断和处理。

1.3 民用发动机的发展V2500是民用发动机的典型代表,它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如风扇叶片宽弦无凸扇,钛板蜂窝夹芯。

燃烧室采用精铸瓦片式内壁板,抗高温,易拆修,涡轮三维气动设计,主动间隙控制,单晶气冷空心叶片和粉末冶金高压涡轮盘,第三代F A2 DEC采用双余度、容错技术。

图3示出V2500的技术特点。

CF M56-5型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已达1427℃,是高涵涡扇,长涵道,其耗油率比CF M56 -2型降低了13%。

P W4084也是长涵道,耗油率为0.516kg/da N.h。

桨扇发动机涵道比为30-80,超扇发动机为15-30。

桨扇发动机耗油率比超扇低9%-12%,巡航马赫数一般为0.7-0.8。

适用中、短航程(1000-1800km)、150座的中型客机。

超音速运输的发展将大大加快公务的周转率,提高时间利用率,是现代快节奏办事效率的体现。

目前航空发达国家计划用10年时间投入30亿美元研制高超音速运输机,使M=12,从美国飞8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第25卷到亚洲只要1-2小时。

2 21世纪战斗机发动机2.1 F135发动机上世纪末美国开展了(I HPTET 计划)一种综合化高性能涡轮发动机计划。

经过I HPTET 计划验证的复合材料风扇静子、超冷涡轮叶片、先进密封和先进F ADEC 等成熟技术已先后应用到F119发动机,与此同时,也衍生出F135推进系统,应用于F -35战斗机,预计2012年投入使用。

图4示出F135航空发动机采用的主要先进技术。

F135发动机为涡扇型。

包括主推进系统和通用推进系统。

分别由美P W 公司和英RR 公司研制。

图4 F135发动机采用的先进技术主推进系统以F119发动机为基础。

主要重新设计了风扇和低压涡轮、改进了加力燃烧室和喷管。

风扇转子采用前掠叶片、摩擦焊整个叶盘和振动失谐技术。

6级压气机与F119相同。

燃烧室采用高油气比,使出口温度场更均匀和更合理的径向温度分布。

高、低压涡轮采用对转结构,叶片采用CF D 设计、超冷结构;低压涡轮增加到两级,以适应增大的风扇。

加力燃烧室改进了隐身性。

喷管由二元矢量喷管改为轴对称喷管。

采用双余度多功能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F A 2DEC )。

2.2 I HPTET 计划和第五代战斗机发动机(1)I HPTET 计划I HPTET 计划的主要技术目标列于表2。

图5示出这种发动机的构形。

其主要特点有:a .风扇由3级减为1级,叶片后掠,空心结构,叶尖速度为475m /s,级压比为2.2;b .压气机由9级减为3级,第一级叶片后掠,转子为鼓筒式无盘结构由钛合金材料制成,质量可减轻70%;c .燃烧室火焰筒为陶瓷基复合材料、变几何结构、主动燃烧控制、CF D 设计、减少出口温度分布系数;d .高低压涡轮均为单级、对转、整体叶盘结构。

涡轮进口温度可达2270-2470K 、采用陶瓷基复合材料或碳-碳材料;e .全方位矢量喷管,最大落压比可达90;f .作战半径9270k m ,M =2.2,高度18km ,巡航耗油率达0.10kg/da N.h;不采用空中加油,实现全球性攻击。

(2)第五代战斗机发动机I HPTET 计划验证的发动机设计技术即构成第五代发动机。

其总压比可达40,涵道比<0.3,涡轮进口温度为2000-2250K 。

其结构特点为:a .风扇1-2级,压气机3级,转子为整体叶环结构,质量减轻70%;b .燃烧室火焰筒为陶瓷其复合材料,CF D 设计,变几何结构,喷嘴主动控制;c .高、低压涡轮均为单级、对转,可能采用陶瓷基复合材料;d .可能不采用加力燃烧室,全方位矢量喷管,机械式或流体式。

表2 I HPTET 计划的目标和效益发动机目标效益战斗机攻击机用推重比提高100%耗油率降低40%低信号特征Ma >3持续飞行能力;装备超声速垂直短距离起落飞机;航程、续航时间、有效载荷提高100%;提高生存力直升机用耗油率降低40%功率重量比提高120%航程和有效载荷提高100%巡航导弹用耗油率降低40%单位推力提高100%零件数量减少空中发射的巡航导弹具有洲际航程;高速飞行;成本降低60%民航机运输机用耗油率降低30%零件数量减少增大航程和有效载荷;延长寿命;降低使用费用;改善维修性 英国、俄罗斯、法国和德国也在改进第三代发动机的同时,实现I HPTET 计划和AC ME (先进军用核心机)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