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提优训练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提优方法

初中化学提优方法

初中化学提优方法方法一:夯实基础知识首先,要想补救初三化学,首要任务是夯实基础知识。

回顾并巩固初二学过的化学内容,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符号、离子价、化学键、化学方程式等。

可以通过复习课本、做相关练习题以及参考辅导书籍等方式进行学习。

同时,建议养成做好笔记的习惯,将重点知识点整理出来,便于温故而知新。

方法二: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化学是一门需要逐步积累的学科,需要投入时间进行学习。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每周的时间分配给不同的化学主题,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反应等。

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可以帮助你保持学习的连贯性,不断巩固知识,从而提高成绩。

方法三:积极参与实验实践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实践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原理。

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化学实验活动,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方法四:多种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除了课本和教师讲解之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多种学习资源来辅助学习。

有很多优质的化学学习网站、视频教程和学习app可供选择,这些资源可以帮助你更生动、更形象地理解化学知识,拓宽学习渠道。

此外,还有几个小建议:1. 鼓励自主学习:设定学习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化学知识。

2. 寻求帮助:如果自学遇到困难,要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寻求帮助和解答疑惑。

3. 坚持练习:化学是需要反复训练和实践的学科,多做题、多考试,培养解题能力。

总之,在补救初三化学方面,坚实基础知识,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积极参与实验实践,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并采取以上小建议,相信一定能够逐步提高化学成绩,迎接化学学科的挑战!。

初三化学如何快速提分技巧

初三化学如何快速提分技巧

初三化学如何快速提分技巧1.初三化学如何快速提分技巧篇一1、上课坚决不能“走神”我们在上课学习的时候,一定不要走神,尽量整节课都听老师讲解,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是非常的重要的,有很多的时候我们做很多的化学题,也不如把老师的所讲的内容听好,理解好,这样我们的成绩才能提高的更快。

2、分析试卷每次化学考试过后,试卷上的分数已成为既定的历史。

重要的是,从化学试卷上做错的题目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知识,这些错题,正暴露出我们学习中的缺陷。

但如何剖析错题,却是值得研究的。

3、记住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每一次考试的重中之重,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你可以去分析你所经历的所有考试,你会发现,在你不会做的题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化学方程式不会写造成的。

特别是化学的计算题,更是与化学方程式息息相关。

因此,可以断言:只会写化学方程式,可能得不到高分,但是不能准确书写方程式,肯定不会及格。

4、课后高效复习方法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

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2.初三化学如何快速提分技巧篇二1、善于听课做笔记。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课前一定要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外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

这样带着疑问、难点,听课的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

初中化学内容比较多,知识比较零散,老师在讲课时,着重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讲授。

因此大家要仔细听课,认真做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进行课后复习掌握重点而目还可以有效地预防上课时“走神不过在记笔记时要在听清梦老师所进内容的其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初三化学提升化学成绩的七大策略

初三化学提升化学成绩的七大策略

初三化学提升化学成绩的七⼤策略 化学应该怎么学?学起来好难!上课听的很认真可是还是没有头绪~ 不知道正在初三的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编在这⾥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三化学提升的必备步骤 ⼀、⼼态上要放松,初三化学⼀点都“不难”。

很多⼩伙伴都是在第⼀次接触化学,因为初三的学习压⼒变⼤,其它科⽬已经分⾛了很多精⼒,所以感觉有点应付不过来,感觉很难。

其实这种感觉是不正确的,从初三化学知识点的分布来讲,初三化学⼀点都不难,它⼏乎就是对化学这个学科⼊门的⼀些基础知识和简单的认知,所以⼩伙伴们⼀定要从⼼态上放松,告诉⾃⼰化学⼀点也不难。

难得是我们可能不能分那么多精⼒在上⾯。

⼆、课本应该特别重视。

很多⼩伙伴在所有的科⽬上都觉得课本不重要,这也是⼀个错误的认识。

课本是所有学习的重⼼和中⼼,化学更是。

1、⾸先,如果对于化学应该做到课前的⼀个简单预习,预习的时间可以是15分钟-20分钟。

不⽤过长,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把需要重点理解和记忆的公式定理⽤彩⾊的笔标出来,课前做到简单理解就好。

(熟记元素周期表是⾮常重要的)2、在预习过程中,会遇到想不明⽩的步骤或者例题,这个时候疑问⼀定不能仅仅存在脑⼦⾥,⼀定要把你的疑问形成⼀个标准的问题,⽐如你是在哪⼀个步骤想不明⽩,因为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书上确实这样?⾃⼰的思路为什么出错了等等,每次预习都应该整理3-5个问题写在这⼀章节的课本或者笔记本上,以备上课问⽼师和课下检测⾃⼰是不是学会了。

3、对于课本要经常阅读,做到对课本熟悉的程度,也不能忽视⼀些⼩字和图标、图形部分,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些⽐较重点的单元和知识点要经常选读和熟读,每⼀次看课本收获的东西都不⼀样的。

4、复习课本。

每每到快考试的时候,⼀定要多复习课本,检查⾃⼰当时的疑问是不是都解决了,平常做的测试中的错题,都涉及到哪些知识点,要再次强化这个知识点。

三、兴趣是最好的⽅法。

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让很多学⽣感觉有趣的地⽅。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化学式的计算提高训练试题带详细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化学式的计算提高训练试题带详细答案

化学式练习题:1、某氨水中氨(NH3)的含量为8.5%,1000g该氨水中氮元素的质量为多少A.7%B.7gC.70gD.85g2、某NH4NO3样品中混有一种其他氮肥,经分析产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20%。

那么,该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氮肥:()A.(NH4)2SO4B.NH4ClC.CO(NH2)2D.NH4HCO33、有一不纯的NH4NO3样品,经分析知道,200g样品中含氮元素60g(杂质中不含氮元素)。

求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

4、有一不纯的石灰石样品,经分析知道它有9%的碳,则该样品里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A.9%B.12%C.25%D.75%5、MgO,MgSO4和MgHPO4组成的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6、由硫酸铁和硫酸亚铁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知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a%B.1-2a%C.1-3a%D.无法计算7、Na2SO4、FeSO4、Al2(SO4)3三种固体的混合物中,Na、Fe、Al三种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A%,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多少?8、有一由SO2和SO3组成的混和气体,测知其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此混和气体中SO2的质量分数为()A.20%B.80%C.50%D.40%9、某碳氢化合物CxHy式量为26,该化合物5.2g完全燃烧。

生成的气体通过浓HSO4时,浓H2SO4增重了3.6克。

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析出40克的白色沉淀,求该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式。

10、医药上用的阿司匹林经测定知道,它的成分里含有氢4.5%、氧35.5%、碳60%,其式量为180,设阿司匹林的化学式为C a H b O c,则a=(),b=(),c=()。

11、已知由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3,A、B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人教版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单元易错题提优专项训练试题(1)

人教版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单元易错题提优专项训练试题(1)

人教版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单元易错题提优专项训练试题(1)一、选择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化学(带解析)答案:D【解析】此题易错点在B选项。

甲、乙的饱和溶液并未强调质量相等,所以从t2℃降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无法确定。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解析:D【解析】此题易错点在B选项。

甲、乙的饱和溶液并未强调质量相等,所以从t2℃降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无法确定。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以及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2.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是A.消耗锌粉的质量B.溶液的总质量C.生成氢气的质量D.生成ZnSO4的质量【来源】2012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带解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消耗锌粉的质量从0点开始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完全;因为稀硫酸也是溶液,故溶液的总质量应该从0点以上的某个数值开始增加,而不是从0点开始;随着锌粉与硫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消耗锌粉的质量从0点开始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完全;因为稀硫酸也是溶液,故溶液的总质量应该从0点以上的某个数值开始增加,而不是从0点开始;随着锌粉与硫酸反应的方式,生成氢气和硫酸锌的质量由0点开始逐渐增加。

九年级化学专题专题训练

九年级化学专题专题训练

初三化学专题训练——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跟酸或某些金属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1、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①、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②、铁片放入硫酸锌溶液中③、铝片放入稀硫酸中④、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⑤、铜片放入盐酸溶液中⑥、锌片放入氯化银中⑦、铜片放入硝酸汞溶液中⑧、铝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

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A、①③B、②⑤C、③⑤D、②④3、下列盐可由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取的是()A、AgClB、Fe2(SO4)3C、Mg(NO3)2D、Al2(SO4)3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Zn比Ag活泼的是()A、Zn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B、Zn能与稀硫酸反应,Ag则不能C、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AgD、Zn的熔点为420℃,Ag的熔点为962℃2、某同学为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①将Zn、Fe、Cu三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稀疏酸中;②将Zn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Cu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③将Zn片插人硫酸亚铁溶液中,将Fe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其中可以达到目的的是()A、①③B、③C、①②③D、②③3、欲判断三种金属X、Y、Z的活动性顺序,没有必要验证的结论是()A、Y能置换含X的化合物溶液中的XB、X能置换酸中的氢C、Y能置换酸中的氢D、Z不能置换酸中的氢4、将镀锌铁5.6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开始反应速率快,后来反应速率慢B、反应中生成气体,同时液体变成浅绿色C、最终放出氢气的质量小于0.2gD、最终放出氢气的质量等于0.2g5、分别用以下四组物质测定锌和铜的活动性顺序:①Zn、Cu、H2SO4溶液;②Zn、Cu、MgSO4溶液;③Zn、Cu、AgNO3溶液;④Zn、Cu、ZnSO4溶液。

2023年初三化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精选7篇)

2023年初三化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精选7篇)

2023年初三化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精选7篇)初三化学培优补差工作安排1为顺当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化教学质量,依据我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围绕学校下达中招指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仔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

课外培优措施,特制定培优补差安排,用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惊慌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在20xx年中招取得好成果,让学校家长放心。

第一步制订中考目标。

针对学生现状,先核定学生层次,再加大培优补差的力度,以缩小优、中、差之间的差距,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比别人更投入,更专心,更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其次步教学基本思路。

1、仔细学习大纲,驾驭各学问点的教学要求,即常识介绍、了解、理解、驾驭等层次;要探讨教材,即重点、难点。

做到驾驭教材。

2、要细致备课。

各课题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如备系统学问复习课时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复习概念,采纳“比较”法,比较概念的“形”,复习名称相近,相像或易混淆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域”,复习应用条件和范围不同的同类概念;比较概念的“同”,复习“内涵”或“外延”存在肯定关系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异”,复习不同类的概念。

其次,复习元素化合物学问时,擅长抓住核心。

即:物质的性质确定存在、制法、检验和用途。

仔细抓住对比,如:H2、C、CO既有相像性,又有肯定的差异性;留意抓住规律,学问分散、零碎,但却包含着很多规律,只要留意分析,挖掘和总结,就能驾驭这些潜在的规律,如酸碱盐和氧化物的反应规律。

第三,化学计算的过程要规范,在方法的选择、格式的规范,运算的精确及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在严密的计算中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看法。

第四,试验教学要做到在理解驾驭中关注运用,并把试验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基本试验方案设计的实力培育上来。

第五,对课本上的有关学问要适当记忆,记忆的方法有:要点记忆法、图示记忆法,韵语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数轴记忆法,趣味记忆法等。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易错题难题提优专项训练试题(1)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易错题难题提优专项训练试题(1)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易错题难题提优专项训练试题(1)一、选择题1.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不可分B.转化①是化合反应C.转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D.转化①、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解析:D【解析】A、由图示可知,一个氯气分子和一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一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次氯酸分子。

两个次氯酸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化学方程式为:转化①H2O+Cl2=HCl+HClO;转化②2HClO 2HCl+O2↑。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应前后分子发生了变化,分子可再分,错误;B、由转化①H2O+Cl2=HCl+HClO可知,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错误;C、转化②2HClO 2HCl+O2↑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错误;D、转化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1,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为-1,都发生改变,正确。

故选D。

点睛: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质量都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2.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 的关系正确的是()A.x:y=1:1 B.x:y=1:2 C.x:y=1:4 D.x:y=2:1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晶体中的氮元素和氨气中的氮元素的质量相等,而晶体中的铁元素的质量和生成的氧化铁中的铁元素的质量相等,即:56x:(14×2)y=(2.0g××100%):(0.85g××100%)解得:x:y=1:1,故选A.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解析:C【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4 g﹣0 g=4 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 g;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12 g﹣10 g=2 g,故Y是生成物;同理确定Z 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15 g﹣1 g=14 g;由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待测的数值为21g﹣12 g=9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中学初三化学第11周提优训练
命题人: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12
家长留言:
一.选择题
1.下列描写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白玉为床金做马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日照香炉生紫烟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 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C.牛奶放置时间过长会结块
D.用电热壶烧水
3.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
...是()A.真金不怕火炼B.百炼方能成钢C.纸里包不住火D.玉不琢不成器
4.下列反应后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热氯酸钾到完全分解
B 加热高锰酸钾到完全分解
C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到完全分解
D 加热氯酸钾没完全分解
5.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时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①④⑤⑥B.③②①④⑤⑥
C.②③①④⑥⑤D.③②①④⑥⑤
6.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在空气中不易变质.那么收集该气体所用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
A①或② B ①或③ C ②或③ D ①②③均可
7.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D.机动车排放尾气
8.氢气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新能源,大量制取氢气最理想的途径是( )
A.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B.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
C.用煤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 D.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9.下列物质中没有氧分子存在的是()A.液态空气B.电解水后的生成物C.液态氧D.过氧化氢
10.某物质中已知只含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化合物
C. 一定是混合物
D. 可能是混合物
11. 下列符号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又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H
B. H2
C. 2 Fe
D. S()
12、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其化学式为C
6H
12
O
6
,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A)葡萄糖属于化合物(B)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C)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13.某阴离子A2-具有18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A、20
B、18
C、16
D、14 ()14.某化合物的一个分子中,有3个原子核和10个核外电子的是()A.HF B.H2O C.NH3D.CO2
15.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没有变化的是()①元素种类;②分子数目;③原子种类;④原子数目;⑤物质种类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①③ D.①②④
16.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氮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对其污染治理的反应原理之一为: 2NO2+2NaOH ===== NaNO2 + NaNO X + H2O,则x的值为( ) A.1 B.2 C.3 D.4
17
.如图是四位同学讨论某个化学方程式的场景。

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4P + 5O2 2P2O5
B. C + O2 CO2
C.S + O2 SO2
D.2H2 + O2 2H2O
18.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 = 2Na2CO3 + 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②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③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生成物会
污染空气
属于
化合反应
反应物的质量
比为1∶1
燃放鞭炮时会
发生此反应
19.由于人类将使用含磷洗涤剂后的污水排入湖泊中,使得湖泊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生物耗氧量大大增加,湖水受到严重污染。

你认为下列哪种情况下湖水的溶解氧最低()A.白天、未污染B.黑夜、未污染
C.白天、污染D.黑夜、污染
20.下列关于氢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
B.将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烧着的氢气火焰上,烧杯内壁上会出现无色液滴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D.点燃氢气前,应先验纯
2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也氧原子构成
B.水在化学反应中只充当溶剂不参加反应
C.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水在0℃时密度最大
D.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且证明了原子与分子的区别
22.下列关于氢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
B.将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烧着的氢气火焰上,烧杯内壁上会出现无色液滴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D.点燃氢气前,应先验纯
23.如右图所示,在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

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过一会儿,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A.蜡烛继续燃烧,杯内液面不变B.火焰逐渐熄灭,杯内液面下降
C.蜡烛燃烧更旺,杯内液面上升D.火焰逐渐熄灭,杯内液面上升
二、填空题
1、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4HNO34NO2↑+
↑+ 2H2
O。

(1)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2)请你从不同角度分析,获得对HNO3的下列认识:
从组成上,;
从性质上,;
从贮存上,
2、某一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SO2、SO
3、O2的一种或多种,经测定该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有(1)(2)(3)
3、(1)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RO x,若其中R的化合价为+6价,则x= ;(2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RO3,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用M的代数式表示
4.在我国西部开发建设中,要在某新城市建一个大型化工基地。

下图为该城市环境图。

该城
市气候干燥,经常刮西北风。

有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可供选择,如果有人请教你化工厂的具体设置点,你认为理想的地点是;理由是
5、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与氢氧化钠生成水和氯化钠)
(1)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
生成物的总质量。

(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3)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洁的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请你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
(5)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6.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分数,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用一定量的空气和足量的铜粉在加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然后在同样的条件下测定反应后得到的气体体积;(提示:铜+氧气氧化铜)
②用一定量的空气和足量的碳粉在加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然后在同样条件下测定反应后得到的气体体积;
③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空气,让小动物在容器中充分呼吸,然后在同样的条件下测定剩余气体的体积。

其中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是,原因
是。

7、某正2价的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求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若该金属元素的一个原子内含有12个中子,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