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统计表

合集下载

2010年度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0年度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0年度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来源:广东省科技厅发布日期:2010-01-232010年度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分重点专项、重点项目、引导项目和专项计划项目四个层次,其中专项计划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星火技术产业带、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和田园农业科技服务5个专项,计划类别分为农业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

现按项目层次将研究内容、申报要求等公布如下:一、重点专项专项名称:农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编号:0201)1、专项内容:产地环境安全技术研究与示范;安全农业投入品开发;安全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产品安全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产品检测监控与追溯技术研究与示范。

2、申报要求:本专项申报方式为组织申报,不接受自由申报;申报单位为2009年已实施的专项项目实施单位;项目目标为2008年申报指南所要求目标。

专项名称:动植物优异种质资源鉴评与利用(专题编号:0202)1、专项背景生物遗传资源是育种创新的物质基础,优异种质资源鉴评、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挖掘及转基因育种是突破常规育种技术瓶颈、引领未来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前沿技术。

开展我省优势动植物种质资源的鉴评、重要性状基因的定位、克隆和转基因育种等研究,以期挖掘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有利用价值的新基因,攻克品质、高产和抗性等重要性状遗传改良的关键技术,为培育一批优良新品种(系)打下坚实基础。

2、专项内容(1)动植物优异种质资源鉴评以抗性和品质等优异性状为目标,对广东特色优势农作物和经济动物种质资源进行鉴评,构建核心种质库。

开展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营养高效等重要经济性状关键新基因和调控元件的功能分析、定位与克隆。

(2)转基因新品种培育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抗病、抗逆、养分高效利用和优质功能型等优良性状控制基因,开展转基因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建立高效、安全和标准化的转基因操作技术体系,并结合常规育种方法,创制转基因新种质,组配和筛选优良杂交新组合;培育性状优良的转基因新品种(系),推进转基因动植物的大规模应用。

2012年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 市统计局发布时间:2013-04-222012年,清远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突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扎实推进“南融北拓桥头堡,山青水秀后花园”发展战略,把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幸福美丽新清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迈出新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29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8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420.6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456.6亿元,增长6.9%。

人均GDP27426元,增长4.2%。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7:40.9:44.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9%。

从八大类别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动来看,呈现“六升二降”态势:食品类价格上涨5.5%;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4.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9%;居住类上涨0.4%;衣着类上涨9.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交通和通信下降2.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7%。

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31.1万亩。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69.4万亩,产量81.1万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2.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51.1万亩,产量223.9万吨。

水果产量65.8万吨。

肉类总产量25.7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7万吨;禽肉产量8.2万吨。

出栏肉猪236.8万头,出售家禽5251.5万只。

水产品产量10.9万吨。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234.9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128亿元,增长3.5%;林业产值21.4亿元,增长5.2%;牧业产值67亿元,增长8.5%;渔业产值13亿元,增长4.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5亿元,增长6.8%。

农业统计报表操作流程

农业统计报表操作流程

农业统计报表操作流程
农业统计报表是农业部门对农业生产、经营、资源利用等情况
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工具,通过统计报表可以及时了解农业生产
情况,为政府决策和农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下面将介绍一下农业
统计报表的操作流程。

首先,农业统计报表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收集:农业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农业生产主体、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单位,以及农户、农民等个人。

数据收集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进行。

2. 数据整理: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将不同类型
的数据进行归档和整合,以便后续的统计分析和报表生成。

3. 数据分析: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数据的比较、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以便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和趋势。

4. 报表生成: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生成相应的统计报表,包
括表格、图表、图形等形式,以便直观地展示数据和分析结果。

5. 报表审核:生成的统计报表需要经过审核和核对,确保数据
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错误和偏差。

6. 报表发布:经过审核后的统计报表可以进行发布和传播,供
相关部门和机构使用,为农业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农业统计报表的操作流程是一个系统的、有序的过程,需要经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生成、审核和发布等环节,才能最终得到准确、可靠的统计报表。

通过农业统计报表的操作流程,可以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情况,为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供重要支持。

汕头牛田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与农业生态旅游开发2

汕头牛田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与农业生态旅游开发2

汕头牛田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与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摘要:汕头牛田洋是中国东南部最大的湿地,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而且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综合其人文历史及社会、政治经济大背景,究其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对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的影响,依托牛田洋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及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牛田洋农业生产优势和湿地资源优势,运用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对牛田洋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全面提升其在汕头西部生态经济带中的整体地位,加强其在未来粤东三市的辐射功能,提高牛田洋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及生态环保意识。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农业生态旅游;湿地生态旅游;牛田洋1 引言牛田洋位于汕头市区西北郊、桑浦山南麓,地处榕江、韩江交汇冲积带上,总面积约5万亩,近53平方公里。

古代曾为一海湾,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洗礼和河流冲积,逐渐形成一片滩涂。

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41军122师在此围海造田,使原生态的牛田洋变成了大型的军垦农场牛田洋经围垦改造后,土地肥沃,到1965年,亩产已达1193斤。

狭义上的牛田洋通常指从外堤至内堤约1600h㎡的范围;广义上的牛田洋包括向北延伸至鮀二线、向南延伸至榕江滩涂的范围,共约 2667h㎡,其中 70%属湿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牛田洋地区农业已具有一定基础,培育了一批农业示范基地、特色农业产品和农(渔)业龙头企业。

如南海洋福(国际)研发中心、牛田洋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如图一、图二所示)。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空间日益“钢筋混凝土化”,加之生态环境的不断劣化,人们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渴望愈来愈强烈。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向更高层次和多元化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和美学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

旅游已逐渐成为大众的一种新的消费方式。

人们的旅游兴趣不再仅局限于人为景观上,而对自然景观或半人工景观的旅游格外青睐。

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申报指南(2007年度)为深切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踊跃进展现代农业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中发[2007]1号)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粤发[2004]12号)精神,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增进农村和农业经济持续健康进展,依照《广东省科技进展“十一五”计划》和我省农业企业进展新要求,提出2007年度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申报指南。

一、申报对象属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内的农业企业及其它科技含量较高的科技型农业企业。

二、建设内容(一)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开发。

(二)实施农业科技功效中试、孵化和实现产业化。

(三)培育、聚集农业科技高级人材,开展面向农户的先进有效技术培训。

(四)提供农业企业技术诊断、咨询等中介效劳。

(五)推动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增强产学研的紧密合作。

三、建设目标(一)选择我省大宗种植业、畜禽和水产养殖业、林业、农产品加工领域、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成立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二)培育造就和吸引聚集一支高素养的农业技术研发队伍。

支持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三)培育、引进一批动植物新品种,研究、开发和引进、消化一批重大农业新技术和产品,成为本地域和行业的技术辐射源。

(四)大幅度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素养和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我省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科技附加值。

(五)形成假设干个直接面向产业进展的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基地。

四、申报条件(一)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研发基础一、珠江三角洲地域。

企业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创新中心专职技术人员15人以上,其中具有学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占50%以上;每一年技术开发经费不低于企业销售收入的3%;拥有比较齐全的研究开发仪器设备和固定、专门的场所;成立了农业技术信息效劳网站。

小红龙粗肋草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小红龙粗肋草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7-0179-03小红龙粗肋草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田利华1,劳栋添1,王泽煌1,黄冬梅1,张洁芳1,尤毅2,3(1.广东省江门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江门529100;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广东广州520510;3.广东金颖花卉苗木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30)摘要小红龙粗肋草是从吉利红粗肋草无性系变异株选育而成的花卉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2016年—2020年经多点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小红龙粗肋草性状稳定,植株和叶片等性状表现出特异性,具有株型变矮、叶片形状变细长、整个叶面红色斑块所占比例变大、叶色变红、叶片质地变硬、观赏性更高等特点,具有较好的盆栽应用前景,适合在华南地区栽培。

关键词小红龙粗肋草;无性系;选育;新品种中图分类号S682.36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7.065Key Points of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Aglaonema XiaohonglongTian Lihua1,Lao Dongtian1,Wang Zehuang1,Huang Dongmei1,Zhang Jiefang1,You Yi2,3(1.Jiangm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Jiangmen529100,Guangdong,China;2.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orticulture,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zhou520510,Guangdong,China;3.Guangdong JinyingFlower Seedling Co.,Ltd.,Guangzhou510630,Guangdong,China)Abstract:Aglaonema Xiaohonglong is a new flower variety selected from the clone variant of Aglaonema Jilihong.It passed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Crop New Variety Approval in2020.The results of multiple cultivation experiments from2016to2020 showed that the Aglaonema Xiaohonglong had stable traits,and showed specificity in plant and leaf traits.It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er plant type,thinner and longer leaf shape,larger proportion of red patches on the entire leaf surface,red leaf color,harder leaf texture,and higher ornamental value.It has good prospects for potted application and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South China.Key words:Aglaonema Xiaohonglong,asexual,breeding,new varieties粗肋草(Aglaonema modestum Schott ex Engl.),又名广东万年青、亮丝草,为天南星科粗肋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统称[1],在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栽培较多。

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19:主要年份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基本情况统计(2000-2018)(二)

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19:主要年份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基本情况统计(2000-2018)(二)

90年代
万元
80年代
万元
70年代
万元
摘编自《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19》
广东省主要年份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基本情况统计(2000-2018)(二)
项目
单位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一.机构与人员
机构数
个 74
76
76
76
73
职工人数
人 4969 4983
4781
4760
4289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人 3438 3502
3611
3651
3432
科学家工程师

其他科技人员

辅助人员

高级职称
人 957
1012
中级职称
人 1050 1056
初级职称

其他
人 1431 1434
二.经费收入与支出
经费收入总额
万元 153145 205404.7 218144.3 246696.6 212921.7
政府拨款
万元 114807 157170.4 167166.2 186377.9 179283.3
管理费
万元
资产购建支出
万元
生产性支出
万元 14762 15114.8 13671.1 13758.1
14092.4
其他支出
万元 27359 34542.2 33559.9 41346.4
34891.4
三.课题活动与产出
科技活动课题数
个 1392 1688
1813
1918
1631
当年开题

当年完成

广东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现状_存在问题与对策

广东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现状_存在问题与对策

广东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李朝庭(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33)摘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广东省提高农业科技研发水平和成果转化率的重要平台,目前在研发队伍、成果推广等多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原始创新能力培育不足等问题。

针对目前的状况,可从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引入竞争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等7个方面入手推进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对策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1)13-0214-02“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共批准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67个,安排资金1425万元,带动地方和建设单位投入配套资金超过2亿元;共建成实验室建筑面积超过15000m2,购置仪器设备超过1亿元,拥有研发人员1000多人,其中中高级以上人员接近500人;可实现年新增产值约3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年新增利税超过2000万元;年均推广科技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30多项,开发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工艺近20项。

到2010年,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覆盖了全省21个地级市,农业企业进一步成为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农业科技研发水平和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高新技术向农业渗透加速,农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组建单位的科技研发基础条件、研发队伍、研发成果、技术推广效应均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1“十一五”期间广东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广东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1)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研发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共931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96篇;发表研究报告423份;获得专利授权70项,其中发明专利25件。

(2)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固定人员配置4412人,其中研究与技术人员占56%,50%的人员拥有专业技术职称,40%的人员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统计表
建设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心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文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ail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省科技厅
二○○四年十二月
填表说明
一、填表要求
1、在填写前请仔细阅读《填写说明》。

2、按给定的格式完成《统计表》的全部内容。

用A4规格复印纸打印,一式六份,连同软盘一起送交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

3、实事求是填报,严禁弄虚作假。

二、填写说明
1、填写期限:不同批次创新中心填写年限不同,《统计表》中各项指标统计期限安排如下:第一批(2001-2004年),第二批(2002-2004年),第三批(2002-2004年),第四批(2003-2004年),第五批(2003-2004年),第六批(2004年),其中2004年数据为预计数)。

2、建设单位指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申报单位。

3、承担项目以当年合同下拨项目数计,对某项跨年度项目不能重复计入合计数。

4、一个成果若受多级奖励,填报级别最高者。

5、页面不够可以自行增加。

一、资金投入情况
二、人才引进情况
三、中心组建以来的科技成果产出情况
四、中心组建以来的成果推广与示范情况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