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合集下载

数字电子技术综合实训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综合实训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综合实训指导书实训指导书目录第一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3 第二节数字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4 第三节数字电路的安装、调试方法-------------------------------9 第四节数字电路设计内容及原理简介-----------------------------14 第五节设计说明书的要求---------------------------------------19第一节综合实训的目的及要求一、目的要紧目的,是提高学生在数字集成电路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

学生通过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整理资料等环节,初步把握工程设计思想与方法,训练组织电路开发工作的差不多技能,学会编写设计文件,逐步了解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

二、差不多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各环节的实践,同学们应达到如下要求:1.把握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差不多方法;2.把握数字电路的安装、调试以及故障分析的专业技能;3.具备查阅资料,应用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任务:1.完成一规定电路的安装与调试2.完成一任选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四、课程设计完成的内容:1.数字电路设计书2.符合设计功能的电路第二节数字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数字电路系统一样由输入电路、操纵电路、输出电路、时钟电路、脉冲产生电路和电源等部分组成。

输入电路要紧作用是将被信号加工变换成数字信号、其形式包括各输入接口电路。

比如用正弦波振荡器产生信号,要通过放大器对柔弱信号进行放大与整形后,才能得到数字信号,有些模拟信号要通过模数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再进行处理。

在设计输入电路时,必须第一了解输入信号的性质及接口条件,以满足设计要求。

操纵电路的功能是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为系统各部分提供所需的各种操纵。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样本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样本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引书一、课程设计总体目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本课,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之后一种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变流电路原理基本知识,独立完毕查找资料、选取方案、设计电路、撰写报告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变流电路基本理论理解和基本技能运用,为此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本。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配合变流电路理论教学,为自动化专业开设专业基本技术技能设计,课程设计对自动化专业学生是一种非常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设计可以使学生巩固、加深对变流电路基本理论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电路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合用专业、答疑地点及时间合用专业:自动化。

答疑地点:01517教室答疑时间:二本:1月4、5、7日8-12时三本:1月4、5、7日13-17时三、先修课程电路、电子技术、电机拖动四、课程设计学时分派课程设计时间为1 周:调研,查资料1 天。

总体方案设计 1 天。

单元电路设计 3 天(画原理图,参数计算)。

撰写设计阐明书及验收 1 天。

五、课程设计总体规定⑴熟悉整流和触发电路基本原理,可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设计任务。

⑵掌握基本电路数据分析、解决;描绘波形并加以判断。

⑶能对的设计电路,画出线路图,分析电路原理。

⑷准时参加课程设计指引,定期报告课程设计进展状况。

⑸广泛收集有关技术资料。

⑹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禁止抄袭。

⑺准时完毕课程设计任务,认真、对的地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⑻培养实事求是、严谨工作态度和认真工作作风。

六、课程设计内容⑴明确设计任务,对所要设计任务进行详细分析,充分理解系统性能、指标内容及规定。

⑵制定设计方案⑶进行详细设计①单元电路设计②参数计算③器件选取④绘制电路原理图⑷撰写课程设计报告(阐明书):课程设计报告是对设计全过程系统总结,也是培养综合科研素质一种重要环节。

课程设计报告详细规定如下:(1)格式(字体、字号、字形、图号、表号)必要符合模版规定。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件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件
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数 据记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实验总结和报告撰写
实验目的:验证电子技术课程 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 能
实验过程:详细记录实验步骤、 操作方法和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得 出结论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过程中的 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报告撰写:按照报告格式要求,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 过程、结果、总结和参考文献 等
设计步骤:选 择合适的放大 器、设计电路、
调试电路
设计结果:成 功实现音频信 号的放大,满
足设计目标
案例四: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目标:实现无线通信, 提高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设计方法:采用数字信号处 理技术,实现信号的调制和
解调
设计难点:解决信号干扰、 信号衰减等问题
系统组成:无线通信系统由 发射机、接收机、天线、调 制解调器等组成
进。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电子技术:研究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的科学 电子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电子电路:由电子器件组成的电路,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 电子系统:由电子电路组成的系统,如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
电子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电子技术分类: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射频电子技术等 模拟电子技术应用:音频放大器、视频放大器、信号处理等 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通信设备、数字信号处理等 射频电子技术应用: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
评估项目:对 项目成果进行 评估,包括质 量、进度、成
本等方面
总结项目:总 结项目经验, 提出改进建议, 为后续项目提
供参考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如电路组成、工作原理等;2. 使学生掌握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用和使用方法;3.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电子电路图的设计、绘制和解读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搭建和调试简单的电子电路;3.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协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学生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具备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的概念、组成、工作原理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 电路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电路分析方法: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2. 常见电子元器件: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元器件的识别、选用和使用方法;- 特性曲线及其应用。

3.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电路图的绘制与解读;- 简单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动手实践:制作小型电子设备。

4. 电子测量与数据处理: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实际操作:对电子电路进行测量与调试。

5. 创新实践与团队协作:结合前述内容,开展创新设计活动。

- 设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电子电路;- 团队合作,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任务;- 展示与分享:向同学和老师展示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课设指导书

课设指导书

附件3:山东建筑大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2WOCL扩音机设计与安装调试使用班级:电气115班指导教师:李艳红一、课程设计步骤1.综合分析各种扩音机电路,绘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2.根据系统电路原理图及输出功率要求,计算确定直流电源电压。

3.根据输出功率要求及已确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计算功放管的耗散功率,再根据频率参数对功放管进行选型。

4.根据以上数据确定变压器参数(容量、原付边电压)。

5.计算输入电路、推动电路参数,选择元器件。

6.核准系统电路参数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7.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8.绘制正式的系统电路原理图。

二、调试说明:1.所谓静态指输入端对地短路的状态。

2.本电路要求静态电流≤25mA。

在不接负载喇叭的情况下,可通过测量低压保险管处电源交流电流(≤30mA)反映之。

如果大于25mA,一般是Q9/Q10的电流过大,检查电阻R9的阻值是否过大及D7的极性是否错误,用欧姆定律判断R15、R16上的电流应该小于3mA(本次调试,允许静态时U R15=0V)。

3.要求静态时两差分三极管集电极电流基本相等。

通过测量U R4、U R3的值,然后调节RW2,可使Q1的集电极电流I CQ1=U R3/R3=0.5U R4/R4,其余的电流0.5U R4/R4= I CQ2。

4.当R15、R16的联结点k对地电压应该≈0V时,才能接喇叭试听。

三、设计成果及要求1.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说明所有元件的选择依据。

2.系统电路原理图要标明所有元件的主要参数(电阻、电容、变压器)或型号(二极管、三极管)。

3.元件的主要参数应在计算值的基础上,经过实验调试确定。

4.元件安装要可靠、整齐,焊接要可靠四、设计成绩评定成绩考核采用评阅、口试、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考勤情况、设计和操作能力等)和课程设计任务完成的质量(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等),按百分制综合评分。

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课程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占总成绩的40%,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30%。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

电子技术(下)课程设计题目名称: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院系名称:电子信息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电子技术(下)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学号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班级题目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设计任务1、基本部分1)、由振荡电路产生秒脉冲信号;2)、经分频电路、计数电路、译码电路,由数码管显示;3)、秒和分电路为60进制,小时电路为24进制;2、发挥部分1)、可以增加校正电路,对秒、分、小时进行校对;2)、可以增加报时电路,整点前进行“四低一高”报时;时间进度总体时间为1周;星期一上午:讲解;星期一下午:理解电路原理;星期二上午:发放元器件和工具,设计电路和连线;星期四上午:验收电路;星期日之前:上交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参考文献[1]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电子技术(下)实验指导书,中原工学院电子技术课程组自编,2011;摘要设计一台可以准确计时,以十进制数显示“时”、“分”、“秒”的多功能电子时钟,小时为24进制,分和秒均为60进制。

多功能电子时钟实际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

通过本课程设计,巩固加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并了解电子产品研制开发的过程;基本掌握电子电路安装和调试的方法;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电子时钟;计数器;AbstractDesign a can accurate timing, in decimal number shows "hour"," minute" and "seconds" multifunctional electronic clock, for 24 hours into the system, minutes and seconds are 60 into the system. Multifunctional electronic clock is actually a for standard frequency (1 HZ) to count count circuit, is the digital circuit implementation digital display timer device. Through this course design, make we strengthen "hour","minute" and "seconds"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curriculum theory knowledge; Grasp the electronic circuit of the general design method, and understand the electronic product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process; Basic grasp the electronic circuit installation and debugging methods; To foster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creative ability and creative thinking.Key words:Electronic clock; counter;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1)2.1 设计内容 (1)2.1.1基本部分 (1)2.1.2发挥部分 (1)2.2 原理说明 (1)第三章单元模块设计 (3)3.1 振荡器 (3)3.2 分频器 (6)3.3 计数器 (7)3.4 译码显示电路 (10)3.5校时电路 (11)3.6 整点报时电路 (12)第四章系统的调试与功能 (13)4.1 系统的调试 (13)4.2 系统的功能 (14)第五章心得体会 (15)参考文献 (15)附录一:工具清单 (15)附录二:元器件清单 (16)附录三:主要元器件的引脚图和功能表 (17)第一章绪论随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工艺也是越来越精湛。

毕业设计180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1]

毕业设计180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1]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教研室丁群燕目录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初步掌握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2、培养一定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组装电子产品的基本技能4、培养科学实践的作风三、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1、方案设计2、组装调试3、工艺设计4、总结鉴定四、课程设计实验文件的标准格式五、参考选题及参考方案选题一、定时抢答器1、设计要求2、课题涵盖的知识点3、单元电路的设计(1)定时抢答器的框图和参考电路图(2)编码器(3)译码显示器(4)锁存器(5)定时电路4、整机电路的安装调试(1)安装(2)调试选题二、汽车尾灯控制电路的设计1、设计要求2、课题涵盖的知识点3、单元电路的设计(1)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设计的框图和参考电路图(2)运行状态表(3)三进制计数器的设计(4)译码驱动电路的设计(5)开关控制电路的设计4、整机电路的安装调试(1)安装(2)调试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任务,着重培养学生对数字集成电路应用方面的综合实践技能,掌握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整理资料、答辩等环节,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课本知识以外的一些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再学习的能力。

如查阅资料、懂得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器件等,从而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各环节的实践,应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1.初步掌握数字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1)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2)通过调查研究、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3)掌握正确的布线方法;(4)选择元器件,检测元器件,安装电路,并通过调试改进方案;(5).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培养一定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包括:(1)学会自己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寻找答案;(3)掌握一些测试电路的基本方法,实验中出现一般故障,能通过“分析、观察、判断、试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独立解决;(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红外线报警器系、部: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专业:班级:电气完成时间:2011年12月13日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电子电器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各种高档家电产品和贵重物品为许多家庭所拥有.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是越来越多。

这点就是看到了大部分人防盗意识还不够强.造成偷盗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对财产安全问题十分担忧。

报警器这时正为人们解决了不少问题。

但是市场上的报警器大部分都是用于一些大公司财政机构。

价格高昂,一般人们难以接受.如果再设计和生产一种价廉、性能灵敏可靠的防盗报警器,必将在防盗和保证财产安全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由于红外线是不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等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也以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等特点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红外报警器大多数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其功能也非常先进。

其中包括被动式热释电型红外报警器,也即是本文将研究的产品.还有红外监控无线报警器,超声波防盗报警器,红外线防盗报警器,高灵敏红外报警器,触摸式延时防盗报警器,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红外报警器,红外线声先报警器……其外,可用红外报警器原理,控制各种电器的运行……目录1总体设计方案与要求··································41.1 设计任务的功能要求说明 (4)1.2设计课题总体方案介绍及工作原理说明·············42 设计电路及其仿真分析 (5)2.1设计电路图 (5)2.2 设计电路的仿真结果·····························63硬件电路各部分电路设计 (8)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方案
三、音频放大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一)设计指标要求
1、电压放大倍数:Au=145
2、最大输出电压:Uo=3.5V
3、频率响应:30Hz —30kHz
4、输入电阻:r i >15k Ω
5、失真度:γ<10%
6、负载电阻:R L =2k Ω
7、电源电压:E C =24V
(二)设计步骤和方法
1、选择电路方案
对讲机放大电路的框图如下图所示,根据设计指标选择多级放大电路,前置级为电压放大,输出级为功率放大,主要对前置级电压放大电路进行设计。

电路方案的确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根据总的电压放大倍数,确定放大电路的级数。

(2)根据输入、输出阻抗及频率响应等方面的要求,确定电路晶体管的组态及静态偏置电路。

(3)根据三种耦合方式的不同特点,选用适当的耦合方式。

2、选择电路
根据上述要求选择的电路如图所示。

3、计算元器件参数
(1)确定电源电压E C :
为保证输出电压幅度能达到指标要求,电源电压E C 应满足如下要求: 图一 E C >2V om +V E +V CES 式中:V om 为最大输出幅度
V E 为晶体管发射级电压,一般取V E =24V 。

V CES 为晶体管饱和压降,一般取V CES =3V 。

指标要求的最大输出电压V o =3V ,给定电源电压E C =24V ,可以满足要求。

(2)确定T 2的集电极电阻R 8和静态工作电流I CQ2。

因为这级的输出电压比较大,为使负载得到最大幅度的电压,静态工作点应设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如图一所示。

由图可知,Q 点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因此的T 2静态工作点满足下列条件。

(1-1)
o om V V 2
因在晶体管的饱和区和截止区,信号失真很大,为了使电路不产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V CEQ2应满足:
V CEQ2>V om +V CES (1-2)
由(1-1)式消去I CQ 2并将(1-2)式代入可得: 取V E =3V ;V CES =1V 则:
取R 8=3.5k 由(1-1)式消去V CEQ2可
得:
(3)确定T 2发射级电阻R 9: 取R 9=0.68k
(4)确定晶体管T 2:
选取晶体管时主要依据晶体管的三个极限参数:
BV CEO >晶体管c-e 间最大电压V CEmax (管子截止时c-e 间电压) I CM >晶体管工作时的最大电流I Cmax (管子饱和时c-e 回路电流) PCM>晶体管工作时的最大功耗P Cmax 由图一可知:I C2最大值为I C2max =2I CQ2 V CE 的最大值V CE2max =E C
根据甲类电路的特点,T 2的最大功耗为:P Cmax =V CEQ2·I CQ2 因此T 2的参数应满足:
BV CEO >E C =12V I CM >2I CQ2=4mA P CM > V CEQ2·I CQ2=4.8mW
选用S9011,其参数为:BV CEO >30V ;I CM >30mA ;P CM >400mW ;满足要求。

实测β=100。

(5)确定T 2的基极电阻R 6和R 7
在工作点稳定的电路中,基极电压V B 越稳定,则电路的稳定性越好。

因此,在设计电路时应尽量使流过R 6和R 7的I R 大些,以满足I R >>I B 的条件,保证V B 不受I B 变化的影响。

但是I R 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I R 大,则R 6和R 7的值必然要小,这时将产生两个问题:第一增加电源的消耗;第二使第二级的输入电阻降低,而第二级的输入电阻是第一级的负载,所以I R 太大时,将使第一级的放大倍数降低。

为了使V B 稳定同时第二级的输入电阻又不致太小,一般计算时,按下式选取I R 的值:
I R =(5~10)I BQ 硅管 I R =(10~15)I BQ 锗管
在上式中I R 的选取原则对硅管和锗管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锗管的I CBO 随温度变化大,将会影响基极电位的稳定,因此I R 取值一般比较大。

对硅管来说I CBO 很小,因此I R 的值可取得小些。

本电路T 2选用的是硅管,故取I R =5I BQ 则:由图4知:
取:R7=16.36k Ω;R6=93k Ω。

(6)确定T 1的静态工作点I CQ1;V CEQ
因为第一级是放大器的输入级,其输入信号比较小,放大后的输出电压也不大。

所以对于第一级,失真度和输出幅度的要求比较容易实现。

主要应考虑如何减小噪声,因输入级的噪声将随信号一起被逐级放大,对整机的噪声指标影响极大。

晶体管的噪声大小与工作点的选取有很大的关系,减小静态电流对降低噪声是
有利的,但对提高放大倍数不利。

所以静态电流不能太小。

在工程计算中,一般对小信号电
k k R 5.32)21213
24(
8=⨯-+⨯-<
路的输入级都不详细计算,而是凭经验直接选取: I CQ1=0.1~1mA 锗管
I CQ1=0.1~2mA 硅管 V CEQ =(2~3)V
如果输入信号较大或输出幅度较大时不能用此方法,而应该具体计算。

计算方法与计算第二级的方法相同。

(7)确定T 1管的集电极电阻R 3,发射级电阻R 4、R 5: 由图五知:
取:V E1=3V ;V CEQ1=3V ;
I CQ1=0.5mA 则:
取:R 3=12k Ω
取:R 4=0.039 k Ω;R 5=6.1k Ω (8)选择T 1管
选取原则与T 2相同:BV CE0>Ec=12V ; I CM >0.5mA ; P CM >1.5mW ,根据现有条件选用S9011,实测β1=100。

(9)T 1管基极电阻的选取 取:I R =10I BQ ,V E1=3V 由图六知;
取:R 1=408k Ω;R 2=72k Ω (10)耦合电容和
旁路电容的选取
各级耦合电容及旁路电容应根据放大器的下限频率f 1决定。

这些电容的容量越大,则放大器的低频响应越好。

但容量越大电容漏电越大,这将造成电路工作不稳定。

因此要适当的选择电容的容量,以保证收到满意的效果。

在设计时一般按下式计
算:
其中:R S 是信号源内阻,r i1是第一级输入电阻。

其中:r 01是第一级输出电阻,r i2是第二级输入电阻。

其中:r o2是第二级输出电阻。

其中:R b =R 6//R 7//R 3
由于这些公式计算繁琐,所以在工程计算中,常凭经验选取:
耦合电容:2~10μF
发射极旁路电容:150~200μF
现在用第二种方法确定C 1、C 2、C 3、C e1和C e2 取:C 1=C 2=C 3=10μF
C e1=C e2=100μF
电容器的耐压值只要大于可能出现在电容两端的最大电压即可。

(11)反馈网络的计算
根据深反馈的计算方法,由图七知: ∵
∴ R f =100R 4-R 4≈6.19k Ω 取: R f =5.6k Ω,C f =10μF
1
113)
(CQ CEQ E C I V V E R +-=k mA
V R 365.0)3324(3=--=k mA
V I V R R CQ E 65.031154==
=+Ω
=⨯
+=+=k I V V R BQ BE E 721005.0106
.03101
112)
(21
11i s l r R f C +>π
根据上述结果,可得电路图(图八)
4、理论计算
(1)根据电路图中的实际参数值,画出直流通路,计算静态工作点。

.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电压放大倍数
(3)计算各级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判别负反馈。

(三)利用EWB电路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
1、用EWB画的原理图
2、获得静态工作点的值
3、获得输入输出波形图
4、获得频率特性图
5、元器件的明细表
四、收音机安装、调试过程及体会
1、收音机的安装
2、收音机的调试过程
3、收音机元器件的明细表
4、收音机安装、调试过程的体会
五、结束语
六、附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