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学)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学)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学)案

第一课位置与区划

教学容:教材P1-6 位置与区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的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描绘及其相邻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并采用“联想法”记住这

些省份的轮廓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2、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作为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重点、难点:

1、了解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记住及其相邻省份的轮廓特征。

2、学会搜集信息。

教学准备:地图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学习活动

(一)中部省份

(1)在地图上找到,并说出它的地理位置。

(2)介绍的由来及简称。

(3)读图1-2,找出与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

(4)估算省的经纬度围。

(5)阅读资料:“三湘四水”“中部崛起”

(二)14个市州

(1)指导学生读图1-4,介绍省的14个市州。

(2)活动

1)找出自己家乡所在县(市、区)的名称,并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

2)说出家乡位于哪一个省辖市(州)。

3)在地图上找到市,判断它位于你的家乡所在地的哪个方位。指出市与我省哪些省辖市相邻。

4)有同学说:省政区图好像人头像,你觉得像吗?

(3)阅读资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伟人故里”“芙蓉国里尽朝晖”(增强学生对身为人自豪感的教育)

三、拓展延伸

1、查阅资料,了解一代伟人主席的家乡是哪一个县级市,哪一个省辖市?是一个伟人辈出的省份,除了以外,还有少奇,任弼时,德怀,贺龙,罗荣桓。查阅资料,说说他们家乡所在的县(市)。

2、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第二课人口与民族

教学容:教材P7-11 人口与民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知道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人口迁移特征与人口分布概况,掌握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以及自然条件对民俗风情的影响.

2、会根据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图,能分组讨论家乡的人口问题及对策,能搜集、交流反映民居特色的图片,讨论自然环境对民居特色形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事物发展变化或地域分布的基本规律。

2、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和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兼容并蓄的意识。

2、关注发展。

重点:

1、知道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人口迁移特征与人口分布概况。

2、掌握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民俗风情的特色,

以及自然条件对民俗风情的影响。

难点:

1、自然环境对民居特色形成的影响。

2、家乡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

(一)人口数量多

1、介绍人口数量概况。

2、分析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根据人口增长的变化规律,估算2010年省人口总量。

4、省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分析。

5、活动

阅读资料“中国长寿之乡——麻阳”

(1)说一说麻阳县百岁老人长寿秘诀?

(2)讨论:随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可能带来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二)分布不均衡

1、读图2-4,找出我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和较小的地区,分析

人口密度有何特点?

2、根据表2-1的资料,计算出人口密度,比较与全国以及其他省

份的差别。

3、举例说明留守儿童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三、课外活动

1、访问你身边的老人,询问他们的生活方式,想一想:自己应该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身体?

2、小组制定帮助留守儿童的计划,并付诸实践。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引入新课

1、简要说一说人口数量概况以及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2、说一说省人口分布特点。

二、新知学习

1、介绍我省的主要民族。(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

回族)

2、民族分布特点

读图2-7,分析我省少数民族分布特点,说一说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那些县级行政区?

3、少数民族自治。

三、课外活动

了解我省少数民族有什么特殊的生活习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第三课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教学容:教材P12-17第三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的主要山脉及地势,地形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处理、评价信息。

过程与方法

联系实际,提升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的地势、地形特征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知学习

(一)“马蹄形”地势

(1)指导学生看图3-1,介绍的地势特征。

(2)活动

看图3-2,3-3

1)分别说出炎112°E线,沿28°N线境主要地形区的名称。2)诗词《沁园春.》中有“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的诗句。想一想:湘江为什么北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