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2课《古诗三首》(己亥杂诗)(分层作业)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2课《古诗三首》(己亥杂诗)(分层作业)

第12课古诗三首第三课时分层作业【参考答案】1.祭乃熏杭亥恃哀拘【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

书写时要注意“祭、熏、恃、哀”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A【详解】本题考查对字词的解释。

“九州生气恃风雷”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故选:A。

3.B【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万马齐喑究可哀”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意思是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喑(yīn):沉默,不说话。

4.D【详解】万马齐喑究可哀: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究,终究。

故答案为:D5.D【详解】A.迭映、反问的修辞手法。

B.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C.拟人,夸张。

6.清龚自珍 7.hài恃哀sǒu 8.C 9.呼唤社会变革,重用人才【解析】6.本题考查课内古诗的文学常识。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

这是一组自叙诗,本题古诗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7.本题考查字音和古诗的背诵。

要求学生能背诵并默写古诗,掌握重点字的读音。

“亥”读作“hài”;“擞”读作“sǒu”。

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8.本题考查古诗的内容理解。

根据题目可知,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的意思是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风霜”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和尖锐猛烈的变革。

“万马齐喑”比喻再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前两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形势的看法。

C选项“两个夸张修辞”说法错误,故答案选C。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_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4)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_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4)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卷(4)一、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24分)1. 拼音写词。

2.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____3.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家祭无忘告乃翁________4.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5.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__6. 根据意思或情境写诗句。

作者陆游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什么都没了,应该也没什么可牵挂的了,只是因为一直看不到自己的国家统一而感到悲伤不已。

________,________7. 根据意思或情境写诗句。

杭州的景色太美了,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游人”们整日价在西子湖畔歌舞升平,寻欢作乐,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啊?________,________8. 根据意思或情境写诗句。

我希望朝廷能够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________,________四、根据古诗历史背景和思想内容填空答题.读懂诗题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

从《示儿》诗题中,我知道________;从《题临安邸》诗题中,我知道________。

《题临安邸》一诗中,________原是北宋的都城,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都城汴梁被占,失去了半壁江山。

康王赵构即皇帝位,经过一番逃难后,南宋建都杭州,改称“临安府”。

“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朝廷不思收复失土,偏安一隅,整日沉溺于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歌舞升平的虚假繁荣之中的愤慨之情。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力主抗金,渴望收复失土。

一生做诗词九千多首,绝大多数是爱国诗篇,被誉为“爱国诗人”。

《示儿》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

”写出了他至死不忘祖国统一,生时心愿未了,死后还满怀希望,爱国之情感人至深。

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他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2.牛古诗三首课时练积累运用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暖风熏.(xūn shūn)得游人醉.(zuì zhuì),直把杭州作汴.(biàn kă)州。

2.我劝天公重.(chóng zhòng)抖擞.(sŏu shŏu),不拘一格降.(jiàng jiáng)人才。

二、读拼音,写词语。

jìzǔháng zhōu xūn rǎn()()()bùjūyìgébēiāi()()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但.()悲不见九州同。

A.但是B.只是C. 空,白白D.姓2.九州生气..()持.()风雷。

A. 发怒,不愉快B. 活力,生命力。

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C. 依靠D. 指母亲3.死去元.()知万事空A. 为首的B. 同“原”,本来C.始,开端D.朝代4.西湖歌舞几时..()休A.什么时候B.时间阅读理解一、浓浓的爱国之情:《示儿》1.《示儿》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___。

“示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这首诗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2.诗人生前最遗憾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最大的愿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诗句回答)3.“九州”在诗中代指()。

A.全国B.九个区域C.地域辽阔D.大陆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两句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心情的字是________。

5.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以万事之空来衬托一事的不能忘怀、遗憾,悲伤之情袭扰着临死前的诗人。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意思是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告诉他们。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12课古诗三首(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12课古诗三首(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第四单元第12 课古诗三首课堂同步练习姓名:班级:1.我是小小书法家。

jiā jìnǎi shìxūn táo xīn hài yǒu shì wúkǒng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 画横线。

题临安邸.(dǐ zhǐ) 几.时休(jījǐ) 汴.州(kǎ biàn)万马齐喑(yīn àn)抖擞.(shù sǒu) 降.人才(xiáng jiàng)3.比一比 , 再组词。

元 ( ) 乃 ( ) 州 ( ) 亥 ( ) 拘 ( ) 远 ( ) 奶 ( ) 洲 ( ) 该 ( ) 狗 ( )4.下面加点的字有多种解释 , 你能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吗 ?(1) “但”的解释有 :A. 只 B. 但是 C. 姓(2) “却”的解释有 :A. 后退 B. 推辞 C. 表示转折① 但.悲不见九州同。

( ) ① 文章虽短却.很有说服力。

( )② 但.爱鲈鱼美。

( ) ② 我见他诚意相邀 , 就没有推却.。

( )③ 我爱听歌, 但.不爱唱歌。

( ) ③ 山高路险 , 令人望而却.步。

( )(3) “定”的解释有:A. 平静 B. 平定 C. 决定① 王师北定.中原日。

( )② 他一直心神不定.。

( )③ 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

( )5.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 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1) , 但悲不见九州同。

九州:(2) 中原日, 告乃翁。

乃翁:(3) , 万马齐喑究可哀。

万马齐喑:课内阅读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 直把杭州作汴州。

6.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7. 这首诗的作者是 ( ) 代的 ( )。

8.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 ?”表达了诗人。

9.诗的前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 的青山, 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 写出了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 各填一个四字词语)10. 诗人用“”三个字, 责问统治者: 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 言外之意是: 。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本文概要】《示儿》是写给儿子的临终遗言,《题临安邸》是讽刺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醉生梦死,不思收复失地的。

《己亥杂诗》是希望统治者不拘一格启用人才。

以下是本文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_____________注释①[示儿]给儿子看。

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②[元]同“原”,本来。

③[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中国。

④[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⑤[乃翁]你们的父亲。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_____________注释①[临安]南宋都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②[邸]旅店。

③[汴州]北宋都城汴梁,即今河南省开封市。

已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_____________注释①[已亥杂诗]《已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已亥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

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③[恃]依靠。

④[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喑:沉默。

【篇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古诗三首》知识点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主题:《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首诗,诗人痛惜自己无法亲眼看到国家统一,希望儿子以后家祭的时候能将这一好消息告诉自己,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注解]①示儿:给儿子看。

②元:同“原”,本来。

③但:只是。

④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中国。

⑤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⑥乃翁:你们的父亲。

鉴赏:①人死之后万事皆空,诗人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时练(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2.牛古诗三首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面字形、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乃.翁(lǎi)恃.风雷(shì)B.亥.时(hè)悲哀.(āi)C.抖擞.(sǒu)万马齐喑.(yīn)2.对“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两句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师”是指宋朝的军队,“中原”与现在的意思相同,就是指长江流域。

B.“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的意思是每年举行祭祀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祖先。

C.诗人以“北定中原”来表达自己最后的愿望,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最后的嘱咐,表现了诗人无比强烈的爱国情怀。

3.“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但”的意思是()A.但是B.只C.可是D.所以4.杜甫曾写了一首诗,以其“喜”来表现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

这首诗是()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B.《春夜喜雨》C.《关山月》D.《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下列诗词名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但悲不见九州..北定中原日南望王师..又一..生气恃风雷B.王师..同九州年C.直.把杭州作汴州飞流直.下三千尺D.西湖歌舞几时休.物是人非事事休.二、诗词曲鉴赏填空。

背诵《示儿》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示儿死去_______________,但悲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诗歌补充完整。

7.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8.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阅读《已亥杂诗》作者:代诗人。

(),()。

(),()。

9.将诗句补充完整。

10.解释下来词语的意思。

生气:_________________。

恃:_________________。

抖擞: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12 古诗三首课时1一、给下面生字注音。

乃()熏()亥()祭()恃()喑()擞()邸()二、给句子里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

1.“但”的解释有:A.只;B.但是;C.姓。

(1)但.悲不见九州同。

()(2)但.爱鲈鱼美。

()(3)我爱听歌,但.不爱唱歌。

()2.“漫”的解释有:A.到处都是;B.不受约束;随便;C.广阔,长。

(1)漫.卷诗书喜欲狂。

()(2)漫.山遍野都是英勇的战士。

()(3)我们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三、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3.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四、林升在《题临安邸》诗中写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对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旨在赞美杭州迷人的景色B.揭露南宋统治者的腐朽生活C.斥责南宋统治者不顾国家危亡D.说明南宋衰亡不可避免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龚自珍《乙亥杂诗》表达了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2.《题临安邸》中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表达了诗人。

3.《示儿》这首诗是时期(填人名)的绝笔,诗中作者以的口吻,表达了的无比渴望。

课时2一、课文理解。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找出诗中的成语。

2.龚自珍在诗中希望得到的“人才”主要是指()。

A.学习程朱理学的读书人B.能够“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C.主张学西方的中国人D.资产阶级知识分子3.如何理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国诗人陆游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

但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

有答案-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有答案-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12一、积累与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jì zǔyān xūn hánɡzhōu jū shù nǎi shìnǎi wēng zhàng shì yǐ hài bù jūyì gé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汴州是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B.《己亥杂诗》是清代龚自珍写的,共315首。

C.“万马齐暗”是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D.“九州生气恃风雷”一句中的“生气”。

和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指不愉快。

3.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字义]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九州生气恃风雷(气势)B.死去元知万事空(本来)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识)D.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所谓)5.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呐喊(nà)窃读(qiè)支撑(chēng)呕心沥血(ǒu)B.华侨(qiáo)玷污(diān)点缀(chuò)颇负盛名(p ō)C.鱼鳃(sāi)矫健(jiǎo)脂肪(zhī)玲珑剔透(t ī)D.抡起(lūn)功勋(xūn)铸造(zhù)抑扬顿挫(cuò)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B.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C.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D.我生长在戏剧之家,对豫剧一点都不陌生。

7.下列哪句诗句中没有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A.笑容灿烂阳光照耀脊背微弱B.得到体会生起炭火缝补棉被C.掀开席子撑起钉鞋画出噪声D.改正方法改善生活改变态度9.下面朗读断句停顿正确的一句是:( )A.王师北定/中原日B.山外/青山/楼/外/楼C.我劝/天公/重抖擞D.死去/元知/万/事空10.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爱国之情的一项是()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读句子,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1. 她扯着喑.(yīn àn)哑的嗓子向我们讲述她的遭遇。

2. 他是一个不(拒拘)小节的人,从不在意细枝末节。

3. 每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jī jì)日。

4. 战士们再一次抖擞.(sǒu shǒu)精神,投入战斗。

5. 商贩们的露天烧烤弄得街道烟(熏薰)火炼。

6. 就算你有才干,也不能这样(恃侍)才傲物、狂妄自大。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

1. “撇”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

“抖擞”的意思是。

2. 如果你不认识“喑”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来查字典,先查部,再查画,在“万马齐喑”中“喑”的意思
是。

三、先说说加点字词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休:。

诗句的意思:
2.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

诗句的意思:
3. 王师
..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王师:。

乃翁:。

诗句的意思:
四、填空。

1. 《题临安邸》一诗中描写青山、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的诗句是“”。

这两句诗反映了景象。

作者用“”三个字,话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其言外之意是:收复中原失地的事业几时才能着手?
2. 《示儿》一诗中,临终前,陆游的遗憾是,他的遗愿是。

(用原句回答)
五、按音节用“/”给下面的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六、阅读课外诗歌,完成练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僵(jiāng)卧:直挺挺躺着。

②戍(shù)轮台:守卫边疆
(jiāng)。

轮台: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③夜阑(lán):夜深。

④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1.从诗歌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根据注释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你还知道陆游的哪些诗?从中选出表现爱国情怀的写下来。

七、阅读课内诗歌,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这首诗是哪个朝代的,是谁写的。

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中“生气”的意思是。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1. yīn 2. 拘 3. jì 4. sǒu 5. 熏 6. 恃
二、1. S sou 扌 13 振作,振奋 2. 口 9 沉默
三、1. 停止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畔的歌舞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2. 同“原”,本来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3.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你们的父亲大宋的军队平定中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四、1.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当时虚假的繁荣太平几时休
2.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五、1.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六、1.了解到该诗的写作时间是十一月四日,当时风大雨急。

2.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示例: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
七、1.清龚自珍
2.朝气蓬勃的局面要使国家出现朝气蓬勃的局面,就必须靠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局面终究是太可悲了。

3.我感受到作者对当时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以及作者对人才涌现、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期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