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名词解释:
教育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创造和生产教育理论科学体系的一种脑力劳动。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有三个层次:1、以方法论为基础;2、研究教育问题所应用的具体方法;3、为具体方法的应用起辅助性作用的技术手段。它要求研究者辩证地、历史地看待问题,树立实践第一、辩证发展、系统整体的观念。
校本教育研究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思想,以教师为主体,自主进行的教育科学研究。它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为研究目的,以解决学校教育的实际问题为起点,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它具有针对性、自主性、应用性、群众性、灵活性等特点。
科研论文又称研究报告,是科研人员创造性研究成果的文字记载,以明确、具体、书面的表达形式,反映研究者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已做的研究工作和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通过科学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实验报告是记载实验人员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写清实验的目的与方法,叙述实验的操作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前言、实验过程和结果、讨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调查报告是记载科研人员的调查报告和调查结果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写清目的及运用方法,有明确的结论,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内容包括目的与方法、结果分析、结论建议三个部分。
教育经验来源于教育实践过程,是人们对教育教学工作感性的初步认识,内容与本质是客观的,认识也是客观的,有待于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抽样是从研究课题规定的总体中抽出一部分个体作为研究的样本的方法。
结构式观察是事先设计好观察的内容和项目,制定有关的观察表格,严格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做好记录的一种有明确目标体系,系统进行的研究方法。运用结构式观察搜集的资料翔实且可靠,但缺乏弹性,不够灵活也很费时。
参与性观察是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在与观察对象一起活动中达到观察的目的的研究方法。它可以缩短观察者与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深入内部,获取有价值的材料,但容易成为左右活动的人物,破坏真实的情景,容易以自己的看法替代他人的感受。
经验总结法是研究者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和一定的研究方法,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法是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

以个别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研究的研究方法。它的任务是揭示个案形成的变化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的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行动研究法是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及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方法或模式。
前实验是一种不够规范的实验,实验前没有清晰的假设,尤其是没有转化为可验证的命题,对实验环境的控制不够严格,干扰实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因此这种实验结论具有或然性。
准实验是一种接近实验法而又不十分合格的实验,从该方法与要达到的目的看,它接近实验法,即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从控制要求上看,又不足以称为实验法,因为控制过程无法做到十分严格。教育实验大都只能是准实验。
真实验是一种对所有可能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都作了控制的实验。
简答简述:
如何选择好的研究课题?
选择好的研究课题必须遵循的选题原则:
1、价值性原则(有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2、新颖性原则(时代感、内容新、方法新、角度新)
3、具体性原则(不空泛笼统,也不过于具体狭窄)
4、量力性原则(量力而行,考虑主客观因素,完成的可能性)
选题的基本途径:
1、从理论的空白处、不足处、“错误“处和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中选题;
2、从教育实践的反思、对策研究、校本教育研究、行动研究中选题;
3、从教育规划中选题。
校本教育研究如何选题?
1、立足本校实际选题(即学校的需要,有别于专家立足完善科学体系的着力点)
2、立足个人特点选题(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力量)
3、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提炼(与日常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
什么是实验法?教育实验有何特点?
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某种假设,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实验因子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的特点是:
1、实验以假设为先导并围绕假设展开;2、实验的根本目的是判明因果关系;
3、研究过程受到控制;4、实验不等于试验;5、具有可重复性
什么是实验效度?简述实验内外效度的关系?
实验效度是实验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实验内外效度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具体地说,内效度低,外效度必然低,内效度高外效度不一定高;反之,外效度高,内效度一定高,外效度低,内效度不一定就低。
分析教育研究对象的特点。
1、两难性:理论上的两难;实践中的两难;理论与实践脱节产生矛盾造成的两难;
2、复杂性: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亦

因亦果、难以单一归因;
3、开放性:时间上的开放(前瞻性)、空间上的开放;
4、整合性与扩散性(素质教育问题)(评价问题)
分析校本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存在的问题:
1、学校与教师在研究中缺乏信心,较迷信专家;
2、学校与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相对欠缺;
3、校本研究本身存在问题(视野水平、经验总结、资料信息、研究方法、研究层次、低水平重复研究)
对策:
1、树立正确的研究观念(树立发展性的研究目的观、树立长效性的研究功能观、树立实践性的研究质量观)
2、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宏观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超前思维)
3、选择恰当的研究模式(经验总结、合作研究: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
4、培养坚定的研究信念(树立研究的信心、具备研究的恒心、树立研究是专家型教师所必需的观念)
简述观察法实施程序:
1、明确问题,选择观察对象;
2、制定观察计划(目的、重点、范围、次数、时间、地点、运用的仪器、制定的表格、填写);
3、做好实际的观察准备(项目指标的界定;观察内容具体化指标化;选择观察的途径及方法观察取样;设计观察表格以及记录的方法;其他方面准备工作);
4、进入现场实施观察,并做好记录(尽是不影响观察对象的正常活动);
5、整理分析资料(最好对资料进行量化);
6、撰写研究报告。
简述总结法实施程序:
1、确定总结对象与目的(教育效果是否明显;教育的时耗物耗;经验推广的可能性);
2、搜集事实、资料;
3、整理分析资料(核实资料、筛选资料、提炼升华资料);
4、总结与讨论。
简述个案研究法实施程序:
1、确定个案研究对象与目的;
2、搜集有效、完整的个案相关资料;
3、整理分析资料(核实资料、筛选资料、提炼升华资料);
4、总结与讨论。揭示个案形成的变化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的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有哪些?
1、怀疑(熟悉学科内容,养成反思习惯,怀疑权威论断);
2、逆向思维(变换角度,反向思考);
3、类比(与其他领域的现象事实有相似共通之处);
4、深入探究事物
影响实验效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在实验中如何控制无关变量以提高实验效度?
影响实验效度的主要因素是:
1、由实验设计和操作带来的误差(选择误差;程序编排不当;中途失控;测评误差);
2、实验过程中的副效应(罗森塔尔效应;霍桑效应;约翰·亨利效应;生成效应);
提高实验效度的途径是:
1、提高外效度的主要途径:a.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重复性

实验;b.使实验情境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尽可能接近;c.采取合理的抽样方式。
2、提高内效度的途径:a.变变量为常量;b.合理安排实验处理程序;c.消除(不让无关变量参与);d.均衡;e.抵消;f.统计处理。
对策研究的基本范式:
问题研究→危害性→成因分析→应对措施
非随机分派单组控制前后测实验设计:
范式: Y1 X Y2
―――――――――
Y1 Y2
操作程序:
1、设置一个对照组(实地背景下的自然班选取,不进行等组处理,控制无关变量);
2、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前测,目的是判明各组原本存在差异状态;
3、对实验组施加实验处理,对照组不加处理;
4、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后测;
5、进行横向比较,判断实验有无效果;
d=( Y2-Y2)- (Y1- Y1) (d为正数有效,d为0或负数无效)
非随机分派单组控制仅后测实验设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