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光世界巡行练习题及答案
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1光世界巡行 练习(有答案)

3.1 光世界巡行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B.月亮是光源C.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D.光年是时间单位2.如图所示,2019年4月10日,人类发布了首张根据接收到的高能射线经过计算机处理而形成的黑洞照片,为解开星系演化之谜提供了宝贵资枓。
照片中的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光年”是以下哪个物理量的单位()A.长度B.时间C.速度D.密度3.夜晚,小明沿着平直公路AB经过路灯,他头部的影子在地面上行进的轨迹可能是()A.沿着CD B.沿着EF C.沿着GH D.沿着JK4.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5.如图所示,由太阳、地球、月亮运行的位置可知,发生月食的原因是()A.地球挡住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线B.月球挡住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线C.月亮由发光体变成为不发光体D.地球反射的阳光照射到月球上6.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是()A.先见闪电,后闻雷声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C.一叶障目,不见泰山D.日下立杆,其影立现7.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B.激光笔发出的光是一条光线C.光线是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D.光线可以用虚线表示8.如图所示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日食B.手影C.彩色光带D.林间的光柱9.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B.太阳C.地球D.房屋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C.小孔成像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D.太阳发光说明太阳不是光源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C.医院病房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电吉他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音调12.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太阳的虚像B.太阳的实像C.太阳的影子D.树叶的虚像13.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就在《墨经》中记录了小孔成像现象.关于如图的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烛焰经小孔成正立的像B.蜡烛燃烧不断缩短,烛焰的像向下移动C.蜡烛靠近小孔烛焰的像大小不变D.只将小孔由圆形改为三角形,像的形状不变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路是不可逆的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C.光的传播需要时间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二、填空题15.“光年”是表示__________的单位,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
2022年至2022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1 光世界巡行

2022年至2022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1 光世界巡行选择题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 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B. 月亮C. 放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画面D. 猫的眼睛【答案】C【解析】A、放电影时所看到的幕布是反射了其它光源的光,不是光源,A错误.B、月亮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了太阳的光,不是光源,B错误.C、电视机自身能够发光,属于光源,C正确.D、猫的眼睛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D错误.故选C.选择题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B. 激光笔发出的光是一条光线C. 光线是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D. 光线可以用虚线表示【答案】C【解析】A. 光线实际不存在。
此选项错误;B. 激光笔发出的是光,不是光线。
此选项错误;C. 光线是形象地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
此选项正确;D. 在光路图中,光线用实线表示,以与法线和反向延长线相区别。
此选项错误。
故选C.选择题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 树叶的虚像B. 树叶的实像C. 太阳的虚像D. 太阳的实像【答案】D【解析】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D。
选择题下列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A. 沙滩上出现的海市蜃楼B. 水面上小树的倒影C. 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D. 树荫下太阳的光斑【答案】D【解析】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水面上小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D、树荫下太阳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日晷仪计时B. 雨后出现彩虹C. 从后视镜观察车后的景物D.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答案】A【解析】A、日晷是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计时的,故A正确;B、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C、后视镜中的景物,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3.1光世界巡行(解析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沪粤版)

3.1 光世界巡行一、单选题1.(2022·全国·八年级)关于光的三原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光和绿光混合可以产生蓝光B.红光和蓝光混合可以产生绿光C.红光、绿光和蓝光可以合成紫光D.橙光、黄光和靛光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它颜色的光【答案】C【解析】AB.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的光都可以通过这三种原色混合得到,但红、绿、蓝三种色光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得到,故红光和绿光混合能产生新的色光,故AB错误;C.红光、绿光和蓝光是光的三原色,它们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到各种色光,因此有可能得到紫光,故C正确;D.红光、绿光和蓝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到各种色光,但橙光、黄光和靛光混合不能产生相同的效果,故D错误。
故选C。
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为2021年5月26日的月相,据此推断当天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可能为()A.B.C.D.【答案】C【解析】2021年5月26日傍晚出现一次月全食天象,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观察到月全食形成的红色月亮。
当太阳、地球与月球排成一条直线,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里,就发生了月全食。
由于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折射和散射,本影中的月球呈现出暗红色,如下图所示: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2·山东济南·一模)2022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名为“天、地、人”,是一个充满动感的人形,暗示着残疾人在运动和生活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会徽图形是由三基色构成的“之”字形,仿佛一个向前跳跃的运动员,体现了运动的概念。
三种颜色的三个笔画组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下列不是三基色的是()A.黄色B.绿色C.红色D.蓝色【答案】A【解析】光的三原色,又称三基色,指红、绿、蓝三种色光的颜色。
故选A。
4.(2021·湖北武汉·八年级期末)日晷名称是由“日”和“晷”两字组成。
部编版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光世界巡行练习(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3.1 光世界巡行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B.月亮C.放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画面 D.猫的眼睛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B.激光笔发出的光是一条光线C.光线是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D.光线可以用虚线表示3.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4.下列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A.沙滩上出现的海市蜃楼 B.水面上小树的倒影C.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D.树荫下太阳的光斑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日晷仪计时B.雨后出现彩虹C.从后视镜观察车后的景物D.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6.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做“小孔成像”实验,选项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小孔成像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手影表演B.看见不发光的物体C.水中倒影D.池水看起来变“浅”7.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8.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小孔成像B.雨后彩虹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9.雷雨天,电闪雷鸣,关于其中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堵上耳朵听到雷声变小,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我们能分辨雷声和雨声,主要是依据它们的响度不同C.我们先看见是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光比声音传播得快D.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电磁波10.学校运动会100m比赛时一般都是起点处的裁判员法令后开始比赛,终点处的裁判员通过停表计时,为了准确计时,终点处的裁判员应该()A.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容易看清B.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C.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音容易听清D.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速比光速快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在“太阳、月亮、珍珠、钻石、开亮的电灯、正在工作的电视机屏幕、闪亮的萤火虫”这些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3.1光世界巡行(包含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3.1光世界巡行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列关于光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凡是有光向外传播的物体都是光源B. 无论何时,电灯都是光源C. 宇宙里的星星不都是光源D. “床前明月光”表明月亮是光源2.一个人晚上沿马路行走时,经过一盏路灯,人影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应该是()A. 逐渐变长B. 先变长,后变短C. 逐渐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3.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能显示青蛙观察范围的光路图为()A. B. C. D.4.太阳、月亮、放映电影时的银幕、烛焰中,属于光源的是()A. 太阳、月亮B. 月亮、银幕C. 银幕、烛焰D. 烛焰、太阳5.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指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的为B. 一个普通鸡蛋的重力约为C.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D.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dm6.光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 水中的倒影B. 小孔成像C. 海市蜃楼D. 筷子好像折断了7.常见的生活情境,由光的色散产生的是()A. 五颜六色的花朵B. 五彩缤纷的焰火C. 色泽鲜艳的彩虹D. 眼花撩的霓虹灯8.以下几种光现象的产生,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 小孔成像B. 影子C. 海市蜃楼D. 日食9.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A. B.C. D.10.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A.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B.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C. 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D. 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1.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我们学习物理的目的之一,请你跟小明一起解答如下问题:(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______ (填单位).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8min才能到达地球,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______ m.(2)雨后的夜晚,月亮非常明亮,路上出现了一个个小水坑,我们走在路上时,如果我们迎着月光走______ 处应该是水坑,如果我们背着月光走______ 处应该是水坑.(以上两空均填“亮”或“暗”)12.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 km/s.雨过天晴后,在天空中会经常出现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______ 现象.13.在“太阳、月亮、珍珠、钻石、开亮的电灯、正在工作的电视机屏幕、闪亮的萤火虫”这些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
【沪粤物理下册】3.1 光世界巡行 同步练习

第三章光和眼睛3.1光世界巡行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光源1.(2023广东肇庆一中期中)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B.教室里正在工作的日光灯C.放电影时看到的银幕D.闪闪发光的钻石知识点2光的直线传播2.(2023安徽肥西期中)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光线表示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运用了建模法,即理想模型法C.光线是真实存在的D.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3.(2023广东佛山南海文翰中学期中)日食形成的原理是,在模拟日食的实验中,何老师画了示意图(如图),地面上的观察者应该是位于处可观察到日食,此时月亮在处(后两空均选填“A”“B”“C”或“D”)。
4.(广西都安民族实验中学月考)如图所示,在路灯(A点表示)的照射下,地面上出现了小树BC的影子BD,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确定点D的位置。
知识点3光的传播有多快5.(2022辽宁台安期中)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B.光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知识点4光的色散6.如图所示为光的三基色示意图,图中区域1和区域2应标的颜色是()A.蓝色、白色B.黄色、黑色C.绿色、白色D.黄色、白色7.(2021陕西未央期末)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最早研究这种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能力提升全练8.(2021四川内江中考)2 000多年前,《墨经》中就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小孔成像是下列哪种光现象形成的()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9.(2022浙江宁波中考)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10.(2022广东东莞月考)在百米赛跑中,终点计时员必须是在看到发令枪冒烟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时按表计时。
3.1++++光世界巡行(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含详细解析及答案)

3.1 光世界巡行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5•巴中模拟)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2.(2014秋•宝山区校级期中)下列四个词语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可称为光源的是()A.金光闪闪B.红光满面C.火光冲天D.波光粼粼3.(2016•环县校级模拟)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萤火虫B.深海灯笼鱼C.宇宙中的恒星D.电影屏幕4.(2013•永康市模拟)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竹的倒影B.水面折枝C.手影D.镜中花5.(2015•玉林)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镜中花B.水中桥C.林中影D.缸中鱼6.(2014•泉州)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现象,其成像的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的直线传播7.(2015•福州)2015年4月5日晚,天空出现的”红月亮“是月全食奇观,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平面镜成像D.光的折射8.(2015•资阳校级自主招生)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9.(2014•广安)下列现象不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小孔成像B.烈日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C.日食与月食的形成D.放大镜把文字放大10.(2014秋•三亚校级月考)下列直线中能够代表光线的是()A.B.C.D.11.(2013•邵阳)我市夏季多雷雨天.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B.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12.(2010秋•青神县期末)在运动会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记时员为了记时准确,在记时时应()A.听到发令枪声同时按下跑表B.看到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C.听到枪声或看到白烟都可以按下跑表D.看到白烟到听到枪声之间的任一时间里按下跑表13.(2015秋•福安市期末)天文学上的“光年”是()A.速度单位B.时间单位C.长度单位D.质量单位14.(2013秋•郸城县校级期中)光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A.空气、水、玻璃B.玻璃、水、空气C.水、空气、玻璃D.水、玻璃、空气15.(2015•金平区模拟)小玉学习光现象的知识后,提出了几种想法,正确的是()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而产生的④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以此检验真伪⑤红外线灯发出的红光就是红外线.A.①②③④⑤都正确B.①②④正确,③⑤错误C.②③④正确,①⑤错误D.②④正确,①③⑤错误二.填空题(共5小题)16.(2015秋•镇江期中)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⑤萤火虫、⑥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属于天然光源的是.17.(2014•云南)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18.(2014•石景山区一模)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km/s.19.(2015•庆阳)如图是2014年10月23号再美国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传播的,也说明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0.(2014•凯里市校级模拟)1997年3月9日,在我国漠河地区出现了“日全食”现象,如图表示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则图中的A是,B是.3.1 光世界巡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5•巴中模拟)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分析】在生活中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解答】解:水母和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发光的霓虹灯是人造光源,霓虹灯不发光的时候,不是光源,符合题意,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在晚上才比较亮,不是光源;符合题意.故选CD.2.(2014秋•宝山区校级期中)下列四个词语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可称为光源的是()A.金光闪闪B.红光满面C.火光冲天D.波光粼粼【分析】根据光源的概念答题: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身不发光反射其它物体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根据选项中的描述,看是否是自身在发光可做出判断.【解答】解:A、金光闪闪是说物体表面很亮,一般是发生镜面反射所致,不是自身发光,不合题意;B、红光满面是指人的脸色发红,可反射红光,不是自身发光,不合题意;C、火光冲天是火焰发出的光,是自身发光,属于光源,符合题意;D、波光粼粼是指水面对光的反射,不是自身发光,不合题意.故选C.3.(2016•环县校级模拟)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萤火虫B.深海灯笼鱼C.宇宙中的恒星D.电影屏幕【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是光源,自身不能发光的物体不是光源.【解答】解:萤火虫、深海灯笼鱼、宇宙中的恒星自身都能发光,属于光源;电影屏幕自身不能发光,不属于光源.故选D.4.(2013•永康市模拟)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竹的倒影B.水面折枝C.手影D.镜中花【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解答】解: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插入水中的树枝好像弯折了,这是树枝反射的光进入人眼时在水面发生了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镜中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5.(2015•玉林)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镜中花B.水中桥C.林中影D.缸中鱼【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3)光射到介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光反射形成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凹面镜成像.【解答】解:A、镜中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不符合题意;B、水中桥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C、林中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D、缸中的鱼属于光的折射原理.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14•泉州)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现象,其成像的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的直线传播【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穿过小孔后会在小孔后面的屏上成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有力地证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选D.7.(2015•福州)2015年4月5日晚,天空出现的”红月亮“是月全食奇观,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平面镜成像D.光的折射【分析】月食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月全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A.8.(2015•资阳校级自主招生)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分析】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当太阳光通过很小的正方形小孔时,就会形成太阳的像,即小孔成像,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解答】解:因为太阳离地面非常远,而小孔又非常小,符合小孔成像的条件,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时会形成太阳的像(圆形的),也就是我们见到的地面上的光斑;所以选项B、C、D不正确,选项A正确;故选A.9.(2014•广安)下列现象不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小孔成像B.烈日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C.日食与月食的形成D.放大镜把文字放大【分析】①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②当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烈日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日食和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把文字放大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0.(2014秋•三亚校级月考)下列直线中能够代表光线的是()A.B.C.D.【分析】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光的传播路径,这条直线叫光线.【解答】解:AB、直线上的箭头指示光的传播方向,此两选项中的直线没有箭头.不符合题意;CD、光线表示的是光的传播路径,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不是虚线.C选项符合题意,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1.(2013•邵阳)我市夏季多雷雨天.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B.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分析】根据我们对于光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和声音传播速度(约为340m/s)的大小关系做出选择.【解答】解: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故选A.12.(2010秋•青神县期末)在运动会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记时员为了记时准确,在记时时应()A.听到发令枪声同时按下跑表B.看到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C.听到枪声或看到白烟都可以按下跑表D.看到白烟到听到枪声之间的任一时间里按下跑表【分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很多,以烟为信号计时,更能反映出运动员的实际用时多少.【解答】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在看到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计时较为准确.故选B.13.(2015秋•福安市期末)天文学上的“光年”是()A.速度单位B.时间单位C.长度单位D.质量单位【分析】宇宙中恒星间的距离都非常大,为了表达起来方便一些,天文学家使用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光年,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解答】解: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3×108m/s×3600s×24×365=9.4608×1015m=9.4608×1012km.故选C.14.(2013秋•郸城县校级期中)光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A.空气、水、玻璃B.玻璃、水、空气C.水、空气、玻璃D.水、玻璃、空气【分析】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传播最快,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解答】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所以光在水、玻璃、空气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玻璃、水、空气.故选B.15.(2015•金平区模拟)小玉学习光现象的知识后,提出了几种想法,正确的是()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而产生的④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以此检验真伪⑤红外线灯发出的红光就是红外线.A.①②③④⑤都正确B.①②④正确,③⑤错误C.②③④正确,①⑤错误D.②④正确,①③⑤错误【分析】(1)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指光在1年内通过的距离,1光年=3×108m/s×3600s×24×365=9.4608×1015m=9.4608×1012km;(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3)太阳光是混合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经过三棱镜可以分散为红、橙、黄、绿、蓝、碘、紫七种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4)紫外线是紫光以外的光,属于不可见光,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5)红外线是红光以外的光,属于不可见光,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解答】解: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说法错误,光年是长度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说法正确;③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而产生的,说法正确;④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以此检验真伪,说法正确;⑤红外线灯发出的红光就是红外线,说法错误,红外线是不可见光.因此①⑤说法错误,②③④说法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共5小题)16.(2015秋•镇江期中)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⑤萤火虫、⑥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②③④,属于天然光源的是①⑤.【分析】本题考查对光源的理解,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解答】解:太阳本身能发光,萤火虫尽管发光很微弱,但本身也能发光,蜡烛的火焰本身也能发光,这些是光源;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宝石也是反射光,电影银幕也是反射光,这些不是光源.太阳、萤火虫是天然光源;烛焰是人造光源.故答案为:②③④;①⑤17.(2014•云南)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2)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解答】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答案为:3×108;色散.18.(2014•石景山区一模)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 km/s.【分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和光速相同,即c=3×108m/s.【解答】解:因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105km/s.故答案为:3×105.19.(2015•庆阳)如图是2014年10月23号再美国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也说明光能(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分析】(1),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是比较多的,主要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1)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日偏食”是日食的一种.(2)日食现象同时也说明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故答案为:沿直线;能.20.(2014•凯里市校级模拟)1997年3月9日,在我国漠河地区出现了“日全食”现象,如图表示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则图中的A是月亮,B是地球.【分析】日食是一种典型的光沿直线传播的自然现象,它的产生是由于月球遮挡住了太阳光而形成的.【解答】解: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近似在一条直线时,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就形成了日食;故图中的A是月亮,B是地球.故答案为:月亮;地球.。
3.1 光世界巡行 导学案答案

展示提升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太阳、月亮、亮着的电灯、开着的电视荧屏、钻石,属于光源的有太阳、火把、亮着的灯泡、开着的电视荧屏;太阳属于自然光源。
2、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 D)A、电池和萤火虫B、烛焰和月亮C、太阳和月亮D、萤火虫和烛焰3、木匠师傅为了检查一块木板是否直,常采用的方法是:闭着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着棱的长度方向看去。
这样做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以这样的速度1s内可绕地球7.5圈。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慢。
(地球半径约为6400km)5、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它的传播速度(B)A、增大B、减小C、保持不变D、有减小的,也有增大的6、百米赛跑中,记时员总是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然后听到枪声,这是因为(B)A.先产生烟雾,后听到枪声B.烟雾和枪声同时发生,但光速比声速快得多C.烟雾和枪声同时发生,但人耳反应没有眼睛快D.先产生枪声,后产生烟雾,但烟雾传播很快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是(DA.在有雾的天气里,看到从汽车灯射出的光B.电影院里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C.从门缝射入室内的太阳光束D、早晨,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却已经看到了红彤彤的太阳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 D)A.小孔成像B.手影游戏C.日食和月食现象D.隔着火看,东西在晃动9、阳光垂直射在塑料顶上一个很小的“△”形的孔上时,在地面上的光斑是( D)A、“△”形B、“▽”形C、方形D、圆形10、太阳离地球约1.5×1011m,问光从太阳经过约多少秒才能射到地球上?解:t=S/V=1.5×1011m /3×108m/s =500s答:光从太阳经过约500秒才能射到地球上。
3.1扩展练习题一、选择题1、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世界巡行
[沪科粤教版§内容]
一、判断题:
1、判断正误:
太阳光射不到物体的影子里,是因为光在空气里的传播路径是直的. ()
2、判断正误:
光在水里传播的速度大约是空气里的3/4.()
3、判断正误:
,
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燃烧的蜡烛、点亮的电灯、萤火虫、夜空中的月亮都是光源.( )
5、判断正误:
能使各种色光全部反射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白色的.()
二、单选题:
6、雷雨来临时,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人眼反应快,人耳反应慢
】
B.电光速度快,雷声速度慢
C.打雷时先发出闪电,后发出雷声
D.自然存在的现象,无法解释
7、光的色散就是
()
A.单色光合成复色光的现象
B.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
C.红光和紫光变成白色光的现象
(
D.白光变成红光和紫光的现象
8、绿色植物叶子里的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
()
A.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
B.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不利
C.一切色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相同
D.绿色光适合某些绿色植物
9、如图所示,给定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一道运动时要看到日环食,只有地球运行到
>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10、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一定是
()
A.倒立的像 B.正立的像 C.放大的像 D.缩小的像
三、填空题:
11、我们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问题时,运用的方法是________.
12、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是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的,则光在玻璃中
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千米/秒.
%
13、立竿见影,就是把竹竿竖在阳光下,立刻就能看到它的影子.如果将竹竿移动,影子也随之移动,这说明:由于光的________使竹竿形成影子.
14、________叫光源,在太阳、月亮、点燃的蜡烛以及正在工作的探照灯中,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
15、光在_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这个速度是________米/秒.
16、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10s内传播的距离为________m.
四、作图题:
17、如图所示,ab和cd是两条从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用作图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18、如图所示,S为一点光源,作出物体AB在地面上的影子.
19、如图所示,S为一点光源,作出人在墙的右侧通过窗口看到S的范围.
—
20、如图所示,AB为窗的一边,CD为窗外一物体(1)请在甲图中作出在室内能看见物体C端的范围(2)在乙图中作出在室内能看到CD整个物体的范围.
21、如图所示,、为两点光源,M为屏,作出光照射在屏上最亮的区域.
五、实验探究题:
22、如图所示,在一张不透明的硬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1mm的小孔,让白炽灯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以看到一个清晰________状的光斑,这是________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产生的,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变________.
23、探究研究物体的颜色
找几张颜色不同的纸: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再找几张颜色与上面相同的透明玻璃纸(或包装用塑料袋)和一个发光比较强的手电筒.把几张色纸排列在墙上,在屋子里,先用手电筒射出的白光依次照射各张色纸,记下它们的颜色;再用各张色纸蒙住手电筒的前端,用不同的色光依次照射各张色纸,把观察到的各张色纸的颜色填入下页表中.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六、阅读材料题:
!
24、很早的时候,我们祖先就注意观察天象,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如图所示.近年,我国科学家根据古书中“(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记载,猜想“天再旦”是天亮了两次,即发生在早晨日全食.恰巧,1997年3月9日,我国境内发生了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日全食发生时,新疆北部正好是天亮之际.这次日全食的观察,证实了我国科学家对“天再旦”的猜想,为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经过推算,我国科学家得出周王元年是公元前899年.日全食现象可以用________来解释.科学家们在这次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科学方法,请你任意写出两种:
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B
;
7、B
8、D
9、D
10、A 提示: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它可以是放大的.等大的或缩小的.
11、理想化
12、200000
13、直线传播
14、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月亮
|
15、真空,3×
16、直线,3×108,3×109
17、
18、
19、
20、如图所示.
画图时应注意,范围为室内能看到的部分,光线应带箭头,看到的部分应画成阴影.
21、
22、灯丝,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大
23、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白色光决定的,有色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同学们能总结出部分内容也可以,例:用任何色光照黑纸都呈现黑色;用色光照射白纸呈现与色光相同的颜色等等,只要正确均可,不必求全.
24、光的直线传播,猜想(测)、观测推算、验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