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型转换题(整理)
五年级语文句子练习(二):句型转换(附习题答案)

五年级语文句子训练(二):句型转换(附习题答案)句型转换常见类型:陈述句改被字句、把字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等。
一、陈述句改被字句、把字句或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改。
1.春风把草地吹绿了。
改为被字句:2.他什么也没有找到,还把钥匙弄丢了。
改为被字句:3.他吃完了所有的蛋糕。
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4.我跟在祖父身后,用脚把下了种子的一个个土窝窝溜平。
改为被字句:5.第三天四更时候,鲁肃被诸葛亮秘密地请到船里。
改为把字句:6.海伦小姐派仆人来把信取走了。
改为被字句:7.小女孩被两只可爱的小松鼠引到了一棵枯死的大树下。
改为把字句:二、转述句(间接引语句)或直述句(直接引语句)的转换。
1.王老师对我说:“你爸爸今天没空来接你,我送你回家吧!”改为转述句:2.鲁肃对周瑜说:“十万只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他说的是假话吧?”改为转述句:3.李刚说他病了,不能来去学,要我替他向老师请假。
改为直述句:4.小白蛇对海力布说,它是龙王的女儿,它要报答他。
它让海力布跟它回去,它爸爸一定会酬谢他的。
改为直述句:5.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改为转述句:6.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比赛时获胜。
”改为转述句:7.小明的妈妈说,她下班迟让爸爸带他去动物园看狮子。
改为直述句:8.老师对我说,下午叫我爸爸来一趟学校。
改为直述句:9.鲁班说:“不行,我的手艺还不精,我要再学三年。
”改为转述句:10.老师叮嘱我说:“千万不能再玩游戏了,你的学习成绩已经被影响了。
”改为转述句:1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改为转述句:12.刘乐告诉妈妈:“这次英语演讲比赛,我一定拿第一!”改为转述句:三、双重否定句或肯定句的转换。
1.星期天,我必须去踢球。
改为双重否定:2.未来的世界肯定是一个“多元”的世界。
改为双重否: 3.没有一个孩子不爱自己的母亲。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

小学句式转换练习题汇编、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1、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3、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4、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6、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7、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8、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转述句1、妈妈对小明说:“放学后,我来接你2、母亲对我说:“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
”3、王老师对小红说:“别泄气,我来辅导你复习功课4、小英对妈妈说:“放心吧,我会好好学习的。
5、我对老师说:“老师,请您相信我。
我会进步的6、我坚定地说:“他是这么认为的!7、东东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又被老师表扬了!8、妈妈问他:“小东,你吃饭了吗?9、我爸爸说:“奇怪,我的怎么不见了?10、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三、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1.我们不会把你老人家忘怀。
2.人与山的关系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3.你应该相信我4.朝鲜人民是不会忘记志愿军战士的5.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6、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7、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8、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四、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下面每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1、A、我们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B、我们从失败走向胜利2、A、星期天,李艳去外婆家。
B、星期天,李艳去奶奶家。
3、A、你答应和陈刚一起去看球赛。
B、你应该及时去找他。
4、A、明天不下雨。
B、我们去参观菊展。
5、A、我这次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
B、我决不灰心。
6 A、我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B、我不能骄傲。
7、A、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
B、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8、A、董存瑞牺牲自己。
B、董存瑞要炸暗堡。
9、A、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准。
B、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10、A、你每天坚持早锻炼。
B、你的身体素质会提高。
五年级语文下册句子训练(句型转换)

五年级语文下册句子训练(句型转换)一、改为双重否定句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4、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二、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
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难道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三、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画是我们班王南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一)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02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句型转换练习题(共十二类常考必考题型)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句型转换练习题一、句子成分翻译1.“小明正在看书。
” 改为“谁在看书?”2.“学生们正在操场上跑步。
” 改为“在哪儿跑步?”3.“老师鼓励我们认真学习。
” 改为“老师做了什么?”4.“我明天要去动物园。
” 改为“什么时候去动物园?”5.“他们每天都在操场上玩。
” 改为“他们玩什么?”二、句意衔接转述1.将句子“小明正在读书,小红在画画。
”改为“小红在画画时,小明在做什么?”2.将句子“妈妈买了一些新书,还买了一本漫画书。
”改为“妈妈买了什么书?”三、疑问反义矛盾互转1.将句子“小明是学生。
”改为疑问句。
2.将句子“这是我的自行车。
”改为否定句。
四、表语转换场景描写1.根据情境描述,完成句子变化:小明(高兴/难过)地看着他们离去。
2.根据情境描述,完成句子变化:天空(湛蓝/乌云密布)。
五、主谓宾定状扩展考查1.将句子“他们喜欢画画。
”改为主、谓、宾、定、状五个成分的完整句子。
2.将句子“小狗追着小猫跑。
”改写为定状扩展的完整句子。
六、对比分析问题提炼1.对比分析“小明喜欢数学,小红喜欢语文。
”2.对比分析“春天和冬天的天气有什么不同?”七、句间关系状合并提问1.将句子“他们一边读书一边做作业。
”改为“做完作业后干什么?”2.将句子“小猫是我的宠物,我很喜欢它。
”改为“什么让我很快乐?”八、句子逻辑关联句式训练1.根据描述,衔接两句“在早晨,太阳升起,鸟儿开始歌唱。
”2.根据上下文,连词承接两个句子“阴天没有阳光,但是天还是很亮。
”九、情景互动句意转述1.将句子“小孩子们在公园里玩得开心极了!”转述为作者的感触。
2.转述他们“终于把困难克服了!”的心情。
十、主次因果时间转折法1.时序排列表达:“午饭后,他们开始写作业,晚上吃完晚饭,就去睡觉了。
”2.句子因果联系:“因为下雨了,所以运动会延期了。
”十一、句间修辞联系排比设问1.设问表达:“学校里有许多大树,墙角有一个座位,校园中有一所教学楼。
五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及答案精品文档一、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拟人句。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草儿发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百灵鸟在树枝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果园里,麻雀叽叽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
二、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下面每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A、我们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B、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A、星期天,李艳去外婆家。
??B、星期天,李艳去奶奶家。
、A、你答应和陈刚一起去看球赛。
??B、你应该及时去找他。
、A、明天不下雨。
B、我们去参观菊展。
、A、我这次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
??B、我决不灰心。
、A、我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B、我不能骄傲。
7、A、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
?B、我把这本书一连看1 / 141/14页精品文档了三遍。
、A、董存瑞牺牲自己。
B、董存瑞要炸暗堡。
9、A、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准。
?B、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10、A、你每天坚持早锻炼。
?B、你的身体素质会提高。
11、A这次春游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
B这次春游使我们增长了不少知识。
12、A我们珍惜时间。
B时间宝贵。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2、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3、缝纫姑娘在另一家时装店的挑拨下跑光了,我的时装展要推迟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五年级句式转换方法及练习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精讲: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如:见到同学有难,我们怎能不帮忙呢?(见到同学有难,我们必须[一定、应该]要帮忙。
)二、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
如:谁都热爱自己的祖国。
(谁都不会不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双重否定句变成肯定句。
如: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李博士只得停止工作。
)四、难度稍大的把字名改成被字句,或被字句改成把自己。
如:自古以来,人们把钱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自古以来,钱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
)五、变换语序,意思不变。
如:“看,孔雀开屏啦!”她兴奋地说。
(她兴奋地说:“看,孔雀开屏啦!”)六、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非……不可……的运用)如: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
(我非把这件事做好不可。
)七、直接引述与第三人称转述。
句式变换练习一、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春风吹绿了田野。
五年级句型转换练习题

五年级句型转换练习题五年级句型转换练习题是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技巧,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练习。
以下是一些句型转换的练习题:1. 陈述句转换为一般疑问句:- 原句:今天是星期一。
- 转换:今天是星期一吗?2. 陈述句转换为特殊疑问句:- 原句:我们去公园玩。
- 转换:你们去哪里玩?3. 一般疑问句转换为否定句:- 原句:他今天来学校了。
- 转换:他今天没有来学校。
4. 特殊疑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原句:你什么时候回家?- 转换:我五点回家。
5. 肯定句转换为否定句:- 原句:她喜欢画画。
- 转换:她不喜欢画画。
6. 反义疑问句的构成:- 原句:他是你的老师,是吗?- 转换:他不是你的老师,是吗?7. 条件句的转换:- 原句:如果你明天有空,我们可以一起去图书馆。
- 转换:我们可以一起去图书馆,如果你明天有空。
8. 祈使句转换为陈述句:- 原句:请把窗户关上。
- 转换:窗户被关上了。
9. 并列句转换为复合句:- 原句:他喜欢跑步,也喜欢游泳。
- 转换:他不仅喜欢跑步,而且喜欢游泳。
10. 直接引语转换为间接引语:- 原句:他说:“我明天会来。
”- 转换:他说他明天会来。
11. 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 原句:这本书被他借走了。
- 转换:他借走了这本书。
12. 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 原句:我们完成了作业。
- 转换:作业被我们完成了。
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句型的理解,并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灵活运用。
练习时,学生应该注意句型转换的规则,例如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语法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句式与转换练习题上传: 何晓红更新时间:2013-3-1 9:26:24五年级句式与转换练习题(一)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方法: 1.陈述句改反问句,在句子中加上“难道+不+吗”;“怎么+不+呢?”;“ 怎能+不+呢?”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删除句子中的反问成分,问号改为句号。
读改好的陈述句,要求句子通顺,意思与原句相同。
练习题1.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了吗?2.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3.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4.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5、小孩掉进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6、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7、为爸爸找到了病因——二氧化硫过敏,我怎能不高兴呢?8、多媒体电脑,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9、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10、雄伟的长江、黄河哺育了我们,我们怎能不爱它呢?11、没有哪一个同学说李医生不是好人。
(二)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第三人称转述)一般方法:1、提示语部分一般不变,祈使句式,疑问句式做合理的变换。
2、将:“”改为,3、若直接引语中只出现了一个人称,而且这个人称就是指的是提示语中的人,只要将这个人称改为“他(她);若直接引语句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人称,而且这两个不同的人称分别指的是提示语中的两个人,那么要将代表提示语的第二个人的人称用提示语中的名称代替,将代表提示语中第一个人的人称用“他(她)”代替练习题1.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2.赵王对蔺相如说:“你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3.李明对老师说:“我叫李明,是从重庆转来的。
”4.妈妈对我说:“等你测试完回来,陪我去书城买些教学用品。
”5、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
(改为直述句)6、老师对小丽说:“你这么做是不对的。
”(三)缩句和扩句缩句方法:1、找出主要动词。
2、删除句子中“的”“地”前,“在”“从”“得”后的修饰成分。
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所谓的枝叶尽可能全部去掉,不能去一点,留一点。
3.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4.读改好的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子意思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句子是否保留了“名+动”或“名+动+名”的形式。
5.句子中的“着、了、过”和“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练习题1.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缩句)2.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缩句)3.、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缩句)4、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缩句)5、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等情况。
(缩句)6、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
(缩句)7、全长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终于胜利贯通了!(缩句)8、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
(缩句)9、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缩句)10、草原上有羊群。
(扩句至少两处)11、我们成长。
(扩句)12、周瑜嫉妒诸葛亮。
(扩句)(四)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方法:选择同一个意思,可以从正面去表达,是肯定句:从反面去表达相同的意思,是否定句。
将肯定句式改成否定句式,除了将原句中表示肯定的词语(如“能”“会”“可以”等)改成表示否定的词语,(如“不能”“不会”“不可以”)外,还应在原句式的适当位置再添上一个表示否定的词。
练习题1、楚王尊重晏子了。
(改为双重否定)2、 2、人人都说“法轮功”是邪教。
(双否)3、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
(改为肯定句)4、没有哪一个同学说李医生不是好人。
(改为肯定句)(五)修改病句一、病句的几种类型:1、成分残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方法:找出缺少的“谁”,“什么”、或者是“怎么样”以作添加。
2、搭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两种成分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方法:找出不当“点”进行合理化处理3、词序颠倒: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方法:找出顺序颠倒的词再作修改。
例: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4.、意思重复: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啰嗦,累赘。
方法:分清大小概念,决定取舍5、概念不清:即句子中的意思含糊不清,令人不解、混淆。
例: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6、前后矛盾:即句子意思前后不一致。
方法:找出矛盾的点,删去或改掉其中的一个。
例: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了。
7、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
方法:找出不是一类的,进行修改或删除例: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毛豆、红豆、扁豆等蔬菜。
8、不合事理方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尽量少做改动,终于原意,尊重客观事实。
例:春天到了,种子长叶,生根,发芽。
9、指代不明。
方法:借助词语讲话说明白。
例: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二、改病句的三个步骤1、读句子,理句意2.、查排审,找病因3,该句子,保原意(改的少,改的巧)三、练习题1、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2、《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3、家乡的春天是个迷人的地方。
4、我的家乡是山东人。
5、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6、昨天晚上下了一天的雨。
7、我们的眼睛一下子集中到王老师身上。
8、虽然小明进步很大,但是老师表扬了他。
9、我唯一的业余爱好是喜欢打篮球和游泳。
10、《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古典四大名著。
11、李刚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近视眼睛的同学。
12、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很快恢复的健康。
13、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14、我们迈着轻快地步子和欢乐的歌声去郊游。
15、陈明同学基本上完全改掉了不好的习惯。
16、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17、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18、多读课外书,可以是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六)修辞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比喻的结构一般有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句。
(1)同类相比。
例如:他的性格很像母亲。
(2)表示猜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3)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4)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二拟人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例:1、古老的威尼斯有沉沉入睡了。
(拟人)2 .指导员讲的真来劲,嘎子竖起耳朵听。
(拟物,“竖起耳朵”是写动物的,这里用在人身上。
)三排比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例: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四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金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就是浮夸。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劳动三十天,胜过两个月。
(事实,不是夸张)五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1、设问句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句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例如:难道你没有听见我的花吗?六设问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如: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练习题1、小东走的很快,一定是有急事。
(改成比喻句)2、山洪暴发。
(拟人句)3、两只小鸟站在树枝上叫着。
(改为拟人句)4、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改为比喻句)5、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改为拟人句)6、夏天到了,树上的叶子绿了。
(按要求改句子)(1)打比方的句子:(2)把物当人来写:(3)感叹语气的句子:7、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高梁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3)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4)这块大石头,远看像一位老人。
()(七)关联词语的分类1并列句。
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如:“这衣服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句。
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去做。
常用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于是······、······又·····、······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