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人事]浅谈如何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人事]浅谈如何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

浅谈如何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

中共==市==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曾说到:“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这些都释放出一个鲜明的信号,那就是改革发展过程中要宽容“探索性失误”,为那些敢于改革、敢于创新的干部解除后顾之忧。

何谓“容错机制”?这本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术语,借用到干部管理中来,表达的是,对那些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官员,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所犯下的错误,组织要宽容。对于广大基层干部而言,这犹如一颗“定心丸”,让很多干部可以轻装上阵。当前部分干部认为社会改革环境不够宽松,尤其是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之下,部分干部滋生“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心理。我们在县区基层干部工作中体会最深,一些大胆创新的干部在改革中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难免得罪人,如果改革者一旦被举报,纪委虽然查证其“清白”,但往往形象遭诬,仍难逃舆论压力,一些干部权衡利弊,也就产生了“少干避祸”的畏难情绪,所以当前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势在必行。一个好的机制可以让广大干部敢于改革、敢于创业、敢于干事,真正“撸起袖子加油干“,更加有利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那么,容错机制从书面到执行,还需厘清哪些认识,破解哪些难点?结合工作实际,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明确容错纠错的原则和界限。容错纠错的目的是支持实干、鼓励创新,不违反党纪国法的禁止性规定,符合中央大政方针、经过民主决策程序、出于公心、善意履职、积极担当的等等作为,应成为确定免责的一致原则。另外,如何划清因乱作为而犯错与因敢作为而失误的界限,人民日报曾有过湖北省这样一个例子,湖北省纪委在民生资金监管试点工作中,发现某山区的一个县将粮食直补资金用于支持当地的桑、茶项目。调查发现,该县粮食种植很少,桑、茶业是扶贫的重点项目,而且不涉及优亲厚友、失职渎职,因而在处理时没有动用纪律处分,只是责令当地制定政策稳妥解决。正是因为实事求是地区分了干部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行为的界限,不仅干部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好地保护,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也得到了延续。所以明确容错纠错的原则和界限,应该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考虑:一要看动机,是因为客观条件造成的错误,还是主观故意;二要看程序,是否有经过科学民主决策,是否经过调研论证和风险评估;三要看政策,是否符合国家改革方向,是否有法律明令禁止;四要看后果,有无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其次,要规范容错纠错工作程序。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容错免责,应有严格的认定程序,从申请、核实、认定、公示和报备等流程要严格细化,经得起人事组织和社会群众考验和推敲。符合申请的事项要具体,不能空泛,是能够通过文字、影像、录音等材料和相关数据支撑的;核实过程中,需要纪检监察机关会同多部门通力合作,依申请事项开展调查,完成初步调查报告,并且容错机制的最终裁定,应由纪检机关、组织部门负责,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确保容错纠错机制的严肃和权威。

最后,要敢于公开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容错纠错机制是为了给勇于改革创新的干部提供保障,不能沦为部分党员干部犯了错误就躲进去的“保护伞”。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孙家庄村在给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出现明显失误,一五保户年人均收入11万元,被全市通报批评。石鼓镇孙家庄村委会立即召开会议,对脱贫建档立卡工作存在问题全面反思、整改,同时认为村会计在脱贫工作中经常加班加点,工作量大活多,尽职尽责,责任心强,该失误属于其连夜加班填写300多张扶贫表格中的笔误,应以批评教育为主,鼓励其继续做好全村脱贫攻坚工作,并向镇纪委提出容错纠错申请,镇上又向区里提出容错纠错申请,渭滨区纪委常委会研究认为,其错误属工作中无意失误,为鼓励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勇于担当,大胆干事,打消后顾之忧,同意对其本人不予责任追究,教育约谈了结,同时责成镇纪委召开大会,通报情况。此事在全区起到了示范效应,渭滨区帮扶干部工作热情高,全区脱贫攻坚任务走在全省前列。不仅是当地政府能够区分干部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行为的界限,而是在启动了容错机制后,政府及时公开此事来龙去脉,在第一时间用事实说话,消除了负面影响。所以在容错纠错过程中,公开的信息要及时全面、有据可依,避免群众误解,让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并支持容错纠错相关工作的开展。

当然,容错并不能完全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必须与考核评价、奖优罚劣等结合起来。一是用好政绩考核评价指挥棒。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框架体系和考核内容,增加改革创新指标及其权重,形成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二是强化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坚持问责与免责并行、惩治与保护齐下,大力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只有这样,容错纠错机制才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