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教学教案
医学院眼科教研室教案(结膜病)

医学院眼科教研室教案(结膜病)第一章:结膜病的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结膜病的定义、分类和临床表现。
掌握结膜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理解结膜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1.2 教学内容:结膜病的定义和分类。
结膜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结膜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眼部检查等。
结膜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结膜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眼部保护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结膜病的定义、分类和临床表现。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结膜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小组讨论法,讨论结膜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第二章:结膜炎的诊断与治疗2.1 教学目标:掌握结膜炎的诊断方法。
了解结膜炎的治疗方法。
理解结膜炎的并发症和预后。
2.2 教学内容:结膜炎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眼部检查等。
结膜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结膜炎的并发症和预后,包括视力损失、复发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结膜炎的诊断方法。
采用讲授法,讲解结膜炎的治疗方法。
采用小组讨论法,讨论结膜炎的并发症和预后。
第三章:结膜病毒的诊断与治疗3.1 教学目标:掌握结膜病毒的诊断方法。
了解结膜病毒的治疗方法。
理解结膜病毒的并发症和预后。
3.2 教学内容:结膜病毒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眼部检查等。
结膜病毒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结膜病毒的并发症和预后,包括视力损失、复发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结膜病毒的诊断方法。
采用讲授法,讲解结膜病毒的治疗方法。
采用小组讨论法,讨论结膜病毒的并发症和预后。
第四章:结膜细菌的诊断与治疗4.1 教学目标:掌握结膜细菌的诊断方法。
了解结膜细菌的治疗方法。
理解结膜细菌的并发症和预后。
4.2 教学内容:结膜细菌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眼部检查等。
结膜细菌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结膜细菌的并发症和预后,包括视力损失、复发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结膜细菌的诊断方法。
眼科护理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1. 知识目标:- 掌握眼科患者的基本护理知识。
- 了解眼科常见疾病的症状、诊断及治疗原则。
- 熟悉眼科护理操作技能,如滴眼药水、冲洗结膜囊等。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进行眼科患者的护理操作。
- 能够观察和评估眼科患者的病情变化。
- 能够与眼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眼科护理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同情心。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眼科患者的基本护理知识:- 眼科患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 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 眼科患者的心理特点。
2. 眼科护理操作技能:- 滴眼药水、冲洗结膜囊、眼睑护理、泪道冲洗等。
3. 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与眼科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
- 针对不同眼科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
1. 讲授法:讲解眼科护理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病例,让学生掌握眼科护理技能。
3. 操作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眼科护理操作技能,学生跟学。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眼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简要介绍眼科护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讲解眼科患者的基本护理知识,包括症状、诊断、治疗原则等。
- 讲解眼科护理操作技能,如滴眼药水、冲洗结膜囊等。
3.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病例,让学生分析眼科患者的护理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案。
4. 操作演示:- 教师现场演示眼科护理操作技能,学生跟学。
5. 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眼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如患者心理护理、护理记录等。
6.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眼科护理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操作技能掌握情况:通过实际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对眼科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眼科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科学的基本概念、眼的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眼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眼的结构和功能。
2. 常见眼病及其预防和治疗。
三、教学难点1. 眼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 常见眼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眼科学基本概念、眼的结构和功能、常见眼病及其预防和治疗。
2. 教学模型:眼模型、眼病模型。
3. 教学视频:眼科学相关视频。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眼科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眼睛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如此重要?二、眼的结构和功能1. 教师讲解眼的结构,包括眼球壁、内容物、眼副器等。
2. 学生观察眼模型,加深对眼结构的理解。
3. 教师讲解眼的功能,包括视觉、调节、保护等。
4. 学生讨论眼的功能,并举例说明。
三、常见眼病及其预防和治疗1. 教师讲解常见眼病,如近视、远视、青光眼、白内障等。
2. 学生观察眼病模型,了解眼病的特征。
3. 教师讲解眼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4. 学生讨论如何预防眼病,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眼睛。
四、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进行眼健康检查,如视力测试、眼压测量等。
2. 学生根据检查结果,分析自己的眼健康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眼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提出对眼科学学习的建议。
六、作业1. 学生完成眼科学相关练习题。
2. 学生收集眼科学相关资料,了解眼病的新进展。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眼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眼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
眼科学教学教案

汇报人:XX
目 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标题 02. 教学目标 03. 教学内容 04. 教学方法 05. 教学过程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添加章节标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眼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理解眼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 表现
同伴互评:学生之 间相互评价,有助 于提高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师评价:教师根 据学生的学习表现 、课堂参与度等方 面进行评价,为学 生提供反馈和建议 。
反馈机制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访 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 馈意见
同行评价:邀请其他教师或专 家对教学进行评价和建议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 馈意见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
讨论法
讨论法的定义: 通过学生之间的 讨论,激发思维, 提高学习效果。
讨论法的优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 精神,提高学生 的口头表达能力 和思维能力。
讨论法的实施步 骤:提出问题、 分组讨论、代表 发言、教师总结。
讨论法的注意事 项:教师要引导 学生进行有效的 讨论,避免偏离 主题。
实验法
实验步骤:按照实验指导书 进行,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
教学内容
眼科学基础知识
眼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眼科疾病的分类和特点
眼科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眼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原则
眼病预防与控制
眼病的种类:近 视、远视、散光、 青光眼等
眼病的成因:遗 传、环境、生活 习惯等
眼病的预防:保 持良好的用眼习 惯,定期检查视 力,注意眼部卫 生等
眼病的控制:及 时治疗,遵医嘱 用药,避免过度 用眼等
眼科教案[新]
![眼科教案[新]](https://img.taocdn.com/s3/m/455605f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b.png)
眼科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次眼科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眼部结构、眼部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症的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掌握基本的眼科检查技能和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眼部结构眼球是人体视觉器官的主要部分,它由眼球壳、眼外肌、眼内肌、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组成。
学生需要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眼部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症眼部疾病可以分为感染性眼病、非感染性眼病、先天性眼病、后天性眼病等。
常见病症包括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眼病的症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
3. 眼科检查技能眼科检查是诊断眼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眼科检查技能,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角膜显微镜检查、眼底检查等。
4. 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症状分析、眼科检查、辅助检查等。
5. 眼部疾病的预防措施眼部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眼部疲劳、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眼部结构、眼部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症、眼科检查技能、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方法以及眼部疾病的预防措施等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眼科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眼科检查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可以通过填写问卷、写作业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2. 教师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听取学生的讲解等方式进行评价,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
五、教学建议1. 加强实验操作眼科教学需要加强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掌握基本的眼科检查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医学院眼科教研室教案(结膜病)

医学院眼科教研室教案(结膜病)第一章:结膜病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结膜病的定义、分类和临床表现掌握结膜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结膜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1.2 教学内容结膜病的定义和分类结膜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结膜病的治疗方法结膜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结膜病的定义、分类和临床表现互动法:提问和讨论结膜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实践法:演示结膜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第二章:结膜炎2.1 教学目标了解结膜炎的定义、分类和病因掌握结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掌握结膜炎的治疗方法2.2 教学内容结膜炎的定义和分类结膜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结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结膜炎的治疗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结膜炎的定义、分类和病因互动法:提问和讨论结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实践法:演示结膜炎的治疗方法第三章:结膜干燥症3.1 教学目标了解结膜干燥症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掌握结膜干燥症的治疗方法了解结膜干燥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3.2 教学内容结膜干燥症的定义和病因结膜干燥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结膜干燥症的治疗方法结膜干燥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结膜干燥症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互动法:提问和讨论结膜干燥症的治疗方法实践法:演示结膜干燥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第四章:结膜肿瘤4.1 教学目标了解结膜肿瘤的定义、分类和病因掌握结膜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掌握结膜肿瘤的治疗方法4.2 教学内容结膜肿瘤的定义和分类结膜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结膜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结膜肿瘤的治疗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结膜肿瘤的定义、分类和病因互动法:提问和讨论结膜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实践法:演示结膜肿瘤的治疗方法第五章:结膜病的护理和预防5.1 教学目标了解结膜病的护理原则和方法掌握结膜病的预防措施5.2 教学内容结膜病的护理原则和方法结膜病的预防措施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结膜病的护理原则和方法互动法:提问和讨论结膜病的预防措施实践法:演示结膜病的护理和预防方法第六章:结膜病的影像学检查6.1 教学目标了解结膜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在结膜病诊断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结膜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CT、MRI、眼科相机等各种影像学检查在结膜病诊断中的应用和优缺点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结膜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互动法:提问和讨论各种影像学检查在结膜病诊断中的应用实践法:观看结膜病影像学检查的案例视频第七章:结膜病的药物治疗7.1 教学目标了解结膜病的药物治疗原则掌握各种药物治疗方法及其适应症和副作用7.2 教学内容结膜病的药物治疗原则抗生素、抗病毒、抗过敏、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结膜病的药物治疗原则互动法:提问和讨论各种药物治疗方法及其适应症和副作用实践法:模拟药物治疗场景,进行角色扮演第八章:结膜病的手术治疗8.1 教学目标了解结膜病的手术治疗原则和方法掌握各种手术技术的适应症和操作要点8.2 教学内容结膜病的手术治疗原则和方法各种手术技术:如结膜移植、结膜瓣手术、激光治疗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结膜病的手术治疗原则和方法互动法:提问和讨论各种手术技术的适应症和操作要点实践法:观看结膜病手术治疗的案例视频第九章:结膜病的康复治疗9.1 教学目标了解结膜病的康复治疗原则和方法掌握康复治疗在结膜病治疗中的作用和重要性9.2 教学内容结膜病的康复治疗原则和方法:如物理治疗、眼部运动等康复治疗在结膜病治疗中的作用和重要性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结膜病的康复治疗原则和方法互动法:提问和讨论康复治疗在结膜病治疗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实践法:进行眼部运动和康复治疗的演示第十章:结膜病的最新研究进展10.1 教学目标了解结膜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掌握结膜病研究的前沿动态10.2 教学内容结膜病研究的最新进展:如新型治疗方法、药物研发等结膜病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结膜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互动法:提问和讨论结膜病研究的前沿动态实践法: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小组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结膜病的定义、分类和临床表现补充和说明:结膜病是指结膜的炎症、感染、肿瘤等疾病。
护理微课眼科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眼科护理基础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授课时长:30分钟授课形式:微课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眼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
- 了解眼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 熟悉眼科护理操作的基本流程。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执行眼科患者的护理操作。
- 能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护理方案。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眼科护理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眼科常见疾病护理:- 白内障的护理要点。
- 角膜溃疡的护理要点。
- 眼底病变的护理要点。
2. 眼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眼科患者的心理特点。
- 针对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3. 眼科护理操作:- 眼部冲洗操作流程。
- 眼药水的滴用方法。
- 眼部敷料的更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眼科疾病的严重性,引起学生对眼科护理的关注。
2. 讲解:- 详细讲解眼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包括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护理观察等。
-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眼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 讲解眼科护理操作的基本流程,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3. 示范:- 教师进行眼科护理操作的现场示范,包括眼部冲洗、眼药水的滴用、眼部敷料的更换等。
4. 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眼科护理操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眼科护理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眼科护理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 学生对眼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 学生眼科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
- 学生对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 课后作业:- 学生对眼科护理知识的复习情况。
- 学生对眼科护理操作的实践情况。
六、教学资源1. 眼科疾病护理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 眼科护理操作视频。
3. 眼科护理操作模型。
眼科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眼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二、授课对象:中职医学专业学生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眼科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诊断标准。
- 了解常见眼科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2.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进行眼科疾病的初步诊断。
- 熟悉眼科疾病治疗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增强责任感。
- 增强学生关爱患者、关爱视力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眼科疾病的诊断标准及常用治疗方法。
2. 难点:- 如何准确判断眼科疾病的类型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六、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眼科?眼科疾病有哪些?2. 简要介绍眼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二、基本概念与分类1. 眼科疾病的基本概念2. 眼科疾病的分类三、常见眼科疾病1. 白内障2. 青光眼3. 视网膜病变四、诊断标准1. 眼科疾病的诊断方法2. 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标准第二课时一、治疗方法1. 白内障的治疗方法2. 青光眼的治疗方法3. 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二、案例分析1. 结合真实病例,分析诊断与治疗过程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三、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引导学生关注眼科疾病防治的重要性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眼科疾病的新进展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眼科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等进行讲解。
2. 讨论法:小组讨论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3. 案例分析法:结合真实病例,分析诊断与治疗过程。
八、教学准备:1. 教材:《眼科疾病诊断与治疗》2. 活页教材:各类眼科疾病的图片和影像资料3. 教学视频:眼科疾病治疗过程记录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学生的资料查阅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
3. 期末考核:学生的眼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知识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部解剖与生理
眼由眼球、视路、眼附属器组成。
一、眼球
眼球位于眼眶之中,前有眼睑保护,后以视神经与脑相连。
眼球向前方平视时,一般突出于外侧眶缘12-14mm。
成年人前后径平均为24mm。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所构成。
(一)眼球壁
眼球壁由外层(纤维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三层组成。
1.纤维膜由前至后由角膜、角巩膜缘、巩膜组成。
a角膜:横椭圆形,43D,组织学上分为5层。
上皮细胞层:由5~6层上皮细胞组成,再生能力强,不遗留瘢痕。
前弹力层(Bowman膜):为一层均质透明膜,无细胞成分,无再生能力。
基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由约200层与角膜表面平行的胶原纤维束薄板组成。
损伤后不能再生,以瘢痕组织代替。
后弹力层(Descemet膜):为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富于弹性,抵抗力较强,损伤后可再生。
内皮细胞层;为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
成年以后不能再生。
角膜的生理特点:透明、无血管、感觉敏锐、代谢缓慢。
角膜的生理作用:保护眼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屈光和透光。
b.巩膜:质地坚韧,呈乳白色,由致密而相互交错的纤维组成。
巩膜前接角膜,在后部与视神经交接处巩膜分内外两层,外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内1/3呈网眼状,称巩膜筛板。
此板很薄,视神经纤维束由此处穿出眼球。
巩膜厚度各处不同,为O.3~1mm,眼外肌附着处最薄,视神经周围最厚。
巩膜有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
c角巩膜缘:是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一般认为角膜缘前界起于角膜前弹力层止端,后缘为后弹力层止端,宽约lmm。
(及其外侧0.75mm宽的白色巩膜区)前房角的小梁网及Schlemm管等重要组结构均包含于其中。
2.葡萄膜:又名色素膜或血管膜。
由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组成。
a.虹膜:为一圆盘状膜,虹膜表面有辐射状凹凸不平的皱褶称虹膜纹理和隐窝。
虹膜有两种肌纤维:环形的瞳孔括约肌-司缩瞳;放射状的瞳孔开大肌-司
扩瞳。
虹膜的中央有一2.5—4mm的圆孔称为瞳孔。
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从而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
b睫状体:位于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的宽约 6mm的环状组织,其矢状面略呈三角形。
睫状突:分泌房水-营养、维持眼内压。
平坦部:无重要结构、血管少。
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凸度,从而使我们看清楚近物与远物。
c脉络膜:为血管膜的后部,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乳头周围,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
占眼球65%的血流,营养视网膜外层。
起暗箱作用。
3.视网膜:最复杂的一层。
视网膜外层为色素上皮层,内层为感觉层,两者间有一潜在间隙,临床上视网膜脱离即由此处分离。
视网膜后极部有一直径约2mm的浅漏斗状小凹陷区,称为黄斑。
其中央有一小凹为黄斑中心凹。
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黄斑区无血管,但此区色素上皮细胞含有较多色素,因此在检眼镜下颜色较暗,中心凹处可见反光点称中心凹反射
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约1.5mm,境界清楚的淡红色的圆形盘状结构称为视盘(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中枢传递穿出眼球的部位。
视乳头中央有小凹陷区称视杯或生理凹陷。
视乳头上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通过,并分支分布于视网膜上。
视乳头是神经纤维聚合组成视神经的始端,没有视细胞,故无视觉,在视野中形成生理盲点。
视信息在视网膜内形成视觉神经冲动,以三个神经元传递,即光感受器一双极细胞一神经节细胞。
神经节细胞轴突即神经纤维沿视路将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形成视觉。
光感受器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种。
二者在数量、分布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视杆细胞感弱光,中心凹处没有视杆细胞;当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时,视杆细胞受损则发生夜盲。
视锥细胞感强光(明视觉)和色觉。
主要集中在黄斑区。
在中心凹处只有锥细胞,此区神经元的传递又呈单线连接,故视力非常敏锐;而离开中心凹后视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