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鉴别诊断[1]
中医内科学课件 中风

• 中风概述 • 中风的症状 • 中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中风的治疗 •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01
中风概述
中风的定义
定义
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 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发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
分类
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
注意事项
关注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中风症状的变化,如出 现加重或反复,及时就医。
坚持治疗
中风恢复期较长,患者需耐心坚持 治疗,不可轻易放弃。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中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如肺炎、褥疮等,加强护理和观察。
THANKS
感谢观看
作业疗法
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 如手工艺、日常生活技能 训练等,提高患者的自理 能力和生活质量。
职业疗法
针对患者的职业需求,进 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 指导,帮助患者重返工作 岗位。
05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
控制危险因素
02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降低中风风险。
糖尿病可导致血管病变, 增加中风的风险。
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 硬化,增加中风的风险。
02
中风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
01
02
03
04
突然昏倒
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 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脑组织损伤
,出现突然昏倒的症状。
口眼歪斜
中风时,面部肌肉失去控制, 可能出现口眼歪斜的症状,如
嘴角下垂、流口水等。
言语不清
中风病_《中医内科学》

医学PPT
4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以“ 内风”立论。
刘河间主“ 心火暴甚”; 李东垣主“ 正气自虚”; 朱丹溪主“ 湿痰生热”; 张景岳倡“ 非风”之说,提出“ 内伤积损”的论 点;
叶天士创立“ 肝阳化风”之说; 王清任创立“ 气虚血瘀”之说。
医学PPT
5
三、范围
中风类同西医脑血管疾病:
暂脑缺短血发作
脑血管病
缺血性
脑梗塞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出血性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医学PPT
6
【病因病机】 1、正气虚弱,内伤积损 <正气虚弱>
年老 气虚 脑脉瘀滞不通
体弱 虚
脑脉失养 中风
久病 阴血亏虚 风痰瘀血上扰
医学PPT
7
<劳倦内伤>
(1)慢性
房劳 肾精暗耗 脏腑损伤 气血逆乱
忧思 心血亏损 气血不足
中风
本 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标 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医学PPT
11
【诊 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甚则神 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2.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 体麻木等先兆。
3.年龄多在40岁以上,常嗜好烟酒、膏粱厚味及素有肝 阳上亢,痰湿素盛等,每因恼怒、劳累、酗酒、受凉等因素 诱发。
肝郁化火 烁津成痰 挟风
医学PPT
10
病因:生活失节、情志过激、年龄体质、久病失调。 诱因: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 病机: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
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
中风(针灸治疗学)

针灸治疗学
中风
• 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 歪、半身不遂为主症的病证。
病因病机
• 与饮食不节、五志过极、年老体衰等因素有关,风火痰瘀为主要病因。病位在脑, 病变涉及心肝脾肾等脏。基本病机是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扰清窍,窍闭神 匿,神不导气。
• 2.厥证----昏仆不省人事时间一般较短,多伴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一般移时苏醒, 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 3.痉证----以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特征,甚至昏迷,但无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
• 4.痿证----一般起病缓慢,多表现为双下肢痿躄不用,或四肢肌肉萎缩,痿软无力, 与中风之半身不遂不同。
丰隆;气虚血瘀配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配太溪、风池。口角歪斜配颊车、地仓; 上肢不遂配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配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足三 里、解溪;头晕配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配丘墟透照海;便秘配天枢、丰隆、 支沟;复视配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配中极、曲骨、关元。
• 方义----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心 主血脉藏神,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神,疏通气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 穴,可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结语
• 1. 针灸治疗中风疗效满意,尤其对肢体运动、语言、吞咽等功能的康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 2. 中风的治疗应注重针灸的早期干预,开始越早效果越好。针灸领域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的
研究显示,在缺血后立即给予针刺治疗,能使局部脑血流显著增加,使缺血组织局部维持有效的 血供,对抗缺血引起的损伤;在缺血后再灌注期针刺治疗,可以增加局部组织供血,使脑梗死面 积显著减小,神经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 3. 要积极预防中风,控制高血压,采取低盐、低脂饮食。若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偶有 发作性语言不利、肢体痿软无力者,多为中风先兆,可针刺足三里、风市,以加强防治。 • 4. 针刺能改善脑动脉的弹性和紧张度,扩张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脑组织的氧分压,增 加病灶周围脑细胞的营养,促进脑组织的修复。针刺还可清除自由基、调节钙稳定、纠正中枢单 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紊乱、降低中枢兴奋性氨基酸及一氧化氮的含量,从而保护缺血性脑损伤。
中风鉴别诊断

中风鉴别诊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中风鉴别诊断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店铺带您了解一下中风诊断1.病名诊断(1)主症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
(2)多急性起病。
(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有两个以上主症,结合年龄、诱因、先兆症状等的特点即可确定诊断。
腰穿、颅脑CT、核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2.病类诊断(1)中络偏身麻木或一侧手足麻木,或有一侧肢体力弱,口舌喁斜,言语不利者。
(2)中经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而无神志昏蒙者。
(3)中腑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者。
(4)中脏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喁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言謇或不语。
临床多按有无神志昏蒙而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证候辨证论治。
3.分期分级(1)分期①急性期发病后2周以内,中脏腑者最长至1个月。
②恢复期发病2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
③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
(2)分级①轻度中络、中经。
②中度中腑。
③重度中脏。
中风鉴别诊断1.痫病痫病患者虽起病急骤,突然昏仆倒地,但神昏多为时短暂,移时自行苏醒,醒后如常人,且多伴有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四肢僵直,两手握拳,双目上视,小便失禁,而一般无半身不遂,口舌喁斜等症,发病者以儿童、青少年居多,且有多次相似发作的病史可寻,与中风病不难鉴别。
但应注意的是少数中风先兆发作的患者,与痫病的发作表现相似,如年龄在40岁以上,首次发作者,应注意观察,并进行脑电图、头颅CT等必要的检查,以资鉴别。
2.厥病厥病患者也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需与中风病相鉴别。
但厥病神昏时间短暂,同时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言语不利表现。
中风[1]
![中风[1]](https://img.taocdn.com/s3/m/a88ddd325727a5e9856a61ca.png)
在辨治方面 李中梓强调中风之病,最要分别闭与脱二 证。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即是闭证,用 苏合香丸开之;若口开心绝,手撤脾绝,眼 合肝绝,遗尿肾绝,声如鼾绝,即是脱证, 宜大剂理中汤灌之,及炙脐下,虽曰不治, 亦可救十中之一。 《金匮翼》立有中风八法:一曰开关,二 曰固脱,三曰泄大邪,四曰转大气,五曰逐 瘫痪,六曰除热气,七曰通窍不燧,八曰炙 俞穴。
(2 )风阳上扰 症状: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尿赤 便干,偏瘫,口眼歪斜,舌强不语,舌红或 红降,苔黄,脉弦 病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清窍,火热灼津 治法:平肝泻火 活血 通络 主方:天麻钩藤饮 天麻 钩藤 珍珠母 石决明 桑叶 菊花 黄芩 山栀 牛膝
常用药:天麻、钩藤——平肝熄风 生石决明——平肝潜阳 黄芩、山栀、夏枯草——清肝泻火 牛膝——引血下行 茯神、夜交藤——安神除烦 桑寄生、杜仲——滋肾潜阳
3 范围
本病与西医所称的脑血管病(脑卒中)相 似 出血性 缺血性
二 病因病理
中
风
1 病因
(1)发病原因 情志所伤 肝气郁结 五志过极 心火暴盛
久郁化火酿痰
风火相煽
肥胖之体 饮食劳倦 烦劳过度 久病体虚 年高精衰
肝阳暴张 多湿多痰
痰瘀化热 脾虚生痰 阴阳失调,肝肾阴虚 肝失所养,肝阳亢盛
心肝肾三脏 阴阳失调
正气不足 风邪入侵 络脉空虚 痰浊素盛 气血痹阻 筋脉肌肤失养 中其经络 外风引起痰湿流窜经络 喎僻不遂 起居失调 情志失调 饮食不洁 房室劳累
(2)诱因
2 病位
中风的部位:
轻者 经络 重者 头部 与心、肝、肾三脏关系密切
3 病理
基本病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病性:本虚标实 本: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标:风火相煸,痰湿壅盛,气血逆乱 脑脉痹阻 血溢脉外
中医辨病辨证

高血压1.病名: 眩晕, 证型: 肝阳上亢辨病辨证依据: 缘由患者老年男性, 年老脏腑虚衰, 肝肾不足, 阳气失敛上亢, 故表现为头晕, 头胀, 肢体发麻,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沉细, 四诊合参, 属中医“眩晕”范畴, 辨证为肝阳上亢。
2.病名: 头痛, 证型: 气虚血瘀证辨病辨证依据: 缘由患者老年男性, 年老脏腑虚衰, 气血生化不足, 瘀血阻滞经络, 清窍失养, 故表现为头痛, 头胀, 肢体发麻,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沉细, 四诊合参, 属中医“头痛”范畴, 辨证为气虚血瘀。
中医鉴别诊断:1.中风:多表现为头晕头痛, 口眼歪斜, 言语不利, 肢体偏瘫偏麻等症状, 可与本病鉴别;2.厥证:多表现为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 四肢厥冷等表现, 可与本病鉴别。
糖尿病病名: 消渴, 证型: 阴虚火旺, 辨病辨证依据: 缘由患者老年男性, 嗜食肥甘厚味, 湿热蕴结, 耗伤阴液, 故表现为多饮多食, 面红耳赤, 睡眠困难,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滑数, 四诊合参, 属中医“消渴”范畴, 辨证为: 阴虚火旺。
中医鉴别诊断:1.痉病, 多表现为角弓反张, 昏不知人, 可鉴别;2.阳明腑实证:多表现为午后潮热, 大便不通, 神昏谵语等表现。
颈椎病病名: 项痹病, 证型: 气虚血瘀证, 辨病辨证依据: 缘由患者老年男性, 年老脏腑虚衰, 气血生化不足, 瘀血阻滞经络, 经络失养, 故表现为颈部胀痛, 肢体发麻,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沉细, 四诊合参, 属中医“项痹病”范畴, 辨证为气虚血瘀。
中医鉴别诊断:1.中风:多表现为头晕, 言语不利, 肢体偏瘫偏麻等症状;2.眩晕:表现为头晕, 甚则行走不稳, 恶心呕吐等表现。
支气管炎病名: 咳嗽证型: 痰湿中阻辨病辨证依据: 缘由患者老年男性, 年老脏腑虚衰, 气血生化不足, 脾虚湿滞, 聚湿生痰, 故表现为咳嗽, 咯痰, 气喘, 舌质淡红, 苔厚腻, 脉沉细, 四诊合参, 属中医“咳嗽”范畴, 辨证为痰湿中阻。
中风

3.脱证
症状 神昏,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 出,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痿, 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或沉微。 证机概要 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治法 益气回阳救逆。 处理 见“脱证” 一节。
综合诊疗
中风一病,起病急骤,临床症状错综复 杂,变化迅速,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措 施,进行综合救治,以挽救病者生命。
5 .最初 24 小时内应禁食;神志清醒患者,宜 进软食。对轻度吞咽困难者,给予流质饮食; 中度吞咽困难患者,予办流质饮食;对严重吞 咽困难或神昏患者,宜采用胃管进食。 6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 体征,注意瞳孔和意识的变化。 7 .加强护理,保持肢体的功能位;注意翻身, 防止褥疮;注意拍背、吸痰,防止肺部、口腔、 皮肤风部位感染;有感染者针对病因选用抗生 素。
致发本病
3.脾失健运,痰浊内生
嗜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 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 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 壅滞经脉,上蒙清窍 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 伐脾土,痰浊内生 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痰 郁互结,夹风阳之邪,窜 扰经脉
发为本病
此即《丹溪心法 .中风》所谓“湿土生痰, 痰生热,热生风也。”
4.五志所伤,情志过极
8.高血压、烦躁者均可对症处理。
二、辨证救治
1.邪阻经络,神机失用
症状 多急性起病,半身不遂,偏身麻木, 头晕目眩,口舌歪斜,可伴见心烦易怒, 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小便黄赤,腹胀 便秘等症,舌质淡红或红、紫暗,舌苔 薄白腻或薄黄、黄厚腻,或上有瘀斑、 瘀点,脉弦滑。 证机概要 风痰瘀血闭阻脉络。 治法 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3.痉证
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 为主症。发病中亦可伴有神昏,但多出 现在抽搐以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 等症状。而中风者多起病即有神昏,然 后出现抽搐。痉证者抽搐时间长,中风 者抽搐时间短。
中风与痉证的鉴别要点

中风与痉证的鉴别要点中风与痉证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尽管它们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中风与痉证的鉴别要点角度,对这两种疾病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
一、中风的鉴别要点:1. 病因:中风又被称为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脑血管堵塞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病因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
2. 症状:中风的主要症状包括突发性的面瘫、肢体无力、语言障碍、意识障碍等。
患者常常出现一侧身体活动受限、言语不清、面部表情不自然等症状。
3. 体征:中风患者可出现瞳孔异常、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体征。
4. 诊断:中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如CT、MRI 等)。
对于急性期的中风患者,需要尽早进行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等治疗。
5. 治疗:中风的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和恢复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主要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恢复期治疗则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药物治疗等。
二、痉证的鉴别要点:1. 病因:痉证是一种痉挛性疾病,常见的病因有脑炎、脑膜炎、癫痫等。
2. 症状:痉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和抽搐,患者会出现肢体抽搐、口角歪斜、舌腭运动障碍等症状。
3. 体征:痉证患者的肢体可出现肌肉紧张、肌张力增高等体征。
4. 诊断:痉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神经系统检查。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抽搐情况、检查肌张力、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来确诊。
5. 治疗:痉证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病因的治疗和对抽搐症状的控制。
对于痉证的病因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抗感染、抗病毒等治疗;对于抽搐症状的控制,常用的药物有抗癫痫药物、肌肉松弛剂等。
中风与痉证的鉴别要点总结如下:1. 病因不同: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脑血管堵塞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而痉证的病因主要是痉挛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癫痫等。
2. 症状不同:中风主要表现为突发性面瘫、肢体无力、语言障碍等症状,而痉证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和抽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鉴别诊断学习成果完成本单元后,您应该:∙知道中风的临床和放射学特征∙懂得中风的常见鉴别诊断∙能够辨识中风的鉴别诊断的临床和放射学特征∙知道怎样治疗出现急性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
"中风是一种常见内科问题。
您需要立即开展治疗以将患者长期残残或死亡的风险降至最低。
存在其它可能表现出与中风相似症状和体征的疾病。
医生能够辨识这些疾病很重要,因为它们的治疗和预后与中风不同。
"临床经验∙中风患者需要尽快进行脑部成像,以便在溶栓治疗前排除出血可能∙在计算机断层(CT) 扫描中,大脑中动脉中的血栓可能被误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患者出现急性神经系统症状,必须检查患者的血糖∙多发性硬化应始终由专科医生诊断1.您在急诊科接诊一名 33 岁的女性,最近几天她出现逐渐加重的右侧乏力和唤词困难。
四年前她出现过眩晕发作,但是无其它既往病史,且从不吸烟。
最近一次血液检查显示,她的总胆固醇水平为 4.0 mmol/l。
您应该做什么?a.开始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中风b.将患者转诊给神经科医生进行明确诊断c.将患者转诊给神经外科病房1.a.开始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中风此例患者不太可能患有中风,因为症状是逐渐发生的,并且她不具有心血管风险因素。
中风症状通常在几秒或几分钟内迅速出现,而多发性硬化或脑肿瘤症状倾向于在数天或数周内逐渐出现。
不需要开始中风二级预防。
b.将患者转诊给神经科医生进行明确诊断患者症状的时间过程提示为多发性硬化诊断。
您应该将患者转诊给神经科医生,由他们确定或推翻该诊断。
多发性硬化诊断的基础为发现两个或多个在空间和时间上独立的特征性神经系统事件。
国家指南指出,仅专家可以进行多发性硬化诊断。
1下图显示了患者的脑部 MRI T2 加权扫描图像。
对患者脑部进行的 T2 加权 MRI 扫描图像显示左顶叶存在白质高信号病变。
白质高信号病变存在几个原因,包括多发性硬化,但是它们还可见于无症状者。
c.将患者转诊给神经外科病房怀疑此患者患有多发性硬化。
神经外科医生不能提供给她任何有用的治疗。
学习小知识:多发性硬化1▪对于年龄小于40 岁且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您应该考虑多发性硬化2▪根据国家指南,仅专科医生可以进行多发性硬化诊断▪考虑对可能患有多发性硬化的患者进行成像:▪MRI 是最敏感的成像方法▪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找到在不同时间点发生病变可支持诊断▪T2 加权MRI 通常显示白质中存在高信号病变。
这些病变呈特征性卵圆形,且倾向于累及胼胝体。
有时,它们与侧脑室边缘垂直,因此被称为"Dawson 手指征"▪白质内的高信号病变亦可见于对符合下列情况的人进行的扫描:▪患脑血管疾病▪患Lyme 病(由伯氏疏螺旋体经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老年人▪您可能需要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和分析脑脊液的寡克隆带,以支持诊断12.您将一名 80 岁的左侧轻偏瘫女性收入院,过去几周,此人的轻偏瘫逐渐加重。
她女儿还注意到她似乎存在间歇性的意识模糊。
您请求对其脑部进行 CT 扫描。
患者脑部 CT 扫描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a.缺血性中风b.脑肿瘤c.急性颅内出血d.硬膜下血肿中风:鉴别诊断2.您将一名 80 岁的左侧轻偏瘫女性收入院,过去几周,此人的轻偏瘫逐渐加重。
她女儿还注意到她似乎存在间歇性的意识模糊。
您请求对其脑部进行 CT 扫描。
患者脑部 CT 扫描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a缺血性中风b脑肿瘤c急性颅内出血d硬膜下血肿a.缺血性中风不太可能为中风,因为症状是逐渐发生的。
中风通常在几秒钟或几分钟内出现症状。
b.脑肿瘤非增强 CT 平扫显示患者右顶叶存在低衰减区。
虽然扫描结果可能提示为脑梗死,但是病史与中风不符。
您需要通过对比剂增强 CT 扫描或 MRI 扫描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这两种扫描在显示肿瘤方面均优于 CT 平扫。
c.急性颅内出血在脑部 CT 扫描中,急性颅内出血会表现为高衰减区(浅灰色或白色外观),而不是此处所见的低衰减。
d.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可能以这种形态出现,但是 CT 扫描不会显示出由于颅旁聚积血液造成的典型低衰减信号边缘。
学习小知识:合适考虑进一步成像▪对于出现急性神经系统症状和指征的非典型表现的患者,您应该与放射科医生讨论是对其进行MRI 扫描还是对比剂增强CT 扫描▪如果症状变化不定或逐渐发生,您应该考虑硬膜下血肿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脑部 CT 扫描对于具有持续性症状史的患者(例如本案例研究中的这名女性),对比剂增强CT 扫描可能显示出被水肿包围的脑肿瘤脑肿瘤患者的脑部对比剂增强 CT 扫描3.您在中风诊所接诊一名 78 岁的女性,数月前此人突发左侧偏瘫。
此症状部分消退,但是几周后右侧发生偏瘫。
经检查,患者的脑神经正常。
您发现她的四肢力量均减退。
她的二头肌和旋后肌反射消失。
她的三头肌、膝关节和踝关节反射亢进。
双脚跖反射均呈伸性,您可以在双侧引出阵挛。
轻触时感觉无变化,颅神经检查正常。
患者脑部 CT 扫描结果正常。
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a.脊髓型颈椎病b.多发性硬化c.运动神经元性疾病3.a.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是最有可能的诊断,因为存在特征性反射模式;病变的神经平面以下存在上运动神经元指征,此神经平面以上存在下运动神经元指征。
b.多发性硬化可能为多发性硬化,但是无法解释二头肌和旋后肌反射消失。
多发性硬化可引发上运动病变,导致反射亢进、张力亢进、阵挛、及阳性 Babinski 征。
c.运动神经元性疾病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是一种鉴别诊断,但是此例患者的反射模式受累是脊髓型颈椎病的典型表现。
学习小知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骨赘和黄韧带肥厚对脊髓的压迫造成的▪症状通常呈隐匿性发生,但是有时患者可能迅速起病,这种症状可能与中风相似3▪患者可能在病变的神经平面处出现神经根压迫(神经根病)特征,例如:▪刺痛、麻木和感觉异常▪手部小肌肉萎缩▪反射消失或倒错。
例如,旋后肌反射倒错,即手指对旋后肌反射测试作出反射反应,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有用指征▪患者还可能具有出现在病变神经平面以下的特征,其中以上运动神经元体征为主,例如:▪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Babinski 征▪阳性Hoffman 征这是捏患者中指时,拇指和食指对此作出的反射性收缩反应4.下列哪一项检查最适合此例患者?a.脑部MRI 扫描b.腰椎穿刺c.脑部和脊椎MRI 扫描a.脑部 MRI 扫描此例患者四肢麻痹,无颅神经指征。
这应该提示您此病变可能发生在颈髓。
b.腰椎穿刺虽然此例患者的症状可能通过多发性硬化得到解释,但是多发性硬化无法解释二头肌和旋后肌反射消失。
进行腰椎穿刺以寻找寡克隆带不应该是您的首选检查。
c.脑部和脊椎 MRI 扫描此例患者四肢麻痹,无颅神经体征。
这应该提示您此病变可能发生在颈髓。
因为患者的体征指向颈部病变,因此仅进行颈椎扫描比较合适。
此例患者的颈椎 MRI 扫描显示多平面存在椎管狭窄。
患者的颈椎 MRI 扫描学习小知识:脊髓造影过去,脊髓造影曾被用于患者的脊椎成像。
此技术已被 MRI 取代5.您让一名来急诊室就诊的 34 岁女性住院,一小时前此人突发累及左臂和左腿的乏力。
她具有偏头痛和肠易激综合征病史,但是没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病史。
她每天吸 20 支烟。
她最近没有创伤记录。
她出现左侧偏瘫(肌力减弱,5 级评分为 1 级)、左侧感觉减退丧失、及左同向偏盲。
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a.中风b.脑肿瘤c.功能性轻偏瘫d.Todd 麻痹5.a.中风尽管中风在此年龄组不常见,但这是此例患者最可能的诊断。
2中风症状通常但不总是突然发作。
因为她很年轻,您应该在她接受过治疗后查找她中风的潜在病因。
b.脑肿瘤脑肿瘤患者通常出现波动性的或渐进性神经系统体征。
极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由于肿瘤出血突发神经功能缺失。
2c.功能性轻偏瘫虽然可能为功能性轻偏瘫,一般情况下它是一种排除诊断,除非患者具有可说明不可能为器质性疾病的表征。
即使您怀疑存在功能性原因,您仍需排除器质性病变。
d.Todd 麻痹Todd 麻痹是一种短暂性轻偏瘫或言语困难,伴随癫痫发作产生。
此例不存在任何症状提示患者出现过癫痫。
学习小知识:Todd 麻痹▪这是一组神经系统指征,例如轻偏瘫和言语困难,患者可能在在癫痫发作后暂时出现这些指征。
这些指征可能与中风相似▪其原因可能为伴随长时间神经元活动产生的运动皮层"力竭"▪48 小时内神经功能缺损可能消退▪有时患者会在急性中风发作时发生癫痫。
起初,您可能发现很难区分这种情况和Todd 麻痹。
因此,当患者在疑似中风发作时发生癫痫时,许多专家将其考虑为溶栓治疗的禁忌症。
46.对于此患者,您不许要尽快请求进行下列哪一项检查?a.脑部CT 扫描b.颈动脉多普勒扫描c.全血细胞计数和凝血情况d.血糖,使用床边扎手指测试6.a.脑部 CT 扫描您应该尽快安排脑部 CT 扫描。
如果扫描排除了出血,您应该考虑对患者实施溶栓治疗。
b.颈动脉多普勒扫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非致残性中风高风险患者需要在 24 小时内进行颈动脉多普勒扫描,这样如果发现了重度的颈动脉狭窄,可由血管外科医生进行手术。
5因为此患者为重度中风,因此此时不太可能选择血管手术。
如果她得到实质性改善,您可以考虑稍后安排颈动脉多普勒扫描。
c.全血细胞计数和凝血情况因为您应该考虑对此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因此应尽快进行这些检查。
凝血异常或低血小板计数是溶栓治疗的禁忌症。
如果实验室检查存在延误,您可以考虑开始溶栓治疗,而不是等待检查结果。
4d.血糖,使用床边扎手指测试低血糖和高血糖可能与中风的指征相似,排除其作为病因的可能非常重要。
学习小知识;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已确立的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方法4-6▪您应该尽快给予溶栓治疗以获得最大的康复机会。
您应该将从接诊到开始溶栓的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内▪截至目前,仅症状发生后三小时内就诊的患者有资格进行溶栓治疗。
欧洲急性中风合作研究(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ECASS) III 最近的试验得出的结论指出,此治疗时间窗口期可能延长至四个半小时。
7阿替普酶仍获准只可在发作后三小时内使用。
然而不久的将来,这一时间很可能延长四至四个半小时。
目前,您应该在具名病例基础上在中风发作后三至四个半小时内给予溶栓治。
▪许多医院的溶栓治疗实施方案以英国国家卫生医疗质量标准署(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NICE) 的指南为基础▪溶栓治疗的禁忌症包括:▪脑部扫描可见颅内出血迹象▪症状迅速改善▪血压超过185/110 mm Hg。
但是,用拉贝洛尔可能降低血压,从而允许安全进行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