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市场营销计算公式

市场营销计算公式市场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各种市场手段,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市场营销计算公式是帮助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决策和分析的工具。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市场营销计算公式。
1.市场份额计算公式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占据整个市场的销售额的相对比例。
市场份额计算公式如下:市场份额=企业销售额/市场总销售额*100%2.市场增长率计算公式市场增长率是指市场规模在一定时间内的增长速度。
市场增长率计算公式如下:市场增长率=(本期市场规模-上期市场规模)/上期市场规模*100%3.平均销售价格计算公式平均销售价格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销售产品的平均价格。
平均销售价格计算公式如下:平均销售价格=销售额/销售量4.客户增长率计算公式客户增长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新增客户数量的增长速度。
客户增长率计算公式如下:客户增长率=(本期新增客户数-上期新增客户数)/上期新增客户数*100%5.客户生命周期价值计算公式客户生命周期价值是指一个客户在与企业建立关系开始到结束期间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总和。
客户生命周期价值计算公式如下: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平均每次交易金额*平均交易次数*平均客户维持时间6.市场潜力计算公式市场潜力是指市场中尚未被开发和占据的潜在销售机会。
市场潜力计算公式如下:市场潜力=未满足顾客需求的数量*每个需求的平均销售额以上是几个常用的市场营销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市场,制定市场营销策略,评估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计算客户价值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同时,市场营销计算公式也需要与其他相关指标和数据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得出更准确和全面的结果。
市场营销数据分析计算公式

市场营销数据分析计算公式市场营销数据分析对于企业的决策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历史销售数据、市场环境数据等的分析,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市场情况,掌握市场趋势和优化公司增长策略。
而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数据,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市场营销数据分析计算公式。
1. 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在整个市场销售额占比的比例,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市场份额 = 公司销售额 / 市场总销售额2. 平均售价平均售价指的是企业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平均价格,一般用来反映企业市场定价水平。
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售价 = 总销售额 / 总销售量3. 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率是指公司销售额的增长量和之前期间销售额的比例,用来反映企业销售业绩的增长状态。
计算公式如下:销售增长率 = (本期销售额 - 上期销售额)/ 上期销售额4. 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是指客户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客户满意度 = 满意的客户数量 / 总客户数量5. 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客户生命周期价值是指客户在与企业建立关系的全部过程中带来的总价值,包括客户使用产品或服务时所产生的全部收益和成本。
计算公式如下: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 客户平均交易金额 * 平均交易次数 * 客户平均寿命6. 获客成本获客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得一个新客户所付出的全部投入成本,包括企业对于广告、促销等的投入成本。
计算公式如下:获客成本 = 销售营销费用 / 新获得客户数7. 营销回报率营销回报率是指企业通过营销活动获取的利润与投入的成本之间的关系,用来衡量企业营销活动的效益和效果。
计算公式如下:营销回报率 = (销售额 - 营销投入)/ 营销投入以上是市场营销数据分析计算公式的常用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市场情况,帮助企业优化战略和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方案。
市场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市场分析常用公式季节订货总量=预测年销售/折价率×季节占比×进货折扣×(1-期初同类影响%)×货品评估系数/售磬率85%(15%合理库存,售磬率=实际销售数量/实际进货数量)15%合理库存:产品在当季销售无论多畅销或进行多大的促销,都会留下一定的库存(我们认为15%为行业合理库存)滚入下一季或下一年度进行销售。
例如:05年夏季产品会留下15%金额滚入06年夏季或夏季前进行销售,而且不会对06年夏季产品销售有很大的冲击。
如当季产品折价率×售磬率维持在76。
5%-85%以上,多一点产品多一点销售,对利润更大化有贡献。
平均折价率=成本率/(1-毛利率)毛利率=(实际销售金额-进货折扣×吊牌价金额)/实际销售金额实际销售金额/吊牌价金额=进货折扣/(1-毛利率)=折价率季节误差率=(计划销售-实际销售)/计划销售=(计划销售/吊牌销售-实际销售/吊牌销售)/计划销售/吊牌销售=(计划折价率-实际折价率)/计划折价率季节调整后占比=季节计划占比×(1-季节误差率)实际折扣率=期间折扣率×当季产品当年售磬率+(0-5折)×(1-售磬率)A.实际折扣率<订货计划折价率订单过多(供>求)B.实际折扣率>订货计划折价率订单过少(供<求)因此我们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保证折价率×售磬率最大化。
利润平衡点<折价率×售磬率<1、售磬率={实际折扣率-[(0-5折)×(1-售磬率)]}/计划折扣率当实际折扣率<计划折扣率时,供>求;订单量过多,应减量。
实际(最大)订单量=(最大)售磬率×订单量(前提:期间折扣最大必须达到计划的折扣率时,MAX(期间折扣率)=计划折扣率),实际折扣率/计划折扣率<MAX(售磬率)<1当实际折扣率>计划折扣率时,供<求;订单量过少,可加量。
市场营销相关计算公式

市场营销相关计算公式市场营销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市场目标,在市场交流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手段。
在市场营销中,经常需要进行一些计算公式的运用,以便更好地分析市场需求、制定营销策略、评估市场业绩等。
以下是常用的市场营销相关计算公式:1. 市场份额(Market Share):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在一些市场上的销售额占整个市场销售额的比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市场份额=企业销售额/市场总销售额*100%2. 销售增长率(Sales Growth Rate):销售增长率用于衡量企业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销售增长率=(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100%3. 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价格弹性是指产品价格变动对需求变动的敏感程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4. 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是指企业单位产品生产所需的平均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平均成本=总成本/生产数量5. 广告投入回报率(Advertising ROI):广告投入回报率用于评估广告活动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广告投入回报率=(销售增长额-广告费用)/广告费用*100%6. 销售周期(Sales Cycle):销售周期是指从一个销售期开始到下一个销售期结束的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销售周期=(期末销售额-期初销售额)/平均每日销售额客户终身价值用于评估客户对企业的长期贡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客户终身价值=(平均年销售额-平均年成本)/(1+折现率-平均年利润率)8. 产品利润率(Product Profit Margin):产品利润率是指产品销售所获得的利润与销售额的比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产品利润率=产品利润/销售额*100%9. 市场增长率(Market Growth Rate):市场增长率用于衡量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市场增长率=(本期市场销售额-上期市场销售额)/上期市场销售额*100%10. 市场渗透率(Market Penetration Rate):市场渗透率指企业在目标市场中已获取的客户数量占市场潜在消费群体的比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市场渗透率=(企业客户数/市场潜在消费群体数)*100%以上是市场营销中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现状、制定市场策略和评估市场业绩。
关于市场指标的几个计算公式

关于市场指标的几个计算公式
本文档介绍了市场指标的几个常用计算公式。
1. 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是衡量价格变动的指标,常用于衡量商品或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情况。
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价格指数 = (当前期价格总和 / 基期价格总和) × 100
其中,当前期价格总和为某一期的所有价格之和,基期价格总和为参考期的所有价格之和。
2. 波动率
波动率是衡量资产价格波动的指标,常用于风险分析和投资决策。
波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波动率 = 标准差 / 平均价格* √交易天数
其中,标准差是价格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度量,平均价格是价格数据的平均值,交易天数为观察期内的交易天数。
3. 相对强弱指数
相对强弱指数是衡量资产相对强度的指标,常用于判断资产的买入和卖出信号。
相对强弱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相对强弱指数 = (收盘价 ÷基期收盘价) × 100
其中,收盘价是某一期的收盘价格,基期收盘价是参考期的收盘价格。
以上是市场指标的几个常用计算公式。
通过使用这些公式,可以更好地分析市场和做出投资决策。
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资料分析常用公式1. 平均数公式平均数(Mean)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计算公式为:$$\text{平均数} = \frac{\sum_{i=1}^{n} x_i}{n}$$其中,$ x_i $ 表示第 $ i $ 个数据,$ n $ 表示数据总数。
平均数适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常用于市场调研、人口统计等领域。
2. 中位数公式中位数(Median)是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计算公式为:$$\text{中位数} =\begin{cases}\frac{x_{\frac{n+1}{2}} + x_{\frac{n}{2}}}{2} & \text{当 } n \text{ 为偶数时} \\x_{\frac{n+1}{2}} & \text{当 } n \text{ 为奇数时}\end{cases}$$其中,$ x_i $ 表示第 $ i $ 个数据,$ n $ 表示数据总数。
中位数适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中间水平,常用于描述收入、房价等分布不均的数据。
3. 标准差公式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是衡量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量数,计算公式为:$$\sigma = \sqrt{\frac{\sum_{i=1}^{n} (x_i \mu)^2}{n}}$$其中,$ x_i $ 表示第 $ i $ 个数据,$ \mu $ 表示平均数,$ n $ 表示数据总数。
标准差适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常用于质量控制、风险评估等领域。
4. 相关系数公式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程度,计算公式为:$$r = \frac{\sum_{i=1}^{n} (x_i \bar{x})(y_i\bar{y})}{\sqrt{\sum_{i=1}^{n} (x_i \bar{x})^2}\sqrt{\sum_{i=1}^{n} (y_i \bar{y})^2}}$$其中,$ x_i $ 和 $ y_i $ 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中的第 $ i $ 个数据,$ \bar{x} $ 和 $ \bar{y} $ 分别表示两个变量的平均数,$ n $ 表示数据总数。
市场潜量计算公式

市场潜量计算公式市场潜力是指市场中尚未被开发或利用的资源和机会,通常用来衡量一个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具有的发展潜力。
市场潜力的计算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市场潜力计算公式。
1.市场容量计算公式:市场容量是指市场中所有需求者购买其中一产品或服务所需的数量总和。
市场容量的计算公式为:市场容量=市场规模×人均需求量其中,市场规模是指市场中需求者总数,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获取;人均需求量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中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可以通过消费者调研等方式获取。
2.市场渗透率计算公式:市场渗透率是指其中一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的销售量占整个市场容量的比例。
市场渗透率的计算公式为:市场渗透率=实际销售量/市场容量×100%其中,实际销售量是指其中一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实际的销售量。
3.市场增长率计算公式:市场增长率是指市场容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速度。
市场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市场增长率=(市场容量2-市场容量1)/市场容量1×100%其中,市场容量1是起始期的市场容量,市场容量2是终止期的市场容量。
4.市场份额计算公式:市场份额是指其中一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的销售量占整个市场销售量的比例。
市场份额的计算公式为:市场份额=实际销售量/市场销售量×100%其中,市场销售量是指市场中所有产品或服务的总销售量。
5.市场增量计算公式:市场增量是指在已有市场中新增的需求量。
市场增量的计算公式为:市场增量=市场容量2-市场容量1其中,市场容量1是起始期的市场容量,市场容量2是终止期的市场容量。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市场潜力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计算市场潜力时,还可以结合市场调研、竞争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考量,以获取更准确的市场潜力数据。
销售计算公式大全

卷烟市场分析报告中常用公式及单位1. 同比:今年的销量跟去年同期的销量相比较(如:2011年2月分跟2010月2月相比较).同比%= 今年的销量 - 去年同期的销量/去年同期的销量*100%2.环比:本月销量跟上月销量相比较.(2011年3月与2011年2月相比较).环比%= 本月销量 - 上月销量/上月销量*100%另外一种表示方法:同比%=〔(今年的销量/去年同期的销量)-1〕*100%环比%= 〔(本月销量/上月销量) -1 〕*100%3. 卷烟销售常用单位:1件=1万支=50条 1箱=5件=250条 1箱=5万支万元化成元乘以10000箱化成万支乘以 5万支化成箱除以 5条化成万支除以50万支化成条乘以5016支装的烟→1万支=62.5条 1小箱=4000支 1万支=2.5箱如果1件=2小箱→5件=10小箱=4000支4. 单箱额 = 总金额/总销量单位:万元/箱元/箱单条值= 总金额/总条数单位: 条/元单箱额=单条值*2505 . 销售总额 = 销售数量*指导零售价销售成本 = 销数数量*批发价毛利总额 = 销售总额 - 销售成本毛利率 = 毛利总额/销售总额6. 上柜率 = ( 当期上柜户数/当期客户总数 )*100%满足率 = ( 当期实际供应数 /当期客户要货数) )*100%再购率 = (上期订货后本期又订货户数/上期订货客户数) *100% 或上期订货后本期又订货户数/(本月铺货户-上月增加的户数)*100% 购买率=(购买人数/样本人数)×100%重叠率=(买了A品牌烟又买了B品牌的人数/买了A品牌烟的人数)×100%7.年度销售增长率=今年销售实际量-去年销售实际量/去年销售实际量*100%1、什么是 GDP?国内生产总值,简称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分析常用公式
季节订货总量=预测年销售/折价率×季节占比×进货折扣×(1-期初同类影响%)×货品评估系数/售磬率85%(15%合理库存,售磬率=实际销售数量/实际进货数量)
15%合理库存:产品在当季销售无论多畅销或进行多大的促销,都会留下一定的库存(我们认为15%为行业合理库存)滚入下一季或下一年度进行销售。
例如:05年夏季产品会留下15%金额滚入06年夏季或夏季前进行销售,而且不会对06年夏季产品销售有很大的冲击。
如当季产品折价率×售磬率维持在76。
5%-85%以上,多一点产品多一点销售,对利润更大化有贡献。
平均折价率=成本率/(1-毛利率)
毛利率=(实际销售金额-进货折扣×吊牌价金额)/实际销售金额
实际销售金额/吊牌价金额=进货折扣/(1-毛利率)=折价率
季节误差率=(计划销售-实际销售)/计划销售
=(计划销售/吊牌销售-实际销售/吊牌销售)/计划销售/吊牌销售
=(计划折价率-实际折价率)/计划折价率
季节调整后占比=季节计划占比×(1-季节误差率)
实际折扣率=期间折扣率×当季产品当年售磬率+(0-5折)×(1-售磬率)
A.实际折扣率<订货计划折价率订单过多(供>求)
B.实际折扣率>订货计划折价率订单过少(供<求)
因此我们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保证折价率×售磬率最大化。
利润平衡点<折价率×售磬率<1、
售磬率={实际折扣率-[(0-5折)×(1-售磬率)]}/计划折扣率
当实际折扣率<计划折扣率时,供>求;订单量过多,应减量。
实际(最大)订单量=(最大)售磬率×订单量(前提:期间折扣最大必须达到计划的折扣率时,MAX(期间折扣率)=计划折扣率),
实际折扣率/计划折扣率<MAX(售磬率)<1
当实际折扣率>计划折扣率时,供<求;订单量过少,可加量。
实际(最大)订单量=(最大)售磬率×订单量(前提:期间折扣率必须达到计划的折扣率时,MIN(期间折扣率)=计划折扣率),
1< MAX(售磬率)<1/计划折扣率=1。
2
店铺最大SKU计算方法:
鞋:SKU最大容量=总鞋托数×(65%-75%)
SKU广度=总仓数×平均每仓陈列SKU(3。
5 --4个)
中岛主要陈列旧款和配件及重复陈列等,可不做考虑,当陈列面积小的店铺和商场可考虑。
订货深度测算公式:预计冬春某系列订货A款的平均深度
=该系列A量款05销售平均深度×(1+增长率)÷售罄率
最低库存量=(进货在途天数+销售准备天数+商品陈列天数+保险天数)×平均每天销售量
最高库存量=(最低周转天数+进货间隔天数)×平均每天销售量
(单品)商品周转率=年销售额/平均库存额(零售价)
=年销售成本/平均库存额(成本价)
=年销售量/平均库存量(数量)
库存天数=365天/年商品周转率(次数)
盈亏平衡点=月费用合计金额/销售毛利率
预定采购量=预估月初存货+已下订单量-(预估销售量/预估平均折扣率)-预估月底存货
店铺的存销比控制在:2。
5:1~3。
0:1,主打款的售磬率达到85%
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销售成本×100% (1/存货周转次数×100%)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售罄率=销售金额(数量)/进货金额(数量)
售罄率<65%,则库存大量积压;大量打折导致亏损。
售罄率>85%,则说明进货量太少,出现脱销,销售利润不能最大化
出清率=出货/进货
库销比=期初库存金额/当月销售金额(吊牌价)
销售速度=销售数量/销售天数
新品占有率=新品库存/全部库存×100%
新品:鞋、配上市3个月内,服上市2个月内
旧品:鞋、配上市3个月后,服上市2个月后
售罄率=销售金额(数量)/进货金额(数量
售罄率:产品期初库存在指定期间售出的比例。
售罄率反映了产品的销售速度——是否受欢迎,要充分关注新货上市的售罄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售謦率计算期间通常为一周,一个月或一个季。
新品上市30天:售罄率30-35%
新品上市60天:售罄率50-55%
新品上市90天:售罄率65-75%
售罄率<65%,则库存大量积压;大量打折导致亏损。
售罄率>85%,则说明进货量太少,出现脱销,销售利润不能最大化。
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销售成本×100% 或(1/存货周转次数×100%)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库销比=期初库存金额/当月销售金额(吊牌价)
存销比:0—3。
0缺货,大量折扣3。
0—4。
0优秀4。
0—5。
0良好>5库存大,结构不合理
存销比过高,意味着库存总量或者结构不合理。
资金效率低。
存销比过低,意味着库存不足,生意难以最大化。
新品占有率=新品库存/全部库存×100%
☐店铺陈列的SKU数:
鞋SKU:鞋托数量的70-85%,
SKU数<70%,则SKU太少或者鞋墙太大,重复出样太多太单调。
SKU数>85%, 重点款式没有足够的重复出样。
服装SKU:随季节不同,每仓陈列标准为2。
5-4个SKU
●资金周转率=全年销售额/投入平均资金
货品资金周转率=全年销售额/平均货品资金
≈12/存销比/货品进货成本折扣
●投资回报率=全年利润总额/投入平均资金
=平均销售毛利率×资金周转率
货品资金投资回报率=平均销售毛利率×资金周转率
≈平均销售毛利率×12/存销比/货品进货成本折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