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表 (55) 沥青溶解度、弹性恢复、离析试验记录表

合集下载

沥青物性试验记录表模板

沥青物性试验记录表模板

瓶质量 +试样 合质量
(g)m3
瓶和试样+盛 满水合质量
(g)m4
密度值=沥青试样 质量/同体积质量
(g/cm3)
1
#DIV/0!
2
#DIV/0!
0 平均密度值
(g/cm3)
#DIV/0!
结论
技术负责人:
试验监理工程师:
均值
1
#DIV/0!
针入度比% K针=P1/P0X100
单值 均值 #DIV/0!
2
#DIV/0! #DIV/0! #DIV/0! #DIV/0!
3
#DIV/0!
#DIV/0!
结论 沥青名称
#DIV/0!
沥青密度试验
试样编号
试验 次数
试验 温度 ℃
空瓶和 瓶盖质

(g)m1
瓶质量 +盛满 水合质

(g)m2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委托单位名称 委托单编号 试验完成日期 现场桩号 试样描述
XXX-XXX高速公路项目
沥青物性试验记录表模板
XXXX工程总公司
合同号:
XXXX公路工程监理公司 编 号:
XXXX工程总公司
试验单位
试验规程
2020年2月17日
试验人签字
kXXX+XXX~kXXX+XXX 复核人签字
主管签字
XX
XX高速公路XX标工地试验室
#N/A
沥青加热损失试验
沥青名称
试样编号
盛样 加热前 加热后 量 样质量 样质量 入度值 入度值
(g)m1 (g)m2 (g)m3 P0
P1
质量损失% A=(m2-m3)/(m2-
m1)X100
单值

SBS改性沥青标准

SBS改性沥青标准

T 0662 T 0624 T 0624

2.5
T 0661
% % cm 50 30 55 25
1.0 60 20 65 15
T 0610/T 0609 T 0604 T 0605
[1] 表中135℃运动粘度可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中的“沥青布氏 旋转粘度试验方法(布洛克菲尔德粘度计法)”进行测定。若在不改变改性沥青物理力学性质并符合安全条件 的温度下易于泵送和拌和,或经证明适当提高泵送和拌和温度时能保证改性沥青的质量,容易施工,可不要求 测定。 [2] 贮存稳定性指标适用于工厂生产的成品改性沥青。现场制作的改性沥青对贮存稳定性指标可不作 要求,但必须在制作后,保持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保证使用前没有明显的离析。
1/10 mm
﹥100 80-100 -1.2 -0.8 40 50 3
60-80 30-60 -0.4 30 55 0 20 60 T 0625
T 0604 T 0604 T 0605 T 0606 T 0619 T 0611 T 0607
cm ℃ Pa.s ℃ % % N·m N·m
50 45
230 99 55 60 65 75
交通部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标准号:JTG F40-2004
指 标 单位
Ⅰ-A
SBS类(Ⅰ类) 试验方法[1]
Ⅰ-B Ⅰ-C Ⅰ-D
针入度(25℃,5s,100g) 针入度指数PI 不小于 延度 5℃,5cm/min 不小于 软化点(TR&B) 不小于 运动粘度[1] 135℃ 不大于 闪点 不小于 溶解度 不小于 弹性恢复度25℃ 不小于 粘韧性 不小于 韧性 不小于 存储稳定性[2] 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 TFOT(或RTFOT)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 不大于 残留针入度比25℃ 不小于 延度5℃ 不小于 注:

改性沥青弹性恢复离析性试验记录表

改性沥青弹性恢复离析性试验记录表

改性沥青弹性恢复离析性试验记录表本试验记录表用于记录改性沥青材料的弹性恢复和离析性能试验结果,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本试验采用标准试验方法,试验过程中应遵循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

实验要求实验采用的改性沥青材料应符合GB/T 16376-2009《改性沥青及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要求》中的相关规定,并应为批准的质量产品。

试验使用的试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试验前充分加热和混匀。

实验设备•锥形黏度计•高温恒温水浴•扭转黏度计•滚筒式叠加试验机实验方法1. 弹性恢复试验1.1 在高温恒温水浴中加热试样至设计温度(通常为60℃),并保持温度稳定。

1.2 用锥形黏度计对加热后的试样进行测试,记录其初始压缩比例s1。

1.3 将试样置于扭转黏度计中,将荷载施加到特定值,并保持5 s。

然后卸下荷载,并记录试样恢复后的压缩比例s2。

计算弹性恢复率E= 100% × (1- s2/s1)。

1.4 重复实验3次,取平均值。

2. 离析性试验2.1 在高温恒温水浴中加热试样至施工温度(通常为135℃),并保持温度稳定。

2.2 将试样放入滚筒式叠加试验机中,设置速度和叠加次数。

2.3 完成试验后,取出试样,并将其分成不同级别,记录离析程度。

2.4 重复实验3次,取平均值。

实验记录表试验日期改性沥青批号试样编号设计温度/℃设计负荷/MPa弹性恢复率/E/%等级实验结果分析本试验记录表列出了改性沥青弹性恢复率和离析程度等级测试结果。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评估改性沥青材料的性能,并判断其适用于什么类型的道路或其他工程设计中。

一般来说,弹性恢复率高的改性沥青材料适用于高速公路、高等级路面等要求较高的场合。

离析等级低的改性沥青材料适用于低速道路、城市道路等场合。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改性沥青弹性恢复率和离析程度等级的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这里写出对改性沥青的评价,以及根据实验结果推荐使用的场合等)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注意热源和化学药品的防护。

超薄罩面的沥青指标

超薄罩面的沥青指标
≥80
T0606
运动粘度, 135℃(Pa.s)
2.0~3.0
T0625 T0619
闪点(℃)
≥230
T0611
溶解度(%)
≥99
T0607
离析,48h软化点差(℃)
≤2.5
T0661
弹性恢复25(℃)(%)
≥80
T0662
TPOT(或PTFOT)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
±1.0
T0610或T0609
>50
T0605
软化点TR&B,(℃)
>75
T0606
运动粘度, 135℃(Pa.s)
<3.0
T0625 T06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闪点(℃)
≥245
T0611
溶解度(%)
>99
T0607
离析,48h软化点差(℃)
<4
T0661
弹性恢复25(℃)(%)
>80
T0662
TPOT(或PTFOT)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
<1.0
T0610或T0609
针入度比25℃(%)
>65
T0604
延度5℃(cm)
>35
T0605
注:其主要技术参数可以参考《重载交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技术研究》第五章的内容。
溶解度(三氯乙烯)%
≥97.5
T0607
弹性恢复% 10℃%
>60
T0662
贮存稳定性
1d(%)
<1
T0658-1993
5d(%)
<5
STRATA应力吸收层的主要技术指标
表3改性沥青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沥青试验表格记录表 模板

沥青试验表格记录表  模板
蜡含量测定
1
2
沥青总质量 (g)
馏分油质量 (g)
3
装馏分油锥形瓶瓶号
装馏分油的锥形瓶质量(g)
锥形瓶+馏分油质量(g)
测定蜡的馏分油质量(g)
装蜡的锥形瓶瓶号
装蜡的锥形瓶质量(g)
锥形瓶+析出蜡质量(g)
析出蜡质量(g)
蜡含量(%)
蜡含量平均值(%) 备注:
试验:复核:日期:来自年月日
第 页,共 页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沥青蜡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记录编号: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沥青种类/标号
第 页,共 页 JJ0809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试验日期
蒸馏瓶 瓶号
锥形瓶 瓶号
蒸馏瓶质量 (g)
锥形瓶质量 (g)
试验编号
馏分油提取
蒸馏瓶+沥青总质量 (g)
锥形瓶+馏分油质量 (g)

沥青记录表

沥青记录表

沥青针入度试验记录表
编号:
试样编号
试验温度(℃)
针入度(0.1mm)
第一次测值
第二次测值
第三次测值
平均值
仪器 设备 及状 态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样品名称
样品数量/规格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试样准备 试验环境 试验方法
试验日期
沥青延度试验记录表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数量/
规格
样品
编号
样品
状态试样准备试验环境
试验方法试验日期
样品编号
试验温度延伸速度延度(cm)
(℃)(cm/min)试件1测值试件2测值试件3测值平均值
仪器
设备
及状

备注:
试验:复核:日期:
沥青软化点试验记录表
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数量/规格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试样准备 试验环境 试验方法
试验日期
试验: 复核: 日期:
样品编号 室内温度(℃
)
烧杯内液体名称
烧杯中液体温度上升记录(℃)
软化点测值℃ 1 软化点测值℃ 2 平均值℃ 开始加热时 一分钟末 二分钟末 三分钟末 四分钟末 五分钟末 六分钟末 七分钟末 八分钟末 九分钟末 十分钟末
仪器 设备 及状 态
备注:。

各种沥青技术指标

各种沥青技术指标
针入度比
%
>55
GB/T4509
延度(5C,5cm/min)
cm
>25
GB/T4508
I-C级改性沥青质量标准
r
项目
单位
JTGF40-2004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针入度(100g,5s,25C)
0.1mm
60-80
GB/T4509
针入度指数PI
>-0.4
软化点
C
>55
GB/T4507
延度(5C,5cm/min)
cm
>40
GB/T4508
运动粘度(135C)
Pa.s
<3
SH/T0654
溶解度(三氯乙烯)
%
>99
GB/T11148
闪点(开口杯)

°C
>230
GB/T267
离析,软化点差

°C
<2.5
JTJ/T0660
弹性恢复(25C)
%
>60
JTJ/T0661

RTFOT后残留物
质量损失
%
<1.0
GB/T5304
%
>60
GB/T4509
延度(5C,5cm/min)
cm
>20
GB/T4508
I-D级改性沥青质量标准
项目
单位
JTGF40-2004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针入度(100g,5s,25C)
0.1mm
40-60
GB/T4509
针入度指数PI
1
>0
软化点
C
>60

抗车辙剂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抗车辙剂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TRANSPOWORLD收稿日期:2020-01-12作者简介:孙娇娇(1974—),女,河北保定人,工程师,从事公路工程相关工作。

抗车辙剂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孙娇娇(保定市满城区交通运输局,河北保定071000)摘要:设定既定试验方案,选定油石比4.5%,对基质沥青、基质沥青+0.2%抗车辙剂、SBS 改性沥青、SBS 改性沥青+0.2%抗车辙剂混合料分别进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抗裂性能试验、浸水试验、冻融劈裂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2%抗车辙剂的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DS 值最大,累积总变形量最小,低温抗裂性能最佳,水稳定性最好;总体表现为添加抗车辙剂的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最优。

关键词:抗车辙剂;SBS 改性沥青;抗裂性能;水稳定性中图分类号:U414文献标识码:A0引言车辙是指路面被多次轮载后积累出的形变程度,根据其形成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结构、失稳、磨耗、压密等类型。

为提高沥青路面质量,使用改性沥青和抗车辙剂以提高路面的抗车辙性,但两者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的差异性较小。

为更好地提高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通过抗车辙剂对AC-20型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

1试验材料及方案1.1沥青本次试验所用的沥青材料为70#基质沥青和SBS 改性沥青,并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规范中的各项有关规定,对沥青材料进行检测,得出其指标数据,如表1所示。

表1沥青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检测结果检测项目密度(15℃)/(g·cm -3)针入度(25℃)×0.1/mm针入度指数PI 延度(5℃)/cm 弹性恢复(25℃)(%)延度(10℃)/cm 延度(15℃)/cm 溶解度(%)运动黏度(135℃)/(Pa·s -1)软化点/℃离析(48h 软化点差)/℃闪点/℃动力黏度(60℃)/(Pa·s -1)测定值SBS 改性沥青1.034463.60.1344747.097.7--99.51.8987.22.1255-基质沥青1.033275.5-1.055%--32125.0099.6-48.5-270245.801.2集料在本次试验中,所用的粗、细集料及矿粉由石灰岩所制,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规范中的各项规定,对集料进行相应检测,各项指标都满足规定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值 差值 平均值 溶解度(%)
与玻璃纤维 滤纸质量 (g度(℃) 拉伸速度 (cm/min) 拉伸长 度(cm) 试件1 试样残留长度(cm) 试件2 试件3 平均值 弹性恢复率 (%) 技术要求 (%)
离析试验 开始 升温速 开始加热 样品编号 加热 度(℃ 液体温度 1 时间 /min) (℃) 9 升温过程中每1分钟测读一次(℃) 2 10 3 11 4 12 5 13 6 14 7 15 8 16 平均 软化点 技术要 软化点 值 (℃) (℃) 差 求
沥青溶解度、弹性恢复、离析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55) 项目名称 产地厂家 施工单位 试验单位 公路等级 溶解度试验(三氯乙烯) 古氏坩埚
试验 编号 合同段 品种牌号

页共

使用部位
试验日期
气候分区 试验规程
锥形瓶 与玻璃 棒质量 (g)
锥形瓶、 古氏坩埚与 锥形瓶、 玻璃棒与 玻璃纤维滤 玻璃棒与 试样质量 纸与不溶物 粘附不溶 (g) 质量(g) 物质量(g)
(℃) (℃)
自 检 意 见 试 验 记 录 计 算 复 核
监 理 意 见
质检 负责人
项目 主管
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