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沥青实验的各项指标

合集下载

乳化沥青pc-3指标

乳化沥青pc-3指标

乳化沥青pc-3指标乳化沥青是一种将沥青与水和乳化剂混合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沥青PC-3是一种常用的乳化沥青,具有一定的技术指标。

本文将对乳化沥青PC-3的指标进行介绍和分析。

乳化沥青PC-3的指标主要包括粘度、溶解度、胶结时间、残余粘度和稳定性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乳化沥青PC-3的粘度指标。

粘度是指乳化沥青在一定温度下的流动性能,通常用锥管粘度进行测定。

乳化沥青PC-3的锥管粘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和涂覆性。

溶解度也是乳化沥青PC-3的重要指标之一。

溶解度是指乳化沥青在水中的溶解性能。

乳化沥青PC-3的溶解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以确保其在与水混合时能够充分溶解,形成稳定的乳化液。

胶结时间是乳化沥青PC-3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胶结时间是指乳化沥青在与骨料混合后形成胶结状态所需的时间。

乳化沥青PC-3的胶结时间应适中,既要保证其与骨料充分混合,又要避免过长的胶结时间导致施工延误。

残余粘度是乳化沥青PC-3的一个关键指标。

残余粘度是指乳化沥青在水中乳化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后,上清液与沉淀物的分离程度。

乳化沥青PC-3的残余粘度应符合要求,以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对骨料有良好的胶结性和粘附性。

稳定性是乳化沥青PC-3的最后一个指标。

稳定性是指乳化沥青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性能。

乳化沥青PC-3的稳定性应良好,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乳化状态,不分层、不析出。

通过对乳化沥青PC-3的指标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乳化沥青PC-3的粘度、溶解度、胶结时间、残余粘度和稳定性等指标是保证其优良性能的重要因素。

只有在这些指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乳化沥青PC-3在道路施工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乳化沥青PC-3的指标对于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只有在这些指标的要求下,乳化沥青PC-3才能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施工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乳化沥青PC-3,并严格按照其指标进行使用和检验,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道路的使用寿命。

乳化沥青快裂和慢裂的标准

乳化沥青快裂和慢裂的标准

乳化沥青快裂和慢裂的标准
乳化沥青是一种常用于道路建设的材料,具有粘结性和耐久性。

然而,在使用乳化沥青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快裂和慢裂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乳化沥青快裂和慢裂的标准,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首先,快裂指的是乳化沥青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裂缝现象。

快裂的主要原因是乳化沥青的粘结性不足,导致其无法有效地粘结道路表面。

为了避免乳化沥青快裂,通常会对其进行加强处理,例如添加胶凝剂或增加温度控制。

其次,慢裂是指乳化沥青在道路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的裂缝现象。

慢裂的主要原因是乳化沥青的老化和损耗,导致其失去了原有的粘结性和弹性。

为了避免乳化沥青慢裂,需要选择高质量的乳化沥青,并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修补工作。

那么,如何判断乳化沥青是否符合快裂和慢裂的标准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指标可以作为评估标准:
1.粘结强度:乳化沥青应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粘结道路表面。

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或粘结试验来评估其粘结强度。

2.弹性恢复率:乳化沥青应具有较高的弹性恢复率,以应对道路表面的压力和变形。

可以通过弯曲试验或拉伸试验来评估其弹性恢复率。

3.老化抗裂性:乳化沥青应具有较好的老化抗裂性,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可以通过老化试验或热稳定性试验来评估其老化抗裂性。

综上所述,乳化沥青快裂和慢裂的标准主要包括粘结强度、弹性恢复率和老化抗裂性等指标。

只有选择符合标准的乳化沥青,并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修补工作,才能确保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沥青三大指标操作步骤

沥青三大指标操作步骤

沥青针入度试验沥青延度试验沥青软化点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以0.1mm计。

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贯入时间5s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沥青延度的试验温度与拉伸速率可根据要求采用,通常采用的试验温度为25℃、15℃、10℃、或5℃,拉伸速度为5cm/min±0.25cm/min,当低温采用1cm/min±0.5cm/min拉伸速度时,应在报告中注明。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蒸馏残留物或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针+针连杆+法码=100g±0.05g、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

小盛样皿内径55×深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的试样),大盛样皿内径70×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为200-350的试样),对针入度大于350的试样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容积不小于125mL,恒温水槽:容量不小于10L,控温的准确度为0.1℃延度仪:延度仪的测量长度不宜大于150cm,仪器应有自动控温、控速系统。

钢球:直径9.53mm,质量:3.5g±0.05g;恒温水槽:控温的准确度为±0.5℃试验准备①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不少于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3h(特殊盛样皿)后,应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并应保温不少于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3h(特殊盛样皿)。

②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节到要求的试验温度25℃,或15℃、30℃(5℃),保持稳定。

将隔离剂拌合均匀,涂于清洁干燥的试模底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并将试模在试模底板上装妥;将准备好试样仔细自试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最后略高出试模,灌模时不得使气泡混入。

乳化沥青指标范文

乳化沥青指标范文

乳化沥青指标范文乳化沥青是一种由石油沥青、水和乳化剂组成的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和涂敷性能。

乳化沥青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施工和维护中,以提高道路的强度、耐久性和安全性。

乳化沥青的质量主要与其可性、干燥时间、粘附性、安全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等指标有关。

以下是乳化沥青的几个重要指标。

1.粒径分布乳化沥青的粒径分布直接影响其性能。

乳化沥青粒径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不宜过大或过小。

过大的粒径会影响溶解性,使乳化沥青难以迅速溶解,降低其可性;过小的粒径则会增加乳化沥青的粘度和粒子的表面能,影响其涂覆性能。

2.凝胶时间凝胶时间是指乳化沥青在空气中流失水分后形成结块的时间。

凝胶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涂覆液的流动性、涂布性和干燥时间。

凝胶时间过长会导致涂布困难,影响施工效率;凝胶时间过短则可能导致涂覆液无法充分渗透和润湿基层,影响胶结效果。

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乳化沥青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

乳化沥青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分离和析出。

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乳化剂的选择、浓度、搅拌速度和温度等。

稳定性的良好性能可以确保乳化沥青长时间存放时不会出现品质变化。

4.粘度粘度是衡量乳化沥青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乳化沥青的粘度应适中,既不应过低以至于无法与各组分混合均匀,也不应过高以至于无法正常涂布。

粘度与乳化剂的质量、型号、用量以及水和沥青的配比等因素有关。

粘度适中的乳化沥青有利于施工作业的进行。

5.持久性乳化沥青的持久性是指其抗雨水侵蚀和紫外线照射的能力。

持久性的好坏直接影响乳化沥青在道路上的使用寿命。

持久性依赖于乳化剂的性能和乳化沥青固化后的结构和稳定性。

好的持久性能可以减少翻修和维护的频率,降低道路维护成本。

乳化沥青的指标是评价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

在选用乳化沥青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指标的要求,并根据具体的使用目的和条件进行选择。

同时,通过合理的质检和控制措施,可以确保乳化沥青的稳定品质,提高道路建设和维护的效果。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沥青针入度试验一、适用范围本试验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灌入时间5s,以0.1mm计。

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

非经注明,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砝码的总质量为100±0.01g,试验温度问25℃,针入度贯入时间为5s。

根据需要入采用其他核试验条件是,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本方法适用于侧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二、主要试验步骤1、把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

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刻度调零。

2、开动秒表5s后读取刻度盘指针读数,准确至0.1mm。

3、平行试验至少进行3次,各点之间及与试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

4、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发在其他温度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三、计算用画诺模图法测出针入度。

四、应报告标准(25℃)时的针入度T以及其他试验温度T25所对应的针入度P,及由此求取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的方法和结果,当采用计算法时,应报告按公式回归的直线相关系数R。

沥青延度试验一、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试验通常采用的温度为25℃、15℃、10℃或5℃,拉伸速度为5cm/min±0.255cm/min.二、主要试验步骤1、准备好试模,灌模后保温在恒温水槽。

2、将试模固定在延度仪上,开动延度仪,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度数,以厘米表示。

三、报告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样不少于3个,如每个都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cm";若其中有一个小于100cm时,且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则取3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乳化沥青技术指标

乳化沥青技术指标

乳化沥青技术指标乳化沥青是一种将沥青与水和乳化剂混合形成乳化液的技术,乳化剂能够使油水分散更均匀,提高沥青的流动性和可工程性。

在道路建设和维修中,乳化沥青被广泛应用于摊铺、封层、面层和混凝土修补等工序。

以下是乳化沥青技术的几个重要指标:1.乳化稳定性:乳化沥青的稳定性是衡量乳化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方面,乳化沥青需要在稳定的期限内保持乳化状态,即油水分散均匀,不发生分离和沉淀。

另一方面,乳化沥青在接触状况下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在施工过程中长期保持流动性,便于施工人员操作。

2.粘度:乳化沥青的粘度是指其黏度,即流动性的一种表征。

不同的施工要求和工程环境会对乳化沥青的粘度提出不同的要求。

例如,在摊铺操作中,需求较低的粘度,以便于沥青能够迅速均匀地流动到施工区域。

而在封层和面层施工中,将需要具有适度的粘度,以提供良好的附着和润湿性。

3.干燥时间:干燥时间是指乳化沥青在施工后,在环境条件下将水分蒸发并干燥的时间。

干燥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干燥时间较短的乳化沥青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而干燥时间较长的乳化沥青可以更好地适应气候环境和保证质量。

4.乳化度:乳化度是衡量乳化沥青乳化效果的指标之一,表示分散沥青颗粒大小的程度。

分散性越好,乳化度越高,说明乳化剂对沥青的分散作用越好。

高乳化度的乳化沥青能更好地与其他材料混合,提高施工质量。

5.稳定性指标:乳化沥青的稳定性指标表征了乳液施工过程中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

这包括稳定性指数、结块状况和稳定性保持期等。

稳定性指数是因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乳液性能变化程度的定量指标,用来评估乳化液的稳定性。

结块状况描述了乳化沥青在贮存、运输和施工过程中是否结块或粘结。

稳定性保持期是指乳化沥青在施工中能够稳定保存并保持乳化状态的时间。

以上是乳化沥青技术的几个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在乳化沥青的设计和使用中都需要进行评估和考虑,以确保施工效果的稳定性和质量的可控性。

乳化沥青配比

乳化沥青配比

乳化沥青配比1. 乳化沥青概述乳化沥青是指将石沥青与乳化剂通过乳化机械设备进行混合,形成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的特点是水溶性,能够在常温下使用,无需加热。

在道路建设中,乳化沥青被广泛应用于基层和面层的稳定处理,提高道路的抗水性、抗沉降、抗车辙、抗冻融等性能。

乳化沥青的配比是指通过确定不同材料在混合中的比例关系,调整乳化沥青的性质和性能。

合理的配比能够保证混合料的稳定性、强度、耐久性等指标的满足,并降低施工成本。

2. 乳化沥青配比方法2.1 实验室配比方法实验室配比是通过实验室模拟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过程,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确定合适的配比。

其步骤如下:2.1.1 试验设计根据现场条件和要求,确定试验配比的种类和范围。

试验设计应包含需求的稳定性、流动性、抗水性、抗沉降性等指标。

2.1.2 材料选择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材料,包括石沥青、乳化剂、填料等。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2.1.3 实验制备按照设计的配比,进行实验室模拟制备乳化沥青混合料。

控制制备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因素。

2.1.4 试验测试对制备好的乳化沥青混合料进行一系列试验测试,包括稳定性试验、流动性试验、抗水性试验、抗沉降试验等。

2.1.5 数据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确定适用的配比范围,并进行优化。

2.2 经验配比方法经验配比方法是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通过观察和总结,得出适用于一定条件和要求的乳化沥青配比。

2.2.1 老配方的调整根据历史记录的配比数据和施工情况,对现有配方进行调整。

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某些原材料的用量,以改善混合料性能。

2.2.2 试验验证将调整后的配方进行试验验证,通过试验结果评价配方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如有必要,进行多次小范围试验调整。

2.2.3 错误总结通过总结实际施工中的错误经验,对配比方法进行总结和改进。

及时纠正不合理的配比,避免重复错误。

3. 乳化沥青配比参数乳化沥青配比参数是乳化沥青混合料配方中所使用的各类原材料的用量比例。

中国、美国和欧洲乳化沥青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比较研究

中国、美国和欧洲乳化沥青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比较研究

中国、美国和欧洲乳化沥青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比较研究摘要乳化沥青是一种经过特殊加工处理的可溶性沥青材料,其在路面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欧洲乳化沥青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的比较研究,系统性地介绍了三个地区在乳化沥青标准制定和试验方法方面的差异。

结果表明,尽管各国家和地区对于乳化沥青的评价指标和试验方法存在着差异,但在总体上它们的共性较高。

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乳化沥青标准化,提高乳化沥青应用效率和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乳化沥青;评价指标;试验方法;中国;美国;欧洲AbstractEmulsified asphalt is a soluble asphalt material that has beenspecially processed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road construction. This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methods of emulsified asphalt in China, the United Statesand Europ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test methods of emulsified asphalt in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y have high commonalities. This paper is of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promo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emulsified asphal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emulsified asphalt application.Keywords: emulsified asphalt; evaluation indicator; test method; China; United States; Europe引言随着道路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道路建设质量的提高变得越来越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化沥青实验的各项指标及其检测江阴市鑫路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唐炜表征乳化沥青和乳化改性沥青主要技术性能的指标有两个: 一是表征乳状液物理力学性 能的指标;二是表征路用性能的蒸发残留物性质指标。

1、实验用乳化沥青的制作 ① 实验设备 小试可用 JM-5 乳化沥青实 中试可用 JM-30 乳化沥青实 专业实验室可用 JM-30A 乳 验机 验机 化沥青实验机手工配比,循环过磨出料 调速配比,一次过磨出料 ② 实验数据(维实伟克实验室)自动计量配比,一次过磨2、筛上剩余量及其检测 剩余量包括粗颗粒、结皮和结块。

粗颗粒、结皮和结块造成喷洒设备的堵塞,或与集料 拌合不均,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其来源是:机械分散的效果不好沥青颗粒粗大;乳化的效果 不好,形成结皮及沉淀。

所以从筛上剩余量可以看出乳化剂或乳化机械性能的好坏、配方或 工艺是否合理。

试验要在乳液完全冷却或基本消泡后进行,把规定数量的乳液徐徐注入 1.18mm( 或 1.20mm)筛孔的筛中过滤,求出筛上残留物占乳液质量的百分比,以此来判定乳液的质量。

3、蒸发残留物含量及其试验 把乳化沥青中的水蒸发掉,留下的沥青(包含微量的助剂)叫蒸发残留物。

沥青是乳液中 实际要有的成分,从节省运输费用、降低助剂(乳化剂、稳定剂等)的生产成本考虑,乳液中 的沥青含量应高些;但是乳液的浓度高,增加了沥青颗粒碰撞、凝聚的机会,所以从乳液的 贮存稳定性角度考虑,乳液中沥青的含量应低些;再一方面乳液的浓度影响乳液的粘度,而 从施工角度考虑,特定场合应用的乳液,粘度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粘度过大会影响渗透 性,年度过低会使乳液流失,因此乳液中的沥青含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必须保持在规 定范围内。

一般的乳液蒸发残留物在 50%~62%之间, 根据具体使用场合, 参见有关的乳化沥青和改 性乳化沥青技术标准。

将一定量的乳液加热脱水后,残留物占乳液的百分比即蒸发残留物含量。

4、粘度及其试验 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季节和路面结构,对沥青乳液粘度的要求不同,透层油要求粘度 低些,否则渗不下去,贯入式路面工程中要求粘度大些,否则一下子流下去了,上面的砂石 料没有足够的沥青裹覆层;高温下粘度太低容易快裂。

低温下粘度太高容易慢凝等等,不恰 当的乳液粘度会给路面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我国乳液的粘度的表达方法与国外有所不同。

我国公路界普遍采用道路标准粘度。

以一 定量的乳液在规定的温度下通过规定直径的小孔所需要的时间(s)表达。

道路标准粘度的代 号 CT.d(T 为试验温度,℃;d 为孔径,mm)如 C25.3 为 50mL 乳液在 25℃条件下,经 3mm 孔流出。

国外普遍采用恩氏粘度计测定乳液粘度,恩格拉粘度的测定方法是:50mL 乳液在 25℃条件 下,经 2.9mm 孔流出所需的秒数与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在相同条件下流出所需秒数的比值,用 EV 表示。

美国多采用赛波特粘度计测定乳液粘度,在国内一些国际招标工程中,也有提出赛 比特粘度指标的。

上述三种粘度的换算关系分别为: C25.3=5.9+2.47EV EV=0.28VS 式中:C25.3—道路标准粘度; EV—恩格拉粘度; VS—赛波特粘度。

5、储存稳定性及其试验 沥青乳状液是一个不稳定体系,受乳化剂、助剂、沥青微粒尺寸、外界温度、湿度等因 素的影响,乳液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絮凝、沉淀和分离,从而影响乳液的施工性 能和应用效果。

把乳液试样在特制的量筒中静置所需天数后,分别取出一定量的上下层乳液,求出所含 沥青的百分数之差,表示了乳液的储存稳定性。

标准规定的要求是静置 5d 的蒸发残留物含 量小于 5%;美国 ASTM 标准的规定是静置 24h,上下层沥青含量之差小于 1%为合格。

6、破乳速度极其试验 破乳速度决定了乳液对于各种施工方法的适应性。

乳液的破乳速度是否合适,对工程质 量的影响很大。

但是乳液的破乳速度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使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在生产乳液时应针对具体的使用条件进行配方设计;在施工时,应根据现有乳液的破乳 速度对照实际使用条件采取合理的措施。

影响乳液破乳速度的因素,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乳化剂品种是决定破乳速度的主要因素,同时,乳化剂用量 增加可延缓破乳速度。

(2)气候的影响:气温高、风速大、湿度小,水分蒸发快,破乳快,反之亦然。

(3)矿料品质的影响:矿料表面纹理粗糙、孔隙多、含水量小、乳液中的水分被吸收快, 就会缩短破乳时间;反之,即可延缓破乳时间。

(4)级配的影响:细矿料多、填充料多,比表面积大加速破乳。

(5)外部压力影响:车辆和压路机的压力,可以加快破乳速度。

7、沥青微粒离子电荷性质及其试验 美国 ASTM 标准中,用两极板之间的电流从 8mA 降到 2mA 所用的时间来描述电荷的强弱。

电荷强,微粒容易吸附到极板上,电阻增大就快,电流减弱到 2mA 的时间就短,反之亦然, 这样可得出一个大概的比较数。

8、粘附性及其试验 乳化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表征了乳化沥青在石料表面的粘结能力, 用以评定乳化沥青在 石料表面结成的薄膜抗水剥离的性能。

此试验对阳离子和阴离子乳化沥青采用了不同的方 法。

我国标准规定石料上沥青粘附的面积占整个石料面积 2/3 以上为合格。

有些国家对此项试验的条件比较严格,要求室温及水温为 25℃,环境湿度为 45%~50%, 周围无风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同时对石料也有规定。

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只要求在常温 下进行此项试验,且所用石料都用工程实际使用的石料。

在美国 ASTM 标准中,评定乳化沥青的粘附性以优、良、差来评价。

“优”即沥青薄膜裹 覆了全部石料表面; “良”就是粘附的面积大于脱落的面积; “差”就是脱落的面积大于粘附 的面积。

我国的规定是参照日本标准订的。

9、蒸发残留物性质及其试验 沥青在乳化过程中加入乳化剂和其他添加剂,当水分蒸发后,这些外加剂的残留物混合 在沥青中,必然的影响沥青的性质。

此项试验要求将乳化沥青脱水后按沥青试验方法对蒸发 残留物作针入度、延伸度及溶解度进行试验;对改性乳化沥青(乳化改性沥青)再加一项软化 点试验,同时把延伸度的试验温度改为 5℃。

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要求,为配伍设计时重点供选择原沥青标号提供了依据。

乳化过程中添加的外掺剂,其残留物对沥青的延度影响较大,为保证乳液蒸发残留物必 要的延伸性, 对乳化沥青提出了残留延度比不小于 80%的要求(即原沥青的延度损失不能大于 20%);对改性乳化沥青(乳化改性沥青),由于使用性能的要求提高,改成了低温延度,与原 沥青的 25℃延度没有可比性, 因此在新的沥青路面技术规范中提出了 5℃延度≥20cm 的指标 要求。

在新的沥青路面技术规范中,对改性乳化沥青(乳化改性沥青) 的软化点要求分别为: 洒布型乳液蒸发残留物≥42℃,拌合型乳液蒸发残物≥50℃,美国用于微表处(拌合型)改性 乳化沥青的软化点大部分的标准规定大于 60℃,也有大于 57℃的,相比之下,我国的标准 要求较低。

但是,根据高等级路面的使用要求,如采用 SBS 为改性剂生产的乳化改性沥青, 则软化点大于 60℃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的溶解度指标均为≥97.5%,小于沥青或改性沥青溶解度指标 (≥99%),是考虑外加剂残留物的缘故。

10、低温储存稳定剂及其试验 乳液遭受冰冻后的状态变化,反映了试样在低温储存时的稳定性。

国外对该试验的冰冻温度及冻融循环的次数不同,美国 ASTM 规定为-17.8℃,三次冻融 循环,考虑到冷冻温度过低,乳液中必须掺有特殊的防冻剂。

我国实际上不可能在这样的低温下使用乳化沥青,因此采用日本的试验方法,规定冰冻温度为-5℃,融化温度为 25℃,两 次循环。

11、乳化沥青水泥拌和试验 当沥青乳液用于加固稳定砂石土基层时,为了检验乳液与砂石土拌合的均匀性,就用普 通硅酸盐水泥和乳液做水泥拌和试验。

因为只有慢裂型乳液才有可能与水泥细料拌和均匀, 所以本试验也是慢裂型乳液的一种鉴定方法。

试验用水泥的品种, ASTM 规定为高级波特兰水泥, 其表面为 1900cm2/g,日本规定采用普 通波特兰水泥,我国规定采用实际用水泥,通常为普通波特兰水泥。

水泥过筛孔径,ASTM 及日本规定为 80 号筛(筛孔为 0.18mm),现我国无此筛孔的标准筛,改为 0.15mm,与国外规 定相近。

拌和试验温度,ASTM 规定为 25℃,日本未作规定。

为了符合施工实际情况,并考虑国 内实际条件,我国也未作规定,即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12、乳化沥青与矿料的拌和试验 拌和试验是试样与规定级配的混合料在室温条件下拌合后, 以矿料裹覆乳液均匀状态来 判断乳液类型的一种方法,也是检验沥青乳液拌和稳定性的方法。

试验份两种情况。

一种是沥青碎石拌合,级配混合料由石屑(2.36~4.75mm)及粗砂 (0.6~2.36mm)配合而成,一种是沥青混泥土拌和,级配混合料由石屑(2.36~4.75mm)和细 砂(0.15~0.6mm)及石灰石矿粉(<0.075mm)配合而成,与乳液拌和,观察拌和过程中或拌和 终了后有无粗团粒、结块等情况即可。

上述 11 个检验项目是规范规定的项目,另外还有两项试验没有列入规范,现简要介绍 如下: (1)沥青微粒直径的测定 沥青微粒直径是乳液微观的结构状态,其大小是乳液储存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数,是检 验乳化剂乳化效果、乳化机使用效果的重要指标。

在乳化生产中,通过测定沥青微粒直径, 研究调整配伍和工艺,对于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测定沥青微粒直径的主要仪器是显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 400~600 倍即可,要求 配有 2um 的标尺。

将乳液用 10~15 倍的分散剂溶液稀释,做成涂片,加上薄膜盖片,在显 微镜下观察和计测。

观察时动作要快,以防乳液破乳和凝聚,最好显微镜配有照相机,制成 图片后立即摄制下来,在相片上计测更为方便。

如用颗粒分析仪来测量乳液微粒就更好。

乳化沥青的微粒直径不可能非常均匀,总有一定的范围。

美国 ASTM 的标准为:小于 1um 的占 28%;1~5um 的占 57%;5~10um 的占 15%。

法国计算平均粒径的公式为: δ=1/2 ㏒ D84/D16 式中:D84—颗粒曲线中占 84%的颗粒最大直径; D16—颗粒曲线中占 16%的颗粒最大直径。

(2)乳液的 pH 值测定 此项试验用来确定乳液的酸碱度。

乳液的 pH 值只能代表其酸碱度,不能代表它属于哪 种类型的乳液。

pH 值小于 7 的乳液,沥青微粒电荷不一定是阳离子,也有属于阴离子的;pH 值大于 7 的乳液,沥青微粒电荷不一定是阴离子,也有属于阳离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