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实验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沥青实验实验报告

沥青实验实验报告

沥青实验实验报告
《沥青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沥青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对其进行各种实验的结果和分析。

实验材料和方法:
材料:沥青、玻璃棒、试管、酒精灯、温度计、砝码、烧杯
方法:
1. 将适量的沥青放入试管中,加热至一定温度。

2. 用玻璃棒搅拌沥青,观察其变化。

3. 用酒精灯对沥青进行加热,观察其熔化和燃烧过程。

4. 用温度计测量沥青的熔点和沸点。

5. 用砝码对沥青进行拉伸实验,观察其变形和断裂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沥青在加热后变软,并在一定温度下熔化。

2. 沥青在加热后会燃烧,释放出黑烟和特殊气味。

3. 沥青的熔点约为130℃,沸点约为220℃。

4. 沥青在拉伸实验中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和延展性,但也容易断裂。

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沥青的性质和用途。

沥青在加热后会软化并熔化,适用于道路铺设和建筑防水等领域。

同时,沥青也具有一定的燃烧性,需要注意防火安全。

此外,沥青在拉伸实验中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和延展性,适用于某些工程材料的生产。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沥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能够更好地利用沥青这一资源,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沥青路面压实度试验报告

沥青路面压实度试验报告

沥青路面压实度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沥青路面压实度的试验,探究不同压实度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为路面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二、实验原理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指的是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经过压实工序后的密实程度。

衡量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有几种方法,本实验将采用静压实度试验。

静压实度试验是通过将压实仪器按照一定规格压实所得,以沥青路面压实为基础的,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指标。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实验材料:沥青混合料。

2.实验仪器:压实仪。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所需的沥青混合料准备好,根据需要调整其温度。

2.将准备好的沥青混合料倒入压实仪中,填满至规定高度。

3.开启压实仪进行压实过程,根据试验要求设定压实时间和压实力度。

4.压实结束后,待样品冷却后取出。

5.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压实时间、压实力度。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所得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不同压实度下的沥青路面压实度。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压实时间的增加,沥青路面的压实度逐渐提高。

2.随着压实力度的增加,沥青路面的压实度也随之增加,但增长趋势逐渐趋缓。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沥青路面压实度的试验,得出了压实时间和压实力度对沥青路面压实度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科学的结论和建议,为沥青路面施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然而,本实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数量较少、实验条件有限等问题,需要在进一步研究和实验中进行改进。

八、附录实验数据表格:压实时间(分钟),压实力度(MPa),压实度(%)---------------,-------------,----------5,0.5,90.510,1.0,94.215,1.5,97.8。

沥青标准鉴定报告

沥青标准鉴定报告

沥青标准鉴定报告
鉴定对象:沥青样品
鉴定时间:20XX年X月X日
鉴定地点:XXX实验室
一、鉴定目的
本次鉴定旨在对所提供的沥青样品进行质量鉴定,确定其符合相应的沥青标准要求,为后续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鉴定方法
根据《沥青标准鉴定方法》(编号/年份),采用以下步骤进
行鉴定:
1. 样品准备:将所提供的沥青样品经过合适的预处理,如研磨、筛分等。

2. 外观检查:观察样品的颜色、臭气、杂质等外观特征。

3. 粘度测定:采用相应的仪器,测定样品的运动粘度。

三、鉴定结果
根据实验室的分析测试,得出如下鉴定结果:
1. 外观检查:经观察,沥青样品颜色为深黑色,无异常臭气,无明显杂质。

2. 粘度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样品的运动粘度为X.XX mm²/s (温度为XX℃、剪应力为XX Pa)。

四、鉴定结论
根据所测定的沥青样品的外观特征和粘度结果,并将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照,得出以下结论:
本次鉴定的沥青样品外观符合沥青标准要求,粘度测定结果在标准范围内,因此可以认定该沥青样品符合相关标准,可用于相应的工程应用。

五、鉴定建议
鉴定过程中未发现明显质量问题,建议继续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和使用,同时建议定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沥青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本份沥青样品标准鉴定报告仅供参考,鉴定结果仅对所提供样品负责,并不涉及其他相关事项的判断和责任。

石油沥青实验报告册(3篇)

石油沥青实验报告册(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石油沥青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2. 学习石油沥青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3. 掌握石油沥青的技术指标和评价标准。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石油沥青是一种天然有机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防水性、抗渗性和耐腐蚀性。

石油沥青的实验主要包括:软化点测定、针入度测定、延度测定、溶解度测定等。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 软化点测定仪- 针入度仪- 延度仪- 溶解度测定仪- 玻璃棒- 秒表- 天平- 试样瓶2. 实验试剂:- 石油沥青试样- 环己烷四、实验步骤1. 软化点测定:- 将石油沥青试样置于软化点测定仪的试样杯中。

- 调整仪器,使试样杯中的沥青与温度计接触。

- 升温,每隔5分钟观察一次沥青的软化程度,当沥青表面出现流动时,记录温度即为软化点。

2. 针入度测定:- 将石油沥青试样置于针入度仪的试样杯中。

- 调整仪器,使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

- 释放针尖,记录针尖插入沥青的深度,即为针入度。

3. 延度测定:- 将石油沥青试样置于延度仪的试样杯中。

- 调整仪器,使试样杯中的沥青与延度计接触。

- 拉伸沥青,记录拉伸长度,即为延度。

4. 溶解度测定:- 将石油沥青试样置于试样瓶中。

- 加入环己烷,充分搅拌,使沥青溶解。

- 静置,观察溶解情况,记录溶解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试样名称、实验时间、实验人员等。

2.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等指标。

3. 根据实验数据,评价石油沥青的性能。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软化点:石油沥青的软化点反映了其温度敏感性,软化点越高,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越低。

2. 针入度: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反映了其粘结性,针入度越小,沥青的粘结性越好。

3. 延度:石油沥青的延度反映了其塑性,延度越大,沥青的塑性越好。

4. 溶解度:石油沥青的溶解度反映了其溶解性能,溶解度越高,沥青的溶解性能越好。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石油沥青的基本性质和实验方法,了解了石油沥青的技术指标和评价标准。

沥青混凝土标准实验报告(3篇)

沥青混凝土标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标准实验方法,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测,包括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某品牌沥青,集料为碎石、砂、矿粉等。

2. 实验仪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马歇尔试验仪、车辙试验仪、冻融劈裂试验仪、孔隙率测试仪等。

3. 其他材料:标准砂、矿粉、水、油石比等。

三、实验方法1. 马歇尔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马歇尔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2. 车辙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车辙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3. 冻融劈裂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4. 孔隙率测试: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孔隙率测试,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四、实验步骤1. 拌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沥青、集料、矿粉等材料进行拌和,确保混合料均匀。

2. 马歇尔试验: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

b. 测试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3. 车辙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在规定温度下,用车辙试验仪进行车辙试验。

c.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4. 冻融劈裂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将铺设好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冻融处理。

c. 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5. 孔隙率测试: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孔隙率测试。

b.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马歇尔试验结果:- 密度:2.41g/cm³- 稳定度:6.5kN- 流值:28mm结果分析: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均符合规范要求。

沥青密度试验报告范本

沥青密度试验报告范本

沥青密度试验报告范本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测定沥青的密度,为沥青材料的质量控制和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物理性能指标。

二、试验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 2011)三、试验设备及材料1、比重瓶:容量为 20 30 mL,带有长颈的磨口瓶。

2、恒温水槽:控温精度为 ±01℃。

3、天平:感量不大于 1mg。

4、烘箱:能控制温度在 105℃ ± 5℃。

5、滤筛:06mm 孔径。

6、无水煤油。

7、沥青样品。

四、试验准备1、将比重瓶洗净、干燥,称其质量(m1),精确至 1mg。

2、将沥青样品通过 06mm 滤筛过滤,然后在 105℃ ± 5℃的烘箱中加热至恒重,冷却后称取适量的沥青样品(m2),精确至 1mg。

五、试验步骤1、向比重瓶中注入约三分之二的无水煤油,放入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 以上,使比重瓶及所盛液体的温度达到试验温度 ± 01℃。

2、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比重瓶,用滤纸迅速擦去比重瓶外部的水分,称其质量(m3),精确至 1mg。

3、将沥青样品装入比重瓶中,约占瓶内容积的三分之二,注意避免沥青沾附在瓶口及瓶壁上。

4、向比重瓶中注入无水煤油,直至液面接近瓶口,然后将比重瓶放入恒温水槽中恒温 30min 以上,使比重瓶及所盛液体和沥青的温度达到试验温度 ± 01℃。

5、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比重瓶,用滤纸迅速擦去比重瓶外部的水分,称其质量(m4),精确至 1mg。

六、试验结果计算沥青的密度按下式计算:ρb =(m2 m1)/(m4 m3)×ρw式中:ρb ——沥青的密度(g/cm³);m1 ——比重瓶的质量(g);m2 ——沥青样品的质量(g);m3 ——比重瓶与煤油的合计质量(g);m4 ——比重瓶、煤油与沥青的合计质量(g);ρw ——试验温度下水的密度(g/cm³),通常取 10g/cm³。

土木工程材料沥青实验

土木工程材料沥青实验

沥青试验一沥青针入度测定石油沥青的针入度以标准阵在一定的荷载、时间及温度条件下垂直穿入沥青试样的深度来表示,单位为1/10℃。

除非另行规定,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砝码的总质量为(100±0.05)g,温度为(25±0.1)度,时间为5s。

特定试验可采用的其他条件,如表所示。

表针入度特定试验条件规定温度/℃荷重/N 时间/s0 2 604 2 6046 0.5 5注:特定试验报告中要应注明实验条件1.试验目的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沥青,在常温下大都是固体或半固体状态,可以通过测定沥青的针入度来表示沥青的粘滞性,并以针入度为其主要技术指标来评定沥青的牌号。

2.主要仪器设备1)针入度仪(图)。

针连杆质量为(47.5±0.05)g,针和针连杆的总质量为(50±0.05)g;2)标准针。

标准针应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造,针应装在一个黄铜或不锈钢的金属箍中,针露在外面的长度应在40~50 mm,金属箍的直径为(3.20±0.05)mm,长度为(38±1)mm,针应牢固的装在箍里,针尖及针的任何其余部分均不得偏离箍轴1mm以上,针箍及其附件总质量为(2.50±0.05)g,每个箍针上打印单独的标志号码。

3)试样皿。

金属或玻璃的圆柱形平底皿,尺寸如表所示。

表金属或玻璃的圆柱形平地皿尺寸要求针入度直径/mm 深度/mm 针入度<200时35 35针入度200~350时55 70针入度350~500时50 604)恒温水浴。

容量不小于10L,能保持温度在试验温度的±0.1℃范围内。

5)温度计。

液体玻璃温度计,刻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

6)平地玻璃皿。

容量不小于350mL,深度要浸过最大的样品皿。

内设一个不锈钢三角支架,以保证试样皿稳定。

3.实验准备1)加热样品时不断搅拌以防局部过热,直到样品能够流动。

焦油沥青的加热温度不超过软化点60℃,石油沥青不超过软化点90℃。

沥青针入度试验报告

沥青针入度试验报告

沥青针入度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沥青针入度的测量,确定沥青的粘度和流动性能,从而评估沥青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
沥青针入度试验是一种化学试验,用于测试沥青在特定温度下的粘度。

该试验利用一根标准大小的沥青针,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插入被测沥青样品中,以计算出它的入度。

入度值越小,表示沥青的流体性能越好,粘度较小。

相反,入度值越大,表示沥青的流体性能越差,粘度较大。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将样品沥青加热至160℃,倒入200ml烧杯,滤除其中的杂质和其他杂质物。

2.取沥青:将滤过的沥青倒入沥青针入度装置的粘度管。

3.测试:将装有沥青的粘度管放置在入度仪器中,待20秒后观
察针的沉降情况,记录下沉降深度。

4.记录数据:取5个数据的平均值,并记录下沥青的温度。

四、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测得沥青的入度平均值为10.3,温度为160℃。

五、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被测试的沥青的流体性能较好,粘度较小。


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验结果评估出沥青的品质。

六、实验注意事项:
1.沥青加热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沥青喷溅。

2.沥青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异味和有毒有害气体,需要进行适当通风。

3.实验中应避免样品沥青与其他物质接触。

4.测量沥青针入度时,应注意粘度管的垂直状态,避免出现倾斜现象,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5.测量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针头弯曲,影响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311徐西线木札岭至合峪中修工程第十标段沥青面层铺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栾川县恒基公路养护有限公司二00九年七月三十一日g311徐西线木札岭至合峪中修工程第十标段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试验段总结我标段于2009年7月24日上午进行了路面基层(二灰稳定砂砾)试验段铺筑工作,经项目自检,监理抽监,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本项目业主及规范要求,共测压实度6处,合格率为100%。

平整度2处×20尺,合格率为80%。

厚度6处,合格率为100%。

宽度4个断面,合格率为100%。

水泥剂量8组合格率为100%,强度1组,合格率为100%。

现就试验成果汇总如下:一、试验段工程概况1、试验段选择在k602+000-k602+200段,全长200米。

此段基层为0.18米+0.03米调平层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

2、试验段施工时采用中心拌和站厂拌、平地机配合人工整平法施工,一次性压实。

二、试验段指导思想及目的1、试拌:根据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型号、数量及组合方式。

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等操作工艺。

2、试铺确定b、验证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检查水泥剂量、含水量,改进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水的加入方式。

修正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压实标准密度。

c、掌握实际施工产量及合理作业段长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d、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3、在试验段的铺筑过程中,认真作好记录分析,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检查试验段的施工质量,及时测定出有关结果。

铺筑结束后,就试验内容提出试验总结报告,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复,作为施工依据。

三、试验段成果汇总a、确定基层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砂砾=5:10:85 其中砂砾按5:1参配砾石,含石量55%-60% 含水量宜控制在6.5%--7%b、机械组合为:拌合场集中拌合,自卸车运输,装载机粗平,平地机精平,20压路机静压2遍、弱震2遍、强震3遍、收面一遍(其中增加18t压边),洒水车养生。

c、支模宽度7.2m、模板厚20cm,松铺系数1.1,施工进度每天350—400米。

d、施工延迟时间控制在水泥终凝时间之内。

四、试验段施工工艺汇总1、施工准备:a、依据施工技术要求,提前在纵坡大于2%的路段每间隔20m ,小于2%的路段每间隔50m,开成50cm宽原路面油层厚度的槽,以防止基层推移。

b、提前将拟铺筑的路段清扫干净,必要时要用水车冲洗并洒水湿润。

c、模板厚度,根据试验段厚度、横坡检测,选择为20cm厚的槽钢,弯道处用短横槽钢或软钢模。

d、模板支撑要牢固,根据试验段经验每段6m模板应做支撑3根,斜撑3根,弯道处应加密。

支模板必须进行必要的横坡、纵坡调整,厚度不够可在模板下加木条支撑。

2、后场拌料:拌和设备采用wdg300型,集料配比均采用电脑控制,各料斗均加筛一套,混合料经现场试验,灰剂量、含石量、筛分均能较好的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且产量较为稳定,后场每工作班投入二台装载机及7名民工,3名拌合场管理人员,1名试验人员,已基本满足后场生产要求。

3、混合料的运输:依据试验段中正常拌和设备出料和摊铺机摊铺及运输段距离,需17台(20t)自卸车。

依据天气情况必要时增加覆盖措施以防止水分散发。

4、摊铺:a、混合料运输至工地后按照左右分别交叉布料,以防止集料堆,用1台zl50b装载机粗摊。

b、初步整平:用装载机自两侧向路中心进行粗略刮平,进行初步整平和整形。

必要时,进行补料或减料或返回刮一遍。

而后用压路机快速碾压1-2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再用平地机自路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而后再用压路机碾压一遍。

对于局部低洼处,人工进行找平,再用平地机整形。

c、精确整平:初步整形后,按照20米的间距(弯道适当加密)布设白灰点,进行横坡控制,检查松铺厚度,按照“宁高勿低,宁刮勿贴”的原则用平地机配合人工进行精确整平、整形。

5、碾压a、每80—100m作为一个碾压作业段进行压实,第1、2遍用18、20t压路机一档静压,第3、4遍用20t一档弱压,第5、6、7遍用一档强压,第8遍用20t二档弱压收面或依据表面含水量情况必要时适当洒水湿润后静压收面。

b、为保证边部压实,由18t压路机在两侧各增加1遍强震。

c、碾压中的平整,在第1、2、3、4遍压实中,由专门整平技术人员以6m段为标准,带领2人用细料进一步整平,特别是集料,边部塌边,平地机刮出的坑槽条。

严禁在碾压成型后进行薄层贴补找平。

d、在每遍压实中,后一轮要压前一轮超前2m,错开接茬位篇二:沥青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国道303线通辽至凤凰岭公路工程土建施工第一合同段沥青面层摊铺试验段总结报告(k632+000 ~ k632+500) 编制:审核:通辽至凤凰岭公路工程土建施工第一合同段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沥青下面层摊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为第一合同段,起讫里程为k602+500~k632+500,全长30公里。

本路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采用整体式断面路基宽26米,计算行车速度100km/h。

二、路面主要工程数量:本合同段沥青混凝土面层分两层,下面层采用6cm厚superpave19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其摊铺工程量为681763㎡,上面层采用4cm厚superpave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其摊铺工程量为686341.1㎡。

三、施工组织经协调最终选定邻近段的k632+000~k632+500,共500m,作为本合同段的沥青下面层的摊铺试验段。

试验日期从2012年8月25日开始,于同月25日结束。

历时1天。

其人员、机械、设备组织如下: 1、人员组织(见下表)我合同段投入1台产量j4000型的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进行混合料的集中拌合工作,沥青拌合设备已经调试完毕,各料斗流量已经标定,其他各种机械业已经保养完毕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主要施工设备见下表)四、施工工艺1、原材料准备及配合比 1)、沥青:采用辽宁盘锦北方沥青厂a级90#基质沥青,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各项指标均符合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篇三:沥青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1 成新蒲快速路(新津段)2标段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k22+000~k22+180右幅)试验总结报告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基层情况,报监理工程师同意,确定成新蒲快速路(新津段)2标项目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桩号为k22+000~k22+180右幅。

施工技术组和监理工程师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施工技术组积极对该试验段的下承层进行了充分准备,并于2012年6月22日具备试验段施工的全部条件,同时,施工技术组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2年6月21日下午完成试验段透层油施工,2012年6月22日上午8:00-9:00完成了下封层(稀浆封层)施工,2012年6月22日15:00-17:00进行了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的铺筑施工。

本试验段为6cm厚(压实)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混凝土(ac-20f),摊铺宽度为11.5m,摊铺长度为180m。

2、现场试验段施工2.1沥青及碎石来源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70#a级道路石油沥青全部采用新疆克炼石油沥青,经检验合格后发运至沥青拌合场现场。

碎石均按照规范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新津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下面层6cm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混凝土(ac-20f)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

(4)确定与拌和机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摊铺速度。

(5)确定松铺系数。

(6)确定压实机具的种类、组合方式,确定碾压方式、顺序、速度及遍数。

(7)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连续施工的合理衔接与配合方式。

(8)接缝的正确处理方法。

(9)确定每天合理的作业段长度,调整施工组织设计。

2.3施工基本流程基层准备→透层施工→下封层施工→下面层6cm厚(压实)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混凝土(ac-20f)施工→摊铺机摊铺→12t钢筒式压路机静压2遍→25吨轮胎压路机碾压5遍→12t 钢筒式压路机碾压4遍→压实度检测。

2.4透层施工2.4.1下面层清扫施工前,对下面层由于开放交通后,路面从施工区外带入施工现场的松动的石头进行清扫,同时对沥青混凝土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扫,局部用清水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的路面,必须进行交通管制,防止对路面进行再次污染。

2.4.2透层撒布本工程透层采用pa-2型乳性沥青。

采用多功能沥青撒布车进行喷洒,局部采用人工喷洒。

⑴透层撒布前,首先应确保下面层(水稳混凝土)表面清洁、干燥,且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撒布。

洒布量控制为0.6 l/m2。

⑵洒布车喷洒前,根据路面宽度合理调整喷洒宽度,尽量减少重叠;喷洒后要达到喷洒均匀,不流淌的效果。

⑶喷洒完后对未喷洒到的部位进行人工补洒。

⑷对喷洒过透层的路段封闭交通,禁止行人及车辆通行,以免污染,2h后放行交通。

2.5稀浆封层施工采用专业机械设备(som1000-2/8摊铺机)将改性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进行过透层施工的水稳路面上。

对进行稀浆封层施工的路段封闭交通,禁止行人及车辆通行,以免污染。

2.6沥青混凝土(ac-20f)施工2.6.1施工准备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应确保路面下封层施工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施工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拌合楼、摊铺机、碾压设备等运转正常。

2.6.2 测量放样本次试验段根据以往项目的施工经验,将松铺系数暂设为 1.2,即下面层摊铺厚度为7.2cm。

同时,为测量下面层沥青混凝土摊铺时的松铺系数,技术组测量组还应在距中2m及距中4m处设臵测量点,测量点间隔20m设臵一道,便于测量沥青混凝土的松铺系数。

2.6.3混和料的拌和本工程采用华通动力abh3000型沥青拌合站一套,理论生产能力为300t/h。

根据试验提供的理论配合比进行生产配比试拌,由试验室现场取样,进行筛分试验,确保级配符合要求。

沥青拌和站在安装调试后对拌和设备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使各动态仪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拌合站导热油及干燥筒均采用柴油加热,拌合系统为当地电网供电,并配备一台400kw 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碎石与机制砂由装载机进料,铲料时,铲斗离地面20cm左右,以免带入杂物污染料源。

不同类型的集料分类存放。

沥青砼料在生产前先对生产配合比进行调试,首先对热料仓振动筛进行设臵,然后进行热料仓筛分调试生产初级级配,根据抽提筛分结果确定生产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