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用乳化沥青试验报告单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 术语2.1。
1沥青的密度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3计.2.1。
2沥青的相对密度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
3针人度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1mm计.2。
1.4针人度指数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2.1。
5延度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
6软化点(环球法)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计。
2。
1。
7沥青的溶解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
1。
8蒸发损失沥青试样在163℃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
9闪点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计。
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2。
1。
10弗拉斯脆点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计。
2。
1.11沥青的组分分析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2.1.12沥青的黏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
13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3计。
2。
1.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
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3计。
沥青路面及乳化沥青施工方法

1、下封层沥青下封层采用单层沥青砂封层。
1.1、材料1.1.1、沥青采用乳化沥青。
1.1.2、每批运到工地的沥青都附有生产厂的沥青质量检验单。
1.1.3、砂要求粒粗角锐,质量坚硬,不易压碎,干净均匀,不含有杂质。
其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1.2、试验路段在正式开工之前,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路段上选定长度不小于50m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进行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路段确定机械行驶速度、单层沥青的洒布均匀度和洒(撒)布量。
当第一次试验后经计算单位沥青用量与规范不符时,进行第二次调整试验,直至满足规范要求,以指导大面积的施工生产。
1.3、沥青下封层施工1.3.1、用于下封层的单层沥青材料和集料的标号、规格、用量满足规范及要求。
1.3.2、下封层在透层充分渗透、表面干燥、洁净并刮除多余油膜部分后洒布。
沥青洒布车和集料撒布机联合作业。
沥青洒布速度与集料撒布速度相协调,并洒布(撒布)均匀,局部用人工扫匀集料和嵌缝料。
1.3.3、洒布下封层沥青前,选择一段基层作为试验路段,以确定沥青和砂的撒布量。
1.3.4、洒布前对基层表面清扫至无尘埃,对构筑物加以保护以防污染。
1.3.5、沥青洒布在正常温度下进行,若气温较低或稠度较大时,适当加热沥青。
洒布均匀不滑移、流淌,保证洒布连续性。
1.3.6、以集料撒布机撒布砂,砂均匀撒布,不堆积,无松散、露黑。
集料撒布一段,使用6-8t轻型钢轮压路机碾压,从两侧向中间进行,碾压速度不超过2km/小时。
1.3.7、如有泛油现象,由人工补撒集料,用轻型压路机碾压两遍。
1.3.8、下封层施工完,若有损坏现象,及时修补。
1.4、质量控制1.4.1、沥青的质量按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1.4.2、沥青喷洒后,如发现边缘有空白或花白处,及时采用人工补洒。
1.4.3、沥青材料洒布均匀,每车沥青开始洒布时和纵、横搭接处,采取措施,避免沥青洒布不匀或洒布过量的现象。
洒布汽车无法作业的路段或部位,以及漏洒的部位,均用手提式喷洒器进行人工喷洒或补洒。
沥青试验

沥青试验借条今向准备室借沥青三大指标试验仪器一套:方盘、标准针、八字试模(三组)、软化点测定仪(试样环、钢球各两个)、800ml烧杯、温度计。
班级:××班姓名:×××日期:×年×月×日一、沥青针入度试验(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馏化或乳化沥青蒸馏后的残留物的针入度)试验目的:测定沥青的粘滞性(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试验仪器:盛样皿、沥青、标准铁勺、坩埚钳、针入度仪(螺纹立柱、螺旋、活动齿杆、度盘、指针、悬臂、连杆、按钮、平底寸步不离保温皿、三角架、底座、脚螺旋、水准盒)。
实验步骤:1、将沥青放入锅中加热至液态,用铁勺向盛样皿中装沥青,使沥青刚好与盛样皿边缘平齐。
2、将装好沥青的盛样皿放到室温下冷却30min,然后再放到25℃的恒温槽巾冷却60~90min(在室温下冷却的目的是让沥青凝结,在恒温水槽中冷却的目的是使沥青在温差不大的环境中充分冷却)。
3、将冷却好的盛样皿放到针入度仪上(在平底下班保温皿中的三角架上),高速脚螺旋使气泡居中,然后向平底下班保温皿中加水,使水面调出沥青表面1~2cm。
4、检查标准针是否干净完好(若不干净则用甲苯或三氯乙烯清洗),把标准针装到连杆(100±0.01g)上,然后转动螺旋,使针尖刚好与沥青表面接触,并且针尖距离盛样皿边缘1cm左右。
5、观察活动齿杆是否与连杆接触,如未接触,则用手心轻轻拍打活动齿杆,使其接触,然后再转动刻度盘使指针归零(注:归零时转盘不转针)。
6、按下按钮,计时5s松开按钮,再用手心轻轻拍打活动齿杆使之与连杆相接触,然后读数,记下读数后取下标准针,用甲苯或三氯乙烯洗净,用同样的方法再扎两针,是三针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7、计算出针的平均值即为该沥青的针入度值(注:针入度值越大粘滞性越不好,反之则好)。
标准针规格:重2.5±0.05g;针身直径1.00~1.02mm;针身长度40~45mm;针尾直径3.2±0.02mm;针尾长度0.14~0.16mm;针尖夹角8°40′~9°40′。
道路用乳化沥青检测报告和记录

第1页共1页
检测单位名称(专用章):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检测类别
检测依据
判定依据
检测日期
见证单位
样品状态
生产产家
沥青种类
批号
序号 1 2 3 4
5
检测项目
破乳速度
粒子电荷
筛上残留物(1.18mm筛)(%)
黏度
恩格拉黏度计E25 道路标准黏度计C25.3(s)
≤1 ≤5
见证号 实测值检验结果来自备注检测:审核:
批准:
日期:
残留分含量(%) 蒸
发
溶解度(%)
残
留
针入度(25℃)(0.1mm)
物 延度(15℃)(cm)
6
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
7
与粗、细粒式集料的拌合试验
8
常温贮存 稳定性
1d(%) 5d(%)
试验条件 见证人
进场日期 取样地点 沥青标号 代表数量
规定值 中裂或快裂 阳离子(+)
≤0.1 1~6 8~20 ≥50 ≥97.5 45~150 ≥40 2/3
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评测方法综述冯彪

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评测方法综述冯彪发布时间:2021-08-24T02:55:04.597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3期作者:冯彪[导读] 作为一种环保型路面材料,乳化沥青具有能耗低、铺筑工艺简单、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47摘要:由于乳化沥青的冷拌施工特点,使用量逐渐增大,在道路养护中和一些特定路段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文献中所展示的评价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的试验方法,包括:电动力学,离心-电导率,紫外光谱等进行综合整理,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电动力学法;离心-电导率法;紫外光谱法1绪论作为一种环保型路面材料,乳化沥青具有能耗低、铺筑工艺简单、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乳化沥青被广泛应用于公路路面养护维修,如微表处、稀浆封层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冷再生工程。
乳化沥青不同的用途对其破乳速度要求也不相同,如微表处需要乳化沥青尽快破乳以便快速开放交通,而稀浆封层则需要慢裂型乳化沥青。
现行规范中通过过筛和乳化沥青与细骨料的拌和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的破乳时间,该试验不仅耗费时间,而且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快速、定量地测定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以及破乳程度引起了业内学者的思考[1]。
2定义及分类乳化沥青就是将沥青加热熔融,经过季节的搅拌作用,使沥青以细小的微滴状态分散于含有乳化剂及助剂的水溶液中,形成水包油状的沥青乳液,这种乳状液在常温下呈液态。
是一种常温下粘度很低、流动性很好的一种道路建筑材料。
可以在常温中使用,因此多被用于道路养护工程中。
按使用乳化剂种类分为阴离子乳化沥青、阳离子乳化沥青、两性乳化沥青、非离子乳化沥青等。
按破乳成型速度分类可以分为快裂型乳化沥青、中裂型乳化沥青、慢裂型乳化沥青[2]。
根据施工要求选择需要的类型,因此研究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规律以及发展定性、定量的测量不同乳化剂下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的试验方法及手段是有经济效益价值以及科研价值的。
DB12_T822-2018路用高粘结力环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ICS93.080.20P 66天 津DB12市地方标 准DB12/T 822—2018路用高粘结力环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high adhesion road epoxy emulsified asphalt2018-09-25发布2018- 10- 25 实施,>t,—*_刖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市赛英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市交通科 学研究院、天津第二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亨益晟泰筑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谷李忠、李传宪、袁立顺、杨志伟、栾红霞、李茂顺、纪姗、杜月宗、满俊勇、张洪宇。
路用高粘结力环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i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路用高粘结力环氧乳化浙青的技术要求及质量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道路结构层之间设置的粘结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CJJ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69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JC/T 975道桥用防水涂料JTG D50公路浙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E20公路工程浙青及浙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F40公路浙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环氧乳化沥青粘结层 epoxy emulsified asphalt for tack coat为提高层间粘结力而撒布的环氧乳化沥青薄层。
3.2水性环氧树脂water soluble epoxy resin指环氧树脂以微粒、液滴或是胶体形式分散于水相中形成的乳液。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试验检测报告审批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承包单位:
云南家声振传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昆明开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报告编号
TJ1-B-FC-1
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验结果如下:
试验报告内容 (包括检测项目、
结果、结论等)
1.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破乳速度:慢裂;粒子电荷:阳离子(+);筛上残留物 (1.18mm筛):0.04: 2.道路标准黏度计C25.3:24S;道路标准黏度计C25.3:24%;针入度(25℃): 47.2mm;延度(15℃):>40cm
3.细集料试验:表观密度2.702kg/m3、堆积密度1520kg/m3、压碎值:17%
4.试验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承包单位工地试验 室报批意见
试验室授权负责人:(签名、签章)
日期: 年 月 日
总监办试验专业监 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试验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签章)
日期: 年 月 日
指挥部审批意见
日期: 年 月 日
PC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试验段开工报告及施工方案

2/3
T0654
常温储存稳定性
1d,不大于
%
1
T0655
5d,不大于
5
七.具体实施方案
我项目经理部计划于2010年7月23日进行PC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试验段的施工,试验段选在K5+377-K5+683左幅。下承层清扫干净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技术、施工人员已到位, 技术交底工作已进行,机械设备调试完成,施工准备就绪,具备开工条件,申请进行粘层试验段的施工。试验路施工技术方案附后,请批示为盼!
7.其他问题的说明
承包人: 年 月 日
此项工程负责人: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年 月 日
审批意见:
驻地监理工程师:年 月 日
XX高速京衡段
粘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
XX高速京衡段XX路桥集团有限公司X项目部
粘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工程起止桩号为K0+598.8-K14+400,主线长13.801千米,正常段单幅宽15.83米,粘层的总工程量为460412㎡。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与中面层之间设计喷洒PCR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粘层。
s
8-25
T0621
恩格拉粘度计E25(可选用)
-
1-10
T0622
蒸发残留物
残留分含量,不小于
%
50
T0651
溶解度,不小于
%
97.5
T0607
针入度(25℃,100g,5s)
0.1mm
40-120
T0604
延度(5cm/min,15℃),不小于
cm
20
T0605
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码共页
道路用乳化沥青试验报告单
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编号:
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合 同 段
监理单位
单位工程
检验单位
工程部位
取样日期
试验日期
桩号范围
代表数量
(T)
代表数量
产地厂家
使用范围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实 测 值
结果判定
破乳速度
粒子电荷
筛上残留物(1.18mm)
%
恩格拉黏度计(E25)
标准黏度计 (C25.3)
s
残留物含量
%
溶解度
%
针入度()
0.1mm
延度()
cm
与粗集料黏附性(裹附面积)
与矿料拌和试验
水泥拌和试验筛上残留物含量
%
1d储存稳定性
%
5d储存稳定性
%
以下空白
说明பைடு நூலகம்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