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完整版)《信息管理基础》教案岳剑波(完整版)

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审阅签名:日期:

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审阅签名:日期:

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审阅签名:日期:

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审阅签名:日期: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分析报告

目录 引言 (2) 一.问题定义 (2) 1.系统开发背景 (2) 2.系统开发目的 (2) 3.系统介绍 (3) 4.系统的技术要求及限定条件 (3) 二.系统可行性分析 (3) 1.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3) 2.技术可行性分析 (4) 3.经济可行性分析 (4) 4.操作可行性分析 (4) 5.结论 (4) 1.功能模块 (4) 2.运行需求 (5) 四.现有系统分析 (5) 1.现行系统主要业务 (5) 2.现行系统的问题 (6) 五.新系统分析 (6) 六.系统总体设计 (6) 1.系统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 (6) 2.功能分析 (6) 3.数据流图 (7) 4.新系统数据库 (10) 七.结束语 (10)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便于用于班级信息和学生信息的修改以及查询,减少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能监控学生的注册情况,能做到及时的通知学生注册,促进学校财务的有效运转。通过课程管理,便于查看

学校内专业开设的课程,便于及时的调整专业设置及专业内的课程设置,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通过对成绩管理,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授课情况,为学校的学籍管理提供依据。通过教师管理,便于查看教师的任课情况,简化的教师工作量的计算。由此,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10) 参考文献 (1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分析报告 引言 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作为教育单位的学校更不例外。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更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一.问题定义 1.系统开发背景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科学及互联网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经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行各业的人们无须经过特别的训练就能够使用电脑完成许许多多复杂的工作。 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资料也成倍增长。办学者们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这庞大的信息量。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建立一个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使学生学籍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该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当前我国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改进师生或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功能实现学生注册、学生成绩的查询、学生选课等基本功能。 2.系统开发目的 高效快捷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学校对信息的管理,减少人力资源的开支和浪费,从而提高学校在各方面的工作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若建立一个B/S结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便可以通过网络来选课并且查询自己的有关信息,使得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学生的效率。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0信息管理基础

《信息管理基础》考试大纲 一、复习参考书 主要教学参考书:岳剑波. 信息管理基础.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每章后面的思考题要注意复习) 其他参考资料:《情报学报》、《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在2004~2005年间发表的有关信息管理方面的论文。 二、复习要点 1 信息管理的科学基础 1.1 信息的定义及理解 1.1.1信息的经典定义概述(如:申农(C.E.Shannon)、哈特莱(R.V.L.Hartley)维纳 (N.Wiener)对信息的定义) 1.1.2△信息的概念体系及基本理解(本体论与认识论层次上所定义的信息含义,以 及按照主体的认知层次的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含义,并能够以简 单的实例说明上述的概念) 1.1.3△知识、情报的含义及与信息的关联 1.2 信息的特征、类型与功能 1.2.1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1.2.2△信息的特征(对信息基本特征理解的基础上以简单的实例加以说明) 1.2.3信息的类型 1.2.4△信息的功能(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以简单的实例予以解释) 1.3 信息管理的信息科学基础 1.3.1从信息论到信息科学 1.3.2△信息科学的基本内容(信息科学的含义、与一切传统科学区别的特征,以及 信息科学产生的原因,信息运动模型,信息科学研究的内容) 1.3.3△信息科学的核心方法——信息方法(一个方法和两个准则的含义及理解) 1.4 信息管理的管理科学基础 1.4.1信息与管理(信息在管理中的作用) 1.4.2管理理论的演进与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信息科学对现代微观管理学理论和宏 观管理学理论形成所起的作用) 1.4.3△信息管理的意义与发展(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理解信息管理的意义,信息管 理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1.4.4△信息管理学及研究范围(含义、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内容) 1.4.5信息管理学的产生与进展(产生的原因、条件以及发展) 2 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 2.1 信息技术概论 2.1.1信息技术的概念范围(含义、与人类信息器官功能对应的信息技术的类型,信 息技术群的层次结构) 2.1.2△信息技术的社会作用(在理解的基础上予以实例说明) 2.1.3△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理解每个发展规律的含义并能够进行案例分析) 2.2 信息处理技术

复习范围 文献检索

复习范围 第一章:信息按出版形式和内容划分有哪些类型与特点?结合自身体会谈谈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意义。(简答题)内容见农业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利用》、清华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第1章。 第二章:主题途径、分类途径、检索式的拟定、检索步骤、识别参考文献的项目。 内容见农业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利用》第2章,案例归入第9章,清华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第2章。 查全率和查准率的关系。内容见农业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利用》第2章,案例归入第9章第7节,清华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第10章。 第三章:利用Google进行限定字段的检索技巧的实例内容见农业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利用》第3章,清华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第3章。 第四章(简答题);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的收录范围有何特点?(简答题)内容见农业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利用》第4章,清华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第4章。 第5-8章:了解常用的图书、期刊、专利、学位论文、标准信息的检索工具有哪些。(简答题) 综合检索步骤、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的方法。 第10章:信息统计和分析的统计对象一般有哪些?(简答题) 二、题型 三种题型:单项选择、简答、简述。 单项选择题目30个,每题2分。重点是根据已知课题或者参考文献选择检索工具,约有10个题目;如何提取检索词、各种运算符号的应用、根据已知课题选择检索式共有10个题目;中文作者的英文拼写形式、一些基础知识,有10个题目。 题目来源:第2章:主题途径、分类途径、作者途径、检索式的拟定、检索步骤、识别参考文献的项目。 内容见清华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第2章例题,或者农业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利用》第2章,例题见第9章。 第3章:利用Google进行限定字段的检索技巧的实例内容见农业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利用》第3章,清华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第3章。 第4章:根据已知课题或者参考文献选择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的例题,内容见农业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利用》第9章,而清华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第2章。 第5-8章:了解常用的图书、期刊、专利、学位论文、标准信息的综合或者专科中外文检索工具有哪些,根据已知课题或者参考文献选择对应的检索工具;结合实习,重点掌握第6章用法示例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外文EBSCO数据库、第7章的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美国专利局的检索式。 简答题是5个题选做3个,每题8分。题目主要来源是清华版教材《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的1、2、5、6、9、10章思考题。还有一个教材思考题部分没有的,仅与实习有关的题目。 题目(07年A卷) 1.域名后缀com 表示:a. 教育机构 b.军事机构 c.政府机构 d.企业组织

行政信息管理教学大纲

《行政信息管理》教学大纲 编写人:赵媛编写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行政信息管理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课程号: 40136520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 32 学分: 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行政信息是行政决策的依据和控制的手段,是提高行政社会效率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行政信息的有效管理对于促进政府转变职能,进行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政信息管理水平的高低优劣,直接制约着政府管理活动的水平和质量。本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行政信息管理能力为宗旨,在对行政信息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教学的基础上,对行政信息的分布、收集、组织、检索、服务、行政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行政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行政信息管理机构进行全方位的讲授,并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系统、详细地讲述行政信息管理的原理、技能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六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授行政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具体包括:行政信息及其管理的内涵、属性、类型、体系结构、与行政管理的关系等。第二部分主要讲授行政信息的分布、收集、核实、加工和组织。第三部分主要讲授用户信息需求及行政信息的服务。具体包括:行政信息

要内容是行政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具体包括文书信息系统、档案信息系统等结构、功能、建设原则、系统开发的规划、分析、设计与实施等。第五部分主要讲授行政信息管理体制,涉及CIO、行政信息管理人员的设置、职责等。第六部分主要讲授行政信息管理制度,包括保密制度、合同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事故报告与登记制度、监督制度等。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行政信息的收集、核实、加工组织,行政信息产品的开发原理及方法,行政信息服务的模式、方式、方法及行政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一章行政信息管理概述(3课时) 第一节行政信息概述 一、行政信息的概念及特点 二、行政信息的类型及功能 三、行政信息资源的颁布 第二节行政信息管理概述 一、行政信息管理的含义 二、行政信息管理的特点 三、*行政信息管理的目标、范围及内容 四、*行政信息管理的原则 五、行政信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六、*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 七、办公自动化 第三节行政信息管理研究的产生及发展 一、行政信息管理研究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行政信息管理的研究现状 三、行政信息管理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行政信息管理的程序和方法(6学时) 第一节行政信息的采集 一、行政信息采集的原则 二、行政信息采集的渠道 三、行政信息采集的范围 四、行政信息采集的程序和步骤 五、行政信息采集的方法 第二节行政信息的加工 一、行政信息加工的原则 二、行政信息加工的内容 三、行政信息加工的步骤 四、行政信息加工的方法 第三节行政信息的存储 一、行政信息存储的原则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工程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https://www.360docs.net/doc/5d19311077.html,

管理学院系统工程专业招生目录 单位代码:10027 地址:主楼A区511 邮政编码:100875 联系部门:管理学院电话:58805543 联系人:宋晓娟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 数 考试科目备注 026管理学院50 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24人 左右 071101系统理论6 071101、071102、081103三专业 拟接收推免生7人左右 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80经济学基础或988普通物理学 071102系 统分析与集 成 3 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80经济学基础或988普通物理学 081103系 统工程 3 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80经济学基础或988普通物理学 120100管 理科学与工 程 3 拟接收推免生1人左右 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977管理学 120401行 政管理 10 拟接收推免生4人左右 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8公共管理学④987经济学原理 120405土 地资源管理 3 拟接收推免生1人左右 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8公共管理学④987经济学原理

1204J1人 力资源管理 4 拟接收推免生2人左右 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8公共管理学④987经济学原理 1204Z1政 府经济管理 4 拟接收推免生2人左右 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8公共管理学④987经济学原理 120501图 书馆学 4 拟接收推免生2人左右 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776信息管理④985图书馆学基 础或986软件基础 图书馆学专业同等学力考生需两 名高级职称专家推荐,复试加试 信息管理综合知识。 120502情 报学 10 拟接收推免生5人左右 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776信息管理④985图书馆学基 础或986软件基础 情报学专业同等学力考生需两名 高级职称专家推荐,复试加试信 息管理综合知识。 管理学院系统工程专业介绍 系统工程专业介绍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应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研究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了解系统工程学科的进展与动向。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系统工程理论及其应用的科学研究、教学等能力及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质。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严谨求实的态度和科学作风。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导向为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毕业生可在企业单位、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从事技术、研究或管理支持工作。 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 年。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答辩通过的硕士生可以 2 年或 2 年半完成学业。 二、专业研究方向 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导师 1 社会系统工程(1)教育、人力资源与劳动力市场 (2)人力资本计量、预测与评价 (3)金融工程 李克强、王有贵 李红刚、周亚

毕业论文《企业信息化》的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企业信息化》的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企业信息化》的参考文献 1. 企业信息化的竞争优势被引次数:62次 谢康陈禹乌家培文献来自:经济研究 1999年第09期 ac和ab分别代表不同时期企业信息化增加的固定成本,生产线的斜率代表企业可变成本的增加率。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步和产出量的增加,企业可变成本的增加率逐渐减少,这表现为线1、2和3逐渐变得平缓。图1 信息技术转换成本效应企业成本的相对收缩即 ... 2. 企业信息化模型研究被引次数:35次 张玉峰徐敏刚陈观发文献来自:中国软科学 1999年第12期 企业信息化呼唤着新的企业信息化模型。二、新型的全业信息化模型基于国内外环境与条件,借鉴各种企业信息化模型的经验和教训,展望未来,新的企业信息化模型应该是在现有规?... 这是企业信息化的高级战略目标。企业信息化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 3. 关于企业信息化问题被引次数:11次 陈正清文献来自:中国信息导报 1998年第06期 企业信息化的定位对企业信息化的定位问题,我认为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第一,工厂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根据工厂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工业产品,那么工厂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可以围绕产品来进行。从市场预测、分析、捕捉需求信息, ... 4. 论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被引次数:12次 蔡淑琴张金隆石双元袁峰文献来自: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03期 使企业信息化真正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神经枢纽。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必须引起企业管理决策者的重视。1 ... 5. 企业信息化与竞争情报系统被引次数:25次 岳剑波文献来自:情报理论与实践 1999年第02期 1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11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企业信息化是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广义地说,企业

浅谈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

浅谈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 12级信管4班吕娟 12070812 摘要:计算机、全球通信和英特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使得全 球的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了解信息、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把握信息资源和信息管理,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社 会显得至关重要。那么,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关键字: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企业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到了以“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时期,信息已成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继物质和能量之后的重要资源。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以它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日臻 成熟的趋势,成为了人们争先恐后去争夺的“果实“。随着越来越深入的了解 与探究,我们不禁会去思考: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要去深究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得不先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是信息呢?对于信息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至今还未形成统一完整的 答案。1928年,哈特莱认为“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1948年和1949年,申农博士连续发表了两篇论文,提出了信息量的概念和信息熵的计算 方法,他还给信息下了一个高度抽象化的定义:”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不确定 性的东西。“1948年,维纳创立了控制论,他认为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内容的名称。“简单来说,在我们 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分分秒秒都要与信息打交道,小到人民的衣食住行,大到 社会的交流沟通、科技的发展进步、经济的繁荣昌盛、国家的兴旺发达,无不 与信息密切相关。 了解了信息之后,知道它正在改变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改变着人们的 价值观念和生活、工作方式,我们大概可以明白: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就是在 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中逐步发展、壮大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都离不开信 息的支撑,它们都依附于信息而存在。 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呢?什么又是信息管理呢?信息技术,它的英文名称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 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 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而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 IM)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 信息活动的管理。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 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 息储存。 从它们各自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知道: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 活动;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传输、接收、转换和控制等技术的综合。

02《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第2章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

02《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第2章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第2章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第2章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2.1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2.2信息资 源管理的形成与发展2.3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2.4信息资源管理学的 理论框架 2.5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与人员2.6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 2.1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2.1.1西方学者的主要观点2.1.2中国学者 的主要观点2.1.3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管理之间的关系 2.1.1西方学者的主要观点观点1.管理哲学说2.系统方法说 3.管理 过程说 主要思想 代表人物 将信息资源管理看作是一种哲学马钱德、克雷斯林、史密斯或者思想、梅德利等将信息资源管理看作是一种方法里克斯、高、西瓦兹、赫龙或者 技术、戴维斯、奥尔森等将信息资源管理看作是一种管理怀特、霍顿等过 程 4.管理活动说 将信息资源管理看作是一种管理比思、博蒙特、萨瑟兰、沃活动森、 小麦克劳德等 2.1.2中国学者的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孟广均从信息资源中心角度阐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

主要观点 卢泰宏潘大连等谢阳群汤津红等李月琳 IRM是信息管理的综合,是一种集约化管理将信息资源管理看作是建 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资源本体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达到预定 目的,运用各种手段,对信息的生产、流通、分配、使用等全过程的信息、设备、人员、资金等诸要素进行综合管理将信息资源置于组织发展的战略 地位,并对其实行全面的、有效的管理,以提高组织管理绩效的思想和方 法的综合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组织,形成信 息成品,并引向预定目标;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 种要素进行合理的计划、集成、控制,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 利用,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信息需求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 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 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 岳剑波 霍国庆 2.1.3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管理之间的关系 关系1.等同2.从属3.发展 含义可将二者视为同义词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组成部分信息资 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 2.2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发展2.2.1信息资源管理形成的主要领域2.2.2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 2.2.3西方学者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浅谈工商企业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浅谈工商企业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文章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企业已经把信息作为管理的重要因素。那么什么是信息与信息化,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化,怎样进行信息和信息化?本文将对以上几点进行讨论。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信息化 一、信息与信息化 1、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如书信、情报、指令等等) , 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组织的管理决策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又有认为信息的多少意味着消除了不定性因素的多少(申农)。还有认为,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者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是反应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信息管理基础》)。我国学者钟义信指出,信息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2、信息化的意义及内含 在当今现代化经济中,信息已经成为同生产资料、劳动力一样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同生产需要原料一样,管理同样需要信息。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 更需要现代化的管理。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企业更快更多的增值。江泽民同志指出:“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现代社会的三大资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信息资源的这种重要性将更加突出。” 作为一种资源的信息,其必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影响和决定组织的生存、能够为组织带来收益、获取和使用信息要支付相应的费用和本等基本特征.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通过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把以传统工业社会为主的会发展演变成为以信息产业为主的社会。如果能充分地利用有效的信息,就能很好地实现对市场的预测、以及市场对企业的信息反馈, 使企业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 进行科学的决策。 二、我国现代中小型企业中存在的信息问题

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的比较分析...

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的比较分析... 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的比较分析 【作者】宋恩梅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情报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原先起源于组织内部的“信息管理”正悄然兴起,并与其他相关学科融汇整合,逐渐形成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信息管理学。1998年1月,国家教委(现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草案)》征求意见的通知,草案中增设了“管理学”这一学科门类,原先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均归于此门类,统一定名为“信息管理”。此次的专业调整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情报学是否将消失?是否将被信息管理学所取代?新世纪的情报学究竟走向何处?笔者认为,对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正是基于此种认识,本文试对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这两门学科进行对照分析。 1“情报”、“信息”元概念分析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些基本的概念。而对于元概念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对学科研究乃至整个学科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先对“情报”、“信息”这两个元概念进行分析。 关于二者的定义,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因而对此的理解也不同。本文并不对“情报”和“信息”的定义进行深入探讨,而是想指出,在对二者哲学归属的界定上,人们已基本形成一种共识:信息属于哲学上讲的物质范畴,情报属于意识范畴,两者并不等同。 在对“情报”、“信息”关系的探讨中,人们通常还引入“知识”这一概念。有学者认为信息、知识、情报三者是由大到小,相互包含的关系;另一些学者认为,信息包含知识与信息,但知识与情报这两者是逻辑上的并行交叉关系,而非简单的包含关系[1]。我们可以看到,上述无论是哪种观点,都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前提,即情报包含在信息之中,情报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信息则是情报的属概念,而情

图书馆学必读书目

1.西方图书馆史杨威理商务印书馆1988 2.中国图书馆发展史:自清末至抗战胜利严文郁枫城出版社(台湾)1983 3.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袁咏秋,李家乔北京大学1988 4.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程焕文北京图书馆2004 5.图书馆学导论于良芝科学2003 6.拓展社会的公共信息空间——21世纪中国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模式于良芝等科学2004 7.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范井思等北京图书馆2004 8.图书馆学五定律【印度】阮冈纳赞书目文献1988 9.图书馆学导论【美】杰西.H.谢拉兰州大学1986 10.图书馆学基础教程王子舟武汉大学2003 11.图书馆权利与道德(上下册)程焕文、张靖编译广西师范大学2007 12.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研究李国新北京图书馆2000 13.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邱冠华等北京图书馆2008 14.21世纪图书馆新论(第二版)吴建中上海科学技术文献2003 15.世界著名城市图书馆述略王世伟上海科学技术文献2006 16.刘国钧图书馆学论文集刘国钧书目文献1983 17.百年文萃——空谷余音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城市2005 18.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海科学技术文献2002 19..图书馆质量评估体系与国际标准张红霞国家图书馆2008 20.图书馆绩效评估方小苏浙江大学2008 21.流动的风景——图书馆之旅程亚男北京图书馆2006 22.世界图书馆与情报服务百科全书孙光威四川民族1991 23.图书馆2.0:升级你的服务图书馆2.0工作室北京图书馆2008 24.信息权利研究李晓辉知识产权2006 25.20世纪以来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张树华、张久珍北京大学2008 26.国外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与规范概览张广钦国家图书馆2008 27.公共图书馆规划与建设标准解析李国新等国家图书馆2009 28.图书馆学的哲学赖鼎铭台北:文华图书馆管理资讯有限公司1999 29.图书馆哲学之研究高锦雪台北:书鹏出版社1985 30.后现代与图书资讯服务叶乃静台北:文华图书馆管理资讯有限公司1999 31.图书馆学研究进展肖希明主编武汉大学2007 32.图书馆学是什么王子舟北京大学2008 33.20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陈君,盛昌上海社会科学院2004 武大从09年开始就不指定参考书目了,只能看08年的参考书了 另外,强烈鄙视那些用万能答案不好好答题的 120501图书馆学 01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图书馆管理研究 02 现代目录学研究 03 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研究 04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 05 信息检索与咨询研究 06 文献与出版研究 07 信息资源与知识产权管理 08 数字图书馆技术与管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