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淘气的猴子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淘气的猴子》

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教育方法是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而教案又是教学方法的落实。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堂上,一份好的教案是无比重要的,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份优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淘气的猴子》。
一、教案概述该教案适用于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主要围绕着数学的加减法知识展开。
教案主题为“淘气的猴子”,充满趣味和互动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教案的设计加入了生动的故事情境,以及班级互动游戏等元素,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二、教案特色1.生动有趣的情境描述该教案的第一节课的情境描述非常生动有趣:猴子小强和他的伙伴们偷吃了大象阿呆的葡萄,大象阿呆非常生气,聪明的小强利用数学知识计算出总共吃了多少葡萄,并且计算出各自分到多少葡萄,最终把事情处理好,避免了与大象阿呆的冲突。
2.学生参与度高教案设计中加入了班级互动游戏的环节,让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思维拓展性强在教学过程中,这份教案不仅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注重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全班探讨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案实施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份教案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们積極参与,乐在其中,不断地提问和讨论,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有一位学生的家长在接孩子下课的时候,特别夸奖了这份教案设计,称赞了老师教学水平的同时也很高兴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数学知识。
四、总结教学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比重要的价值。
令人振奋的是,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优质教案被设计出来,以满足孩子们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的需求。
这份优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淘气的猴子》便是其中之一,它凸显了学习氛围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学习不再枯燥,反而变得生动愉快。
这份教案设计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典范,也希望更多的教师和家长能够关注,并将其融入到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好地帮助他们发现、提高和实现自己的学习潜力。
淘气的小猴教案

淘气的小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猴的淘气行为;2.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课文中的重点词汇;3. 能正确模仿课文朗读,理解并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语法结构;4. 通过了解小猴的淘气行为,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2. 重点词汇的学习和运用;3. 语法结构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淘气的小猴所传递的信息;2. 如何使学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语法结构。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录音机;2. 教学CD;3. PPT或幻灯片;4. 课本和课后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出示一幅小猴淘气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对小猴的印象。
2. 导入新课通过问答和图片展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monkey? Can you describe it?" (学生回答)T: "Yes, monkey is playful, energetic and mischievous.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naughty monkey? Let's watch a video about it." (放映与小猴相关的视频)3. 听录音并跟读学生听录音,注意语音语调,然后跟着录音朗读、模仿。
4. 课文理解T: "Now let's read together, and make sure you understand each sentence. After reading, 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s." (指导学生读课文,然后出几个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T: "What are the monkey's favorite things to do? (The monkey loves to play, climb and jump.)T: "What can the monkey do on the tree?" (The monkey can swing from branch to branch.)T: "What happens when the monkey swings on the clotheslines?" (The monkey swings on the clotheslines and the clothes fly off.)5. 重点单词讲解与练习T: "Now we are going to learn some new words.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ry to guess the meanings of these words." (出示单词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单词的意思)T: "Ok, let's check our answers. The first word is 'play'. Who can tell me the meaning of 'play'?" (学生回答)T: "Yes, play means to do something for fun or amusement. Now let's chant the words together: play, swing, jump, clothesline." (学生跟读)T: "Now let's do an exercise. Please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 (出示图片和单词表格,学生完成匹配练习)6. 语法结构学习与练习T: "This time, let's focus on the sentence structure 'The monkeycan _______'.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words." (出示相关图片,学生填空)T: "Great job! Now let's make sentences with these words. Each student says one sentence, and the next student continues with another sentence. Let's start!" (学生互相补充句子)7. 听力训练T: "Now let's practice our listening skills. Please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answer my questions." (播放录音,出几个问题供学生回答)8. 练习册完成T: "Please open your workbooks and complete the exercises on page XX."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换答案,老师检查答案,解答学生的问题)9. 结束课堂T: "Class is over. Thank you for your hard work today!"。
淘气的猴子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案

淘气的猴子教学设计与
反思教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淘气的猴子
教学目标: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
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
学习。
教学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看谁来了(4只小猴)。
它们现在饿了想去摘桃子。
我们看看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好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学生独立观察,“它们一共摘了几个桃子”
2、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
3、试着帮他们分桃子。
4、汇报做法。
0÷4=0
5、继续观察,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子。
6、学生试做。
0÷5=0
说一说:0÷7 0÷8
三、拓展应用
1、试一试
408÷4 612÷3 840÷6
课后反思:
本节课要使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但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分析,有些学生对为什么0不能
做除数不太理解。
淘气的猴子说课稿

淘气的猴子说课稿淘气的猴子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淘气的猴子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淘气的猴子说课稿1 【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淘气的猴子》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教材中安排本节课的知识有:探索有关0的除法的规律,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并且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为了提高课堂实效,留给学生更多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对算理及算法真正感悟、理解,达到内化、提升的目的,我把本节课的内容加以调整,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现在所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探索有关0的除法规律,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算理。
(2)理解与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理解算理。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感受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愉悦。
三、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意义,以及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四、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和对数学学习的激情,但他们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以及生活经验的缺乏,很难只通过课本和教师的直接讲授来学习,他们天生好动,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多通过直接体验、亲身实践来积累经验,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会全身心投入,他们是由兴趣而进入学习过程的。
【说教法、学法】教法和学法分析:在教法和学法的选择上,本课以开放式教学为主,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处于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的位置。
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经历运算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进行学习,让学生体验除法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说教学过程】下面我具体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整节课,我以小猴分桃的故事贯穿始终,把本节课分为以下四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三)灵活运用,巩固新知(四)评价提升,总结全课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就不细说了,主要是第二环节。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淘气的猴子》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淘气的猴子》教案教材概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以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本书共12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着教材中的公共话题展开,以多种形式提供练习和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其中,在本教案中我们将重点讲解第四个单元的内容:《淘气的猴子》。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数码的含义、编码的方法与规律,以及数码出现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知道数码的含义。
•能够正确阅读和书写数码。
•能够编码并理解编码的方法和规律。
•了解数码出现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数码的含义和书写。
•编码的方法和规律。
教学难点:•数码应用的实际理解。
•分类思维和逻辑思维。
教学过程及具体方法第一课时:认识数码教学目标•了解数码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熟悉数码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请学生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家庭地址写在黑板上,然后问学生为什么要写电话号码和地址。
引导学生认识到写电话号码和地址是为了方便与他人联系。
2.讲解数码: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电话号码和地址的含义,进而引出数码的概念,介绍数码表示的重要性,然后展示数字与符号的对应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和图示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理解和学习数码。
3.认识数码的书写方式:介绍数字书写的规范方法,让学生了解书写数字的格式和标准,然后通过举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
思考问题•数码的含义是什么?•数码的书写方法有哪些?第二课时:编码教学目标•掌握编码的方法。
•理解编码的规律。
•学会使用编码查找数码。
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串数字,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什么含义。
引导学生尝试猜测数字代表的含义,例如公交车号码和车站号码等。
2.讲解编码:介绍编码的定义、种类和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让学生掌握常见编码(如二进制编码)的方法及其规律。
3.练习编码: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编写自己的简单编码,然后互相交换编码并进行解码练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淘气的猴子》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淘气的猴子》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淘气的猴子》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教材创设了“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就要用到这一规律。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设计理念: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以小朋友熟知的《西游记》为蓝本,创设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回老家花果山”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在这节课中,主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让学生人人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感知的基础上亲身体验,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材分析:《淘气的猴子》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教材创设了“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就要用到这一规律。
教学时,利用这一情景,组织学生讨论,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桃子,再扩展到如果有更多的猴子来到这里,能分到桃子吗?从而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结论。
在把结论应用到计算当中。
学生分析:在计算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对于多样化的计算方法已经有一些体验和积累。
三年级的学生处在抽象的逻辑思维开始形成的阶段,因而运用图像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活跃思维,可以增强学习兴趣。
此外,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体验中,可以采用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淘气的猴子》精品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淘气的猴子》精品教案设计教材以“一个桃子也没有了”这个有趣的内容为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个规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淘气的猴子》精品教案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数学《淘气的猴子》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
教学难点:商中间、商末尾有0的处理方法及笔算的简便写法格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你们估一估商是几位数。
说说是怎样估计的63÷3= 603÷3=二、探究新知1、故事导入师:这天孙大圣来到花果山,看到满山遍野都是仙桃,他想:这么多的仙桃,一定要带回去给猴子猴孙们尝尝,于是大圣手一挥,所有的桃子都进入大圣的手心里了。
2、被除数是0的除法。
师:现在,树上有多少个桃子?(0)师:这时,有2只小猴子玩累了,来摘桃吃,你们说说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0)你是怎样做出来的?(0÷2=0)师:又来了两只小猴子,这些猴子能分到多少个桃子呢?(0、0÷4=0)师:要是再来一只呢?(0、0÷5=0)刚刚是4只,那要是再来4只呢?(0、0÷8=0)师:看到这两个算式,你还能说出类似的算式吗? 同桌互说一个。
师:好,看到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0除以任何数都得0)师:你真了不起,其他小朋友看到这个结论你又补充吗?(0除以任何不是0数都得0)3、商中间有0的除法、师:这四个小猴子没吃到桃子闷闷不乐的回家了,大圣看到他们那么失望就拿出了408个桃子,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师:瞧,你提的问题和大圣的一样,真了不起!这道题你会做吗?你是怎样列式的?(408÷4=)结果是多少?(102)你是怎么算的?重点引导学生用列竖式方法解答。
淘气的猴子教案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提示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1、揭示课题(用最快的速度把课本打到57页齐读课题)
指令1:用最快的速度把课本打到57页。
指令1:小手指着课题,齐读课题2遍。
2、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齐读并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4.老师板书
环节四:10分钟
1.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看书。
2.学生个别汇报算法。算法一请学习能力一般的1---2名孩子汇报。算法二,三请能力较强的2---3孩子汇报并加以讲解,老师补充。重点强调:百位除完没有余数,十位是0就直接把0写在商的十位上,在出个位。
3.出示得出的结论,请1----2名学生读,加强记忆。
学习目标: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意义。
2.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
故事导入:树上原来有好多又红又大的桃子,被一只淘气的猴子全部偷吃了。接下来请小朋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手指着课本57页情景图结合自学指导来学习。
个人复备:
环节一:1分钟
老师直接揭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老师板书课题。
5、作业:
用竖式计算(6分钟)
390÷3 810÷2 840÷6
505÷5 804÷4 609÷3
环节六:
1.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可请4名学习能力较差或者一般的学生板演,让其他学生独立完成并订正板演内容。
2.放手学生去讲。
3.课堂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淘气的猴子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0÷4=0 0÷5=0 0÷1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三年级科目数学班级人数45 场所教室教学反思
课型《淘气的猴子》(第一课时)
(●新授课○复习课○拓展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引领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反复检验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1、结合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道理,以及探索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与人合作、交流的愉快,经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操作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内容陈述性知识: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 0”。
程序性知识: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元认知知识: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2、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操作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评价方法(○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鉴定法)
教学资源印刷材料:图片
多媒体资源:投影仪、课件。
模型/实物:情境图、猴子模型。
教学重点结合对“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理解,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领学生说出要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如:前一节课我们给猴子分桃子吃,还记得怎样分的吗?
2、情境导入:
同学们,看谁来了?(4只小猴)。
它们现在饿了想去摘桃子。
我们看看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好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学生独立观察,“它们一共摘了几个桃子?”
2.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
3.试着帮他们分桃子。
4.汇报做法。
0÷4=0
5.继续观察,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子。
6.学生试做。
0÷5=0 0÷7=0 0÷8=0
7.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提出问题。
如:猴子吃完桃子后想:如果我们自己到树上摘桃子吃多好呀?(板书:淘气的猴子)于是,有四只猴子来到一棵大大的桃树下,他们会遇到什么数学问题呢?
三、探究问题,学习新知
1.探究“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1)探究0÷4=?
出示四只猴子在一棵没有桃子的桃树上找桃子,引领学生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①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怎样表示?
②要计算四只猴子平均分得几个桃子,怎样列式?
③结果是多少?为什么?(一个桃子也没有,所以猴子分不到桃子。
)
(2)探究0÷5=?0÷6=?……
①在前面情境图上分两次各添加一只猴子,思考:0÷5=?、0÷6=?
②引领学生思考:如果后面还有很多猴子,如10只、20只、100只,它们能分得多少桃子呢?使学生认识到:0除以1、2、3……都得0。
(板书:0除以———数都得0)
③学生可能会说:“0除以任何数都得0”,也可能会提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此时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引领学生积极深入的思考。
如果学生提出“0除以任何数都得0”,没有人反对,指导学生看书,引领学生思考为什么书上要说“任何不是0的数”;如果学生提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也要引领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说“任何不是0的数?”
(3)探究0不能作除数。
要求学生用乘法口诀分别计算0÷0=?、6÷0=?
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
①计算0÷0=?时,商是可以是1,是2也行……是几都行。
②计算6÷0=?时,找不到商,因为任何数与0相乘都不等于6。
所以,0不能作除数。
在“0除以——数都得0”中横线上补充板书:不是0)
4)引领学生达成共识,得出新知: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利用新知识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师继续用故事引入,例如,原来的4只猴子没有吃到桃子不甘心,继续寻找,终于找到一棵结满桃子的大桃树,它们数了好久,哇!一共有408个大桃子!……请同学们帮猴子算一算,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多少个桃子?然后引导学生列式:408÷4=……
(1)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408÷4=,说出理由。
(2)引领学生重点研究用竖式计算408÷4=,强调: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最高位是百位,百位上4表示4个百,4个百除以4,商1个百,因此百位上商1;十位上是0,表示0个十,因为0除以4得0,所以0个十除以4,商0个十,因此十位上商0;个位上是8,表示8个一,除以4得2个一,因此,个位上商2。
(3)组织学生看着竖式照上面的说法练习说一说,重点理解:十位上是0,表示0个十,0个十除以4,商是0个十,十位上商0。
(4)引领学生完成简便写法:十位上0除以4,直接商0。
(5)组织观察思考:今天的除法和前几节课比,有什么不同?(6)学生认识到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后,在课题淘气的猴子后板书:——商中间有0的除法。
3.迁移推广,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
(1)组织学生用竖式试做:750÷5=
(2)引导学生想一想,个位上0不够除,怎么办?商的个位不写0行不行?指导学生重点理解:个位上0除以5得0,直接在个位上商0。
(3)组织学生观察,这道题同前一道题比,商有什么不同?
(4)当学生认识到是商末尾有0的除法后,在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中间”的后面补充板书:或末尾。
四、拓展应用
五、运用方法,练习提高
教科书57页试一试(1)~(2)题。
(练习反馈:略)作业60页:第1、2题
拓展性学习评价反思,感受成功
1.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说一说学到了哪些知识,是怎样学的?
2.引导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的感受,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个人意见:集体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