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淘气的小猴》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寻找淘气的小猴子》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寻找淘气的小猴子》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寻找淘气的小猴子》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形式,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识,扩展幼儿的词汇量;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学重点1.帮助幼儿学会观察和记忆,找到淘气的小猴子;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准备一张淘气的小猴子图片;2.准备若干块翻转字母卡片,上面写有小猴子藏身的位置;3.准备若干个小礼物,如小糖果、小卡通玩具等。

教学过程1. 游戏介绍教师向幼儿们介绍游戏规则,告诉他们要寻找淘气的小猴子,并让他们看一下淘气的小猴子的图片。

然后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由3-5人组成。

2. 游戏过程1.每个小组会得到一张翻转字母卡片,卡片上写有淘气的小猴子藏身的位置;2.孩子们要根据翻转字母卡片上的提示,到指定的地方寻找淘气的小猴子;3.寻找完毕后,淘气的小猴子会告诉孩子们下一个翻转字母卡片的位置,孩子们要继续跟随提示找到下一个卡片;4.在找到最后一个卡片后,孩子们会找到小礼物,这个小礼物会是“淘气的小猴子”给孩子们的惊喜。

3. 游戏总结1.教师会要求孩子们回顾一下刚才的游戏过程,看看自己和小伙伴们有哪些地方做得好的,哪些地方做得不好的;2.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合作寻找淘气的小猴子,合作的好处是什么。

游戏扩展1.将游戏扩展为绘画和表演活动,让孩子们自己设计一个可爱的小猴子角色,并通过画画和表演来展示小猴子的淘气和可爱;2.将游戏内容扩展为“海洋探险”、“飞天历险”等多种主题故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不同的知识和技能;3.将游戏扩展为户外游戏,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到花园或小区附近进行寻找活动。

总结《寻找淘气的小猴子》是一款适合小班幼儿园的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观察和记忆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此外,通过游戏,还可以扩展幼儿的知识面,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希望本教案能够为幼儿园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淘气的小猴子幼儿表演教案

淘气的小猴子幼儿表演教案

淘气的小猴子幼儿表演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小猴子的形象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在表演中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让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幼儿理解小猴子的形象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表演小猴子的形象,并让他们在表演中展现自己的特长。

三、教学准备。

1. 小猴子的图片或玩具道具。

2.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故事和歌曲,以及一些小道具。

3. 教室内需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便幼儿进行表演和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小猴子的图片或玩具道具,让幼儿了解小猴子的形象和特点。

然后可以讲述一些小猴子的故事,引导幼儿进入小猴子的世界。

2. 活动一,小猴子的表演(30分钟)。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编排一些小猴子的表演,比如小猴子爬树、摘水果等。

可以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进行小组合作表演。

在表演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展现自己的特长,比如唱歌、跳舞等。

3. 活动二,小猴子的游戏(20分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猴子的游戏,比如模仿小猴子的动作、玩捉迷藏等。

通过游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小猴子的特点,并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 活动三,小猴子的手工制作(20分钟)。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猴子的手工制作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小猴子的面具或者玩偶。

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小猴子的形象,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活动四,小猴子的歌曲(15分钟)。

教师可以教唱一些关于小猴子的歌曲,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

通过歌曲,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小猴子的特点,并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6. 教学总结(10分钟)。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在表演和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

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表演欲望。

五、教学反思。

淘气的小猴教案

淘气的小猴教案

淘气的小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猴的淘气行为;2.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课文中的重点词汇;3. 能正确模仿课文朗读,理解并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语法结构;4. 通过了解小猴的淘气行为,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2. 重点词汇的学习和运用;3. 语法结构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淘气的小猴所传递的信息;2. 如何使学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语法结构。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录音机;2. 教学CD;3. PPT或幻灯片;4. 课本和课后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出示一幅小猴淘气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对小猴的印象。

2. 导入新课通过问答和图片展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monkey? Can you describe it?" (学生回答)T: "Yes, monkey is playful, energetic and mischievous.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naughty monkey? Let's watch a video about it." (放映与小猴相关的视频)3. 听录音并跟读学生听录音,注意语音语调,然后跟着录音朗读、模仿。

4. 课文理解T: "Now let's read together, and make sure you understand each sentence. After reading, 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s." (指导学生读课文,然后出几个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T: "What are the monkey's favorite things to do? (The monkey loves to play, climb and jump.)T: "What can the monkey do on the tree?" (The monkey can swing from branch to branch.)T: "What happens when the monkey swings on the clotheslines?" (The monkey swings on the clotheslines and the clothes fly off.)5. 重点单词讲解与练习T: "Now we are going to learn some new words.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ry to guess the meanings of these words." (出示单词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单词的意思)T: "Ok, let's check our answers. The first word is 'play'. Who can tell me the meaning of 'play'?" (学生回答)T: "Yes, play means to do something for fun or amusement. Now let's chant the words together: play, swing, jump, clothesline." (学生跟读)T: "Now let's do an exercise. Please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 (出示图片和单词表格,学生完成匹配练习)6. 语法结构学习与练习T: "This time, let's focus on the sentence structure 'The monkeycan _______'.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words." (出示相关图片,学生填空)T: "Great job! Now let's make sentences with these words. Each student says one sentence, and the next student continues with another sentence. Let's start!" (学生互相补充句子)7. 听力训练T: "Now let's practice our listening skills. Please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answer my questions." (播放录音,出几个问题供学生回答)8. 练习册完成T: "Please open your workbooks and complete the exercises on page XX."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换答案,老师检查答案,解答学生的问题)9. 结束课堂T: "Class is over. Thank you for your hard work today!"。

小班游戏教案《找寻淘气的小猴子》含反思

小班游戏教案《找寻淘气的小猴子》含反思

小班游戏教案《找寻淘气的小猴子》含反思一、教学背景及目标本次小班游戏教学的背景是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是通过游戏磨练孩子们的察看力、动手本领、协作本领以及情感交流本领。

二、教学准备老师准备:1. 帆布袋子:准备一个帆布袋子,用来装小猴子的卡片。

2. 小猴子卡片:准备8张小猴子卡片,分别贴在8个不同的地方。

3. 小猴子假尾巴:准备一个小猴子假尾巴。

4. 嘉奖:准备小奖品或小礼物。

孩子准备:1. 安全鞋。

2. 注意力集中、积极参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1)课堂氛围营造:教室要乾净、安静和温馨。

(2)引导孩子准备好安全鞋,并叙述今日的活动,引导孩子们感受本次活动的温馨、欢快。

2. 游戏规定讲解(1)将8张小猴子卡片分别贴在教室里的不同地方。

提示孩子不要到卡片相近乱动,就像小猴子一样,快跑快跑,不要让别人捉住它。

(2)老师介绍小猴子的假尾巴,告知孩子,假如找到了小猴子的全部卡片,把它们放进帆布袋子里,就可以拿到小猴子的假尾巴。

(3)提示孩子们,不要在找卡片的过程中大声喊叫和嬉闹,以免惊动其他班级。

(4)用平和的语气帮忙孩子理解游戏规定,假如孩子听不懂,可以再认真解释。

3. 游戏开始(1)让孩子们一起倒计时,5、4、3、2、1……开始!(2)孩子们在教室里找寻小猴子的卡片。

(3)孩子找到小猴子卡片后,将卡片放进帆布袋子里。

(4)孩子们帮忙彼此找寻小猴子卡片,相互帮忙,克服困难。

4. 游戏结束(1)让孩子轮番说出本身找到的小猴子卡片的位置,并将卡片放进帆布袋子里。

(2)当全部小猴子卡片都被找到时,老师会向孩子们呈现小猴子假尾巴,并将其颁发给全部孩子们。

(3)激励孩子们相互恭贺,使他们感到获得小猴子假尾巴与玩这个游戏的成功,而不仅仅是单独一人的成功。

(4)在结束游戏的同时,激励孩子们进行反思,促进游戏过程中的归纳总结。

四、教学反思本次小班游戏教学,紧要是为了充分孩子们的喜好需求,让孩子们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会如何找寻事物,加强他们的察看力和动手本领等。

顽皮的小猴教案(共五篇)

顽皮的小猴教案(共五篇)

顽皮的小猴教案(共五篇)第一篇:顽皮的小猴教案顽皮的小猴活动目标:1.在倾听和做动作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

2.喜欢参与游戏,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小猴的图片,小猴的手偶,从慢到快的音乐。

活动重,难点:在倾听和做动作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

活动过程:1.谈话引导:小猴吃西瓜乱扔皮2.带着问题听第一遍音乐。

问题:“他的香蕉皮摔倒了谁和谁?” 3.唱第二遍歌曲,找小猴。

问题:“小猴到底是谁?它藏在下面的小朋友里。

” 4.唱第三遍歌曲,提问。

问题:“是在歌曲的哪个字找到了小猴呢?”“找到了小猴后,老师问了一句什么话?” 5.唱第四遍歌曲,请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找小猴。

问题:小猴是谁呀?回答:小猴就是他。

6.唱第五遍歌曲,学习找小猴的本领,拍手找小猴。

问题:“小猴是谁啊?”回答:“小猴就是我。

”做拍头动作。

7.唱第六遍歌曲,随音乐旋转做晕倒造型的游戏。

活动总结: 小猴子刚才和老师说有话要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大家好,我就是那只顽皮的小猴,乱扔果皮,害人害己,摔倒了熊大伯和鹿阿姨,我知道错了,小朋友们可不要向我学习,你们一定都要做一位保护环境的好宝宝!第二篇:顽皮的小猴(300字)作文精选作文:顽皮的小猴(300字)作文一天,小猴和小熊一起去公园玩。

它们边走边看,不知不觉走到了小河边。

河里有一块石头,小猴看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跳了上去,东看看,西瞧瞧。

小熊在旁边看见了,就对小猴说:小猴,你快过来,那里危险,如果掉下去就麻烦了。

我们到前面的凉亭里休息一下吧!它们来到凉亭,小猴就想出了一个坏主意。

小猴爬上柱子,用脚和尾巴夹住一根柱子,拿出毛笔,在另外一根柱子上写‘孙大圣到此一游。

’小熊看见了就对小猴说:你快下来,不能破坏公共物品。

小熊生气的对小猴说:你今天真是太顽皮了,如果公园里的人都像你一样的话,那公园会变成什么样?小猴听了小熊的话就惭愧的低下了头。

然后又去河边打了一桶水,在用布把柱子搽干净。

幼儿园文学启蒙教案:淘气的小猴子

幼儿园文学启蒙教案:淘气的小猴子

幼儿园文学启蒙教案:淘气的小猴子教学主题:淘气的小猴子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小猴子的故事情节。

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猴子的形象和性格。

3.学生能够体验小猴子的行为特点,并理解渴望被关注和欣赏的情感需求。

4.学生能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1.小猴子的故事情节2.小猴子的形象和性格3.小猴子的行为特点和情感需求4.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教师用课件或图片展示人们熟知的小猴子形象,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描述和感性理解。

2.学习情节(1)故事介绍教师讲述小猴子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小猴子的行为特点。

教师可以用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辅助讲解,并在故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了解小猴子的情感需求。

(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猴子的情感需求,并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深入体验小猴子的行为特点。

扮演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互动,对学生的演出进行点评和指导。

(3)创作作品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创作小猴子形象的画作或短文,展示自己对小猴子形象的理解和表达。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加以班级展览或评选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3.小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同时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

四、教学要求1.通过讲述小猴子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小猴子的行为特点和情感需求,抛弃孤陋寡闻的想法。

2.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猴子的情感需求,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深入体验小猴子的行为特点。

3.通过创作小猴子形象的画作或短文,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抒发自己的情感体验。

4.通过评价和反思,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寻找问题,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就感。

五、教学反思小猴子是经典的文学形象,它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情感需求。

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小猴子的行为特点、情感需求和文学意义,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体验。

小班游戏教案《寻找淘气的小猴子》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小班游戏教案《寻找淘气的小猴子》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小班游戏教案《寻找淘气的小猴子》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第一篇:小班游戏教案《寻找淘气的小猴子》及教学反思小班游戏教案《寻找淘气的小猴子》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正确地观察方法,幼儿能分辨细微差异,按要求找出物品,喜欢参与游戏,体验,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游戏《寻找淘气的小猴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名称:思维游戏――《寻找淘气的小猴子》教学目的:1、幼儿能分辨细微差异,按要求找出物品。

2、引导幼儿学会正确地观察方法。

3、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准备:黄边大卡片9张《淘气的小猴子》卡片12张教学流程:游戏“孙悟空七十二变”引入活动→ 集体游戏“寻找淘气的小猴子” → 个人操作卡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师:“小朋友你们看过动画片《西游记》吗? 你们最喜欢谁啊?为什么?(让幼儿自由的发言)师:”老师也喜欢动画片中的孙悟空,因为它能七十二变。

你们喜欢它吗?“"咱们玩一个游戏吧。

”(教师带幼儿玩游戏)游戏:《七十二变》玩法:幼儿“孙悟空,孙悟空,七十二变”同时幼儿摆出不同的动作。

(二)活动进行:1、集体游戏:游戏“寻找淘气的小猴子”(1)小猴子贝贝也非常喜欢孙悟空它向孙悟空学了七十二变,小朋友看它都能变出什么?变的好不好?(出示袜子大卡片)(2)引导幼儿从三张卡片中找出与其它两张有不同地方的卡片(3)按照顺序观察比较卡片,教会幼儿细致观察的方法。

(4)根据难易程度先出示画面简单好发现的卡片2、幼儿操作:(1)请幼儿从三张题卡中找出与其它两张卡片不一样的地方并用笔画出来。

(2)能力强的幼儿继续操作画面比较复杂的卡片。

3、活动结束:教师以游戏的口吻结束活动。

小猴子夸咱们小朋友真聪明,它每次变完都让小朋友找出来了,现在小猴子还想请大家到外面去做游戏,说说它还能变什么?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看他们能不能把小猴子找出来。

教学反思: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艺术教科版艺术三上2.3 《淘气的小猴》教案1

艺术教科版艺术三上2.3 《淘气的小猴》教案1

艺术教科版艺术三上2.3 《淘气的小猴》教案1一. 教材分析《淘气的小猴》是一篇关于一只小猴子的故事,通过描述小猴子在森林里的生活,以及它与其他动物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动物的可爱。

这篇故事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想象力,适合用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可能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我会尽量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降低他们的学习压力。

同时,我会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不同程度的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故事中的主要单词和句子。

2.学生能够通过故事,了解小猴子的生活习性和与其他动物的互动。

3.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英语进行简单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故事中一些特殊动物名称的单词,如:monkey, panda, tiger等。

2.故事中一些动词短语,如:swing, climb, jump等。

3.一般现在时的句子结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小猴子在森林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英语。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各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习英语。

3.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英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故事课件,包括故事内容、图片、单词和句子等。

2.准备相关动物的道具或图片。

3.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故事音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歌曲或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简要介绍小猴子,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让学生跟随故事的发展,初步感知语言。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动物和它们的活动。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仿故事中的单词和句子。

–设计各种游戏,如:动物分类、动词短语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语言。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检查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语言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淘气的小猴》
课时: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方法创作活泼、淘气的猴子形象;
2、初步体验中国画笔墨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练习、示范、巡视辅导、评析等
教学目标:
1、搜集、欣赏有关猴子题材的艺术作品,了解“猴”的造型和神态所产生的文化蕴涵。

2、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方法创作活泼、淘气的猴子形象,初步体验中国画笔墨的特点,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欣赏猴戏,模仿在“急急风”锣鼓经伴奏下猴子亮相的造型特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猴子的资料图片及玩具等。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图片及猴子题材的绘画,工艺作品。

3、彩色纸、包装盒、生宣纸、国画颜料、毛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展示一组猴子题材的图片(课件)
提出问题:让学生用一个词语表达猴子的性格、脾气
学生回答:……
板书:淘气的猴子
2、在欣赏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图片里猴子进行观察,展开讨论,谈谈自己对猴子的看法,说出猴子的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小结,并加以说明。

3、观看猴子野外生活的片段,了解猴子的一些动态、表情。

4、学生结合图片的欣赏以及自己的理解,尝试用肢体语言来创造猴子的多种姿态造型。

5、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来表达猴子的姿态造型及生活方式、特点。

6、安排学生进行选猴王,学习猴戏动作,表演花果山猴子的生活的创新表演。

7、进行国画尝试性练习和学习。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1、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方法及不足,给予适当是示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氛围。

2、及时提醒学生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3、以鼓励性的言语鼓励和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

教学评价
1、采用师生、学生相互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

2、特别是对制作、绘画、集体和个人表演中表现出色的同学要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里的宣传活动多出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