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小猴真淘气》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小猴真淘气

中班音乐教案:小猴真淘气一、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小猴真淘气》,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猴真淘气》,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学会歌曲中的动作,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小猴真淘气》音频、视频、歌词卡片。
2.教学道具:猴子头饰、小鼓、小铃铛。
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转圈等。
(2)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如:摇摆、点头、扭动身体等。
2.歌曲导入(1)播放歌曲《小猴真淘气》,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韵律。
(2)引导幼儿说出歌曲中的主要角色——小猴。
3.歌词学习(1)展示歌词卡片,逐句教唱歌曲。
(2)引导幼儿跟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调。
(3)分组唱,男生一组,女生一组,互相模仿。
4.歌曲表演(1)分发猴子头饰,让幼儿戴上头饰,模仿小猴的动作。
(2)播放歌曲,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3)邀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5.音乐游戏(1)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小猴摘桃”,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节奏。
(2)引导幼儿用小鼓、小铃铛等道具为歌曲伴奏,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1)让幼儿谈谈在本次活动中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学唱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2.环境创设:在教室布置小猴主题的环境,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歌曲的魅力。
3.活动拓展:组织幼儿开展“小猴主题活动”,如:小猴绘画、小猴手工制作等。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小猴真淘气》,教师通过示范唱、逐句教唱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有趣的歌曲,注意小猴在哪里淘气哦。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唱,教师适时纠正发音和节奏。
2.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通过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让幼儿直观地感知节奏。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小猴真淘气(二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小猴真淘气(二篇)目录: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小猴真淘气一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小羊羊演唱会二
- 1 -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小猴真淘气一
1、经验准备:有音乐游戏“小熊是谁呀?”的游戏经验、有音乐结束就要倒下的游戏经验。
2、物质准备:小猴手偶2个、钢琴伴奏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在游戏“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情境下,尝试有节奏的点同伴;在歌曲结束时,创编小猴滑倒的不同痛苦造型。
3、在游戏情境中,通过不断的体验,知道养成不乱扔东西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1、了解歌曲内容,完整欣赏歌曲。
(1)故事导入,完整倾听。
(2)提问歌曲内容。
(3)再次倾听歌曲,教师找出手偶小猴。
2、教师边唱边示范游戏“找小猴”的玩法。
(1)手偶小猴做在圈上,教师边唱边示范“找小猴”
(2)提问怎么找到小猴的?
(3)教师示范再次找小猴。
(4)集体练习找小猴的本领:边唱边有节奏的摸。
3、教师、幼儿带上手偶绁续边唱边找小猴。
4、在玩游戏“找小猴”的基础上,累加“小猴滑倒”的游戏。
(1)累加故事内容。
(2)幼儿创编摔倒的不同动作。
2 / 2。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猴真淘气》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猴真淘气》含反思一、教学目的:1. 帮忙幼儿发觉淘气的行为的危害,并培育自制力;2. 培育幼儿的协作精神,加强沟通本领;3. 启发幼儿的制造力,引导他们对小猴的行为进行改进。
二、教学内容:小猴真淘气三、教学环节:1. 导入环节让幼儿们围坐在地毯上,老师给每个幼儿发一份小猴的绘本。
作为导入让幼儿们看一下这本书的外观,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你们有看过小猴绘本吗?小猴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动物?你们觉得小猴是个好孩子吗?2. 正文环节2.1. 第一部分:小猴的淘气行为老师齐声朗读小猴绘本的第一章,让幼儿听故事。
2.2. 第二部分:小猴的淘气行为带来的后果老师齐声朗读小猴绘本的第二章,让幼儿听故事。
2.3. 第三部分:小猴更改淘气行为的过程老师齐声朗读小猴绘本的第三章,让幼儿听故事。
2.4. 第四部分:小猴变成一个好孩子老师齐声朗读小猴绘本的第四章,让幼儿听故事。
2.5. 第五部分:仿照小猴变好的过程让幼儿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仿照小猴的变化,让他们本身提出小组更改淘气行为的计划,以达到小猴一样让本身成为更有礼貌的孩子。
3. 综合环节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们呈现他们小组的更改计划,让大家相互了解差别所在。
4.课后延长让幼儿们回家和父母共享这个故事,共享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并让他们自由绘画小猴故事扩展制造,并共享他们绘画的过程。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这个故事的目的在于启发小伙伴们发觉淘气行为的危害,并不断引导他们自我分析和自我矫正淘气行为。
幼儿们喜爱看故事,他们很快就注意到小猴的淘气行为能够造成麻烦的问题,但是他们倾向于过多的关注小猴的淘气行为,而不是关注后果带来的影响。
以及小组讨论和共享课堂的时间不足,考虑加添课堂讨论和共享的时间和频率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方式:以有声读物的方式讲故事,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专注。
而小组活动可以使孩子们自主学习和负责,开发本身的思想和想法,并且能够与其他人进行共享。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猴真淘气》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小猴真淘气》带反思中班课《小猴真淘气》包含对适合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以便孩子们在游戏中尝试有节奏的同伴;在歌曲结尾处,创建不同样式的猴子滑动,了解歌词内容,可以使用歌声的自然声音,在游戏过程中,知道如何养成不扔脏东西的好习惯,来看看带有反思性教学计划的幼儿园中班《小猴真淘气》。
[活动]1.理解歌词并学会以自然的声音唱歌。
2.在游戏过程中,尝试有节奏的位置陪伴;在歌曲的结尾处,创建猴子滑动到的不同样式。
3,在游戏过程中,懂得养成不扔脏东西的好习惯。
4,尽量模仿歌词,乐于谈论歌曲的含义。
5,愿意参加歌唱活动,与老师和同伴一起体验唱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1,猴子手偶2个,音乐伴奏。
2,老师和孩子围成一圈。
[活动困难]我能听懂歌词并以自然而优美的声音唱歌。
正确的游戏,灯光同伴的节奏可以创造出不同风格的猴子滑动。
【活动步骤】首先,使用故事导入情况,导入乐趣。
老师:在森林里,有一只顽皮的猴子。
有一天,当他吃完西瓜后,就把西瓜皮扔了。
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听。
二,学习歌曲1.感知歌曲并理解歌词。
(1)老师以较慢的速度再次演唱歌曲,(2)理解歌词,问题:这只小猴子吃了什么?吃完西瓜之后呢?结果是谁?(先滑.再滑.)2.听歌迷唱歌,并在唱歌时显示手偶。
(1)老师再次唱歌。
(2)老师用钢琴唱歌,然后唱歌以示另一只手。
(3)教师和儿童游戏。
答:老师在圈子中唱歌以演示“寻找猴子”的游戏,并问:我如何找到他的?B.老师示范最后一句话,唱出最后一个单词“呀”,布袋木偶留在“小猴子”的头上。
C.老师第五次演唱了这首歌,并充分演示了游戏。
3,学会唱歌,年轻游戏。
老师:你想找到一只扔西瓜皮的猴子吗?(想你)(1)老师带领所有孩子唱歌并做一些动作。
(2)在儿童和同龄人之间玩游戏,学习唱歌。
(3)玩游戏2-3次。
4,添加“小猴子滑到情节”,继续学习唱歌。
老师:原来,这两只“小猴子”把西瓜皮乱扔了。
西瓜皮从熊叔叔身上滑下来,使鹿姨妈滑下。
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小猴真淘气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小猴真淘气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教学时间:上午10:00-11:00教学班级:幼儿园中班教学主题:歌唱活动-小猴真淘气教学目标:1.认识歌曲《小猴真淘气》;2.能够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歌曲的节奏;3.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教学内容:1.如何正确演唱《小猴真淘气》;2.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3.培养幼儿的乐感。
教学过程第一步:歌曲熟悉首先,播放《小猴真淘气》的音乐,让孩子们听一遍,用心感受这首歌曲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然后,老师把歌曲的歌词逐一念给孩子们听,同时配合动作,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
在动作中慢慢地让孩子们通过歌词和音乐节奏感受到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二步:歌曲学习1.歌曲学习的第一步,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遍一遍的反复唱歌,直到能够熟练地唱出这首歌来。
在唱歌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学会口型的正确发音,并重点训练歌曲的基础节奏,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2.进行歌曲学习的第二步,让孩子们参与到歌曲的故事中来。
老师通过与孩子们互动,帮助他们更深入的理解和感知歌曲中的情感,唤起孩子们的积极性。
3.歌曲学习的第三步就是对歌曲进行深度的解析,让孩子们真正地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老师可以把歌曲的歌词录音,让孩子们在听歌的同时跟随歌词,逐一说明歌曲中涉及的具体情感,让孩子更快地理解歌曲。
第三步:音乐鉴赏在歌曲学习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对孩子们进行音乐鉴赏训练,鼓励孩子们进行自由创作,让孩子们通过参与音乐创作,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音乐鉴赏训练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形式来完成,例如大合唱、做韵律动作、听音乐猜词语等。
第四步: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老师应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发现并修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掌握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是本次教学反思之点。
在反思过程中老师可以和家长进行交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需求调查,了解家长和孩子对于这次教学活动的反馈,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音乐教案《小猴真淘气》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学习《小猴真淘气》这首歌曲,了解小猴子的形象特点,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表演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小猴真淘气》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准。
难点:歌词中的一些字的发音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小猴子头饰、音乐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猴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猴子的特点。
2. 教学新歌:(1)教师播放《小猴真淘气》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词中的一些字的发音和节奏。
(3)幼儿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3. 实践操作:(1)教师分发音乐道具,如小猴子头饰、沙锤等。
(2)幼儿带上头饰,手持道具,按歌曲节奏进行表演。
4. 集体表演:(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表演,感受音乐的快乐。
(2)教师对幼儿的表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掌握了《小猴真淘气》这首歌曲的歌词和节奏,能够在集体中快乐地演唱。
在实践操作和集体表演环节,幼儿的参与度较高,对音乐道具的使用和表演充满了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幼儿对歌词中的一些字的发音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歌曲,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六、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小猴真淘气》的舞蹈动作。
2. 通过舞蹈动作,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小猴真淘气》的舞蹈动作,能够跟上音乐的节奏。
难点: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八、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舞蹈音乐、舞蹈道具(如沙锤、手拍等)。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小猴真淘气

幼儿园中班唱歌课计划:猴子真的很调皮1.体验准备:有一个音乐游戏,“谁是熊? '游戏体验,当音乐结束后,游戏体验将下降。
2,材料准备:2只猴子手偶,钢琴伴奏[活动]1.理解歌词并学会以自然的声音唱歌。
2.在“寻找猴子”和“小猴子滑倒”游戏中,尝试有节奏的同伴;在歌曲的结尾处,创造出猴子滑倒的另一种痛苦的形状。
3,在游戏情况下,通过不断的经验,学会养成不扔东西的好习惯。
【活动步骤】1.理解歌曲内容并完全欣赏歌曲。
(1)故事的介绍,完整的聆听。
(2)询问歌曲内容。
(3)再听一遍这首歌,老师找到了手猴。
2.老师唱歌并演示游戏“寻找猴子”。
(1)木偶猴子在圈子里,老师唱歌并示范“寻找猴子”(2)如何找到猴子?(3)老师演示再次找到猴子。
(4)集体练习找到猴子的技巧:唱歌和节奏。
3,老师,手偶的孩子在寻找猴子的同时继续唱歌。
4.在玩“寻找猴子”游戏的基础上,添加游戏“小猴子滑”。
(1)积累故事内容。
(2)儿童创造和堕落的不同动作。
(3)完成“寻猴”“小猴子滑倒”游戏(1-2次)。
(4)积累不同(快,慢)的速度,完成游戏。
(1次)5,自我评价老师:你们现在都学这个吗?哪里不清楚?6.小结:猴子滑倒后,他后悔了,并听了如何纠正它。
(老师唱完这首歌)三,友情提示湖在玩游戏时,孩子们很容易专注于游戏而忘记唱歌。
因此,在每场比赛开始之前,老师应给孩子一个唱歌的理由,并激发年轻的JL唱歌的兴趣。
2,因为每次玩耍都会有1-2位领导者,所以老师要注意起点的位置,并尽一切努力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领导者。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小猴真淘气(八套)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小猴真淘气(八套)说明:本套文档系精心制作,具有极大借鉴意义,仅供参考。
目录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小猴真淘气(一)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小羊羊演唱会(二)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我不上你的当(三)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螃蟹歌(四)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螃蟹歌(五)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螃蟹歌(六)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螃蟹歌(七)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螃蟹歌(八)
- 1 -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小猴真淘气
一
1、经验准备:有音乐游戏“小熊是谁呀?”的游戏经验、有音乐结束就要倒下的游戏经验。
2、物质准备:小猴手偶2个、钢琴伴奏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在游戏“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情境下,尝试有节奏的点同伴;在歌曲结束时,创编小猴滑倒的不同痛苦造型。
3、在游戏情境中,通过不断的体验,知道养成不乱扔东西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1、了解歌曲内容,完整欣赏歌曲。
(1)故事导入,完整倾听。
(2)提问歌曲内容。
(3)再次倾听歌曲,教师找出手偶小猴。
2、教师边唱边示范游戏“找小猴”的玩法。
(1)手偶小猴做在圈上,教师边唱边示范“找小猴”
(2)提问怎么找到小猴的?
(3)教师示范再次找小猴。
(4)集体练习找小猴的本领:边唱边有节奏的摸。
3、教师、幼儿带上手偶绁续边唱边找小猴。
4、在玩游戏“找小猴”的基础上,累加“小猴滑倒”的游戏。
2 /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歌唱活动《小猴真淘气》
本资料由幼教廖老师分享,如需配套音乐请加扣扣:一零一四四八二八四一
◆游戏玩法建议
师幼围坐成圆,领头人手带小猴的手偶,边唱边有节奏的轻拍圈上的朋友,当歌曲唱“小猴是谁呀?”的最后一个字“呀”时,就找到了扔西瓜皮的小猴。
这只小猴就要站在圆心中间,随着音乐的快慢做滑来滑去的样子,最后音乐停止,小猴摔到在地。
游戏一遍之后,这只小猴就是新的领头人,继续游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音乐游戏“小熊是谁呀?”的游戏经验、有音乐结束就要倒下的游戏经验。
2、物质准备:小猴手偶2个、钢琴伴奏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在游戏“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情境下,尝试有节奏的点同伴;在歌曲结束时,创编小猴滑倒的不同痛苦造型。
3、在游戏情境中,通过不断的体验,知道养成不乱扔东西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1、了解歌曲内容,完整欣赏歌曲。
(1)故事导入,完整倾听。
(2)提问歌曲内容。
(3)再次倾听歌曲,教师找出手偶小猴。
2、教师边唱边示范游戏“找小猴”的玩法。
(1)手偶小猴做在圈上,教师边唱边示范“找小猴”
(2)提问怎么找到小猴的?
(3)教师示范再次找小猴。
(4)集体练习找小猴的本领:边唱边有节奏的摸。
3、教师、幼儿带上手偶绁续边唱边找小猴。
4、在玩游戏“找小猴”的基础上,累加“小猴滑倒”的游戏。
(1)累加故事内容。
(2)幼儿创编摔倒的不同动作。
(3)完整“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游戏(1-2遍)。
(4)累加转的不同(快、慢)速度,完整游戏。
(1遍)
5、自我评价
师:现在你们都学会这首了吗?哪里不清楚?
6、小结:小猴自己被滑倒之后,后悔不已,听听它是怎么改正的。
(教师清唱歌曲结尾)
三、友情提示
l、在边唱边玩游戏环节,幼儿很容易只关注游戏,而忘记歌唱,所以每次游戏开始之前教师都要给幼儿一个歌唱的理由,激发幼JL快乐歌唱的兴趣。
2、因为每玩一次才会出现1—2个领头人,所以教师要及时关注开始的点数的位置,尽其所能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做领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