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公民教育中的人文主义

中国近代公民教育中的人文主义

摘要:人文主义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近代人文主义,是对当时流行的生存竞争、唯科学主义、功利人生观的一种反动,是对美好道德情感、美好和谐人生的呼唤。虽然这种渴望近似乌托邦,但人类不能没有这种希望。因为人生不只有现实的“是”,还有价值的“应该”。

关键词:近代;公民教育;人文主义

收稿日期:2006—12—11

道德价值一概怀疑、否定,也是人文主义兴起的重要原因。

人文主义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学界对近代公民教育中的人文主义却关注甚少。之所以如此,或许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如何培养适合生存竞争的公民,成为近代公民教育的主流。二是人文主义的提倡与东西方文化之争交织在一起。提倡人文主义者,大多被划归东方文化派,贴上保守的标签。这也妨碍了人们对近代人文主义的真实了解。三是人文主义的概念难以界定。本文并不想给人文主义下一个规范性的概念,而是就中国近代人文主义者所关心的问题,作一探讨。中国近代人文主义,是对当时流行的生存竞争、唯科学主义、功利人生观的一种反动,是对美好道德情感、美好和谐人生的呼唤。

一、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

近代中国,首先明确提出人文主义教育的应是蔡元培先生。1912年4月,蔡元培在《新教育意见》一文中,提出美感教育。蔡元培认为,教育从其根本性质上而言分为隶属于政治者和超轶乎政治者。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都是为现实政治服务。但教育不应仅限于现实,应该有所超越。美感教育就是培养超越感的教育。人文主义受到比较广泛地关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人们思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否应当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原则。当时的中国思想界普遍认为,无节制的欲望,弱肉强食的竞争观念,是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辜鸿铭说:“必须承认,今日欧洲的现代文明在征服自然方面是取得了成功,而且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别的文明能达到这一点。但是,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然力,还存在有一种较自然力量更可怕的力量,那就是蕴藏于人心的情欲。自然界的物质力量对人类所能造成的伤害,是没法与人类情欲所造成的伤害相比的。毫无疑问,如果这一力量——人类情欲——不予以

调控的话,那么不仅无所谓文明存在之可言,而且人类的生存也是不可能的。”

①杜亚泉也认为19世纪以来,欧洲文明的转向,是一战的主要原因。“至19世纪科学勃兴,物质主义大炽,更由达尔文生存竞争说,与叔本华之意志论,推而演之,为强权主义、奋斗主义、活动主义、精力主义,张而大之,为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其尤甚者,则有托拉邱克及般哈提之战争万能主义。不但宗教本位之希伯来思想被其破坏,即理性本位之希腊思想,亦蔑弃无遗矣!现代之道德观念,为权力本位,意志本位。道德不道德之判决,在力不在理;弱者为劣,为人类罪恶之魁,战争之责任,不归咎于强国之凭陵,而诿罪于弱国之存在。”②德国的战败,更是给崇尚生存竞争价值观念的人冷水浇头。因为一战前的德国,被国人视为模范国,最适宜于生存竞争的国家。德国的战败,被中国知识界定性为公理战胜强权。这也促使人文价值的回归。内部刺激,主要来源于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在科学一元观思维方式指导下,出于反传统的需要,对传统的宗教、

二、中国近代人文主义者之主张

1.赞美生命,肯定人生正当之欲望。既是人文主义者,当然就要对现世人生抱一种积极态度。熊十力说:“生生

之谓易,故《易》道,尊生也。”梁漱溟说:“孔子的人生哲学出于这种形而上学之初一步,就是以人生为对,为好的态度……这一个‘生’字是最重要的观念,知道这个就可以知道所有孔家的话。孔子没有别的,就是要顺着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去生发。他以为宇宙总是向前生发的,万物欲生,即任其生,不加造作,必能与宇宙契合,使全宇宙充满了生意春气。”③既是肯定现世人生,就不能避开人的欲望这个问题。应该说中国近代人文主义者都是反对禁欲的。梁漱溟说:“孔家本是赞美生活的,所有饮食男女本能的情欲,都出于自然流行,并不排斥。若能顺理得中,生机活泼,更非常之好的。”④对此问题,熊十力有更系统的论述。首先,熊十力认为欲不可禁。“欲可禁乎?欲能禁而绝乎?人心者,非顽然一物,其间前念方灭,后念即起,迁流不息,亦如河海之流而无穷也。今欲人欲之不起,惟务抑之遏之。不知欲之起也无已,抑之遏之亦无已。是非如治水之雍塞其流,终将使之决于一旦,滔天而不可挽乎。”⑤其次,不能把人欲与天理对立。“夫欲曰人欲,亦是人之欲也……使天理常作得吾身之主,则欲皆从理,而饮食男女莫非天理中事矣。”⑥最后,熊十力认为,禁欲从根本上不合人道。“若过恃固有具足,徒以减除物欲为功,则夫物欲者,亦斯人生生之局,岂有皆恶害而皆可减哉。纵减到至处,亦非体天立极之道。”⑦中国近代人文主义者虽不反对人之欲望,但对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兽性主义、乐利主义、求生为我,甚至“执行意志满足欲望(自食色以至道德的名誉)是个人生存的根本理由”

⑧的主张,也不赞同。熊十力、梁漱溟主张以良知指导欲望。熊十力说:“凡以绝欲为道者固甚谬。若反对绝欲而不知性,不务率性之功,则未有不殉欲而丧失其生生之本然也。”⑨梁漱溟说:“私心人欲不一定是声色名利的欲望之类,是理

智的一切打量、计较、安排,不由直觉去随感而应。”⑩熊十力所说的性,梁漱溟所说的直觉,都是指人的良知。杜亚泉、吴宓主张以理制欲。杜亚泉说:“人以理性率领情欲,不可以情欲率领理性。”吴宓说:“人之内心,理欲相争,以理制欲,则人可日趋高明,而社会得受其福。”无论以良知指导欲望,或以理制欲,都是从消极层面而言。熊十力更提出了转移欲望和“人生主创”的积极主张。熊十力说;“盖不在禁欲,惟务转依。转依者,转移此心之倾向也。知欲之不可禁,惟移此心之倾向而令其依于善。则念念向上,将邪欲不禁而自伏除。”所谓人生主创,也就是积极的人为,发挥人的创造性。熊十力说:“成能才是成性,这成的意义就是创。而所谓天性者,恰是由人创出来。”这也就是说无论道德、功业等都是由积极人为而成。正因如此,熊十力主张应该以创造欲转移代替占有欲。“人道极尊。当转化占有冲动,而为创造胜能。如学术上之灵思独辟、宗教上之超越感(哲学家亦有此)、道德上极纯洁崇高之价值,不期而引人瞻天仰日之信念。政治与社会上重大之革新,使群众同蒙其福利。凡此,皆谓之创造。人生一息而缺乏创造胜能,即占有冲动乘机思逞。占有冲动横溢,人则物化,而丧其生命。故创造者,资养生命之粮,不可一日不具。”

2.以仁爱为本,反对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法则。物竞天择虽是一时救亡图存之策,但从根本上而言,毕竟不合乎人们应有的道德观念。所以秉持人文关怀的人,就不时地对其发出质疑。杜亚泉认为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观念,使人失去善恶美丑是非观念的判断,使人陷于悲观心理,强者恣肆无忌,弱者自暴自弃。“盖物质主义深入人心以来,宇宙无神,人间无灵,惟物质力之万能是认,复以惨酷无情之竞争淘汰说,鼓吹其间,觉自然之迫压,生活之难关,既临于吾人头上而无可抵抗,地狱相之人生,修罗场之世界,复横于吾人之眼前而不能幸免,于是社会之各方面,悉现凄怆之色。悲观主义之下,一切人生之目的如何,宇宙之美观如何,均无暇问及,惟以如何而得保其生存,如何而得免于淘汰,为处世之紧急问题。质言之,即如何而使我为优胜者,使人为劣败者而已。如此世界,有优劣而无善恶,有胜败而无是非。道德云者,竞争之假面具也;教育云者,竞争之练习场也。其为和平竞争,则为拜金主义焉,其为激烈竞争,则为杀人主义焉……其抱极端之厌世主义者,以为死后之名,不如生前之酒,则有纯酒妇人以自弃其身者,其抱极端之奋斗主义者,以为我不杀人,毋宁自杀,则有行险侥幸以自戕其生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质疑生存竞争法则的声音越来越强。严复,这位把社会达尔文主义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也开始反对生存竞争的法则,主张以人道而不是富强作为人类最高法则。正是出于对生存竞争法则的质疑,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仁爱作为人类准则。辜鸿铭说:“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流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深处——心灵的激越或人类之爱那种意义上的情感。”熊十力也提出人生必须有感的主张。“吾人之生也,必有感触,而后可以为人。感触大者,则为大人。感触小者,则为小人。绝无感触者,则一禽兽而已。”熊十力所说的“感”也就是民胞物与之感。感是仁的基础,无感也就不可能有仁人之心。“仁人之心,须与群生痛痒相关。否则麻木不仁,非人类矣。”

3.反对科学一元主义,坚守信仰的价值。甲午战后,科学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特别是以新派自居的人的心目中取得了崇高地位。正是这种对科学的崇拜,造成

中国知识界很多人的唯科学主义思维方式与信仰。所谓唯科学主义,有人将其定义为“其意义可以理解为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认为只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由现代科学家所描述的科学方法,才是获得那种能应用于任何现实的知识的惟一手段”。在近代中国,科学至少有三层含义: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唯科学主义最主要的就是对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的崇拜。最能代表这种崇拜的就是胡适倡导的“拿证据来”和“怀疑精神”。这种科学一元主义的思维方式,严重冲击着人们的信仰和道德观念,冲击着人文主义的基础。这就不能不引起人文主义者对这种科学一元观的反思。首先,人文主义者反对怀疑一切的思维方式,强调信仰对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性。吴宓说:“徒虚心怀疑而无信仰,则终迷惘消极而无所成就。”五四时期新文化大将罗家伦后来也说:“一切人类的伟迹,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何曾不是以信仰为基础?若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学的,所做的都没有信心,那还说什么?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还不敢相信,那不但这事业不会有成就,而且自己的生命也就没有意义……若持绝对的怀疑论,那必至否定一切,毁灭一切而后已。”提起信仰,不能不谈到宗教。因为相对于世俗的种种主义而言,宗教有其科学方法、逻辑思维不能证明之处,宗教的仪式也有似迷信。所以科学一元主义者,都把宗教视为迷信,是骗人的东西。对此,人文主义者认为对宗教应有正确的看法。第一,宗教是道德的源泉。辜鸿铭说:“宗教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能够使普通大众服从并严格地遵守道德。”宗教之所以能使人信仰,在于它符合了人们内心深处对道德的要求。不是因为人们信奉宗教才信奉上帝,而是上帝代表着人们心目中的道德源泉。辜鸿铭说:“以为使人们服从道德规范的力量来自信仰上帝,这是错误的。马丁·路德在评述一部希伯来预言著作时说过:‘上帝不过是人们心中忠诚、信义、希望和慈爱所在,心目中有了忠诚、信义、希望和慈爱,上帝就是真实的,相反,上帝则成为虚幻。’”第二,宗教能激发人类之爱的美好感情。辜鸿铭说:“正如我们所知,世界上所有伟大宗教的创始者,都是性格特殊,感情强烈的人。这使得他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爱,或称为人类之爱……这种爱使宗教具有了感染力,它是宗教的灵魂。”第三,宗教使人谦卑自牧。吴宓说:“宗教之主旨为谦卑自牧……惟内心谦卑之人为能克己。人不能克己,则道德必无所成。谦卑为宗教之本,克己为道德之源。此所以宗教实足辅助道德,而若宗教全然熄灭,则道德亦必不能苟存也。”第四,宗教和人类理性并不冲突。贺麟说:“信仰与迷信根本有别,迷信起于愚昧,代表未开化的民族,未受科学教育的人民的原始心理。而信仰乃基于知识。惟有受过科学教育的洗礼和启蒙运动开导的文明人,方足以言信仰。迷信可为科学知识所祛除净尽,而信仰不仅非科学知识所能推翻,而且有时科学知识反而可以加强我们的信仰。”贺麟又认为:“真正的伟大的宗教或道德的信仰的养成,多是出于大智慧、大悲悯,出于真知灼见和理性的直观。每每须经历过极大的忧患、极深的怀疑,有看破一切,超出世俗的襟怀的人,如大宗教家、诗人、哲学家、科学家,才能达到深刻的宗教或道德的信仰。这种信仰是建筑在深厚的爱人类与爱智慧的两大基石上……绝非科学……所能动摇。”其次,人文主义者认为应该正确对待科学。第一,人文主义者并不菲薄科学。熊十力说:“若有一个不挟偏见的中国学者,他必定不抹杀西人努力知识底成绩,并不反对知识……如自然对于人生底种种妨害,以及社会上许多不平的问题,如君民间的不平,男女间的不平,如此等类,都缘于科学发展,乃得逐渐谋以解决。”第二,人文主义者认为,科学的功用有其范围,不能越俎代庖。缪凤林说:“余尝博观科学哲学之梗概,穷究宗教伦理之精微,恍然于二者之间各有领域,无异白黑之不能相紊,其于人生之不可或缺,

亦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彼奉人道而薄科哲,固足征其褊隘;徒崇科学而非人道,亦自绝夫正路。”景昌极说:“凡恒人所可经验者,不待宗教。恒人所不可经验者,无用于科学。真正科学,必不犯宗教。”第三,人文主义者认为,理智认识有其局限性。胡稷咸说:“理智之能力,究属有限。自由意志问题、上帝存在问题,灵魂不朽问题,皆非理智所可解决。故理智所不能穷者,惟有归诸信仰而已。”吴宓也认为应该以信仰济理智之穷。“宇宙间之事物,有可知者,有不可知者。可知者有限,不可知者无穷,故须以信仰及幻想济理智之穷,而不可强求知其所不能知……又须以宗教道德成科学之美,而不可以以已所知者为自足而败坏一切。”总之,人文主义者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价值理性的善恶问题,价值理性的探讨,只能归诸宗教、道德。最后,关于信与疑,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必须有确信,过疑之害甚于过信。景昌极在评论道德制度时指出,过信之弊在于不知变通,过疑将丧失道德。“过信社会上之道德制度,其流弊如此。然则一切不信若何?曰:其流弊有甚于此者。既于社会上一切道德制度而皆不信,不啻信一己之行事,无待于导引,无待于裁制。既不信他,势必信自。纵情恣欲,将无忌惮。人各纵其情,各恣其欲,悍然不受任何导引与裁制,天下尚可一朝居乎。故曰:恶法犹胜于无法。过信犹胜于过不信。”吴宓说:“宗教与迷信,犹医药之于疾病。今人动斥宗教为迷信,遂欲举宗教而歼除之——呜呼!误矣。迷信属于仪式者,即不能革而听其暂存。其为害于世尚浅,今以不慊于仪式之故而去宗教,绝道德,岂特犯投鼠忌器之嫌,抑且真有率兽食人之事矣。”当然,人文主义者并不是禁止人怀疑,而是反对怀疑一切。更希望由消极的怀疑,进到积极的确信。胡稷咸说:“与批评态度相似而偏于消极者,则为怀疑。究极言之,怀疑仅为批评之初步。由怀疑进至思索推想而有积极之判断,方为批评。”这也就是说由消极怀疑,进而理性思索判断,而有确信。

4.坚持道德为社会和谐、身心和谐所必须,反对道德相对主义。或出于反传统的需要,或受进化论的影响,所谓的新派人物,大多支持道德相对主义,反对有绝对的道德观念。陈定谟说:“我不承认据一种道德律足以判断人类一切的行为宜与不宜。因为某种道德必以处于某社会环境一定条件之下而后有其意义与价值。环境变,则道德观念亦必随之而变。若仍以一成不变的道德,来判断环境已变的人类行为,非愚便诬了。”我们不能说这种解释完全不对。但从其效果而言,这种道德相对主义会造成此一是非,彼一是非,社会失去可遵守的共同道德。正是出于这种忧虑,人文主义者强调道德有其本体。吴宓说:“吾信有各种‘绝对’(又曰纯正)观念之存在……惟然,故吾信世间有绝对之善,绝对之恶,绝对之是,绝对之非,乃至绝对之美,之丑。由是类及。盖善恶是非美丑,皆观念也。仁义礼智,慈惠贞廉,亦观念也……此诸观念所附丽之实体,所藉以表现之外物,则千差万别,时刻转变。常人只能见此实体外物,而由是间接以知观念。故每感其繁杂淆乱,迁转靡常,遂堕于迷惘,甚或悍然曰:世间无所谓善恶是非美丑,从人之所好,设词以强欺而已。此其误。”人文主义者相信,道德是维持人类社会所必需,且必有相通之道德。道德不仅是维持人类社会所必需,也是个人身心和谐所必需。第一,道德是人内在情感的要求。梁漱溟说:“道德是一种力量,没有力量不成道德……我们的行动的背后,都有情感与意志的存在(或者说都有情感要求在内)。情感要求越直接,越有力量;情感要求越深细,越有味道。”第二,道德是人生趣味、意义的一种表现。梁漱溟说:“人生不能无趣味,没有趣味就不能活下去。道德是最深最永的趣味,因为道德乃是生命的和谐,也就是

人生的艺术。所谓生命的和谐,即人生生理心理——知、情、意的和谐;同时亦是我的生命与社会其他的人的生命的和谐。”

5.反对功利人生,追求美化人生。所谓功利人生,就是算计的人生,处处问一个为什么,有什么用,以功效作为判断人生的标准。在近代,提倡功利人生的代表人物当属胡适。胡适在其《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对墨子主张的功利人生大加赞赏,对儒家所讲求的“正其宜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颇有微词。胡适认为墨家哲学最值得称赞的有两点。一是讲求实用。“墨子以为无论何种事物、制度、学说、观念,都有一个‘为什么’。换言之,事事物物都有一个用处。知道那事物的用处,方才可以知道他的是非善恶。为什么呢?因为事事物物既是为应用的,若不能应用,便失去了那事那物的原意了,便应该改良了。”二是讲求实利。“儒家说:‘义也者,宜也。’宜即是‘应该’。凡是应该如此做的,便是’义’。墨家说:‘义利也。’便进一层说,说凡事如此做去便可有利的即是‘义的’。因为如此做才有利,所以‘应该’如此做。义所以为‘宜’,正因其为‘利’。”胡适对只讲应该,不管实用的观念,颇有微词。胡适说:“大凡天下人没有不会说几句仁义道德的话的,正如瞎子虽不曾见过白黑,也会说白黑的界说。须是到了实际上应用的时候,才知道口头的界说是没有用的。高谈仁义道德的人,也是如此……真‘知识’在于能把这些观念来应用。”人文主义者反对以功利作为人生最高标准。其一,人是有情感的,不是机械。罗家伦说:“我相信人类终究是富有感情的。惟其富有感情,所以才不是机械,不能当作工具利用。”朱光潜说:“如果纯任理智……离开情感,音乐只是空气的震动,图画只是涂着颜色的纸,文学只是联串起来的字。”其二,以功利为人生最高标准,不但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也丧失人生趣味。梁漱溟说:“最与仁相违的生活就是算账的生活……算计不必为恶,然算计实惟一妨害仁的……像墨子那样办法使人完全成了机械,要窒息而死。”梁启超说:“吾侪确信‘人生’的意义不是用算盘可以算得出来。吾侪确信人类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并非为求得何种效率而生活。”其三,人文主义者不仅反对一味追求功效的生活,而且追求一种陶冶情感的闲暇人生。罗家伦说:“在现代机械文明工业社会里面,谁都容易感觉到生活的紧张、干枯和单调。因此而更感觉到厌倦、烦闷和不安。有的是情感的刺激,无的是情感的安慰。”效率固紧要,情感的调剂也同样重要。吴宓说:“其所谓闲暇者,既非工作,亦非游戏,乃谓以人之智力专用于高尚之思想,及美术诗文宗教之域,使人觉有超乎一己之上,而又确为我心目中一切实境之根据者;使人视己之生涯,不以目前有形得失,及过倾即灭之我为标准,而以永远之价值为归宿焉。”

中国近代人文主义主张是对生活尽善尽美的一种渴望。虽然这种渴望近似乌托邦,但人类不能没有这种希望。否则,人们必然感到生命的空虚,以及对人类信心的丧失。虽然有恶,我们不能对善失去信心;虽然有丑,我们不能对美丧失信心。人生不只有现实的“是”,还有价值的“应该”。

注释

①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28、

53、53、56页。②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47—348、416、36—37、460页。③⑥⑦⑧⑩胡晓明编《熊十力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50、149、147、157、251、149、156、105、148、118、41页。④⑤⑨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48、458、154、455、461—462页。徐葆耕编《吴宓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1、90、92、88、20、90页。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页。罗家伦:《写给青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4—165、124、153页。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7、92页。缪凤林:《人道论发凡》,《学衡》第46期。景昌极:《论学生拥护宗教之必要》,《学衡》第6期。胡稷咸:《批评态度的精神改造运动》,《学衡》第75期。景昌极:《信与疑》,《学衡》第47期。陈定谟:《社会科学的行为中心说》,《东方杂志》第22卷第8号。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6、87页。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18,119,120页。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05页。

林语堂《中国的人文主义》阅读附答案

林语堂《中国的人文主义》阅读附答案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使西方哲学家备受困惑。他们从目的论出发,认为包括蚊子乃至伤寒菌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为这个自负的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的。今生今世自有百般磨难,因而自傲的人类始终无法事事如意。于是目的论又转向来生来世,把今生的世俗生活看作为来世所进行的准备。另外有一些人,像尼采那样知难而上,否认人生“必须”有什么意义,认为人类的进步不过是一种循环,一种野蛮人的舞蹈,而不是去市场采购,所以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然而问题还是没能解决,它就像海浪一样不断冲击着堤岸:“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 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他们进而认为佛教所谓升入涅槃境界,也过于玄虚。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在中国人看来,这不仅代表片刻的诗意般的快乐心境,并且是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中国人就是陶醉在这样一种人生理想之中,它既不暧昧,又不玄虚,而是十分实在。我必须说,这是一种异常简单的理想,简单到非中国人老实巴交的头脑想不出来。 我们时常纳闷,西方人何以竟想不到人生的意义在于纯净平安地享受生活。中国与欧洲的不同,似乎在于西方人有更大的能力去获取和创造,享受事物的能力则较小,而中国人享受仅有一点东西的决心和能力都比较大。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乏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 由此生发出一个人文主义,它坦白地宣告了人类是宇宙的中心,并规定一切知识都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然而知识同人类的结合并非易事,因为人类一旦动摇起来,就会被自己的逻辑所左右,成为知识的工具。另一方面,当今世界由于机器的迅猛发展,人类无暇享受自己创造的一切。美国管道工人的荣耀使人们忘记了没有冷热自来水我们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在法国和德国,许多人伴随着自己的水壶和老式脸盆,也照样在他们安逸而漫长的一生中作出了重大的科学发明,写出了不少宏篇巨著。人文主义只有坚定地把握住人生的真谛才能保佑自己,无论如何,人类的一切智慧和知识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人类如何保养自己,如何最大程度地享受生活。 15.请简要概括西方哲学家对人生意义的不同观点。(6分) 16.如何理解文中第三段“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乏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这句话?(6分) 17.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 答案: 15.①人生的意义在于为来世做准备。(3分)②否认人生“必须”有什么意义(人生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3分) 16.①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2分)使我们不相信来世的幸福、涅槃的境界,从而导致我们缺乏宗教;(2分)②而缺乏宗教又反过来使得我们不相信来世的幸福和涅槃的境界,从而更专注于世俗的幸福。(2分) 17.首先提出中国的人文主义是以人类为宇宙的中心,一切知识应为人类服务的观点;(2分)接着指出人类应避免被知识和工具所奴役;(2分)最后点明人类所要解决的最终问题是保养自己,最大程度地享受生活。(2分)

中国近代公民教育中的人文主义

中国近代公民教育中的人文主义 摘要:人文主义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近代人文主义,是对当时流行的生存竞争、唯科学主义、功利人生观的一种反动,是对美好道德情感、美好和谐人生的呼唤。虽然这种渴望近似乌托邦,但人类不能没有这种希望。因为人生不只有现实的“是”,还有价值的“应该”。 关键词:近代;公民教育;人文主义 收稿日期:2006—12—11 道德价值一概怀疑、否定,也是人文主义兴起的重要原因。 人文主义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学界对近代公民教育中的人文主义却关注甚少。之所以如此,或许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如何培养适合生存竞争的公民,成为近代公民教育的主流。二是人文主义的提倡与东西方文化之争交织在一起。提倡人文主义者,大多被划归东方文化派,贴上保守的标签。这也妨碍了人们对近代人文主义的真实了解。三是人文主义的概念难以界定。本文并不想给人文主义下一个规范性的概念,而是就中国近代人文主义者所关心的问题,作一探讨。中国近代人文主义,是对当时流行的生存竞争、唯科学主义、功利人生观的一种反动,是对美好道德情感、美好和谐人生的呼唤。 一、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 近代中国,首先明确提出人文主义教育的应是蔡元培先生。1912年4月,蔡元培在《新教育意见》一文中,提出美感教育。蔡元培认为,教育从其根本性质上而言分为隶属于政治者和超轶乎政治者。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都是为现实政治服务。但教育不应仅限于现实,应该有所超越。美感教育就是培养超越感的教育。人文主义受到比较广泛地关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人们思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否应当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原则。当时的中国思想界普遍认为,无节制的欲望,弱肉强食的竞争观念,是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辜鸿铭说:“必须承认,今日欧洲的现代文明在征服自然方面是取得了成功,而且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别的文明能达到这一点。但是,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然力,还存在有一种较自然力量更可怕的力量,那就是蕴藏于人心的情欲。自然界的物质力量对人类所能造成的伤害,是没法与人类情欲所造成的伤害相比的。毫无疑问,如果这一力量——人类情欲——不予以

人文主义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人文主义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 地位与作用 专业:控制工程 班级:1207 学号:2012220324 姓名:王旭

人文主义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956年,英国人查尔斯·斯诺(C. P. Snow, 1905-1980)在《新政治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两种文化》的文章。三年后,他将文中的思想加以扩充,在剑桥大学作了一个著名演讲,讲题是《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按照剑桥大学知识史教授斯蒂芬·科里尼(S. Collini)的说法,斯诺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至少做成了三件事:发明了一个词汇或概念,阐述了一个问题,引发了一场争论。词汇是“两种文化”;问题是存在于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的文化割裂,即所谓“斯诺命题”;争论就是围绕着“斯诺命题”展开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思想论战——令人感到意外和兴奋的是,这场争论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化自身,它的政治、经济乃至生态学内蕴在今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得以重新彰显。 科学文化和人文主义的分隔经过斯诺事件和“科学大战”之后,它们之间加强沟通,从而走向融合,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们必须看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已经演化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对立,经过这种演化,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即由过去的人文关怀转变成了生态关怀,也就是由人文关怀所主张的 ‘善’和‘美’必须和生态平衡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1]。实际上,当我们运用新的思维方式——整体性思维方式来看待现代 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对立时,这种对立便不再是一种对立,人能够协调这种对立,协调此对立的途径就是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

合。这种融合突出人的科学精神,突出人的求“真”精神,同时又强调人的人文精神,强调人的求“善”、“美”精神的融合,既坚持社会科学发展的“科学原则”,又坚持科学技术“人文原则”的融合[2]。对于这种融合,我国著名科学技术哲学家龚育之先生是这样构思的:“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3]”。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本质上是各个学科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而不断进步的,人文学科中的哲学、美学、宗教、伦理学和文学艺术等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对自然科学起促进作用。正是由于人文主义和科学技术的统一,人类从此进入了工业文明。 一、人文主义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地位 人文主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人文主义”一词源自“人文学”(Studiahumanitatis),在文艺复兴时期指古典学术的研究和重视人生现实的新思潮,当时的新文化人士则自称为“人文学者”(humanista)。19世纪以后,欧洲学术界才开始用“人文主义”来称呼这种社会思潮。人文主义的基本倾向是提倡“人道”以反对“神道”,提倡人权以反对君权,提倡个性解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 培养健全公民是各国教育的核心问题,学校作为制度化的公共教育机构是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作为内涵丰富的人文科学,对实施公民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西方国家向来都把历史作为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英国强调“历史学习是我们文化传统的一个基础部分;历史能够帮助学生进入社会,了解本地区的发展;可以促使学生成为一位优秀的公民和爱国者;历史教育是作为世界公民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法国总统密特朗曾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的历史教育,增加这门课程的时数,通过历史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我国有识之士也指出历史的三大教育功能为:人文教育、公民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公民教育被置于历史教育功能的显著地位,笔者仅就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实施公民教育谈点浅见拙识,以求教各位专家。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公民教育 1、建立师生和谐关系,营造民主公平的教育环境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人的现代化就是每个人都成为自山而平等的健全公民。课堂中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就是现代社会公民环境的缩影。实施公民教育首先要有—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理解学生的差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采用启发、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师生共同参与解决历史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天方夜谭,使学生在及时的肯定激励中自立自强,自尊自信,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2、挖掘公民教育素材,丰富公民教育内容 历史学科的内容贯穿古今,涉及中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社会 生活,风俗民情等各方面内容,在实践公民教育中发挥着其他学科难以代替的作用。历史中包含的公民教育素材丰富多彩,教师必须把它挖掘出来,学习中国古代史,可以感受祖国辉煌灿烂、领先世界的古代文明,增强民族自尊心。学习中国近代史,体味屈辱挨打、抗争探索的艰难历程,增强民族责任心。学习中国现代史,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折与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学习世界史,了解各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和价值观,树立求同存异、和谐发展的世界意识。学习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可以体会民主法制的精髓,诚实信用的法则,增强人文主义,进而认识环保的重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旨在通过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技 能来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然而,传统上,很多学校都将重点 放在学术知识和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关注。人 文主义教育思想是对这种教育方式的一种反思和改进。本文将探 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好处和挑战。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个体和情感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类自身的重要性,主张将教育放在人类自我意识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相比于 传统教育,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更加关注个体和情感,强调学生的 自主性和主观性。学生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和技能的积累者,更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创造者。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创造性思维和跨学科学习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也强调创造性思维和跨学科学习。这种教育 方式关注个体和情感的同时,鼓励探究和创新精神。学生不只是 被告知什么样的答案是正确的,而是要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解 决方案。此外,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学生应该跨越学科界限,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看到不 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应用挑战

然而,在实际教育中,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应用到实践中存在 很多挑战。首先,传统的学术成绩评估方式可能不利于这种教育 方式的推广。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个体和情感,但这种教育方 式很难用“成绩”来衡量。其次,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所强调的创造 性思维和跨学科学习方式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知识 储备。如果学生没有稳固的基础知识,将难以实现跨学科的学习。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应用好处 尽管存在挑战,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应用于实践中也带来了许 多好处。首先,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 习意愿。通过强调个体和情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 兴趣和需求,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其次,强调学生的 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好 地理解复杂的现实世界。最后,跨学科学习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对 不同领域知识的联系和相互依赖,使学生更加综合地理解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方式。 结论 综上所述,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应用于教育中是有益的。虽然 这种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挑战,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了 更广阔、更丰富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成为更有创造性和发展潜 力的人。

浅谈中国人文主义(全文)

浅谈中国人文主义(全文) 论文关键词:人文主义中国人文主义人性仁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是近代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思潮,也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很多人认识人文主义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的,否认中国有人文主义的传统,对于这种看法,本人持不同的看法,下文将阐述我的观点。 人文主义这个概念一般认为是在19世纪的欧洲开始出现的,中国学者在翻译英文Humanism时把它译成“人文主义”。长期以来,当人们讲到人文主义的时候,一般总是把它看作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在当时来讲,它成为一个主要思想流派或思想体系,主要是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内容为崇高“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以及以人权反对神权,以现世生活和现世的幸福反对来世说教和禁欲主义,以科学、理性的精神反对蒙昧主义和封建迷信等等。 人文主义一词最早在公元前150年产生于罗马,出自西庇阿斯(Suipios)家族。当时人文主义是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的口号,相对而言,这个新帝国的文明不如古希腊文明那样精致和高级,所以提出这个口号与野蛮或野性相对立,以告别野蛮人的行为方式,表示教化的理性。 人文主义是人的一种生活观、理想观、价值观,是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它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应当努力去实践和追求的,因此

它是永恒的。人文主义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正式提出来的,它是指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价值理想和哲学观念,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求以及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和禁欲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谈到中国人文主义问题,很多人持否定的态度,认为人文主义这种意识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才兴起的,人文主义这个概念也是在十九世纪的欧洲才开始出现的,到了近代才慢慢为人们所接受,认为中国历史上不曾出现过人文主义这种思想意识,只是到了近代慢慢学习西方的各种思想意识,才出现人文主义这种思潮的。我觉得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中国人文主义之有无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关于人文主义的定义问题。我认为,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的命名,它指的仅是十四至士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但作为一种人的自我意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认为人应当在此岸世界中认识、肯定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它在所有人类的历史上都源远流长。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不过是西方古代人文主义在漫长的中世纪之后的一个必然发展,这个运动之所以以复兴文艺为名和因此著名,并不全在于某些倡导者提出的口号,而在于它确有一个古代人文主义的历史基础。人权、自由、平等和博爱等口号,是人文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所应有的总结,而并非人文主义在所有一切阶段上所必有的标志。一一因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与中国文化的异同研究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与中国文化的异同研究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概述 人文主义思想是西方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流派,主张人类的尊严、自由和理性。它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如莱昂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蒙田等思想家,后来发展为更加完善的哲学体系。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人类的尊严和价值,认为人类是自由意志的创造者。其追求的是人性精髓的完美自我实现,寻求人类个人及其创造的事物的最上限的内在和外在价值。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人文主义的思想,例如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仁爱和谐,主张人类对自己、社会和自然的负责任和关怀,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一部分,不能在其余部分的损害下得到满足。道家思想强调自然、超越、内在,主张顺应自然、拥抱自然天人合一,强调人类通过超越内在的界限,实现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 三、异同点 尽管西方人文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差异。首先,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更加强调人类的自由,强调个体自由、权利、平等和自由意志,追求个人追求自我价值和满足个人需求的权利。而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人文主义则更加注重和谐和社会责任,以人为本,但是也注 重人与自然、和谐与秩序的统一。 其次,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形成于现代,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主 义的自由,为现代市民社会的精神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在中国,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形成于古代,都是以考虑整个社群的 利益而来,具有强烈的家庭和社会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注重 和谐和思想的道德化方面,真正体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人类社会。 最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和人权,而中国传 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更多注重自我的提升,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精 神与性情。 四、结论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存在相似之处,对于整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以人为本 的现代社会,人文主义思想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思考自己的价值、人性的完美和人们的关系。但两种文化的人文主义思想也存在本 质性的不同,这种不同体现了两国文化的性情特点。对于这种不同,我们应该以包容、理解和尊重态度来看待,以促进文化交流 和人类的更好发展为目标。

浅谈中国人文主义(精简版)

。 中文中的“人文主义”一词形成于清末和民国时期,它含有理性思维和教育文化强调个人 意识的思想。中国的人文主义常被视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从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到现 代文化观念,中国人文主义继承和发展了许多传统文化价值,以及独特的中国文化价值。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传统和现代文化都融合了审美和行为偏好。古代的儒家文 化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以“兼爱”、“和谐”为主旨,强调情感、行为和仁义。其中,“兼爱”指的是“立人”,这是一种同情心,从推理上看是一种人道主义;“和谐”指的是“诚信”,这是一种善良,从实践上看可说是一种自我约束。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教育文化被现代教育文化所取代。中国的人文主义学者把以“一元复始”、“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儒家精神文化,和以发展当代学术文化为主的现代传播媒介 融合起来,进而形成“新婴儿”—中国人文主义。 新婴儿——中国人文主义发展来自儒学、佛学和道学,重要内容包括心理学、语言学、文 化研究等学科分支。中国人文主义尊重个人价值意识,并且以人为本,认为内心的力量比 物质的力量更重要。它也重视情感的培养,认为一个人的成长要更注重感情的学习,而不 是学科和技能的学习,以帮助人们解决关于爱、生命、幸福和幸福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多 的自由和幸福。 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人文主义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显示出自觉走向世界的作用,但也正在遭受着一定的内部和外部压力。中国人文主义教育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智慧和智力,发现人的潜能,让他们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看到

自己与世界、社会的关系,以此释放他们的灵感和内心的创造力。 中国人文主义的文化内涵宽广,它的精神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替代者,它的价值追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难关,它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弥补西方文化的缺失,提高我们的思想综合能力,让我们的人文视野更加宽广。

人文主义学科

人文主义学科 关键字:人文主义;发展历程;社会背景;未来方向 1.人文主义产生背景 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两者目的虽相差很大, 但矛头都指向腐败虚伪的罗马教会,罗马教会极力抵制宗教改革,不惜发 动战争,而没有抵制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西方人文主义产生于城邦奴隶 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以及人在社会中地位日益突出,人 们不满足于长期受迫于落后的教会,开始寻求自由、平等以及两性间的关系,人文主义思潮开始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人文主义在西方进入 蓬勃发展期。 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萌芽出现在晚明时期,专制主义的强权政策,使 人们反抗的人文主义显露,但是究其根源还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开 始追求自己的生活。红楼梦中突出了封建“礼乐”的残忍,贾宝玉和林黛 玉的爱情则是对封建礼教婚姻的一种抵制。人们追求自由的思潮开始显现。 2.人文主义的中西方发展历程 2.1西方发展历程 可分为西塞罗时代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十八世纪 德国的人文主义。西塞罗时代此时的人文主义既有其成就,亦有其限制。 其成就在:这种人文主义能极成有教养、合规范的社会政治生活;其限制在:这种有教养、合规范的社会政治生活,只是外在的重秩序、尚和谐, 实不能凝聚收摄于人的生命中而得以最后的贞定。因此,可以说,此时的 人文主义所成就只是外在的、形式的、美的人间境观,而这种美的人间境 观是外在的、形式的,因而是松散的、虚脱的,随时可以滑坠堕落。这是

因为,人文主义若只落实在现实的生活情调之上,即是松散的、无“本”的,而无“本”,则自身并不能挺立得住。 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个时期人文主义之得到世界的意义。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依然承继了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传统——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桎梏的对峙和超脱。此时的人文主义还是停留在外在比照之后的补救,而不是人自身的自觉自立。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虽表示人性的觉醒,个性自我的觉醒,然其所谓人性仍只是对自神本落下来而说,而落下来自其自身而观之,又只是一个浑沦的泛说,而个性自我亦只是一个浑沦的整全,因此亦只偏于就才情气而说。 十八世纪德国,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对启蒙思想的“抽象的知性”的反抗而成立。启蒙思想则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反省而作的凝敛、收缩与沉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因执着于生命个性的欢欣而成就了伟大的科学和艺术,但这种成就是基于个体生命对大自然的爱好与追逐,它并没有收缩回来在主体内作超越的反省与分解。 2.2中国发展历程 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起始于晚明时期,随着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状况,抵抗封建专制主义越来越强烈,但是随着清军的入关,本以为可以推翻封建主义的人文主义思潮再一次被狠狠的打压,又一次进入了封建专权皇朝统治。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20世纪初五四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在国内学届的传播被推至沸点,随后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国家,但随着新中国成立的1949-1977再一次沉寂,在高度强调意识形态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同时被视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人文主义受到批判,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到来,出现百家争鸣的大好

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文档

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中职教育,主要是指在市场的背景下培养专门的技术型人才。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人文主义”对人的自我实现进行了强调,重视对人的教育,也就是素质教育。我国的中职学校,不仅需要培养中职学生的过硬专业知识,也需要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为了达到此教育目的,在语文课上融入人文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人文主义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先进思想体系,是具有世界观的思想潮流,甚至作为了思想武器的代名词。人文主义主张以人?橹行模?对愚昧和无知的神明加以反对,将传统的神学压在时代的车轮之下,将个性解放置于社会时代高端的位置。人文主义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追求基于现实主义的精神幸福,对理性进行推崇,对蒙昧无知加以反对和压制。在《周易》中言曰:“人乃万灵之首,应致力文明进步,发扬美好的人性,拥戴人权,培育人格”。我国之人文,其“人”乃“仁”,“仁”为“人”之精华之所在,以此对人伦和道德基础加以奠定。人文主义有它自身独特的信念,人文主义认为每个人在他/她自身的身上都是蕴含着价值的,简易释之为“人的尊严”。除了尊严之外,其他一切的价值都是在此得以保全的基础上实现的。尊重的基础是人

类的潜能,只有人类才具有这种潜在的能力。即人类可以在自然界进行学习、创造、交往,并具备管观察自己,审视别人,对事物进行推测、臆想的能力。而上述一系列能力一旦被得到释放,便可以根据自身的愿望进行选择和创新。 二.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的能力 针对语文课程,有的学生爱慕之极,有的学生厌恶之极。之所以出现两极分化,是因为语文课程比较枯燥,基本知识属于理论的范畴。有的学生之所以爱慕,是因为领悟了语文的精髓,即文学性。而有的学生之所以厌恶,是因为仅仅看到看了语文表面的枯燥而对语文的美无法领悟。针对上述的情景,最好的办法是在中职的语文课堂上设置动手的环节,以此提高部分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对语文进行学习。中职的文化教育与中学的教育有明显的区别,中职的教育明显的偏重对专业课的学习,而中学的教育偏重对文化知识理论的学习。因此,在中职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的重点基本都放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上。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使得学生对语文引起重视以培养语文能力,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引导的重要方法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课堂上教师针对某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学生之间的讨论,需要引用语言进行说明、解释、沟通。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加以合理的说明,使学生明白语文的重要性,明白语文对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主义的几个特点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主义的几个特点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主义的几个特点摘要:人文主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化思潮,从文化的性质来看,在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充满着人文主义精神,并有着自己的特点。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主义;特点人文主义一般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化思潮,它于十四世纪下半叶产生于意大利,到 十 五、十六世纪风行欧洲,同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体系相对立,提出了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宣布人是自然的冠冕、宇宙的中心。 提出人的独立、人的尊严、人的平等、人的权利、人的自由等问题。本质上是针对中世纪神学对人的压抑而提出的人学,相对经院哲学的神文精神而建构的人文精神。 假设我们撇开人文主义一词的来历,仅从文化的性质来看,人文主义不仅存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在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充满着人文主义精神。它同西欧近代的人文主义相比有着自己独到的特点: 一、中国的人文主义贯穿于整个文化开展的始终,它不具有西方的近代内容,在中国文化中,范围广阔,内容广泛在“人文〞一词的起源上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它最早出现于?周易?对“贲〞卦的解释上。即“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文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天文〞指自然秩序,“人文〞指人事条理。

因此,中国的人文思想包含甚广,它除“天文〞、“地理〞之外,几乎囊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方面,其中包括文章、文学、文德、文物、言谈、穿戴、饮食,涉及到哲学、文学、政治、伦理、艺术等各个领域。而儒家的人文思想的主要内容那么是以礼乐为中心的道德教化。 孔子在答复子路问如何成人时指出:“假设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这就是说,成人的主要条件是:“知〞“勇〞“艺〞“不欲〞等,均须“文之以礼乐〞,这便是儒家人文思想的根本精神和根本内容。 荀子不仅开展了儒家的人文精神,而且对“人道〞、“人文〞的内容有更明确的规定,他认为“君子之行,礼义之文〞的内容是从生到死慎重地按着“礼〞的规定去做,使人的一生始终俱善。这便是人道或人文的含义。 二、中国的人文主义在对人的理解上不同于西欧的人文主义我们讲人是社会的动物。西方的哲人认为,人是具有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相对独立的个体。 他应享有爱情、支谊、自由、平等、尊严等权利。并且每个个体又是他内在因素的创造物,它对自己的命运负责。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对人在天地间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地肯定。老子在他的?道德经?指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把人同道、天、地并列。 周秦之际的?礼运?中讲了“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经学的集大成者董仲舒认为:“天地人,万物之本也。〞 〞但是,在中国文化史上,人的价值并不是以个体出现的,而是以社会标示个人、强调人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强调人对社会的服从,他们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把人的价值概念的外延扩展到整个人类,从而使其内涵变得极其广泛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双重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双重建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属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重点,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该门课程一般被认为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如果超越于一般的思维定式,实际上该门课程更是一门人文精神建设的课程。只有准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标签: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课程定位;课程性质 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必须首先认识课程的性质,那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或高校两课究竟是什么性质的课程?笔者以为,高校两课从性质上说既是为政治意识形态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又是超越于意识形态之上的人文精神建设课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该课程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课程指导思想的政治性。“基础”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基础知识,回答学生关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人生、理想、道德、民主、法制、纪律等方面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第二,课程设置的目的体现了国家培养人才的政治要求。社会主义大学的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础”课对大学生所进行的道德和法制教育体现了国家培养人才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所以从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视角去理解“基础”课,其政治性不言而喻。 第三,课程的内容体现着教育的政治性。“基础”课的主要内容,即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都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尤其重要的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

浅谈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浅谈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人本主义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借鉴 论文摘要: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作为西方重要的思想潮流,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进行扬弃,借鉴其合理的部分,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人本主义”是西方重要的思想潮流之一,它的产生和发展对教育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由此产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重大的启示。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溯源 人本主义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当时的智者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讲过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在西方的思想史上最早对人的自身给予了肯定,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进步。在经历中世纪神学统治之后,人本主义思想在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获得了巨大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实现了“人的发现”。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伟大和人的价值进行了热情的讴歌:“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这些人文主义者发现和鼓吹人的价值:比如人的尊严、人的才能和人的自由。他们极力反对封建制度

和宗教制度对人性的扼杀,呼唤对人的自由、尊严、权利、价值的解放。 19世纪,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认为人本主义的实质,是人的本质,是确立物质的经验的生活着的人的无上地位,即把上帝人化,把人神化。但是他对只把人看作直观的主体,并没有把人当做实践的主体,这样就把人主体的能动性掩盖掉了。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0世纪中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目光放在了人的需要层面上。他认为动机起源于人的内在需要,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需要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在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后,才有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在教育上,也要遵循人内部的需要,循序渐进。 到了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等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认为在教育上要突出情感因素的作用,培养“完整的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该是互相尊重、平等、真诚和无条件接纳的。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通过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源流的回溯,我们可以发现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合理取舍-11页文档资料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合理取舍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学与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效益,在一切都科学化、技术化、程序化、精确化的物质高度发达的世界里,“科学主义技术”被人们奉为时代精神的核心,而人们的情感、价值和需要却被冷落一旁。“人本心理学家对那种忽略学生的个性和感受,只要求学生适应学校的美国传统教育深感不满,认为教育应当改革,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健康、充实、快乐的人。人本心理学家马洛斯、罗杰斯等人对美国传统教育的抨击,促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学中的渗透与应用,从而推动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形成。”[1]1969年,罗杰斯出版专著《学习的自由》,该书在20世纪80年代再版,改名为《80年代学习的自由》,系统阐述其教育思想,对整个教育理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 人本主义学习与教学目的。人本主义者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一堂课结束的标志,不是学生掌握了“需要知道的东西”,而是学会了怎样掌握“需要知道的东西”。[2] 2. 人本主义学习的类型。人本主义者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两大类。所谓无意义学习,“是指学习

没有个人意义的材料。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仅仅涉及经验累积与知识增长”[3]。学习无意义音节是这种学习的极端例子。而意义学习,“是指一种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与学习者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学习”[4] 。罗杰斯认为,对于学习者本人有意义的学习才是唯一有价值的学习,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促进这种有意义的学习,他反对传统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无意义学习”。 3. 人本主义学习的过程。人本主义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一个基本假设:每一个正常的人犹如一粒种子,只要能给予适当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每个人在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为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即需要教师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和谐融洽的充满着关爱与真诚的学习氛围。罗杰斯提出废除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以促进者(facililalor)取而代之。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非指导性教学是“对传统指导性教学的自身逃离,是一个180度的大转弯”[5] 。其对美国和其它许多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4. 人本主义学习的典型教学模式。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人本主义学习的特点。其教学模式体现的原则是: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看作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相信学习者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