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培训内容三篇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培训内容三篇

幼儿园食堂是小朋友和教职工平时就餐的地方,食品安全关系到小朋友和教职工的健康,因此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以下是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培训内容。

第一篇: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一、培训目的:

为了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安全意识,确保卫生工作和安全工作,预防卫生事故的发生。通过培训,让食堂从业人员更加严谨、规范,提高工作水平,为师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

二、培训内容:

包括教育部令第14号《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基本要求》、食品卫生法律法规、食品卫生知识、业务知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三、培训安排:

每学期开学前一个月安排一次培训研究,包括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并进行一次有关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问卷答题。从业人员必须爱岗敬业,互帮互学,通过不断的苦练基本功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二篇:食品安全常识和选购冷饮食品的方法

一、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

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后,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

不用不洁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以防蚊蝇孳生。

4.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选购冷饮食品的方法:

1.选择正规渠道的冷饮,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检查冷饮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无明显变形、漏液、渗漏等现象。

3.检查冷饮外观,看是否有异物、霉斑、变色等。

4.选择不含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等的冷饮,少喝含咖啡因、糖分过高的饮料。

5.冷饮应该保持在低温状态,如果发现冷饮温度过高,不要购买。

5、在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正规的超市或商场,购买有品牌、有信誉的食品。

6、在食品加工、烹调时,应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7、在食用生鲜食品时,应彻底清洗和加热处理,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8、在食用海鲜时,应选择新鲜、存放条件好的海鲜,避免食用变质的海鲜。

9、在食用野生动物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食用濒危物种。

10、在出现食源性疾病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避免疾病的传播。

不随便采摘野菜和野果,因为其中有些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对于缺乏经验的人来说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采摘野菜和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在生吃瓜果之前,一定要将其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直接食用的瓜果应该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同时,不要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食用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在进食前或便后,一定要将双手洗净。人的双手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因此,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惯,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如果在进食的过程中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这是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健康,避免在食品中毒的情况下继续进食。

为了规范食堂工作管理,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身体健康,我们制定了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计划。通过培训,我们要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加严谨、规范地工作,为师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为学校后勤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卫生法律法规、食品卫生知识、业务知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每学期开学前一个月安排一次培训研究,及时组织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严防卫生事故的发生。

1.食堂管理规定与职责明确,每学期进行一次食品卫生安

全知识问卷调查。

2.从业人员应该热爱工作,相互研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和水平。

3.食堂工作行事历:

确定好制度和职责,保证工作效率。

XXX成员讨论考核制度,听取职工意见,进行环境卫生

抽查。

职工研究卫生消毒知识,进行抽查。

检查食堂的安全工作流程,跟踪调查。

抽查餐具存放情况。

完成考核制度定稿。

检查职工个人卫生,包括工作服装和帽子,进行环境卫生抽查。

调查师生用餐情况。

检查防蝇设施。

职工研究卫生知识。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篇一一、学校食堂卫生治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于95年10月30日公布实施。 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90年6月4日公布实施。 3.学校集体用餐卫生治理方法。96年8月27日公布实施。 二、食堂从业人员和分餐人员的卫生要求 1.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及外购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于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食堂工作与集体用餐的分餐工作。食堂的治理人员要经常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有刚才讲的疾病,手是否受伤,一旦发觉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3.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用餐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病症时,应立即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提供学生营养餐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学校食堂)必须配备营养师或培训合格的营养配餐员。 5.食堂负责人、卫生治理员亦必须进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 6.食堂从业人员和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做到:处理原料后、便后、食品加工操作前用流水完全洗手,接触直截了当入口的食品前双手还应进行消毒;工作时应穿戴干净的工作衣帽;出售食品或分餐时应戴口罩。留长指甲、戴戒指、涂指甲油;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三、食堂采购人员要注意的事项 1.食堂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在采购食品时,必须确认食品生产经营者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禁止向无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购买食品。 2.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兽医卫生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 3.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食品卫生法》第25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销售者应当保证提供,即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时,有向销售者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保证所采购的食品及其原料的卫生应履行的义务,销售者有向购买者提供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的义务. 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腐败变质:一般认为腐败变质是食品通过微生物作用使食品中一种成份或多种成份发生变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而丧失可食性的现象。这种食品一般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而且可能含有致病菌,从而易于造成食物中毒。油脂酸败:指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在贮存过程中经生物、酶、空气中的氧的作用,而发生变色、气味改变等变化,常可造成不良的生理反应或食物中毒。霉变:指霉菌污染生殖,有时表面可有菌丝和霉变现象,有可能产生毒素。霉变食品可造成食物中毒或死亡。 2.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 (1)食品本身含有有害物质(如河豚鱼、毒蘑菇)。 (2)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毒素(发芽土豆产生龙葵素,死亡的鱼类产生组织胺)。 (3)含有致病性微生物或产生毒素物质(如葡萄球菌产生肠毒素)。 (4)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5)食品中过量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或包装容器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迁移等缘故造成食品污染。以上食品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禁止生产、经营。

幼儿园食品安全培训记录三篇

幼儿园食品安全培训记录 篇一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 一、学校食堂卫生治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于95年10月30日公布实施。 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90年6月4日公布实施。 3.学校集体用餐卫生治理方法。96年8月27日公布实施。 二、食堂从业人员和分餐人员的卫生要求 1.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及外购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于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食堂工作与集体用餐的分餐工作。食堂的治理人员要经常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有刚才讲的疾病,手是否受伤,一旦发觉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3.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用餐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病症时,应立即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提供学生营养餐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学校食堂)必须配备营养师或培训合格的营养配餐员。 5.食堂负责人、卫生治理员亦必须进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 6.食堂从业人员和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做到:处理原料后、便后、食品加工操作前用流水完全洗手,接触直截了当入口的食品前双手还应进行消毒;工作时应穿戴干净的工作衣帽;出售食品或分餐时应戴口罩。留长指甲、戴戒指、涂指甲油;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三、食堂采购人员要注意的事项 1.食堂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在采购食品时,必须确认食品生产经营者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禁止向无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购买食品。 2.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兽医卫生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篇一 一、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于95年10月30日公布实施。 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90年6月4日发布实施。 3.学校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办法。96年8月27日发布实施。 二、食堂从业人员和分餐人员的卫生要求 1.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及外购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于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食堂工作与集体用餐的分餐工作。食堂的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有刚才说的疾病,手是否受伤,一旦发现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3.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用餐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病症时,应立即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提供学生营养餐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学校食堂)必须配备营养师或培训合格的营养配餐员。 5.食堂负责人、卫生管理员亦必须进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 6.食堂从业人员和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做到:处理原料后、便后、食品加工操作前用流水彻底洗手,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前双手还应进行消毒;工作时应穿戴干净的工作衣帽;出售食品或分餐时应戴口罩。留长指甲、戴戒指、涂指甲油;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三、食堂采购人员要注意的事项 1.食堂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在采购食品时,必须确认食品生产经营者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禁止向无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购买食品。 2.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兽医卫生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 3.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食品卫生法》第25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销售者应当保证提供,即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时,有向销售者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保证所采购的食品及其原料的卫生应履行的义务,销售者有向购买者提供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的义务. 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腐败变质:一般认为腐败变质是食品经过微生物作用使食品中一种成份或多种成份发生变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而丧失可食性的现象。这种食品一般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而且可能含有致病菌,从而易于造成食物中毒。油脂酸败:指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在贮存过程中经生物、酶、空气中的氧的作用,而发生变色、气味改变等变化,常可造成不良的生理反应或食物中毒。霉变:指霉菌污染繁殖,有时表面可有菌丝和霉变现象,有可能产生毒素。霉变食品可造成食物中毒或死亡。 2.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 (1)食品本身含有有害物质(如河豚鱼、毒蘑菇)。 (2)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毒素(发芽土豆产生龙葵素,死亡的鱼类产生组织胺)。 (3)含有致病性微生物或产生毒素物质(如葡萄球菌产生肠毒素)。 (4)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篇一一、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于95年10月30日公布实施。 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90年6月4日发布实施。 3.学校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办法。96年8月27日发布实施。 二、食堂从业人员和分餐人员的卫生要求 1.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及外购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于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食堂工作与集体用餐的分餐工作。食堂的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有刚才说的疾病,手是否受伤,一旦发现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3.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用餐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病症时,应立即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提供学生营养餐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学校食堂)必须配备营养师或培训合格的营养配餐员。 5.食堂负责人、卫生管理员亦必须进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 6.食堂从业人员和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做到:处理原料后、便后、食品加工操作前用流水彻底洗手,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前双手还应进行消毒;工作时应穿戴干净的工作衣帽;出售食品或分餐时应戴口罩。留长指甲、戴戒指、涂指甲油;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三、食堂采购人员要注意的事项 1.食堂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在采购食品时,必须确认食品生产经营者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禁止向无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购买食品。 2.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兽医卫生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 3.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食品卫生法》第25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销售者应当保证提供,即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时,有向销售者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保证所采购的食品及其原料的卫生应履行的义务,销售者有向购买者提供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的义务. 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腐败变质:一般认为腐败变质是食品经过微生物作用使食品中一种成份或多种成份发生变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而丧失可食性的现象。这种食品一般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而且可能含有致病菌,从而易于造成食物中毒。油脂酸败:指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在贮存过程中经生物、酶、空气中的氧的作用,而发生变色、气味改变等变化,常可造成不良的生理反应或食物中毒。霉变:指霉菌污染繁殖,有时表面可有菌丝和霉变现象,有可能产生毒素。霉变食品可造成食物中毒或死亡。 2.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 (1)食品本身含有有害物质(如河豚鱼、毒蘑菇)。 (2)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毒素(发芽土豆产生龙葵素,死亡的鱼类产生组织胺)。 (3)含有致病性微生物或产生毒素物质(如葡萄球菌产生肠毒素)。 (4)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5)食品中过量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或包装容器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迁移等原因造成食品污染。以上食品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禁止生产、经营。 3.未经兽医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培训内容三篇

幼儿园食堂是小朋友和教职工平时就餐的地方,食品安全关系到小朋友和教 职工的健康,所以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幼儿园食堂 食品安全培训内容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培训内容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篇 一、培训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食堂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文明、守纪、爱校、爱生、安全、卫生、有序、规范。尤其是:对食品安全卫生知识、业务知识要加大 培训力度,真正做好卫生工作、安全工作,应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为创造高 质量、高水平一流服务的目标而共同努力。通过培训,要提高我校食堂从业人员 的`素质,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高质量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在日常操作中更加严谨、规范,工作水平更上一层楼。让每一位师生吃的放心、舒心、开心,为我校的后勤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培训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4号《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基本要求》、食品卫生法律法规、食品卫生知识、业务知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具体内容见以下 教案)。 三、培训安排 每学期开学前一个月安排一次培训学习(本学期推迟到10月中旬)。 1、及时组织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严防卫生事故的发生。

2、每学期进行一次有关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问卷答题。 3、从业人员必须爱岗敬业,互帮互学,钻研业务技术,通过不断的苦练基本功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培训内容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二篇 一、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 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 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4、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选购冷饮食品的方法 1、看包装:产品包装严密无损、商标内容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清晰可见。 2、看色泽: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若其颜色过于鲜艳,失之自然,就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所致,不要购买和食用。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6篇)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6篇)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精选6篇)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精选6篇) 幼儿园食品安全也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精选6篇),希望大家喜欢。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1 一、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于20xx年10月30日公布实施。 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20xx年发布实施。 3.学校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办法。20xx年8月27日发布实施。 二、食堂从业人员和分餐人员的卫生要求 1.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及外购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于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食堂工作与集体用餐的分

餐工作。食堂的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有刚才说的疾病,手是否受伤,一旦发现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3.食堂从业职员及个人用餐职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吐逆等病症时,应立即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提供学生营养餐的食品出产经营单位(包括学校食堂)必需配备营养师或培训合格的营养配餐员。 5.食堂负责人、卫生管理员亦必需举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前方可上岗。 6.食堂从业人员和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应有良好的卫生惯。必须做到:处理原料后、便后、食品加工操作前用流水彻底洗手,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前双手还应进行消毒;工作时应穿戴干净的工作衣帽;出售食品或分餐时应戴口罩。留长指甲、戴戒指、涂指甲油;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三、食堂采购职员要注意的事项 1.食堂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在采购食品时,必须确认食品生产经营者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禁止向无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购买食品。 2.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兽医卫生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幼儿园食品培训内容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幼儿园食品培训 内容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幼儿园食品培训内容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篇一 一、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于95年10月30日公布实施。 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90年6月4日发布实施。 3.学校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办法。96年8月27日发布实施。 二、食堂从业人员和分餐人员的卫生要求 1.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及外购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于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食堂工作与集体用餐的分餐工作。食堂的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有刚才说的疾病,手是否受伤,一旦发现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3.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用餐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病症时,应立即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提供学生营养餐的食品生产经营(包括学校食堂)必须配备营养师或合格的营养配餐员。 5.食堂负责人、卫生管理员亦必须进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培训后方可上岗。 6.食堂从业人员和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做到:处理原料后、便后、食品加工操作前用流水彻底洗手,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前双手还应进行消毒;工作时应穿戴干净的工作衣帽;

出售食品或分餐时应戴口罩。留长指甲、戴戒指、涂指甲油;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三、食堂采购人员要注意的事项 1.食堂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在采购食品时,必须确认食品生产经营者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禁止向无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购买食品。 2.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兽医卫生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 3.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食品卫生法》第25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销售者应当保证提供,即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时,有向销售者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保证所采购的食品及其原料的卫生应履行的义务,销售者有向购买者提供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的义务. 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腐败变质:一般认为腐败变质是食品经过微生物作用使食品中一种成份或多种成份发生变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而丧失可食性的现象。这种食品一般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而且可能含有致病菌,从而易于造成食物中毒。油脂酸败:指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在贮存过程中经生物、酶、空气中的氧的作用,而发生变色、气味改变等变化,常可造成不良的生理反应或食物中毒。霉变:指霉菌污染繁殖,有时表面可有菌丝和霉变现象,有可能产生毒素。霉变食品可造成食物中毒或死亡。 2.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 (1)食品本身含有有害物质(如河豚鱼、毒蘑菇)。 (2)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毒素(发芽土豆产生龙葵素,死亡的鱼类产生组织胺)。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精选5篇)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培训知识,学校食品卫生的安全是关系到在校每一位师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因此对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很重要。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培训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篇1 一、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目的: 1、加强本园员工的食品安全培训,强化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职业素养,提升食品安排管理技能。 2、通过对食品安排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本园员工要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特别要明确幼儿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3、积极开展对本园员工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本园食品经营安全。 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三、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方式: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以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员工自学方式为主,以外部培训为辅,任何人无正当理由,均不得缺席培训,并自觉完成学习计划。 四、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时间: 本园规定员工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季度组织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制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五、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要求: 本园员工要端正态度、明确目的,认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仅要了解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还要掌握与本岗位工作

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标准的具体规定。对新录用员工为转岗员工上岗前须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对本园食品安排知识培训及学习情况建立培训档案。对组织和参与情况、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归纳、整理并进行归档。档案保存期限不低于两年。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篇2 为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公众餐饮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食品经营者应依法制定并落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关注社会食品安全预警提示,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 二、制作凉菜、烧卤熟肉、生食海产品、西式糕点、裱花蛋糕等直接入口的较高风险食品,必须有相应许可类别、备注项目,并应严格按照专间要求进行操作。禁止超许可范围经营和超出供餐能力承接大规模聚餐活动。 三、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食品原料应保证来源合法安全,禁止加工经营《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食品。 四、加工经营过程避免生熟交叉、混放。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成品、半成品、原料应分开加工、存放;员工要经常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应消毒手部,发现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及化脓性皮肤病者,应立即暂停其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五、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应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对其表皮进行清洗消毒,或剥去果皮后食用。蔬菜烹调程序:一洗二浸三烫四炒。使用禽蛋前应先清洗、消毒外壳。 六、熟制食物应烧熟煮透,尤其是肉、奶、蛋及其制品以及海产品,外购熟食和隔餐冷藏食品食用前均须彻底加热,中心温度应高于70℃。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60℃以上)或冷藏(10℃以下),如在常温下保存,应于出品后2小时内食用。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三篇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三篇 篇一:XX镇XX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稿 一、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于95年10月30日公布实施。 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90年6月4日发布实施。 3.学校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办法。96年8月27日发布实施。 二、食堂从业人员和分餐人员的卫生要求 1.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及外购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于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食堂工作与集体用餐的分餐工作。食堂的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有刚才说的疾病,手是否受伤,一旦发现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3.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用餐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病症时,应立即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提供学生营养餐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学校食堂)必须配备营养师或培训合格的营养配餐员。 5.食堂负责人、卫生管理员亦必须进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 6.食堂从业人员和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做到:处理

原料后、便后、食品加工操作前用流水彻底洗手,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前双手还应进行消毒;工作时应穿戴干净的工作衣帽;出售食品或分餐时应戴口罩。留长指甲、戴戒指、涂指甲油;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三、食堂采购人员要注意的事项 1.食堂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在采购食品时,必须确认食品生产经营者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禁止向无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购买食品。2.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兽医卫生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3.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食品卫生法》第25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销售者应当保证提供,即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时,有向销售者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保证所采购的食品及其原料的卫生应履行的义务,销售者有向购买者提供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的义务. 四、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腐败变质:一般认为腐败变质是食品经过微生物作用使食品中一种成份或多种成份发生变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而丧失可食性的现象。这种食品一般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而且可能含有致病菌,从而易于造成食物中毒。油脂酸败:指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在贮存过程中经生物、酶、空气中的氧的作用,而发生变色、气味改变等变化,常可造成不良的生理反应或食物中毒。霉变:指霉菌污染繁殖,有时表面可有菌丝和霉变现象,有可能产生毒素。霉变食品可造成食物中毒或死亡。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卫生培训内容-食堂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内容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卫生培训内容:食堂从业人 员安全培训内容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篇一 一、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目的: 1、加强本园员工的食品安全培训,强化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职业素养,提升食品安排管理技能。 2、通过对食品安排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本园员工要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特别要明确幼儿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3、积极开展对本园员工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本园食品经营安全。 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三、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方式: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以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员工自学方式为主,以外部培训为辅,任何人无正当理由,均不得缺席培训,并自觉完成学习计划。 四、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时间: 本园规定员工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季度组织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制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合

理安排全年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五、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要求: 本园员工要端正态度、明确目的,认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仅要了解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还要掌握与本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标准的具体规定。对新录用员工为转岗员工上岗前须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对本园食品安排知识培训及学习情况建立培训档案。对组织和参与情况、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归纳、整理并进行归档。档案保存期限不低于两年。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篇二 为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公众餐饮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食品经营者应依法制定并落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关注社会食品安全预警提示,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 二、制作凉菜、烧卤熟肉、生食海产品、西式糕点、裱花蛋糕等直接入口的较高风险食品,必须有相应许可类别、备注项目,并应严格按照专间要求进行操作。禁止超许可范围经营和超出供餐能力承接大规模聚餐活动。 三、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食品原料应保证来源合法安全,禁止加工经营《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食品。 四、加工经营过程避免生熟交叉、混放。避免生食品与熟食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规划培训内容

可编写可改正 少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篇一一、学校食堂卫生治理的相关法律法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于95年10月30日宣布实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90年6月4日宣布实行。3.学校集体用 餐卫生治理方法。96年8月27日宣布实行。 二、食堂从业人员和分餐人员的卫生要求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及外购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包含暂时工),一定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获得健康合格证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得病(包含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 化脓性或溢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余有碍于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食堂工作与集体用餐的分 餐工作。食堂的治理人员要常常检查从业人员能否有方才讲的疾病,手能否受伤,一旦觉察 应立刻调离工作岗位。3.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用餐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病症时,应 立刻查明病 因,清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从头上岗。4.供给学生营养餐的食品生产经营 单位(包含学校食堂)一定装备营养师或培训合格的营养配餐员。 食堂负责人、卫生治理员亦一定进行食品卫生法律法例和卫生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食堂从业人员 和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应有优秀的卫生习惯。一定做到:办理原料后、 便后、食品加工操作前用流水完好洗手,接触斩钉截铁进口的食品前双手还应进行消毒;工 作时应穿着干净的工作衣帽;销售食品或分餐时应戴口罩。留长指甲、戴戒指、涂指甲油; 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余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三、食堂采买人员要注意的事项1.食堂采买人员要严格把好食品采买关。在采买食品时,一定确认 食品生产经营者拥有 1

可编写可改正有效的食品卫生允许证,严禁向无卫生允许证的经营者购置食品。 采买畜禽肉类原料时,一定讨取兽医卫生查验单位出具的查验合格证明。3.采买定型包装食品时,一定讨取产品的查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食品卫生法》第25 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买食品及其原料应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讨取查验合格证或许化验单, 销售者应该保证供给,即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买食品时,有向销售者讨取查验合格证或化验 单的权益,同时也是为保证所采买的食品及其原料的卫生应执行的义务,销售者有向购置者 供给查验合格证或查验单的义务. 严禁采买的食品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余感官性状异样的。腐败变质: 一般以为腐败变质是食品经过微生物作用使食品中一种成份或多种成份发生变化,感官性状 发生改变而丧失可食性的现象。这类食品一般含有大批的微生物,并且可能含有致病菌,从而易于造成食品中毒。油脂酸败:指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在储存过程中经生物、酶、空气 中的氧的作用,而发生变色、气味改变等变化,常可造成不良的生理反响或食品中毒。霉变:指霉菌污染生殖,有时表面可有菌丝和霉变现象,有可能产生毒素。霉变食品可造成食品中 毒或死亡。 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含:食品自己含有有害物质(如河豚鱼、毒蘑菇)。在必定条件下产生毒素(抽芽土豆产生龙葵素,死亡的鱼类产生组织胺)。含有致病性微生物或产生毒素物质(如葡萄球菌产生肠毒素)。(4)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包含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5)食品中过度增添某些化学物质或包装容器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迁徙等缘由造成食品污染。以上食品一定立刻采纳举措严禁生产、经营。 2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卫生培训内容三篇合辑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卫生培训内容三篇合辑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卫生培训内容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篇一 一、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培训目的: 1、加强本园员工的食品安全培训,强化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职业素养,提升 食品安排管理技能。 2、通过对食品精心安排科学知识的培训和自学,本园员工必须明晰自身的安全责任。特别必须明晰幼儿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3、积极开展对本园员工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本园食品经营安全。 二、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培训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三、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培训方式: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培训以定期非政府集中学习和员 工自学方式居多,以外部培训辅以,任何人并无正当理由,均严禁缺席培训,并自觉顺利 完成自学计划。 四、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时间: 本园规定员工每月非政府一次集中学习,每季度非政府员工展开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培训。并制订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五、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要求: 本园员工端正态度、明晰目的,深入细致展开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的自学和培训。不仅 必须介绍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还要掌控与本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标 准的具体内容规定。对崭新聘用员工为服兵役员工上岗前须展开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培训。 对本园食品安排知识培训及学习情况建立培训档案。对组织和参与情况、学习情况进 行汇总、归纳、整理并进行归档。档案保存期限不低于两年。 幼儿园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培训篇二 为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公众餐饮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 管理制度。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 识培训内容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篇一一、学校食堂卫生治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于95年10月30日公布实施。 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90年6月4日公布实施。 3.学校集体用餐卫生治理方法。96年8月27日公布实施。 二、食堂从业人员和分餐人员的卫生要求 1.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及外购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于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食堂工作与集体用餐的分餐工作。食堂的治理人员要经常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有刚才讲的疾病,手是否受伤,一旦发觉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3.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用餐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病症时,应立即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提供学生营养餐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学校食堂)必须配备营养师或培训合格的营养配餐员。 5.食堂负责人、卫生治理员亦必须进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 6.食堂从业人员和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做到:处理原料后、便后、食品加工操作前用流水完全洗手,接触直截了当入口的食品前双手还应进行消毒;工作时应穿戴干净的工作衣帽;出售食品或分餐时应戴口罩。留长指甲、戴戒指、涂指甲油;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三、食堂采购人员要注意的事项 1.食堂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在采购食品时,必须确认食品生产经营者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禁止向无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购买食品。 2.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兽医卫生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 3.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食品卫生法》第25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销售者应当保证提供,即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时,有向销售者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保证所采购的食品及其原料的卫生应履行的义务,销售者有向购买者提供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的义务. 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腐败变质:一般认为腐败变质是食品通过微生物作用使食品中一种成份或多种成份发生变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而丧失可食性的现象。这种食品一般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而且可能含有致病菌,从而易于造成食物中毒。油脂酸败:指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在贮存过程中经生物、酶、空气中的氧的作用,而发生变色、气味改变等变化,常可造成不良的生理反应或食物中毒。霉变:指霉菌污染生殖,有时表面可有菌丝和霉变现象,有可能产生毒素。霉变食品可造成食物中毒或死亡。 2.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 (1)食品本身含有有害物质(如河豚鱼、毒蘑菇)。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精选6篇)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精选6篇)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 幼儿园食品安全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 是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 所帮助。 一、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学校食堂卫生管理需要遵循以下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于20xx年10月30日公 布实施。 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20xx年发布实施。 3.学校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办法,20xx年8月27日发布实施。

二、食堂从业人员和分餐人员的卫生要求 1.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及外购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经过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食堂工作和集体用餐的分餐工作。食堂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有上述疾病和手是否受伤,一旦发现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3.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用餐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病症时,应立即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提供学生营养餐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学校食堂)必须配备营养师或培训合格的营养配餐员。

5.食堂负责人、卫生管理员亦必须进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 和卫生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 6.食堂从业人员和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应有良好的卫生惯。必须做到:处理原料后、便后、食品加工操作前用流水彻底洗手,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前双手还应进行消毒;工作时应穿戴干净的工作衣帽;出售食品或分餐时应戴口罩。不得留长指甲、戴戒指、涂指甲油;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三、食堂采购人员要注意的事项 1.食堂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在采购食品时, 必须确认食品生产经营者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禁止向无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购买食品。 2.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兽医卫生检验单位出具 的检验合格证明。 在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要求提供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这是根据《食品卫生法》第25条规定的。食品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