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模型制作》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产品创意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产品创意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产品创意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产品创意设计与制作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提出并实现产品创意设计;2.培养学生产品制作的实践能力,从概念设计到最终制作过程中的技术操作;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制作;4.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够将创意产品与社会和文化相结合,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创意思维与设计方法1.创意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包括启发式思维、侧写思维、关联思维等;2.设计方法与过程:介绍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设计过程中的需求调研、头脑风暴、草图设计等;3.市场研究与用户体验:了解市场需求与用户喜好,从用户体验出发进行创意设计。

第二部分:产品原型制作技术1.材料与工具介绍:介绍常用的材料和工具,包括软件设计工具、手工工具等;2.造型技巧与表现方法:教授不同造型技巧和表现方法,包括手绘技巧、数码建模等;3.制作工艺与工序:介绍产品制作的具体工艺和工序,包括模型制作、加工、喷涂等。

第三部分: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1.项目管理基础知识:介绍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项目目标确定、时间管理、风险评估等;2.团队沟通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介绍团队沟通与协作的技巧;3.创意产品团队项目:学生分组进行创意产品设计与制作项目,从需求调研到最终产品的呈现。

第四部分:创意产品与社会文化1.创意产品的社会意义:介绍创意产品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2.可持续设计与创新:引导学生进行可持续设计和创新,关注环境和社会影响;3.创意产品展示与推广:学生展示和推广自己的创意产品,包括策划展览活动、宣传和推广策略等。

评价方式:1.个人作品评价:根据学生的个人创意设计和产品制作实践进行评价,包括设计思路、技术操作、产品质量等;2.团队项目评价:根据学生在团队中的合作表现和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包括团队合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3.考试与作业:通过课堂小测、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进行评价。

(完整版)工业设计《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完整版)工业设计《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完整版)⼯业设计《产品造型材料与⼯艺》教学⼤纲《产品造型材料与⼯艺》教学⼤纲课程性质:专业主⼲课学分:3 总学时:64理论学时:46 实践学时:18 主撰⼈:课程编号:⼀、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产品造型材料与⼯艺》主要⾯向⼯业设计专业,是⼯业设计专业的主⼲课,也是必修课之⼀。

该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属于专业课程;是建⽴在理论教学基础上的实践性学科,有⼀⼩部分实验教学。

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常⽤造型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常⽤产品造型⼯艺⽅法的原理和应⽤,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业设计⽅⾯的⼯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主要⽬的:1、熟悉常⽤造型材料的组织、性能、应⽤和选⽤原则。

2、掌握各种主要产品造型⼯艺⽅法的基本原理和⼯艺特点,具有选择产品造型⼯艺⽅法及⼯艺分析的初步能⼒。

3、熟悉常⽤的造型材料表⾯处理技术,具有选择和实施产品表⾯处理的初步能⼒。

三、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概括内容:课程概括介绍了⾦属材料、陶瓷与玻璃、塑料橡胶、⽊材、复合材料、新材料的特性及加⼯⼯艺。

本课程由造型材料、产品造型⼯艺和造型材料表⾯处理组成。

(⼆)课程深⼴度:本课程是⼀门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与应⽤性强的新学科,设计是⼈类的需求与⽬的、材料的⼯艺结构、技术的原理组合、造型的审美形式等重要因素构成的⼀个完整的系统,不可分割,相关的材料与⼯艺知识是设计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三)课程详细内容:第⼀章概论教学⽬的与要求:了解材料与设计的关系重点:材料与设计的关系难点:学习⽅法第⼀节设计与材料;第⼆节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第三节材料设计;第四节设计材料的分类第五节设计材料的基本特性第⼆章设计选材的适应性系统教学⽬的与要求:了解设计选材的适应性原则与选材程序。

重点:设计选材的程序难点:设计选材的适应性原则第⼀节:设计选材的适应性第⼆节:设计选材的适应性原则第三节:设计选材的程序第三章⾦属材料及⼯艺教学⽬的与要求:掌握⾦属材料的分类及常⽤⾦属材料的性能特点,并能熟练运⽤到设计活动中。

模型制作课程设计---实践大纲

模型制作课程设计---实践大纲

《模型制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Model making course design
课程编码:100051005 学时/学分: 2周/4学分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
模型制作课程设计这门课程是经过了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造型基础、设计心理学、形态设计基础
2、后续课程:产品结构设计、交通工具模型制作、木质家具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以前所学的“造型基础”、“形态设计基础”等知识串联起来,从模型的设计到材料的选用、结构设计、工艺的安排,完成一件完整的产品模型。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独立完成一组产品模型的制作任务,包括模型的设计、结构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工艺的安排等,掌握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以实际案例为课题设计并制作产品模型。

四、指导方式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

在讲述理论的同时,学生根据设计作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产品模型制作。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模型塑造原理和制作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对于产品塑造感的把握。

3.成绩构成:设计作业模型效果 100%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图解产品模型制造》, 兰玉琪,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
《产品设计表现》, 杨道陵,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1。

模型制作教学大纲

模型制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1 地位和作用模型制作实验;配合造型材料与加工工艺和模型制作专业理论课;开展的实验教学课..在学生学习各种材料加工设备和模型制作技术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实验的实践过程;掌握常用加工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以及模型制作技术方法..对学生消化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有极大的帮助;对学生将来工作中;正确选择模型制作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产品设计、模型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 完成培养方案中哪项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培养要求通过模型制作;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对产品材料以及加工工艺的认识;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中内部结构设计模块;使设计产品与市场接轨..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实验和实践;使学生了解“曲线锯”、“砂光机”、“万能线锯机”、“木工车床”、“油泥模型制作工具”、“电热丝切割仪”、“空气压缩机”、“塑料焊枪”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掌握油泥刮削、泡沫切割及打磨、木材加工、石膏雕刻、反求、旋转成型的方法和技巧..使理论学习更好地和实际操作水平和动手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三、课程内容和要求一实习项目名称:模型制作二实习内容:第一部分油泥模型制作1、“工”形、“T”形板、底板;轮廓卡板制作①教学内容介绍“工”形、“T”形板、底板、轮廓卡板制作方法..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要求运用木加工工具进行模板制作..熟悉内容:输出带网格的图纸;一份做模板用;一份做挂图用..2、胎基制作①教学内容内胎基制作方法、粘合、打磨..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内胎基制作、胎基如何打磨及胎基与底板的连接..熟悉内容:胎基制作相关要求;胎基在油泥模型制作中的重要作用..3、涂敷油泥①教学内容填敷油泥方法;利用卡板确定油泥厚度..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填敷油泥方法推和勾;力道均匀并挤出油泥与内胎之间的空气..熟悉内容:油泥如何加热..4、初刮油泥、精刮油泥①教学内容初刮使用的工具及方法;;精刮使用的工具及方法..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初刮时刮刀前后两次应呈十字交叉状;审视;调整大面;精刮力求使表面曲率过渡平稳;细节处理..熟悉内容:初刮精刮刮刀以及刮片的使用..5、修型①教学内容如何利用构思图胶带把握细节;完善模型..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对产品各个细节进行调整..熟悉内容:构思图胶带的使用;高度仪、束形针等定型工具校正模型..6、后期处理①教学内容介绍上漆、贴膜等相关知识..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如何给油泥模型上漆和贴膜..熟悉内容:油漆和贴膜的特性..第二部分石膏模型制作1、轮廓卡板制作①教学内容介绍截面轮廓模板制作方法..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标准轮廓模板要求及边缘形状界定..2、骨架制作;黏土或油泥母体;衬板制作①教学内容雕刻成型骨架制作方法;反求成型黏土或油泥母体方法;旋转成型衬板制作方法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雕刻成型;反求成型;旋转成型骨架制作要素熟悉内容:石膏模型三种不同成型方法有何区别..3、调石膏①教学内容介绍石膏粉特性、调石膏用的工具及其方法..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调石膏的方法..熟悉内容:不同石膏粉在水溶条件下不同的凝固效果..4、搭建型腔、灌浆①教学内容讲解雕刻成型如何搭建型腔并灌浆;反求成型如何搭建型腔、根据模型形态制作单块或多块负型并灌浆;旋转成型如何转动摇柄并涂抹石膏..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雕刻成型、反求成型、旋转成型搭建型腔和灌浆方法..熟悉内容:不同的石膏成型方法型腔制作以及灌浆方法的区别..5、局部形态调整①教学内容在浇注成型的石膏体上进行细部加工方法以及加工使用的工具..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在浇注成型的石膏体上进行细部加工方法..熟悉内容:不同的加工工具在细部处理时的特殊作用..6、刷虫胶清漆、喷有色漆①教学内容刷不同种类的漆的作用..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石膏模型喷漆的要求底漆、面漆..熟悉内容:不同油漆的作用..第三部分木模型制作1、画线并锯割下料①教学内容根据设计草图选择不同的板材以及如何下料..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认识不同的板材以及了解其特性..2、刨削①教学内容木工工具使用方法..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木工工具使用方法..熟悉内容:征对不同的板材如何选择适合的加工工具..3、木制构件连接①教学内容讲解传统框式与现代板式木制品的结构设计、了解拼接、打磨等工艺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连接工艺..熟悉内容:传统榫头的功能及其加工方法..4、表面装饰①教学内容表面打磨后的处理以及上漆处理..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上油漆的过程;不同板材选择何种油漆..熟悉内容:油漆方面相关知识..第四部分塑料模型制作1、冷加工成型①教学内容讲解1画线并锯割下料2内部轮廓边缘加工切割、打孔等3轮廓边缘精细加工、抛光处理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轮廓边缘加工、抛光处理..熟悉内容:加工工具使用方法..2、热加工成型①教学内容讲解1制作压型模型2加热、压型3局部精细加工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制作压型模型..熟悉内容:加热、压型相关要求..3、组装成型①教学内容组装方法以及组装过程需要的辅助材料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组装方法..熟悉内容:组装辅助材料..4、表面装饰①教学内容塑料模型表面打磨处理、上漆处理..②教学要求掌握内容:不同的材料选择的油漆类型以及上漆方法..四、阶段划分及组织管理1、主要阶段及其划分:本实习课程用时五周..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老师主要讲解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中油泥模型的理论内容;要求学生了解油泥模型制作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学生动手制作油泥模型;在模型制作过程中;不断对产品形态进行修形;是再一次深入设计;可以发现草图阶段没有发现的问题;提高产品设计能力..第二阶段:老师主要讲解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中石膏模型的理论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石膏特性及溶液调和配比、掌握基本的成型方法..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对石膏模型成型方法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第三阶段:老师主要讲解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中木模型的理论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不同板材的加工性能、掌握曲线锯、木工车床、砂光机、手电钻等加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学生通过对板材的认识;选择不同的加工方法以及使用不同的木工工具;从而能全方位的掌握木模型的制作..第四阶段:老师主要讲解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中塑料模型的理论内容;了解常用工程塑料的物理化学特性;掌握泡沫和ABS的加工工艺特点及加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学生在实践中结合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设计能力..2、有关各阶段的组织管理和要求等事项..四个阶段中;以学生操作为主;老师讲解难点、重点..五、实验所需条件油泥模型刮刀、刮片、定型针、构思图胶带、贴膜、油泥、泡沫、油漆等;木工雕刻刀、美工刀、线锯机、小水桶、木板、石膏粉、黏土等;线锯机、手提曲线锯、石材切割机、砂光机、平板砂光机、手电钻、木工板、指接板、吉象板、乳白胶等;电热切割仪、塑料焊枪、电吹风、ABS塑料、泡沫、丙酮、ABS胶等..六、考核要求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内容或成绩构成:考核成绩由考勤、考查成绩两部分构成;①实验考勤:10%;②实验操作能力:40%;③产品模型:50% 考勤低于90%实验成绩以零分记并取消参加考试资格3、评分原则和依据:平时考勤占10分:迟到、早退一次扣2分;旷课一次3分..考查成绩90分:每个实验均要求以实物方式完成实验内容;考查学生对产品三维形态的把握水平、正确操作工具及熟练使用程度、表面装饰技巧、团队合作精神..4、成绩记载方式:总计100分;油泥模型制作成绩占40%;石膏模型制作成绩占30%;木模型制作成绩占20%;塑料模型制作成绩占10%..七、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1、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软件..2、江湘芸;产品模型制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参考书:1、;汽车模型制作;..八、其它学时分配表。

模型制作教案

模型制作教案

模型制作教案
制作模型教案
目标学生群体:中学生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模型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实施步骤:
引入活动:
1. 向学生们介绍模型制作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引导学生们思考,模型制作可以帮助他们发现科学规律、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选择模型:
1. 让学生们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模型类型。

2. 提供各种模型类型的示例,如建筑模型、机械模型等,以供学生们参考。

调研和准备:
1. 学生们进行相应的调研,了解所选择模型的基本知识和制作要求。

2. 学生们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制作模型:
1. 学生们按照调研的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制作。

2. 学生们可以分组合作,互相帮助和交流。

展示和分享:
1. 学生们将制作完成的模型进行展示,并解释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2. 学生们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成果。

反思和总结:
1. 学生们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模型制作中的困难、收获和改进措施。

2. 教师对学生们的制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延伸拓展:
1. 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或参观活动,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2. 鼓励学生们参加模型制作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才华和创意。

教学反思:
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和制作模型,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等环节,促进了学生们的交流和合作精神。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有效提高了学习效果。

产品模型制作-教学大纲

产品模型制作-教学大纲

《产品模型制作》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课程名称:产品模型制作学分:4 总学时:64讲课学时:16 实践学时:48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基础、产品形态设计、产品效果图技法与分析、产品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概论等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产品模型制作》是工业设计专业实践课中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材料的性质、加工工艺和制作方法,能够用石膏、粘土、塑料、泡沫、木材及其他常用材料等进行现代产品设计,并提高在设计中对材料的运用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验证设计和训练设计思维的一种手段,培养学生在平面(图纸)与具体塑形之间转换的理解力,使学生通过直接的操作对空间体量、成型工艺、材质、比例、色彩与产品的关系有直观、亲切的体会。

本课程以设计技能实践教学的为主旨,以产品模型制作工艺为重点。

要求学生学习产品设计中模型的作用,模型制作有关材料的选用,加工工艺,以及模型的检测评价与安全防范等知识。

着重要求学生关注产品模型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技法及相关的各种问题(如常用工具、表面装饰)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产品模型概述 4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产品模型的特点和作用2、熟悉产品模型的分类【教学内容】1、产品模型的特点及作用2、产品模型的分类2.1、按模型的用途分2.2、按模型的比例分2.3、按模型的材料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产品模型的分类难点:培养学生对模型制作的兴趣,认识模型分类,理解模型特点及作用第二章产品模型的制作工艺 8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产品模型制作方法、步骤、和制作原则2、熟悉产品模型制作的基本工具3、熟悉产品模型制作的技术4、熟悉模型材料的选择【教学内容】1、产品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工序2、产品模型材料的选择和使用3、产品模型制作的常用工具4、产品模型制作新技术——快速成形技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产品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工序2、产品模型制作的常用工具难点:1、产品模型制作方法就工序2、产品模型制作新技术——快速成形技术的原理及方法第三章黏土模型、油泥模型 8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黏土、油泥的特性2、掌握黏土模型、油泥模型的制作工艺【教学内容】1、黏土、油泥的特性2、黏土模型、油泥模型的制作工艺3、制作实例——控制仪油泥模型制作【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黏土、油泥的特性2、制作实例讲解难点:黏土模型、油泥模型的制作工艺第四章石膏模型 8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石膏材料特性2、掌握石膏模型的制作工艺【教学内容】1、石膏材料特性2、石膏模型的制作工艺3、制作实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石膏材料特性2、石膏模型的制作工艺难点:制作实例第五章泡沫塑料模型 8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泡沫塑料种类及特性2、掌握泡沫塑料模型的制作工艺【教学内容】1、泡沫塑料种类及特性2、泡沫塑料模型的制作工艺3、制作实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泡沫塑料种类及特性2、泡沫塑料模型的制作工艺难点:制作实例第六章塑料模型 8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模型用塑料的种类及特性2、掌握塑料模型的制作工艺【教学内容】1、模型用塑料的种类及特性2、塑料模型的制作工艺3、制作实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模型用塑料的种类及特性2、塑料模型的制作工艺难点:制作实例第七章木质模型 8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模型用木材种类及特性2、掌握木模型的制作工艺【教学内容】1、模型用木材种类及特性2、木模型的制作工艺3、制作实例——监控仪木制模型的制作【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模型用木材种类及特性2、木模型的制作工艺难点:制作实例第八章金属模型 6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模型用金属材料种类及特征2、掌握金属模型的制作工艺【教学内容】1、模型用金属材料种类及特征2、金属模型的制作工艺3、制作实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模型用金属材料种类及特征2、金属模型的制作工艺难点:制作实例第九章玻璃钢模型 6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玻璃钢特性2、掌握玻璃钢模型制作工工艺【教学内容】1、玻璃钢特性2、玻璃钢模型制作工工艺3、制作实例——水勺的玻璃钢模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玻璃钢特性2、玻璃钢模型制作工工艺难点:制作实例五、教学组织与方法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述及实践练习为主,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

《制作模型导学案》

《制作模型导学案》

《制作模型》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模型制作的基本观点和步骤;2. 掌握常见的模型制作材料和工具;3. 学会制作简单的模型作品。

二、导学内容:1. 模型制作的基本观点:模型制作是指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按照一定的设计图纸或想象,制作出具有特定形状和功能的模型作品。

模型制作可以用于展示、教学、钻研等领域。

2. 模型制作的步骤:(1)确定模型的类型和规格;(2)准备制作材料和工具;(3)制作模型的框架结构;(4)进行表面处理和装饰;(5)完成模型作品的调整和修饰。

3. 常见的模型制作材料和工具:(1)材料:纸板、木材、塑料、泥土、金属等;(2)工具:剪刀、刀具、胶水、颜料、刷子等。

4. 制作简单的模型作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制作一个简单的模型作品,如小房屋、动物模型、交通工具等。

三、导学过程:1. 导入:介绍模型制作的基本观点和意义。

2. 进修:讲解模型制作的步骤和常见材料、工具。

3. 实践: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制作一个简单的模型作品。

4. 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模型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导学作业:1. 制作一个简单的模型作品,并写一份制作过程的总结报告;2. 收集关于模型制作的资料,了解不同类型的模型作品;3. 参观模型制作展览或工作室,了解模型制作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

五、拓展延伸:1. 进修3D打印技术,制作更加复杂的模型作品;2. 参与模型制作比赛或展示活动,提升自己的制作技能和创意能力;3. 制作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模型作品,展示给同砚和老师。

六、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对模型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制作技能和方法。

同时,学生也应该培养了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不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DMAX》教学大纲

《3DMAX》教学大纲

《3DMAX》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3DMAX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建模、动画和渲染软件,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游戏开发、影视特效等领域。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 3DMAX 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3DMAX 进行三维建模、材质编辑、灯光设置、动画制作和渲染输出。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 3DMAX 的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

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多边形建模、曲面建模等。

熟悉材质编辑和贴图的应用,能够创建逼真的材质效果。

掌握灯光和摄像机的设置,营造出合适的光影效果。

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制作简单的动画。

掌握渲染输出的参数设置,输出高质量的图像和动画。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三维模型制作。

能够根据设计需求,创建合适的材质和灯光效果。

能够制作具有一定创意和表现力的动画作品。

能够运用 3DMAX 与其他软件进行协同工作。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3DMAX 基础3DMAX 的工作界面和视图操作基本几何体的创建和编辑对象的选择、移动、旋转和缩放坐标系的使用2、三维建模多边形建模技术多边形的编辑工具建模案例:家具、建筑构件等曲面建模技术NURBS 曲线和曲面的创建和编辑建模案例:汽车、工业产品等3、材质与贴图材质编辑器的使用常用材质类型的设置贴图的类型和应用材质和贴图的综合应用案例4、灯光与摄像机灯光的类型和参数设置灯光的布局和照明效果的调整摄像机的创建和参数设置摄像机动画的制作5、动画制作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关键帧的设置常用动画控制器的使用人物动画和物体动画的制作动画曲线的编辑和调整6、渲染输出渲染器的选择和参数设置输出图像的格式和分辨率设置动画的渲染输出和后期处理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 3DMAX 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型制作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模型制作实习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及层次:工业设计本科
课程总学时(周数):60学时(3周)
课程总学分:3学分
一、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该门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实践课中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材料的性质、加工工艺和方法,能够用石膏、粘土、塑料、泡沫及其他常用材料等进行现代产品设计,并提高在设计中对材料的运用能力。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三、单项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粘土成型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雕塑刀的制作、粘土的前期加工、骨架的搭建、粘土的塑型实验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粘土的成型技法
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按照模型制作要求,用粘土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和构造特点;掌握不同粘土的表现方法;正确把握结构造型特征,以完整泥模型形式体现。

主要仪器设备:美工刀、铲子、雕塑刀、锉刀等
2、石膏成型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石膏的凝结、泥型的石膏翻制、石膏的雕刻
实验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石膏的成型技法
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按照模型制作要求,用石膏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和构造特点;掌握石膏的翻制方法;以完整石膏作品形式体现。

主要仪器设备:雕塑刀、铲子、锯子、美工刀、塑型棒等
3、塑料成型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塑料的材质分析、塑料剪裁、塑料的弯曲、塑料的粘接
实验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塑料的成型技法
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按照模型制作要求,用塑料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和构造特点;掌握不同塑料的表现方法;正确把握结构造型特征,以完整塑料模型形式体现。

主要仪器设备:勾刀、手术刀、黏结剂注射器、烤箱、电吹风、锉刀、砂纸等
4、模型后期处理
实验教学内容:塑料/树脂的打磨、加工工具的使用、喷漆的处理
实验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各种模型后期处理的技法
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按照模型制作要求,用各种的打磨工具进行后期的处理;掌握各种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最后喷漆处理,以完善之前模型。

主要仪器设备:、锉刀、砂纸、喷漆等
四、考核方式和要求
考核方法:根据学生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和作业质量进行评分,包括:设计图、标准尺寸、造型表现、后期处理、最终效果、完成情况、模型制作过程、评语。

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给出,共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档次。

要求:课前充分准备,积极参与,及时提交模型作业。

五、实验指导书(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一)实验指导书(选用教材)
《模型制作》周玲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0年8月第一次出版
(二)主要参考资料
《产品设计表现手法》戴端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1年1月
《产品建筑环境模型制作》郑建启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大纲编写人(签字):康乐教研室主任(审核):
教学单位负责人(审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