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养生学术思想谈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之道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中医养生之道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中医养生之道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重要。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它会导致骨骼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为了预防骨质疏松,中医养生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帮助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并保持健康。

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中医强调饮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老年人在预防骨质疏松方面,也需要注意饮食。

首先,要适当增加钙摄入,因为钙是构建骨骼的重要元素。

老年人可以选择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制品、乳制品、海产品等。

此外,还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对于骨骼的修复和代谢非常重要。

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等,可以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二、运动保持活动性中医养生强调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也需要通过适当的运动来保持骨骼的健康。

首先,要坚持有氧运动,如散步、跳舞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骨骼的吸收能力。

其次,要进行一些重力运动,如举重、俯卧撑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加骨骼的负荷,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

最后,要进行一些平衡训练,如瑜伽、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协调能力,降低摔倒的风险。

三、保持充足的睡眠中医养生强调睡眠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也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仅可以提供身体休息和恢复的时间,还可以促进骨骼的新陈代谢和修复。

老年人应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四、调理身心,减少压力中医强调人的身体和心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也需要调理身心,减少压力。

压力过大会导致身体紧张和骨骼健康问题的加剧。

老年人可以通过一些放松身心的方法,如听音乐、做瑜伽、参加社交活动等,来减轻压力,保持心情愉快。

五、中医养生调理中医养生强调整体调理,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也可以采取中医养生的方法。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与肾虚有关,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肾功能。

例如,可以服用一些具有滋阴补肾作用的中药,如枸杞、山药、肉桂等。

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特点是骨骼变薄、骨质减少,易于发生骨折。

在中医养生中,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注重调整体内阴阳平衡、补益肾气、增强脾胃功能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一、阴阳平衡的重要性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骨质疏松症多发于阴虚体质的人群,因此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

中医建议通过饮食调理、生活习惯改变等方面来达到调整阴阳平衡的目的。

二、合理饮食养生饮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面之一。

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中医推荐采用以下饮食养生原则:1. 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如豆类、海产品、奶制品等,补充身体所需的钙质。

2. 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3. 忌烟、酒、油炸食品等对骨骼健康有害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 参考中医膳食调理方法,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具有特定功效的食材来调理身体。

三、适当运动锻炼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也需要结合适当的运动锻炼。

中医认为,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增强脏腑功能,对于增强骨骼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是一些适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运动方式:1. 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全身代谢。

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非常有效。

2. 游泳、太极拳等缓慢舒展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的平衡性。

3. 适当的力量训练,如举重、哑铃运动等,可以刺激骨骼增生,增加骨密度。

四、草药调理和中医技术中医养生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是通过草药调理和中医技术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草药和技术:1. 四物汤:是一种中药汤剂,包括熟地、川芎、当归、白芍等草药,具有补血活络的作用,可用于女性更年期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2.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促进骨骼健康。

3.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和按摩的手法,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阴阳平衡。

从中医角度解读骨质疏松的成因与防治

从中医角度解读骨质疏松的成因与防治

从中医角度解读骨质疏松的成因与防治在现代社会中,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健康问题。

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带来的骨折风险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于骨质疏松的认识和防治有着独特的见解。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的形成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肾主骨生髓,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着骨骼的生长、发育和修复。

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逐渐亏虚。

肾气虚则不能主骨生髓,骨骼失去滋养,从而导致骨质变得疏松。

就如同树木失去了水分和养分的供应,枝干变得脆弱易折。

其次,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虚弱会导致气血化生不足,无法为骨骼提供充足的营养。

骨骼就如同建筑物,需要有足够的材料和能量来维持其坚固。

如果脾胃功能失调,无法将食物中的营养有效转化为气血,骨骼就会因缺乏“建筑材料”而变得脆弱。

再者,肝主筋,藏血。

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和骨骼的稳定性。

同时,肝郁气滞也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骨骼得不到足够的气血滋养。

另外,血瘀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因素。

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于内,新血不能濡养骨骼,从而影响骨骼的正常代谢和修复。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防治骨质疏松需要综合调理。

在饮食方面,应注重调养脾肾。

多食用一些具有补肾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黑豆、核桃、山药、芡实等。

这些食物有助于补充肾气,增强脾胃功能,为骨骼提供充足的营养。

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运动对于防治骨质疏松也非常重要。

中医提倡适度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这些运动不仅可以活动筋骨,还能调节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

通过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骨骼得到更多的营养供应,增强其韧性和强度。

情志的调节也不容忽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焦虑、抑郁和紧张。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会影响脏腑的功能,进而影响骨骼的健康。

因此,要学会放松心情,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中药调理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作用。

中医如何防治老年人的骨质疏松

中医如何防治老年人的骨质疏松

中医如何防治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它会导致骨骼变薄、变脆,增加骨折的风险,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在防治老年人骨质疏松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逐渐亏虚,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血瘀等因素也会影响骨骼的健康。

在预防骨质疏松方面,中医强调“未病先防”。

首先,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息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气血的生成和肾精的保养。

适度的运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非常重要,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

这些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还能促进气血流通,滋养骨骼。

饮食调理也是中医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

老年人应多食用一些具有补肾壮骨、健脾益气、养血活血作用的食物。

比如,黑芝麻、黑豆、核桃等黑色食物具有补肾的作用;山药、薏米、芡实等可以健脾;红枣、桂圆、当归等能够养血。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维生素 D 等营养物质。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因为这些不良习惯会影响骨骼的健康。

情志因素在中医看来也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老年人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气血不畅,影响骨骼的营养供应。

中医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方法多种多样。

中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肾气亏虚者,常用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加减;对于脾胃虚弱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对于气血不足者,可选用归脾汤、八珍汤等;对于血瘀者,血府逐瘀汤等方剂可能会被使用。

除了中药内服,中医还有一些外治疗法。

艾灸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艾灸肾俞、命门、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温补肾阳、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按摩、推拿也有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骨骼健康有益。

中医养生秘诀预防骨质疏松的良方

中医养生秘诀预防骨质疏松的良方

中医养生秘诀预防骨质疏松的良方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更加普遍。

它导致骨骼失去正常的密度和强度,容易发生骨折和其他相关问题。

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与气虚血瘀、肾虚肝郁有关。

因此,中医有许多养生秘诀可以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的良方,帮助您更好地保护骨骼健康。

一、中医药调理身体中医药具有独特的养生概念和疾病观念。

它认为身体的健康与内脏器官之间的协调关系息息相关。

对于预防骨质疏松,中医药非常重视益气养血、滋养肝肾的方法。

常用的草药包括黄芪、当归、枸杞子等,这些草药具有益气补血、滋补肝肾的效果。

此外,食疗方面,多吃些黑芝麻、黑豆等对骨骼健康有益的食物也是中医提倡的。

二、中医按摩和推拿疗法中医通过按摩和推拿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气血运行,有助于增加骨骼的营养供给。

常用的中医按摩手法包括拇指推、拇指针对、指压等,这些手法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达到调理骨骼的作用。

此外,中医推拿的手法还可以有效地舒缓身体疲劳,促进睡眠,提高免疫力,增强对骨质疏松的抵抗力。

三、中医养生运动中医养生运动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骨质疏松预防方法。

其中,太极拳就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太极拳动作缓慢,优雅,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具有调和阴阳、气和血的效果。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促进气血的畅通运行,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柔韧性,增强骨骼的倔强度。

此外,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也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有很大的帮助。

四、合理饮食习惯中医强调饮食调养,认为正确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骨质疏松非常重要。

中医建议每日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

富含钙的食物如豆腐、乳制品、海鲜等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

此外,中医还强调要合理搭配食物,避免过量或过饥。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保护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总之,中医养生秘诀提供了许多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的良方。

通过中医药调理、按摩和推拿疗法、养生运动和合理的饮食习惯,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中医养生保健与骨质疏松症预防

中医养生保健与骨质疏松症预防

中医养生保健与骨质疏松症预防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骨骼钙质流失,骨密度减少,导致骨骼脆弱易碎。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症,中医养生保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保健在骨质疏松症预防中的作用。

一、了解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观点在中医理论中,骨质疏松症被归类为“骨痹”或“肾亏”,主要与肾脏功能减退相关。

中医认为,肾脏是人体脏腑中的主要贮藏器官,与骨髓、骨髓腔有密切联系。

肾主骨生髓,骨髓贮藏着骨髓精气,是骨骼健康的基础。

通过调养肾气,中医可以起到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二、中医养生保健对骨质疏松症的食疗应用1. 养肾防骨质疏松症中医养生保健注重调理肾气,可以通过规律饮食来进行。

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养肾之物,如黑豆、乌鸡、粳米等,可以补充肾气,增强机体对骨骼的供给。

另外,适量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如豆浆、鱼虾、奶制品等,对预防骨质疏松症也有帮助。

2. 调养脾气以助骨骼吸收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与骨髓相关。

通过调养脾气,可以帮助骨骼吸收营养物质,提高骨骼密度。

常见的调养脾气的方法包括适量食用粳米、山药、红枣等暖性食物,以及远离油腻以及刺激性食物。

三、中医养生保健对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中医认为运动有益于调理身体,增强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于骨质疏松症预防,一些适度的中医运动疗法可以尤为有效。

例如,太极拳、气功等柔和的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平衡性,促进骨骼生长。

此外,中医还推荐散步、跳绳和慢跑等有氧运动,以提高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增强骨骼和全身的健康。

四、中医养生保健对骨质疏松症的穴位按摩中医的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与器官之间存在联系。

通过穴位按摩,可以调理经络,促进气血的流通,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例如,按摩脾经的足三里穴,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增强脾脏的功能。

同时,按摩肾经的涌泉穴,有助于调理肾气,增强骨骼的供给。

中医养生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中医养生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中医养生如何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骨骼疾病,特点是骨质稀薄,易折断。

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与肾虚、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

因此,通过中医养生的方法来预防骨质疏松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一、饮食调养1. 补肾益气:中医认为,肾主骨,肾虚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适量食用山药、黑豆、黑芝麻、石斛、龟肉等食物有助于补肾益气,增强骨骼的弹性。

2. 补益肝肾:肝肾亏虚也会引起骨质疏松。

建议食用黑木耳、黑豆、黑芝麻、黑枸杞等食物,以滋补肝肾,强壮骨骼。

3. 合理搭配膳食:骨质疏松与营养不良有关,饮食应尽量均衡。

多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海带等,有助于提高骨密度。

二、中药调理1. 骨茶:将阿胶、白芍、熟地黄、巴戟天等药材煎煮成药汤,每日饮用,有助于补充骨骼所需的营养,提高骨密度。

2. 归脾丸:该中药方剂由黄精、人参、山药等组成,具有补脾益肾、强骨健骨的作用。

长期服用能够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三、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疗法之一,也可以用于预防骨质疏松。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大椎、肾俞等。

四、适当运动1. 散步: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适合老年人进行。

长期坚持散步,能够增强骨骼负荷,促进钙质的吸收,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2. 太极拳:太极拳有助于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对改善骨骼疏松有益。

通过舒展的动作和深呼吸,能够调整体内的气血循环,增强骨骼的弹性。

三、保持心情舒畅情绪低落、压力过大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包括骨密度的下降。

中医强调情志与人体健康的紧密关系,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适度的运动、参与社交活动、学习放松自己的方法,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总之,中医养生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饮食调养、中药调理、针灸疗法、适当运动和保持心情舒畅等方法,可以提高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如何通过中医养生调理来预防骨质疏松

如何通过中医养生调理来预防骨质疏松

如何通过中医养生调理来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肾、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以及气血不足、经络瘀阻等因素有关。

因此,通过中医养生调理,可以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一、饮食调理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合理的饮食对于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

1、多吃补肾食物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肾的功能强弱直接影响骨骼的健康。

因此,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补肾作用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核桃、黑木耳、海参等。

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补充肾精,增强骨骼的韧性。

2、注重健脾益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功能正常,才能保证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红枣、南瓜等。

这些食物能够调理脾胃,促进气血生成,为骨骼提供充足的营养。

3、补充钙质和维生素 D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维生素 D 则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在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 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蛋黄、蘑菇等。

4、避免不良饮食减少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的摄入,这些饮品会影响钙的吸收。

同时,要控制盐的摄入量,高盐饮食会增加钙的流失。

二、起居调理1、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骨骼健康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夜间是人体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候,此时睡眠可以使阳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建议每天保持 7-8 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骨骼的生长发育。

2、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骨骼的密度和强度。

中医提倡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调节气息,疏通经络。

此外,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也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以免损伤关节和骨骼。

3、避免久站久坐长时间的站立或坐着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骨骼失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衰 ”“高年 阳 明 气 乏 ”之 说 。脾 为 后 天 之 本 ,主 运 化 , 二官危……”《灵枢 ·邪客》日:“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
是气 血生 化 之 源 。 随着 年 龄 增 长 ,肾 脏 虚衰 ,必 损 及 也 。”可见 ,心脏在濡养 和协 调 五脏功 能上 具有 突 出 的
脾 土 ,导 致水 谷精 微 布散失 调 ,后 天之 精 生成 受 阻 ,先 作用,故应重视心在 SOP发生发展 中的作用。
发生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素问 ·上古天真论》云: 响筋骨的濡养 。另外 ,肝藏血 ,肾藏精 ,精血同源。肾
“女子七 岁 ,肾气 盛 ,齿更发 长 ;二 七 而天癸 至 ,任脉 通 , 精有 赖 于肝血 的滋 养 ,肝 血不 足 可致 肾精 亏损 。 肾精
太 冲脉盛 ,月 事 以 时下 ……七 七 任 脉 虚 ,太 冲脉 衰 少 , 亏虚 ,则骨 髓生 化乏 源 ,骨髓 空虚 ,则骨 骼失 养 。
中医正 骨 2011年 9月第 23卷第 9期
(总 713)·73·
· 学 术 探 讨 ·
从 中 医养 生 学术 思想谈 老 建明 ,张倩怡 ,孟军礼 (河 南省唐 河县 中 医院 ,河南 唐 河 473400)
关键 词 骨质 疏松 养生 抗 衰老 药 (中药 )
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这段论述明确表明年龄 动 。《医学 正传》说 :“人之一 身 ,皆气血 之所循行 ,气非
增长与肾精盛衰密切相关。《素问 ·六节脏象论》云: 血不行 ,血非气 不运 。”心 气 旺盛 ,心 血充盈 ,血脉 通利 ,
“肾者 ,主 蛰 ,封 藏 之 本 ,精 之 处 也 ,其 华 在 发 ,其 充 在 血液化生 不息 ,一方 面月 经 条畅通 达 ,另 一方 面骨 骼肌
中医正 骨 2011年 9月 第 23卷 第 9期
五脏生成》日:“诸气者,皆属于肺。”《医学实在易》日: 理 状态 下 ,阴 阳保持 着 动 态平 衡 ,称 为 “阴平 阳秘 ”或
骨 。”伴 随着年 龄 的增 长 ,肾精 逐 渐 衰微 ,精 血 枯 竭 ,骨 肉得 以濡 养 。另外 ,心在 整 个 生命 活 动 中 的君 主地 位
髓之化 源不足 ,骨骼失养 ,则发 为“骨痿 ”。
也是不容忽视 的 。《素 问 ·灵兰秘典 》日 :“心者君 主之
1.1.2 脾 与 SOP 清代 叶天 士有 “五旬 有 四 ,阳 明脉 官 …… ,主 明则 下 安 ,以此 养 生则 寿 …… ,主不 明则 十
老 龄化进 程 的加 速 ,骨 质疏 松 症 的 发病 率 不 断上 升 ,
另 外 ,随 着 脾 肾功 能 的衰 退 ,气 血 津 液 的正 常 生
严重 地影 响着 老年 人 的身体 健 康 和生 活 质量 ,其 防 治 成 、输布 、运 行和 排 泄 势 必 受 到 影 响 ,导 致 气 机 不 利 ,
· 天 年》详 细地 探讨 了五脏精 气对 生 长壮 老 已 的决定 生 ,一有怫 郁 ,诸病 生焉 。故 人生 诸病 ,皆生 于郁 。”若
性 作用 ,认 为 五脏 虚损是 导致 衰 老 的重要原 因。
肝血 不足 致肝 失疏 泄 ,则五脏 气 机紊 乱 ,升 降悖 逆 ,血
1.1.1 肾与 SOP 肾虚 是衰老 的最 基本病 机 ,与 SOP 运失 常而 成瘀 ,气 不行津 而成 痰 ,最 终致 痰瘀 互 结 ,影
治 SOP中的潜 在学 术 价值 。
1.1.3 肝 与 SOP 肝 脏虚 损 是绝 经后 骨质 疏松 症 发
1 衰 老 机 制 与 SOP的 关 系
病 的重要 因素 。肝 藏血 ,主疏 泄 ,调 畅气 机 ,运 行气 血
1.1 中医 衰老 理 论 与 SOP的关 系 中 医学 虽无 “骨 津液。《灵枢 ·天年篇》日:“四十荣华 颓落 ,发颇斑
天癸 竭 ,地道不 通 ,故 形坏 而无 子 。丈夫八 岁 ,肾气 实 , 1.1.4 心 与 SOP 《素 问 ·五 脏生 成 》日:“诸血 者 ,
发 长齿更 ;--lk肾气 盛 ,天 癸至 … …八 八天 癸 竭 ,精 少 , 皆属 于心 。”心脏 的搏动 ,血液 的运 行 ,均依靠 心气 的 推
质疏松症”这一病名 ,但有类似本病 的记载 。其 病因 白,平盛不摇 ,故好 坐;五十岁 ,肝气始衰 ,肝 叶始薄 ,
病机及 临床症状与 中医学中的“骨痿”“虚劳”“骨痹” 胆汁始灭 ,目始不 明。”《临证指南 医案 ·调 经》日:
颇为 相似 ,其 中 以“骨痿 ”与 SOP最 为 匹配 ¨ 。《灵枢 “女 子 以肝为 先 天 。”朱丹 溪 指 出 :“气 血 冲 和 ,万 病 不
已成 为 当今 国 际上 的研 究 热 点 。 本 文 拟从 中 医 学 和 气 化失权 ,气 虚无 力推 动血 行 ,津液 停滞 局 部 ,日久 化
现代 医学 两个 角度 阐述 衰老 机 制与 SOP的相关 性 ,探 生痰浊瘀血 ,痰瘀互结 ,引起脏腑功能障碍 ,加重气血
讨 中医养生学术思想在抗衰老中的作用 ,揭示其在防 运行 不 畅 ,导 致变证 从 生 ,发 为继 发性 骨质 疏松 症等 。
天之 精 无 以充养 ,势 必 精 亏髓 空 ,骨 骼失 养 ,发 为 “骨 1.1.5 肺 与 SOP 肺主一身之气 、司呼 吸 ,对后天之气
痿 ”。张育 豪 的研究 表 明 ,健 脾 可调 节能 量代 谢 、改 的生成及全身气机 的升降出入具有重 要作用 。《素问 ·
· 74·(总 714)
老 年性 骨质 疏松 症 (senile osteoporosis,sop)又称 善糖类 、脂肪和蛋 白质及微量元 素代谢 ,改善内分 泌
退行 性 骨质疏 松 症 ,属 原 发 性 骨 质 疏 松 症 Ⅱ型 ,是 生 及免疫功能 ,减轻 自由基损伤 ,并能延长细胞寿命 ,从
理衰老在骨骼方面的一种特殊表现 。随着我国社会 而 改善 衰老 症状 ,延缓 SOP的发 生 发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