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与整车的匹配.
柴油机与汽车起重机底盘的匹配设计

31 . 1标定转速 I . 1 ,
是表示柴油机升功率的一个重要参数 ,考虑 多, 排放物危害人类健康, 且影响 巨大。 国家 已经从 立法、 严格标准及执行制度着手 。 加强了政府干预。 到柴油机的性能特征 。 柴油机同整车和液压泵 的匹 因而需要开发一种能适应新形式排放法规要求的汽 配 ,使用可靠性等因素 ,参 照工程机械同类机型 , 车起重机 ,既能达到欧 Ⅲ排放标准又能提高动力性 柴油机 的标定转速确定为 22 0 / i。 0 r n r a .2 . r 和改善经济性。 本文重点介绍上柴 S 8 K 3 Q 型 31 标定功率 P C D 20 3 柴油机与 2 汽车起重机的底盘匹配设计过程。 0t 根据汽车理论 ,可得到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
() 8
的要求 ,确定最大扭矩 = 3 m,最大扭矩时 80N
转速 n l4 0r i = 0 r n。 / a
9 )道路阻力 G , ב 1 )爬坡度/ 0 % aftn A l0 t a (‘ = )x 0
:
() 9
从上柴公 司的产 品型谱 中选 取 S 8 K 3Q C D 20 3 型柴油机 ,扭矩适应系数 = . ,转速适应系数 12 1
2 )等速行驶百公里油耗
p —盥 _ =
10 VA .2 T
() 2
、 一
3 )车速
起 吊作业在灰尘较大的施工现场。
2 )最大作业工况
() 3
4 )迎 风面积
起重性能 ,使用支腿 30 全 回 ; 6。 最大起重量达到 2 3m。 0/ t 3 )行驶工况
一
A =L× H 5 )牵引力
维普资讯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D s n&Mauatr f i e E g e ei g n f ueo e l n i c D s n
B231柴油机匹配1208系列商用车的动力计算

V的 amax
估算有两种
方
法
:
方法一是让驱动力( Pk)
曲线与行驶阻力( FW+Ff) 曲线相交, 根据相交点即可
求出Vamax。方法二是利用驱动力( Pk) 与行驶阻力( FW+
Ff) 平衡方程式进行试算, 当两者之差小于10 N时, 即
认为基本达到平衡, 此时的车速可以被认为是汽车的
设计最高车速。本文采用方法二, 计算结果见表6。
汽车的空气阻力 FWn 按下式计算:
FWn=CDAVan2 /21.25 式中, CD 为空气阻力系数, 由试验确定, 商用车的范围为 0.6~ 0.8; A 为汽车迎风面积, 由汽车高度与宽度之乘积决定, 商用车 的范围 4~8 m2; Van 为汽车使用变速箱第 n 挡时的行驶速度。
汽车使用第 n 挡时的行驶速度 Van 按下式计算: Van=377r/( ikni0)
整车迎风面积A=6!9 m2。
2 动力性计算
2!1 动力因数计算
柴油机匹配商用车必须计算整车的动力因数,
从而确认柴油机动力性与整车传动系匹配是否合
理。如果从商用车的起步加速性来考虑的话, 使用变
速箱第1挡和第2挡时的动力因素尤为重要。根据大
部分商用车驾驶员的使用习惯, 汽车起步时发动机
的转速一般在1 000 r/min左右, 而且喜欢使用变速
·36·
电动转向器中助力控制器的研究 / 赵 燕, 黄 华, 容一鸣等
设 计·研 究
电动转向器中助力控制器的研究
赵 燕,黄 华,容一鸣,崔九同
( 武汉理工大学 汽电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从 研 究 探 讨 助 力 特 性 曲 线 出 发 , 确 定 了 电 动 转 向 器 ( 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简 称EPS) 的 助 力 特 性 曲 线 , 设 计
(完整版)整车动力选型匹配

电子 风扇
前围板
一、布置空间的要求
一、布置空间的要求
一、布置空间的要求
图示为D19柴油机在V22机舱中的布置空间
二、发动机的选型
❖ 1、发动机结构 ❖ 2、发动机的外特性
负荷特性、速度特性 ❖ 3、发动机的万有特性
1、发动机结构
❖ 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型式 ❖ 发动机的基本参数 ❖ 发动机的先进技术
❖ 发动机的选型匹配: 主要表现为
❖
动力性匹配
❖
经济性匹配
(—)汽车的驱动力
❖ 汽车发动机输出的转矩,经传动
系作用在汽车的驱动轮上,受力
简图如图8—10所示。 从中可以
看出,作用在驱动轮上的转矩Ttq
使车轮对路面产生一个圆周切向
力F0,即车轮对道路的作用力; 而道路对车轮的反作用力Ft是驱 动汽车行驶的外力,通常被称为
发动机先进技术:
▪ MPI 多点燃油喷射 ▪ VVT 可变气门正时(Variable Valve Timing) ▪ TCI 增压中冷(Turbo Charged Intercooled) ▪ ETC 电子节气门(Electronic Throttle Control) ▪ CAI 可控均质燃烧 ▪ HCCI 均质压燃(Homegen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 AIS 空气喷射系统(Air-assisted Injection System)
万有特性曲线一般是以转速n为横坐标,以负荷(平均有效压力pme) 为纵坐标。在图上绘出若干条等油耗曲线和等功率曲线。两种类型 内燃机典型的万有特性如图所示。根据需要,还可在万有特性曲线 上绘出等节气门开度线、等排放线、等过量空气系数线等。
❖ 在万有特性图上,最内层的等燃油消耗率曲线相当于内燃 机运转的最经济区域,等值曲线越向外,经济性越差。
WD615系列发动机整机匹配技术要求1

第一章概述1.1 柴油机简介WD615系列柴油机是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自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引进的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柴油机。
通过不断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斯太尔柴油机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该系列柴油机具有结构紧凑,使用可靠,动力性、经济性等技术指标优良,起动迅速,操作简单和维护方便等优点。
根据用途不同,WD615系列柴油机主要分为车用、工程机械、船舶、发电等机型。
1.2 柴油机功率和转速范围1.2.1 车用柴油机功率范围为175~280kW,额定转速范围为2200~2400r/min。
1.2.2 工程机械柴油机功率范围为110~225kW,额定转速范围为1800~2600r/min。
1.2.3 船用柴油机功率范围为140~220kW,额定转速范围为1800~2100r/min。
1.2.4 发电用柴油机功率范围为100~170kW,额定转速为1500r/min。
1.3 柴油机主要结构特点●一缸一盖,工作可靠,拆卸方便●左置喷油泵(从发动机自由端看),便于整车布置●框架式主轴承结构,整个机体刚度高,有利于整机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后置增压器,布置紧凑,体积功率优势明显,系列各机型外型尺寸变化小●全系列六缸直列,通用程度高,便于整车配套1.4 WD615系列柴油机型号含义W D 6 1 5 ××机型号单缸排量缸数柴油机水冷第二章技术参数和性能曲线2.1 主要技术参数2.2 主要性能参数2.2.1 车用柴油机2.2.2 工程机械用柴油机2.2.3 船用柴油机2.2.4 发电用柴油机2.4 环境状况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除特殊说明外,WD615系列柴油机的功率均为标准环境(GB/T18297-2001上规定为25℃气温、99kPa 干空气压)下的柴油机总功率。
2.4.1 温度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对于增压柴油机,在使用范围内环境温度每上升5℃,柴油机性能指标(功率、油耗)约恶化0.75%,反之则相反;对于增压中冷柴油机,只要能保持中冷后温度不变,性能指标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内燃机构造概述

喷油提前器安装在喷油泵凸轮轴的输入端,作用是随柴油机转速的变化自动调节喷油泵的供油起 始角.
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是指从喷油器开始喷油到活塞行至上止点时所转过的曲轴转角.过早喷油, 导致过早着火燃烧,气缸压力过早提高,造成了压缩负功增加,功率下降,油耗上升,气动困难,产生敲 缸声音;过晚喷油,导致过晚着火燃烧,此时活塞已下行,空间容积增大,燃烧条件变差,导致排气冒 黑烟,油耗上升,功率下降,排气温度升高,发动机过热.
三、柴油机的燃料供给、燃烧、电控共轨系统
2.1.高压油泵的基本结构包括四部分: a.泵油机构:柱塞套、柱塞、柱塞弹簧、 上下柱塞弹簧座、出油阀、出油阀座、 出油阀弹簧和出油阀压紧座等
三、柴油机的燃料供给、燃节齿圈和控制套筒
三、柴油机的燃料供给、燃烧、电控共轨系统
c.驱动机构:包括凸轮轴和挺柱组件凸轮轴上的凸轮数目与柱塞偶件数相同,各凸 轮间的夹角与配套柴油机的气缸数有关,并与气缸工作顺序相适应;挺柱体部 件安装在喷油泵提上的挺柱孔内,挺柱在挺柱孔内只能做上下往复运动,而不能 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以避免滚轮与凸轮卡死.
三、柴油机的燃料供给、燃烧、电控共轨系统
一、柴油机的术语、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7、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过程.
进气: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此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在活塞移动 过程中,气缸容积逐渐增大.
压缩:进气行程结束后,曲轴继续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进、排气门均关闭.随着活 塞的移动,气缸容积不断减小,气缸内的混合气被压缩,其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
VE型分配泵喷油提前器
1-驱动轴 2-滚轮座 3-滚轮 4-传动销 5-止动销 6-O型圈 7-侧盖板 8-泵体 9-提前器活塞 10-连接销 11-弹簧 12-O型圈 13-侧盖 A-油孔
前驱柴油机匹配五菱宏光的动力总成改进设计

要求 , 在 悬 置 系统 、 油 底 壳 和 吸油盘 、 E G R系统 、 氧化
1 发 动机周边布置 间隙要求
相对于汽油机来说 , 柴油机是压燃式 , 其爆发压 力 大 大增 加 , 因而 所 产 生 的 噪声 、 振 动 比汽 油 机 均有 过之 而 无不及 。 基于此 , 在 柴油 机 匹配整 车 时 , 需 要制 定合 理 的发 动机 周边 间 隙要求 。 考 虑 到发动 机零 部件 在振动之余需要保 留一个安全间距 , 特制定发动机周 边 与底 盘 和车 身 的静态 设 计 间 隙为 : 静 态设 计 间隙 = 运动 包 络距离 +安全 间距 。 根 据 以往 的设 计 经验 和发 动 机 舱 空 间情 况 , 安全 间距 取 为 1 0 mm, 而 运 动包 络 距离 则需 依据 动 力总成 运 动包 络分 析获 得 。 把 柴 油机 和 变 速 器整 个 动 力 总成 的重 量 、 质心 、 转 动 惯量 、 悬 置软 垫 刚度值 等 参 数 作 为输 入 , 进行 动 力 总成 2 8工况 模 拟振 动分 析 , 得 出动 力 总成 质 心 x、 Y、 z等各 方 向的振 动位 移 量如 表 1 所示。
置后驱车型五菱宏光后 ,前端盖上 的悬置 已经不 能
直 接 与车 架 连接 , 需要 取 消 该悬 置 , 以减 轻 发 动机 重 量 和缩短 整 机尺 寸 。取 消前悬 置 后 , 需要 在 发动机 的 左、 右侧 各布 置 一个 悬置 支架 。基 于发动 机侧 面 的安 装 空 间 比较 紧 张 , 每 个 悬 置支 架 与发 动机 之 间通 过 3 个 M1 0螺 栓进 行 紧 固连 接 。M1 0紧 固螺栓 的可选 螺 距 有 细牙 1 , 2 5 m m 和粗 牙 1 . 5 mm,由于 1 . 2 5螺距 所 能 承受 的最 小 拉 力 载荷 和保 证 载荷 均 比 1 . 5螺 距 的
大柴电控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

大柴CA4DC2电控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大柴EDC16电控系统是一个新型的全电子控制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它不再采用机械调速器(没有齿杆装置)。
与传统的机械喷射系统不同的是:EDC16系统采用扭矩控制策略,可以自由地控制柴油机输出扭矩(喷油量)和喷油开始时间(喷油定时)两个参数。
因此,该系统能够满足国家第3阶段(国Ⅲ)及后续的排放法规的要求。
CA4DC2系列电控柴油机采用的就是EDCl6共轨系统控制逻辑。
本节以EDC16共轨系统为例,来说明大柴CA4DC2系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电气原理及使用维护。
一、大柴CA4DC2电控共轨柴油机的电控燃油系统的组成EDC16大体可划分为燃油系统和电控系统2个部分。
燃油系统主要包括共轨、高压油管、喷油器、电控高压泵;电控系统主要包括电控单元ECU、传感器、开关以及线束。
CA4DC2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示意图如图3-8所示,其使用及调整数据如表3-1所示。
图3-8 CA4DC2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示意图表3-1 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使用与调整数据项目标准值配气相位(以曲轴转角计)进气门开启始点上止点前16°进气门关闭终点下止点后52°排气门开启始点下止点前66°排气门关闭终点上止点后12°气门间隙(mm)(温态)进气门间隙0.35排气门间隙0.35柴油机转速(r/min)最低空载转速700最高空载转速3960喷油提前角(静态、以曲轴转角计)10°压缩余隙(mm)0.51~1.03主油道机油压力(MPa)怠速标准压力0.15极限压力0.05额定转速标准压力0.4~0.5极限压力0.2气门导管安装尺寸(气门导管露出缸盖平面的高度)(mm)16喷油器安装尺寸(头部高出缸盖底平面的高度)(mm) 3.2±0.5压缩压力(MPa)/(r/min)标准值 2.94(200)极限值 2.45(200)二、CA4DC2电控柴油机及整车匹配的基本功能1.电控系统功能(1)起动控制:对于一台柴油机,为确保起动的可靠性和起动烟度排放要求,喷油定时和起动扭矩必须根据以下方式设定:喷油定时=ƒ(转速、喷油量、冷却液温度);起动扭矩= ƒ(转速、冷却液温度、起动时间)。
柴油载货汽车起动系统匹配技术研究

柴油载货汽车起动系统匹配技术研究柴油载货汽车起动系统匹配技术研究摘要:起动系统是柴油发动机运行的关键,它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车辆启动的性能和安全。
本文对柴油载货汽车起动系统进行了匹配技术研究,提出了匹配方法和原则,并对起动系统匹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柴油发动机;载货汽车;起动系统;匹配技术;安全性能一、引言柴油发动机因其动力强劲、经济节能、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载货汽车领域。
起动系统是柴油发动机运行的关键,其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车辆启动的性能和安全。
为此,起动系统的选择和匹配应该严格按照车辆的实际情况进行,以达到最佳的启动效果和安全性能。
二、起动系统匹配方法和原则1、起动电机的功率匹配:起动电机的功率应该能够满足发动机的起动需求,在严寒季节,起动电机的功率还应该留有余地,以确保能够顺利起动发动机。
通常情况下,柴油发动机启动时所需的起动电机容量是发动机额定功率的2.5-3倍。
2、齿轮减速器匹配:齿轮减速器的减速比需要匹配起动电机的转速和扭矩输出,以确保起动齿轮的转矩能够满足发动机的起动需求,并保证起动系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3、电源匹配:起动电源应该能够满足起动电机的电流需求,并且具有足够的电压和电容量,以保证在低温环境下起动电机可以提供足够的电压和电流,并快速启动发动机。
三、起动系统匹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电源电压不稳定:电源电压不稳定会导致起动电机的转速和扭矩输出不稳定,甚至发动机无法启动。
此时,需要检查起动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如果电源电压正常,但仍无法启动发动机,则需要检查起动电机或者齿轮减速器是否故障。
2、起动电机转速不足:起动电机转速不足会导致齿轮减速器的转速过低,无法输出足够的转矩,从而影响发动机的起动。
此时,需要检查起动电机电源电压是否正常,起动电机是否故障。
3、起动齿轮不同步:起动齿轮不同步会导致起动齿轮和发动机齿轮之间的啮合不良,无法输出足够的扭矩,从而影响发动机的起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油机与整车的匹配柴油机与整车的匹配是由汽车设计人员来完成的。
但是,作为柴油机设计、营销、服务人员也应适当了解、掌握这一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柴油机的卓越性能,避免由于不合理的匹配给我们柴油机造成的性能损害和声誉的影响。
1.柴油机在整车上的布置1.1载货汽车载货汽车一般均采用发动机前置后驱动方案,分为长头式、短头式和平头式。
长头式是将驾驶室布置在发动机后面,其优点是驾驶员安全感较好,发动机的维修方便;其缺点是视野较差,汽车的面积利用较低,因而在轻型货车上一般都不采用这种布置,在中、重型汽车有所采用。
短头式是将驾驶室的前围板中间部分做成凹形,将发动机的一小部分凸入驾驶室前围板中的凹形部分。
这种布置可以改善长头式的缺点。
在轻型和中型汽车上有采用的,但在重型汽车上一般不采用,因为重型汽车的发动机外形尺寸较大。
平头式是将驾驶室放在发动机上面,即将发动机布置在驾驶室里面。
这种布置的优缺点与长头式正好相反。
目前这种布置在各级别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1.2客车发动机在客车上有四种布置方式:发动机前置、卧式中置、后横置、后纵置,一般都用后轮驱动。
目前国内柴油客车只有两种布置方式即发动机前置和后纵置。
一般来说轻型客车上基本采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即发动机布置在驾驶室正中、动力经传动轴传给后轮,类似于载货汽车。
现在大中型客车都以后置发动机布置型式为主流,其主要优点在于:①改善前轴负荷,可以实现加长前悬;采用前开门结构,便于整车布置;轴荷分配合理,且车身结构刚性大,承担负荷性能好。
②发动机布置在车厢后部,增大整车地板面积利用率,有利座椅布置;由于车辆两轴之间没有传动轴通过,便于在地板下布置较大行李仓,以及空调、暖风等设施,发动机与车厢隔绝,减少发动机废气、噪声、振动对车厢内的污染。
此外,传动系统噪声振动向车内的传入也较小。
当然,这种布置对于冷却、操纵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3发动机的支承无论发动机前置还是后置,发动机的支架都是用橡胶减震垫安装在车架纵梁上或纵梁的支架上。
应该注意的是:支架的位置和方向最好应使发动机扭振的横摆中心线通过发动机的质心,同时使该横摆中心线通过发动机和离合器总成后第一个万向节中心,以便发动机扭振的横摆振幅最小或为零。
2、柴油机的冷却CY牌柴油机采用的是闭式强制循环冷却系统,它由发动机冷却水套、水泵、节温器、风扇和散热器等组成。
冷却系统的功用在于维持发动机工作在适宜的温度,这就是说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冷却发动机,不使它过热;另一方面则要尽量防止发动机在过冷却状态,因为过冷也会导致发动机性能和寿命受损。
2.1冷却系统的上限设计发动机的冷却元件水泵、风扇、散热器首先是按冷却的功能进行设计的,而且应满足最严重的工况的要求。
例如对于载货汽车,一般按炎热夏季高气温(40℃)、汽车满负荷、爬坡大、行驶迎面风速极小来设计的。
水泵的性能指标为在一定压头下的流量。
即水泵工作时必须能使水流以一定的压力流出,以克服整个系统中的流动阻力;以一定的流量流动,以保证柴油机散向冷却水的热量在容许的进出水温差内就能带走。
下式将能明确表示这一含义:V w = Q w(m3/s)Δt w·Cw w·ρwV w :冷却水流量ρw :水的密度,kg/m3Cw : 水的比热,KJ/(kg·K)Q W :单位时间散向冷却水的热量,kWΔt w :循环冷却水进出口的温升,℃一般规定Δt w为6—12℃,过大、过小对于冷却系统均不利。
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
由于冷却系统是闭式循环的,因此,发动机散向冷却系统的热量就必须由散热器(由风扇吹拂)散热,使水温重新降下来。
因此,对于散热器,有下式:Q W = V a·Δt a·ρa·C pa = K ·A ·Δt waV a :流过散热器空气流量,m3/s;Δt a:散热器前后温升,℃;ρa:空气密度,kg/m3C pa:空气空压比热,KJ/(kg·K);K :散热器散热系数,Kw/(m2·K);A :散热器散热面积,m2Δt wa :散热器中水与散热器外空气平均温差,℃;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和散热系数均有专门的测试、计算方法,一般由生产厂提供,此外还提供散热器的过风流量与阻力的性能曲线,供选择风扇(也有风压——流量曲线)时使用。
柴油机散往冷却水的散热量Q W 可由专门的热平衡试验测得,也可以按经验公式估算。
综上所述,则可知整个设计顺序如下:●确定柴油机的Q W;●选择适当的Δt w,并定出发动机最高处水温度t w2,则进水温t w1确定;●计算出水泵的V w,确定水泵;●设定Δt a,则确定风扇流量;●进风温t a1=40 ,t a2 确定,Δt wa确定,计算出K、A;●根据K、A选择散热器,定出流量——阻力关系;●根据转速——流量——风压曲线选择风扇。
有条件情况下,冷却系统的设计后进行热平衡试验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
在设计中应注意散热器正面尺寸与风扇叶片外径的匹配性。
2.2 冷却系统的下限设计如前所述,冷却系统主要件的选择是按散热最严重状态下进行的,但在柴油机(车)实际工作中,往往不需要如此。
此外,冷车启动时,要尽可能暖机快,因而冷却系统还应考虑这些要求进行设计。
CY牌柴油机上均有腊式节温器,开启温度为76℃,全天温度为86℃。
其作用是:当发动机冷起动或气温低、负荷轻时,只要冷却水温不超过76℃,则发动机的出水不流向散热器而是直接回到水泵入口,形成小循环,这样发动机暖风较快,水温不会长时间过低;当水温超过76℃,节温器逐渐打开,有水流向散热器,直到水温达到86℃时节温器全开,冷却水全部流向散热器,形成大循环。
在汽车上,为防止北方冬季发动机水温过低,减少迎面风对发动机的吹拂作用,有的设计了百叶窗,通过减少乃至关闭百叶窗来减少迎面风,还有专门的防寒套,其目的都是如此。
发动机的风扇的功耗约占发动机功率的5—10%,是附件功率损失中最大的部件。
而实际汽车在行驶中大部分时间是可以不用风扇的,北方的冬季更是如此。
此外,风扇也是噪声发生器,是汽车主要噪声源之一,因此从节能、降噪以及保持发动机理想状态以提高其使用寿命等方面考虑,风扇有必要采用离合器。
在国内目前已生产和普及应用硅油离合器式风扇。
其特点是当散热器后空气温度未达到一定温度时(一般为65~70℃),风扇与风扇皮带轮之间处于脱开状态,即风扇不用运转以免无谓的耗功;而当散热器后空气温度较高,达到设定温度时,硅油式离合器啮合,风扇真正运转来实现吸风冷却作用。
2.3 后置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的注意事项当发动机后置时,由于迎面风作用大大减弱,发动机又处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因此必须额外注意冷却系统的设计。
进风口:后置发动机式的大客车冷却进风口应开在车左后侧为宜,这主要是考虑我国道路条件,即汽车靠右行驶,因而右侧靠近马路边,尘土相对较大,空气较脏,易污染散热器等冷却系统部件。
散热器、风扇的布置:为了利用风道,散热器及风扇应该单独布置,而不宜像前置发动机那样与发动机同轴线布置。
风扇不直接装在发动机上,而是移出到风道中,但仍由发动机经皮带驱动。
设计、计算:由于发动机处于相对密闭的空间,又没有风扇的吹拂,因而发动机通过机体向外散热减少,向冷却系散热相应增加,与前置发动机相比,该后置时应适当加大风扇直径和散热器面积,以免出现发动机过热损坏情况。
3、柴油机的进气柴油机的进气是通过空气滤清器来过滤的,以防空气中脏杂物、灰尘等进入气缸内造成损坏。
在正常进气条件下,空气滤清器滤芯的使用寿命一般在200h 左右,若空气过脏、尘土过多,空气滤清器则会很快堵塞,影响发动机进气量,造成发动机工作不正常。
先进的汽车设计一般把空气的进气口设置在车顶,通过导管引进空气滤清器进气口,这样吸入的空气本身就比较清洁,能大大减轻滤芯的变脏和堵塞速度。
柴油机的使用者和维修人员尤其要注意,发动机后置,进气口设置在发动机罩内时,由于距地较近,前轮搅动,以及汽车运行时的空气卷吸作用,此时进入柴油机的空气品质最恶劣,空气滤清器极快堵塞乃至破损,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等故障发生。
4、柴油机与整车的动力匹配4.1 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主要可由三方面的指标来评定,即:(1)汽车的最高车速V amax,km/h;(2)汽车的加速时间t, s ;(3)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i max,%。
最高车速是指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混凝土或沥青)上,一定负荷情况下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设计汽车的最高车速要考虑到道路条件与交通情况。
一般情况下,公路上规定的车速有“持续车速”和“最高车速”。
显然,具有高动力性能的汽车其最高车速,要高于公路上规定的“最高车速”。
汽车的加速能力对平均行驶车速有很大影响,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系指汽车由第Ⅰ档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包括最恰当的换档时间)逐步换至高档后到达某一预定的距离或车速所需的时间。
超车加速时间系指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中等车速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
因为超车时汽车与被超车辆并行,容易发生事故,所以超车能力强,并行行程短,行驶就安全。
一般常用从0到某一高速所需时间(S)来表明汽车原地起步加速能力。
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30℃或40℃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来表示超车加速能力。
汽车的上坡能力是用满载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i max%来表示,显然最大爬坡度是指Ⅰ档最大爬坡度。
一般要求货车的爬坡度应达到30%,即16.5О左右。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有很多,归纳如下:(1)发动机的选用归根结底,汽车是由发动机来驱动的,因此发动机的动力性将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
与汽车动力性直接相关的就是发动机的外特性。
例如最大转矩将决定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标定功率将汽车的最高车速及加速能力。
(2)传动系的匹配传动系的效率和传动比的设计与汽车的动力性密切相关,这将在第3小节中介绍。
(3)汽车外形、质量等因素汽车的外形设计的合理与否决定了汽车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大小;汽车的自身质量则直接影响到滚动阻力、加速阻力、爬坡阻力,自身质量越大,阻力越大,汽车的动力性将显著下降;汽车轮胎的选用一方面直接影响滚动阻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将影响动力匹配设计;汽车质量的分布将影响驱动轮的附着力大小,若分布不合理,驱动轮附着力不够,不论有多强劲的发动机也是无法发挥作用。
4.2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有多种评定方法,目前国标规定有四种:(1)加速燃油消耗量。
汽车以直接档(或最高档)以30km±1km/h的初速度、油门全开通过500m试验路段所测得的燃油消耗量。
(2)等速行驶燃油消耗量。
汽车用最高档等速行驶500m,车速从20km/h 以10或20km/h为间隔直到最高车速的90%至少5个车速测量燃油消耗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