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9)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0)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1949=2.31950=2.751951=2.2381952=2.6171953=2.6171954=2.6171955=2.46181956=2.46181957=2.46181958=2.46181959=2.46181960=2.46181961=2.46181962=2.46181963=2.46181964=2.46181965=2.46181966=2.46181967=2.46181968=2.4618 1969=2.4618 1970=2.4618 1971=2.2673 1972=2.2401 1973=2.0202 1974=1.8397 1975=1.9663 1976=1.8803 1977=1.7300 1978=1.5771 1979=1.4962 1980=1.5303 1981=1.7051 1982=1.8926 1983=1.9757 1984=2.3270 1985=2.9367 1986=3.4528 1987=3.7221 1988=3.7221 1989=3.76591990=4.78381991=5.32271992=5.5149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1994=8.61871995=8.35071996=8.31421997=8.28981998=8.27911999=8.27962000=8.27842001=8.27702002=8.27702003=8.2774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2005=8.1013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
9月28日破7.900,---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 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7.80关口告破,同时贵过港币;3月8日保尔森访华,人民币突破7.73关口;5月8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夕,人民币突破7.70关口;7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7.60关口;10月24日G7财长会议举行后,人民币突破7.50关口;11月23日中国10月份贸易顺差以270.5亿美元创出新高,人民币突破7.40关口;11月27日第十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从11.007一路上涨至10.5434;12月12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后,人民币对美元连续5日上涨,连破3关破;12月20日中国央行意外加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加速,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2007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单边升值状态。
2010-2020汇率变化曲线

在过去的十年间,全球汇率市场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在2010年至2020年期间。
这段时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也导致了汇率的波动。
本文将对2010-2020汇率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深层原因和影响。
让我们来看看这段时间内一些重要国家和地区的汇率变化趋势。
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元的汇率一直处于震荡中,受到了全球经济政治环境的多重因素影响。
人民币的国际化也促使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稳步提升。
欧元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汇率一度跌至历史低点。
日元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强劲后,也面临了转弱的压力。
这些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国的进出口、外贸和国际投资。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货币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变化也对汇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0年后,各个国家开始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以管理整体经济风险。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开始采取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倡议,以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兴市场的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汇率的波动。
在过去的十年中,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其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也为全球汇率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2010-2020汇率变化曲线不仅反映了各国经济实力的动态变化,也折射出了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和演进。
对于全球贸易和投资者来说,理解和把握汇率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在深度了解汇率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后,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提高对国际市场的适应能力。
总的来看,2010-2020汇率变化曲线所反映的不仅是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变化,也是全球经济整体发展的缩影。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国际汇率体系的变化,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维护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稳定,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1、近十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而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出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一阶段从2000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第二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6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1:6.8左右。
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前天,已经跌破1:6.35,创历史新高。
这种走势可以用下面的图表形象的表示出来:2、人民币汇率变动成因分析汇率变动的6大影响因素:经济增长,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利差,通货膨胀1)经济增长进入200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年10%左右,国民总产值增长迅猛,同时国内通货膨胀率又较低,老百姓有很强的消费需求又有很强的购买力,使得人民币购买力增强。
同时国外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日本2000年后经济持续低迷或负增长,从而使得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得更强。
近20年中国GDP增速2)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及货币供应量进入两千年后,中国对美国的外贸呈连年递增的顺差形势,这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的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因此外汇储备也逐年剧增。
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美元的供应量的增加,从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下降,导致人民币的升值。
此外2011年,美国实行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就是增加美元供应量,实行贬值,这也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近30年中国外汇储备3)利差所谓利差理论,拿中美两国来说就是,中国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额近似等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额。
人民币汇率历史回顾1949年-1994年

人民币汇率历史回顾1949年-1994年人民币汇率历史回顾 1949年--1994年人民币汇率历史回顾 1949年--1994年1949年3月人民币汇率为600旧人民币/美元,至1950年3月调至42 000旧人民币/美元1950年3月至l951年5月共调高15次,从42 000旧人民币/美元调至22 380旧人民币/美元l955年3月,新币代替旧币,直到1971年11月,人民币汇率在近16年时间里基本保持为2.4618人民币/美元的水平在1972年人民币汇率偏离2.46人民币/美元后,人民币快速升值,并于l979年达到1.49人民币/美元1985年至1990年根据国内物价的变化,我国多次大幅度调整官方汇率。
1985年1月1日至10月1日由2.80人民币/美元逐步调整到3.20人民币/美元,下调12.5%。
l986年7月5日调至3.70人民币/美元,下调21.6%。
1990年11月17日调至5.22人民币/美元,下调9.6%。
l990年11月的5.22人民币/美元小步调整至1993年底的5.70人民币/美元1988年至1993年由于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进口需求猛增,外汇求大于供,市场汇率不断下跌,由5.70/美元贬值为l993年2月的8.20人民币/美元。
1993年5月取消限价,市场汇率骤升至11.20人民币/美元。
1993年7月以后,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中国人民银行对市场进行干预下,到1993年底市场汇率回落到8.72人民币/美元1994年1月1日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并轨,人民币官方汇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5.80人民币/美元下浮至1994年1月1目的8.70人民币/美元。
中国历年外汇储备总表--1950-2005年单位:10亿美元[打印]---------------------------------------------------------------------------------------- 年末End of Year 外汇储备Forex Reserves 年末End of Year 外汇储备Forex Reserves 年末End of Year 外汇储备ForexReserves1950年0.157(10亿美金)1969年0.483 (10亿美金) 1988年 3.372 (10亿美金)1951年0.045(10亿美金)1970年0.088 (10亿美金) 1989年 5.550 (10亿美金)1952年0.108(10亿美金)1971年0.037 (10亿美金) 1990年 11.093 (10亿美金)1953年0.090(10亿美金)1972年0.236 (10亿美金) 1991年 21.712 (10亿美金)1954年0.088(10亿美金)1973年-0.081(10亿美金) 1992年 19.443 (10亿美金)1955年0.180(10亿美金)1974年0.000 (10亿美金) 1993年 21.199 (10亿美金)1956年0.117(10亿美金)1975年0.183 (10亿美金) 1994年 51.620 (10亿美金)1957年0.123(10亿美金)1976年0.581 (10亿美金) 1995年 73.597 (10亿美金)1958年0.070(10亿美金)1977年0.952 (10亿美金) 1996年 105.049 (10亿美金)1959年0.105(10亿美金)1978年0.167 (10亿美金) 1997年 139.890 (10亿美金)1960年0.046(10亿美金)1979年0.840 (10亿美金) 1998年 144.959 (10亿美金)1961年0.089(10亿美金)1980年-1.296(10亿美金) 1999年 154.675 (10亿美金)1962年0.081(10亿美金)1981年 2.708 (10亿美金) 2000年 165.574 (10亿美金)1963年0.119(10亿美金)1982年 6.986 (10亿美金) 2001年 212.165 (10亿美金)1964年0.166(10亿美金)1983年8.901 (10亿美金) 2002年 286.407 (10亿美金)1965年0.105(10亿美金)1984年8.220 (10亿美金) 2003年 403.251 (10亿美金)1966年0.211(10亿美金)1985年 2.644 (10亿美金) 2004年 609.932 (10亿美金)。
人民币美元汇率一览表

人民币美元汇率一览表(1949—2011)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1949=2.31950=2.751951=2.2381952=2.6171953=2.6171954=2.6171955=2.46181956=2.46181957=2.46181958=2.46181959=2.46181960=2.46181961=2.46181962=2.46181963=2.46181964=2.46181965=2.46181966=2.46181967=2.46181968=2.46181969=2.46181970=2.46181971=2.26731972=2.24011973=2.02021974=1.83971975=1.96631976=1.88031977=1.73001978=1.57711979=1.49621980=1.53031981=1.70511982=1.89261983=1.97571984=2.32701985=2.93671986=3.45281987=3.72211988=3.72211989=3.76591990=4.78381991=5.32271992=5.5149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1994=8.61871995=8.35071996=8.31421997=8.28981998=8.27911999=8.27962000=8.27842001=8.27702002=8.27702003=8.2774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2005=8.1013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
9月28日破7.900,---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7.80关口告破,同时贵过港币;3月8日保尔森访华,人民币突破7.73关口;5月8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夕,人民币突破7.70关口;7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7.60关口;10月24日G7财长会议举行后,人民币突破7.50关口;11月23日中国10月份贸易顺差以270.5亿美元创出新高,人民币突破7.40关口;11月27日第十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从11.007一路上涨至10.5434;12月12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后,人民币对美元连续5日上涨,连破3关破;12月20日中国央行意外加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加速,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2007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单边升值状态。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

通货 膨胀率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因素 有很多,通过对这些因素的 分析,就可以得出人民币汇 率的上升发展趋势。
国际 收支状况
经济 增长率
对宏观经济 的影响 对国内金融 市场的影响
对中美贸 易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理论上讲,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促进国际收支实 现均衡,同时,本币升值使国内经济因外部需求减少而紧缩。但从实 际情况来看,对进出口的影响并不大,一是由于“曲线效应”,汇率 变动对进出口余额的影响存在时滞,短期内难以看到汇率变动对国际 收支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二是升值幅度较小,对国际收支结构变化影 响有限。但若从更深层次来分析,则发现是我国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 使然。 • 从进口方面看,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出现了对国内通货紧缩的预期, 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的信心不足,抑制了资本产品和原材料进口 需求。 • 从出口方面看,我国内需不旺,根据商务部的数据,在600 种主要消 费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达428 种,占71.3%,过剩的产品对国际市 场形成很强的依赖性,即使人民币升值,企业也难以通过提价将升值 影响转移给国外进口商,只能牺牲利润换取市场份额。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在1994年以前, 人民币汇率有较大幅度的贬 值。这是由于此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实力不强, 为了加快我国的经济 发展, 我国政府采取人民币逐步贬值的方法来促进我国的出口, 提高我国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而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1994年以后, 人民币汇率是小幅度升值的。这是由于在
• 人民币汇率改革和逐步升值一个主要外部原因可以说是中 美贸易持续逆差,而导致美国政治压力。因此,汇改对中 美贸易的影响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美国方面,相对于支出较低的国民储 蓄率和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导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低下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方面,我国 的汇率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国内经济的失衡对于中美贸易 失衡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近十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表

26% 26% 26% 26% 25% 26% 25% 26% 25% 26% 26% 26%
期间:2005-2014
年
月
2005 2006 2007 200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9% 19% 19% 20% 20% 21% 21% 21% 22% 22% 22% 23% 23% 24% 23% 24% 24% 24% 24% 24% 23% 24% 23% 23% 23% 24% 24% 24% 24% 24% 24% 25% 25% 25% 25% 25% 26% 26% 26% 26%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美元累计贬值率
6.8270 6.8269 6.8263 6.8263 6.8280 6.7909 6.7750 6.8105 6.7011 6.6908 6.6762 6.6227 6.5891 6.5752 6.5564 6.4990 6.4845 6.4716 6.4442 6.3849 6.3549 6.3233 6.3482 6.3009 6.3115 6.2919 6.2943 6.2787 6.3355 6.3249 6.3320 6.3449 6.3410 6.3028 6.2892 6.2855 6.2795 6.2779 6.2689 6.2208 6.1796 6.1787 6.1788 6.1709 6.1480 6.1425 6.1325 6.0969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趋势及其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趋势及其影响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判断汇率问题的主要标准应该是国内经济状况,关键是看国内经济在现行汇率制度下的运行状态和经济发展小的可持续性。
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将更为重要:汇率稳定将为中国的企业提供一个内外一致的稳定的货币环境;稳定的币值也有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利用外国直接投资。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周期也主要表现为投资周期,稳定的投资有利于我国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缓解就业压力,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经济中的可信任度,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一作用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已得到充分表现;当今世界金融市场充斥着投机行为,人民币贸然改变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将有可能引发中国甚至是世界的金融危机,中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的巨额增长就与国际金融投机行为不无关系。
所以,一直以来力求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和稳定的政策在现实中也显现了良好效应。
但是汇率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一国货币的相对价格首先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了其对外价值;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伴随着一国经济和贸易迅速发展,其货币几乎无一例外地趋向升值。
中国经济经过近20多年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人民币升值将是必然的趋势。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度必然提高,适度提高人民币估值,也有助于多吸收外部资源并减轻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从制度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固定汇率制在资本自由流动的环境下,其维持成本是相当高的,有时甚至是不现实的。
目前美元持续贬值,世界主要国家货币汇率波动频繁,使得我国外汇储备承受了更大的风险,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也异常艰辛;再者,我国现行的结售汇制是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性货币的,这将必然导致货币投放的结构性失衡,不利于我国经济全面均衡地发展。
所以,弹性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也将是大势所趋;只不过,这个变革过程应当是谨慎和渐进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摘要: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人民币的汇率受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在近10年里,人民币汇率变化一直是根敏感的经济弦。
人民币在10年里历经了一系列升降的变化,但总体趋势是升值的。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逐渐显现的,是我国社会经济深刻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关键词:汇率美元升值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
近1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这些都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2005年7月21日以来,我国对完善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改革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总体小幅升值。
一.2002-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
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
一阶段从2002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在第二阶段中又可以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六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6.8:1左右。
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跌破6.35:1,创历史新高。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
总的来说,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外汇市场中,市场人士都十分关注各国的各种经济数据,如国民经济总产值、消费者物价指数、利率变化等。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主要原因如下:
(一).宏观经济政策。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即日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小幅升值2%,
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就是我国政府根据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结合我国国情而制定的汇率制度。
(二).经济增长速度。
这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的因素。
国民总产值的增长会引起国民收入和支出的增长。
收入增加会导致进口产品的需求扩张,继而扩大对外汇的需求,推动本币贬值。
而支出的增长意味着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刺激出口增加外汇供给。
所以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会引起本币升值。
(三).国际收支的情况。
这是影响汇率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
所谓国际收支,简单的说,就是商品、劳务的进出口以及资本的输入和输出。
国际收支中如果出口大于进口,资金流入,意味着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则本币会上升。
反之,若进口大于出口,资金流出,则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下降,本币会贬值。
(四).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
在纸币制度下,汇率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所决定的。
按照购买力评价说,货币购买力的比价即货币汇率。
如果一国的物价水平高,通货膨胀率高,说明本币的购买力下降,会促使本币贬值。
反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