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类害虫识别与防治共26页
园林常见害虫识别精品PPT课件

霜 天 蛾
七、枯叶蛾类 属鳞翅目枯叶蛾科。 1.松毛虫 又名毛虫、火毛虫,食害松科、柏科。
八、螟蛾类 在园林植物较常见的有黄杨绢野螟、绿翅绢野螟、樟巢螟等。
黄杨绢野螟的成虫与幼虫
八、螟蛾类 在园林植物较常见的有黄杨绢野螟、绿翅绢野螟、樟巢螟等。
园林植物常见害虫识别
园林植物常见害虫识别
根据害虫危害植物部位不同,可分为:
1.食叶害虫 2.吸汁害虫 3.蛀干害虫 4.地下害虫
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主要种类识别
1. 蛾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2. 蝶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3. 叶甲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4. 其它类食叶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5. 软体动物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美国白蛾网幕
居民院内的 树木被害状
与相似成虫的区别
美国白蛾:腹部背面白色;前足基节、腿节为橙黄色, 胫节和跗节内侧白色、外侧黑色。
美国白蛾
柳毒蛾:足胫节和跗节具黑白色相间环纹。
榆毒蛾:前足腿节、跗节,中后足腿节前半部及跗节均 为橙黄色。
白雪灯蛾:腹部侧面除基部和端部外,有红斑,背面与 侧面各有一列黑点。
危害特征:
①叶片失绿,出现黄色、白色、红色等斑点; ②叶片卷曲,皱缩变形; ③形成各种虫瘿; ④枝叶有蜜露,诱发煤污病。 ⑤引起植物养分和水分减少,影响生长发育,
危
幼虫
害
状
蛹
幼
柑橘凤蝶
虫
十二、叶蜂类 属膜翅目叶蜂总科。
1.蔷薇三节叶蜂 又名月季叶蜂、田舍三节叶蜂。危害蔷薇、月 季、黄刺玫、玫瑰等花卉,以幼虫食叶,严重时可把叶片食 光。
2.柳厚壁叶蜂 又名柳瘿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
小菜蛾及其综合防治课堂PPT

寄生天敌对小菜蛾种群的 控制作用模拟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密度(头/米 A: C K
2)
1
3
5
7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密度(头/ 米 B :赤 眼 蜂
2)
1
3
5
7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密度(头/ 米
2)
C :绒 茧 蜂
1
21
天敌对小菜蛾种群的自然控制作用
(EIPC)
43.04
8.28 1.57 1.07 4.85
8.32
2.1 1.24 3.67 1.2 14.94 5.35
Spring Autumn
Pathogens Trichogramma
Cotesia Oomyzus Predators Parasitoids
蚂蚁,蜘蛛 ,草蛉,叉角厉蝽
32
2、生物防治
增加释放天敌
– 寄生性天敌 Parasitoids
卵期: 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 幼虫期: 小菜蛾啮小蜂Ommyzus sokolowsakii ,
小菜蛾绒茧蜂 Cotesia plutellae
– 病原微生物 Entomo-pathogens
C : 绒 茧 蜂 +啮 小 蜂
150
100
50
0
1
3
5
7
9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密度(头/米
2)
D: 赤 眼 蜂 +绒 茧 蜂 +啮 小 蜂
1
森林昆虫学101蛾类

11
么么么么方面
Sds绝对是假的
为害情况:幼虫为害果 实,直达果心,不但食 肉,还为害种子,也能 为害桃梢。早期受害蛀 果孔粗,有虫粪排出, 孔周围变黑,形成膏药 状,俗名黑膏药。晚期 蛀果孔小,有点像桃小, 孔周围变成青绿色。
2021/4/21
13
对桃先害桃梢,主要在花期,从顶端2~3片叶 柄基部钻入,向下为害(沿髓部),有转梢现象, 常有流胶现象,后期为害桃果。
培土,在根基处培土压实。客土。
2021/4/21
7
② 加强树上防治。卵果观测:各代卵盛期喷药1到 2次,看萼洼处,抽3-5%的树,要有代表性。喷第1 次后半月再喷第2次,可喷施拟除虫菊酯类,还可 人工摘除虫果。
③ 对堆果场,收购站,要减少虫源,要注意其他 寄主联防。
④果实套袋。1果1袋,13厘米×20厘米,6月中旬 以前完成。采收期前15天撕袋。
金冠、红玉、国光蛀果率高,鸭梨前期低、后期高 (石细胞原因)
③ 天敌 甲腹茧峰,寄生于幼虫,还有齿姬蜂。
2021/4/21
6
防治措施:
本虫发生不整齐,产卵习性隐蔽,出土是薄弱环节,① 狠抓地下防治
药剂毒杀出土幼虫和脱果幼虫,连续出土后14天第1轮撒 粉,4%敌马合剂。
化防:见蛾后可地下撒粉,用药是4%敌马合剂粉剂。 用量大树,每株10-15公斤,撒于树冠投影下1尺范围。若 草多,须先除草,山上周围石缝中也要撒。若发生严重, 在20天后第2次施药,可用50%辛硫磷喷雾,300-500倍,渗 于土中一定厚度,一般0.5-1斤/亩。
② 果实套袋。③ 诱杀成虫,糖醋诱杀。④ 拾、摘虫果, 消灭幼虫。⑤ 药杀虫卵及幼虫,做好预测。
另要兼治不同寄主上的虫。
园林植物常见天蛾的危害及防治

园林植物常见天蛾的危害及防治天蛾类昆虫属鳞翅目天蛾科,为较大型昆虫,是园林中主要害虫之一。
一般天蛾成虫形态像蜂鸟,飞翔力强,常取食植物花密;身体梭形,其前翅狭长而长,后翅短三角形,复眼大,胸部粗壮,腹部末端尖,触角端部较细而弯曲。
幼虫体型较肥胖,一般为圆筒形,腹部由11节组成,其中第8节背板有一个尾角,腹部各节常有自气门上方向后斜向背部的斜形带纹。
天蛾种类较多,在全世界大约为1000多种,我国可能有近200种,为害园林植物的天蛾害虫主要有柳天蛾、豆天蛾、葡萄天蛾、白薯天蛾、榆绿天蛾、桃六点天蛾、霜天蛾、黑边天蛾、八字白眉天蛾等。
现就其危害特点、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加以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一、危害特点天蛾低龄幼虫取食植物叶片表皮,多将叶片咬成孔洞或缺刻。
高龄后的大幼虫食量大增,可将叶片吃光仅残留部分叶脉和叶柄,严重时常常食成光杆,削弱树势。
树下常有大粒虫粪落下,较易发现。
二、几种天蛾的识别及习性1、柳天蛾学名:SmerinthusplanusplanusWalker。
别名眼纹天蛾、蓝目天蛾、蓝目灰天蛾。
分布于东北、华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朝鲜、日本、原苏联也有分布。
主要危害杨、柳、桃、凌霄、樱花、丁香、海棠、女贞等园林植物。
⑴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0~35毫米,翅展80~90毫米。
体翅灰黄至淡褐色。
触角淡黄色;复眼大,暗绿色。
胸部背面中央有一个深褐色大斑。
前翅顶角及臀角至中央有三角形浓淡相交暗色云状,外缘翅脉间内陷呈浅锯齿状,缘毛极短。
亚外缘线、外横线、内横线深褐色;肾状纹清晰、灰白色基线较细、弯曲;外横线、内横线下段被灰白色剑状纹切断。
后翅淡黄褐色,中央紫红色有一个深蓝色的大圆眼状斑,斑外有一个黑色圈,最外围蓝黑色,蓝目斑上方为粉红色。
后翅反面眼状斑不明显。
卵椭圆形,长径约1.8毫米。
初产鲜绿色,有光泽,后为黄绿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70~80毫米;头较小,宽4.5~5毫米,黄绿色,近三角形,两侧色淡黄;胸部青绿色,各节有较细横格;前胸有6个横排的颗粒状突起;中胸有4小环,每环上左右各有1个大颗粒状突起;后胸有6小环,每环也各有1个大颗粒状突起。
刺蛾类害虫防治方法

2023刺蛾类害虫防治方法contents •刺蛾类害虫概述•刺蛾类害虫的识别•刺蛾类害虫的防治方法•刺蛾类害虫防治的注意事项•刺蛾类害虫防治的成功案例•刺蛾类害虫防治的前景与展望目录01刺蛾类害虫概述刺蛾类害虫是一种鳞翅目昆虫,因幼虫身上多刺而得名。
定义刺蛾类害虫分为多种类型,如黄刺蛾、褐刺蛾、扁刺蛾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分布刺蛾类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地区。
习性刺蛾类害虫以植物为食,幼虫多在叶子上取食,成虫多在夜间活动。
分布与习性刺蛾类幼虫取食植物组织,导致叶片破损、植株矮小等问题。
对农作物的危害破坏植物组织刺蛾类害虫的幼虫和成虫可能传播植物病害,如病毒病等。
传播病害刺蛾类害虫的危害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影响其市场价值。
影响农产品质量02刺蛾类害虫的识别形状识别刺蛾类害虫的幼虫呈长椭圆形,身体上有许多刺毛和瘤突,体色多为深绿色、褐色或黑色。
蜕皮识别幼虫蜕皮时,体色会变成浅色或白色,同时体表上的刺毛和瘤突也会减少或消失。
幼虫形态识别刺蛾类害虫的成虫呈灰褐色或褐色,体表有许多灰色或褐色的细毛。
前翅呈三角形或卵圆形,前翅端部较尖,后翅则呈椭圆形。
形状识别成虫的头部较小,胸部较宽,腹部细长,身体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绒毛。
前翅上也有许多细小的绒毛,但翅脉清晰可见。
特征识别成虫形态识别叶片受害刺蛾类害虫主要以叶片为食,受害叶片会出现缺刻、孔洞、萎蔫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新梢受害刺蛾类害虫也会对新梢进行啃食,导致新梢生长受阻,甚至枯死。
同时,幼虫还会在树皮裂缝中取食,导致树皮破裂、脱落。
危害症状识别03刺蛾类害虫的防治方法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精耕细作,及时清除杂草和虫卵,减少刺蛾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
合理轮作通过合理轮作,可以减少刺蛾的食源,从而降低其繁殖和危害程度。
选择抗性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减少刺蛾对作物的危害。
农业防治利用刺蛾的天敌如茧蜂、赤眼蜂等昆虫来控制其数量。
天敌控制微生物防治植物源农药使用微生物菌剂等生物农药,破坏刺蛾的肠道,导致其死亡。
美国白蛾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

美国白蛾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西哥、日本、朝鲜等国;1979年在中国辽宁首次发现,又蔓延至山东、陕西、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近两年在河北省任丘华北石油工矿区多处发现其危害,有一定蔓延严重的趋势。
一、为害植物美国白蛾食性极杂,幼虫吐丝结巢群居300多种植物。
主要为害行道树、观赏树木、果树和花卉,尤其是阔叶树受害最重。
其中悬铃木、白蜡、椿树、泡桐、金银木、山楂、桑树等受害较重,美国白蛾还为害桃、樱花、杨树、柳树、榆、槐、海棠、丁香、紫荆、五角枫、爬山虎、葡萄、金银花等园林植物,同时也为害园林植物周围的玉米及蔬菜等农作物。
美国白蛾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危害针叶树,但在老龄幼虫分散危害时,往往对个别针叶树造成一定的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美国白蛾的食性也往往发生一定的改变。
二、为害症状美国白蛾以幼虫取食植物的叶片,1至2龄的幼虫一般群居在吐丝结成的网幕中,在叶的背面啮食叶肉,残留叶子上表皮及细叶脉,被害叶呈纱窗状,仅个别嫩叶被咬成小洞;3龄幼虫可将叶片咬透,呈小孔洞。
随着虫龄的增长,幼虫不断将网幕增大以扩充食料。
常见的网幕长1米左右,大的网幕可从树梢向下拉到树干的基部,长达3米以上。
一棵树上的网幕有几个到十几个,多的达200多个。
网幕把树叶及小枝条缀连在一起,内有大量虫粪、幼虫和幼虫脱的皮壳,对树木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
4龄后幼虫分散成小群体蚕食叶片,5龄后幼虫爬出网幕单独活动、取食,直到全树叶片全部被吃光。
同时幼虫向附近的大田作物、蔬菜、花卉和杂草等植物上转移危害。
美国白蛾大发生时,由于食性杂,发生量大,传播蔓延快,以致所到之处,不少园林植物的叶片被吃光,严重地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受害区各种园林植物呈现一片枯黄,状如秋天,甚至造成树木枯死。
因此,美国白蛾对城市园林绿化影响极大,为国际重要检疫对象,也是中国重要害虫检疫对象。
三、形态特征1.成虫:为白色中型蛾子,体长9至14毫米,翅展23至44毫米,体白色。
莲田斜纹夜蛾的识别与防治

土肥植保·
魏博士说蔬菜病虫害
常躲在作物下部或其他隐蔽处,阴天可整天为害。
初孵幼虫群集于卵块的附近取食为害,3龄以上幼
虫有明显的假死性,4龄幼虫食量剧增。
为害莲藕
等水生植物的幼虫,老熟后便浮水至岸边,后入土
化蛹。
2.为害症状 斜纹夜蛾幼虫主要啃食莲叶、花
蕾、莲花、子房及嫩莲子等。
低龄幼虫群集啃食叶
肉(图1),高龄幼虫逐渐分散为害。
受害叶片常出
现缺刻及呈窗纱状,仅剩一层表皮和叶脉(图2);
酒液中加少许敌百虫,将混合液于傍晚置于距地
面60厘米处。
③化学防治。
在卵块孵化至3龄幼虫
期间喷洒药剂防治,此期间幼虫群集叶背面为害且
抗药性低,宜在傍晚前后喷药防治。
药剂可选用高
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
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茚虫威、吡虫啉等
药剂中的一种进行喷雾防治。
施药时采取针对性防
治与全田喷药相结合的办法,重点防治田间虫源中
心,并注意轮换或交替用药。
莲田斜纹夜蛾的识别与防治
湖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魏林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常见主要害虫及防治方法

常见主要害虫及防治方法常见园林植物主要害虫及防治方法虫名(学名)特征图片危害及发生特点防治方法蛴螬(金龟子幼虫的统称)(大黑鳃金龟子、铜绿金龟子)幼虫一般为乳白色,头赤褐色,有3 对足,体长一般在5-30mm。
体胖而弯曲,常呈“C”字型。
幼虫为地下害虫,取食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根茎部,造成缺苗或地上部叶片发黄、萎焉甚至枯死。
成虫也可为害。
1.要施用完全腐熟的肥料可避免危害,又可避免金龟子产卵。
2.在蛴螬入土越冬前或上升到表土后适时深翻圃地。
3.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夏季成虫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4.成虫盛发期,对树木进行喷洒2.5%溴氰菊酯4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
幼虫期,也可用胃毒剂浇灌根部,杀死幼虫。
5.溏醋液诱杀春季用糖:醋:水按1:3:10配成糖浆,溶入0.01的50%的甲胺磷或0.5的90%的敌百虫,200个/亩放一个盆。
同时可杀地老虎。
蝼蛄(东方蝼蛄、华北蝼蛄等)成虫体黄褐色,全身密生黄褐色的细毛。
腹部近纺锤形,前翅达腹的中部,后翅长。
若虫初为乳白色,以后头,胸和足为灰褐色腹部黄色。
蝼蛄在土里咬食刚播种的种子,或把作物的幼苗的嫩茎、匍匐枝咬断,使植株干枯而死亡。
另外,由于蝼蛄在近地面活动时,地表有隆起的虚土状隧道。
春秋为幼虫为害,成虫为6、7月发生,危害地上部分。
1.灯光诱杀:5月上旬-6月中旬、9月份是蝼蛄最活跃的时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人工捕杀:对新拱起的蝼蛄隧道,采用人工挖洞捕杀虫、卵。
3.用熟麦麸或豆饼与敌百虫、二嗪农或辛硫磷制成毒饵防治。
地老虎类(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 是夜蛾的幼虫,成熟幼虫体长3-6 cm左右,呈圆筒形,灰色至黑色,体表有皱纹或颗粒。
4-5月3龄前幼虫在浅土层危害,昼夜活动群集于叶片和茎上;3龄后分散活动,夜间为害,咬断幼苗根茎或末出土的幼苗。
1.采用黑光灯或糖酯液诱杀成虫,糖醋液的调配方法为:糖:醋:酒:水:90%敌百虫为6:3:1:10:1份调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