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病例分析考题精选集
神经病学试题问答题简答题病例分析

神经病学试题问答题简答题病例分析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三偏综合征2、交叉性瘫痪3、脊髓休克4、癫痫持续状态5、放射性疼痛二、名词解释1、内囊损害时,出现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双眼同向偏盲,简称三偏综合征,常见于脑血管病时。
2、即同侧颅神经周围性瘫痪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是脑干损害的特征性表现。
3、急性脊髓横贯损害时,病人出现双下肢软瘫,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引不出,小便潴留,称为脊髓休克。
4、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强直一阵挛发作(GTCS)若在短期内频聚发生,以致发作间隙中意识持续昏迷者。
5、神经干,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病变刺激时,疼痛不仅发生于刺激局部,且可扩展到受累感觉神经的支配区,称为放射性疼痛。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一般脑脊液化验检查包括哪些内容?写出各项正常值。
2、癫痫发作有哪些类型,治疗大发作及小发作的药物有哪些?3、分别说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神经炎的治疗原则。
4、试述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病因,主要的症状及体征,以及主要的保守治疗方法。
5、试述左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浅支)闭塞时的临床表现。
6、病员男40岁,因左肋缘疼痛6+月,左下肢无力Ⅰ月入院。
查体:左肋缘区痛觉减退,右脐以下痛觉减退,左趾部位觉减退,左下肢肌力Ⅱ°,伴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抗进,左侧Babinski's征(+)。
请讨论定位诊断及进一步检查的方法。
三、问答题1、包括脑脊液压力,Queckenstedt试验,细胞数、蛋白、糖、氯化物等。
腰穿正常脑脊液压力为80~180mm水柱(0.78~1.76KPa),白细胞0~5×106/L,红血球为0,蛋白0.15~0.45g /L,糖2.5~4.4mmol/L,氯化物120~130mmol/L。
2、有①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复杂部分性,部分性发作,继发为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
②全面性发作──失神经发作,肌阵挛发作,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强直一阵挛发作,无张力性发作。
神经内科病例分析研究

神经内科学1. 16岁女性,患感冒后出现眼睑下垂9天。
无多汗、震颤等表现。
检查:血压正常。
瞳孔正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
右眼外展、内收有中等度障碍,向上、向下视也有轻度障碍。
左眼只有轻度内收障碍.眼轮匝肌、咬肌、口轮匝肌有轻度肌力减退。
四肢肌力正常。
无肌萎缩,无反射异常和感觉异常.甲状腺轻度肿大。
经做某一试验,神经症状得以一过性完全消失。
该病的诊断首先考虑下列哪个病A。
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症B。
多发性肌炎C. 皮肌炎D. Fisher综合征E. 重症肌无力症答案:E2. 周期性瘫痪不应有的表现是A. 骨骼肌弛缓性瘫痪B. 大小便障碍C。
脑脊液正常D。
血清钾降低E。
腱反射减弱答案:B;周期性瘫痪表现为骨骼肌弛缓性瘫痪,肌力差,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无尿便障碍,低钾型多见,脑脊液正常.3. 重症肌无力因肺部感染给予相应治疗,3天后发生危象,这时首先应A。
鉴别危象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B. 停用导.。
.非常抱歉,您的当前状态为游客,因此只能查阅部分内容.要查阅完整内容请注册或者登录。
UID26642 帖子210 精华10 积分1 医币2358 在线时间18 小时注册时间2008—3-29 最后登录2008-5—1 查看详细资料TOP 医学英语有奖翻译(第五期)burke见习医生帖子210 积分1 医币2358 鲜花1 鸡蛋0 来自xian 个人空间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2# 大中小发表于2008—4-23 14:14 只看该作者101. 左侧直接及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提示损伤部位在A. 左三叉神经B. 左动眼神经C。
右面神经D. 右三叉神经E。
左面神经答案:E102. 左侧脑桥基底部病变的特点是A。
常有剧烈的面痛B。
受损范围广泛C. 瞳孔常散大D. 上、下肢瘫痪在左侧面瘫的对侧E. 多有昏迷和抽搐答案:D103.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一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最先考虑下列哪个部位的动脉瘤破裂A。
大脑中动脉B。
神经系统病例分析习题14

例1 患者:男,31岁,已婚,业务员,因头痛、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6天入院。
半年来全身反复发生无自觉症状的红斑,院外按“多形性红斑”给予抗过敏及抗炎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否认婚外性接触史,其妻体健。
查体:消瘦明显,躯干、四肢散在分布红斑、斑片及瘀斑,大小不等,呈环形、地图形或不规则形,压之不完全褪色,掌跖部分局限性牛肉红色斑片,轻度浸润,部分附有袖口样脱屑,龟头散在多个斑疹。
肛周有扁平疣状赘生物,头皮、前额见小片状萎缩斑秃。
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言语清,眼底正常,左侧面部痛觉减退,左侧中枢性面瘫、舌瘫,左下肢肌力ⅱ级,左上肢o级,左侧偏身痛觉减退,左侧babinski征(+),脑膜刺激征(+)。
请皮肤科会诊,再次追问病史,自述近9个月有多个性伴,发生多次无防护性性行为,8个月前龟头曾有无痛性小结节、溃疡,10天后自行消失。
化验:血白细胞13.2×109/l,血沉33 mm/h,腰穿压力30 cm h2o (1 cm h2o=0.098 kpa),脑脊液细胞总数288×106/l,白细胞278×106/l,单核0.66,多核0.34,蛋白550 mg/l。
血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阴性,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1∶8阳性,血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凝集试验(tpha)阳性。
颅脑ct示双侧基底节区、右颞叶脑梗塞,脑电图各区以δ波和θ波为主,右半球明显,颅脑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示双侧大脑前动脉流速增快。
肛周疣状赘生物病理符合扁平湿疣改变,确诊为脑膜血管梅毒导致脑血栓形成。
治疗:脑血栓形成的治疗给予脱水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抗梅毒治疗,先给予泼尼松5 mg,每天4次,连用3天,青霉素2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天2次,次日改为4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天2次,从第三天起为800万单位入液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5天后减半应用15天。
经上述治疗,皮疹明显消退,左侧肢体肌力ⅳ级。
神经内科病例分析考题精选集

病例分析病例分析1患者,XXX,男,79岁,因头晕3小时入院,3小时前看电视过程中,突发头晕,视物旋转,睁眼尤甚,恶心呕吐(吐胃内容物)3次,伴全省大汗,无肢体乏力及抽搐,自服硝酸甘油,卧床休息无缓解,出现左侧面麻,左手及左脚行动不听使唤,急送急诊科,查血糖8.7mmol/L血钾2.92mmol/L,ECG示窦性心律,Ⅰ°AVB,以低血钾症收内分泌科,PE:BP120/70Hg,T:36.2℃,R:19次/分,P:88次/分。
神志清楚,精神欠佳,颈软,无抵抗,呼吸平稳,无异味,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尖部Ⅲ/6G SM 吹风样杂音,腹平软,肝脾未及,肠鸣音存在,双肾区无叩击痛,四肢无浮肿疼痛。
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吐词欠清,水平及垂直性眼球震颤,左侧眼球轻度内陷,左眼裂稍小,左侧瞳孔2mm,右侧3mm,对光反射存在,视物无障碍,眼底视乳头清晰,Ⅲ度视网膜动脉粥样硬化。
左额皮肤汗少,左侧面部浅感觉减退。
下颌无偏斜,双侧额纹及鼻唇沟等深,闭目有力,轻度饮水呛咳,声音嘶哑,转颈有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手指鼻欠佳,左手轮替动作欠协调,左下肢膝胫实验阳性,步态不稳,向左偏斜,右侧上下肢浅感觉减退,四肢腱反射对称引出,病理症阴性,皮肤划痕试验阴性。
问题:1.该病人定位诊断如何?2.定性试验应有那些?3.应该采取怎样的治疗措施?答案:1.左脑干交感神经中枢,左侧前庭神经核,左侧三叉神经核,左侧脊髓丘脑束的三级纤维,左侧疑核。
2.Wallenberg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性3.超早期溶栓,抗血小板治疗。
病例分析2患者:郑某某,男性,72岁,以“右侧肢体震颤伴行走不便3年,加重10天”入院。
入院前3年患者始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震颤,以右下肢开始,呈节律性抖动,渐累及右上肢,震颤多于静止时出现,精神紧张时加重,随意动作时减轻,睡眠时消失,无口唇、下颌、舌头抖动,并有行走笨拙、缓慢,走路时起步困难,步伐小,身体前倾,且面部表情呆板,无头痛、眼花,无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无畏冷、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喘等。
神经系统病例分析习题2

患者女性,38岁。
主因间断头痛伴发热5个月于06-6-5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部不适、低热,体温最高38.0℃,伴咽痛,无恶心、呕吐。
在当地卫生院按“上感”输液治疗4天(具体不祥),症状明显缓解。
患者继续工作,但仍有头痛间断发作。
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头痛,烦躁,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
次日出现发热,烦躁不安,意识不清,乱打乱骂,不认家人等精神症状,急送我院。
未经特殊处理,转二八五医院精神科,按“精神分裂症”治疗,3天后患者精神症状好转,无烦躁不安,意识转清,偶有头痛。
腰穿查脑脊液:压力210mmH2O,细胞数0.003×109/L,蛋白0.4g/L,氯化物105.33mmol/L。
之后转入二八五医院神经内科,按“病毒性脑炎”治疗41天,病情好转出院。
继续口服抑制免疫、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
患者症状时轻时重,仍有头痛、低热。
曾在天坛医院门诊查脑脊液白细胞数50/uL,单核98%;GLU2.6mmol/L,蛋白85mg/dL,氯化物120mmol/L;血及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升高;脑脊液OB阴性,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无抽搐,无肢体麻木及活动障碍。
病后精神及食欲欠佳,睡眠可,二便正常。
既往体健。
否认肝炎、结核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
否认家禽接触史。
入院查体:体温37.4℃、脉搏91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95/65mmHg。
神清语利。
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直径3.0mm,左侧瞳孔2.5mm,左侧瞳孔呈椭圆形,对光反射灵敏。
眼动充分,无眼震。
眼底:明显充血水肿,双侧视乳头边缘模糊,右侧眼底可见片状出血。
面额纹对称,伸舌居中。
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侧病理征(-)。
感觉及共济检查正常。
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后给予脱水,抗病毒,抗结核,大剂量激素冲击等治疗。
治疗5天后患者头痛明显减轻,体温降至正常。
神经系统病例分析习题4

【病例1】女孩,5岁,2个月前突然高热39.5℃,3天后发现左下肢不能活动,经治疗后体温虽降至正常,但左下肢的运动并未恢复,且肢体逐渐变细,需持杖行走。
检查发现:头、颈、两上肢及右腿无运动障碍;左下肢完全瘫痪,肌张力减退,腱反射(膝和跟腱)消失,足肌、小腿肌及大腿后面肌松弛,肌肉明显萎缩,无病理反射和其他任何感觉障碍。
试分析病变发生的部位。
【病例2】青年女子,25岁,主诉近数月来,自觉两上肢内侧感觉异常,曾两次吸烟时烟头烫伤手指,而无痛觉。
检查发现患者两上肢(包括臂、前臂和手)前、后面内侧半的皮肤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
双手肌肉明显萎缩,手指不能作收、展运动及拇指的内收、对掌运动;前臂肌有些萎缩,双侧腕关节的屈伸运动乏力。
患者双眼上脸下垂,瞳孔缩小。
【病例3】男,60岁,主诉近一年来行走困难,走路不知深浅,在黑暗处更严重,甚至不敢行走。
检查发现:患者步态不稳,两足过度叉开站立。
令其双足并拢直立,睁眼时尚可,如闭眼则立即摇晃倾倒(Romberg征阳性)。
两下肢的肌力正常,髌腱和跟腱反射消失。
脐平面以下双侧深感觉和两点辨别觉均消失,但触觉仅减弱。
【病例4】患者男性,46岁,背部被人戳了一刀,1年后,脊髓损伤所致的左下肢完全瘫痪依然存在。
检查发现:左下肢随意运动消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肌无明显萎缩,Babinski征阳性。
右侧躯干肋弓以下和右下肢的痛、温度觉丧失,但本体觉和触觉基本正常;左侧躯干剑突平面下和左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位置觉)消失,左半身自乳头以下精细触觉(两点辨别觉)消失,触觉减弱。
其它未发现异常。
试分析病变的部位发生在哪一侧,损伤了哪些结构?并解释产生上述症状的原因。
【病例5】男,61岁,在数周前,突然昏迷不醒。
意识恢复后,出现右上、下肢不能动弹,舌活动不灵活。
检查发现:①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无肌萎缩。
②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左侧半舌肌明显萎缩。
神经系统病例分析习题6

神经系统病例分析习题6【病历摘要】患者李某女56岁于2000年家人发现患者经常呆坐愣神,反应迟钝。
有时无故发脾气,夜眠差,但尚能胜任家务。
2004年9月患者记忆力明显下降、表情呆板、四肢僵硬,有时因走路不稳平地摔跤,个人生活需协助。
经宣武医院诊断“帕金森病”予以金刚烷胺服用后,出现幻視。
看见满地都是老鼠,故停服金刚烷胺换为左旋多巴治疗,但效果欠佳。
患者出现小便失禁及咬牙,怀疑脑子里长了东西,而到处就医.,期间也曾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但症状更加严重.。
做CT检查为脑萎缩,最后改服安坦及美多巴治疗症状较前好转。
2006年患者病情加重,目光呆滞、言语减少,内容多为重复他人的言语。
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脖子僵直,四肢僵硬,经常跌倒有时伴短暂的意识丧失,小便失禁,咬牙(睡眠后消失),记忆力进一步减退,个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006年5月入院。
入院后检查:患者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语速缓慢、声音低沉、有模仿言语、反应迟缓、表情呆板、目光呆滞、眼球直视前方不能上下移动、动作缓慢、四肢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计算能力差,近记忆力明显减退,对自己的年龄、属性、节假日能准确回答,但对今早吃过的饭不能正确回答。
有命名障碍,如眼镜患者知是看东西用的,但叫不出名字。
接触被动、注意力不集中、个人生活需协助。
脑电图提示在左侧额顶有脑萎缩表现。
【临床讨论】发言1 从患者以往的表现中可以看出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功能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失认、智力减退的情况。
CT提示脑萎缩故应该考虑阿尔茨海默(AD)的可能,但患者又同时存在有四肢肌张力增高吞咽困难的表现用阿尔茨海默(AD)不能完全解释。
发言2 从病史介绍中了解到患者有运动缓慢、肌强直、面具脸、身体前倾、步伐前冲、语速慢、音量低、吞咽困难等表现。
虽患者无明显静止性震颤但仍应该首先考虑帕金森病(PD)的可能。
发言3 患者既往CT检查提示有脑萎缩且入院后脑电图提示左侧额顶有脑萎缩故考虑为皮克病。
神经系统病例分析习题集( 三)

二、K型题(每题2分)A:1+2+3 B:1+3 C:2+4 D:4 E:1+2+3+4⒈霍纳氏征的临床表现为:⑴同侧眼裂小;⑵同侧眼球内陷;⑶同侧瞳孔缩小;⑷同侧瞳孔对光反应消失。
⒉与角膜反射有关的神经为:⑴三叉神经;⑵视神经;⑶面神经;⑷动眼神经。
⒊肌张力降低见于下列哪些部位的病损:⑴锥体束;⑵下运动神经元;⑶内囊;⑷小脑。
⒋周围性面瘫表现为:⑴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⑵患侧的眼裂变小;⑶示齿口角偏向健侧;⑷张口时下颌偏向健侧。
⒌深浅感觉传导的第三级神经元均在:⑴中脑;⑵延脑;⑶内囊;⑷丘脑。
⒍供给脑部血液的血管是:⑴颈内动脉;⑵颈外动脉;⑶椎—基底动脉;⑷眼动脉。
⒎治疗癫痫的用药原则是:⑴开始治疗剂量要大;⑵坚持服药要控制发作后两年;⑶完全控制发作后应立即停药;⑷按发作类型选择用药。
⒏内囊病变时出现:⑴对侧偏身感觉减退;⑵对侧中枢性瘫痪了;⑶对侧同向偏盲;⑷共济失调。
⒐预防短暂脑缺血发作最常用的药物是:⑴烟酸;⑵潘生丁;⑶甘露醇;⑷阿斯匹林。
⒑抢救癫痫持续状态⑴尽快控制发作,首选安定静注;⑵给氧;⑶保持呼吸道通畅;⑷防休克、大量输液。
11. 供给脑部血液的血管是①颈内动脉②颈外动脉③椎基底动脉④脊前动脉12. 脑血栓形成的诊断要点是①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②神经系统局部体征③脑脊液压力不高、清晰④年龄在60岁以上13. 关于急性脑血管病,下列哪些内容是正确的?①短暂脑缺血发作是脑出血的前驱症状②基底动脉血栓形成不引起运动性失语③脑栓塞的症状是逐渐发展的④一过性单眼失明是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症状14. 见于震颤麻痹的有①步行时上肢不摆动②划圈步态③慌张步态④感觉减退15癫痫持续状态是①频繁的强直阵挛性发作②一次发作后持续意识障碍③两次发作间意识障碍不恢复④发作后持续精神异常16. 周期性瘫痪多见于①青年期②男性③饱餐后发病④夜间睡眠中发病17. 共济运动的检查方法有:①指鼻试验②快复动作③跟膝胫试验④Lasegue征18. 脊髓半侧损害的体征应是:①病变节段平面以下的同侧深层感觉缺失②病变节段平面以下的同侧上运动神经元麻痹③病变节段平面以下的对侧痛觉与温度觉障碍④括约肌障碍19. 与瞳孔对光反射有关的脑神经:①滑车神经②视神经③三叉神经④动眼神经20. 与眼球运动有关的脑神经是:①滑车神经②动眼神经③展神经④视神经2·、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可有:①眩晕、眼球震颤②跌倒发作③交叉性瘫痪④失语22、患者右侧动眼神经麻痹,则:①右瞳间接光反射消失②左瞳直接光反射存在③右瞳直接光反射消失④左瞳间接光反射存在23、蛛网膜下腔出血哪些描述是正确的:①先天性动脉瘤为最常见的病因②没有明显偏瘫③突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④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防治再出血24、患者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的病变部位在:①后角②后根③灰质前连合④前根25、患者,女性,40岁,既往体健,发热(38℃)及全身不适1天,此后两下肢麻木无力,三天内发展至双下肢完全不能活动,大小便失禁,体查:乳头水平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双下肢完全瘫痪,肌张力低,双侧Babinski征阴性,诊断为:①格林-巴利综合征②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③脊髓肿瘤④急性脊髓炎26、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临床表现是:①病变平面以下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及深感觉障碍②出现共济失调③病变对侧的痛温觉障碍④大小便障碍27、国际抗癫痫联盟(1981)痫性发作分类全面性发作包括:①失神发作②无张力发作③强直-阵挛发作④肌阵挛发作28、脑部的血流供应血管是:①颈外动脉②颈内动脉③眼动脉④椎基底动脉29、关于癫痫持续状态描述正确的是:①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②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或神经功能未恢复至正常水平③任何类型癫痫均可以出现④治疗的关键是尽快控制发作30、偏头痛的诊断依据是:①青春期前后发病②反复发作的偏侧和双侧头痛③多有家族史④麦角胺制剂多有显效31、重症肌无力诊断可根据:①受累肌肉呈病态疲劳,呈晨轻暮重波动性变化②有呼吸困难现象③新斯的明试验阳性④胸腺瘤32、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DMD型)临床特点:① 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病②患儿均为男性③四肢近端肌萎缩明显,双侧腓肠肌假肥大现象④血清肌酶测定增高,肌电图为典型肌原性损害33、脑栓塞临床特点是:①起病急骤,症状迅即达到高峰②栓子来源以心源性最常见③病灶以颈内动脉系统分布区最常见④适宜的抗凝治疗是有益的34、帕金森病常具有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①静止性震颤②肌强直③运动迟缓④共济失调步态异常35. 与吞咽有关的脑神经:①舌咽神经②迷走神经③舌下神经④滑车神经36 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区别的关键在于:①能否闭眼②面部有无感觉丧失③能否皱眉④口角有无歪斜37. 脑栓塞可发生于①风湿性心脏病②心肌梗塞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④股骨骨折38. 为癫痫病人做脑电图检查的目的是①确定病因②证实临床诊断③确定治疗方针④区别癫痫类型39. 重症肌无力患者出现胆碱能危象时表现为①瞳孔缩小、分泌物增多②腹痛、腹泻、汗多③肌束颤动④高热,血压降低40.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有①药物治疗②神经阻滞疗法③手术治疗④按摩治疗41. 与瞳孔对光反射有关的颅神经①动眼神经②滑车神经③视神经④外展神经42. 颈内动脉分支①大脑前动脉②大脑中动脉③后交通动脉④大脑后动脉43. 对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哪些是不正确的①瘫痪重于感觉障碍②常无面瘫③肌张力常降低④瘫痪常不对称44. 容易出现呼吸肌麻痹的疾病为①上升性脊髓炎②周期性麻痹③重症肌无力并感染④胸段脊髓肿瘤45.以下哪项不适合用于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①口服强的松②茎乳孔红外线照射③口服维生素B1④肌肉注射青霉素46.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的临床表现有:①意识丧失②大小便失禁③ Babinski征(+)④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47.病人高颈段脊髓病变,其表现为:①四肢中枢性瘫痪②双肩以下感觉障碍③腹壁反射消失④病理反射(一)48.下列哪点能鉴别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周期性(低钾性)麻痹①脑脊液有否蛋白-细胞分离现象②有无感觉障碍③有无血钾降低④有无四肢瘫痪49.病者双颞侧偏盲可能损害的部位①视束②视神经③视放射④视交叉50.下列哪种表现不属于癫痫持续状态①一次癫痫发作大于30分钟②GTCS短期内频繁发作后,有较长时间的昏迷③短期内频繁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持续昏迷④ CTCS短期内频繁发作,伴有颅内高压51.下列哪些药物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①安坦②溴隐亭③金刚烷胺④多巴胺52. 脊髓休克的临床表现有①肌张力低②腱反射消失③肌肉松弛④病理征阳性53. 患者表现为口周的分离性痛、温觉缺失,其病灶在①丘脑②三叉神经第二支③面神经④三叉神经脊束核54.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特点:①早期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②早期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③病前有感染史或有疫苗接种史④腰椎穿刺检查:CSF压力不高,白细胞数正常或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压颈试验阳性(椎管不通畅)55.关于多发性硬化,下列那项说法是错误的:①具有空间上及时间上的多发性是其主要特点②病灶位于脑室周围是其特征性表现③脑脊液检查可发现寡克隆IgG带④大剂量维生素及敏感抗生素是治疗其急性发作的主要药物56.癫痫的药物治疗原则①若药物效果不理想,可加用第二种抗癫痫药物合并用药②按发作类型选择用药③坚持长期服药④先控制发作,后立刻停药57.锥体束征包括:①肌张力折刀样升高② Kernig征 (+)③Babinshi征(+) ④肢体瘫痪,肌肉萎缩58.分离性感觉障碍见于哪些部位的损害?(1)脊髓后角(2)后根(3)脊髓前连合(4)丘脑59. 与呑咽运动有关的颅神经是(1) 迷走神经(2) 三叉神经(3) 舌咽神经(4) 面神经60. 患者右侧三叉神经麻痹,则(1) 左眼直接角膜反射消失(2) 左眼间接角膜反射消失(3) 右眼间接角膜反射消失(4) 右眼直接角膜反射消失61.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检查,错误的是(1) 伸舌偏左侧,提示左侧舌下神经瘫痪(2) 张口下颌偏右侧,提示左侧三叉神经损害(3) 面部触觉不可能出现剥洋葱样改变(4) 肌力共分五级62.. 帕金森病具有的特殊症状和体征有:(1) 屈曲体态(2) 行走碎步前冲(3) 小写征、路标手(4) 共济失调63. 抗癫痫药物使用的原则:(1) 单药治疗(2) 根据发作类型选择用药(3) 长期规则用药(4) 一种药物无效即刻换用另一种药物64. 一侧中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可有:(1) 交叉性感觉障碍(2) 同侧动眼神经瘫痪(3) 同侧面神经瘫痪(4) 对侧肢体偏瘫65. 脑出血急性期可应用(1) 溶栓治疗(2) 脱水治疗(3) 抗凝治疗(4) 神经营养剂66. 有关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征,正确的是(1) 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2) 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3) 晨轻暮重(4) 常累及膀胱括约肌引起尿失禁67 椎基动脉系统的分支有(1) 眼动脉(2) 大脑后动脉(3) 大脑前动脉(4) 小脑后下动脉68. 霍纳征表现为(1) 睑裂变小(2) 眼球内陷(3) 同侧面部少汗(5)瞳孔变大69、脊髓半切(Brown-Sequard)综合征的运动障碍表现为(1) 病变水平以下同侧深感觉丧失(2) 病变水平以下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3) 病变水平以下对侧浅感觉丧失(4) 大小便功能障碍70. 与眼球运动有关的颅神经:①动眼神经②滑车神经③外展神经④三叉神经眼支71. 完全性贺纳(Horner)综合征症状有①眼裂变小②瞳孔缩小③轻度眼球内陷④同侧颜面无汗72. 颈内动脉系统分支有①大脑前动脉②大脑后动脉③大脑中动脉④脊髓前动脉73. 关于脑卒中,哪些是正确的①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是脑出血的前驱症状②脑基底动脉闭塞不引起运动性失语③脑栓塞症状是逐渐发展的④一过性单眼失明是颈内动脉系统一过性脑缺血的表现74. 髓外硬膜内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①椎管梗阻,脑脊液蛋白增高②病变同侧根痛③病变以下同侧椎体束征及对侧浅感觉障碍④大小便失禁75. 周期性瘫痪的诱因有①受冷、体力疲劳②失眠③大量进食④重大精神刺激76. 脱髓鞘病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征包括:①病灶多发②我国以脊髓和视神经受累多见③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增高④有复发及缓解77. 合并肺部感染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针对感染可选用①卡那霉素②庆大霉素③链霉素④青霉素78.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依据①突然发病②脑膜刺激征阳性③剧烈头痛呕吐④脑脊液为血性79. 脑出血病人CT扫描图象为①起病后即可见低密度影②起病后即可见高密度影③起病后24小时无变化④病变破入脑室时可见脑室内高密度影80. 帕金森氏病主要的临床特征:①静止性震颤②肌强直③运动减少④锥体束征阳性81.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可表现①复视②眩晕③面部麻木④吞咽困难、呛水82. 下列哪些症状属于脊髓休克①双侧瘫痪肢体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②病理征阴性③尿储留④血压下降83. 重症肌无力的胆碱能危象与肌无力危象的鉴别诊断依据是①瞳孔的大小②血压的高低③唾液与出汗的多少④病理反射(巴氏征)的有无84. 癫痫持续状态的并发症①四肢瘫痪②低血钾③血压下降④高热、缺氧85.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症状有:①动眼神经麻痹②交叉性感觉障碍③偏瘫④霍纳氏(Horner)征86. 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要点有①意识丧失②瞳孔缩小如针尖大③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在短时间内频繁发作④血白细胞增高87.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有①药物治疗②神经阻滞疗法③手术治疗④按摩治疗88. 与瞳孔对光反射有关的颅神经①动眼神经②滑车神经③视神经④外展神经89. 颈内动脉分支①大脑前动脉②大脑中动脉③后交通动脉④大脑后动脉90. 癫痫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是①长期有规律地服用②不得骤停③定期复查,注意药物的副作用④几种药物同时服用91. 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哪些是正确的:①发作时一定有血压下降②发作持续时间有时可达30分钟③与癫痫发作鉴别依据为有无痉挛发作④有时一日可数次发作92. 帕金森氏病可选用哪些药物①抗胆碱药如安坦②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③多巴胺前体如左旋多巴④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冬眠灵93. 对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哪些是不正确的①瘫痪重于感觉障碍②常无面瘫③肌张力常降低④瘫痪常不对称94. 容易出现呼吸肌麻痹的疾病为①上升性脊髓炎②周期性麻痹③重症肌无力并感染④胸段脊髓肿瘤95. 多发性硬化最常见的病灶:①脑室周围白质②视神经③脊髓传导束④小脑、脑干96. 男,39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1
患者,XXX,男,79岁,因头晕3小时入院,3小时前看电视过程中,突发头晕,视物旋转,睁眼尤甚,恶心呕吐(吐胃内容物)3次,伴全省大汗,无肢体乏力及抽搐,自服硝酸甘油,卧床休息无缓解,出现左侧面麻,左手及左脚行动不听使唤,急送急诊科,查血糖8.7mmol/L血钾2.92mmol/L,ECG示窦性心律,Ⅰ°AVB,以低血钾症收内分泌科,PE:BP120/70Hg,T:36.2℃,R:19次/分,P:88次/分。
神志清楚,精神欠佳,颈软,无抵抗,呼吸平稳,无异味,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尖部Ⅲ/6G SM 吹风样杂音,腹平软,肝脾未及,肠鸣音存在,双肾区无叩击痛,四肢无浮肿疼痛。
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吐词欠清,水平及垂直性眼球震颤,左侧眼球轻度内陷,左眼裂稍小,左侧瞳孔2mm,右侧3mm,对光反射存在,视物无障碍,眼底视乳头清晰,Ⅲ度视网膜动脉粥样硬化。
左额皮肤汗少,左侧面部浅感觉减退。
下颌无偏斜,双侧额纹及鼻唇沟等深,闭目有力,轻度饮水呛咳,声音嘶哑,转颈有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手指鼻欠佳,左手轮替动作欠协调,左下肢膝胫实验阳性,步态不稳,向左偏斜,右侧上下肢浅感觉减退,四肢腱反射对称引出,病理症阴性,皮肤划痕试验阴性。
问题:
1.该病人定位诊断如何?
2.定性试验应有那些?
3.应该采取怎样的治疗措施?
答案:
1.左脑干交感神经中枢,左侧前庭神经核,左侧三叉神经核,左侧脊髓丘脑束的三级纤维,左侧疑核。
2.Wallenberg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性
3.超早期溶栓,抗血小板治疗。
病例分析2
患者:郑某某,男性,72岁,以“右侧肢体震颤伴行走不便3年,加重10天”入院。
入院
前3年患者始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震颤,以右下肢开始,呈节律性抖动,渐累及右上肢,震颤多于静止时出现,精神紧张时加重,随意动作时减轻,睡眠时消失,无口唇、下颌、舌头抖动,并有行走笨拙、缓慢,走路时起步困难,步伐小,身体前倾,且面部表情呆板,无头痛、眼花,无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无畏冷、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喘等。
曾在外院就诊,治疗方案不详,肢体震颤症状有缓解。
10余天前,患者肢体震颤较前有所加重,行走困难、四肢抖动,今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门诊以“震颤原因待查”收入院。
既往素健。
无嗜烟酒。
入院查体:T36.5℃,P80次/分 R19次/分,BP112/60mmHg。
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
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
四肢肌张力呈铅管样增高,肌力5级,右侧肢体不自主震颤,双侧指鼻试验准确,双侧深浅感觉检查正常,双侧腱反射对称,双侧病理征未引出。
颈无抵抗,双侧克氏征、布氏征阴性。
问题:
1. 该患者诊断是什么?
2. 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3. 请提出诊疗计划?
答案:
1. 帕金森病。
2. 鉴别诊断:(1)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多有脑外伤、脑卒中、脑炎、药物中毒、CO中毒等病史,多巴胺制剂治疗效果差,与本患者不符,可排除;(2)特发性震颤:多在早年发病,震颤为姿势性或动作性,常影响头部引起点头、摇晃,无肌强直和运动迟缓,饮酒或心得安可减轻症状,与本病人不符;(3)亨廷顿病:可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遗传病,除震颤外可出现进展性舞蹈病和痴呆,基因检查可确诊。
3.诊疗计划:1、神经内科护理常规;2、查三大常规、生化全套、心电图、脑CT等;3、恢复递质平衡:美多巴;抗胆碱能药:安坦;4、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泰舒达、协良行等;4、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