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简述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简述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物质溶液或气体的吸光度。
它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但在操作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使用前需要对仪器进行预热。
开机后,将光度计调整到所需波长,并调整光强到合适的范围。
通常情况下,可见分光光度计会有一个可调节的光强旋钮,可以根据样品的浓度和吸光度的大小来调整光强。
接下来,准备样品溶液。
将待测溶液倒入光度计比色皿中,注意不要溅到仪器的其他部位。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避免气泡的产生。
在倒液体的过程中,可以轻轻敲击比色皿,有助于气泡的排出。
将比色皿放入光度计仪器中,确保样品与仪器之间没有空气隙缝。
然后,关闭比色皿盖子,以防光线进入影响测量结果。
现在,可以进行测量了。
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选择单次测量或连续测量,具体操作方式可以根据光度计的使用说明来进行。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仪器的晃动或碰撞,这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此外,在连续测量时,应等待前一次测量结果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次测量。
测量完成后,需要记录测量结果并及时清洁仪器。
将比色皿取出,倒掉样品溶液,并用纯净水冲洗比色皿,以去除残留物。
注意,不要用手触摸比色皿内壁,以免留下污渍影响下次测量。
关闭仪器并进行必要的保养。
定期检查仪器的灯泡和滤光片的状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另外,及时清洁仪器的外部表面,保持仪器的整洁。
在使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应选择适当的波长范围来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要避免样品的浓度过高或过低,以免超出仪器的测量范围。
此外,还应注意样品的颜色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这可能需要进行颜色补偿。
最后,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应进行样品的重复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相对简单。
在使用时,需要预热仪器、准备样品溶液、进行测量和记录结果,并及时清洁和保养仪器。
同时,还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波长范围、避免样品浓度过高或过低、进行颜色补偿以及进行重复测量等事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其原理是利用光的吸收和透射特性来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下面介绍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一、仪器准备1.开启分光光度计电源,确保仪器处于工作状态。
2.打开分光光度计条纹盖,并将溶液架放置在样品室上方。
3.打开分光光度计软件,并连接至计算机。
二、调整仪器1.调整参考光路径a.点击软件界面上的“参考”按钮,将光杆放置在溶液架上的空槽中。
b.调节光杆高度,使其与溶液架平齐。
c.点击软件界面上的“参考”按钮,将光杆移至参考槽中,然后点击“参考”。
2.调整样品光路径a.点击软件界面上的“样品”按钮,将光杆放置在溶液架上的空槽中。
b.在参考槽中加入去离子水,并将光杆放置在参考槽中。
c.点击软件界面上的“样品”按钮,将光杆移至样品槽中。
三、测量样品1.设置波长a.在软件界面上的波长选择栏中选择所需测量的波长。
b.点击软件界面上的“确定”按钮,确认波长设置。
2.校准基准值a.点击软件界面上的“样品”按钮,将光杆放入样品槽中。
b.在样品槽中加入去离子水,并将光杆放入样品槽中。
c.点击软件界面上的“校正”按钮,校正基准值。
3.测量样品a.将待测样品加入样品槽中,确保溶液填满槽。
b.将光杆放入样品槽中,避免气泡影响测量。
c.点击软件界面上的“测量”按钮,开始测量样品。
四、数据处理1.记录吸光度值a.在测量完成后,软件界面上会显示吸光度测量值。
b.记录并保存测量结果。
2.绘制标准曲线a.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
b.依次测量这些标准溶液,并记录吸光度值。
c.利用已知浓度和相应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
3.计算未知浓度a.测量未知样品的吸光度值。
b.根据标准曲线,找到相应吸光度值对应的浓度。
c.计算得到未知样品的浓度。
五、结束测量1.关闭分光光度计软件。
2.将光杆从样品槽中取出,并将样品架取下。
3.关闭分光光度计电源。
以上就是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仪器准备1.打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待它进行自检。
2.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包括光源、检测器、单色器等。
如有故障,请及时修复或更换。
3.将样品室清洁干净,并检查透射池是否干净。
如有污染,请用纯水和无尘纸擦拭。
二、仪器校准1.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校准。
校准包括零点校准和波长校准。
2.零点校准:使用纯溶剂(例如纯水或纯乙醇)进行零点校准。
在选定的波长下,将溶剂放入透射池中,点击“零点校准”按钮进行校准。
3.波长校准:使用已知浓度且吸收峰位清晰的标准品进行波长校准。
在选定的波长下,将标准品放入透射池中,点击“波长校准”按钮进行校准。
三、样品测试1.取出已经准备好的样品,在样品室中放入透射池。
2.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波长值。
根据样品的吸收峰位和浓度范围,选择一个适当的波长范围。
四、测量样品吸光度1.点击“开始”按钮进行测量。
仪器将在选定的波长下自动扫描,显示吸光度曲线。
2.观察吸光度曲线,确定样品的吸收峰位和吸光度值。
五、数据处理和结果记录1.根据吸光度曲线,确定样品的吸光度值。
可以选择峰值吸光度或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2.如果需要,可以进行数据处理,例如计算吸光度差、构建标准曲线等。
3.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样品名称、浓度、波长范围、吸光度值等信息。
六、仪器维护1.测量完毕后,及时清洁透射池和样品室,避免样品残留。
2.关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并将仪器盖上,以防尘埃进入。
3.定期维护仪器,例如清洁光源、调整灯泡亮度等。
七、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光源和检测器,以免引起损坏。
2.使用纯净溶剂进行校准,避免杂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在进行波长校准时,选择已知浓度且吸收峰位清晰的标准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在清洁透射池时,使用纯净水和无尘纸进行擦拭,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和粗糙材质。
5.操作过程中避免碰撞和震动仪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6.长时间不使用时,及时关闭仪器,以延长仪器寿命。
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工作环境及使用方法

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工作环境及使用方法一、可见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可见分光光度计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
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
基本原理: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可以用标准光谱图再结合其它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浓度、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即A=kcl式中比例常数k与吸光物质的本性,入射光波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c为吸光物质浓度,l 为透光液层厚度。
二、可见分光光度计正常工作的环境要求1、避开高温高湿环境。
请不要将仪器安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
仪器必须在5℃~35℃度温度、≤85%的湿度条件下安装使用。
2、避免仪器受外界磁场干扰。
请尽量远离发出磁场、电场、高频波的电器装置。
3、远离腐蚀气体。
请不要将仪器安装在空气中氯气、盐酸气体、硫化氢气体、亚硫酸气体等腐蚀性气体超标场所。
4、仪器应放置在稳定的工作台上。
放置仪器的工作台应水平、稳定、不能有振动;仪器的风扇附近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使其排风顺畅。
5、不要与其他用电设备共用电源插座。
请为仪器单独设计一个电源插座,不要与其它用电设备共用,电源应具备保护地线。
6、不要将仪器放置在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7、避免灰尘多环境。
三、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1、在接通电源之前,电表的指针必须位于“0”刻线上,否则应旋动电表上的校正螺丝调节到位。
2、打开比色皿室的箱盖和电源开关,使光电管在无光照射的情况下预热15分钟以上。
3、旋转波长调节器,选择测定所需的单色光波长。
选择适当的灵敏度,一般先将灵敏度旋钮至中间位置,用零点调节器调节电表指针至T值为0%处。
若不能调到,应适当增加灵敏度。
4、放入空白溶液和待测溶液,使空白溶液置于光路中,盖上比色皿室箱盖,使光电管受光,调节光量调节旋钮使电表指针在T值为100%处。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流程(一)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流程(一)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简介可见分光光度计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之一,用于测量样品溶液的光吸收特性和浓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流程。
准备工作1.准备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
2.清洁光度计的量程选择器和测量池。
3.打开光度计电源并预热。
测量步骤步骤一:调节零点1.使用纯溶剂(如去离子水)填充测量池。
2.设置光度计的量程选择器为零,即没有吸光物质的状态。
3.零点校准后,将零点电位器旋钮调节到零点位置。
步骤二:测量样品1.取少量样品溶液注入测量池中。
2.根据样品的吸光特性选择适当的波长,设置光度计的波长选择器。
3.将测量池放入光度计,确保光线通过样品。
4.读取显示屏上的吸光度值,并记录下来。
步骤三:浓度计算1.使用标准溶液制作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溶液。
2.分别测量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记录。
3.利用已知的标准溶液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绘制标准曲线。
4.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溶液的浓度。
注意事项1.在进行测量前,确保光度计和测量池都干净且无杂质。
2.每次测量前都要进行零点校准。
3.样品溶液的浓度应在标准曲线范围内,否则需要进行稀释或浓缩处理。
4.操作时要注意避免光线干扰,尽量在暗室中进行测量。
总结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调节零点、测量样品和浓度计算。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你使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有所帮助!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一:测量池中出现气泡怎么办?•解决方法:将测量池中的气泡尽量排除,可以轻轻拍打测量池或者用棉签轻轻搅拌。
问题二:测量结果不准确怎么办?•解决方法:首先检查是否进行了零点校准,如果没有校准则重新进行校准。
其次,检查测量池是否干净无杂质,清洁测量池后重新进行测量。
问题三:样品溶液浓度超出标准曲线范围怎么办?•解决方法:如果浓度过高,可以适当稀释样品溶液。
如果浓度过低,可以进行浓缩处理。
问题四:光度计无法打开怎么办?•解决方法:检查电源是否连接正常,如果电源连接正常但光度计仍无法打开,可以尝试更换电源线或者联系维修人员。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基本步骤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基本步骤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中化合物浓度的仪器,它基于吸光度的原理进行测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基本步骤。
一、准备工作1.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保证仪器正常工作。
2.确保分光光度计所在的工作台位于水平状态,以避免测量误差。
3.检查检测室,确保其中没有异物。
如有异物,应及时清除。
二、仪器校准1.将光度计调到“校准”模式,并选择所需的波长,一般为所测化合物的最大吸光峰。
2.将空白试剂(只含溶剂)或去离子水倒入比色皿中,将该比色皿放入纳克型反射比色皿架中。
3.按下“校准”按钮,待光度计读数稳定后,将该读数设为零点。
4.拿出空白试剂,将化合物溶液倒入比色皿中,将该比色皿放入纳克型反射比色皿架中。
5.按下“读数”按钮,待光度计读数稳定后,记录下该读数。
三、测量样品1.将所需样品溶液倒入比色皿中,将该比色皿放入纳克型反射比色皿架中。
2.选择所需的波长,一般为所测化合物的最大吸光峰。
3.按下“读数”按钮,待光度计读数稳定后,记录下该读数。
四、数据处理1.将校准时的读数减去空白试剂时的读数,即得到化合物溶液的吸光度。
2.使用比色皿中的溶液浓度和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可以根据比例关系计算出溶液中化合物的浓度。
五、仪器关机1.保存实验数据并断开与计算机的连接。
2.关闭分光光度计电源,将相关仪器部件归位。
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基本步骤如上所述,下面将进一步详细介绍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
1.校准时应选择空白试剂或去离子水,以保证零点读数的准确性。
2.在更换波长时,应注意待测溶液的最大吸光峰,并选择相应的波长。
3.比色皿应清洁干燥,以避免污染溶液和产生读数误差。
4.比色皿应在光度计指定位置放置,以免影响读数准确性。
5. 要根据实验需要确定内格宽度,一般范围为1nm至5nm。
6.在读数时要等待读数稳定后再记录,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7.使用分光光度计时,应避免与其他电子设备或光源的干扰,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基本步骤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基本步骤一、仪器准备1. 确保可见分光光度计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检查电源是否正常连接,并确保仪器内部的光源和检测器没有损坏。
2. 清洁仪器的光路系统,包括光源、单色器、样品室和检测器,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3. 使用标准溶液校准仪器,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样品处理1. 准备待测样品,并确保样品溶解彻底,避免出现悬浮物或沉淀物影响测量结果。
2. 如果样品浓度过高,可以适当稀释以在可见光范围内进行测量。
3. 样品应尽量避免与外界光源接触,以防止光散射和吸收的影响。
三、测量操作1. 打开仪器电源,并等待一段时间,使仪器达到稳定状态。
2. 将样品放入样品室中,确保样品室的盖子牢固关闭,避免外界光线的干扰。
3. 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进行测量,通常可见光范围为380-780nm。
4. 设置所需的光谱扫描参数,如扫描速度、积分时间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仪器将自动进行光谱扫描,并显示测量结果。
四、数据分析1. 分析测量结果,观察样品的吸光度和透过率,根据需要可以绘制吸光度-波长曲线或透过率-波长曲线。
2. 根据吸光度的变化确定样品的浓度或反应程度。
3. 如果需要测量多个样品或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依次更换样品并重复上述测量步骤。
五、注意事项1. 避免将样品直接接触到仪器的光路系统,以防止污染和损坏。
2. 在测量前,应先校准仪器,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注意选择合适的光源和滤光片,以获得所需的波长范围和光强度。
4. 仪器操作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5. 定期清洁仪器的光路系统,以保持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六、常见问题解答1. 为什么在测量前需要校准仪器?校准仪器可以消除仪器本身的误差,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为什么在测量样品前需要稀释?样品浓度过高会使光通过样品时发生较大的吸收,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3. 为什么样品需要避免与外界光源接触?外界光源会干扰测量结果,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紫外可见(UV-Visible)分光光度计是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和透射特性的仪器。
以下是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一般步骤:
1. 打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电源,并保证仪器充分预热。
2. 设置光源和检测器。
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紫外或可见光谱),以及光源和检测器的位置。
3. 使用背景校准。
将空白试剂槽放入样品槽中(样品槽通常是一个透明的玻璃或石英池),然后选择背景校准选项。
这将记录光通过样品槽的基线吸收。
4. 准备样品。
将待测样品溶液放入样品槽中。
确保样品槽没有气泡或污渍,以免影响结果。
注意,为了比较样品结果,可以将每个样品的浓度保持相对一致。
5. 设置波长。
选择测量波长,并调整仪器以使其与待测样品的最大吸收光谱相匹配。
某些仪器还允许选择多个波长以进行多重波长读数。
6. 开始测量。
按下“开始”或“测量”按钮,仪器将测量样品吸收光谱。
读数时间通常很短,大约为几秒到几分钟不等。
7. 记录结果。
读取仪器显示屏上的吸收值,并将其记录下来。
注意,部分仪器可以直接将结果导出到计算机或打印机上。
8. 清洁和关闭仪器。
在使用完毕后,使用适当的清洁溶液清洁样品槽,以防止残留污渍。
最后,将仪器关闭。
需要根据具体仪器的操作手册来设置和操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因为不同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步骤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1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一、开机预热仪器在使用前应预热30分钟。
二、波长调整转动波长旋钮,并观察波长显示窗,调整至需要的测试波长。
注意事项:转动测试波长调100%T/0A后,以稳定5分钟后进行测试为好(符合行业标准及质监局检定规程要求)。
三、设置测试模式按动“功能键”,便可切换测试模式。
相应的测试模式循环如下:*开机默认的测试方式为吸光度方式四、结果打印(721型无此功能)在得到测试结果后按动“打印”键便可打印结果(需外接标准串行打印机)。
五、光源切换(适用于752、754、755B型)因为仪器在紫外区和可见区使用不同的光源,所以需要波动光源切换杆来手动的切换光源。
建议的光源切换波长为340nm,即200nm-339nm适应氘灯,340nm-1000nm使用卤素灯。
注意事项:如果光源选择不正确,或光源切换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仪器的稳定性。
特殊测试要求除外。
六、比色皿配对性仪器所附的比色皿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
适应比色皿一套两只,供紫外光谱区使用,置入样品架时,两只石英比色皿上标记Q或箭头方向要一致。
玻璃比色皿一套四只,供可见光谱区使用。
石英比色皿和玻璃比色皿不能混用,更不能和其他不经配对的比色皿混用。
用手拿比色皿应握比色皿的磨砂表面,不应该接触比色皿的头光面,即透光面上不能有手印或溶液痕迹,待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也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
比色皿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清洗干净。
七、调T零(0%T)1.在T模式时,将遮光体置入样品架(如图七所示),合上样品室盖,并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
然后按动“调0%T”键,显示器上显示“00.0”或“-00.0”,便完成调T 零,完成调T零后,取出遮光体。
注意事项:1.测试模式应在透射比(T)模式;2.如果未置入遮光体合上样品室盖,并使其进入光路便无法完成调T零;3.调T零时不要打开样品室盖、推拉样品架;4.调T零后(未取出遮光体),如切换至吸光度测试模式,显示器上显示为“.EL”,均需按动“调0%T”键。
八、调100%T/0A此参比样品置入样品架,并推拉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
然后按动“调100%T”键,此时屏幕显示“BL”延时数秒便显示“100.0”(在T模式时)或“-.000”(在A模式时),即自动完成调100%T/0A。
注意事项:调100%T/0A时不要打开样品室盖、推拉样品架。
九、吸光度测试1.按动“功能键”,切换至透射比测试模式。
2.调整测试波长3.置入遮光体,合上样品室,并使其进入光路,按动“调0%T”键调T零,此时仪器显示“00.0”或“-00.0”【详见本章第七节调T零(0%T)】。
完成调T零后,取出遮光体。
4.按动“功能键”,切换至吸光度测试模式。
5.置入参比样品,按动“调100%T”键,此时仪器显示“BL”延时数秒后便显示“-.000”或“.000”。
6.置入待测样品,读取测试数据。
十、透射比测试1.按动“功能键”,切换至透射比测试模式。
2.调整测试波长。
3.置入遮光体,合上样品室盖,并使其进入光路,按动“调0%T”键调T零,此时仪器显示“00.0”或“-00.0”【详见本章第七节调T零(0%T)】。
完成调T零后,取出遮光体。
4.置入参比样品,按动“调100%T”键,此时仪器显示“BL”,延时数秒后便显示“100.0”。
5.置入待测样品,读取测试数据。
十一、浓度测试方式1.按动“功能键”,切换至透射比测试模式。
2.调整测试波长。
3.置入遮光体,合上样品室,并使其进入光路,按动“调0%T”键调T零,此时仪器显示“00.0”或“-00.0”。
【详见本章第七节调T零(0%T)】。
完成调T零后其取出遮光体。
4.置入参比样品,按动“调100.0%T”键,此时仪器显示“BL”延时十秒后便显示“100.0”5.置入标准浓度样品并使其进入光路。
6.按动“功能键”切换至浓度测试模式。
7.按动参比设置键(“▲”或“▼”),设置标准样品浓度,并按动“确认”键。
8.置入待测样品,读取测试数据。
十二、斜率测试方式1.按动“功能键”,切换至透射比测试模式。
2.调整测试波长。
3.置入遮光体,合上样品室盖,并使其进入光路,按动“调0%T”键调T零,此时仪器显示“00.0”或“-00.0”。
【详见本章第七节调T零(0%T)】。
完成调零后,取出遮光体。
4.置入参比样品,按动(调100.0%T)键,此时仪器显示“BL”延时数秒后便显示“100.0”。
5.按动“功能键”切换至斜率测试模式。
6.按动参数设置键(“▲”或“▼”),设置样品斜率。
7.置入待测样品,并按动“确认”键(此时测试模式自动切换至浓度方式)读取测试数据。
注意事项:浓度显示围为0-1999,即输入标样之K值(C标样/A标样)应控制在0-1999围之。
721型分光度计操作步骤1、开机。
2、定波长入=700。
3、打开盖子调零。
4、关上盖子,调满刻度至100。
5、参比溶液比色皿放入其中,均合100调满。
6、第一格不动,二,三,四格换上标液(共计七个点)调换标液时先用蒸馏水清洗后,再用待测液(标液)清洗,再测其分光度(浓度)①预热仪器。
为使测定稳定,将电源开关打开,使仪器预热20min。
预热仪器和在不测定时应将比色皿暗箱盖打开,使光路切断,防止光电管疲劳;②选定波长。
转动波长调节器,使指针指示所需要的单色光波长。
③调节“T =0”点。
打开吸收池暗室盖(光门自动关闭),使读数模式调至[T]上,在调节[0% T]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④调节T=100%。
轻轻盖上吸收池盖(将参比溶液置于光路),调节透光率[100% T] 旋钮,使数学显示为“100.0”;⑤测定。
使读数模式调至[A],轻轻拉动比色皿座架拉杆,使被测溶液进入光路,此时显示屏所示数据为该溶液的吸光度A;⑥测量完毕,取出比色皿洗净,晾干,存于专用盒。
关机,拔下电源插头,盖上防尘罩,填写使用记录;1.为了防止光电管疲劳。
不测定时必须将比色皿暗箱盖打开,使光路切断,以延长光电管使用寿命。
2.比色皿使用注意事项:1)每台仪器与比色皿配套,不能与其它仪器上的比色皿调换;2)拿取比色皿时,手指不能接触其透光面;3)装溶液时,先用该溶液润洗比色皿壁2~3次,被测溶液以装至比色皿的3/4高度为宜,并用滤纸轻轻吸去比色皿外部的液体,再用擦镜纸小心擦拭透光面,直到洁净透明;4)测定系列溶液时,通常按由稀到浓的顺序测定;5)实验完毕,及时把比色皿洗净、晾干,放回比色皿盒中。
T 取值为0.0 % ~ 100.0 %721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的使用方法1.在接通电源之前,电表的指针必须位于“0”刻线上,否则应旋动电表上的校正螺丝调节到位。
2.打开比色皿室的箱盖和电源开关,使光电管在无光照射的情况下预热15分钟以上。
3.旋转波长调节器,选择测定所需的单色光波长。
选择适当的灵敏度,一般先将灵敏度旋钮至中间位置,用零点调节器调节电表指针至T值为0%处。
若不能调到,应适当增加灵敏度。
4.放入空白溶液和待测溶液,使空白溶液置于光路中,盖上比色皿室箱盖,使光电管受光,调节光量调节旋钮使电表指针在T值为100%处。
5.打开比色皿室箱盖(关闭光门),调节零点调节旋钮使针在T值为0%处,然后盖上箱盖(打开光门),调节光量调节旋钮使指针在T值为100%处。
如此反复调节,直到关闭光门进和打开光门时指针分别指在T值为0%和100%处为止。
6.将待测溶液置于光路中,盖上箱盖,由此时指针的位置读得待测溶液的T值或A值。
7.测量完毕后,关闭开关取下电源插头,取出比色皿洗净擦干,放好。
盖好比色皿暗箱,盖好仪器。
注意事项1.使用比色皿时,只能拿毛玻璃的两面,并且必须用擦镜纸擦干透光面,以保护透光面不受损坏或产生斑痕。
在用比色皿装液前必须用所装溶液冲洗3次,以免改变溶液的浓度。
比色皿在放入比色皿架时,应尽量使它们的前后位置一致,以减小测量误差。
2.需要大幅度改变波长时,在调整T值为0%和100%之后,应稍等片刻(因钨丝灯在急剧改变亮度后,需要一段热平衡时间),待指针稳定后再调整T值为0%和100%。
3.当被测溶液浓度太大时,可在空白溶液处加一块中性滤光片(所谓中性是指它们在很宽的波长围的透光率基本相同),其A值有0.5,1,和1.5三种。
所谓A值为1是标称值,实际在1左右,须经使用的仪器在实际使用的波长下测定其实际数值,例如:测得吸光片的实际数值为0.95,在空白溶液处加此吸光片后,被测溶液在电表上的读数为0.74,则该溶液的实际值为:0.74+0.95=1.694.根据溶液的含量大小选择不同光程长度的比色皿,使用权电表读数A在0.1~1之间,这样可以得到较高的准确度。
5.确保仪器工作稳定,在电源电压波动较大的地方,应外加一个稳压电源。
同时仪器应保持接地良好。
6.在仪器底部有两只干燥剂筒,应经常检查。
发现干燥剂失效时,应立即更换或烘干后再用。
比色皿喑箱的硅胶也应定期取出烘干后再放回原处。
7.为了避免仪器积灰和沾污,在停止工作时,应用罩子罩住仪器。
仪器在工作几个月或经搬动后,要检查波长的准确性,以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和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0。